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

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

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
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

1.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

方法。

1.2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1.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生态系统可不断通过反馈调节系统来保持其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

1.5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1.6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分为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大类

1.7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根据其有无人为活动污染,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1,9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1.10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1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1,12二次污染:是指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

1,13剂量-效应关系: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闻的关系。

1.14剂量-反应关系:指暴露于某化学污染物的群体中,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1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16拮抗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

1.1简述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答:(1)概念: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2)特点:①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②研究的内容是防痛与保健;③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④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1.2.简述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答:(1)预防的策略: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 (2)预防的内容:从疾病预防控制扩展到促进健康与提高生命质量。 (3)预防的手段:从生物性预防扩展到非生物性预防。

1. 3.简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96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

1.4、试述健康的10项标志。答:(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的变化。(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1.1.简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答: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l)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流通与信息交流,保持着动态平衡,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在人类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是经常变化的,人体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调节,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现代人类的行为特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适应其周围环境变化的结果。(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的作用。首先,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存在扶态的任何改变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其次,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变化。

1.2.简述污染物暴露的作用剂量、作用强度、暴露途径或方式的含义。答:(1)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数量,一般以mg/kg体重表示。 (2)作用强度:一般指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程度。(3)暴露途径或方式:环境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与眼黏膜等暴露途径,同一种化学毒物由于其暴露途径不同,可能其毒性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1.3.简述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类型。答:按照危害的类型一般可将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分为以下4类: (1)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2)职业病:是指由生产劳动环境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 (3)传染病:是指由致病病原体污染大气、水体等环境而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4)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含有致病因子的食物或摄入营养素不平衡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1.4试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方式答: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方式是一种联合暴露形式。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单独存在时的效应是不同的,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影响对方毒物的生物转运,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使污染物对机体的毒效应强度发生改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可分以下5类。 (1)

相加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等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总和。 (2)协同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大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的毒效应的总和,即增毒作用。 (3)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质对某器官或系统本身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毒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时,使其化学物毒性增强,称加强作用。 (4)拮抗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 (5)独立作用:由于各个化学毒物的毒作用机制不同或毒作用靶不同或其毒效应终点不同,所引发的毒效应也互不干扰,表现为各自的毒效应,此种联合作用为独立作用。

2.1生活环境:是指人类生活活动所依存的各种外界环境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住宅以及健康相关产品等。

2.2急性危害: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当地居民吸入大量的污染物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急性损害作用。

2.3慢性危害:居民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大气化学污染物可引起各种慢性危害,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变态反应,甚至可导致肿瘤与胎儿畸形等。

2.4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2.5臭氧空洞: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层。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被广泛应用的氯氟烃和溴氟烃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区臭氧层臭氧被消耗,即出现臭氧层空洞。

2.6大气卫生标准:是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群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对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以法律形式做出的限值规定。

2.7集中式供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2.1.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答:(1)感官性状良好; (2)流行病学安全; (3)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健康; (4)水量满足需要。

2.2.简述饮用水污染危害通常表现的特征。答:(1)感官性状发生改变,水体可出现异色、异味、臭味、浑浊和肉眼可见物; (2)饮用者出现共同的不良反应;(3)水质检验异常; (4)明显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2. 3.简述住宅建筑的卫生要求。答:(1)微小气候适宜;(2)采光照明良好;3)室内空气清洁;(4)隔音性能良好 (5)卫生设施齐全;(6)环境安静整洁 (7)防止疾病传播。

2.4试述室内空气污染因素及不良住宅建筑的健康危害。答:(1)污染因素:①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②室内的燃料燃烧;③香烟烟雾污染;④建筑装饰材料污染;⑤家用电器设备,如计算机等的电磁辐射,空调长期不清洗产生的致病菌等;⑥烹调过程油烟的污染等。 (2)健康危害:①眼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家庭化学品以及烹调、吸烟等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许多地区为了防暑降温或防寒保暖、节约能源,要求建筑物有良好的密闭性,使得室内通风换气的性能减低,导致污染物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这些因素可引起住宅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出现眼黏膜与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②化学过敏反应:住宅室内空气中存在的许多化学致敏物质作用于机体组织器官或系统,会引起机体的过敏性反应。排除致病因素后这些症状将会改善或消退。③慢性潜在性危害: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很低,不容易被发现,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另外,这些低浓度化学污染物引起的疾病,症状往往表现为慢性过程。

3.1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人体需要的5大类营养素。

3.2平均需要量: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3.3推荐摄入量;:等于平均需要量+2SD(标准差)。推荐摄人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这个水平,可以使组织维持适当的储备。

3.4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索的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应该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其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人的标准。

3.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平均每日可以摄人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的个体都不至于引起不利健康的结果;当摄入量大于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时,可能导致损害健康的危险性增大。UL 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人量过高的可能。

3.6食品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3.7膳食结构: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3.8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菩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

3.9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从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使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3.10食品的外援性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其用具而导致的微生物污染,亦称第二次污染

3.1.简述合理膳食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答:(1)概念: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即保证摄食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全面达到营养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2)基本要求:①满足机体的需要;②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③食物对人体无害;(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⑤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3. 2.简述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的目的。答:一是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类物质、抗营养因素等。提出现有主要食品的营养缺陷,并指出改造或创制新食品的方向,解决抗营养因素问题,充分利用食物资源。二是了解在加工烹调过程中食品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三是指导人们科学地选购食品和合理配制营养平衡膳食,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3.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答:(1)食物多样,谷类力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3.4.试述基本膳食的适用范围及膳食原则。答:基本膳食按其质地及烹调加工原则可分为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流质4种。 (1)普通膳食适用于体温正常、无消化道疾病、康复期、不需膳食限制者及产妇等。膳食原则:①必须适合机体需要的平衡膳食,含有充足的各种营养素;②一般正常的食品均可采用;③避免应用强烈辛辣刺激性的食品或调味品;④脂肪食品、油炸食品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少用;⑤烹调应多变花样,注意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⑥每日供应3餐一总能量为6700~l0040kJ (1600~2400kcal);蛋白质70~90g。(2)软食适用于有轻微发烧、消化不良、口腔疾患或咀嚼不便的患者以及3~4岁的幼儿。膳食原则:①食物要易于消化,便于咀嚼;食物要切碎,烧烂煮软;②不用油炸及粗纤维多的食物,忌用强烈辛辣的调味品;③注意补充维生素充足的食物:长期采用软饭,因蔬菜都是切碎煮软,维生素损失较多,故要注意补充;④营养素含量不低于普通饭,全日能量为5850~9200KJ(1400~2200kcal),蛋白质50~70g。饮食需鲜美可口,一日三餐,在经济条件许可时,下午增加一-餐点心。(3)半流质适用于体温稍高、身体较弱、不便咀嚼或吞咽大块食物有困难的患者;施行手术后,刚分娩后的产妇及有消化道疾患的患者等。膳食原则:①食物应极软,易于消化,易于咀嚼及吞咽,呈半流动液体的食物。②少食多餐:通常为每2~ 3h进餐1次,每天5~6次。其能量在6270~7530kj (1500 --1800kcal);蛋白质40~60g。③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用少渣半流食。对伤寒、痢疾患者的饮食不能给含纤维及胀气的食物,如蔬菜、生水果等,对痢疾患者的饮食不能给牛奶及过甜胀气的食品。④禁用的食物包括油脂多或油煎炸的食物,及粗纤维食物和辛辣调味品等。 (4)流质适用于急性感染、高热、口腔咽部咀嚼困难、急性消化道溃疡或炎症、大手术后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包括妇产科)和危重患者等。膳食原则:①食物呈液体或在口中溶化为液体者;②少食多餐:每2~3h供应1次,每日6~7次,每次200~250ml;③凡腹部手术者及痢疾患者,为避免胀气不应供给牛奶、豆浆及过甜的液体;④喉部手术者,如扁桃体摘除后给予流质(冷流质),同时禁用过酸、过咸的饮料;以免伤口刺激疼痛;⑤凡用鼻管喂入的流质,忌用蛋花汤、浓米汤,以免管道堵塞;⑥不宜长期采用:此种饮食所供能量及营养素均不充足,能量少于4180kJ (lOOOkcal),蛋白质少于30g。

