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考研地质学综合考研复习题

1、岩石圈:软流圈上部的地球部分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固体物质。

2、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圈层,由岩石组成,是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届为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16km

3、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4、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粗细及均匀程度等。

5、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6、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7、层理构造:是由于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的不同而在垂向上显示的成层性质

8、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9、地层层序律:是指在岩层形成后,如未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影响而颠倒,那么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并保持近于水平状态的现象。简单地讲:未经构造变动而倒转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

10、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古生物化石或其组合形态结构越简单,地层时代就越老,反之越新

11、地层切割律:指岩层、侵入体、断层之间的穿插和切割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

12组: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组的含义在于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岩石为主,夹又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

13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4构造运动: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的原始层位发生变位和变形。

15地质构造: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发生构造变动形成的各种形态的几何形体称地质构造。

16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间产状一致,但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地层时代不连续。上下两套地层间有一沉积间断或剥蚀面。

17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呈角度接触,地层产状不一致,地层时代和古生物化石不连续。上下两套地层间有一剥蚀面。

18褶皱:指岩石因受力作用发生连续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19节理:岩石中有一破裂面,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无显著的位移。

20断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位移的断裂称为断层。

21变质作用: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22侵蚀基准面:指河流注入水体的水面,一般代表下蚀作用的极限。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为海平面;支流注入主流时,主流河面是支流的侵蚀基准面。

23深切河谷:已经形成的曲流河或者是蛇曲河,在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谷加深;河谷在横剖面上呈“V”形谷,而在平面是仍保留极度弯曲的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深切河谷。

24河流阶地:地壳抬升后,原有的河漫滩被抬升,形成了分布在谷坡上,洪水不能淹没、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25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26侵蚀基准面:指河流注入水体的水面,一般代表下蚀作用的极限。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为海平面;支流注入主流时,主流河面是支流的侵蚀基准面。

27深切河谷:已经形成的曲流河或者是蛇曲河,在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谷加深;河谷在横剖面上呈“V”形谷,而在平面是仍保留极度弯曲的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深切河谷。

28生物地层单位:根据生物化石类型或组合特征为标志划分的地层单位,常用的术语是:(某生物的)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

29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

30 ji宁运动:10-8亿年前发生的地壳运动,它使得活动的地壳上升,稳定地块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杨子板块的基地

.31 广西运动: 华南普遍存在的泥盆系与其下伏地层之间的不整合所指示的一次构造运动。广西运动体现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南的响应和具体表现,对华南大陆的演化和再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32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Ar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

33 承压水<层间水>:是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的重力水

全球划分的六大板块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简答题

1、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的含义与关系。

答:含义:岩石地层单位是区域性的地层单位,依据岩性特征而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可分为四个级别:群、组、段。年代地层单位是指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全部地层的总和。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带(biozone),是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内容及其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以含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相邻地层中化石有别的三维空间岩层体关系:岩石地层单位是一句岩性特征而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而这些特征是随沉积的变

迁活沉积作用方式的演变而变化的,因此,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和那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鱼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这种现象称为岩石地层单位等时活时侵。生物地层单位鱼年代地层单位同样存在穿时现象(底栖型生物带)

2、生物演化有哪些特点。

答:①进步性: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②阶段性:生物的演化过程不是均一和等速的,而是由缓慢的量变和急速的质变交替出现,在质变中生物大量绝灭和突发演化,从而形成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③不可逆性:即以前出现并灭绝的种类在以后不会再重复出现。

④同时期的一致性:同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的一致性,这一特征使得全球地层对比成为可能。

3、简述交错层理的类型及其形成的环境条件。

答:按其层系形态可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

板状交错层理的细层界面相互平行,纹层的厚度相等,大型的板状交错层理常形成于河流沉积中,层系的底界为冲刷面,纹层内部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

楔状交错层理的细层界面为平面,但互不平行,纹层的厚度不等,往往是上部厚度大,向下呈楔型缩小。常见于河流、海湖浅水和三角洲沉积。

槽状交错层理的纹层呈槽状与层面斜交,槽型的纹层面为流水冲刷形成,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常见于河流沉积

试比较冲积物和冰碛物的异同。

答:冲积物粒度从粘土到砾石均有,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各种层理发育,成份成熟度较高;而冰碛物粒度粗大,往往有漂砾,磨圆度低、分选性差、层理不发育、成份成熟度低,表面往往有细而长的冰川擦痕。

4、生物演化有哪些特点。

答:①进步性: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②阶段性:生物的演化过程不是均一和等速的,而是由缓慢的量变和急速的质变交替出现,在质变中生物大量绝灭和突发演化,从而形成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③不可逆性:即以前出现并灭绝的种类在以后不会再重复出现。

④同时期的一致性:同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的一致性,这一特征使得全球地层对比成为可能。

5、简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及特点。

答①接触变质作用指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及挥发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②动力变质作用指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破碎、变形以及重结晶等作用。这种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相邻两个岩石块体之间,即构造的接触带上,所以动力变质作用又被称为断裂变质作用。

