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十六式 六通拳谱

三十六式 六通拳谱

三十六式 六通拳谱
三十六式 六通拳谱

「六通拳」三十六式,簡單易學

「六通拳」是一種招式簡單的體操,招式共三十六式,但每一式都很簡單易學,每一式最多只做十次,故此不會枯燥無味,初學者也容易上手。在運動時排成團體操的行列,同時在運動時要叫出聲音,數著「一、二、三、四」。這些叫聲固然有助數清每招的次數,到十即止。同時是呼吸的隨聲運用,故熱鬧而饒有趣味。還有更重要的是,當運動量很大時,有多招是打穴按摩的招式,既可鬆馳一下自己的肌肉和神經,又能借機歇息,待氣順了再繼續運動。

o第一式:手開門

o第二式:開門第二式o第三式:十字手

o第四式:一字手

o第五式:反掌

o第六式:美人照鏡o第七式:踏單車

o第八式:腳開門

o第九式:扎馬打鼓o第十式:手部運動o第十一式:扎馬打拳o第十二式:蟹狀

o第十三式:手上手落o第十四式:風車式o第十五式:出掌

o第十六式:陰陽力o第十七式:吸氣

o第十八式:剷坭式o第十九式:擰手

o第二十式:單手打出o第二十一式:叉腰縮肚o第二十二式:平手踢腳o第二十三式:跳大字o第二十四式:麻鷹式o第二十五式:換氣

o第二十六式:眼部運動o第二十七式:頸部運動o第二十八式:扭腰運動o第二十九式:攤手運動o第三十式:掩身彈手指o第三十一式:掃腰夾o第三十二式:跑步

o第三十三式:二龍吐珠o第三十四式:六度梅o第三十五式:金雞獨立o第三十六式:拉腿運動

1. 手開門

2. 開門第二式

3. 十字手

4. 一字手

5. 反掌

6. 美人照鏡

7. 踏單車

8. 腳開門

9. 扎馬打鼓

10. 手部運動

11. 扎馬打拳

12. 蟹狀

13. 手上手落

14. 風車式

15. 出掌

16. 陰陽力

17. 吸氣

18. 剷坭式

19. 擰手

20. 單手打出

21. 叉腰縮肚

22. 平手踢腳

23. 跳大字

24. 麻鷹式

25. 換氣

26. 眼部運動

27. 頸部運動

28. 扭腰運動

29. 攤手運動

30. 掩耳彈手指

31. 掃腰夾

32. 跑步

33. 二龍吐珠

34. 六度梅

35. 金雞獨立

36. 拉腿運動

六通拳三十六式歌訣

開門二式十字手,一字反掌美人頭,踏車踢腳打大圈,紮馬打鼓是第九。天地打拳蟹狀式,手轉風車練腰力,出掌陰陽同吸氣,剷坭擰手十九式。單手打完又叉腰,平手踢腳大字跳,麻鷹換氣按眼眶,掃頸打面再扭腰。攤手掩耳掃腰夾,跑步吐珠六度梅,金雞獨立拉雙腿,強身健體百病除。

「六通拳」很多招式都是先將雙手向後伸直,而且要十隻手指都盡量伸直,這是一個基本的起首式。它的作用有二,第一是將肩頭和手臂的肌肉向後伸展,而令各手部關節,都作平時不會做的動作,等於給筋絡、肌肉、關節一個將要運動的訊號。同時這樣也令雙腳紮穩馬步,以便平衡身體。「六通拳」的起首式也是這樣,不過,這不是第一式只是第一式的起首式。

它的第一式叫「手開門」(健齒,通心脈),是由三種動作組成的。

1.將伸向後面的雙手,向前伸直,與身體成九十度角;

2.將左右手的食、中、無名、尾指互相扣緊,這樣左右手的姆指便相對地豎

起,此時雙掌的掌心向著自己的面門。

3.將一雙手指扣緊的手掌向外反手,令手掌心向外,手背向面,用手臂和肩

的力向前推出,同時,緊咬口中牙齒,用鼻深呼吸,口中叫「一」時,牙齦鬆開,隨即又咬緊,口中叫「二時」,牙齦又鬆開,繼續咬緊,然後叫「三」時,才放開牙齦。將雙掌仍照掌心向外的反掌式,將雙掌向心窩處拉回,雙手手背貼住心胸,然後用力向前盡量伸出,口中叫「一」,打出時用力,收回時不用力,收回後再打出,叫「二」。如是者收回一次,打出一次,口中都叫著打出的次數,一共收回打出共十次。

4.將雙掌(依然手指互相扣緊)放在胸前,但掌心向下,這時將雙掌向下,

彎腰向地上壓下去。雙腳要直,膝頭不要曲,壓下一下,口中叫「一」,壓下第二下叫「二」,壓下十次為止。

這就是「手開門」的第一式。這式前半部咬緊牙齦有健齒之功,比《易筋經》中的「叩齒三十六」簡單而不枯燥,因雙臂向前伸直,肩頭助齒而強。後半部則是增加肺部的呼吸和心肌的有節制地運動,故有助於血脈的循環。

初學者應先做好正確姿勢,待姿勢正確,然後發力,使運動量由小增大,做起來毫不困難。

第二式:開門第二式(通肩、手關節及微絲血管)

這一式是連接第一式「手開門」而做的,實際上是第一式的延續。

1.將左右兩手的手指互相交加扣實,掌心向下、掌背向上,右腳向前踏上一步,

然後將雙掌放近右胸肋骨之上,由於十隻手指互相扣緊,便要將左右手臂提高一點才能發力。

2.雙掌向下壓向右腳的腳背上,彎腰,但右腳伸出時膝頭必須不曲,向下按至

腳面一次,口中即呼「一」,以聲代呼,聲止即吸氣。

3.隨即將手提起,腰亦向上挺直,然後又向下按至腳面,口呼「二」,如此上

落共五次,呼至「五」為止。然後收右腳踏左腳,將雙掌手指(仍互相交加緊扣),移向左胸前,依上述方法做五次為止。做完後,雙腳立正,雙掌依然十指交加,放在胸前正中部位,手心向外,手背貼胸,然後用雙肩和手臂的力度,向前推出,十指緊扣不放,推出一下叫「一」,然後收回仍貼胸前原位,再推出一下,叫「二」,一推一數共做十次。

這三個動作運動量不強,由於十指互扣向下壓和向前伸,對於手腕、手指、手肘和肩等各關節,有定型及伸縮節奏的緣故,對手部由指頭關節到肩脅關節有物理治理之效,同時,因用力打出時,使心肌受輕微的震盪,可助心脈流通。是以即使有輕微心臟病者,亦可以運動自如,倘初時做至五次覺心跳加劇,可不必太用力,經過多天運動後,漸漸加力,便能收鍛煉強身的效果。

六通拳因在運式時發聲叫「一、二、三??」,這是一種自然呼吸法,是以不必講求呼吸,發聲叫數目時就自然呼氣,叫定即吸氣,是以不可用反自然呼吸的「氣功」呼吸法加進去,否則會傷害身體,反為不美。因為氣功是用橫膈膜呼吸,而六通拳呼吸是用胸部呼吸的。

第三式:十字手(減腹部脂肪,理手關節風濕)

這式是對於收縮腹部脂肪和擴大胸肺的呼吸量的一種運動,全式分為兩個部分進行。

1.雙腳微開,身體挺直,雙手向上伸直舉起,十隻手指用力伸直。雙掌掌心向

外,然後兩手手腕交加,左掌在前,右掌在後,形成一個斜十字形。這是準備式。

2.準備好了,叫「一」,雙掌向後用力一拉,腹部的肌肉因這一拉而拉動,肺

亦因直舉雙手一拉而擴張,雙掌向後一拉後,隨即分開,向左右兩邊落至左右腿之處。「一」的動作至此為一節。然後雙手再直舉起,如前式,再向後拉動,口呼「二」,雙手又向左右兩邊落下,如是者做十次,每次借叫數目字而呼吸,即隨聲呼吸。

3.做完上述十次之後,雙手伸直十指高舉過頭,與上述準備式相同。這次是雙

手掌心向外,左手的手腕在右手手腕之後,也是貼著交加成一斜十字形,雙

手發力向後拉,口呼「一」,雙手向前面胸前落下,然後再如前舉起,雙手交加,再向後用力仰拉,叫「二」亦雙手向前落下,如是者做十次。

由於腹部的肌肉因雙手向後拉動時,腹肌亦隨之拉動,是以可收減少腹部脂肪之效,同時雙手關節和手指關節,亦因此而得到適量的運動而靈活。其中前十次向左右分開落下,後十次在前面落下,對肩與臂之間的關節,起節奏性的運動,可治手關節風濕,同時增加胸肌和肺的擴張力。

這一式與「八段錦」的「兩手擎天理三焦」的理論正相符。但比「八段錦」的「兩手擎天」,對雙手的關節更為有用,運動量也大一點,是以除了「理三焦」外,亦可理關節炎及手部肌肉筋骨,如雙手有風濕舊患,亦可因經常鍛煉而消失。在集體進行時,這一式是極具美感的。

第四式:一字手(防治神經衰弱)

這是一項極簡單的運動方式,但它的功效則不簡單。

1.「一字手」是左右手向左右平伸如一字,手臂伸直,十隻手指也伸直,要用

力伸直十指,然後,將頭向左側扭向左方,雙眼望向左手的中指,口中叫「一」,左手的中指向下用力彈一下,口中叫「二」,左中指又向下用力彈一下,彈一次叫一次,叫至十為止,即彈左中指十次止。

2.將頭扭向右方,雙眼望著右手的中指,將右手中指向下用力彈一下,口叫

「一」,再彈第二下,口叫「二」,每彈一下,彈十次為止。

無論彈左中指或右中指時,左右手的各手指必須用力伸直,彈左中指時,雙眼全神貫注左手中指,彈右手中指時,雙眼也全神注視右手中指,腰要挺直,頸亦直,只頭向左扭望左中指,彈左中指後又扭向右,望右中指後又扭向右,望右中指彈動。

佛家有「一指禪」功,是將眼、心、手集中於一隻手指上,目的在心手眼合一,使精神集中。古時無神經衰弱這名詞,說「一指禪」可以令人精力充沛,實即是治療神經衰弱的運動。但佛家的「一指禪」是豎起一隻手指,何瓊師傅的六通拳是彈中指,其餘各指伸直,這比佛家的「一指禪」更符合科學。因為我們的中樞神經在健全時能任意指揮某一部分動作,先彈左中指十次,後彈右中指十次,眼力全神注視彈動的中指,是鍛煉中樞神經的指揮功能。中風後體力漸復的人,中樞神經指揮功能仍未完全康復,做這「一字手」時不易心手眼

合一,但若每天鍛煉,即漸漸能恢復其指揮功能,是以有物理治療作用。初時彈中指時可能其他手指也一齊彈動,但天天練習,持之以恆,就會達到只彈中指的目的。

第五式:反掌(通手經絡及手神經腺)