3.5.试述治疗膳食的膳食原则。答:治疗膳食大致归纳为3类.即增减营乔索膳食、特别制备膳食、计量控制膳食。(1)增减营养索膳食:1)高能量膳食.膳食原则:①尽可能增加主食量及菜量;②除正餐外,可加2~3次点心,如牛奶、甜点等含能量高的食物。 2)低能量膳食,膳食原则:降低膳食中的总能量,5020~6270kJ为宜,以蔬菜、水果为主。 3)高蛋白膳食,膳食原则:增加富有动物性蛋白质的食品,如鸡、鸭、鱼、肉、蛋、牛奶、黄豆及黄豆制品。可在正餐中加一份荤菜或点心。4)低蛋白膳食,膳食原则:①每日蛋白质不超过40g(包括动植物蛋白);②采用蔬莱,每天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等1 2~15g;③可采用麦淀粉饮食代替主食。 (2)特别制备膳食: 1)少盐膳食,膳食原则:①禁用一切用盐腌制的食品,如咸肉、香肠、咸蛋、皮蛋、酱菜、甜面酱等;②每日食盐含量不超过3g(或酱油lOml),为调剂口味,可用糖醋烹炖。 2)少钠膳食,膳食原则:①除禁用食盐外,还禁用加钠量高的食物,如加碱的馒头、面条、发酵粉做的点心;②每日膳食中含钠量不超过500mg或遵照医嘱;③选用含钠量低的食物。3)无盐膳食,膳食原则:禁用食盐及一切合盐食物。4)少渣膳食,膳食原则:①介于半流质与软饭之间,一切食物均应切小剁碎煮烂,蔬菜做成菜泥;②食物除了少纤维外,禁用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如肥肉、油煎油炸的食物等。5)无渣膳食,膳食原则:选择在消化后留下极少渣滓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豆浆、豆腐脑、豆腐等,肉类、菜泥、果泥等均不宜采用。6)高纤维素膳食,膳食原则:①采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黄豆芽等蔬菜,水果及粗粮;②适当吃些产气的食物和多饮水,刺激肠道蠕动,如蜂蜜、浓糖水、果酱、豆类等。7)少油膳食,膳食原则:①每日脂肪摄入量小于40g,禁用油炸食物、肥肉、猪油及含脂肪多的点心;②食物烹调可采用蒸、卤、煮、烩等少用油或不用油的方法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 8)低胆固醇膳食,膳食原则:①胆固醇每日狠制在300mg;②牛奶、鸡蛋、瘦肉等可少量选用.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尽量少吃,如动物内脏、蛋黄、脑、鱼子等;③不食肥肉及动物油脂。 9)管饲膳食,膳食原则:①供应的膳食分混合奶和要素膳两种;②混合奶是以牛奶为主配置制的食物。 (3)计量控制膳食:计量控制膳食包括糖尿病膳食、痛风症膳食、艾迪生病膳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膳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膳食及酮体膳食等。此类膳食必须根据医嘱正确给予计算、配制、称重、烹调。事前必须访问病员,了解患者口味、食量,并指导其在进膳食时勿吃其他食物,并将配置的膳食吃尽

4.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4.2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满意度、工作安全感等。

4.3职业健康促进:是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4.4职业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各种检测和分析手段,评价劳动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地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的征象,许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防止职业性疾患的发生与发展。职业健康监护属于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

4.5就业前健康检查:是指对准备从事某项工作(或转换从事新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是了解受检者就业之前的健康状况,收集各项健康基础数据(作为今后定期健康检查的对照基础和用于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

4.6职业禁忌证:是指不宜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或接触某一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4.7定期健康检查: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以及时、及早地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属于第二级预防。

4.8应急性健康检查:是指对出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事故的工作场所或劳动环

境中受有害因素暴露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受事故影响的职业人群范围和劳动者受事故的危害程度,确定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劳动者的救治方案。

4.9基础职业卫生服务(BOHS):是一项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利用科学合理的、可接受的职业卫生方法为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提供保护,促进劳动者健康、幸福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预防疾病和事故的基本服务。

4.1.简述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答:(1)避免和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损害。 (2)增进劳动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卫生。 (3)优化劳动体制,保证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待遇。 (4)加强职业教育,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素质。 (5)实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 (6)消除和改变劳动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等。

4.2.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答:(1)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定位和规划。 (2)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3)劳动者健康监护。 (4)健康危险度评价。 (5)危险告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4.3 试述职业环境卫生监测的内容。答:对职业者劳动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提出控制措施都需要进行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内容包括职业环境监测和职业者生物检测。 (1)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①监测劳动者的工作组织、劳动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人体功效学因素;②评估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卫生条件和职业有害因素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③评估劳动者接触到的不利心理因素和不合理工作安排;④评估职业事故和重大灾害的风险;⑤监测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维护和保养情况等;⑥监测职业有害因素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⑦评估一般卫生及卫生设备。(2)职业者生物监测的内容:职业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职业者体内生物标志物来进行。包括:①监测生物材料中职业有害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以确定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有害因素吸收程度及其在人体内的蓄积水平,常见的生物材料有尿、血、头发等.如尿中酚的含量测定可作为苯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②监测劳动者机体的生物效应剂量,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机体健康的程度,这类指标包括生化、生理、生物物理、免疫等指标测定.多以生化指标为主,且大部分是非特异性的,需要对该有害物质的毒理学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尤其是毒作用机制的认识),如反映职业性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对DNA损害的指标有DNA链断裂、DNA加合物等。

5.1感染性废物:是指可能含有病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的废弃物。5.2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的职业接触。

5.3医院护理区:是指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包括病房、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5.1医院室内环境质量要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室内微小气候,主要是指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2)室内噪声卫生标准。(3)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4)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5)医疗用品与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

5.2简述护理区环境卫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答:(1)物有定位,用后归位,养成随时随地注意清理环境,保持整洁的习惯。(2)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3)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4)非病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非医疗护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带入病房。

6.1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体系,它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人际关系、人口状况、生活方式与行为等非物质要素构成,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所创造的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体系。

6.2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社会人文环境体系中的各种非物质要素的综合,如社会经济、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人际关系等。

6.3心理因素: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与个性有关的因素。心理活动过程由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构成。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个方面。

6.4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6.5气质:即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在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

6.6性格: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定型化(即一贯性)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

6.7应激:是指人们面对困难与逆境而产生的压力和反应。亦指机体与环境缺乏

适应的一种心理状态,又称为心理压力或紧张刺激。

6.8行为:是具有认识、思维能力的人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6.9行为医学:由于行为活动比心理活动易于观察,因此,通过研究行为、分析心理活动过程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的学科称为行为医学。

6.1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3个特征。答: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有3

个特征:其一.情绪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不是固有的;其二,情绪是主观体验,包括情感,情感是与高级的、社会的与行为的社会评价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其三,情绪的个人基础需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

6.2.简述应激对健康的双重作用。答:应激对健康有着双重的影响:(1)有利方面:可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产生对疾病的抵抗,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这可以给人带来激励和振奋,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2)不利方面:应激事件刺激过大或刺激过长,引起适应机制失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及身体障碍。特别与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等。应激事件刺激可以引起免疫功能改变,不但会增加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而且有促癌、致癌作用。

6.3.简述促进健康的行为。答:(1)积极的休息与睡眠。(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3)积极的体育锻炼。

6.4 试述文化和教育对健康的影响。答:(1)文化教育影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是否拥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是经济问题;如何支配这些物质生活资料,是文化问题。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来指导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能力及行为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人们对生活资料的支配,取决于对生活的认识,包括怎样生活的价值取向和如何实现好的生活的知识范畴。教育正是通过传播这两方面的知识,对人的物质消费进行文化导向,引导人们进行有利于健康的合理消费。(2)文化教育影响自我保健能力: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健康保健意识,主动关心自己的健康,寻求较好的生活质量。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容易接受和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注重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环境,积极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3)文化教育影响后代健康: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其后代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母亲教育水平的提高,其婴儿死亡率降低。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高,经济收入高,能为后代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和卫生保健服务,后代也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能有效地预防疾病,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而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则影响就业,其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经济投入低,对其后代的健康有严重的影响。

