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与大学专业人员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与大学专业人员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与大学专业人员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与大学专业人员在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与

大学专业人员在中小学学校改进中的作用

王有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wysh1972@https://www.doczj.com/doc/9d10572832.html,

Plato’s “Cave Metaphor” and the Role of the College Professional in

School-reforming

Wang Yousheng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wysh1972@https://www.doczj.com/doc/9d10572832.html,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活动的广泛开展,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及角色定位问题时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大学专业人员在其中的角色应该由“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有人从对一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现与阐发的角度强调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对等与互补关系。所有这些,似乎并不能真正揭示出大学专业人员在参与中小学学校改进中的核心作用,我们需要回到柏拉图的洞见。阿兰·布鲁姆说:“柏拉图式的洞穴图景描述了人类的根本处境。人是其所处时代及场所中权威意见的囚徒,一切人由此开始,大多数人也在此结束。教育就是从这种束缚中获得解放,就是上升到某种立场,从那里能够看到洞穴。”这可以看作是对理论价值的高度肯定,并点出了理论发挥作用的根本方式,由此可以反观大学专业人员在中小学学校改进中发挥的作用。大学专业人员的作用在于使实践者“获得解放”(观念意义上),并能“上升到某种立场”。为此,需要真正发挥批判反思与思辨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洞穴隐喻、学校改进、大学专业人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widespread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lementary school, the role of the college professional in school-reforming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pic for discussion. Someone said that the role of the college professional should be turned to “interpreter” from “legislator”. And someone sai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ist and praxist should be equal and

inter-complementary since teachers have their own “practical knowledge”. But they can not point ou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We need to go back to Plato’s idea. Plato’s cave-vision had depicted the fundamental situation of mankind. Man is the prisoner of the authoritative view in his times and place. Education should be emancipation from the bounding, and should be promotion to high standpoint in order to see the cave. This mean the high affirmation on the role of theory, and also point out the basic way. From this point, we could say that the role of college professional in school-reform is to emancipate the teacher, and lead to upper standpoint.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must be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Cave-metaphor; School-reform; College professional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以洞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联系以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心灵发生转向。[1]这样一种比喻宛如一出滑稽、荒诞的剧本,似乎远离了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经验感受,并且从根本上否定了日常观念的真实可靠性,初读完全如同痴人说梦。但仔细想来,这其实是一位站在人类智慧高端的哲学家所看到人间社会真实场景的隐晦表达,不由得又会感到其中的深奥与玄机。

阿兰·布鲁姆说:“柏拉图式的洞穴图景描述了人类的根本处境。人是其所

处时代及场所中权威意见的囚徒,一切人由此开始,大多数人也在此结束。教育就是从这种束缚中获得解放,就是上升到某种立场,从那里能够看到洞穴。”[2]这可以看作是对理论价值的高度肯定,并点出了理论发挥作用的根本方式,由此可以反观大学专业人员在中小学学校改进中发挥的作用。

壹、学校场景与“洞穴隐喻”

学校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场所,学校为进入其中的人提供了一种由理想编织而成的生活,从根本上来说,学校生活是由理想维系的,哪怕为了理想的原因而暂时忍受当下的贫乏。但学校又必定是栖身于现实中的,因而总离不开“沉重的肉身”。人类的教育事业源于对理念世界的执着追求,源于人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主观意志。因此,唯有理念之光才能真正将学校教育的现实照亮,并赋予现实存在以内在的合理性。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出了规模庞大的学校体系,学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机构,并逐渐形成了其日常运作的基本逻辑,在这样一种日常运作过程中,其原初的理念反倒往往会变得隐匿不彰。教育工作原本是基于强烈的理念关怀而进行的事业,在现代学校的日常运作中也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化、例行化、碎片化的日常事务。人类教育实践的生命向度在现代学校的日常实践中已经演变为对“驯顺的肉体”的单纯演练与操控,人成为其所处身情境中的“囚徒”,柏拉图的洞穴图景似乎在现代学校中真实地呈现了出来,并且这种“洞穴”是现代社会系统建构的结果。

对于教师而言,学校为其提供了基本的专业生活场景,尽管学校工作并非单纯作为专业领域而存在,它同时受制约于现实社会中的行政权力与物质利益,但其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意味着教师工作总被赋予了较高的期待,在一定意义

