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食文化教案1

饮食文化教案1

饮食文化教案1
饮食文化教案1

绪论

第一节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饮食”的定义

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吃与喝。

二、“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100多年来各国学者从符号学、规范性等多种角度提出了260余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从字源上来看,英文与法文的“文化”一词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的cultura而来。拉丁文cultura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几种含义,可见它的含义比较广泛。英文中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蚕丝业”一词silkculture,“体育”一词physicalculture,都由culture 构成,显然都有“文化”的含义在内。

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较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

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三、“饮食文化”的定义

(一)饮食的潜意识

中国“吃”的观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对“吃”的理解非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

1、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

2、“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吃”(或文言文中的“食”)被赋予各种感情色彩。

人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捧最棒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干工作不怕困难叫“吃苦”,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甜头”,衣食有余叫“吃着不尽”;承受祖宗余荫叫“食德”,把不讲信用叫“食言而肥”等。这说明了“吃”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深层意识的

影响,也反映了中国饮食心态与文化心态在其深层结构上是和谐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介绍饮食文化。

(二)“饮食文化”的定义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食生产:食物原料开发(发掘、研制、培育)、生产(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制作(家庭饮食、酒店饭馆餐饮、工厂生产),食料与食品保鲜、安全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与组织。

食生活:食料、食品获取(如购买食料、食品),食料、食品流通,食品制作(如家庭饮食烹调),食物消费(进食),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

食思想: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

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

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基本的物质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

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

四、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价的。

(一)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研究者笼统地认为:人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菜文化,这是饮食文化的基础。人们享受饮食文化,要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

小吃文化,这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最有食文化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人们通过小吃可以领略民间饮食的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

筵席宴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交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的文化品位最高,文化

含量最大,最能反映企业的文化档次。

餐厅文化,这是一种环境文化。餐厅的装饰、布置、风格、情调,都会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是第一印象。

服务文化,这是一种形象文化——人的形象文化。服务员是代表企业为客人服务的“大使”,她们的装束打扮、服务动作、神态气质,都反映企业的形象。

营销文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它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特点以及营销策略、方式等,是企业包装和推销自己、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也有的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用具学等科学。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四)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特定的学科领域。

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便分别形成了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及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餐饮楼馆建设与服务设施、饮食心理、公共关系、饮食风格、饮食典籍和生物化学、营养学、储藏保鲜等科技文化、思想理论研究的具体分支。以上诸项,又均可从史的角度作分别和总体的研究,从而构成了饮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其中研究的重点为食事的形态、方式、过程、规律与社会、历史功能。

本课程本着再现历史、分析事实、阐释科学、揭示规律、总结经验、继承精华的原则,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饮食文化的区位性和层次性、饮食民俗、茶文化和酒文化、饮食思想、食礼、传统食品、食具文化、饮食方式及其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作概要和系统的介绍。

第二节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秦始皇厉行专“学法令”文化专制政策始,便开始走上了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的道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则使这种“政治文化”确定了儒学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是因为它的核心是治封建之国,治封建之家,修封建之人身,即纳入封建之道的政治色彩极浓的文化。

在这种封建的专制政治和封建的政治文化的氛围之中,几乎一切士与准士的知识群都埋头于传统和正统的政治文化之学习研究中,“皓首穷经”,学以干禄。除这种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封建治术的政治文化之外的一切文化科学门类,大多都被视为“虚应”(《红楼梦》中贾政语)和“末技”。至于烹调技艺的地位,在统治者的眼中,更是属于微不足道的下下之品了。厨作,那是贱民所从事的下作之业。所以,事厨者一向被称为“厨役”、“厨子”等等。不仅如此,即便是属于上等社会的成员,如果他把个人饮食之事视为第一等大事而置于封建道德之上,甚至是过于追求饮食,那他就成了所谓的“饮食之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大人”亦即“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种凝滞僵硬的文化形态,如同樊笼桎梏一般地约束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晋朝是个很奢华的时代,望族名门之后何曾既是著名学者,又是个权重望高于一时的大人物,但只因他“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而在生前死后多遭非议。儒家视自己的“道”高于一切,主张毕生循道、卫道,为道可“杀身”,为道可“舍生”。饮食,活命养生,固是民天大事,但在历代封建统治者和道家看来,只有它统一和服从于封建之道时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种传统思想之下,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能把饮食生活当做一种学问去认真研究。更何况,儒者的“仁爱”之心,是不能见到畜禽等有生命之物为人所宰杀的,“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贱也”,君子是根本不能身践厨作之地的。

正因为如此,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反常现象,即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对落后的研究和关于饮食文化研究很少的记录文字留世。明中叶以前,关于饮食生活与烹调技艺的文字记载,一般说来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流于文人墨客浮泛粗陋的游戏之笔,难以按实求骥。诚如清人博明《西斋偶得》所云:“由今溯古,推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周礼》、《齐民要术》、唐人食谱,全不知何味,《东京梦华录》所记汴城、杭城食料,大半不知其名。”两汉以下至唐之前,尽管有数部以“食经”名世的著述见录于史籍,却又多佚而不传,后人难窥其详。倒是一些农书和草本书保留了些相关资料,却又因非专述饮食与烹调,故不可视为饮食文化之专著。