7.1疾病的三级预防:预防工作可以根据疾病自然史的3个不同阶段即发病前

期、发病期、发病后期,分别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综合措施与对策来保护人类健康,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7.2-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以消除或控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物理、化学、社会与心理等方面的致病因素,使人群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并对人群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7.3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状况与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程序,在特定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疾病疫苗的预防接种。

7.4特殊预防:是有目的地针对某种致病因素消除某类可能危害居民健康的事件而采取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

7.5环境保护: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并依据人类的意愿,优化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存的不利因素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7.6健康教育:是指让人们重视自己的健康,了解维护健康的卫生知识,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控制和消除致病危险因素所进行的宣传教育活动。

7.7自我保健:是指居民自己利用所掌握的卫生知识和保健方法,不依赖医务人员、完全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监测、观察、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并建立适合自己和家庭成员健康长寿的卫生保健方法。

7.8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或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

7.9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阻止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措施。

7.1 0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11卫生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法律性文件。

7.12卫生法规:是以宪法和卫生法律为依据,针对某一特定卫生事务工作由国务院制定或卫生部提出的法规草案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发布的法规性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7.13卫生规章:是卫生法律和法规的补充,由卫生部或卫生部与其他部委联合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卫生法律,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7.14卫生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对人类环境及其介质(空气、水、食物、土壤等)中涉及人体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所规定的浓度或暴露时间的限制值即安全限值,它是卫生监督过程中评价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的法律依据。

7.15卫生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或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标准性操作准则与规程。

7.16国际卫生条约: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签订的、相互认可的有关卫生方面的条约或协定。

7.17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涉及公共卫生与居民健康安全的各种行为或活动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7.18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国家授权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从保护人类健康角度出发,对新、扩、改建的工矿企业、城乡规划、民用建筑、公用设施(包括公共交通、学校建筑、医疗卫生设施)、大型水利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竣工各个环节所进行的卫生审查和监督活动。

7.19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性监督活动。

7.20应激性卫生监督:是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事故、传染病爆发流行、药物中毒等事件所进行的紧急性调查、处理、信息通报等活动。

7.1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基本原则。答:(1)概念: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贴近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科学可靠而又能被居民广泛接受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由国家政府和社区居民依靠自力更生和创新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负担的卫生保健工作。(2)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①合理布局;②社区参与;③预防为主;④适宜技术;⑤通力合作。

7.2列表说明疾病的三级预防对策与措施。答:

预防级别类型针对的疾病过程预防对策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发病前期病因预防消除病因,增进健康

二级预防发病期临床前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芡病后期临床预防预防并发症,康复防残

7.3.简述疾病监测的概念与其3个基本特征答:(1)概念: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到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2)

疾病监测的3个基本特征:①只有长期、连续、系统的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②只有将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④只有将信息及时上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并反馈给有关单位,才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作用。

7.4.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其特征。答:(1)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堂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特征:①事件突发性;②影响群体性;③危害社会性;④处理复杂性。

7.5试述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任务。答: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即时治疗、康复防残”4个方面,其具体工作任务可因不同的国家和居民团体有所不同,但至少应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1)积极开展社区主要致病因素及其健康危害的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在居民中广泛普及

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卫生保健活动的自觉性。倡导居民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行为,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2)改善食品供应,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营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消除食品污染,提倡合理膳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与食物中毒。(3)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学习与居住环境条件和安全饮用水,积极主动除虫灭鼠,消灭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并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4)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做好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婚前与产前健康检查,创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5)实施计划免疫接种,对常见传染病与突发性传染病的流行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6)积极开展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条件,消除地方病病因。(7)妥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确保环境安全,消除意外伤害隐患,建立社区的基本急救卫生服务设施,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8)保证基本药物的供给。另外,还要预防与控制非传染性疾病,促进精神卫生,加强劳动环境保护.改善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8.1地球化学性疾病:是指由于地质化学因素的特殊性使地区生活环境中的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一类区域性疾病。

8.2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又称自然疫源性地方病,是指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引发的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

8.3碘缺乏病:是因碘摄入量不足所导致机体以智力发育障碍为主要危害的-系列

障碍,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8.4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的碘,从而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一种地方性疾病。

8.5地方性克汀病:是指由于外环境缺碘,胚胎或胎儿时期碘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严重影响脑发育造成的一种疾病。

8.6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特定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使当地居民通过饮

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一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8.7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皮肤角化或癌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

8.1.简述地方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答:(1)典型的地方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发病地点区域性。②致病病因明确性。⑧控制效果显著性。 (2)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①政府领导、齐抓共管;②预防为主、科学防治;③突出重点、因地制宜;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8.2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答: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有两种方法即触诊法或B超法诊断,当两者诊断结果不一致时,以B超法的诊断结果为准 (1)触诊法诊断地方性甲状腺肿标准为:①患者生活于缺碘地区(水碘

8.3.简述氟斑牙和氟骨症的诊断依据。答:(1)氟斑牙诊断依据:出生后或幼年时期在高氟地区生活或长期摄氟过量者.牙釉质出现白垩,色素沉着,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损,排除其他非氟性原因引起的牙齿改变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2)地方性氟骨症诊断依椐:①长期生活在高氟地区,有吸入氟含量过高的空气.饮用高氟水,食用被氟污染的食物的病史,总摄氟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②临床表现有氟斑牙(成年后迁入病区者可无氟斑牙),同时伴有骨关节痛,肢体和躯干运动功能障碍者;③骨x线检查有骨增多、骨减少或骨转换以及韧带、肌腱、骨间膜骨化和关节退变继发骨质增生变形等x线征象;④实验室监测尿氟含量超过正常值。

8.4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答:(1)改换水源、降低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2)饮水除氟。(3)改良炉灶。(4)食物用自然条件烘干,防止被氟污染。(5)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6)鼓励砖茶加工企业研制低氟砖茶和设法降低砖茶中的氟含量,并在有饮用砖茶习惯的病区增加其他低氟茶种以代替含氟砖茶(7)

加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的宣传教育,通过适度干预,鼓励群众饮用低氟茶,并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降低砖茶的含氟量。

9.1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特指国家政府立法明文规定的职业病。

9.2矽尘作业:通常将劳动者接触的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企作业。

9.3职业性病损: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及不良的生产工艺过程或不良劳动状态所引起的健康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伤及与工作有关的

疾病。

9.4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生产劳动过程中所遭受的意外性伤害,亦称为职业性伤害或工作伤害。

9.5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能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劳动者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职业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或劳动者的病情加重。

9.6生产性毒物: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在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存在于工作场所中可对劳动者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亦称职业性毒物。

9.7职业中毒: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生产性毒物(或工作场所毒物)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疾病。

9.8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车间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颗粒直径一般多为0. 1~10um。

9.9尘肺:是一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9.10矽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9.11煤工尘肺: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粉尘所引起的一类尘肺。

9.12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9.13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感音性听觉损害。

9.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一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

9.1简述职业病的概念与发生条件。答:(1)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化学物质、有害物理刺激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所引起的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性改变,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一类疾病。(2)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下列3个因素:①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理化性质是决定健康损害性质与强度的重要因素②职业者暴露有害因素的条件:职业健康损害也取决于职业者暴露有害因素的水平或强度、接触方式、暴露时间与频率等因素。

③劳动者对职业有害因素的易感性:劳动者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与职业病的发生紧密相关。

9.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答:(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有害因素所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列的职业病。

9.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单位给职业者提供的工作场所应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答:(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卫生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室等辅助设施。(5)生产设备或劳动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要求。(6)满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9.4简述针对职业病患者的护理原则答:(1)以人为本的服务。 (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3)及时提供治疗信息。4)适当的心理干预 (5)要因人施护

9.5.简述尘肺病的诊断原则与处理原则。答:(1)诊断原则: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以技术质量合格的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胸片阴影总体密度至少达到工级,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方可作出尘肺病的诊断。(2)处理原则:尘肺一经诊断,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他并发症,对症治疗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等。