上超脱于凡俗的工作之上,需要生命的热忱投入,需要自觉的理念引领,需要专业知识与信念的有效支撑。教师工作既需要教育者内在良知的唤起,也需要专业智慧的修炼。教师实践中的经验与智慧在近年来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对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提出试图赋予教师日常经验以与理论知识同等的地位,并承认其内在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它是“真实的”、“有用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为教师职业所必需,而且为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提供了新的认识“知识”和“专业”的视角和方法。[3]这种对“实践性知识”的乐观信念,主要来自于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知识观。这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源自探究,由认知性经验而获得,是关于行动及其导致的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现在教师身上是有关教育教学行动及其带来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的“实践性知识”,具有引导未来行动的功能。[4]在这种观点看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不存在高低之分,二者都来自经验,并最终服务于实践。这种观点强调,对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实践性知识比理论性知识更具根本性重要意义,认为教师不仅需要学术理论,更重要的是发掘和提升自己的实践理论,教师在自己实践性理论的基础上与学术理论展开对话,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品质,进而促进教师个体和集体的专业发展。在这种观点看来,经验才是照亮一切的光源,理论则处于幽深的境地。这样一种经验观不仅深深影响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的教育观与学习观,而且也深深影响了人们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在教师个人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反思改进的过程,实践经验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实践经验自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自足性。这样一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于理论研究的虚无主义态度,以及实践经验的盲目自大。

事实上,杜威的经验论尽管曾推动了二十世纪人类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但其在认识论方面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杜威的经验论更多地是建立在对感性经验的分析基础之上,更多地关注生命有机会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获致的感性经验,如果说人与动物在这方面有所不同的话,则在于人有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的能力,从而可以不断改进经验的品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仅仅

关注到这些尚不足以真正认识到人类经验的根本特征。人作为能够使用符号的生命在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已经与所有其它的生命有机体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人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由符号构成的意义实在之中,人的任何一次实践行动都必定是建立在凭借语言所获致的人类既有的理性认识基础

之上的。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人在理论领域中的这种状况同样也表现在实践领域中。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5]对于教师的专业实践来说,尤其离不开其所接受与潜

移默化形成的观念与惯习,所谓个人的实践经验更多的是建立在一些在特定共同体中被普遍持有的观念与惯习基础之上的。在这些经验背后,远非简单的在特定情境中的行动反应或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结,而是以形形色色的观念为先导。而这些观念未必都经过行动者审慎的思考,很多观念甚至都处在前意识的水平。

柏拉图曾将人们所具有的观念区分为四种部分:知识(唯有通过辩证法才能达到)、理智(比意见明确,比知识模糊,对应于学科性的知识)、信念、想象。信念与想象合称意见,知识与理智合称理性,意见是关于实践的(即产生世界的),理性则是关于实在的。[6]所谓意见并不能构成知识,而需要个体经过灵魂的转向才能达成,意见时常产生于人所置身的“洞穴”之中。如阿兰·布鲁姆所说,“人是其所处时代及场所中权威意见的囚徒”,人时常受到虚假的“意识形态”的左右,陷入种种观念陷阱中而不自知。

如果说柏拉图的洞穴图景描述了人类的根本处境,那么对于教师工作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实中的学校工作场景恰恰也符应了这样一种洞穴的隐喻,这是一种“教育的洞穴处境”,在这个洞穴中,很难窥视到教育的整全以及关于教育的原初理念。造成这种洞穴处境的原因,一是由于体制的制约,二是由于一些缺乏足够自觉的教育观念。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对这样一种洞穴处境往往缺乏真正的自觉,这需要借助于专业力量的帮助。大学专业人员的作用在于帮助实践者寻求“获得解放”(观念意义上)之路,并能“上升到某种立场”。为此,需

要真正发挥批判反思与思辨引领的作用。

贰、超越“洞穴”之路: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活动的广泛开展,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及角色定位问题时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大学专业人员在其中的角色应该由“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7]有人从对一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现与阐发的角度强调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对等与互补关系。所有这些,似乎并不能真正揭示出大学专业人员在参与中小学学校改进中的核心作用,我们需要回到柏拉图的洞见。柏拉图的洞穴图景是对人类根本处境的描述,同样适合于对教师在学校中的专业知识场景的分析。大学专业人员的作用在于帮助实践者“获得解放”(观念意义上),并能“上升到某种立场”。为此,需要真正发挥批判反思与思辨引领的作用。

第一,在学校情境中唤醒“教育的整全”意识。

学校工作是以日常事务为主导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于教育之根本问题的思考与观照。在学校场景中,对学校教育所要达成目的的认识往往是模糊含混的,对学校中的教育设计(如课程设计、学校文化设计等)往往缺乏整体的思考,对于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解,对于具体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往往以便捷实用为取向而缺乏对内在价值的审视。就这些方面而言,大学专业人员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引导教育实践者的“灵魂转向”,这需要借助于理论的力量,以思辨对话的方式引导到对这些核心问题的关注上来。