顧名思義,這是一項將手掌反覆而有規律的掌部運動。

1.身體挺直,雙腳略為分開成八字形,左手和右手向橫伸直,這時雙手的掌心

向地,十隻手指伸直,開始用雙掌一齊轉動,掌心一齊向下翻動復原向上,口叫「一」,轉動一下叫一數目,轉至十下為止。轉動手掌時十指要盡量伸直,這是一種掌骨和手掌的肌肉和血管運動。這是反掌運動的第一部分。2.雙手仍向左右伸直,十指亦伸直,但掌心向天,掌背向地,用同樣的方法將

雙掌同時翻動,翻動一下叫「一」,二下叫「二」,至十為止。然後雙手垂下至兩腿旁邊,這一式即告完成。

這兩部分看來似乎運動方法相同,實際上兩部分掌的翻動是不同方向的。由於第一部分雙掌心向下,翻動時掌是向前翻的,第二部分因雙掌掌心向天掌背向地,翻動時是掌向後轉的。因此是掌部的平衡運動,使手部的筋骨和末梢神經得到適當的伸縮運動,令手部的各穴位得到適量的伸張和收縮,其中合谷穴,寸關尺脈均可因運動而舒暢,經脈均能流通。

在中外各種健身運動中均無類似的運動方式,故可說是何瓊師傅所始創。其中雙臂伸開,在《易筋經》中的「韋馱獻杵」起首式也是這樣的,但無翻掌的運動。華陀《五禽獸》中的「馬戲」,雙掌向左右分開,但卻提起一隻腳,是以也不是「反掌」式。在現代物理治療中,治療師幫助因運動創傷掌骨的病人,在拆石膏後也幫助他慢慢翻掌。這一式也可作物理治療病人的自行鍛煉法。第六式:美人照鏡(減全身脂肪,鍛煉靈活轉動)

1.左腳踏前一步,左手半舉至面部前約一尺,五指用力伸直,手掌似一面鏡子

照向自己的面門,右手伸掌以掌背貼在尾龍骨上,五指張開,用力緊貼尾龍骨,這是預備式。

2.開始動作時叫「一」,貼在背後尾龍骨的右手向前伸到照向面門的左掌的手

腕處,兩掌手腕交加成一斜十字形,這時雙腳同時以腳尖觸地,就像軍操的向後轉的步法,當轉身的時候,右掌隨著面門而向後移動,保持「照鏡」的

形態,左掌這時以掌背向尾龍骨貼緊。然後,右掌便代替了左掌成照鏡形,但人的方向則和前式相背,這是第一個動作。

3.將貼著尾龍骨的左掌向前搭著伸掌作照鏡形的右手腕,口中叫「二」,同時

雙腳向後轉左掌又成用鏡照面的姿勢。右手則回復第一式時那樣,用掌背貼著背後的尾龍骨,便回復第一式的起首式的原狀。

4.第三式將右掌從尾龍骨處向前曲伸,和左掌手腕交加,左掌隨即反向背後貼

著尾龍骨,雙腳向後轉,和第一式相同,口中同時叫「三」,然後用第二式的方法做第四式,共做十次。這是用掌作鏡,眼神集中於掌心,如美人照鏡時凝望鏡子,故名「美人照鏡」。

很多拳法掌法都有類似的招式,但卻沒有用掌背貼著尾龍骨的,因為武術重視自衛搏擊,不會用掌背貼著尾龍骨。「六通拳」不是拳術,只是體操運動,運用物理治療的一些原理鍛煉體魄。此式可減全身脂肪,並鍛煉身體靈活轉動,步法穩健,屬於全身運動的簡便方法。初學時可不必太用力,純熟後,手掌、手臂,轉身時,腰、馬、步,均可加把勁。

第七式:踏單車(通足部神經腺,防治膝關節風濕)

這式「踏單車」是其中一個運動方式,除左右腳各做十下「踏單車」之外,亦各做十下「踢腳尖」的運動。

1.開始時,左右手叉在左右腰部,左腳站定,右腳踏前一步。

2.用力將右腳提起,腳尖向上,膝頭提高,腳向後屈,使腳踭越接近右臀股為

最好。當屈腳提起時口中叫「一」,隨即放下,再向上照式提腿,口中叫「二」,做十次。每次右腳以不踏地為標準,即全身由直立於地的左腳支持,右腳的動作和踏單車時的動作相同,故名「踏單車」。

3.右腳提膝仍吊起,於是做第二項踢腳運動,將腳尖向下用力踢,又收起提腳,

踢一次,叫「一」,踢二下叫「二」,踢至十為止。右腿運動做完,轉為右腳站地,提左腳,先做十次踏單車式,再做十次踢腳式,便告完成。

這是一項鍛煉左右腳的單腳站立時平衡身的能力,同時鍛煉下肢的關節,神經腺和淋巴腺的活動力。初學時,不容易憑單腳站定,使另一腳連續提起各做十下「踏車」和「踢腳」的動作,可以做幾下,使腳觸地後再提起來做。

有耳病的人,因耳病使身體難於單腳平衡身體,亦應在不能單腳平衡身體時,稍稍將提起的腳在落下時觸地,以免因強行而跌倒。總之要量力而為,不

可勉強。多鍛煉自能達到要求的境界,當鍛煉到能單腳站立做完兩項十次動作時,有耳病的人,其耳病亦會消失。

曾有一位左耳失聰的晨運者,初學時只能「踏單車」二下腳即觸地,「踢腳」也是做二下又觸地,三個月後,漸次增加;一年後,已能完全單腳站立做完各式,同時他的左耳已較以前能聽到聲音了。

第八式:腳開門(通髖骨及腿足神經腺,預防腳部抽筋)

這一式是用腳伸直,一腳站地,一腳離地,向旁邊用腳繞一大圈。先用右腳打圈,再用左腳打圈。

1.雙手叉腰,左腳站穩,右腳踏前一步,提起腳踭,腳尖點地。

2.將右腳離地向前直伸繞過右方繞一圈到前方,是為「一」,口中同時叫「一」。

以聲呼吸,再如法繞圈為「二」,繞十次為一段落,再繼續將右腳用反方向繞圈,上一式是腳朝外繞,這一式是腳朝內繞圈,也是繞十次而止。

3.換右腳站地,雙手仍叉腰,提左腳繞圈,也是先向外繞,後向內繞,外繞十

圈,內繞十圈,做完即雙腳站地。

這是下肢伸展運動,是接第七式「踏車踢腳」之後進行的。

從前足球員鍛煉只重氣力,訓練跑和踢球等動作,因此常常在踢球時扭傷及抽筋,後來瑞典一位著名的國家足球教練,認為足球員容易抽筋扭傷,是因為從不做伸展運動。因此創了一套為足球員將腳盡量伸展的運動方法。這樣在踢球時用力猛然一踢時即不會抽筋及扭傷,因為踢球之際是一項極大的伸展,若足部不經常作伸展運動,踢球時腳部過於伸展便吃不消。

「腳打圈」就是下肢伸展運動,是繼上一式「踏車踢腳」後而行伸展。上式是曲膝踢腳,是關節運動,繼之而為伸展運動,故可使血液循環,治療各種足部風濕,病於伸展鍛煉之中,令下肢獲得協調性的運動,而不偏於某一方面。第九式:扎馬打鼓(通五經,增強抗病力)

這個運動方式的預備式是先將雙腳分開,腰骨挺直,扎起四平大馬,雙手十指伸直,掌心向地,掌背向上,雙掌放在馬步的中間空位上,離小腹約三寸,左掌中指對著右掌中指,然後,將右手掌提高超越額頭上約三寸,然後開始動作。

「一」,右掌用力打落馬步中間離小腹三寸的空間,即預備式時所放的位置,左掌同時提起高出額頭上三寸,「二」,左掌隨即打落,而右掌又同時提起高過額頭,「三」,右掌如第一式打下,左掌亦同時提高於額頭,左右手交替打下,共數「十」下。當掌打下時用力,同時馬步打一次坐低一些,使全身氣力增強。因為姿勢似打鼓,故名「扎馬打鼓」。(圖2為左手打下後提起右手隨即打下時情形。注意馬步已坐低。)

這是一項快節奏的運動,打時叫「一、二、三、四??」,是六通拳的隨聲呼吸法,是以不能加入氣功。六通拳的隨聲呼吸是屬於自然呼吸法。六通拳始創人何琼師傅在教這一式前,先說這一運動有通五經內臟,抗癌作用。運動能夠抗癌,已被醫學界加以肯定,因為人體是有免疫力的,運動可增強體內的免疫力,使細胞對癌症產生免疫能力,這就是她所說有抗癌作用的理論根據。其他的運動都可使細胞加強抗癌的免疫能力,但有些運動過分劇烈,不適合老年人,而六通拳則老少咸宜。

第十式:手部運動(通左右八十個穴位)

這是一項極簡單的運動方式,但功效則不簡單。

1.預備式:雙腳微開,身體直立,挺直脊骨,左手五指伸直,反掌貼在頭頂正

中的地方,左手掌心向天,掌背貼在頭頂的「百會穴」上,右手同時五指伸直手踭向後微曲,將挺指的掌放在左腰部上位,掌心向地,掌背向上。

2.叫「一」,同時左掌用力向天直伸,放在腰部的右掌一齊應聲用力向下登

直,成為一隻掌向天直伸,一隻掌向地直伸,伸直後隨即恢復原狀,即左掌仍然掌心向天、掌背貼位頭頂,右掌仍然掌心向地貼近左腰。隨即叫「二」,再做上述動作十次。

3.右掌放在頭上,左掌放在腰間,動作和1、2相同,只是換了右掌伸直向天,

左掌伸直向地,亦做十次。

這一式是左右掌分別各做向天向地伸直的動作,是符合現代伸展運動理論的健身鍛煉,又和中國經穴的理論相配合。何琼師傅在演式時說:這一式通兩邊身血管及左右八十個穴位。我們知道,頭頂上正中的穴位叫「百會穴」,左右膊有肩井穴,手踭上有曲池穴,大姆指與食指之間有合谷穴,此外左右耳穴位頗多,其中腎盂穴等,都因左右掌向上下用力登直而得到震動,使各穴的經

脈能流通,因此對腦、心、腎、肩、臂、指和中樞神經都產生療效。這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原因。

第十一式:扎馬打拳(通頸部神經,擴胸,鍛鍊眼力)

這一式是「六通拳」命名的根源,因為在眾多健身招式中,只有這一式是打拳的,而且是通五經六脈的運動法。

在此先說明六通拳的握拳法。別的拳術的握拳法是姆指貼在曲入掌心的食指外面的。六通拳的握拳法,是先將姆指屈進掌心,其餘四指才握拳,因此姆指是被其餘四指握緊的,左右手的拳法都是這樣握法的。這種拳法何瓊師傅稱之為「揸住條總線」。

