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国内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国内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国内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国内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对比分析

中文摘要

连锁经营离不开配送,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规模效益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相对落后,这对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严重制约了连锁经营规模效益的发挥,已成为连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电子信息时代悄然降临,这些都要求传统流通产业尽快实现向现代流通产业的历史性跨越。在此背景下,中国超市零售销售网络迅速变化,渠道主体由百货商场、大市场、便利店演变为以超市连锁为主体向专业规模、专业综合、专业连锁发展,渠道辐射范围由单体城市走向区域,走向大型,造成超市零售销售终端渠道的急剧集中。由此带来的变化是传统的连锁超市态数量逐渐减少而超市连锁这种新兴的连锁超市态在我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连锁超市的主流业态。

英文摘要

Inseparable from the distribution chain, distribution chain operations to achieve economies of scale factors. At present, China's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method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hich to our country chain-lik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used a huge obstacl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chain of scale play, has become a chain industry development "bottleneck".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economy, buyer's market is formed stage by stage,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ge has come, all these require traditional circulation industr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the modern circulation industry is historic spa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hinese supermarket retail sales network of rapid

change, channels from the main shopping malls, large market, convenience stores into a supermarket chain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fessional scal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in, radiation ranging from single channel to the city area, to large, resulting in supermarket retail sales terminal channels sharp focus. The resultant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supermarket chain in the state gradually reduce the number and the emerging supermarket chain supermarket chain state in our country a new force suddenly rises.,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Yetai supermarket chain business.

目录

第一篇摘要

第二篇案例

案例

1.日本的7.11连锁超市

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7-11具有门店分布广,营业面积小、摆放品种多的特点,这就要求物流配送过程必须遵循小批量、多批次、高频度、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原则。日本7-11有效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并创建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成功模式。具体来看,日本7-1 1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体系具有

以下特点:

1.7-11采用共同配送中心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

为了实现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店铺销售3000多种商品的同时提供购物

的便捷性的目的,7—11设计了一个“共同配送计划",这个计划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该中心统一进货,再向各店铺配送。7—1l的共同配送中心占地2618坪,建筑面积4786坪,保管商品数约4500种,其中加工食品2400种,点'L'1500种,酒类600种。地域划分一般是在中心城市商圈附近35公里,其他地方市场为方圆60公里,各地区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2.高端信息化设施为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了平台在1991年,7-11开始使用一个整合服务数据网络(ISDN)用来联编它的零售商店中央总部。双行道的沟通给总经销商将通路集中于主机和中央的数据库包含POS(销售点)数据而且进行分析。自从1998以后,这个系统进一步由使用英特网和卫星通讯系统连接以及新的人员沟通取代,不仅仅是为了削减商品库存量和提高利润率,而是用来整合商店水平之间需求链的相关数据。这就是举世瞩目的第五代综合信息系统。在日本各地的7一l IT每天早上10点通过系统进行订货,7分钟内信息便传送到公司专属的230个配货中心,当天下午4点,各中心便会将货品送到店面。此外,每名送货司机都配带磁卡,当送货完成时,通过商店内的计算机刷卡,公司就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数据,对司机迟到情况进行改进,例如:更改开车路线,或者加派货车以减少卸货时间等。这样,就可以根据系统收集的详细数据研究改进方法,使得所有的7—11配送车辆准时抵达店面。

2法国家乐福连锁超市

家乐福采取的是组合供应商的物流系统的方法,即充分依托供应商的物

流系统,这样便可以大大地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又可以配合在不同地区的开店适时地组织商品供应和配送,从而赢得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速度。家乐福建立的区域物流中心,具有从分散配送向集中配送转化的性质。家乐福认为:各门店自行采购,供货商不一致,大大影响了供货速度。随着我国零售市场白热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建设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华东区、东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无疑可以帮助家乐福加快店面更新速度,并且家乐福采取了收购和独资的方式密集建店,利用区域采购和配送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家乐福设有20个配送中心,其中,商品公司所属配送中心投资规模为5000万美元,建筑面积达lO万平方米。配送的范围也从一个城市扩展到全国,有的甚至延伸到全球范围。重要标志是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加。