在我们与中小学开展合作研究的案例中,尤其是在引导学校办学思想的提升、教育理念的凝练、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的整体设计方面,这样一种借助于理论的思辨式对话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二,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激发并引导教师的批判性反思。

在学校工作场景之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并不被鼓励,相反,默认与遵从已经成为我们学校中的一种主导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往往显得因循保守,因缺乏足够的挑战与创新而缺乏应有的活力。

批判并不同于日常工作中的不满与牢骚,而是一种深度质疑的态度与精神,是基于内在良知与信念基础之上的。学校场景中的批判性反思主要应指向两个方

面,一是对制约教育现实的体制问题的反思,一是对在现实中被普遍持有的教育观念的反思。

吉鲁说,“如果中国的教师要行使作为知识分子的作用,那么,他们就绝对有必要创造一种新的语言,把批判的要素与有教养的希望结合起来。”“教育者需要复活一种抵抗和可能性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希望被看作是一种事业,也被看作是一种教学状态,用来提供一种对抗和卷入斗争的意识。”(高校专业人员在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过程,一个很大的作用在于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共同寻找变革的空间与方向。

第三,引导学校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寻求自我超越之路。

“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较为独特的概念,体现了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研究所创生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与以往学校日常进行着的教育实践相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强调理论学习对于实践变革的重要性。“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学校中的开展,首先是从使老师读懂理论开始的,要求教师理解与领悟相关理论,思考其与自身既有观念的差异乃至冲突,从而产生改变既有观念与行为的需求、愿望与行动。二、研究性变革实践是教师超越自己经验的、以新理念为参照系的、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在这方面,它与当前国外运用较多的“行动研究”不尽相同,更强调理论所可能具有的对实践的引领作用。三、研究性变革实践指向教师实践中变革成败原因的分析,且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生成教育实践的崭新形态,因此是一种创生性的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重建方面,专业人员的评课不仅指向教师教学行为中呈现的问题,而且要指向呈现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的剖析,进一步提出改进、重建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具体建议,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课,对新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教学行为的形态究竟是什么有所启发,对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行为中的内在关系有所体悟。在学校整体变革方面,要求校长对新教育理念有切实的体悟、整体的思考,并体现在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日常管理的改进中,专业人员在此过程中发挥启发引领的作用。四、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全过程和多方面的实践。旨在推进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实践形态的整体转型性变革。[9]

参考文献:

[1][6][古希腊]柏拉图 . 理想国[M] . 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72-311. 300.

[2][美]布鲁姆 . 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M]. 张辉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

[3] 陈向明 .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陈向明、赵康 .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J]. 教育研究,2012,(4).

[5][德]恩斯特·卡西尔 . 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41.

[7]卢乃桂、操太圣 . 立法者与阐释者:大学专家在“校院合作”中角色之嬗变[J]. 复旦教育论坛,2003,(1).

[8][美]亨利·A. 吉鲁 .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M]. 朱红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中文版序.

[9] 叶澜 . 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J]. 中国教育学刊,2009,(9).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2)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3) 四、灵魂转向 (5)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