9.6 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职业病特点。答:(1)病因特异性:职业病患者必须具有相应职业史或接触史,这是诊断职业病的最重要前提条件,在停止接触特定有害因素后病情可以控制或消除(2)病因可检测性:在职业病患者的劳动环境中能检测到特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程度一般存在剂量一反应(效应)关系。(3)发病聚集性:经过一定暴露时间出现职业病的多个职业者通常出现在同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环境中。但是,因职业者健康状况不同或对有害因素影响的敏感性差异,职业病出现的潜伏期存在差异或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4)疾病可预防性: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与采取适当的卫生防护措施可以预防职业痛的发生,及早脱离有害因素接触,可以减缓或阻碍职业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10.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0.2营养性疾病:是指因摄人营养素过多或过少,或不平衡引起机体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以及营养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10.3膳食指导: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恰当的营养素,借以增姒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减轻器官负担。

10.4营养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了解膳食和健康的关系,自觉采用合理的膳食结构。

10.5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10.6动脉粥样硬化:指发生在弹性型动脉(如主动脉)以及肌肉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壁内膜及内膜下,因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殖,形成纤维脂质斑块或粥样病灶。

10.7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10.8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10.9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10.10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误为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或添加了非食品级的、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或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10.1.简述肥胖病人的膳食防制内容。答:(1)膳食指导:长期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这是现阶段肥胖的基础治疗缺一不可的两个支柱。饮食治疗是最根本、最安全的减肥方法。①控制总能量摄入量;(2)选择食物;③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采用恰当的烹调方法。 (2)营养健康教育:①强调肥胖的早期预防;②促进日常健康膳食;③鼓励参加体育运动

10.2.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CHD)和高血压的膳食指导内容。答:(1)CHD的膳食指导:①膳食指导:a.控制总能量,保持理想体重;b.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c.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d.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e.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f、饮食宜清淡、少盐;g.适当多吃些保护性食物,少饮酒。②营养健康教育:a.做好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少饮酒。b.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10.3.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答:(1)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同时突然患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叉很快下降趋势。 (2)食源性:病人具有同一食物史,流行波及发病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3)相似性: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4)非传染性: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10.4.简述我国目前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类型和发病原因。答:(1)中毒类型:①沙门菌食物中毒;

②变形杆菌食物中毒;③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④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⑤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⑥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 (2)发病原因:①致病菌污染食品;②食品的储存方式不当,导致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③烹调加工不当。

10.5.简述食物中毒的处理总则。答:(1)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3)

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0.6试述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答:(1)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实验室诊断资料和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2)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形态学鉴定资料;④必要时应有实验室诊断资料和对中毒食品进行检验的资料;⑤有条件时,可有简易动物毒性试验或急性毒性试验资料(3)化学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如需要时,可有病人的临床检验或辅助、特殊检查的资料;④实验室诊断资料,对中毒食品或与中毒食品有关的物品或病人的标本进行检验的资料(4)致病物质不明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主要依据包括: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②病人的潜伏期和特有的中毒表现;③必要时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的资料。

1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传染病。

11.2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传播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基本环节。

11.3传染病: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易感宿主。

11.4传染病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11.5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1.6临床症状期:指传染病病人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此期病人的传染性最强。

11.7恢复期:指病人的临床症状已消失、机体的损害处于逐渐恢复的时期。

11.8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1.9人畜共患病: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共患病。

11.10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1.11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11.12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11.13易感人群:是指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感染的人群。

11.1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1.1.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答:(1)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2)冬、春季高发(3)儿童、少年多见(4)无有效免疫条件下,人群发病呈周期性 (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

10.2.简述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答:经水传播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包括经饮水传播和经疫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为: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的经历;②各种特征的人群均可发病;③在水源经常被污染处,病例终年不断;④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2)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①病人均有疫水接触史;②发病有季节性、地区性和职业性;③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与疫水接触后可发生暴发或流行;④加强个人防护和疫水处理,可控制疾病发生。

10.3.简述经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答:(1)地区性:病例分布与节肢动物分布一致(2)季节性:发病率高低与节肢动物活动季节一致 (3)职业、年龄分布:特殊职业人群发病多 (4)-般无人传人现象。10.4.简述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答:(1)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口迁入;③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④免疫人口死亡。 (2)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①计划免疫;

②传染病流行。

10.5.简述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答: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7周岁和7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之后适当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的免疫:10.6.简述最新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内容答:(1)追求高质量的D()TS扩展和提升 (2)应对结核/艾滋病毒,耐多药结核和其他挑战(3)加强卫生系统的工作 (4)联合所有的卫生服务提供者(5)动员结核病人和社区的力量(6)促进科学研究

10. 7.简述AIDS的防制策略与措施答:(1)防制策略: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③加强法制管理;④加强健康教育;⑤加强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工作;⑥加强监测工作。(2)措施:①管理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④监测。

10.8.试述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答:(1)全球流行概况:全球流感流行特点为:①世界大流行时,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②20世纪出现的4次新亚型,后3次均起源于中国,其原因不明,待进一步探讨;

③以往,新的亚型出现后,旧的亚型即不再在人群中流行。但自新甲1型出现以来,甲3型始终没有消失直至目前,中国及全球仍处于该两型毒株并存的局面,其发展趋势如何,需继续跟踪;④甲1型的变异复杂,尤其是人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的基因易发生重组,导致大流行 (2)中国流行概况:中国50余年来流感流行的特点有:①甲型流行为主,乙型较少.丙型从未发生流行,仅见某些散发病例;②新亚型出现后,则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③亚型内部变异产生的新变种也可全球传播,但前者传播速度慢、流行规模小;④自1997年新甲l型再观后新甲1型和新甲3型在人群中共存;⑤流行规模北方重于南方,且北方有明显的冬春季节高峰,主要感染人群为青少年和婴幼儿;⑥甲型病毒的活力在逐渐减弱,而乙型病毒的活力在增强。

10.9.试述乙肝的流行特征答:(1)地区分布:乙肝在全球范围内流行。WHO按人群HBsAg携带率将全球划分为高、中、低3类流行区,携带率分别为≥8%、2%~7%和<2%。中国属于高流行区(2)时间分布: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3)人群分布:①年龄:HBV感染在高流行区以青少年和30~40岁者为主,中流行区以成人为主;低流行区以20~30岁者为主。②性别:HBsAg携带率和乙肝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③职业:职业分布的差异主要与暴露机会有关。暴露机会大的高危人群HBsAg携带率高于一般人群。④种族、民族:不同种族、民族HBsAg携带率有差异。我国有60%的少数民族HBsAg携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⑤

家庭聚集性:HBV感染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高流行区尤为明显。

12.1心脑血管疾病:是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

12.2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病。

12.1.简述慢性病的概念及其共同特点答:(1)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病因复杂、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共同特点:①是常见病、多发病;②发病隐匿、潜伏期长;③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④多种因素相互关联,一因多果;⑤增长速度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12.2.简述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答:心脑血管疾病总的预防策略是以社区为基础、三级预防相结合、采用健康促进手段、开展综合防治。第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其危险因素而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主要措施:①,健康教育;②合理膳食;③禁烟限酒;④适量运动;⑤控制体重;⑥心理平衡。第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病者采取“三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或急性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措施: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增强群众自我发现、早期发现、主动发现就诊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诊治水平和指导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与责任,进行科学规范诊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控制并发症,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复发;对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加强心理咨询、心理指导,采取疏导、支持、安慰、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合理运动也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第三级预防:是指对心脑血管病的后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发生并发症和伤残、延长寿命。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康复组织和伤残服务体系,提供功能性和心理康复指导及合理的康复治疗,加强社会支持等。

12.3.试述慢性病预防控制的对策。答:(1)强调在社区和家庭水平上控制慢性病最常见的4种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命全程预防 (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对各种慢性病进行共同防治。(3)全人群预防策略和高危人群预防策略并重。(4)改革创新慢性病保健服务模式,鼓励病人共同参与,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广泛合作等。(5)开展社区综合防治,促进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6)建立综合性社区行为干预项目,以行为改变理论和生态健康促进模式为指导,以政策和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

12.4.试述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分布特点。答:(1)高血压的分布特点①地区分布:高血压患病率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②时间分布: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积极预防,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近50年来患病率持续上升。③人群分布:a.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前男高于女,60岁以后女高于男。b.种族、民族:美国黑人高于白人。我国彝族、哈尼族、京族最低,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最高。C.职业: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d.文化程度:我国调查显示,文盲和大学以上最高,其他文化程度的患病率介于二者之间。 (2)脑卒中的分布特点:①地区分布:脑卒中的发病率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我国为高发国,总趋势为北方高于南方。②时间分布:发达国家已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中国呈上升趋势。③人群分布:a.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开始发病,60岁后急剧增加。b.性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c.种族、民族和职业特点和高血压分布相同。