明中叶以后,由于文化的再次下移运动,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表现为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涌现了较多的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研究模式,这些学人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和综合,还仍然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仍属于一种文学之士的余暇笔墨,远没

有成为一门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气。

因此,总的说来,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远远不适应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两者极不协调。

二、近代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应当说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生以后,尤其是近代西风东渐和民族先驱“睁眼看世界”以后。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确切些说应当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刷,不仅给了我们新的方法,也给了我们新的力量、新的生机。很显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一方面要跳出传统的文学之士余暇笔墨的模式,另一方面更要用近代科学来武装研究者的头脑。而这两者在封闭的传统文化空间中是难以办到的,西方文化则给了我们新的方法、新的力量。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的开展一样,基本上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科学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明确指出其为“文化”,当首推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位哲人在他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等文献中,曾对祖国饮食文化作了颇富启示性的精辟论述。他指出:“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孙先生认为,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烹调技艺的发展与整个饮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社会进化的结果,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他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孙先生之后,诸如蔡元培、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也都不乏此类论点。他们一致认为,“烹任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烹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文明,从饮食去观察,多少总可以看出一些的”。“职业无分高下,厨师为人解决吃的问题,烹饪为艺术为科学……烹饪而称之为艺术,当然不仅是指一般在案前操动刀俎或在灶前掌勺的技巧而言。艺术家皆有个性,皆有其独到之处……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必定在选材上有考究,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作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从前一个饭馆只有三两样拿手菜,确实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而且不虞人仿制,因为如果可以仿制得来,那就不成其为艺术。师傅可以把手艺传给徒弟,但是可传授的是知识,是技术,最高的—点奥妙是靠自己心领神会的。”“总括起来烹调这一门应属于文化范畴,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烹调是劳动人民和专家们辛勤地总结了多方面经验积累起来的一门艺术”。但以上这些还只是一般性的议论,或是缘事兴说,或为借题而论,尚不属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林语堂先生。林语堂(1895~1976),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沟通中西

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和卓有贡献的。1936他年赴美任教前和长期居留美国期间撰写了许多旨在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中国养生术》、《我们怎样吃》等。应当说,林先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释说颇有独到的见地,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但是他所著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文章,基本上仍属于漫笔散文之类,也还算不得严格意义的饮食文化学术著作。

这一期间,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资料和成果。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金受申先生在《立言画刊》的“北京通”专栏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北京饮食风情的短文,均属北京饮食文化掌故之作。后又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科研究委员会、东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于198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但进入40年代末直至7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大陆上的饮食文化研究文著则寥若晨星。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1911~1949年的兴起阶段;1949~1979年缓慢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编辑出版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文化著作,如孟诜著的《食疗本草》的手抄本存于敦煌藏经洞中,被斯坦因盗往英国,后又辗转日本,我国卫生部从日本影印回国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已逐渐趋于成熟,以前的生猛海鲜横行大江南北,狂吃滥饮、比财斗富的场面已鲜见于茶楼酒馆。当人们从比财富、吃面子的狂躁虚荣中逐渐冷静下来,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朴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在文化品味的凸现,要求有一批既对饮食文化有深入研究、又深谙饮食之道的专家。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体体现在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

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并非在中国大陆,也并非是由华人为中坚力量率先做起来的。严格地说,中国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这就是“世界瞩目,先著一鞭”的第三个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大批日本学者从事中国食文化研究并提供了堪称丰硕的成果,面且这种势头还更趋兴旺。而在1940~1970年这30余年里,则几乎完全是日本学者垄断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地,其中以筱田统和田中静一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也为中国学界和食文化学者所熟知与敬仰。

日本学者之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做出了先导性贡献的,当以李盛雨等为代表的韩国

学者的工作。而由于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紧密毗连,中日、中国与朝鲜半岛长久交往的历史事实,其学者食文化研究的许多著述,都有相当部分的中国食文化内容或相当的参考意义,其中日本学者的成果尤为突出。

在日本学者之后研究中国食文化的,是海外华人学者和个别欧美汉学家。他们的研究连同日本学者的研究共同构成了中国食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

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跃,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所谓学者如林,是指研究者大都是文史专家、哲学家、文化学者等,有些甚至是著作等身、卓有建树的大学问家。这些研究者在开拓食文化领域之前大都已经是博学多识、建树颇丰的学者,即由成名之学而后治食史或食文化。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基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

四、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意识下发表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10余年间,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成果。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时分庞大。

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发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安全、功能有效的食品,而且对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这必将大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犁深,中国饮食文化民族史、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以及区域史、专门史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不会囿于某一或某些领域的事象层面,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弘扬”,一定会在人类饮食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存在与发展结构中透视和探究民族食生产、食生活、饮食文化的更丰富表象与更深刻内涵;不仅注视食事的昨天,更会注重今天和明天。