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9d10572832.html,/sc/20095/2009561584210164.html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洞穴”的比喻,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他们被锁住了脖子而不能回头或四顾。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变化的影像。但洞中的人并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什么模样也不清楚。 由于众人已经习惯,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困境”。直到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移动脚步,转过头来,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的刺眼的痛苦,走出洞穴,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他庆幸自己的解放,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洞穴。但这个从光明回到黑暗的人却被他的同胞们嘲笑,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自己的眼睛不合算,在也看不清墙上的影像,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并且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 从这个明显影射着苏格拉底最后命运的故事里,不难看出柏拉图柏拉图对严峻的人类实际状态的关注。“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走向被拯救的进步神话。”这个比喻更在显示着这样一种关系: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 作为一个习惯了理科基础学科学习而又没怎么学过哲学的学生来说,我对这个比喻的最初理解,还是基于自己的思维惯性,从自然的二分理论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但后来想想,觉得这对于理解囚徒们得心理,并且尤其是对理解柏拉图的这个关于洞穴比喻的意义,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所谓自然的二分理论,是把自然机械的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二是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作为意识中理解的自然是事实的自然,他本身包含了事物的一些为我们所感知的特性,如质地、颜色、热度等;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则是推测出的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比如我们说火发热是由于它在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等。之所以可以这样表达,是因为在基础科学中,人们基本上都无动于衷的默认这样的理论:当自然在感觉意识中向我们显露时,不把自然拖进与心灵的关系中就不能对自然作出一个完美一致的解释。也正由此,二分的自然又通常在人们的心灵上汇合,表现为某种显现自然的流出物。所以说的简单些,二分的自然也就是事物的原因和心灵对原因的反映。 回到“洞穴”的比喻中来。在洞穴里,人们所看到的洞壁上的影像可以算作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也就是心灵对原因的反映。按传统的二分理论,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原因的探索,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然而洞穴里的人们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有人想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去听,而要说那人是个疯子。这种现象,可以很好的说明囚徒们的无知,就像房龙的《无知山谷里》的村民——或许房龙的《无知山谷》也就是据此改编的,但我更想说的是按照二分理论所探讨的现象与原因的关系,也就是前文所讲的,它所显示的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的关系。 有人说,把图书馆的书全部都烧掉,只留下一本,就可以重建整个图书馆,这本书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在后人所研究的许多问题中,在柏拉图那里都已经又了雏形。在“洞穴”的比喻中,挣脱锁链的人走出了洞穴,找到了洞壁上影像的原因,看到了太阳下真是的一切,这也正是他对无知的突破,对真理的探索。它在后人的眼中,似乎总有着这么一个暗示,即要保持住对事物的敏感度,不要因习惯了它而对其默然视之,而是一定要不失时机的去探求它,去寻求真理的源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我们绝不能麻痹自己的双眼,努力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曾经以洞穴的比喻来描述人类知识的本质。他秉持一贯的想像式对话写着: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我要你想像下列这个情境,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想像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向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束西,包括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話,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像中的对话: 葛乐康(柏拉图的兄长古希腊哲学家,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的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 葛:假若这些囚犯沒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 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

葛:当然不行。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 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这则寓言最后是,有个囚犯逃脱了束縛,逐渐走向充满阳光的洞外世界,他开始能分辨出真实物体与壁上影子的不同,他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情形,看到太阳的光芒与阳光所形成的阴影,他了解过去在洞穴里的那些影子根本不是真实事物,而他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朋友根本不知什么是自由与真实。 于是他回到洞穴里想告诉他同伴外界的情形,结果他竟无法适应洞穴里的黑暗,当他描述外界情形时,竟被取笑他眼睛瞎了,根本沒人相信他。 这个古老寓言具有多重象征与意喻:代表理性的光明与混沌的黑暗相对;人的感官是受蒙蔽的,但你也有可能是那位挣脱锁链的人;我们怎知自己认知的“真实”是不是幻影?只是某事物的投射? 对柏拉图而言,现实界只是观念界的投影,我们感官中感觉到的现实事物都只是那火光映照在壁上搖晃的影子,只是“真实的摹本”。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回忆说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学园时期著作的《理想国》中,我主要从他的洞穴之喻以及学习即回忆说来部分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对政治很感兴趣,本想从事政治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雅典国家各派斗争尖锐,而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又遭到迫害,使他对社会感到失望,于是打消了从政的念头,从而转向哲学的思考。 当时雅典社会、国家如此混乱不安的状态以及柏拉图在其他一些国家所遭遇的情况,使柏拉图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在现实中无论什么都是不完善的。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的东西是人的感觉所感受不到的,是触及不到的,并且这种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理念当中。 正是柏拉图追求理念的这种思想影响并深深延续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因此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洞穴之喻。现在大体来描述一下洞穴之喻里的画面。有一个洞穴,洞穴口向里面一点有一些人和一些燃烧着的火把,还有一些人的位置相当于在那上面的人的下层。这些人背靠着墙,被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而他们通过另一面大墙上的影像来了解事物。这些影像是由那些在他们上面的人所表演的,这些所谓的生活场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那些无法动弹的人就通过视觉来感觉被呈现的生活影像。 简单来看,好像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所谓的洞穴之喻和教育究竟有