這種握拳法明顯不是打功夫而是健身及物理治療的握拳法,用於強身而不能用於打鬥,屬於「文拳」而不是「武拳」。

1.預備式:雙腳分開,挺直身軀,雙手向後伸直,全部手指張開也挺直,將馬

步坐低。然後雙手向前伸直,掌心向天,雙手與肩齊。握「文拳」,叫一聲「唏」,雙拳縮向左右腰部貼緊,接著右手開始打拳。

2.打拳分三個段落,將右手屈肘拳向上與肩齊,迅速打落跨前近左方的空間,

因此腰也略向左扭,頭亦向左轉,叫「一」,隨即將拳提起,曲右肘拳與肩齊,注意眼望手踭,口中叫「二」,隨即將右拳用力向後拉,叫「三」,拳貼回腰部,於是輪至左手同一方式打拳,打下時叫「一」,提左拳曲肘向肩叫「二」,左肘打踭向後將左拳回到腰部叫「三」,右掌又如此打拳叫「三」,提拳時叫「二」,打踭時叫「三」,這樣左右拳輪流打拳,叫「四二三」、「五二三」到「十二三」為止。

打拳時,右拳打向近左方的跨前,左拳打向近右方的跨前,腰、頭、眼,隨動作而轉動,故可通五經六脈,這是六通拳唯一打拳的一式,故此說是六通拳的命名主式。

第十二式:蟹狀(通六脈,鍛煉腰、馬步、手力)

這一式可以說集中西健身運動之大成而設計出來。凡對健身操和古今健身法有研究的人,不能不衷心佩服何琼師傅的創意。

1.預備式:雙手伸直十指向後拉直,開始動作時叫「一」,雙掌立即向前齊伸,

掌心向地,手與肩齊,同時握拳,握拳法是姆指在掌心,其餘四指緊握姆指成拳,然後立即曲肘平放於胸前。這時左手在外,右手在內。

2.左拳在右手的手踭外面,約離右手踭一寸,右拳在左手踭之內約一寸,於是

這兩隻手的手踭用力打出兩下,打出一下叫「二」,打出第二下叫「三」,打踭時頭向右,眼望右手的手踭,然後雙手放下,向後拉,雙手再伸向前握拳,如1的動作一樣,握拳時叫「一」,頭隨即向左,打兩下手踭時口中叫「二」和「三」,這樣左右輪流如法做,叫「三、二、三」、「四、二、三」,共做十次,至「十、二、三」止。

注意:在雙手從後向前伸時,雙眼的腳踭離地,用腳尖站地,到握雙拳向左右平衡打踭時,腳踭回復正常,雙腳平穩站在地上。

這一式是從西方的器械操中使用彈簧擴胸器的健體法和八段錦中的「拉弓」變化出來的。西方彈簧擴胸器是握住擴胸器的把手拉向左右,使胸部擴張,但這式不用擴胸器而達到胸部擴張的目的,「八段錦」的「拉弓射鵰」式則沒有雙掌向前握拳,同時又沒有提起腳踭和打空兩下頭向左望手踭,兩下右望手踭,因此西洋擴胸法沒有鍛煉眼力和頸力,「八段錦」的「拉弓射鵰」式又沒有伸展運動。即沒有雙手向前平伸,因此西洋擴胸只將胸擴張,而不能達到使頸的扁桃腺得到適當的運動,雙手平伸握掌向左右打踭,均可減背部的脂肪。

第十三式:手上手落(助全身血液循環)

預備式:十指張開伸直,先將右掌向上彎,掌背貼著頭頂的「百會穴」,左掌則垂下貼著左腿側,開始叫「一」,左掌從左腿側的位置打橫伸直然後向頭頂上彎去,這時右掌隨著左掌的上而向右落至右腿側。左掌貼頭時仍掌心向天,掌背貼著頭頂正中的「百會穴」。

隨即又右掌提起、左掌落下。右掌心向天,掌背貼著頭頂,和預備式的姿勢一樣,叫「二」。這樣左掌上右掌落,右掌上左掌落,做十次。上落的節奏不快也不太慢,屬於中度節奏,不徐不疾。

注意:雙腳稍分開,身要直,挺胸、挺腰,十指要用力伸直,這樣就能使左右側血液流通,屬於伸展與屈曲交替運動的徒手操方式。

凡對中外古今健身運動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健身運動均有節奏。韻律操是快節奏的,緩步跑是中節奏的,太極拳是慢節奏的。六通拳則快中慢三種節奏都有,因為它的三十六式並非連貫運行的,一式做完即止,到第二式先有預備式,然後再做動作,是以每一式的節奏都不同。

第十四式:風車式(全身輸送,促進新陳代謝)

動作分左風車和右風車兩個部分。節奏是中等而略慢,先左後右。

左風車的預備式:雙腳分開,挺腰,左掌向左方橫伸,五指伸直,掌心向下。右手亦伸直五指,在身前向左扭向左掌的下方,掌心向上,掌背向下,兩掌相距約一尺,於是兩掌的掌心相對。

兩手保持相等距離,躬腰,隨即雙掌往身前胯下處一齊向地面落下。

落至地面時徐徐向右方轉上,依然保持左掌在上、右掌在下,轉到頭頂之上時,雙掌直伸至頭頂之際,雙掌的掌心向前,叫「一」。然後又向左落,落時仍保持左掌在上,右掌在下,保持雙掌掌心相向,一直轉向胯下再轉右,伸向頭頂,當伸至頭頂時叫「二」,然後照式落下,似風車的由左轉右由右轉上循環轉動,十轉為止。

第二部分為右風車。右掌向右平伸,掌心向下,左掌扭向右方,左掌掌心向上,在右掌之下約一尺距離,預備式做好,即由右落下向左轉向上,伸至頭頂時雙掌向外,才叫「一」,然後又向右轉落下,保持右掌在左掌之上,右掌掌心向下,兩掌掌心相對,做十下,即完成。

這式除了藉運動使全身血液循環流通外,對腹肌上的脂肪,可藉躬腰向下及向上伸展時而減少。對脊骨因徐徐上落而免於骨質增生。

因六通拳各動作都有互相促進之效,說這式對腹肌脊骨有效,是指做到這式時已產生效益而已。如果不做其他各式,只做這一式,收效是不顯著的。

第十五式:出掌(預防筋骨收縮)

這一式是在出掌時將雙腳的腳踭提起,當反掌拍腿時腳踭落地回復正常。這是手腳互相配合的動作,是以應名「出掌斂腳」。

預備式:雙掌十指張開,手踭向後曲,雙掌平放於左右腰側,姆指輕輕貼著盤骨側,掌心向下,掌背向上,雙腳分開,挺胸。

隨聲叫「一」時即將腳踭提起,雙掌同時向前平伸,雙掌的高度與肩齊。叫「二」,雙掌立即向左右用勁分開平伸,伸至雙手與身體成「十」字形時,雙掌即刻反掌,原本是掌心向地,此時一齊反之,使雙掌的掌心向天,立即叫「三」,雙掌自然落下於左右腿的大髀側,拍然一聲腳踭隨聲而落著於地面,立即又將雙掌提至兩腰側,如預備式。

跟著如上的動作,雙掌向前平伸,腳踭提起,叫「二」,待平伸如「十」字形時即反掌叫「三」,腳踭落地而雙手亦同時拍落兩側的大腿側,隨即又做第三次,叫「三二三」、「四二三」,做十次,叫至「十二三」止。

提起腳跟出掌叫「一」時呼氣,雙掌在前向左右分時整個「二」的動作是深深吸氣的動作,到「三」時腳踭落地,反掌及雙掌垂下一齊動作,因「三」的節奏較「一」和「二」為略快,是以呼吸亦順其自然,這種運動方式是屬於伸展運動,故可預防筋骨萎縮。兩臂和兩腕的肌肉在運動時有節奏地伸展,可將肌肉拉緊而促進新陳代謝,有治療手臂風濕之效。

初學時不可將雙腳踭提得過高,以防身體因雙掌向前平伸用力過猛而失去平衡,向前仆倒。先要量力而為,不宜好高鶩遠。體力是由長期鍛煉而增強,非一步登天,初步先學好姿勢,漸漸才加勁。

第十六式:陰陽力(鍛練反應,擴胸,減肥)

這一式目的在於訓練反應,即使遇到意外仆倒時亦立即伸掌按地保護自己。

預備式:雙手十指直伸,分左右平放腰間,姆指輕貼盤骨上,掌心向下。注意,節奏是先慢後快,先用陰力,後用陽力。

開始時,雙掌慢慢向前平伸到與肩看齊,然後緩慢地將雙掌掌背向掌背,向左右分開,似蛙泳時撥水的形狀,在雙掌伸出及雙掌向左右分開時,腳踭亦緩慢提起。用鼻孔深深吸氣,當雙掌撥至肩後的位置時,快速地將雙掌自腰間用勁力打出。這一下動作很快,差不多在一秒鐘之內完成多項動作,此動作包括將手掌反掌為掌心向上,掌背向下,同時自左右腰間打出,腳跟落地,叫「一」。

然後做第二下動作,再將雙掌收回腰間,十指伸直,掌心向地,再提起腳跟雙掌緩緩伸出,然後掌背向掌背往左右撥。閉口用鼻深呼吸,雙掌撥至向後的位置時,突然反掌自腰間打出向前伸出雙掌,掌心向天,腳跟落地,叫「二」,先慢後快,用陰陽力反掌打出,做十次即成。

注意:雙掌自腰伸出,以及伸至齊肩時都是慢動作,齊肩時掌心向下,到齊肩後雙掌掌背對掌背往左右分撥時,都是緩慢的,即所謂用陰力,等到雙掌撥至後位時,迅速以掌心向上自腰間向前推出雙掌時用陽力,腳跟同時落地這一下動作極快。

全式除了鍛煉擴胸呼吸之外,鍛煉在極短的時間(約一秒鐘內)做三種手腳同時進行的急劇應變活動。此即雙手可及時用力伸直,腳跟及時用力站穩,身體及時挺直。是以可訓練反應快,遇跌可及時伸掌按地,腳跟立即站穩。

第十七式:吸氣(固本扶元,鍛練口吸鼻呼)

這一式動作頗為複雜,但它強調「吸氣」,是指這一式的呼吸須與以上各式不同,這是一次用口吸入空氣,用鼻呼出廢氣,在口吸鼻呼中進行各種動作的運動。

第十五式和第十六式,都是用鼻深深吸氣的,因此這一式改變呼吸方法,是「六通拳」整套健身操中唯一不用自然呼吸法的動作,旨在鍛煉大腦能隨時指揮呼吸器官用非自然呼吸法呼吸,故亦對氣管有鍛煉作用。