作为饮食文化重要内容的烹任研究,必将走出厚古和国粹观念的影响,在传统与习俗为

人们一如既往重视的同时,必然会通过对传统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整理,逐步实现传统食物加工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传统烹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变革正在进行中。烹任研究不仅要看过去,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民众现实生活、放在民族大众日常三餐的内容及其变化上。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食品和进食文化等,都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史料钩沉(如从正史、方志、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文典籍中搜检出饮食文化史料)、文献整理、饮食考古、文字训诂、食品科技史、民族饮食风习、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007年绍兴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代表着学术研究与现实民生紧密衔接、食品生产与食品文化密切结合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它标志着从原始农业一路走下来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正在从食生产、食消费的大国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饮食文化与文明同样高度发展与发达的伟大民族,中国人在不断建设自己美好饮食生活的同时,会使人类饮食文化变得更光明、更美好。

第三节绿色生活

一、“绿色生活”的定义

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

绿色生活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求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一种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活;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所有实际行动,来实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目的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天然节奏和自然循环相一致。因此,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时尚,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

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猛增,(建国初期,某国领导人来中国视察,感慨地说:中国的道路真宽敞,一点都不堵车,其实中国的道路一点都不宽,只是当时中国的机动车太少,因此对资源的消耗很少;2010年12月24日北京对购车进行了限制,小客车2011年限购24万辆,欲购车者除了符合规定条件外,采用摇号方式进行,2011年1月26日首次摇出17600辆,中签率10.6比1,2月26日中签率降为16.6比1。再如大家熟知的一次性筷子,我国是出口日本的大国,日本每年约消耗257亿双一次性筷子,日本仅生产3%,97%依靠进口,其中的99%从中国进口;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4%,而我国不足17%,且1999年日本将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关税从5.2%下调到4.7%;

若一棵树可生产1万双,则每年需要250万棵树,相当于几万亩的森林。)同时由于过度开发和技术的相对落后造成资源日渐贫乏,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倡导绿色生活,要求人们充分而无污染或少污染地利用资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绿色生活还倡导人们选购环保节能产品,比如节能日光灯,选购小排量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充分利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一纸多用,双面打印,一水多用等;

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对于废旧电池类的回收不仅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回收贵重金属等;

5、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超出了自然净化所能承受的能力,破坏了大自然中的平衡。

二、饮食文化与绿色生活

中国人传统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饮食养生”。把饮食的味觉感受摆在首要的位置,中国的传统饮食观,不存在营养的概念,只讲饮食养生,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理论,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可以看出这种食物结构是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很显然,肉类等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种饮食结构是科学、合理的吗?是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吗?换言之,这种饮食是绿色的吗?

因为绿色饮食是绿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绿色饮食呢?同学们也许会说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没错,这样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渐将那些在生产中对环境产生破坏的食品淘汰。还有就是要养成绿色的饮食习惯,即尽量减少畜禽肉类的比例。

我们吃肉,吃这些动物性的膳食,首先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地球的健康也与肉食有关,让地球的能源消耗得非常快,造成整个地球、人文、经济非常大的负担。土地退化引起土壤流失、贫瘠、污染、缺水、盐碱化、生物链破坏等,影响全球1/3人口吃饭问题。“减少畜禽肉鱼”的比例在减少“富贵病”的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地球和环境。这是因为生产这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首先,对于肉类,2007年7月,英国一科学家艾伦·卡佛特,用数学运算的模式算出人类使用能源的21%是花在饲养家畜上面,他进一步提出这21%的能源还没有包括生产饲料、机械屠宰、包装、运输与冷藏等间接排放CO2的过程,而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同时在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另类的粮食糟蹋,如经过科

学家的计算,饲养一头乳牛要损失78%的蛋白质;乳牛产生的牛奶蛋白质含量很高,怎么会有损失呢?事实上如果把饲喂乳牛的这些谷类里面的蛋白质总和加起来再扣掉它所生产出来的牛乳的蛋白质,发现还有78%的蛋白质是损失的,这个损失的比例太大了,我们用这么好的植物性蛋白来换动物蛋白质,而且还要损失78%,这还是损失最少的;养一头肉鸡要损失83%的蛋白质,养一头肉猪损失88%的蛋白质,养一头肉牛居然损失94%的蛋白质。

我们必须宏观考虑以上结论:

(1)集约养殖牲畜是养活人类最昂贵的方式;

(2)生产动物性蛋白效率极低,大概要用16~20倍的植物蛋白来交换,而动物性蛋白居然还不如植物性蛋白;

(3)生产肉所需要的水是小麦的100倍,是马铃薯的200倍。

美国也有科学家呼吁:美国人均肉量减半可减少30%农业用地和24%的水污染,这个紧张的生活立即就得到舒缓,地球这一严重的负担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舒缓。

吃肉是这个样子,吃鱼会不会好些呢?

