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中国高度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011年以来,政府相继发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规划,鼓励并引导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此外,全国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氢能目前最广泛应用与交通领域,储能、军事等领域具备多种应用场景。作为清洁能源,氢能被列为人类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产业化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丰田、本田、现代等著名车企都推出了各自的燃料电池汽车。随各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氢能利用由最初的燃料电池汽车逐渐向其他交通领域扩展,燃料电池船舶、燃料电池无人机也成为发展重点,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较为重视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产业化进程。此外,氢能也可用于家用电站、军事领域、便携电器等领域,应用场景较为广泛,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该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6973.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590.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96%;流动资金2382.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04%。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084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804.00

万元,税金及附加290.23万元,利润总额5036.00万元,利税总额6020.85万元,税后净利润3777.0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43.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67%,投资利税率35.47%,投资回报率22.25%,全部投资回收期5.99年,提供就业职位434个。

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

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

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市场调研预测

第四章投资建设方案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五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第六章项目土建工程

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二、项目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三、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四、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五、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六、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七、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第七章项目工艺原则

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采购及管理

二、技术管理特点

三、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四、设备选型方案

第八章环境影响概况

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四、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五、废弃物处理

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七、清洁生产

八、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九、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第九章项目职业保护

一、消防安全

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

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

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

六、防尘防毒措施

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

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

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

第十章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二、社会风险分析

三、市场风险分析

四、资金风险分析

五、技术风险分析

六、财务风险分析

七、管理风险分析

八、其它风险分析

九、社会影响评估

第十一章节能评价

一、节能概述

二、节能法规及标准

三、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能源供应条件

四、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

二、项目预期节能综合评价

三、项目节能设计

四、节能措施

第十二章进度计划

一、建设周期

二、建设进度

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四、人力资源配置

五、员工培训

六、项目实施保障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情况

一、项目估算说明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三、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经济收益

一、经济评价综述

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一、招标依据和范围

二、招标组织方式

三、招标委员会的组织设立

四、项目招投标要求

五、项目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

六、招标费用及信息发布

第十六章项目总结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产业示范基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

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综合性

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1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实业发展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集团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氢气市场需求递增,加氢站建设驶入快

车道。截至 2020 年 2 月,我国加氢站共有66座。国家要在2年内对氢

能立法,这是迄今为止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最大利好,氢能源行业风口将至。此外,根据国家规划,规划2020/2025/2030年分别建成100/300/1500座,十年间年复合增速达31.1%。到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达10000座,行业产

值达12万亿元。截至 2020 年 2 月,我国加氢站共有66座,仍有较大上

升空间。广东省以17座的数量排在首位,其次是上海市,拥有10座加氢站。能源综合站、站内制氢加氢站是2019年的新基调,加氢站类型逐渐由

内部示范运营站向能服务于未来商业化运营的商业加氢站转变,加氢站类

型将多元化。目前,国内固定式加氢站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其比例已从

2019年上半年的占比59%已上升至2019年年底的63%。另外,站内制氢油

氢合建也将成未来潜力“明星”加氢站类型,更加符合用户体验的固定站

数量也将逐渐增多,超高压储氢和液氢加氢站将助力未来商业化运营。

《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氢燃料电

池及整车产业环节取得突破,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百亿元;氢能供给基

础设施网络加快布局,建成加氢站(含加氢功能的综合供能站)30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领域形成示

范推广,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到2030年,氢能产业链条基

本完备,基本形成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氢燃料电池电堆、关

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

际领先;制氢、储(输)氢、加氢及配套设施网络较为完善,氢能在乘用车、船舶、分布式能源、社会消费等应用领域量化推广,成为具有影响力

的氢能产业高地和应用示范先行区。在开展产业化和应用示范试点方面,《征求意见稿》透露将依托嘉兴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示范试点、宁波氢

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运输应用示范试点湖州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示范试点、杭

州氢燃料电池汽车城市公交应用示范试点和由省能源集团牵头的加氢站建设示范试点等。

2019年8月28日,浙江省发布加快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到2022年,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力争走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前列。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按照试点示范促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促推广应用、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拓展延伸氢能产业链,着力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协同发展的氢能产业高地。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某产业示范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锦州,是辽宁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辽宁省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030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37.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4.96万人,户籍城镇人口124.88万人,城镇化率