預備式:雙腳稍為分開,雙手伸指垂直放於兩腿側,開始:雙手自稍後側同時打一大圈,自上向前落下,上身體隨雙手落下而向前躬腰,當雙手向前落及躬腰向前時,用口深深吸氣,吸氣的方法有如用飲管吸汽水時的情形,雙掌立即掌背向地,兩掌十指緊貼,中指對中指,成一兜形,隨即兜向胸前,這時閉口,舌頂上顎,用鼻呼氣,當雙掌十指相對兜至胸前時,雙掌即向前伸,有如兩鏡照面,旋即反掌,雙掌掌心向外,立即又雙掌反回照面,至此雙手垂下,叫「一」。

繼續如法做第二次動作,到雙掌照面反掌再照面後,雙手垂下才叫「二」,做十次。整個動作節奏,雙掌打圈自頭頂向前一節略快,雙掌落至胯前躬腰掌向地作撈月狀至兜起,節奏略慢,因為這一段時用口吸氣和用鼻呼氣的精華所在。故動作慢即呼吸深。

注意:雙腳不可曲,膝關節要直,此式不僅可鍛煉呼吸器官,同時亦可減腹部脂肪,呼氣時舌頂上顎且有生津作用。

須知口也是呼吸器官之一,我們如果不鍛煉隨時指揮口吸鼻呼,到游泳的時候就無法呼吸了。這是在陸地藉體操鍛煉水上呼吸法,極有用。

第十八式:剷坭式(防治坐骨神經病)

這式是象徵一種剷坭的動作,是屬於腰以上的上身全身運動,同時對下肢的關節有伸展運動的動作。

預備式:雙腳平開半步,挺直身軀。雙手十指張開,分放於腹部近兩腿之上,即肚臍左右對開約三寸的位置,這位置是盲腸及腸臟所在,對下則為輸卵管(女)和輸精管(男)所在。由於這是和按摩運動同時進行,故應注意雙掌所放的位置,預備好之後,即開始運動。

開始叫「一」時,雙掌沿兩側腹部向大腿按貼著肌肉剷下去,同時彎腰向前,膝頭要直,雙掌推按至膝頭之下立即將雙掌提起,掌心向地,掌背向天,腰同時提起。

雙掌伸直高過肩膊時,身體亦同時直立,這時雙掌從耳側分左右在肩前,沿肩下膈肋底前,即左右胸旁落下,回到預備式雙掌所按的位置,「一」的動作至此才告一段落。

繼續叫「二」,如同「一」的動作一樣,雙掌又貼腰側剷落大腿過膝及彎腰向前至掌過膝頭之後才提起,動作和「一」相同,這樣做十次而止,是為「剷坭式」。

這動作節奏是中等而略快,由躬腰至伸直腰骨即雙手從按貼腹、腿、膝至伸高落下至原位,約在五秒中完成一個動作。這一運動因雙掌有按摩作用,同時躬腰伸腰,對兩邊坐骨起運動作用,加上雙掌又按摩,對坐骨神經起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之效。由於同時按及盲腸,故做六通拳運動不宜事前進食,以免造成闌尾炎。

有一位婚後十年不育婦女,與丈夫同做六通拳運動約半年光景,至第八個月驗身知已懷孕二月,兩夫婦非常歡喜,向何瓊師傅表示謝意,說「六通拳」真正有強身之效,身體強壯了才改變不育情況。

六通拳的一大特點是和按穴按摩有關,即如「剷坭式」是運動與按摩同時進行,雙掌所按及的部分,包括盲腸和輸卵管輸精管所經的位置,配合其他強身運動,所以便能使不育者有生育條件。

第十九式:擰手(防治高血壓)

這式名為「伸指擰手」,這動作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是十指要用力張開,第二要用眼力望向中指,轉左時眼望左手中指,轉右時眼望右手中指,第三在擰手之際,腳要站穩不動,只腰以上轉動。

預備式:腳平開半步,挺直身軀,雙掌向左右平伸。十指用力張開,這時雙手形成一字形。預備妥當,即開始動作。口叫「一」時,同時做以下動作。

上身隨左手平伸向後移動,頸亦隨之向左轉動,右手十指張開,亦隨左掌及上身的轉動而平肩曲肘,向胸前移動。當左掌平伸移到最後方不能再移動時,頸亦因帶動頭而向後扭,這時眼睛亦隨之而望著左掌的中指。「一」的動作至此為一段落。隨聲叫「二」。

應當說明「一」的動作終止時全身的形態是右掌已曲肘平放於胸前,身軀扭向左後方。頸、頭、眼均向左後方,左手平伸於左後方,左右手的十指張開,掌心向地掌背向天,這是「一」前動作結束時的姿勢。故「二」是從這一姿態開始。

口中叫「二」時,下列的動作一齊緩慢地進行。曲肘伸掌平放於胸前的右手徐徐向右方伸出,身軀和頭頸,眼亦徐徐自左後方轉動向身前,再隨右手而向右移動,右掌平伸至右方與右肩平齊時再向右後方盡量移向後,眼隨著右掌向右後移動時望著右手中指,這時左手亦隨著移動曲肘平伸於胸前,右手伸至右後方不能再移後為止。「二」的動作終止。「三」的動作則為向左移。與「一」的動作同。共做十次為止。

這一動作對血壓病有助,且使頸上的大動脈緩緩扭動及舒張全身血管,包括手指末梢的微細血管。運動能調整血壓是世所共識的道理,不必解釋。此動作節奏慢,使注意力集中於中指,是中國傳統裡的「意守法」,即將注意力集中在中指時,身軀和頭頸卻同時移動,在不知不覺間而達到運動的目的。

第二十式:單手打出(通心脈血管)

這是一種手部伸展運動,由於它的動作是左手向橫打出,右手同時收回,故亦可名之為「左右出掌」。

預備動作是雙腳平開半步,直立,左手向左橫伸與肩齊平,五指張開,右手亦五指張開,掌心向下,曲肘平放於胸前,姆指略貼心口,這就是左手伸,右手曲的姿勢。

開始叫「一」時,手放於心口的右手掌指用力向右橫平肩打出,左掌以同一時間曲肘向胸口平放。叫「二」時左掌自胸前向橫打出,右掌自右邊曲肘平放於胸前,這時的姿勢如預備式。跟著叫「三」,向橫打出右掌,左掌同時曲肘平放胸口,一伸一曲,做十下而止。

節奏是略快,面向前,身體不動而挺直,打掌平出時用力。因此初學者要注意量力而為,以免用力過猛而做成扭傷或關節脫臼。須知做任何運動都要由淺入深,平時極少用力平伸將掌向橫打出,突然用力過猛,筋骨未習慣如此伸展,便會扭傷。這是做健身運動應有的常識,尤其是很多簡單的動作,由於看起來很容易做,而且也不覺有危險,不知因為向來甚少做這種動作,忽然用力過猛便會扭傷。故初學時發力不可過猛,漸漸由淺入深。

這一動作對胸肌造成拉力,故對位於胸左側的心臟起一種拉動作用。現代醫學界發現有些人心臟有血管栓塞,但這人依然無事,檢查後才發覺這人的心脈血管雖有一部分栓塞,但卻可利用旁邊的其他血管使血液能循環如常。這種現象叫「支側循環」,即利用支側血管為循環的人,大部分都是經常做健身運動的,因此做適量運動的人,能改善心臟病症狀,漸漸也可將由於血管壁過厚而栓塞的血管打通,這「左右出掌」運動,可通心脈血管。

第二十一式:叉腰縮肚(防骨質增生,增強坐骨神經)

這式名叫「叉腰縮肚」,這是用預備式的姿勢來命名,由於這式的動作十分複雜,故用預備式命名。

預備式:右腳向前踏一步,左手叉在腰間,右手伸開五指,手放於前方,與伸出的右腳的腳面相對,掌心向上,掌背向下,將腹部收縮。

開始叫「一」,伸出的右掌向後拉打一大圈,掌自頭頂之上翻向前方落下,這時掌心已轉為向地,掌背向天,躬腰向前隨落下的右掌同一動作,右掌指以觸到右腳趾為止。然後立即反掌,使掌心向上掌背向下,用力提起。

在掌至身前與肩平的時候,叫「出力」。用力將掌指向前登直,然後立即將右手向後反掌貼著右腰骨後面,掌背貼著後腰骨。這時叫「二」,左掌離開左腰伸掌向前然後拉向後打一大圈,自前方落下,左掌這時掌心向地,同時躬身向

前,當左掌觸及右腳尖時又反掌提起左掌,叫「出力」,掌心向天,當伸至齊肩時用力登直掌指,然後迅即反掌向後貼在背脊的左腰骨旁。叫「三」,右掌如法打一大圈落向右腳尖處,提起時反掌掌心向天,叫「出力」。此式做十次而止。

第二部分收右腳出左腳,仍是左手叉腰叫「一」,右掌打大圈落下觸至左腳尖,反掌提起時叫「出力」,到平肩時再加力伸指,然後又縮掌背後,掌背貼腰骨,左掌再如前打大圈叫「二」,觸左腳尖時反掌「出力」,如此輪流做十次。

做這一運動時要注意頭部不可向下舂落,要盡量仰起面部,用後頸骨托起頭部,以防突然頭向下衝造成腦部突然充血,尤其初學者特別要注意。同時,伸出的腳膝頭要伸直,初時掌觸不及腳不要緊,只要躬至最低位即可。這是一項全身運動,從腳趾、膝關節到身體各部分都起伸展運動,可打通各經絡穴脈。初學時先求姿勢準確,然後才出力。

第二十二式:平手踢腳(增強胰臟、腎藏,防糖尿,強筋骨)

這是一項上肢和下肢同時伸展的運動,先右後左,於是四肢都得到伸展。由於伸展的時候連盤骨和腎臟及胰臟都受到鍛煉,故可以增強胰臟的功能,可防治糖尿病,並可減少腹部、臀部、大腿的脂肪,對減肥有一定的作用。

預備式:左手叉腰,右手向前平伸,掌指伸直,掌心向地,這是預備右腳踢起觸及右手指的預備式,當這預備式準備好時,即開始踢右腳。

開始叫「一」時,左腳向前踏一步,隨即踢起右腳,踢向平伸的右掌指尖,瞬即落下,叫「二」時右腳已站定,叫「三」時左腳向後退一步,然後左腳踏前一步右腳同時踢起叫「二」,瞬即落下右腳,叫「二」,同時左腳向後踏一步叫「三」,於是「三」又是左腳踏前一步踢起右腳,落下時叫「二」和「三」,這樣便成踏前一步踏腳後右腳退一步左腳又退後一步,叫至「十二三」止。

然後右手叉腰,左手平伸,掌指伸直,右腳踏前一步左腳同時飛踢而上,叫「一」,左腳落地時叫「二」,及右腳向後踏步時叫「三」,動作和上一次相同,只是伸平的是左手,踢起的是左腳,叉腰的是右手而已。也是踢十次止,即叫到「十二三」而止。整個廿二式「平手踢腳」即完成。