什么深层次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到底比喻着什么。其实洞穴之喻应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在洞穴里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洞穴里,没有办法出去,那么我们一辈子看到的都是影像,是虚假的。而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真实。所以现在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走出洞穴呢?柏拉图所认为的是我们想要走出洞穴,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就是通过教育来走出洞穴从而走向自由与光明。洞穴外的太阳代表的是真实与自由。未接受教育的人他的思想是被禁锢的。但人们因为都习惯于过去的事物,不愿意去改变,人们其实甘于愚昧。教育是使人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接受教育必然是被动的、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意志和努力的。所以对人们进行教育是个漫长的需要极大付出的。并且这其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先看阴影,再看水中的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 柏拉图的回忆说是由理念而来的。理念是一个艰涩而难懂的哲学术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理念不同,柏拉图的理念是高于一切的。而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理念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不能与柏拉图的理念等同。这里只涉及到柏拉图的理念观。 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念是永远存在的,是永不凋零的,是感觉不到的。这里要对理念与现象做个区别。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不过是否可以认为现象是存在的呢?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现象是介于有和无之间,即介于存在和没有存在之间。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花当他生存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当他死亡后,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依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由柏拉图的洞喻想到的 柏拉图的洞喻说: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觉察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子欺骗的。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他们出去的路。但是,他像说服他们是有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我觉得那个走出来的人想要说服洞穴里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语言也好,动作也好,图画也好,任何形式的描述本身就像是墙上的影子,从逃出者这里所传达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太阳这个大火炬下的一副更大更美的投影。对囚犯们而言,相信眼前的黑影,和相信逃出者口中的花花世界并无分别,并且如果他们相信那个更明亮的真实世界,那么他们之前的人生就被否定了而他又被铐在洞里,无力走出去,那么抛弃过去而又得不到未来,他的存在也就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了历史的支撑和希望的指引,人生顿时一片茫然,仅仅孤立地活在当下,这有什么意义呢? 要使洞外的世界变得值得相信,只有让每个囚犯自己走出洞看一看。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从出生时他们就被绑着。束缚导致愚昧,愚昧使他们屈服于束缚。并非囚犯们更喜欢洞中的黑影而是他们被锁着,他们没有选择。而当第一个人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很自然地逃了出来,他会逃说明显然他在摆脱束缚之前,早就对眼前的世界有所怀疑了,这时所有的人仍和他在同一状态,所有人都怀疑过,只是在束缚之下,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精神的放飞显得比现实的囚禁更加残酷。 枷锁是什么呢?枷锁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不是神,人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灵魂囚禁在肉体之中,而个人又囚禁在社会之中。 人是有限的,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在体能与智能上,人都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基本的生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知识,学得越多,越发现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苏格拉底说:“智慧是自知无知。”人类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人类从兽类进化而来,或者说,人类带着原罪降生世间,肉体这个容器,带着许多不好的东西,贪婪、暴力、懒惰、短暂……对于一头兽来说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而人受到了灵魂的感召,意识到了自己,人类就开始追求真、善、美,追求永恒,想要向着神去靠近。这就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肉体对灵魂有束缚。 由于自身的不足,为了克服无力与无知,人和人聚到一起,形成社会。社会通过分工,将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变得强大又效率。但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人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他不再像从前那么独立了,社会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使他遗忘了如何一个人活下去。孤独是和自我并存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世界,没有人能体会我心中的感受,当人与人达成一种共识,其实是通过相同的权衡的办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坚持自我,也是坚持孤独,放弃孤独,也是放弃自我。豪猪两难,靠远了可能被冻死,靠近了会扎伤自己。社会在人从兽类带来的劣根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枷锁:财富,地位,荣誉……这些东西所威胁的已不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个体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制度为我们描绘了它的骨架与经脉,它借此吸