1.送货快速、方便及准确

发达国家配送规模日益扩大的另一个

①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采用区域性物流配送,资源较为集中,上午下订单下午商品就有可能到达,将商品缺货造成的失销成本大幅降低。为了减少资金的占用及提高商品陈列空间的利用效率,超大卖场基本都采取“小批量,多频次”的订货原则,同城供应商能更有效地帮助此原则的实现。

2.便于逆向物流

商品的退换货,是零售企业处理过时、过期等滞销商品的最重要手段。如果零售商采用的是供应商直送的商品配送模式,零售商与供应商的联系与接触非常频繁,因此商品退换货处理也非常迅速,但如果不采用配

送中心,逆向物流所经过的环节大为增加,因此速度也相对变缓。

德国麦德龙连锁超市

麦德龙认为,比起供应商直接送货,自己送货的物流费用会减少很多。实际上,麦德龙在德国的全套做法是:以中央采购为主体,再辅以配送中心的集中配送,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德国门店总数已超过1700家。并且在德国,从配送中心到门店的平均距离少于250公里。2003年初,在中国麦德龙正式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通过配送中心的量的整合(不同供应商的汇集),较之供应商自己送货,物流费用可以减少很多。开始的时候,麦德龙建立了冷冻品和生鲜的配送中心,成本也一直在下降,到去年年底i。大约降了15糊O%;从2003年起,麦德龙又建立了冷藏品和干果的配送中心。虽然非食品在麦德龙的商品比重中并不很大,但现在即便是“弹丸之地”,也不想再放过,今年建立非食品配送,已经成为事实。①在中国几乎所有运往麦德龙的货品都经过一个RFID卷帘门。当系统完成对标签的读取后,相关软件自动生成一张电子货单,电子传送到麦德龙在香港的下属机构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利用电子货单生成提前发货通知(AS№,送至麦德龙总部。当货物送至麦德龙在德国配送中心后,系统对标签再次进行读取,并自动与提前发货通知相对应。这一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麦德龙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水平。2003年,麦德龙又增加了一项服务一客户自助送货服务。这项服务是为了向那些在麦德龙购物的客人提供送货的方便。麦德龙引进了优秀的运输公司,客户可以在超市入口处清楚地看到运输费率,在享受完运输服务后,客户只需要和运输公司直接结算费用即可,这项服务是麦德龙提供的非盈利

服务。

中国华联超市

成立于1992年9月。公司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开拓全国市场为目标,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和自我滚动发展的扩张能力。截止2001年底,公司拥有连锁门店近900家,网点遍布上海市各区县,并辐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山东、辽宁等十个省市。2000年实现销售额80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0%,在中国超市行业遥遥领先。2000年10月,上海华联超市公司借壳上市,更名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连锁超市公司。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把配送中心建成多功能、集约化、低成本的供货枢纽,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来重组和提升超市的供应链管理,是我们连锁经营的核心战略,也是支撑连锁超市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条件。把配送中心建成连锁超市多功能集约化的供货枢纽实现商品供货的配送中心化,才可能实现直接的产销衔接,增强商业对市场信息需求的反馈能力,实现在商品配送中心内统一结算和商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实现物流、财务乃至整个连锁企业管理的科学化,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1、引子 新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如果从引进概念的1978年算起,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基本是同步的。各地政府换届后想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2010年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应该超过预期目标。况且中国经济总量基数较高,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将带来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据预测,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幅度不会低于18%,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可达10%左右,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基本上可以保持在2009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物流活动的范围、物流速度也进入迅速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正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才可能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管理,使物流进入现代物流发展阶段。通过搭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事实证明,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提升中国进入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对于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体现在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我国物流理论研 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21世纪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尤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民生素质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更加重视物流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情况,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标准化、柔性化、社会化和全球化。 信息化 现代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商业智能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它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顺畅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更多新的信息技术在未来物流作业中将得到普遍采用。 信息化促进了物流功能的改变,使得那些在工业社会里的产品生产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发挥的主导功能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物流业以物为对象,聚散的是物;而信息社会是以信息为对象。物流不再仅仅传输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例如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除针对实物之外,还要完成对各种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各种信息被聚集在那里,经过加工、处理、使用,再传播出去供社会使用。总之,信息社会使物流的功能更强大,并形成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 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物流系统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是供应链成员间的物理联系和业务体系,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列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种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信息网络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操作。例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发放订单就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订货系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下游分销商的送货通知也可通过网上的分销系统、甚至是移动手持设备来实现,等等。 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其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此外,它还能扩大物流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技术很多,如射频自动识别、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存取、自动分拣、自动导向和自动定位、货物自动跟踪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中,在我国,虽然某些技术已被采用,但达到普遍应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电子化 电子化是指物流作业中的电子商务。它也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它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的步骤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商务的货币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和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和透明化;交易场所和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的物流,是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电子化使得跨国物流更加频繁,对物流的需求更加强烈。 共享化 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成员的协作和社会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优化的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整体市场的需求。企业只有在建立共赢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业务过程间的高度协作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资源、信息、技术、知识、业务流程等的共享,才能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物流业务的优势互补、快速对市场需求作出响。近年来,一些新型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如VMI、JIT II、CPFR、第四方物流、RSP与DI等都实现了信息、技术、知识、客户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化。 协同化 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都要求企业具有与上下游进行实时业务沟通的协同能力。企业不仅要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更快地响应、跟踪和满足需求,还要使供应商对自己的需求具有可预见能力,并能把握好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使其能为自己提供更好的供给。为了实现物流协同化,合作伙伴需要共享业务信息、集成业务流程,共同进行预测、计划、执行和绩效评估等业务。而只有企业