初學時應注意提防向後仰跌,因為這種踢腳活動在日常生活裡是絕對不會做出來的,換句話說,當踢腳時是用一隻腳支持自己,踢腳時又要用力,重心沒有掌握到就會向後跌倒,尤其是老年人,在初學時不必要求節奏太快,同時也不必要求踢腳太高和膝頭太直,先站穩一腳才踢起另一腳,先從姿勢上學得似,

然後漸漸發力和加快節奏,經長期鍛煉後,才要求身要挺直,腳要踢直。健身運動是由淺入深,由輕而重,由慢而快才有好的成效。

第二十三式:跳大字(對腸胃有益,增強消化能力)

這是一項節奏較快的運動,要求手腳一齊張開和一齊合攏,當手腳張開的時候,體態像一個「大」字似的,是以名為「跳大字」。

預備式:雙腳立正身軀直立,雙掌垂下放於兩腿側,這個預備姿勢亦即「跳大字」的還原姿勢,即跳成大字形之後立即還原為預備式。

開始,叫「一」時,用腳尖輕鬆地躍起身軀,雙手同時向左右分開至平肩為止。雙腳躍起時同時與手向左右分開,於是姿勢即形成一個「大」字,隨即還原,雙腳躍起合攏成立正式,雙手立即垂下拍向左右腿側,「一」的動作包括一開一合,然後叫「二」,如上式跳起張開手足,手指伸直成掌形,掌心向地,跳十次,至「十」止。

西洋體操亦有類似的運動方式,名叫「開合跳」,但「開合跳」是雙掌向頭上伸直然後落下而不是「跳大字」。因此西洋體操的「開合跳」目的在擴充胸部增強肺的呼吸量,「跳大字」雙手平伸不過頭,張開雙手時雙腳躍起同時張開,目的在增加腸的蠕動而有助消化,運動的目的不同。不可將此式改為「開合跳」。初學者應注意這是屬於較為劇烈的運動,在躍起雙腿張開向兩旁落下時,不宜跳得過高,否則落下時因未習慣用雙腳支撐落下的衝力,膝關節易於扭傷,是以初學時先學張腿張手,不必要求躍起,等到熟習了,體力有了進步,膝關節和坐骨習慣了承受衝力,然後輕輕躍起來跳成大字形,合攏手腳時也輕輕躍起跳回原狀,這是最安全的方法。

事實上在做完二十一式「叉腰縮肚」和二十二式「平手踢腳」之後,初學者已覺有點吃力,再做「跳大字」時則已有點吃不消的感覺,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屬於鍛煉體力的運動,是以應該量力而為,不可強行要求自己,免致因體力不支而出意外。循序漸進是一切健身運動的守則,不要疏忽。

第二十四式:麻鷹式(減心肌脂肪)

這個運動方式似一隻麻鷹在空中滑翔的模樣。麻鷹在高空中滑翔,左右翅膀是伸直的,因此「麻鷹式」的左右手伸向兩邊而不動。不要理解兩隻手似鷹的撲翼,它是似鷹的滑翔而不要鼓翼飛翔,故雙手伸直,手掌各指張開,掌心向下,在動作時,使手與肩平。

預備式:雙腳平開一步,坐馬、雙手伸直,十指張開,如「大」字形,脊骨要挺直。

開始叫「一」時,大腿帶動臀部向下坐低,成坐馬姿勢,雙手不可搖動,脊骨要挺直,能挺腰坐低到最低當然最好,但若將身軀躬向前方而使脊骨向前傾斜以助坐得更低,功效反不及挺直脊骨坐得不太低。因為這是使心肌向上下移動的方法,身體向前傾即壓抑心肌的運動。叫「一」時,坐低隨即提起,「一」的動作是坐低和站起,一落一起完成「一」,然後叫「二」,落下站起,做十次為止,麻鷹式即完。

在做「麻鷹式」時,領導人包括何琼師傅和各場地的師兄師姐,都說這是對心臟鍛煉的最後一個式,原因是這一式是鍛煉心肌向上下扯動,以上各式是對心肌向左右扯動,此即完成幫助心肌作上下左右扯動的動作到此告一段落。

我國古代健身法中有華佗的《五禽戲》,其中「鳥戲」與這一式近似。「鳥戲」的口訣是:「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鼓力。左右二七,坐伸腳,手挽足各七,伸縮二臂各七。」可見《五禽戲》是單腳站立坐低伸直七次。而六通拳則是雙腳紮馬坐低,《五禽戲》在鍛煉身體平衡力,而「六通拳」的「麻鷹式」是對心肌的上下扯動,對腹肌亦同時收縮鍛煉目的不同,「麻鷹式」比華佗「鳥戲」效果好,它將「鳥戲」中不足之處加以改善。是以曾習華佗的《五禽戲》者,亦宜學學六通拳。

第二十五式:換氣(吐故納新,寧神養氣)

這是屬於靜止運動中的純粹呼吸法。

「換氣」是雙手叉在左右腰間,頭微微仰起朝天,口內舌頭頂向上顎,用鼻深深吸入一口氣,吸氣宜深長緩慢,吸盡即張口呼氣,呼盡即閉口用鼻深深吸氣,吸氣時舌頂上顎,呼氣時舌放平,做五次。這一呼一吸時不叫出聲音,心境要寧靜,呼吸要深長。

這是中國的「吐納呼吸法」,道家和佛家都有這種「吐納」法。只是道家和佛家都以盤膝打坐進行。六通採用「站功」的吐納呼吸法,呼吸時雙手下垂置於前腿上,意守丹田。1952年,蘇聯曾派專家來中國研究「吐納」,認為中國的「吐納」呼吸法有助於吐故納新,將這種「吐納」法帶往蘇聯,作為輔助治療之用,曾寫有專書介紹各種「吐納呼吸」。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42式太极拳拳谱及拳谱详解 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1990年定为亚运会武术比赛的规定容,随后不仅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而且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世界围广为流传,受到许多太极拳爱好者欢迎。

四十二式太极拳吸收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以式太极拳为主,动作外形严格规,气势舒展大方,劲力刚柔相济,速度匀速有变,形成了综合性的特点。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动作布局上各式太极拳动作有所穿插,第一段以式动作为主,外形舒展大方,柔和缓慢;第二段突出了吴式太极拳的手法、式太极拳的步法以及式太极拳的发力动作特点;第三段以式云手为主,兼有吴式提膝攀收勾脚尖的动作;第四段以四十八式太极拳中的第四段为主体,表现式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布局合理,动作数量、容组别符合规则要求,在编排动作上也表现出一定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又对难度动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大增强了竞赛的可操作性。 练四十二式太极拳应该注意:练习风格应以式为主,对于其他式的动作这里也按式化处理,但是仍要保留原动作的基本造型及基本特点。如“掩手肱捶”还要发力,但与式中的发力在动作的手型、步型上有所变化;再如“玉女穿梭”虽然吸收吴式的平云手法,但是身型上以中正为主,不做吴式的“斜中寓正”等等。 动作说明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王建业的师傅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林墨根 余自从跟式太极宗师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

六通阀原理及操作

从多年前上大学就搞不清六通阀的原理。前几天终于有一个机会。让我彻底明白了。我在阀上反复摸索,琢磨,终于明白了。 大家看下示意图。 这个图相当于我们从六通阀前方“透视”这个阀的示意图。 实线部分表示转子。虚线部分表示定子部分。中间红色的表示定量环。黑色的表示废液流出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子上有两个槽(而不是目前书上所见的三个槽!),定子是完全平的,除了那六个孔以外。这两个槽是有一定弧度的。目的是为了不让液体流的时候有死角。 我的图画得不太好,这六个孔应该是完全均等的。这一点请大家谅解。 还有,图中所画的进样位置等比实际的要大.实际中,进样针口这个地方是很少的.而后面定子出来的管路并不是完全平的,而有像外斜的.所以从后面看,好像这个定子的六个孔之间位置拉得很开.实际上里面是比较小的.不知这样说大家是否明白了?或者说我说清楚了? 教材中错误如下: 1转子中的连通槽只有两个,但教材中是三个。如果是三个,阀就要漏液了。 2废液的流出在上样和进样状态下是不同的。位置不同。不是同一个出口出来的。当我们进样(inject)后,如果再打一针进去,这些样品是不会带到流动相中的,而是直接从后面与进样口对着的位置的管子出来。这样,我们进样后是不需要留针的,留也是白留。以前我老师教我时说要留一下针,觉得这样可能有利于样品能被流动相冲得完全一些。今天理解了