请你简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比喻讲:在一个洞穴的底部关押着一群面对着墙站立着的囚犯,这些囚犯被铁链牢牢地锁住,一点也不能动弹,头都不可以转动。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面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的影像投射在墙壁上。那些囚徒就以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洞穴的环境可用下图表示: 洞壁上的影像 囚徒 矮(被举的雕像)墙 沿墙走的人 火 洞口 太阳 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雕像,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像。而当他继续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雕像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这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 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壁上的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此外,洞穴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实际上可作为柏拉图理想国发展的内在线索,其中包含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柏拉图试图从一个非现实界的、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人们迷惘于其中的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见到真实的理念世界),看到远古的神(即建立完满的理想国)。 但现实却向他展示了另外的图景:人们砸碎了原来的“洞穴”(即否定了原来的现实世界),却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洞穴”(即个人由于突然摆脱了束缚而又寻不到确定性时的茫然无所依的心态),而且连原来墙壁上的影子也看不到了,更无从说通向洞口的小路和“等候”在外面的“太阳”。 概要 洞壁上的影像 囚徒 矮(被举的雕像)墙 沿墙走的人 火 洞口 阳光 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且洞穴分隔现实、理念两个世界。 柏试图从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理念世界),看到远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的分析与解读,得到了一些独特的启示。关键词:柏拉图洞穴囚徒太阳现象本质理念 一、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Plat,公元前427-前347)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1] 二、洞穴比喻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犹如囚徒,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徒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后来,其中的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个别囚犯被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们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对于法理学探讨的意义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对于法理学探讨的意义 摘要:法理学是伴随着西方科学发展而出现的产物,是随着法学学科的细化而 产生的基础性学科。西方法理学在清末时期就已经传入我国,在这一百多年的发 展过程中,我国的法理学实现了从西方法理学向中国法理学的转变。本文以柏拉 图《理想国》中著名的洞穴理论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方向,指 明进步与不足,为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洞穴理论;法理学;部门法;法律实践 引言 《理想国》第七卷中对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作了一个形象 的比喻:从小就住在洞穴里的人们头脚被限制,面对墙壁,他们只能看到由光照 射其对面山壁上的影子,却看不到自己、同伴和其他东西。苏格拉底认为比喻里 的“奇怪的囚徒”其实和“我们”一样,只能看到影子,看不到真相,却把这些影子 就当作是事物本身……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哲学寓言,启迪着人们去突破自身的枷锁,去追求真实 和“善”的理念,实现灵魂的转向。如果将被囚禁者比作中国法理学,新时代之前 中国的法理学受制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极大的依赖于国外法理学的成果,只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东西”,并将此奉为真理,继续沿着国外法理学的方向 发展下去。步入新时代后,面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增强等 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法理学若继续沿着原有的方向发展下去,终不能与西方国 家同台竞技、平等交流。为此,中国法理学必须摆脱原有束缚,向本土化方向发展。 一、法理学取得的进步 法理学为推动法治进程奠定基础,法理学理清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推动了 改革的向前发展和法律价值理念的更新。中国法理学之所以能取得傲人的成绩与 其勇于革新不无关联,而不像洞穴中的人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中国法理学中所 提到的法律的主要价值,有许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些法理学的学者提倡权利本位的法学研究理论,利用自己编写的学术文献 启蒙众人,掀起了国内人权研究的高潮。大量的权利理念被法学家争相探讨,推 动了中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权利本位理念对法律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各个环节。立法方面,大量引进西方的各种权利,例如人权、知识 产权、环境权等,并将这些权利逐步体现到现行的法律文件当中;司法方面,实 现了从以前的惩治犯罪为主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为主的刑事司 法活动观念的转变;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坚持程序正当、高效 便民原则。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权利体系也得到了发展,权利本 位理念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同。 二、法理学的不足 法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发展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充分性。客 观来看,中国法理学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法理学与法律实践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在立法,司法和执法方面,法理 学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与中国法理学的产生有很大关系。中国法理学照搬西方式 的说理,语言晦涩,缺乏生动的本土化解读。法律实践的不深入、不充分也会影

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 柏拉图著作中最著名的段落,就是《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从此,柏拉图对人类的处境,尤其是人类的认识加以形象的描述,并把它们同整个现实联系在一起。 他说,设想有这样一个大洞,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整个通道能够挡住任何阳光进入洞内。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远处的墙壁。他们的四肢被套上了枷锁,并且他们的头颈也被固定住,无法转动,因此看不到他人,实际上也看不到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而只能够看到面前的墙壁。他们在如此的环境下终其一生,不知道其他任何东西。 在洞穴中,他们身后有一把明火。他们不知道自己和明火之间隔着与人一般高的土墙,在墙的另一边,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人们的嘈杂声也回响到墙壁那边囚徒们的耳朵里。柏拉图说,这样一来,囚徒们一生中所感觉或经验到的唯一实在就是这些影子和回声。在此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以为这些影子和回声成了全部的现实,他们能够谈论的,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对这种“现实”的经验。 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由于他一生在半暗半明中禁锢太久,只要他转过头来,就会感到痛苦不堪呆若木鸡,火光使他眼花缭乱。他会因此而手足无措晕头转向,只想转身重新面对墙壁,因为那里才是他所认为的现实。倘若把他从洞穴中完全带到光天化日之下,他更是两眼漆黑无所适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看东西或认东西。然而,