国内外物流地产发展对比分析知识资料

【Word版,可自由编辑!】 国内外物流地产发展对比分析 标签: 物流地产分析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我国物流地产和国外的物流地产发展状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国内外物流地产发展的特点作了分析对比,提出了我国物流地产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对我国物流地产和国外的物流地产发展状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国内外物流地产发展的特点作了分析对比,提出了我国物流地产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中国物流地产发展的特点 中国国内专业化物流地产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普洛斯等一批外资物流地 产商的进驻及对中国物流地产市场的开发。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流地产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发展趋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国外物流地产投资商在我国的发展相当迅速。在进入我国市场不足3年的时间里,普洛斯在我国14个城市建了20个物流园区,已建成和在建的物流用物业达100万m2,总面积出租率达95%。此外,澳大利亚著名的投资机构麦格理集团在我国已经运作了六个大型的物流中心项目作为其长期投资。美国工业地产开发商安博置业有限公司、新加坡的丰树信托投资基金等国外机构也都在我国开始了物流地产的投资活动。截至2006年,外资在国内物流地产领域的投放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开发建设的高等级物流仓储设施达到百万平方米,开发年增长率高达130%。近年国外物流地产公司在我国投资情况见表1。 在国外企业的带动下,国内的中粮集团、和记黄浦、珠江地产、宝供集团以及中粮集团等数十家地产和物流企业相继投入其中 据《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调查报告》中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包括规划、在建以及已运营在内的物流园区共有207个。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占24%;截至2006年底,已建成并运营50家,占总量的24%,76%的园区尚处于规划或在建阶段,其中在建的占31%,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占45%。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以客户为导向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以客户为导向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以客户为导向市场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以客户为导向市场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7)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 第一节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发展环境 (9) 一、消费升级与资本助力相得益彰 (9) 二、食品安全和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 (9) 三、冷链标准化与冷链技术得到落实和突破 (10) 第二节我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发展概况 (11) 一、我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商业模式 (11) 二、我国餐配市场的现状 (13) 三、难啃的“硬骨头”,蕴藏万亿市场 (13) 三、餐企供应链存在诸多痛点 (14) 四、餐饮企业自建供应链,目标指向连锁餐饮 (15)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16) 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供应链两难 (16) 二、Sysco的故事虽美,落地中国市场道阻且长 (16) 三、三方玩家逐鹿供应链市场 (17) 第四节餐饮供应链没有出现一家知名企业的原因 (18) 一、餐饮供应链成了越来越热的话题 (19) 二、国内餐饮供应链的通病 (20) (一)用亲属," 肥水不流外人田" (20) (二)目标群体定位失准 (20) (三)缺乏专业度 (21) (四)缺乏契约精神 (21) (五)过于炒作概念 (21) 三、对标国际餐饮供应链,还有许多要改变 (22) 四、餐饮行业食材供应链B2B市场开发思考 (23) 第五节想做餐饮供应链变革?要先避开几个坑! (27) 一、市场规模大值得进入是第一个坑 (27) 二、用钱砸市场,妄图实现赢者通吃是第二个坑 (28) 三、打造大牛团队,各种能力整合将无往不利是第三个坑 (29) 四、缺乏对市场的深刻认识是最大的一个坑 (29) 第六节企业案例分析:望家欢 (30) 第七节2019-2025年我国餐饮食材配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1) 一、餐饮供应链让企业效率更高 (31) 二、半成品或成未来食材消费主流 (32) 三、中餐标准化带来的机遇 (34)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食材采购标准和配送服务方案说明