42.34%。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北依松

岭山脉。东接“辽中南”工业区,南临渤海,西连”京津唐“工业区,北

有辽宁西部和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吉林的广阔腹地。是环渤海经济圈、东

北亚经济圈的交汇点,连接东北内陆与渤海的黄金走廊。东经

120°43‘~122°36’,北纬40°48‘~42°08’。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

区域的交通枢纽,总面积10301平方千米,海岸线105千米。

锦州市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内各时期岩层及地质构造均很发育,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部,区域构造位于山海关台拱、辽西台陷带

南部及辽北断陷这三个构造的相接部位;由其控制的沉降带和中生代断陷

盆地产有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石油、天然气,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尤

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控制着内生矿产分布,西部以中生代的火成岩为主,赋存有金、银、铜、铅、锌、铁、锰、磷、煤及其它一些非金属矿产,在

沿海一带赋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与地下水,东部山区以建平群和火成

岩为主,赋存着煤、膨润土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平原区主要为第四系,赋

存有地下水。锦州地区中生代地层发育,不仅赋存着有丰富的煤、石油、

天然气及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中有重要

位置,而且有鸟类、鱼类、爬行类、叶肢介、昆虫、植物、孢粉和轮藻等

各门类的化石,组成了极其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并已称著于世。全区

现已发现矿种48种,可开发利用的3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22种,其中主

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萤石、膨润土、花岗岩等。

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9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1万人,占

户籍人口的比重为42.2%;乡村人口171.3万人,占57.8%。按性别分,男

性148.1万人,女性148.3万人。按年龄分,0-17岁人口37.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2.7%;18-34岁人口57.6万人,占19.4%;35-59岁人口125.4万人,占42.3%;60岁以上人口75.6万人,占25.5%。全年城镇常

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12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14493元,增长7.0%。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

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8.6%,集体企业下降32.1%,股份合作企业增长40.6%,股份制企业增长2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4%。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31.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8%,医药制药业增长41.5%,化

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6.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49.9%;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加工量61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9%;水

泥135.4万吨,下降0.3%;太阳能电池38.5万千瓦,增长18.3%;铁合金33.2万吨,增长43.1%;饮料酒15.2万升,增长9.2%;服装51.3万件,

下降45.1%;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3.4万吨,下降8.3%;塑料制品0.8万吨,下降23.6%;发电量53.4亿千瓦小时,下降0.2%;全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8.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利税总额136.1亿元,增长23.5%;利润

总额45.0亿元,增长62.5%;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9.1%。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进出

口总额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出口总额67.6亿元,下降1.0%;进口总额97.9亿元,增长52.6%。实际利用外资13034万美元,增

长5.1倍。

2017年末全市银行机构及网点606家,其中本年新增2家(辽阳银行、营口银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95.0亿元,比年初

增加539.7亿元。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31.0亿元,比年初减少

15.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26.6亿元,比年初增加360.3亿元。全市保险主体机构共44家,其中财险公司21家,寿险公司

23家。全年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赔款给

付合计19.2亿元。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1719.18平方米(折合约77.54亩),土地综合

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新能源汽车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

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51719.1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5106.9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510.0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9737.4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969.40平方米。

七、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9台(套),主要包括:xxx生产线、xx

设备、xx机、xx机、xxx仪等,设备购置费6878.23万元。

八、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新能源汽车xxx

单位/年。综合考xxx实业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

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

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

xxx实业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九、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有:xxx、xxx、xx、xxx、xx等,xxx实业发展公司所选择的供货单位完全能够稳定供应上述所需原料,

供货商可以完全保障项目正常经营所需要的原辅材料供应,同时能够满足xxx实业发展公司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预期要求。

十、项目能耗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25210.41千瓦时,折合138.29吨标准煤,满足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

2、项目年总用水量22972.25立方米,折合1.96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项目用水由某产业示范基地市政管网供给。

3、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年用电量1125210.4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2972.2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0.25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1.89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9.1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十一、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某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

污染的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

生产的标准要求。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xxx实业发展公司承办的“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主要从事新

能源汽车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

锦州新能源汽车项目选址于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所占用地为规

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

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

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产业示范基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等规划要求。

(三)“三线一单”符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