(3)冠心痛的分布特点:①地区分布特点:冠心病发达国家高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为低发国,但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地区差异明显,总体为北方高于南方。②时间分布特点:从全球总体看,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发达国家已呈下降趋势,但仍为成人最主要的死因。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我国亦呈上升趋势。③人群分布特点:a.年龄:冠心病患病率40岁后开始增加,以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递增 l倍。b.性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c.民族、种族:黄种人低于白种人。我国蒙古族、维吾尔族较高,而南方某些少数民族较低。d.职业:脑力劳动者、精神紧张作业者较.高,体力劳动者较低。

12.5.试述糖尿病的流行特征。答:(1)地区分布:发达国家2型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北美和西太平洋地区最高,成年人约1/3~1/2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发达国家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地区分布有差异,但除城市大于农村外无其他规律性。(2)时间分布:近几十年来,全球2型糖尿病呈持续增长趋势,发展中国家上升速度快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增速十分惊人。导致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肥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此外,诊治水平提高、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等也是影响因素。 (3)人群分布:①年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后增速加快。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我国亦然。②性剐:欧美国家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日本、韩国男性高于女性,我国男女基本相等。不同国家性另lj差异主要与环境和行为有关,而与种族因素无关。③职业: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④民族:糖尿病有家庭聚集性。⑤社会经济地位:在发达国家,2型糖尿病患病率贫穷阶层高于富裕阶层,可能与文化卫生知识和医疗保健水平有关。在发展中国家,富裕者高于贫穷者,可能与饮食因素、活动少等有关。

13.1药源性医源性疾病:是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用药不当所产生有害作用超过有益作用而引发的一类疾病,简称药源性疾病。

13.2感染性医源性疾病:是指医院内引起的一切感染性疾病,简称医源性感染。

13.1.简述医源性疾病的概念、特点、危害和预防对策。答:(1)概念:医源性疾病是指在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等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因各种言行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 (2)特点:①病因和病情具有复杂性;②病种具有多样性;③致病对象广泛。 (3)危害:①对患者的危害: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②对社会的危害:造成社会公害和不良影响;导致国家和集体的经济损失。(4)预防对策:①卫生部门要重视医源性疾病,加强和完善其管理体系;②加强医德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13.2.简述药源性疾病的种类。答:(1)毒性反应。(2)过敏反应。(3)特异质反应。 (4)药物依赖性。

(5)致突、致癌、致畸作用。(6)二重感染。

13.3 试述医源性感染的特点和种类。答:(1)医源性感染的特点:医源性感染除具有感染性疾病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病原学上,医源性感染流行的菌株多为耐药菌株和条件致病茵,难以治疗;

②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③医院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病原体来源广泛,易于发生交叉感染:(2)医源性感染的种类:可分为下列两大类:①外源性感染:也称为交叉感染.是指在防治疾病过程中获得而引起的微生物污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身体以外;②内源性感染:指来自病人自身的感染,病人本身是病原体携带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引起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的体内或体表。

14.1社会诊断:是对具有社会病的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社会情况(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进行

分析的过程。

14.2临床个案诊断:是针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根据疗效进行复验过程。

14.3自杀:是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的自我毁灭性行为。

14.4吸毒: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途径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14.5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4.6戒断反应: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

14.1.简述社会病的概念与流行特征。答:(1)概念:社会病是指由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或社会病理现象。(2)流行特征:①社会阶层性;②职业相关性;③经济依赖性;

④社会习俗性;(5生活行为性;⑥区域分布性。

14.2.简述社会处方的概念和要点。答:(1)概念:社会处方指从社会学角度,为预防与治疗社会病提出的改善社会卫生状况,保护人群健康的社会对策与措施。 (2)社会处方的要点:①改善生存环境质量。②提高个人综合素质:a.培养良好心态,积极应对紧张.b.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c.合理营养和优化膳食;d.适当的体育锻炼。

14.3.简述自杀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答:(1)自杀流行特征:①地区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②性别差异:大部分国家的自杀率男高于女。但我国已遂自杀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③年龄分布:大多数国家的自杀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④职业分布:不同职业人群的自杀率有所不同。⑤文化水平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自杀率明显不同。(2)自杀影响因素:①家族遗传因素;②疾病;③生理、心理因素;④社会因素。

14.4.简述吸毒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答:(1)吸毒流行特征:①世界性蔓延。②经济及文化水平分布:社会学调查发现,吸毒者经济状况分布呈“U”字形,高收入或低收入者相对较高,中等收入者较低;吸毒者文化程度较低。③职业分布:相当一部分吸毒者无固定或从事个体职业。④年龄分布:吸毒者平均年龄偏轻,近年来开始吸毒的年龄还有逐渐提前的趋势。⑤性别差异:大多数调查发现,男性吸毒高于女性。

⑥婚姻状况:以未婚、同居等无稳定婚姻关系者吸毒频率较高。(2)吸毒的影响因素:①社会因素;②人生观成因;③心理因素;④自感效应的巨大魔力:

14.4 吸毒的危害和防范吸毒的社会对策。答:(1)吸毒的危害:①健康危害:a.生理依赖性(戒断反应).b.精神依赖性(精神障碍与变态);c。对身体的毒性作用;d.传染性疾病;e.对生殖系统和子代的损害作用。

②对家庭的危害: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③对社会的危害:a.传播传染性疾病;b.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c.危害社会安定;d。破坏社会生产力。(2)防范吸毒的社会对策:①制定禁毒的社会对策;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③加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④加强禁毒的教育;⑤加强心理疗法。

15.1同质:统计研究中,给观察单位规定一些相同的因素情况,

15.2有限总体;总体明确规定了空间、时间、人群范围内有限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

15.3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15.4总体参数: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更确切地说,是指有规律分布的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

15.5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随机误差与非随机误差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系统误差与非系统误差两类。

15.6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

15.7系统误差:是一类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15.8统计描述:是利用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相结合来描述样本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

15.9统计推断:是使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统计推断包括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5.10半对数线图: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对数尺度的线图称为半对数线图。

15.1.简述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答:(1)统计设计: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观察指标,并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决定用什么方式和方法获取原始资料,并对原始资料如何进行整理,以及整理后的资料应该计算什么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的预期结果如何等进行计划安排,力争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2)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获取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是统计分析结果可靠的重要保证(3)整理资料:整理资料就是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反复核对和认真检查,纠正错误,分类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资料整理的过程包括审核、分组、汇总。 (4)分析资料:分析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5.2.简述统计表的制表原则。答:统计表的制表原则首先是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包括一个中心内容,不要把过多的内容放在一个庞杂的大表里,宁愿用多个表格表达不同指标和内容。其次,统计表要主谓分明,层次清楚,即主谓语的位置准确,标目的安排及分组层次清楚,符合逻辑,便于分析比较.最后,统计表应简单明了,一切文字、数字和线条都尽量从简。

15.3 试述常用统计图的种类答:(1)条图:条图又称直条图,用相同宽度的直条长短表示某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适用于比较、分析独立的或离散变量的多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常用的条图有单式条图和复式条图 (2)圆图和百分比条图:圆图是以圆的总面积表示事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若干个扇面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百分比条图是以某一矩形总长度表示事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不同长度的段表示各构成的比重。圆图和百分比条图适合描述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

(3)线图:线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数值的变化,适合于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续性数值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常用于描述统计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4)直方图:直方图是以直方面积描述各组频数的多少,面积的总和相当于各组频数之和,适合表示数值变量的频数分布。 (5)散点图:以直角坐标上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6)箱式图:箱式图的箱子两端分别是上四分位数P75和下四分位数P25,中间横线是中位数M,两端连线分别是除异常值外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箱式图特别适合多组数据分布的比较。(7)统计地图:统计地图是用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表示统计量的值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适宜描述研究指标的地理分布。

16.1极差:筒记为R,亦称全距,即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应变量值的离散范围。

16.2中位数:将一组变量值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位次居中的变量值称为中位数(简记为M)

16.3正态分布:也称高斯分布,是医学和生物学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连续性分布。