这个图之后,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在inject之后,针就与那个流动相管路没得一点关系了。打了样品进去直接出来了。所以,留针没有任何意义。 3从图上也可以看出,进样时是一定要将针插在进针口里的。有的人把针拔出来后再进样是肯定定不准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再强调针要用平头针,但实践中仍有一些无知的人用带尖的针。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当然,这是一些完全不懂液相的人操作。如果用尖针,在转动阀扳手过程中,针尖就会划到图中定子中上样位置到进样位置之间的平面,就会形成一个槽。这样会有什么样的损害呢?很明显,这样,当我们进样时,由于有这样一个槽存在,那么,打入定量环时,样品不会完全进入定量环,而会从左边这个槽漏出来。这样,打入样品就根本就不会准确。即使是用全量充满的方法进样品,由于左边有一个槽,每次打样品漏出的东东多少不一样,这样定量环就根本没有起到定量的作用(见下图)。这是教材和其它参考书中图的错误的实在所在!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一个正确的图示。不但是教材上搞错,而且仪器说明书上的示意图,位置没有与实际中的阀完全对上位置。仪器说明书的图是从定子方面往转子方向来看的,所以让人费解。 如果要能很好地直观地理解,可以自己制作一个模型。用塑料即可。 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在网上流行一个外文的六通阀示意图的动画,那个图是完全错误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被那个图误导了。 除此之外,我看到有很多人在进样后没有将阀扳回原来位置,觉得好像这样能冲洗定量环更干净。其实不然。在扳阀过程中,定量环中液体受到高压液体的冲洗,很快就冲走了。如果不放心,让它停留在进样位置十来秒即可。但不宜长时间这样。大家想一想,定量环长度约有十多厘米,而体积只有20ul.说明什么?说明它的管径非常细.那么这么细的管子在受到高压液体的长时间冲洗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那自然是易受损了.因此,为了延长六通阀的寿命,在进样后要及时扳回原来位置. 现将六通阀的使用注意事项列如下: 1进样前样品要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水相用水膜,有机相用有机膜.水相有机相相等也用有机膜. 2进样前先打一至两针不扳阀,以使定量环中上次残留样品冲洗干净,保证充满目标样品. 3进样时要保证针插到位.用手指轻轻护住进样针前端玻璃,以免注射过程中由于后端有所摇动而使针头在管路中受力. 4进样时一定要带针.如果将样品注满定量环后就拔针,再扳阀,就不能保证定量环中液体完全被流动相冲走.进样后一定要拔针。不拔针,由于受重力影响,针后端重力会以针与进口处的接触点为支点,形成一个力矩。会使针变弯。而且,在多人做实验时,容易碰到针,倘若不小心使针断在里面,那麻烦就大了。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个六通阀是八千到一万元。 5进样后拔针,及时扳回阀.最多冲十秒左右即可.即使考虑可能定量环中有残留物质,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精简37式拳谱 1、起势 19、回身双峰贯耳 37、收势 2、揽雀尾 20、进步栽捶 3、单鞭 21、翻身百蛇吐信 4、提手上势 22、左右野马分鬃 5、白鹤亮翅 23、左右玉女穿棱 6、左右左搂膝拗步 24、上步穿掌 7、手挥琵琶 25、单摆莲 8、抱虎归山 26、进步指裆锤 9、肘底看捶 27、上步揽雀尾 10、倒撵猴 28、单鞭下势 11、海底针 29、左右金鸡独立 12、扇通背 30、退步七星 13、斜飞势 31、退步跨虎 14、云手 32、转身摆莲 15、单鞭 33、弯弓射虎 16、高探马 34、进步搬拦捶 17、右分左蹬脚 35、如封似闭 18、转身左打虎 36、十字手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01、预备式30、高探马59、左右倒辇猴 02、起势31、左右分脚60、斜飞式 03、揽雀尾32、转身左蹬脚61、提手上势 04、单鞭33、左右搂膝拗步62、白鹤亮翅 05、提手上势34、进步栽捶63、左搂膝拗步 06、白鹤亮翅35、翻身撇身捶64、海底针 07、左搂膝拗步36、进步搬拦捶65、扇通背 08、手挥琵琶37、右蹬脚66、转身白蛇吐信 09、左右搂膝拗步38、左打虎式67、搬拦捶 10、手挥琵琶39、右打虎式68、揽雀尾 11、一左搂膝拗步40、回身右蹬脚69、单鞭 12、二进步搬拦捶41、双峰贯耳70、云手 13、如封似闭42、左蹬脚71、单鞭 14、十字手43、转身右蹬脚72、高探马带左穿掌 15、抱虎归山44、进步搬拦捶73、十字腿 16、肘底看捶45、如封似闭74、进步指档捶 17、左右倒辇猴46、十字手75、上步揽雀尾 18、斜飞式47、抱虎归山76、单鞭 19、提手上势48、斜单鞭77、下势 20、白鹤亮翅49、野马分鬃78、上步七星 21、左搂膝拗步50、揽雀尾79、退步跨虎 22、海底针51、单鞭80、转身摆莲 23、扇通背52、玉女穿梭81、弯弓射虎 24、撇身捶53、揽雀尾82、进步搬拦捶 25、进步搬拦捶54、单鞭83、如封似闭 26、上步揽雀尾55、云手84、十字手 27、单鞭56、单鞭85、收势 28、云手57、下势 29、单鞭58、金鸡独立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虚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後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後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後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後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後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後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後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後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後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後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後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後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後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撤步抱拈,後坐右捋,弓步左掤,後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後坐扣脚,左转按捋,勾手变掌,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左云换重,反掌开步,右云换重,反掌并步(扣步45度). 〈二一〉右左分鬃(正西):左云换重,丁步左抱,转体出步,弓步右分,後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出步,弓步左分. 〈二二〉高探马(正西):跟步仰掌,虚步探掌. 〈二三〉右蹬脚(西偏北30度):转身带掌,上步穿掌,弓步分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

十五种常用阀门结构及工作原理(带示意图)

阀门有哪些种类?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在这里给大家分类总结: 1.截断阀类主要用于截断或接通介质流。包括闸阀、截止阀、隔膜阀、球阀、旋塞阀、蝶阀、柱塞阀、仪表针型阀等。 2.调节阀类主要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等。包括调节阀、节流阀、减压阀等。 3.止回阀类用于阻止介质倒流。包括各种结构的止回阀。 4.分流阀类用于分离、分配或混合介质。包括各种结构的分配阀和疏水阀等。 5.安全阀类用于介质超压时的安全保护。包括各种类型的安全阀。 一、闸阀 靠阀板的上下移动,控制阀门开度。阀板象是一道闸门。闸阀关闭时,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即只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闸阀的种类,按密封面配置可分为楔式闸板式闸阀和平行闸板式闸阀, 楔式闸板式闸阀又可分为: 单闸板式、双闸板式和弹性闸板式;平行闸板式闸阀可分为单闸板式和双闸板式。按阀杆的螺纹位置划分,可分为明杆闸阀和暗杆闸阀两种。国内生产闸阀的厂家比较多,连接尺寸也大多不统一。

性能特点: 优点: 1、流动阻力小。阀体内部介质通道是直通的,介质成直线流动,流动阻力小。 2、启闭时较省力。是与截止阀相比而言,因为无论是开或闭,闸板运动方向均与介质流动方向相垂直。 3、高度大,启闭时间长。闸板的启闭行程较大,降是通过螺杆进行的。 4、水锤现象不易产生。原因是关闭时间长。 5、介质可向两侧任意方向流动,易于安装。闸阀通道两侧是对称的。 6、结构长度(系壳体两连接端面之间的距离)较小。 7、形体简单, 结构长度短,制造工艺性好,适用范围广。 8、结构紧凑,阀门刚性好,通道流畅,流阻数小,密封面采用不锈钢和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采用PTFE填料.密封可靠.操作轻便灵活. 缺点:

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20、左分脚 1、起势21、转身右蹬脚 2、揽雀尾22、海底针 3、单鞭23、闪通背 4、提手上势《四段》 5、白鹤亮翅24、白蛇吐信 6、搂膝拗步25、右拍脚 7、手挥琵琶26、左右伏虎 8、搬拦捶27、右下势 9、入封似闭28、金鸡独立《二段》29、指挡捶10、斜飞势30、揽雀尾 11>肘底捶31、单鞭 12、倒卷肘32、左下势 13、左右穿梭33、上步七星 14、左右野马分鬃34、退步跨虎《三段》35、转身摆莲 15、云手36、弯弓射虎 16、单鞭37、搬拦捶 17、高探马38、如封似闭 18、右蹬脚39、十字手 19、双峰擴耳40、收势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

一段20、左六封四闭《四段》 1、起势21、右单鞭38、倒卷肱 2、右金刚捣碓《二段》39、退步压肘 3、揽扎衣22、右云手40、擦脚 4、右六封四闭23、左云手41、蹬一根 5、左单鞭24、高探马42、海底翻花 6、搬拦捶25、右连珠炮43、击地捶 7、护心捶26、左连珠炮44、翻身二起 8、白鹤亮翅27、闪通背45、双震脚 9、斜行拗步《三段》46、蹬脚 10、提收28、指挡捶47、玉女穿梭 11、前踵29、白猿献果48、顺鸾肘 12、右掩手肱捶30、双退手49、裹鞭炮 13、披身捶31、中盘50、雀地龙 14、背折靠32、前招51、上步七星 15、青龙出水33、后招52、退步跨虎 16、斩手34、右野分鬃53、转身摆莲 17、翻花舞袖35、左野分鬃54、当头炮 18、海底翻花36、摆莲跌义55、左金刚捣碓 19、左掩手胧捶37、左右金鸡独立56、收势 吴氏太极拳45式拳谱 《一段》3 、左单鞭 1、起势4 、 提手上势 2、右揽雀尾5 、 白鹤亮翅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42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与要领 一、概述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二、简介 42式太极拳是一国套路武术比赛中指定套路,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必练套路。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大众强身健本、修身养性的热门套路 三、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中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 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学练42式太极拳,从总体上把握其风格特点有益于个别动作的学习,以上这些特点希望学练者能悉心体会,在演练中把握住该套路的实质,以便把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四、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40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搬拦捶 9、入封似闭 《二段》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肘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三段》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脚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四段》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挡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右金刚捣碓 3、揽扎衣 4、右六封四闭 5、左单鞭 6、搬拦捶 7、护心捶 8、白鹤亮翅 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蹚 12、右掩手肱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肱捶 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二段》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三段》 28、指挡捶 29、白猿献果 30、双退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分鬃 35、左野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四段》 38、倒卷肱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根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吴氏太极拳45式拳谱 《一段》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进步搬拦捶 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左揽雀尾 12、右单鞭 13、右下势 14、金鸡独立 《二段》15、左右倒卷肱 16、右海底针 17、左闪通背 18、撇身捶 19、肘底捶 20、左右野马分鬃 21、玉女穿梭 22、云手 23、右高探马 24、右分脚 25、左分脚 26、退步打虎 27、右蹬脚 28、双峰贯耳 29、斜飞势 30、右迎面掌 《四段》31、十字拍脚

六通阀的拆装和疏通

六通阀的拆装和疏通 先打开仪器的护板,露出六通阀。 1、六通阀后面有6个管路接头,根据接头螺丝的大小选用相应大小的呆扳手,逐个将螺丝和气路管拆下,此时一定要记住每一根气路管在六通阀上接口的位置,可以用编号的方法确定,给六通阀的每一个孔编号(有的六通阀在生产时已经给了编号),给每一条气路管编对应的号(可以用不干胶贴纸编上号贴在管路上),为了保证再装上去的时候不发生错误。 2、松开六通阀前面旋把的固定螺丝,取下旋把。此时就可以看到六通阀在仪器上的固定螺丝,将固定螺丝拧下,六通阀就可以从仪器面板上取下来了。 3、逐个并逐步拧松3个内六角紧固螺丝,要求每一个螺丝用扳手拧松半圈后,接着拧下一个,也是半圈……下一个,……下一个。直至三个螺丝全部松开。也就是尽量让六通阀的各层比较平行的分开,避免六通阀的层面变形。虽然六通阀各层相对比较结实,但毕竟是一个精密的部件。 4、三个螺丝全部松开后就可以取下六通阀最下面的一层(就是有接口的一层),一般在这一层有定位销和相应的定位孔,如果没有要作安装位置的记号。用一个小铁丝钩把接口中的O形圈钩出来,对着光线看一下每一个孔是否通畅,如果有粉末等东西就要用合适的细钢丝,从两面疏通,直至通畅。 5、用细布擦拭结合面,仔细观察六通阀的转芯,是否有划伤或磨损,是否可能发生内漏,如果没有问题下面就可以安装了。将最下一层根据定位销紧靠在第二层上,并用紧固螺丝拧紧,紧固方法与2的方法相似,但方向相反,直至三个螺丝完全紧固,力度要与拆开时对应,一般说是相对紧的。 6、把六通阀的旋把装上,试拧几下如果感觉正常就可以装到仪器面板上去了,安装这时要注意六通阀的方向与原来的一致。如果不注意可发生180°的调相,固定好六通阀后装好旋把再拧几下,感觉阀有没有问题,安装紧固是否到位,如有异常要检查,解决查出的问题。 7、开始装接口的气路管线,在管线上套上带孔压紧螺丝,套上O形圈,将管线端插入六通阀的接口孔,两个方向要尽量一致,最好用手将带孔压紧螺丝拧进接口孔,一开始不是很紧可以拧上几扣,如果实在拧不上,要检查管和孔的方向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是很难拧的,经过调整方向是可以拧上去的,然后用扳手紧固,直到相当紧以避免漏气。