专业资料 WORD 完美格式下载可编辑食材采购配送服务方案 二、供应产品规格标准 项目技术、规格、质量要求及包装标准 备注 肉类 猪肉:净廋肉、后腿肉、猪肝、排骨、猪油、筒子骨、猪血等;必须 保证供应为屠宰厂当日屠宰的猪肉,肉身必须盖有卫生检疫章,须出 具加盖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所检疫章的动物检疫证明。肉品须表皮洁 净、膘厚适中、色泽鲜亮、纹理清晰、肉质细腻、无异味、去骨、无 毛、按压无水迹 所有商品必须 满足国 家和地 方相关规定 牛肉:肉身必须盖有卫生检疫章,须出具加盖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所 检疫章的动物检疫证明,肉品须色泽鲜亮、无任何异味、按压无水迹。纹理清晰,肉质细腻,品质好 蔬菜类当季各类新鲜蔬菜以及大棚种植蔬菜,蔬菜类必须保证无黄叶、枯死 叶、无虫、无杂质,须 48小时内采摘供应,原菜须保证菜面干净、无明显泥土、码放整齐、无破损、大小基本统一、不得过熟或欠熟; 净菜须保证菜面完全干净、无泥土、按统一标准加工、码放整齐、无 须二次处理可以直接进行熟加工 鸡蛋 鲜新、大小均匀、无破损、色泽光滑,须出具加盖地方政府监督所检 疫章的动物检疫证明 豆制品豆腐、豆腐干、绿豆芽、黄豆芽、红豆等;须保证食材干净、不含非 食品用化学物质、按统一标准加工、码放整齐、无须二次处理可以直 接进行熟加工 水果当即各类水果,无虫、无杂质,须 48小时内采摘供应,原水果须保证果面干净、无明显泥土、码放整齐、无破损、大小基本统一、不得 过熟或欠熟 米线面 条 米线、鲜面条、干面条、饵丝;要求原材料不含非食品用化学物质、 不掺假、不过期、不变质、不变味、无杂质、无毒害,符合国家食品 行业的标准 大米大米须达国家1354—86特二级标准,水分含量在12°以下,无掺杂、

物流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章 物流企业挣扎求生 酝酿提价一触即发 油价在飙,运费却一直没涨。2011年对物流企业仍是一个寒冬,一场大的行业洗牌正在进行,有商家指出,运输费提价箭在弦上。 在举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物流设备与技术博览会上,许多人士纷纷表示,在物流行业,一些中小企业正在纷纷倒闭,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苦撑,行业内正在预测究竟哪些企业能撑过这个寒冬。 油价快速上涨不断摊薄着物流运输业的利润。"以深圳到上海货运为例,过去油价为5元每升,1500公里耗油大概600升,现在油价升至7.5元,仅油价成本就提高了50%,一趟来回的油费比过去多了近3000元,但运费两年来一直没涨。" 高昂的路桥费用也成为物流运输企业不成承受之重,据介绍,以运输行业经验统计,目前运输行业路桥费已达平均每公里1至2元。 运输费用已经到了"不得不涨"的时候。对于此前多家民营快递企业酝酿6月提价的传闻,业内涨价的呼声一直很强,但由于市场传导机制缺乏灵活和畅通性,因此运费普涨可能会推迟,但在今年年内必然将迎来有一波涨价。 事实上,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此前已有一些协会、组织曾酝酿集体涨价,但由于行业竞争不规范,因此提价一直未果。 "恶性竞争"是物流运输行业提价难的主要原因。由于物流行业准入门槛极低,给一些小企业甚至个体司机制造了大量机会,"压价"抢订单的风气愈演愈烈,造成物流行业竞争者"多、散、乱",甚至难以治理的恶果。 "因为管理欠缺规范,很多小企业、司机不给运输车辆购买货运保险,甚至有司机在车辆出事后扔下车、货逃跑的现象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大量损失。"前述业内人士指出。 据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的一项统计,作为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现代物流业,2010年增加值已达926.3亿元,占深圳GDP总额的9.74%。物流行业涉及生产、消费、金融等多个社会,对社会经济领