16.4医学参考值: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常数,也称正常值。

16.5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和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16.6标准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简称为标准误,用σx 来表示。

16.7参数估计:是指用样本指标值(统计量)推断总体指标值(参数。参数估计分为点(值)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16.8置信区间;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按一定的概率(l-a )用一个区间范围来估计总体均数,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为(1 -a )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6.9假设检验:旧称显著性检验,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々它是指先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作出某种假设,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根据样本对总体提供的信息,推断此假设应当拒绝或不拒绝

16.10.简述频数分布表编制的基本步骤 答:(1)计算全距 (2)确定组距 (3)划分组段 (4)统计频数(5)确定频率与累计频率。

16.11.简述频数分布表的主要用途 答:(1)揭示资料的分布类型。(2)观察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的离群值。(4)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做统计处理。

16.11.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答:(1)在直角坐标的横轴上方呈钟型曲线,两端与X 轴永不相交,且以X=u 为对称轴左右完全对称(2)在x 一μ处,f(X)取最大值,其值为f(μ)=1/(σ/√2x );X 越远离μ,f(X)值越小.(3)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均数μ描述了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若固定σ,改变μ值,曲线沿着X 轴平行移动,其形状不变,故μ称为位置参数。标准差σ描述了正态分布的离散程度,若固定μ,σ越小,曲线越陡峭;反之,σ越大,曲线越平坦.故σ称为形状参数或离散度参数。

(4)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16.12简述t 分布曲线的特征 答:t 分布曲线是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曲线的中间比标准正态曲线(u 分布曲线)低,两侧翘得比标准正态曲线略高。样本含量越小(严格地说是自由度ν=n-1越小),t 分布与μ分布差别越大;当ν逐渐增大时,t 分布逐渐逼近于u 分布,当ν=∞时,t 分布就完全成为u 分布。所以t 分布曲线的形状随ν的变动而变化。

16.13简述可信度为95%的可信区间的涵义 答:如果重复100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的可信区间,则理论上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均数,还有5个可信区间未包含总体均数。

16.14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答:(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2)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P 值,作出推断结论。

16.15简述均数的t 检验的种类和适用情况 答:(1)单样本t 检验:适用于样本均数X 与已知总体均数μo 的比较,其比较的目的是检验样本均数X 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υ是否与已知总体均数υ。有差别 (2)配对样本t 检验:简称配对t 检验,也称成对t 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其比较的目的是检验两相关样本均数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是否有羞别 (3)两样本t 检验:又称成组t 检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推断它们各自所代表的总体均数μ1和μ2是否相等。两样本含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在总例数不变的条件下,两样本含量相等时,统计检验的效率最高。本检验要求:两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总体分布,且方差齐同σ2

1=σ2

1。两组完全随机设计是将受试对象完全随

机分配到两个不同处理组。

16.16.简述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答:(1)资料要来自严密的抽样研究设计(2)选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其应用条件(3)正确理解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的统计涵义 (4)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5)要根据资料的性质事先确定采用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6)假设检验与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17.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17.2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7.3Z2检验:是英国统计学家Pearson 提出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假设检验方法。该检验以x 2分布和拟合优度检验为理论依据。

17.4秩和检验:是将定量数据从小到大、等级从弱到强或从强到弱转换成秩后(秩转换),求秩和,计算检验统计量一秩统计量,作出统计推断。

17.5.简述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答:(1)计算相对数应有足够数量:如果例数较少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3)注意资料的可比性:在比较相对数时,除了要对比的因素(如不同的药物).其余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4)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要作假设检验:抽样研究中,因为率和构成比同样存在着抽样误差,所以比较两样本率或构成比时,不能仅凭表面数字大小下结论,而需进行假设检验。

17.6简述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答:(1)标准化法只适用于某因素两组内部构成不同,并有可能影响两组总率比较的情况对于因其他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不具可比性问题,标准化法不能解决。选定的标准不同,算得的标准化率也不同(2)由于选择的标准人口不同,算出的标准化率也不同(3)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已经不再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是表示相互比较的资料间的相对水平(4)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

17.7简述对于四格表资料X 2检验时各种算法应用的通常规定 答:(1)当n ≥40旦所有的T ≥5时,用x 2检

验的基本公式或四格表资料x 2检验的专用公式;当P ≈a 时,改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 确切概率法(2)当n ≥40但有1≤T<5时,用四格表资料X 2检验的校正公式或改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 确切概率法 (3)当n<40,或T

17.8简述行×列表资料X2检验的注意事项答:(1) -般认为,行×列表资料中各格的理论频数不应小于1,并且1≤T<5的格子数不宜超过格子总数的1/5。若出现上述情况,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①最好是增加样本含量,使理论频数增大;②根据专业知识,考虑能否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能否将理论频数太小 的行或列与性质相近的邻行或邻列合并;③改用R ×C 表资料的Fisher 确切概率法。(2)多个样本率比

较,若所得统计推断为拒绝H。,接受H1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不能说明任两个总体率之间均有差别。

17.9.简述秩和检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答:(1)秩和检验一方面由于其方法的稳健性而具备不受总体分布限制,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在秩转换的过程中损失了原数据的部分信息。如果已知计量资料满足(或近似满足)t检验应用条件,这时若选秩和检验,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资料提供的信息,会降低检验效能。即当Ho不真时,秩和检验将不如t检验能较灵敏的拒绝Ho,犯第2类错误的概率要比t检验大。

(2)对于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应选t检验对总体均数作假设检验;当资料偏离假定条件时,选用秩和检验才是可靠的。 (3)对于大样本资料,通过把原变量值或等级转换成秩后,可采用t检验方法对平均秩次进行检验。‘

18.1样本回归系数:在直线回归方程中,σ为直线的斜牢,称为样本的回归系数,其统计意义是当x变化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它描述了Y依赖x的直线变化的数量关系的大小和方向。

18.2最小二乘法原则:其基本原理是使观测值y与y差值的平方和达到最小,即使各实测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

18.3直线相关:直线相关又称简单相关,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联程度与相关方向,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

18.4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用来描述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是相关系数,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

18.5决定系数:定义为回归平方和与总平方和之比,是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中重要的统计量。

18.6简述计算直线回归方程的步骤答:(1)根据原始数据画散点图,如资料呈直线趋势,则可进行直线回

归分析。 (2)计算∑X、∑y、∑X2、∑Y2、∑XY。(3)计算离均差平方和ι

xx 、ι

χY和离均差乘积和ιxγ。(4)

求回归系数σ和截距α。 (5)列出回归方程。

18.2简述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答:(1)描述变量间数量关系: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认为两变量间线性依存关系存在时,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 (2)统计预测:所谓预测就是把预报因子(自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应变量Y)进行估计(3)统计控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逆估计。即若要求应变量y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变化时可以通过控制自变量X的取值来实现。

18.3简述直线回归与相关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它们之问的关系答:(1)注意事项:①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变量及统计方法②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③相关与回归的应用条件:直线相关分析一般要求X、Y服从二元正态分布,叉称为双变量正态分布。如果X、Y不能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最好计算Spearman秩相关。直线回归分析要求两变量呈直线关系外,且对于每个x值相应的y要服从正态分布,各个正态分布的总体方差相等且各次观测相互独立;x可以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称为I型回归’也可以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非随机变量——称为Ⅱ型回归④结果的解释及正确应用(2)关系:直线相关与回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①反映两个变量间数量关系的目的不同。②对变量的分布要求不同。联系主要体现在:①同一资料同时作相关与回归分析时,其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6的符号相同。②同一资料r和σ的假设检验等价。③相关与回归可以相互解释。

19.1三间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包括疾病在什么地区、什么时间和什么人群中高发,有何规律和特点等,即在人群中对一种疾病测量到的某种变量值或特征类别的频率的总概括,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19.2健康疾病连续带: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丰富,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19.3疾病的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到结局的自然发展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

19.4发病率: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19.5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

19.6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19.7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19.8病死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占总患病人群的比值。

19.9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在随访期末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19.10疾病暴发应急调查:是指对特定人群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同一种疾病的大量病例所进行的调查,属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描述性研究。

19.11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

19.12系统抽样:也称为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个研究对象抽取一个对象的抽样方法。

19.13分层抽样:先按照某些人口学特征或某些标志(如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住址、文化程度等)将研究对象的总体分成若干组,这些组在统计学上称为层。然后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各层抽出的对象就构成该项研究的样本。

19.14病例对照研究:又称为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这两组人群既往暴露j于假设危险因索的情况,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对假设因素的暴露比例。

19.15匹配过度:匹配时如果期望使病例和对照完全一致而将不必要的因索列入匹配,不仅会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会丢失信息,降低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为匹配过度.