吃鱼问题更大,超过半数市售鱼残留过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OPs是指人类合成、能持久存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科学家发现POPs会储存在动物的脂肪组织里面,很容易被脂肪组织吸收,且排不出去,因而通过食物链的累积会放大到原值的上万倍以上。POPs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致畸、致癌、致突变,对肝、肾等内脏、神经、内分泌以及生殖系统有急、慢性毒性,又叫环境荷尔蒙。它会干扰生态平衡,会使很多的动物性别错乱,也干扰到整个生殖系统的正常表现。戴奥辛(二噁英)是举世最毒的物质之一,亿分之一克就能毒死一成人,清华大学的一些研究表明:有些深海鱼油、鱼肝油中二噁英含量超标严重,最高超过允许值的24倍,会导致肝肿大、疲倦、恶心、高血钙等;另外一种叫六氯苯(六六六),短期高浓度接触六氯苯会引发呼吸衰竭,新生婴儿夭折等。POPs可通过母体传给婴儿,越冷地区越容易累积POPs,像北极圈、南极圈,这些地区的鱼中POPs含量相应增高,爱斯基摩人母乳含POPs较其他地区多,胚胎和婴儿时期最脆弱,发育中的大脑、神经和免疫系统受到这些污染物侵害最大,孕妇应避免吃这些鱼类。

还有一些饱吸化学毒物的水生物,如一粒生蚝每小时可过滤37.85公升水,水被过滤掉了,而水中有害的化合物还留在生蚝里面,一个月生蚝体内所储存水中有毒的化学物品会超过七万倍的浓缩量。

同时捕鱼对生态还会产生极大影响。据科学家评估,北大西洋过度捕捞的情况非常严重,将导致海洋生态在未来几年崩溃。若过度捕捞的情况持续下去,拖网渔船在不久的将来捞起来的只剩下水母和浮游生物。

拖网捕鱼每次约能捞起15吨鱼货。渔船后面拖着一张大网,网的边缘用坚硬的特殊的结构架构起来,拖的结果整个海床会被一次性破坏掉,宁静的海床聚集着多种深海珊瑚、海绵、鱼类,也是小鱼虾孕育地,可是被拖网一扫,千万年结晶立即毁于一旦,带来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全球52%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由这种捕鱼方式消耗殆尽,海床被破坏,鱼产卵的家被破坏,无法进行繁殖。

山埃捕鱼摧毁珊瑚生态。山埃是一种化学药品,可令珊瑚鱼头昏脑胀轻易被活捉,有的吃活珊瑚鱼,有的观赏。用山埃捉一条活鱼便摧毁1平方米珊瑚,珊瑚礁形成需花上千、上万年,破坏后复原无期。据统计,香港是全球进口珊瑚鱼最多的地方,每年消耗量约两万五千吨,也有的通过此口岸分配到很多地方,60年代至今已消耗100万公斤的山埃,35mg山埃就能毒死一名70公斤成年人,100万公斤足够夺去286亿人的性命。

炸药捕鱼如同杀鸡取卵。把炸药埋在海床上,在水底引爆炸药渔民便可捞起死鱼,但爆炸威力强烈,往往将海底变成废墟。

延绳钓捕鱼误捕严重。一条船后面拉着一条长100公里的尼龙绳,绳上挂着数以千计、万计的鱼钩,开过去的地方就在钓海底的鱼货。预估全球每天有500万个鱼钩在海底里面捕鱼。可是捕到的只是鱼吗?延绳钓的误捕严重,海鸟会误食鱼钩而死亡,鱼钩常常活生生的把海鸟跟海龟钩死,或者是缠死,因为它长100公里,海鸟捕食鱼类时,鱼正好被鱼钩钩住,这样海鸟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跳下来,吃到鱼的同时也被鱼钩钩住。每年估计误捕4万海龟、30万鸟类,其中包括10万只濒临绝种的信天翁。

围网捕鱼误捕更为严重。围网就是两条船拉起一条网,这个网的长度可以是1公里,深度300米。两条船向两边绕开来,中间就形成一个圆圈,把鱼货困在里面。围网捕鱼误捕非常严重,据美国海洋气象研究所评估,自1959年起逾600万头海豚被围网误捕。因为有些鱼(如鲔鱼)常常会跟海豚一起出现,而这些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鱼货,捕鱼的人虽然没有看到要捕的鱼,但是看到了海豚,就把网围起来,把所有的鱼都捕上来,这些海豚往往被捕到船上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再被误捕的人推倒海里面去,这样一上一下往往造成这些海豚的死亡,海洋生态哪禁得起这样的蹂躏?全球误捕的状况非常严重,约25%的鱼是误捕的,每年约680万到2700万吨,被误捕后再被丢到海里去。

鱼翅的捕获非常残忍。把捕到的鲨鱼的鱼翅切掉之后,正在大量流血的整个鱼体,就被推倒海里面去,让它自生自灭。

人的口腹之欲很小,蔬食菜羹尽可充腹,但是却造成这么多无辜的生物非常残忍地死亡。过度和非法捕捞造成海洋生态多样性日趋脆弱,海洋生物多样性以惊人速度下降,有90%大型海洋鱼类已经消失。