现代物流六大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六大发展趋势 任*星北京物资学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民生的各方面影响,更加重视物流的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1、电子物流 2、 3、全球化物流 4、网络化物流 5、基于的物流 6、一体化物流。 1:电子物流: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它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的步骤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商务的货币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和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和透明化;交易场所和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的物流,是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电子化使得跨国物流更加频繁,对物流的需求更加强烈。 2:指在物流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既要考虑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3: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目标,相当数量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这一趋势也促成了企业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标准化的进程。这些跨国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基地和供应源,安排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采集、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实现全球化物流。 4:网络化是指物流系统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是供应链成员间的物理联系和业务体系,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列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种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信息网络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操作。例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发放订单就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订货系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下游分销商的送货通知也可通过网上的分销系统、甚至是移动手持设备来实现,等等。 5:供应链物流是为了顺利实现与活动有关的,运作、活动、销售活动和,进行综合性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及趋势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 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着5. 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 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

年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017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9910942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017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2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性、服务性、基础性产业,其产业构成相当复杂。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带动城市配送,网络零售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制造业物流环节外包以及生鲜产业的冷链物流市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流市场需求规模。中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200多万亿元,其发展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10年间年均增长逾一成。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使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的物流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的总体思路下,中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物流服务向系统集成服务转变的过程,将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多的“淘金”机会。中国物流市场前景可观,行业投资规模扩大,资本运作加快,成为全球物流市场最为重要的区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显示,2020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6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物流成本将有所下降,按照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2020年这一比率将下降至16%左右。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预测2020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在360万亿元左右。从2006年到2013年全国物流行业增加值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这个速度,2020年将达到7.31万亿的增加值,中道泰和预测2015年至2020年全国物流行业增加值还有35万亿的发展空间。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109423.html, 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姜淼 来源:《活力》2011年第09期 [关键词]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已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服务。 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体,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存货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增添新的内容,物流业出现了新的趋势。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 政策上,我国政府坚决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6041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2002年,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预计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以上,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原因是: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将内物流外包的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我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企业认为自己有条件把企业内物流做好。 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

食材配送创业计划书

食材配送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商业计划,其主要用途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创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商所有感兴趣的容。 大学生饮食配送创业计划书 一、大学生饮食配送的概念 大学生饮食配送是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餐饮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饮食方案。是以食堂为主,配送为辅的全新型方案。为大学生从根本上解决饮食质量、安全、服务等问题。食品价格低廉,安全高,富有特色,形成独一的专业服务。 二、项目策划的背景 在大学中一直被诟病的就是大学食堂的饮食问题,大学的饮食质量不高已成为公认的问题,仅仅是满足了学生们的温饱问题,而质量却远远没有达到学生们的要求。部分大学的饮食状况令人担忧,甚至有的大学食堂出现了集体中毒事件。 本企划就是根据这一点,为了保障大学生的饮食安全,提高大学生的饮食质量,成立大学饮食联盟,旨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价格低廉安全高质并富有特色的食品,并且同时为各高校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生更好的完成学业。

