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课堂中问题引入艺术初探

数学课堂中问题引入艺术初探

数学课堂中问题引入艺术初探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知道,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入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动形象、立意巧妙的引入设计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自觉主动地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经过反复实践、多方借鉴、不断总结,发现高中数学课堂的引入设计也是有多种模式可循的。在设计引入问题时,不管这样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环节:①“描述”:“我是怎样设计的”;②“领悟”:“我这样设计意味着什么”,寻找隐藏在设计背后的假说、观念等;③“正视”:“我怎么会这样设计”,以了解自己的假说、观念或设计活动中的其他因素;④“改造”:“我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设计”,寻求完善创造性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一、类比法

案例:第六章《不等式》中,“绝对值不等式”第一课时的课堂引入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已经知道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 ,有a b a b ?=?,(0)a a b b b

=≠,那么,a b a b a b ab +=+-=-成立吗?学生很快可以通过举反例发现,这两个式子并不成立,那么必须

进一步思考:a b a b

-≤±≤+。

、与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进而引出本课研究的绝对值不等式:a b a b a b +-

的绝对值不等式:a b a b a b

-≤±≤+。

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间具有相似性.类比也是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从数学问题的发现或提出新命题的过程来看,大量也是从具体问题或素材出发,经过类比——联想等途径,形成命题(猜想)再加以确认的。教材中属性相似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四种三角函数及反三角函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四种二次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空间几何性质与平面几何性质;三种多面体及四种旋转体等。在教学时,可抓住其发生过程、内涵、结构、性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相似性来设计问题的引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归纳法

案例:在“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的:

观察下列各数列,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具有什么性质?①1,2,3,4,5,6,7,8,…

②3,6,9,12,15,18,21,24,…

③-1,-3,-5,-7,-9,-11,-13,-15,…

④2,2,2,2,2,2,2,2,2,…

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它具有启发性、开放性,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发现它们的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