19.16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于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分别作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一定的时期,比较两组人群某种(或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情况,以检验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和分析性研究方法。

19.17筛检试验:是指筛检所使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体检、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等。19.18似然比:是指病人中出现某种检测结果的概率与非病人中出现该检测结果的概率之比,说明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机会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19.19Kappa值:是一个较好的测量定性资料可靠性的指标,该值考虑了机遇因素对一致性的影响。Kappa 值越高,一致性越好。

19.20联合试验:在实施筛检时,可采用多个筛检试验方法检测同一对象,以提高筛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提高筛检收益,这种方法称为联合试验。

19.1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答:(1)描述疾病与健康的分布 (2)研究疾病的病因 (3)研究疾病的自然史(4)研究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5)疾病监测(6)疾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19.2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类型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3大类(1)观察法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种设计类型,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提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它包括个案报告、现况调查、疾病监测、生态学研究等。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分布的因素.检验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2)实验法主要是研究评价疾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可确证病因假设,它可分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后者包括个体试验与群体试验(3)数理法主要是通过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描述疾病流行规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

19.3简述疾病暴发应急调查的步骤和内容。答:(1)核实诊断、确认暴发。(2)现场调查。(3)资料整理与分析4)总结报告

19.4简述普查的用途及优缺点答:(1)普查的用途: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②了解疾病的基本分布情况。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了解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标准 (2)普查的优缺点:①优点:a.调查对象为某特定人群中的全体成员,没有抽样误差。b.可以全面描述疾病分布特征,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c.可以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d.可以普及医药卫生知识。②缺点:a.工作量大,涉及的人员多,组织工作难度大,容易出错或遗漏,调查质量不易控制。b.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c.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且诊断方法复杂的疾病。

19.5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答:(1)优点:①组织实施较容易,省力、省钱、省时间。②所需研究对象较少,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③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简称“一病多因”。④一般无伦理学问题。⑤用途较广泛,可用于病因探索、初步检验假设、干预措施效果考核等。(2)缺点:①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因此不能确证因果关系。③不能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等,因而不能直接计算分析相对危险度。④选择研究对象时易产生选择偏倚⑤回顾性调查时易产生信息偏倚。

19.6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答:(1)优点①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得的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③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④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⑤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简称“一因多病”⑥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2)缺点:①组织实施较难,费时间、费力、费钱②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③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④设计要求高,收集与分析资料较复杂。

19.7简述筛检的用途答:(1)早期发现可疑病人,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实现疾病的第二级预防(2)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及早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实现疾病的第一级预防(3)开展疾病监测。(4)了解疾病自然史。

19.8简述筛检的应用原则答:(1)被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前重大的卫生问题 (2)筛检试验方法必须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经济,并易被群众接受(3)被筛检的疾病应有适宜的确诊方法。(4)被筛检的疾病应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5)筛检应能为群众所接受,必须遵守尊重群众意愿、有益无害、公平公正等伦理学原则。

19.9简述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答:(1)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进行筛检 (2)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方法(3)采用联合试验进行筛检。

21

1.(p327)特异病因学说:“特异病因学说”也称为病原体万能时代。该学说认为:每种疾病

肯定是由于某种特异的病原物所引起。

2.( P330 )Mill准则:假设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借助

逻辑思维方法,常应用著名哲学家Mill的逻辑推理方法,简称Mill准则,它包括5种法则。

3.(p332)伴随关联:所谓伴随关联,即E与D原本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因为两者有共同的

原因c,使得E与D之间产生了统计学关联,也称之为继发关联或间接关联。

五、简答题

1.简述病因假设形成的基本方法。(P 330~ 332)

答:(1)求同法。

(2)求异法。

(3)同异并用法。

(4)共变法。

(5)剩余法。

2.简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P333~ 334)

答:(1)关联的强度: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

(2)关联的时间性:是指一个原因和结果何者在先的问题。

(3)关联的重复性:也称一致性或恒定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不同地

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结果。

(4)关联的合理性:是指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联可以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加以解释,

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

(5)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病因研究方法的设计类型与它论证因果关联的强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讲,在因果关联论证强度上,实验性研究大于观察性研究,有对照的研究大于无对照的

研究,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大于以群组为分析单位的研究。

22

42. (PsJ)环境中大量污染物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机体所引起的有害效

应,包括急性中毒或死亡。

43.(P盼)是指不宜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或接触某一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殊生理或病

理状态。

44.‘P2TO’是指在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等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因各种言行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等原因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类疾病。

45.(尸础)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

46.(尸308)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47. (P54)

(1)相加作用;

(2)协同作用;

(3)加强作用;

(4)拮抗作用;

(5)独立作用。

48.(P80)

(1)膳食结构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食物中

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2)类型:①东方膳食模式;②经济发达国家的膳食模式;③日本膳食模式;④地中海膳食模式。’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02017

第一单元环境元健康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l.环境,环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了。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种社会条件。世界卫生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给“环境"的定义是“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食物是一种重要形式,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索关系称之食物链。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将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影响。 5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生产条件,并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以及潜在危害称为环境污染。 6·环境污染物,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7·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壳的历史变迁中,地壳表层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某元素分布过多或过少,人通过水、食物摄取某元素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又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8·空气离子化,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如氧、氮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子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而形成阳,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离子。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0.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金属元素 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聚集起来,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中毒的浓度。 11.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15·大气中的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 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各个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 氮的污水时,水中磷、氮等营养元素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 于-1者均为有效氯,是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20·红斑作用,是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后,局部出现 皮肤潮红现象。这是人体对?UV-B段紫外线的特异反 应。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继发性 红斑在紫外线照射后6h-8h发生。红斑反应是由于皮 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 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 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 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绿低剂量。在此剂量 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 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 22.22.高危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 中一些个体体质不同,而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 剂量下,这些人群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 增加,这部分人群称高危人群。 23.23·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的总称。它是由 汽车尾气排入大气中的?NOX、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 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具刺激性很强 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属于二次污染物。其中主要成 分是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24.24·混凝沉淀,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 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互相粘附聚合成较大颗粒,然 后从水中沉降下来,此过程称为混凝沉淀。 25.25·环境的自净作用,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 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 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 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 27.27·痛痛病,是指由于含镉稻米或直接饮用了含 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 叫,故名痛痛病。 28.28.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 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 世界上第一个被报道的公害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 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 29.29·介水传染病:凡是能由水作为疾病传播媒介 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它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 30.30,功能蓄积,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 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机 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 改变可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 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 的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31.31.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 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2,剂量一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3·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 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 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34.相加作用: 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 时毒效应的总和。 35,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 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拮抗作用:多化学物同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化学物 分别作毒效应的总和 37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由不同的作用 部位或靶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 官产生的毒效应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8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空气中粒径范围为0.1微 米到100微米的颗粒物,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 第二单元营养与食品 1.营养生理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状态,达到应 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的完成各项生活和劳 动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的必要量。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旧标准的营养素平均 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 摄入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 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 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而混合使用,使混合 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 3.必需脂肪酸EFA,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热能和蛋白质缺乏而 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瘦和水肿的营养缺乏病。 6.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由于设施所引起的一种 额外热能消耗,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时所需热能消耗。 7.食品的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所满 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 及其相应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及利用。 8.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及每日膳食中各 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恰当。 9.要素膳:是一种营养素齐全化学成分明确,无需消 化就能被肠道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渣膳食。 10.血糖指数分别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 的葡萄糖后体内血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乘以 100所得的值。 11.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12.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 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 13.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 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 食品添加物等。 第三单元职业与环境 1.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在执业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 害因素而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 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3.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五微米的粉尘颗 粒,一到达肺泡也能从呼吸道呼出,这类粉尘粒子称 为呼吸性粉尘。 4.空气动力学直径:在生产环境中,某种粒子a不论 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的沉降 速度与一种标准b球形比重为1的粒子的沉降速度一 样的话,则b的直径就为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5.速发性矽肺: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持续吸入高 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几十至几百毫克高游离状态的 sio2粉尘,经过1到2年即发生矽肺者,称为速发性 矽肺 6.晚发性矽肺:在粉尘作业场所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 度的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了粉尘,作业时未发病,但 若干年后病变才表现出来,称之为离尘后矽肺或晚发 性矽肺。 7.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浓度与慢性阈浓度之比值, 值越大说明有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 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故发 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发生慢性中毒的危 险性小。 8.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与极性阈浓度的比 值,值越小说明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 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亦然。 9.永久性听域位移:随着接触噪音时间的延长,会出 现在前一次接触噪音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 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 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域位移。