养殖渔业中提供给人类将近1/3的海产,吃养殖的鱼问题依然极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鱼业消耗全球87%的鱼油和53%的鱼粮;养殖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水;养殖时会喂食抗生素、抗菌剂、生长激素等,对人体的影响也较大;建立养鱼场也摧毁海洋生态,一个渔场平均寿命约为5~6年,废弃后海洋的生态、沿海的生态也会跟着受到很大的冲击。抗生素滥用与残留问题严重,鱼类霍乱弧菌抗药性可传递给人类霍乱弧菌,从而引起感染性疾病,为治疗带来困难,在家禽家畜中亦然;硝基呋喃是动物用的抗菌剂,广泛添加于水产和畜禽饲料,而其为致癌物,近年来超标严重。化学药品通过食物链长期在体内富集,造成肝肾功能的障碍,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多重功能障碍。

因此,如何规范我们的日常饮食,做到绿色生活,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论文—川菜的美味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有数千年的文化积存,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各地不同的食风、风格迥异的特色饮食及由来已久的我国岁时食俗和饮食礼仪等共同交织成多姿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川菜作为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它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川菜历史悠久,在国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川菜以家常菜为主,取材多为日常百味,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咸鲜中仍带点微辣。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川菜、川菜特点

绪论: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向。其时,无论烹饪原料的取材,还是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专业烹饪水平,均已初具规模,已有菜系的雏形。惠王和始皇先后两次大量移民蜀中,同时也就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这对发展生产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代为蜀中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到了汉代就更加富庶。骞出使西域,引进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品种,又增加了川菜的烹饪原料和调料。西汉时国家统一,官办、私营的商业都比较发达。以长安为中心的五大商业城市出现,其中就有。三国时、蜀、吴鼎立,备以为“蜀都”。虽然在全国围处于分裂状态,但蜀中相对稳定,对于商业,包括饮食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川菜系在形成初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川菜的出现可追溯至汉,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蜀都赋》中便有“金垒中坐,肴隔四、觞以清酊,鲜以紫鳞”的描述。唐宋时期,川菜更为脍炙人口。诗人陆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齑丙穴鱼”的诗句赞美川菜。在宋代已经形成流派,当时的影响已达中原。宋代川菜越过巴蜀境界,进入东都,为世人所知。元、明、清建都后,随着入川官吏增多,大批厨师前往落户,经营饮食业,使川菜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明末清初,川菜用辣椒调味,使巴蜀时期就形成的“尚滋味”、“好香辛”的调味传统,进一步有所发展。现代川菜的诞生和文化在晚清的起飞分不开的,它主要由移民烹饪文化的混合,并在上层示文化的鼓励下,包括烹饪学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食品、旅游等专业的本科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的系统足够了解,对中国饮食思想、现象等问题的理解及分析能力,是学科理论方法的必要掌握,是学生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的必备,大有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性质与民众和社会饮食生活有密切关系,富于实践性,可以参阅资料较多,可以进行讨论式教学。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 (2)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以及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有基本了解。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2、教学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3、教学难点 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 (二)八大菜系 1、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历程和背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京菜的概述及各菜系的代表。 (2)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形成历程和背景;了解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京菜的概述及各菜系的代表。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理解。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授课教案-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适宜饭后吃的15食品 很多人认为,吃零食不但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而且还无益健康。但近期有报道称,有些零食无论男女都可以吃一些,特别是在正餐之后,这有利于身体健康。 1、葵瓜子,可以养颜。葵瓜子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乾燥和生成色

1、葵瓜子,可以养颜。葵瓜子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乾燥和生成色斑。 2、花生,能防皮肤病。花生中富含的维生素B2,能防治唇裂、眼睛发红发痒、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3、核桃,可秀甲并滋养头发。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而其丰富的蛋白质也能滋养头发,防止头发开叉。常吃核桃,有助于指甲和头发的秀韧。 4、大枣,预防坏血病。枣中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被营养学家称作“活维生素C丸”。膳食中若缺乏维生素C,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甚至产生坏血病。 5、奶酪,固齿。奶酪是钙的“富矿”,可使牙齿坚固。营养学家通过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150克奶酪,有助于达到人老牙不老的目标。 6、无花果,促进血液循环。无花果中含有一种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物质。可稀释血液,增加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供血量充分。 7、南瓜子和开心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过氧化物以及□等物质,适当食用能保证大脑血流量,令人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8、奶糖,含糖、钙,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爽,皮肤润泽。 9、巧克力,有使人心情愉悦及美容作用,能产生如谈情说爱时一样的体内反应物质。 10、芝麻糊,有乌发、润发、养血之功,对症吃可防治白发、脱发,令人头发乌亮秀美。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1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2、食医:见于《周礼》记载的周王廷职官,其职司是负责周天子、后和世子的膳事营养。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师。 13、《茶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成书于758年,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著者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成熟的标志,体现了系统的茶学思想和完备的茶道程序,对中国和世界饮茶风气与茶学发展影响重大深远。

中国饮食教案

篇一: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一)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 1、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造巢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动物 主要烹调方法: 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 4、神农氏 “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 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 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是最早的农具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 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9、明清 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 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主食: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 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 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