要是在上面的世界呆久了再重新回到洞穴,他面对黑暗一时又会感到两眼漆黑,对于那些仅仅以影子和回声为现实的囚徒而言,他所经历的一切简直是天方夜谭。 要认识这一隐喻,就必须认识到,人类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之中,并且与其他的囚徒朝夕相伴,任何人都无法辨别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甚至也无法辨别自己的身份,人类的直接经验不是关于现实的经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业 在韩连庆老师的指引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洞喻”谈一谈自己的浅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通过“洞喻”理论来对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了阐述。柏拉图虚构了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一道亮光照进来。有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了起来,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像囚徒一样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就像演傀儡戏时设的屏障一样。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高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说话。这时,各种器物在火光的投射下在洞穴后壁上留下了他们的阴影。因此,洞中的囚徒天天看到的都是这些阴影而不是事物本身,然而他们却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事物本身,除了阴影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实在。如果有一天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能够走动并看到了火光,他会由于不习惯而感觉很痛苦,而且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即使别人告诉他以前他看到的不过只是阴影,他也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事物更真实。如果有一天有人硬拉着他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他也会觉得眼前金星乱串,以至于无法看清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然而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他就可以就事物本身看事物了。这时他发现,太阳正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于是,他觉得即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意再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了。即使他回去,告诉他们过去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阴影,洞穴里的人也会认为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就把眼睛弄瞎了,人们甚至会把这个说胡话的人杀掉。这就是柏拉图“洞喻”理论的主要意思。柏拉图的这个比喻看似平常,然而通过这个比喻他说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番大道理。 在课堂上,韩老师已经结合《五百年后》(又名《THX 1138》、《未来世界》)和《楚门的世界》等电影生动而形象地阐述了“洞喻”理论。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洞喻”理论的一点浅见: 1.柏拉图的“洞喻”理论可以理解为:(1)人类的认识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片面性和偏见。人类能够做到的是,意识到这种局限性、尽可能地减少片面性和偏见。(2)现象世界与真实世界永远有差距,现象部分地反映现实,但也会扭曲现实。人只能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不能够彻底完全地把握真实世界。(3)人类之间的沟通的困难有认识论的根源。实际上,人间的歧见、纷争、冲突,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沟通的困难有关。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持一种独断论的立场,不能以弹性的态度、开放的胸怀,来对待不同的思想。 2.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也是不断走出洞穴的过程。从更高的认识水平看,此前较低的认识阶段就好比处于洞穴中的囚徒。比如,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正在从事的探讨反物质或暗物质的工作。如果他的实验真的能够证实他所猜想的,即宇宙间有反物质和暗物质存在,并且占90%的比例,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是现有的手段和方法无法观测到的,那么就意味着,此前人类科学所认识的世界只在10%左右的范围内。它会让人突然意识到,此前我们是在一个多么狭小昏暗的洞穴中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3.柏拉图认为,像他那样的哲学家真正把握了事物的“理念”,也就是真实的世界。这样的人走出了洞穴。但是,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他未免过于自信。实际上,我们可以把柏拉图所讲的那个囚徒所居的“洞”理解为多层级的,你可以从一个洞穴中走出来,获得新的见识,但你仍然在更大的洞中,这个洞是无限的,没有人能够完全走出洞穴,人类永远在洞穴中。柏拉图的哲人虽然走出了洞穴,但仍然居于古希腊的洞穴中,就是说,他不能超越古希腊人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复习过程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2009-12-05 22:03:44 来自: 阿水(Ah!water)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 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