杨氏太极拳37式动作和要领

杨氏太极拳37式动作和要领 第一式:预备式 动作:面朝南,两脚左右分开站立,平行与肩宽。两臂自然下垂,腋下留有空隙。两掌心朝内,五指自然伸直。头正直,目平视。 要领:心静体松,周身骨节、肌肉、内脏在意识的引导下,自然松弛,形成上虚下实。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个套路动作之中。 第二式:起势 动作:1、两臂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同时臂内旋使两掌心朝下,五指朝前。 2、随即两肘下沉,两掌随势向下按至两胯旁前,掌心朝下,五指朝前,眼平视。要领:两手平举时,应以两手中指领劲,带动腕,小手臂、大手臂,并徐徐吸气,身体有拔长、内力充实之感;而落臂时,则肘尖下沉,带回小臂,并缓缓呼气,使内气沉入丹田,同时注意举臂时脚跟勿起,落时腿勿蹲,应使周身骨节“寓动于静,静中求动”之中。 第三式:揽雀尾 (一)左掤式 动作:1、两膝微屈,身体略沉,两掌稍向左向上微起,接着右脚尖外撇60度,身随体转,重心移于左腿屈膝坐实,左脚跟随之领起。与此同时,右掌随转体经腹前向上至右胸前,使掌心朝下;左手随转体向左平抹,掌心朝下,与腹同高。 2、前势不停,右掌向外向右向里抹一小平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时经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与右手成抱球状;同时左脚离地虚领。接着左脚向正南方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之身体转朝西,左脚尖内扣约30度踏实,然后重心移向左腿,弓左、蹬右腿成侧弓步式,此时的左脚尖同右脚掌以在一条直线上;随弓步左小臂向左弧形掤出,左掌高与肩平,掌心朝右偏上,左肘与腕平略低,肘尖与左膝齐,右掌向右下采,掌心朝下,坐腕,手指朝前。眼神顾及两掌前视。 要领:在叙述手眼身法之动作时虽有先后,身体各部必须同时开始和同时完成,做到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二)右掤式 动作:1、重心移向腿,右腿自然领起,腰稍左转。同时左臂内旋,使掌心朝下移于左胸前尺许,右掌随之由右向左经腹前弧形抄至左手下,臂外旋使掌心朝上,与左手成抱球状,两臂呈弧形。 2、右脚向正西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前移而全脚踏实,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式。同时右小臂由下向前上掤,掌心朝内,高与胸平,左掌随右臂略向下向前推送,掌心朝下。眼神先顾及两手左侧抱球,再随右掤前视。 要领;凡迈步(或撤步),必须分虚实,即以坐实之腿来控制所迈之步,先以脚跟(或腿尖)轻着地,感实了,再缓缓移动重心,做到“迈步似猫行”;凡弓步,所弓之膝瓣不超过脚尖,后则以垂直于脚跟为度,膝与足尖方向一致。后腿膝关节了能挺直,也不能太曲,而应寓意于直中有松。两脚横向距离约肩宽,不能在一条直线上。(扌朋)要圆(扌朋),手臂不要伸直,肩关节不可前探,身体不可过于前扑。 (三)捋式 动作:1、右臂内旋使掌心朝左下,左臂外旋使掌心朝右上,腰胯微松沉。 2、重心坐实左腿,成右虚步,同时身体微左转。两臂随体向左向后粘履,左手在左胸前,右手仍与左手保持一腕肘距离。 要领:重心后坐时应注意膝开、裆圆、松胯,前腿膝关节不能挺直而要微弓回履时两掌不外

42式太极拳拳谱动作分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第一段 〈一〉起势 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二〉右揽雀尾 1. 右转撇脚 2. 丁步右抱 3. 弓步左掤 4. 向左旋腰 5. 丁步左抱 6. 右转开步 7. 弓步右掤 8. 左抱右拈 9. 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三〉左单鞭 1.(勾手)转体开步 2. 弓步左推〈四〉提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平摆 3. 换重提腿 4. 翘脚合掌〈五〉白鹤亮翅 1. 左转下捋 2. 撤步抱球 3. 右转提手 4. 虚步亮掌〈六〉搂膝拗步(二式) 1. 右落左拨 2. 丁步反提 3. 弯肘开步 4. 搂膝推掌 5. 后坐撇脚 6. 丁步反提 7. 弯肘开步 8. 搂膝推掌〈七〉撇身捶 1. (东北)后坐撇脚 2. 丁步握拳 3. 上步提拳 4. 弓步撇拳〈八〉捋挤势(二式) 1. 后坐扣脚 2. 弓步平抹 3. 丁步左捋 4. 上步搭手 5. 弓步前挤 6. 后坐扣脚 7. 弓步平抹 8. 丁步右捋 9. 上步搭手 10.弓步前挤〈九〉进步搬拦捶 1. 后坐撇脚 2. 左转伸掌 3. 丁步抱拳 4. 摆步搬拳 5. 拦掌上步 6. 弓步冲拳〈十〉如封似闭 1. 穿手翻掌 2. 后坐脱手 3. 跟步前按 第二段 〈十一〉开合手 1. 右转开手 2. 左坐合手〈十二〉右单鞭1开步转掌2.弓步分掌. 〈十三〉肘底捶 1. 换重扣脚 2. 左转托掌 3. 丁步右抱 4. 摆步左分 5. 跟步右摆 6. 翘脚穿掌〈十四〉转身推掌(二式) 1. 撤步反提 2. 左转弯肘 3. 跟步推掌(北) 4. 转体反提 5. 弯肘上步 6. 跟步推掌 (南) 〈十五〉玉女穿梭(二式) 1. 撤步伸掌 2. 丁步左捋 3. 出步搭手 4. 弓步右掤 . 跟步反掤 6. 换重出步 7. 右架左推 8. 左转扣脚 9. 弓步平抹 10.丁步右捋 11.出步搭手 12.弓步左掤 13.跟步反掤 14.换重出步 15.左架右推〈十六〉右左蹬脚 1. 后坐扣脚 2. 弓步绞臂 3. 丁步叉抱 4. 提膝反掌 5. 开掌蹬脚 6. 收腿抱掌 7. 落步穿掌 8. 弓步绞臂 9. 丁步叉抱〈十七〉掩手肱捶 1. 丁步合臂 2. 铲步压掌 3. 马步开掌 4. 右坐握拳5. 弓步冲拳〈十八〉野马分鬃(二式) 1. 左转捋掌 2. 右转搭臂 3. 弓步横列 4. 后坐摆掌 5. 提膝托掌 6. 弓步穿掌 7. 后坐撇脚 8. 提膝托掌 9. 弓步穿掌 第三段 〈十九〉云手(三式)1. 后坐扣脚 2. 左转摆掌 3. 右坐云转 4. 左云换重 5. 反掌并步 6. 右云换重 7. 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 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13. 反掌并步〈二十〉独立打虎 1. 撤步探掌 2. 左转下捋(扣脚) 3. 独立贯拳《二一〉右分脚 1. 右转叉抱 2. 开掌分脚〈二二〉双峰贯耳 1. 收腿并掌 2. 落步垂手 3. 弓步贯拳〈二三〉左分脚 1. 后坐开掌 2. 丁步叉抱 3. 提膝反掌 4. 开掌分脚《二四〉转身拍脚 1. 点步沉肘 2. 右转叉抱 3. 踢腿拍脚〈二五〉进步栽捶 1. 落步左拨 2. 出步握拳 3. 弓步栽捶〈二六〉斜飞势 1. 后坐撇脚 2. 丁步交臂 3. 右转开步 4. 裆步斜靠 〈二七〉单鞭下势 1. 换重右碾 2. 摆掌勾手 3. 仆步穿掌〈二八〉金鸡独立(二式) 1.(弓步)撩掌勾手 2. 提膝挑掌 3. 退后落步 4. 提膝挑掌〈二九〉退步穿掌 1. 退步穿掌 第四段 〈三十〉虚步压掌 1. 后坐扣脚 2. 左拨右搂 3. 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托掌 1. 提膝托掌 〈三二〉马步靠 1. 摆步左拨 2. 收步握拳 3. 出步搭臂 4. 半马步靠〈三三〉转身大捋 1. 后坐旋掌 2. 并步平托 3. 左转平捋 4. 撤步左捋 5. 裆步压肘〈三四〉歇步擒打 1. 换重右转 2. 右掤左穿 3. 左转撇脚 4. 歇步擒打〈三五〉穿掌下势 1. 收脚提掌 2. 撤步摆掌 3. 仆步穿掌《三六〉上步七星 1. 弓步挑掌 2. 虚步叉拳〈三七〉退步跨虎 1. 撤步右搂 2. 左落右格 3. 提膝挑掌〈三八〉转身摆莲 1. 扣脚落步 2. 转身穿掌 3. 虚步伸掌 4. 摆腿拍脚〈三九〉弯弓射虎 1. 独立摆掌 2. 落步按捋 3. 弯肘对拳〈四十〉左揽雀尾 1. 后坐撇脚 2. 右转伸掌 3. 丁步右抱 4. 弓步左掤 5. 右抱左拈 6. 后坐右捋捋 7. 弓步前挤 8. 后坐拖掌 9. 弓步前按〈四一〉十字手 1. 后坐扣脚 2. 右转开掌 3. 左坐沉肘 4. 叉抱并步〈四二〉收势 1. 反掌下按 2. 立正还原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令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令 第一段 〈一〉白鹤亮翅(正南): (左旋腰)丁步左抱,撤步提手(稍向右旋腰),虛步亮掌(向左旋腰,面向正南). 〈二〉左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 〈三〉左单鞭(东偏北15度): 后坐扣脚,右转平带,收脚穿掌(左坐),弓步右掤,后坐屈肘,弓步斜按(西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东偏北约15度). 〈四〉左琵琶势(正东): 跟步平摆(右摆左釆),虚步合掌. 〈五〉捋挤势(三式)(东南-东北-东南): 提膝落步,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 右弓步挤,后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右捋, 上步提手,左弓步挤,后坐扣脚,弓步平抹,丁步左捋,上步提手,右弓步挤. 〈六〉左搬拦捶(正东): 后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抱拳,摆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 〈七〉左掤捋挤按(正东): 后坐撇脚,右转伸掌,丁步右抱,左前上步,弓步左掤,反掌抱拈,后坐右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两手平抹,后坐拖掌,弓步前按. 第二段 〈八〉斜身靠(步向西北,面向西南): 后坐扣脚,右转开掌,左坐沉肘,丁步叉抱,上步握拳,弓步斜靠. 〈九〉肘底捶(正东): 后坐扣脚,左转托掌,丁步右抱(面偏西南),摆步左分,跟步右摆,后坐翘脚穿掌. 〈十〉倒卷肱(四式正东):