《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空中乘务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是涉外文秘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国饮食特点和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中国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体系,使学生能够了解与掌握中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和层次性,茶文化与酒文化,以及食礼、食俗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作为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饮食文化,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知识,它可作为其他专业课程强有力的补充,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章节内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在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与内容整体性的意义与作用。 2、素质要求:对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和把握,能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3、实践操作要求:对饮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具备学生对与饮食文化相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结合实际,比较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通过比较,认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从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在了解并掌握四大原则与五 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区域间饮食文化的通融性。 教学重点:1、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系 2、掌握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及五大特征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及五大特征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二、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第二章中国菜概述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饮食文化区域理论的形成与意义,同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区位历史概况有所认识,了解菜品文化表述方法的理论意义。 教学重点:八大菜系 教学难点:八大菜系 第一节中国菜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饮食文化区域 二、中国菜系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八大菜系

(完整版)中外饮食文化教案1

中西餐饮礼仪中的异同 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基本餐桌礼仪,及形成渊源 2.了解中外餐桌文化的基本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饮食的侧重点、饮食习惯、餐桌礼仪、饮食制作、饮食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二、中国饮食文化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们长期生活习惯所积累的文化差异一个民族的饮食的习惯长期的积累,形成了一种亚文化。例如中国,与欧美等国就有着明显的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中西方饮食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的饮食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即饭是主食,菜是为了下饭;而西方的饮食则是以肉、奶为主,谷物为辅的。这种不同的饮食结构与其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甚至于是近现代历史时期,农业一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朝历代政府都会颁布各种各样的举措去鼓励农业发展,因而农业所占比例较大,其他行业发展受到抑制。相应的,农作物就成为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肉类食物只能算是罕有的点缀了。2.饮食制作的不同 2.烹制准则的不同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规范”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烹制过程中,

西方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西方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 3.烹制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它有极强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中国烹饪还极重刀工、火候,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块、片、丝、条、丁、冷雕等;不同的刀工或不同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菜肴的滋味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存在差异。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他们只追求食物的营养,只求吃饱吃好,而不重视饮食带来的乐趣。他们的菜肴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大块儿或大片儿的,然后入锅,直到全熟能够食用为止。 4.用餐方式 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5.餐桌礼仪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成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

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 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授课教案-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掌握各地方风味的形成、特点、分支、名菜,掌握中国著名面点及风味小吃。 重点: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难点:记忆各地方风味的形成、特点、分支、名菜 记忆掌握中国著名面点及风味小吃 第一节概述 一、中国饮食文化发展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贡献:A造巢B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了动物,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是最早的农具,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 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如素蒸声音部、最代表唐代的是烧尾宴。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姓名:周源 学号: 08011405 指导老师: 张小强 日期: 2013年4月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周源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统计、收集与分析, 从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出发, 以饮食和文化的互融关系为主线,对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基本状况、饮食文化的区域性、饮食文化的层次性、中国饮食民俗、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学术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层次性、饮食民俗、文化差异1饮食文化概述 1.1 饮食文化概念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是介于狭义和广义的“文化”二者之间而又融合两者的一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文化范畴。普遍理解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1 ]。 总言之, 它一般具有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中性等特点[ 2 ]。周全霞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层次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特征[3 ]。 1.2 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及现状 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有: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

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 特定的学科领域。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总结起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概括 [ 4 ] : (1)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纵观历史,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时落后的研究和很少的关于饮食文化研究的记录文字。 即使是明中叶以后,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但仍然停留在叫浮浅的层面,研究成果基本上是是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综合,仍属于一种文学知识的余暇笔墨。 (2)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也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一样蓬勃开展。孙中山先生首先明确指出其为文化之后,人们开始科学地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借助西方文化带来的新方法、新力量。 (3)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严格的说,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研究的。 (4)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弘扬意识下发表的。 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成果。 2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 2.1 菜系区划与研究 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风味菜肴体系,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中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千差万别, 且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5] , 各地社会文化习俗差异大, 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地方风味和民族饮食。研究饮食文化地理时, 人们习惯用八大菜系或四大菜系来分析, 其划分标准包括烹饪手段、口味、饮食方式、食用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有“四大菜系说”、“八大菜系说”、“十二大菜系说”、“十六大菜系说”等多种提法, 其中

饮食文化概论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一 饮食文化、主食与副食、菜品与菜式?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或者是指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或者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主食是指米面等用作正餐的食品,主要提供糖类物质,在膳食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 副食是指主食的补充食品,主要提供糖类以外的营养物质,在膳食结构中占据辅助地位。 (区别于工业食品)菜品是指食品的一个特异分支,是对人们一日三餐食用的手工食品的通称。 菜式多指菜肴的品种花色,如烧烤菜式。 单项选择题 1.最先提出“民以食为天”的古代名人是( a ) A、管仲 B、孔子 C、司马迁 D、班固 2.我国古代称为“粉角”、“扁食”的食物是( a ) A、饺子 B、馒头 C、春卷 D、烧饼 3.“养助益充”学说出自古籍( b ) A、《饮膳正要》 B、《黄帝内经》 C、《吕氏春秋》 D、《齐民要术》 4.中国饮食文化美的最高境界是( b) A、味 B、和 C、养 D、洁 5. 中国饮食文化美的最基本要素是( b ) A、味 B、洁 C、养 D、形 6. 据传杭州名店楼外楼的经典名菜“赛蟹羹” 的首创者是( b ) A、易牙 B、宋五嫂 C、董小宛 D、王小余 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医营养学著作是( b ) A、《黄帝内经》 B、《饮膳正要》 C、《千金要方》 D、《齐民要术》 8.我国历史上被誉为最有原创精神的文人美食家是( b ) A、孔子 B、苏东坡 C、李渔 D、袁枚 9.脍不厌细的“脍”的基本含义是(b ) A、舂碎的稻米 B、切碎的鱼或肉