希望大家能给关于柏拉图洞喻的我更深刻的解释,先谢谢大家了。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 2009-12-05 22:15:47 Twoche。 (我要养个大富翁) 啊,我们昨天写08年高考语文试卷(好像是山西省份的)阅读题赵珊鑫的《哦,美丽的“白日梦”》你可以看看。 上面写“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的阳光下的囚犯。”太巧了,我昨天刚买的摘抄本,今天第一时间把这段抄下来了,希望有助于你理解。 weishenm (creative and enjoy life) 洞喻,不只是解放的意义。主要是讲的希腊的人哲学观点,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为幻觉,而真实是在幻觉之后的,比如你看到的1个苹果,古希腊人,这不是真实,真实 是1,你看不到,这里面有些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味道。 (这种数学主义的观点,从现在的看来是错的。它的好处是它强调了数学,宣传了数学,现在的科学不会认为一个苹果是幻相,而只有1是真实的)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 发表时间:2019-12-04T16:02:43.607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作者:后彩霞 [导读] 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其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理论。 郑州大学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其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理论。本文围绕洞穴理论的阐释、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以及洞穴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灵魂转向;真理;价值 一、洞穴理论阐述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观点。他认为有一批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子锁着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身自由,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只能被禁锢在密闭的空间里。因为没有办法出去,他们就把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当做是真实的东西。当某一天有个囚徒挣脱了锁链,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他就不愿回到洞穴里继续过囚徒般的生活,他准备去解救那些洞穴里的人,然而却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最后反而被囚徒们杀死。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强调,这些囚徒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用洞穴囚禁囚徒来隐喻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个故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首先是囚徒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些东西的影子,他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东西;然后是忽然挣脱枷锁的囚徒,他看到了隐藏于影子背后的真实的东西;再者是走出洞穴的囚徒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事物的真相;最后是重新返回洞穴的囚徒,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其他人。走出洞穴的囚徒慢慢的看到了洞穴外面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和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相比,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让他感到迷惑,甚至是感到恐惧。但是经过之后的认识与了解,他发现了事物的真相,获得了真理。 柏拉图用“洞穴理论”来阐释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洞内世界,一个是洞外世界。也就是说前者是现象世界,后者是理念世界。囚徒们从洞穴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其实是认识在发展的过程。柏拉图在讲述“洞穴理论”的时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那就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一种无知的状态走向睿智、有智慧的状态,能够实现自我的救赎、改变与提升。 二、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 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是灵魂的最高原则,也正是因为理性才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激情是合乎理性的一种情感,而欲望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柏拉图还提出了“灵魂回忆说”,他认为我们的灵魂先天性的具备一定的知识,但是后来灵魂依附到了身体之中,由于受到身体的干扰和污染,导致灵魂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与教育,灵魂才可以回忆起以前的一切,重新获得知识。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在某种程度上为灵魂转向提供了可能。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突然摆脱了束缚,看到了真实的外面世界,然后又重新回到洞穴里去解救其他人,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灵魂转向的过程。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其实提出了囚徒的两次灵魂转向。第一次是围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在某一刻挣脱掉自己身上的枷锁,从洞穴里走出来,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真实的事物,认识到了理念的世界,领悟到了“善”,这时候自己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升华,于是他就不愿意重新回到以前的洞穴里,那些长期在洞穴里的囚徒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他们会不相信他所说的,并且还有可能嘲笑他、讽刺他,甚至还会杀死他,这些对于已经走出洞穴的囚徒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次的灵魂转向就是走出洞穴的囚徒又重新的返回到洞穴里,虽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善”的理念使他不得不重新返回,他必须要带领其他的囚徒们一起进行灵魂转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善”。 对于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们来说,灵魂转向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需要打破许多障碍,摆脱重重的束缚,突破自已以前固有的思维方式,甚至还要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经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最后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重新回到洞穴,以此来唤醒其他的囚徒们。这一过程既是对于自我的救赎同时也是对于其他人的一种救赎,是认识到“善”并且实践“善”的伟大行为。通过这一过程才有可能掌握到理念的真正含义,进而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 柏拉图在洞穴理论中运用了许许多多的的隐喻,其中涉及到的有洞穴、囚徒、太阳、影象等意象。在这其中,太阳其实寓意着真理,洞穴寓意着我们的主观世界,囚徒寓意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影象寓意着人们的一种主观的感受,那个走出洞穴的人可能代表的就是柏拉图本人。走出洞穴的人看到了太阳,看到了真实,也就是得到了某种真理。困在洞穴里的人早已经习惯了洞穴里的一切,他们安于现状。摆脱束缚,挣脱掉自己身上的枷锁,这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力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也都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与困难,只有勇敢的面对,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 柏拉图认为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是了解事物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身在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东西,于是乎他们就把这些物质当做是真实的,但是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只是他们无从得知。因为洞穴限制了囚徒们的自由,所以大部分人只能被束缚在里面,就像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部分天空,无法认识到全部的世界。在这个洞穴里,囚徒是绝大多数,而能够挣脱枷锁,从洞穴里走出来的就只有一个,说明自由只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只有拥有自由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到事物的真相,领悟到真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自由是获得真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囚徒又重新返回到洞穴里的时候,这时候的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对外面世界的接触,慢慢的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我们要想获得真理,就必须敢于实践,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四、洞穴理论的意义与价值 (一)对教育的启示 洞穴理论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着很大的价值与启示。洞穴理论中提到的太阳其实是“善的理念”的象征,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想获得“善的理念”就必须通过实施教育来实现。通过教育,我们不仅可以收获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且还可以陶冶道德情操,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洞穴里的囚徒走出洞穴之后,看到了光影背后真实的东西,看到了月亮,最后看到了太阳,每一次囚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在我看了《理想国》第七卷后,我感触颇深。在该卷中,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 柏拉图作的设想如下: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牢房,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洞穴比喻”包含的隐喻是:洞穴场景描述了人的根本处境,“洞内”是现象世界或者可见世界,是不实在的;“洞外”是理念世界或者可知世界,是实在的。“洞穴的囚徒”指人类自身,把影像看作是实在的,真假颠倒,人类有待于教育。“挣脱束缚的囚徒”指受过教育的,追求真理的人。“太阳”指的是“善的理念”,是一切的原因,是教育的目的。囚徒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 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正如《老子》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术正需要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城邦统治者要好好学习算术。学习算术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而且学习算术能够提高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第二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平面几何学,论证的方式也和算术一样。第三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立体几何学。第四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天文学,但是如果只研究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话,天文学并不会因为这门学科经常需要仰视而就高贵,就能够使灵魂上升。相反,它的高贵也只能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第五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和音学。当然这些学问都是一些“序言”,最后引出的正文是辩证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