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54147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54147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54147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54147

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陈佳雪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一个新的函数,学习二次函数将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更是高中学习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函数,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较大比例,更是压轴题的热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迅速发展。但同时,学生进入九年级之后,上课气氛比较沉闷,不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本节课我将利用生活中的视频,图片和时事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认识,但对于得出二次函数的概念(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将结合生活中的图片和实例予以引导。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初步运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应用题,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能力目标:通过视频图片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造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新概念教学指出,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难点是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结构设计

1、设计理念:形的引入,揭示为什么学二次函数,再数的解析,得出什么是二次函数,最后达到数形结合的统一、

2、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1)联系生活,引出概念

(2)合作交流,提炼概念

(3)全面剖析,理解概念

(4)例题讲练,运用概念

(5)拓展延伸,升华概念

(6)归纳小结,整理概念

(五)拓展延伸,升华概念

1、已知函数

m

m

x

m

y-

+

=2

)1

(,

(1) 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

数?

(2) 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反比例函

数?

(3) 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

数?

2、为了迎接芷兰实验学校每年一次的班级

排球赛,如图初三某学生现站在0处练习

发球,将球从0点正上方2m的A处发出,

把球看成点,其运行高度y(m)与运行的

水平距离x(m)满足表达式(插入视频)

y=a(x-6) 2+h.已知球网与0点的距离为

9m,高度为2.43m,球场的边界距0点的水平

距离为18m

(1)当h=2.6时,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

式(2)当h=2.6时,球能否越过球网?球

会不会出界?试说明理由。

解:(1)点A(0,2)代入解析式得

2=a(0-6) 2+2.6得:a=-1/60

所以y=-1/60(x-6) 2+2.6

(2)当x=9时,y=-1/60(9-6) 2+2.6

=2.45>2.43,可以过网

当y=0时,0=-1/60(x-6) 2+2.6

x≈18.5或x≈-6.5(舍)

∵18.5>18 ∴会出界

学生上黑板解

答,答完由班上学

生点评,让学生在

点评中发现问题

并改正所犯的同

类错误

第2个问题有难

度,可能需要老师

适当的引导,学生

才能发现坐标,再

结合待定系数法

列出方程,求出a

第一个习题,主要

让学生区分三种

函数类型,通过对

比,熟记二次函数

的概念,形神升华

第二个习题以身

边的问题为题,提

高兴趣,让学生了

解数学来源于生

活服务生活的道

理,更是体现了数

形结合的统一,再

一次升华概念。

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突出了三个特色

特色一:以二次函数的概念这把金钥匙为主角jue,让学生经历发现钥匙,找到钥匙并运用钥匙的过程,完全掌控了这把金钥匙。

特色二:始终以形到数到数形结合为主线,目的明确,思路清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魅力。

特色三:以生活中的视频图片引入,再回归到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学以致用,增强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上的一些想法,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