中国的饮食文化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饮食文化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烹饪流派的形成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重点掌握我国烹饪“十大流派”的名称、主要特点及代表菜肴;了解其他菜系的名称及特点。 ?☆了解中国酒的历史和文化,重点掌握中国名酒的分类及代表名酒。 ?☆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茶经》,重点掌握中国茶的分类及其特点。 ☆了解中国中国著名的中药材和中成药 第一节中国的烹饪流派 所谓菜系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在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独特味型和稳定风格、并被普遍认同的风味流派。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为四个字: 精,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它贯穿在饮食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选料、烹调、配伍、制作等过程无不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征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在于它的美,味道美,造型美,颜色美,色、香、味三者俱全。其次,“美”贯穿于饮食活动全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餐具的使用,环境的布置,无一不美。 情,中华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一样,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途径。 礼,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中国烹饪流派的分类 (一)依照地域范围划分 早在明清时代,我国就大体上形成了鲁、扬、川、粤“四大菜系”。解放后开始出现了“菜系”这一特指烹饪风味的名词,同时,又增加了浙、徽、湘、闽四个菜系,形成了鲁、扬、川、粤、浙、徽、湘、闽“八大菜系”。 解放以后,由于北京、上海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两地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新增了北京和上海两大菜系。此后,“十大菜系”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 (二)依据原料的使用划分 我国的菜系分为:荤菜和素菜两个流派. 荤菜:是以各种动物性原料为主的菜肴。 素菜:指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和五辛,如葱、蒜、姜等.而使用菌类、豆制品和面筋制作的菜肴。 (三)根据功用来划分 根据菜肴的功用,可分为:普通菜肴和保健菜肴。 中华药膳在烹饪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中药材经过严格的挑选与加工,与传统烹饪原料结合,烹制成可口的菜肴,在进餐的同时起到治病养身的作用. (四)根据时代的不同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饮食文化》

课程教案(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饮食文化》 授课学时:32 授课班级:18旅游管理1班 任课教师:

课程设计

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刘加凤主编的《饮食营养与文化》教材,该教材中对于中国饮食文化及其营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但是菜系文化方面的介绍相对不足;辅助教参《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则对中国八大菜系进行较为深入的介绍,两本教材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学 科 知 识 能 力 结 构 框 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引导 教学重难 点重点是八大菜系和酒文化。 难点是八大菜系。

课堂教学设计部分

五、教学过程设计(含授课各环节、时间分配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和资源准备 组织教学点名准备上课 导入案例:民以食为天思考 回答 问题导入 法 引发思考,引出本 次的教学内容:中 国饮食文化 讲授新课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 学生观摩、 听课、讨论 讲授法 利用多媒体,通过 老师讲授、案例分 析、启发引导等, 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中国饮食文化 的起源 中西饮食的区别听课、讨论 讲授法、讨 论法 通过丰富的案例 增强对中西方饮 食文化的了解 拓展延伸根据所学内容,谈谈你对 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看法 以及如何做到平衡日常膳 食。 学生总结 和回答 老师启发 引导和总 结 进一步拓宽学生 的相关知识面,加 深印象。 课堂总结本次授课课题为认识中国 饮食文化。 思考回顾讲授法 及时回顾,让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所 学知识。 作业布置中国历史上的菜系演变思考问题, 展开作业 研讨法 巩固加深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和运 用,拓展新的知识 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电子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 与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姓名:吴国霞学号:20105588 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从原始人取火就开始发现的,之后随着历史的前行,饮食文化开始形成,而且多元性能,也反映出中国人的各种性格特点。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一。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中国烹饪历史是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人类的生存靠较小的兽类和集采果实充饥维持生活。得到食物也不加工,都是生吃吞食。特别是兽类食物连毛带血一起吃,这阶段叫做“茹毛饮血”时期。后来随着社会的发慌人类有了进步,懂得扒皮去毛,采火烤着吃。由低级生活向前又迈进一步。所以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鼎盛时期。。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主要是旧石器时期),当时火的应用有:自然火、存火种、人工取火; 熟食的加工方法有:烧烤、地下挖坑加热、石板烹法。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主要是新石器时期),陶瓷烹器的产生,加工熟食有了新方法,从面有了固定的餐具、炊具,开始有主食与菜肴分开加工的方法。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夏、商、周时期),铜器烹饪时期:发明了冶金工艺制作铜餐具,炊具有了高温的烹调方法;厨膳格局有了分工:加工地方与用膳分开、有了五味调和的方法;食品营养在饮食中有了初步的认识:五谷为养——稻、粟、黍、麦、菽;五畜为益——牛、羊、鹿、犬、兔;五果为助——枣、李、杏、栗、桃;五菜为充——葵、林、韭、蓿、葱。、 第四阶段:繁荣时期,秦汉至南北朝的烹饪时期:原料繁多——小麦粉、蔬菜、豆制品、植物油;熟食遍例——酒食兼营的酒店、各种大大小小的酒楼;高温速烹——焯水、吊汤、蒸、煮、炒、炉烤;贵言族席——烤鸭、烤鹅、蒸猪头、大菜、品种多;中外交流——中餐传入日本、南亚、印度次大陆,同进也引进西方饮食;食疗方法——用茴茴豆子、砂仁、榆仁酱、荜拨、豆豉。随至南宋朝的烹饪时期:规模扩大、造型精美;经营多样化、菜式明朗化;分工明确、各有绝技。元、明、清三代的烹饪时期:元朝有中外饮食交流,主要与南欧、西亚、中亚;明朝烹饪食发展速度加快,有南北交流,开始北移;清代时期,满族入主中原,从康熙到嘉庆一百多年是清代盛世;又南下,野菜开发、封密大铁锅、煤行、清真馆、西餐等。