三、项目的概念与独特优势 饮食配送的独特之处是食物品种多样,味感多样;配送人员亲和,有礼,对各种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一款精细的配送礼品,与饮食有关,且成本不高,有别于市场餐饮配送,专为大学生打造,代表当代大学生的高品质追求。 四、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饮食配送要在大学生中推广成功,其关键问题是: 1、味感独特,食品多样,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口味,物廉价美,努力得到大学生的认可。 2、食品安全,可靠性高。 3、引导一种新型的绿色食品观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足够的辐射力。 4、配送附加礼品要求精细,美观,与饮食配送有关,成本低,且能提升食品的销售量。 五、项目成功的保证条件 1、在大学校园中,饮食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可观的改善,食堂食品贵,且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要求,食品类型小异,份量少,卫生存在隐患! 2、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消费者不再单方面的要求温饱,更多的是高层物质的享受及审美观下的视觉享受,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饮食配送有绝大的优势进军大学校园,确定了饮食配送是促进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时期,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被商品超高的毛利率掩盖,随着1997年经济软着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物流作为资源和人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跳过了美国、日本物流行业的平稳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安得智联表示其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9%。 物流业前景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我国物流业前景指数,从2014年1月以来均保持在50%以上,反映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在平稳较快发展周期。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整体运行效率仍然交低。我国该指标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4年的16.9%。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我国与美日相差超过8%。 安得智联指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物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行业整合提速。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呈现的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门槛低导致物流业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集中度随不断提升,但行业仍缺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型公司。 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可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等优势。小企业服务功能少,综合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弱,竞争能力弱,信息能力弱,经济秩序不规范,不具备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 第二,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深入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

现代物流六大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六大发展趋势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现代物流六大发展趋势 任*星北京物资学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民生的各方面影响,更加重视物流的现代化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1、电子物流 2、 3、全球化物流 4、网络化物流 5、基于的物流 6、一体化物流。 1:电子物流: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它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的步骤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商务的货币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和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和透明化;交易场所和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的物流,是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电子化使得跨国物流更加频繁,对物流的需求更加强烈。 2:指在物流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既要考虑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3: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目标,相当数量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这一趋势也促成了企业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标准化的进程。这些跨国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基地和供应源,安排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采集、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实现全球化物流。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摘要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技术飞跃,做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力,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的关键因素。 本文就物流规划的程序、方法、重要性、未来发展的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物流;趋势;未来

目录 1.引子 (1) 2.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1) 3.物流的提升 (2) 3.1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2) 3.1.1物流运作系统化 (2) 3.1.2物流服务网络化 (2) 3.1.3物流管理信息化 (3) 3.1.4物流活动全球化 (3) 3.2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3) 3.2.1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3) 3.2.2信息化意识提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4) 3.2.3物流技术研发力量不足,创新与应用环境差 (4) 3.3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4) 3.3.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5) 3.3.2条形码技术 (5) 3.3.3无线电射频技术(RFID) (5)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 (5) 4.1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6) 4.2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6) 4.3制定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政策、法规 (6) 4.4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7)

5. 物流的未来 (7) 6. 结束语 (8) 7. 致谢 (8) 8.参考文献 (8)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国内外物流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 摘要:自物流概念产生以来,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几大处于物流发展前沿国家的物流发展概况。并且全面指出了当今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具体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物流产业;物流趋势;物流发展 1 世界各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1)美国。美国的全国物流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以配送中心、速递、企业物流等最为突出。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20世纪初至40年代,物流观念的产生和萌芽阶段;②50年代至70年代,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推广阶段;③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阶段;④80年代中期至今,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 美国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政府依旧按照原职能对物流各基本环节分块管理。美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放宽对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市场的管制,取消了运输公司在进入市场、经营线路、联合承运、合同运输、运输代理等多方面的审批与限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物流发展。同时企业打破部门界限,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结成一体化供应链伙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涌现出Dell,BIM,CISCO 等成功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方式。美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走在世界前列,注重企业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信息化、物流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比如,美国企业纷纷将物流信息化作为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做法有:普遍采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来提供运输和仓储的效率等等。 (2)日本。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到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开始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日本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形成阶段(1953-1963年);②以流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1963-1973年); ③物流合理化阶段(1973-1983年);④物流现代化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目前,日本在22个城市,己建立20多个大规模的、布局合理、设施良好的物流基地的物流园区,集中了多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日本物流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信息化技术水平高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②物流设施现代化程度高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③厂家物流系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迅速;④物流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高。 (3)欧洲。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的先锋。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具体如下:①工厂物流阶段(20世纪50-60年代);②综合物流阶段(70年代);③供应链物流阶段(80年代);④全球物流阶段(90年代);⑤电子物流阶段(90年代末-21世纪初)。 目前主要欧盟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在运输、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利用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外部资源的企业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欧洲制造业企业认为物流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第一位或第二位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则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