微生物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1.微生物(Microbiology):微小生物的总称 2.芽胞:特殊的休眠构造 3.碳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地物质 4.氮素养料:凡是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氮素来源的物质 6.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生长的特殊要求或对某些化学、物理因素的抗 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7.鉴别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化学试 剂,从而用肉眼就能识别所研究的细菌而设计的培养基。 8.光合磷酸化:是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作用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 的过程,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9.发酵作用:是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的基质能量转移代谢。 10.有氧呼吸:是指微生物氧化底物时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作用 11.无氧呼吸: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 程 12.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其产物是乙 醇和二氧化碳。 13.同型发酵:其过程为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 的催化下由NADH+H还原为乳酸(H为氢离子)参考P56的乳酸发酵的来写。14.异型发酵:发酵的特点是经HMP途径,存在磷酸酮糖裂解反应参考P56的乳酸 发酵的来写。 15.丁酸发酵:即由糖类生成丁酸、乙酸、二氧化碳和水的发酵 16.次生代谢: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 的过程 17.质粒:是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成分 18.野生型(wild type):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的菌株称为野生型 19.突变体(mutant):细胞中DNA碱基和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称为突变,如果 改变了碱基在复制后稳定地存在于子代中,则成为突变型p89 2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需要某种生长因子的突变体称为营养缺陷型 21.转化作用:是外源DNA不经任何媒介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22.转导作用.:通过噬菌体介导的DNA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和基因重组的现 象 23.接合作用:通过两种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将DNA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 细菌 24.普遍转导:在普遍转导中,任何遗传标记都能从供体转移到受体。 25.特异转导:是噬菌体对寄主的特定基因进行非常有效的转移 26.分批培养:采用完全封闭的容器,一次接种,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均可采用 27.同步生长: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使群体细胞中每个个体在生活周期中都处于 相同的生长阶段 28.细菌的生长曲线:将少量单细胞微生物纯培养菌种接种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 中,在最适合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菌体的数量,在以几何曲线表示,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成的曲线称生长曲线。 29.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 群体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2010-06-27 17:131. 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又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 2. 发热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3. 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1C 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4. 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高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 5. 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数,极不规则,听诊时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6. 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是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的表现,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现。 7.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病人自感空气不足,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并有烦躁,张口耸肩,口唇、指甲紫绀,鼻翼扇动等体征。 8.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9.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压。正常值为4?5.3kPa 10. 高血压收缩压达到21.3kPa 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 12.6kPa或以上。 1. 休息是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并使精力恢复。 2.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是由不同时相组成的一种休息形式。 3. 异相睡眠是睡眠的一种状态,其脑电图是去同步的低振幅脑波,又称去同步睡眠。表现为肌张力进一步降低,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但眼肌例外,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故又称快动眼睡眠。 5. 失眠是睡眠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和早醒。 6. 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自我限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潜在性致死性疾病。 7.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或扩张,从而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信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情绪稳定。 1. 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由专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 2. 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总)

《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 供良好的住院环境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霍克巴姆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A.表面刺激 B.主要刺激 C.内在刺激 D.相关刺激 E.固有刺激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B.适应是一种被动的动态过程C.适应是有限度的D.适应能力因人而异E.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及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24分) 1.简述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 2. 简要回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3. 病人角色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要介绍健康信念模式。 五、论述题(其余每题10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护理程序的基本过程。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50%个体的需要。 15: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达RNI水平时,可以维持机体有适当的储备。 16: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实验或观察获得的健康人对某营养素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第 2 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 收缩- 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 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eT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C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俞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 4 章生命活动的调控神经部分: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简答题: 1、简述突触传递过程。 答:突触前神经元的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增大,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小体(神经细胞内),促进突触小体内的囊泡与前膜融合、破裂,通过出胞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于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一些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离子跨膜流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局部电位变化,即产生突触后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说明自主神经的递质、受体类型及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及受体阻断剂。 自主神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递质:交感神经(其递质为Ach)和副交感神经(其递质为NA ②受体类型:交感神经:a i、a 2 ,B i、B 2 副交感神经:M、N1、2 分布及效应(递质- 受体结合后): M受体:心脏一抑制,支气管、消化管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一收缩,消化腺一 分泌增加,瞳孔一缩小,汗腺一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一舒张等。 Ni受体:神经节突触后膜一节后纤维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N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一骨骼肌收缩。 a i受体: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扩大)等。 a 2受体: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急救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EMSS 院外急救 反应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生存链(参照2010年指南) 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城区急救半径应≤5KM。 分诊 SOAP公式 PQRST公式 动态评估 CVP 生理无效腔 BE MODS SIRS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ALF ARDS 心源性休克 首剂综合征 SCA BLS CPCR ACLS 休克 中毒 毒物 中毒后反跳 中间型综合征 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 中毒后迟发脑病 中暑(heat injury) 淹溺(drowning) 触电 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 创伤 多发伤

多处伤 复合伤 联合伤 二、简答题 1、院外急救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院外急救的原则。 3、在院外救护中,如何进行现场评估? 4、紧急呼救120应注意些什么? 5、现场救护如何根据病员的伤情进行分类标记? 6、现场救护中的转运护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7、何谓院外救护的生存链? 8、急诊分诊有哪些技巧? 9、急诊护士如何对入诊患者进行分诊及病情分类? 10、何谓急诊的快速评估和动态评估? 11、ICU能够收治的病患有哪几类? 12、MODS在发病中具有哪些特点? 13、MODS 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4、如何处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5、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护原则。 16、简述急性肝衰竭的救护原则。 17、简述急性肾衰竭的救护原则。 18、MODS的护理重点在哪几个方面? 19、心脏停搏的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20、简述CPCR的不同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抢救重点。 21、BLS阶段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2、应用人工复苏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3、电除颤时应注意什么?人工气道如何进行气道管理? 24、CPCR用药的途径有哪些?常用复苏药物有哪些? 25、机械通气设置参数一般有哪几项? 26、患者出现休克,护士应进行哪些方面的临床观察? 27、简述休克的救治原则。 28、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9、休克按病因分类,有哪些类型? 30、简述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措施。 31、如何对昏迷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32、对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硝普钠时候应注意什么/ 33、什么是急腹症处理的五禁四抗原则? 34、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35、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3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紧急救护? 37、如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救护? 38、简述中毒患者洗胃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预防医学答案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2.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病因宿主环境 4.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选择题 7. A 五、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中国医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2.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4.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5.龋: 甲骨文的记载。表示牙齿窟窿是因虫蛀而引起的。 6.降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7.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8.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9.疡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外、伤科医生,主治疮疡、金疮、骨折。 10.疾年: 甲骨文中的记载。指多疾之年,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1.五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12.鬯其酒: 甲骨文中的记载。是一种色美味香的药酒,既能用于祭祀也可用于医疗,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 13.卜辞: 即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故称卜辞。 1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15.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16.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7.变火:《周礼?天官》记载“变火”,以不同燃料烧燎防疫(或说藉火取暖),表现了预防疾病的思想和目的。 18.疾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内科医生,不仅为王室服务,也“掌养万民之疾病” 19.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20.食医: 周代宫廷医生分工之一,相当于今日之营养医生,负责掌管帝王膳食的营养卫生。 21.《治百病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有医药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 22.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2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寸口脉法:是王叔和取《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脉位,分别左右配属脏腑,使切脉部位和脉应脏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 24.蛊: 甲骨文的记载。象征腹中之寄生虫,是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最早记载。 25.医案:即西汉淳于意所述25个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26.太医署:唐代设立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