中外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外饮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饮食文化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名厨总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中外饮食文化这门课程是酒店管理或者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国际名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世界饮食文化的基本理念及饮食文化背景;熟悉中国的饮食发展来源,发展过程和现阶段中国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合理的利用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来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现代旅游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学习完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来源和发展现状,了解国外的饮食民宿和礼仪,掌握中国饮食民宿和礼仪,熟悉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器具文化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容和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2 能力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对餐饮文化相关知识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对餐饮行业现状的历史原因的探索;锻炼学生对餐饮业现存问题的积极思考。 3 综合素质目标 搭建思考问题的理论框架;养成主动求知的习惯。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容:1、饮食文化的概念2、饮食文化研究的对象、容和方法3、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二)教学目标:1、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2、熟悉饮食文化的具体容3、掌握国外饮食文化的研究状况 (三)教学重点:1、饮食文化研究的容2、饮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四)教学难点:1、中外饮食文化发展的过程2、中外饮食文化的现状 第二章:中外饮食民俗 (一)教学容:1、中国饮食民俗2、外国饮食民俗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国家的饮食民俗2、熟悉中国居家日常民俗3、熟悉中国传统节日、信仰、少数民族的食俗4、掌握中国饮食民俗的特征 (三)教学重点:1、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2、食物变迁的原因3、饮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四)教学难点:1、饮食文化的产生理论2、饮食文化的发展理论 第三章:中外饮食礼仪 (一)教学容:1、中国饮食礼仪2、外国饮食礼仪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的饮食礼仪2、熟悉中国古代饮食礼仪3、熟悉中国现代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学时数:144 课程类型: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国饮食文化》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对特定群体饮食文化现象的整体分析与研究;二是对饮食文化现象中某个专门领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第一章概论 [教学内容] 1.1饮食文化的概念 1.2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主要概念和观念。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 对饮食文化的概念有基本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二)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 [教学内容] 2.1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 2.2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2.3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 2.4饮食文化的成熟阶段 2.5现代中国

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转变。 [教学要求]掌握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风味流派 [教学内容]3.1风味流派的界定 3.2中国风味流派概况[教学重点]风味流派的界定和概况。 [教学难点]中国饮食文化风味流派的界定。 [教学要求]了解主要概念和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第四章中国饮食文化原料与烹饪技法 [教学内容]4.1烹饪原料知识 4.2中国烹饪的主要技法[教学重点]烹饪原料及主要技法。 [教学难点]技法的掌握。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烹饪的原料,并熟知烹饪技法。[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第五章中国饮食审美 [教学内容] 5.1环境美化 5.2菜点欣赏 5.3文学赏析[教学重点] 中国饮食的审美方法。 [教学难点]社会环境对菜点审美的需求和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设计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一)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 1、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造巢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 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动物 主要烹调方法: 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 “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 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 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是最早的农具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9、明清 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 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饮食文化教学设计(2)

《饮食文化》教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一)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 1、有巢氏(最早,旧石器时代)造巢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 但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动物 主要烹调方法: 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 “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 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 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是最早的农具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7、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 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 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8、唐宋 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 9、明清 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 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主食: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

《中国美食》 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识字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词,理解词意,会写“火字旁”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食物的制作方法。 3.引导学生收集喜欢的美食并向同学介绍,学着在生活中识字,并逐步培养对祖国汉字的热爱。 4.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熟读生字词语,理解词意,写好“火字旁”的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食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收集喜欢的美食图片并敢于向同学介绍,了解食物的大致做法,学着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课件相关音乐、视频,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和搜集美食图片,或者自己制作美食图片介绍。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视频能很好地提起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兴趣,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2.师:琳琅满目的生态食材,风味独特的各色美食,引燃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PPT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看美食图,认读字词。 (1)让学生看图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美食的名称。(设计意图:由于本文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呈现菜名,所以指导学生随文识字。出示美食图片后,认读生字和词语,并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 (2)学生说出美食名称后,拼读生字,认读生词。(bō凉拌菠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