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 〈十一〉转身推掌(四式四隅角): 撤步反提(东南),左转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东北),转体反提,弯肘上步,跟步推掌(西南). 〈十二〉右琵琶势(正西): 撤步左拈,翘脚挑掌. 〈十三〉搂膝栽捶(正西): 丁步左捋,上步搭手,跟步前掤(后坐),丁步反提,弯肘上步,弓步栽捶. 第三段 〈十四〉白蛇吐信(二式正东): 后坐托掌,扣脚转体(右),歇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盖步,歇步推掌. 〈十五〉拍脚伏虎(二式正东): 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右拿左贯(正北),后坐扣脚,换重平抹,上步举掌,踢腿拍脚,盖步摆掌,转身握拳,左拿右贯(正南). 〈十六〉左撇身捶: 后坐扣脚,换重平抹,丁步握拳,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势: 后坐分掌,合拳收脚,樽身穿拳,仆步举拳. 〈十八〉独立撑掌(二式正东): 弓步挑拳,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左),盖步下压,提膝穿掌,独立撑掌(右). 〈十九〉右单鞭(西偏北约15度): 撤步抱拈,后坐右捋,弓步左掤,后坐屈肘,弓步斜按(东南),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右推. 第四段 〈二十〉右云手(三式,正南):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42式太极剑剑谱(带方向) ( 1 )起势(东)( 22 )仆步穿剑(右)(东) ( 2 )并步点剑(稍偏东北)( 23 )蹬脚架剑(左)(东) ( 3 )弓步削剑(西南)( 24 )提膝点剑(左)(西南) ( 4 )提膝劈剑(西南)( 25 )仆步横扫(正东偏北) ( 5 )左弓步拦(东)( 26 )弓步下截(右、左)(稍偏东北) ( 6 )左虚步撩(稍偏东南) ( 27 )弓步下刺(稍偏东北) ( 7 )右弓步撩(东)( 28 )右左云抹(正北偏东)(左)( 8 )提膝捧剑(东)( 29 )右弓步劈(稍偏东南) ( 9 )蹬脚前刺(东)( 30 )后举腿架剑(稍偏东南) ( 10 )跳步平刺(东)( 31 )丁步点剑(稍偏东南) ( 11 )转身下刺(东南) ( 32 )马步推剑(稍偏东南) ( 12 )弓步平斩(西北)( 33 )独立上托(西) ( 13 )弓步崩剑(西北)( 34 )进步挂点(西) ( 14 )歇步压剑(稍偏西南) ( 35 )歇步崩剑(东) ( 15 )进步绞剑(稍偏西南) ( 36 )弓步反刺(西北) ( 16 )提膝上刺(稍偏西南) ( 37 )转身下刺(西南) ( 17 )虚步下截(正西偏北)( 38 )提膝提剑(正南偏东) ( 18 )右左平带(西) ( 39 )行步穿剑(东南) ( 19 )弓步劈剑(西) ( 40 )摆腿架剑(正南偏西) ( 20 )丁步托剑(西北)( 41 )弓步直刺(南) ( 21 )分脚后点(东北)( 42 )收势(南) 注:方向为定式胸部方位,东(或西)与套路方向一致;西南(或东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45度;稍偏东南(或西南)与套路方向夹角成30度;正东偏南(或北)与套路方向夹角小于30度。 起势面向南,第1段1-11式运行方向向东,第2段12-21式运行方向向西,第3段22-32式运行方向向东,第4段33-40式运行方向向西。

六通进样阀的工作原理如何

六通进样阀的工作原理如何? GC可以采用柱头进样器进样,因为GC的压力小,只要有一定的进样技巧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而在HPLC中采用柱头方式进样,因在高压状态下困难很大,难以获得精确的结果。 六通进样阀的主要部件是阀的后座不锈钢定子和用高聚物复合材料制成的前座转子。转子耐磨并密封性能好,紧紧压在定子上,六通平面进样阀的转子有三个对应于定子小孔的导槽(图中用黑色线条表示)。当转子旋转60o后与定子对应的小孔发生变化,起到Load(载样)和Inject(进样)的作用。 六通进样阀的转子 定子有六个均匀的小孔,孔与孔之间的夹角为60o,可以先看一看定子通道的连接法:参照图中的实线连接(Load)方式,孔1进样,经过①→⑥→样品环管→③→②,由孔2排出多余样品,此时,孔4接泵,④→⑤→柱→检测器→废液,由泵输入的流动相不进入样品环管,样品环管的末端②通入大气,所有载样基本上没有阻力;六通进样阀的转子旋转60o,变成图中的虚线连接(Inject)方式,①→②,此时可以进行进样口的洗涤,因为洗涤试剂洗涤进样口后直接排出,不会进入样品环管;而孔4由泵输入的流动相→③→样品环管→⑥→⑤→柱→检测器→废液,样品环管中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进样分离,进入检测器被检测后排出。注意:在样品进行分离时(Inject),样品环管内一直有流动相通过,如果转子旋转60o(Load),到达载样状态,由注射器注入样品,此时通过②流出的液体开始不是样品,而是流动相,只有样品环管被充满后和流出的管路也被样品充满后流出的才是样品。 六通进样阀的定子通道连接法

图六通进样阀的连接 可以想像当转子旋转足够快时,对于流动相的通路没有大的影响,如果转子旋转很慢,即在两条黑线中间对上定子的一个小孔,这样定子的通路被堵塞,流动相没有出路,柱压升 高,导致色谱泵停止运转。

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 18、斜飞式;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 32、转身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 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 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左右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势;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捞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芯; 67、进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42式太极拳拳谱

42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一、起势 (这是吾师林墨根先生最近发表的练太极拳起式的体会。我今转帖大家共享。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式 四川林墨根 余自从跟杨式太极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我时时揣之却未能深思其中奥秘。直到2002年,83岁的我因胃溃疡大出血住进了医院,历经三次大手术,骨瘦如柴,大肉若脱,医学专家断言活不过三个月。躺在病床上,我又想起恩师的教诲,开始专门修练太极拳的起式。躺着,坐着……时时勤练之。不想,如此半年,不仅身体渐渐康复了,而且功夫也精进不少,如今发劲、化劲均得心应手,至此方才领悟我杨式太极拳起式之妙,妙不可言。 首先,起式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所在,能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经络的畅通,促进内气的充盈与运行,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此式既是静功,又是内功,还是气功、养生功。再者,从练拳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拳推手时,欲要做到浸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现将先师所授杨式太极拳起式之练法公诸于世,惟愿太极拳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再做贡献。 预备式:两脚跟并拢外八字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中指贴裤缝,顶头拔背,两眼平视前方。右脚脚跟提起,以右脚尖点地,向右侧横开半步,随之脚跟着

地,左脚尖内扣,两脚平行,与肩同宽。随后在意念的带领下,缓慢从上到下依次松头顶、松面部、松颈部、松双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备注1:松时,意念犹如水流,水流至哪里,就松在哪里,身势立稳,头顶虚灵,尾闾中正。只有全身松开,心意松开,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松。)如此稍待片刻,让身心稳静下来之后才能开动。开动时要大松大软,仍要保持此稳静(备注2:此为无极式站桩功)。 起式:由以下四个连贯动作完成: 一.两臂徐徐向前提起,似有细绳将其拉起,两后胛缓缓打开,两手掌自然伸直,成舒松自然掌型,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两掌之间的距离略宽于肩。随起随吸气,同时两脚脚趾微微抓地、提肛,收腹(备注3:两臂提起与吸气、两脚抓地、提肛、收腹为同时动作。) 二.当两臂升至与肩同高时,松肩,两臂略向内收,即环状收回,至两指尖的距离与头部同宽(备注4:松肩,两肘自然左右稍开,就使两臂环状收回;环状收回的同时,再次两脚趾抓地,提肛,收腹)。 三.随后,将手肩忘掉,两臂缓缓垂直下落(备注5:两掌掌心向下,似降落伞兜风样缓缓下落。)与此同时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双膝。 四.当两手落至与腰部同高时(这时意念松至双膝),坠肘,两小臂及前胛自然打开,两掌指尖向前,掌心依然向下。直至两臂垂落至身体两侧,松手腕,指尖朝下,中指自然贴至裤缝。这时感觉两臂犹如钟摆,自然悬垂,手指有麻胀感。在这一过程中,松双膝、松小腿、松踝关节、松脚背、松脚趾、松至脚底涌泉穴。

通阀进样原理

此系统的流程是这样的,串联取样,双检测器,三气路。实际上,六通阀+三氧化二铝+FID,主测样品中的有机组分,当然排在色谱图最前,十通阀也同样进样,不然取样的定量会不准,这是串联取样要注意的。3尺Q柱做预分离柱,将样品分为高碳有机组分团和无机组分团,再经6尺Q ——进一步分离有机组分团、轻组分无机组分团跑在最前面,进入5A柱,这时,隔离六通阀切换,将优先到达的无机组分团锁定在5A柱中,以免此时无机组分分离在TCD检测出峰与FID 检测组分出峰重叠。当FID出峰完毕后,六尺Q 柱分离部分的有机组分也到了TCD检测器,需要的峰出来后,十通阀和六通隔离阀先后切换,这点已经不很重要了,谱图上会出现5A柱的分离组分。而部分尚在3尺Q 柱的高碳组分及组分团,反吹放空。 从流程上来看隔离六通阀就是防止TCD的组分峰与FID组分峰重叠而设。此流程可以有较多的变化,譬如,1、放空的组分团也是可以检测的,但需要再加一个阀。 2、两个检测器的载气可以不同; 3、如果不需要部分重碳,两根Q 柱可以合并等等 思考与提示: 1、色谱的保留时间定性不是绝对的,锁柱的功能就能做到。 2、复杂的气路都是由单一的气路整合而来,气路如是,检测器亦是,阀也是。 3、多通道分析也可以通过串并联流路,整合在一起,一键解决问题。 下面一个6通阀的是进样,进样后样品气进过氧化铝柱分离后进FID 上面10通阀功能是进样+反吹,阀动作后样品气先经过短的PQ柱进行预分离,轻组分再经过长的PQ柱进行进一步分离,阀复位后,短的PQ柱进行反吹,重组分被吹掉。。 上面6通阀功能是选择,初始位置时从长的PQ柱出来的组分经过分子筛柱再进TCD,阀动作后从长的PQ柱出来的组分经过限流管(?)后进TCD,避免某些组分污染分子筛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