③区域变质作用指大范围内发生的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④混合岩化作用指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原岩局部或部分重熔的物质与尚未重熔的固态物质发生互相交插与混合,通常是区域变质作用在地热流作用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6、简述河流的侵蚀作用。

答: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下蚀作用又分为地壳稳定期的地质作用和地壳抬升期的地质作用两种情况。地壳稳定期河流的下蚀作用形成V字形峡谷、瀑布,向源侵蚀作用造成河流的袭夺,形成断头河和袭夺湾;地壳活动期河流的下蚀作用重新增强,形成河流阶地、深切河谷、夷平面。

侧蚀作用使河流变得弯曲,河谷加宽,曲流河高度发展形成蛇曲河,并最终导致河流截湾取直现象的发生,形成牛轭湖。

7、潮坪沉积的环境及沉积物特点。

答:潮坪沉积是指无强烈的波浪作用而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平缓海岸地带形成的沉积。

潮流可把泥沙带至潮坪,退潮时沿潮沟把较粗的碎屑带至海中,细粒碎屑则在潮坪上堆积下来。可见双向斜层理、波痕、泥裂等,潮坪上具有海生生物与陆生生物混杂的现象。

沉积物分布:由高潮线向低潮线其沉积物由细(泥)变粗(砂)的反分带现象。由岸至海分别为泥坪、混合坪和沙坪。

8、对比分析剪节理和张节理的基本特征(8分)?

要点:1)张节理与剪切理的基本概念;

2)可从产状、延伸、节理面特征、两壁间距、对围岩的切割关系与组合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

9、板块构造与地质作用

答:1)板块构造与岩浆作用:板块边界活动特征决定了岩浆活动的类型通常在大洋中脊:由于拉张作用,以来源于上地幔的基性和超基性岩浆为主;俯冲带:则以中、酸性

岩浆为主,并形成了岛弧型安山岩带;而碰撞带:岩浆活动以酸性为主,主要由地

壳局部熔融形成。

2)板块构造与变质作用:1 分离型板块边界处:由于地幔热流的不断上涌,由于热流的作用,使先前形成的洋壳发生中-低级变质作用。 2 平错型板块边界处:由于相互

错动而发生动力变质作用。3 汇聚型板块边界处:由于强烈的俯冲与碰撞,多发生

区域变质作用,并形成双变质带。在海沟附近出现以蓝闪石片岩为代表的高压低温

变质带;在火山岛弧附近出现以红柱石和蓝晶石为代表的高温低压变带。

3)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地震也多沿板块边界分布。

1 俯冲边界-环太平洋地震带是最强烈的地震带,占全球80%的浅缘、90%中源

及全部深源地震,释放能量占全球的76%。多沿海沟分布,且呈45°角度向下倾

斜,称为贝尼奥夫地震带。特点:地震带宽,频次高,震级大。

2 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印尼地震带为世界上第二大地震带,释放能量占

全球的22%,地震带宽,多为浅源地震。

3 分离型边界—大洋中脊地震带地震带窄,但延伸长度大(64000km),多为浅源地震。4)板块构造与构造运动

1 板块内部:岩石变形较弱,常以大面积的升降(造陆)运动为主。

2 板块边缘:构造活动较强烈。(1)分离型及平错型边界:以断裂为主。(2)汇聚型边

界:以水平挤压运动为主,多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5)板块构造与表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板块构造与表层地质作用关系也密切,不同类型板块边界其地质作用方式也不同。 1 汇聚型边界:多形成了高山,因此以

剥蚀作用为主。 2 分离型边界:由于拉张作用,往往形成了地球上最主要的

沉积盆地—海洋和大陆裂谷,它们都是发生巨厚沉积的主要场所,以沉积作用为主。

10、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答: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不断侧向迁移,形成宽阔的河谷,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构成的河漫滩

若因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于上升状态或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河流的下切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的河漫滩相对被抬升,一般洪水已不能达到,形成分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11、褶皱的基本类型:

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变形,其特征是:(1)在剖面上:两翼地层向两侧倾斜;且核部的岩层时代老,向两侧岩层依次变新;(2)在平面上:经风化剥蚀露出地面后,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对称出现。

向斜:是指岩层的向下弯曲的变形,其特征是:(1)在剖面上:两翼地层向核部倾斜,且核部的岩层时代新,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2)在平面上: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对称出现。

12、断层识别标志

(1)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表现为岩层、岩体、褶皱轴等地质界线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等现象。

(2)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如正断层可造成地层重复,逆断层可造成地层缺失。

(3)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①断层面上的擦痕和阶步:阶步是指在断层面上的小陡坎,陡坎斜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②断层带内的断层角砾岩。

(4)地貌及水文标志①断层崖:较大断层由于相互错动可形成沿断层面延伸的陡崖②水系的分布特征:串珠状分布的泉水、带状分布的湖泊、沼泽等以及水系的突然拐弯都可能是断层等间接标志。

4、简述正断层的组合形式及各种断层组合特点。

答:正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

阶梯状断层: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构成阶梯状断层在区域性抬斜过程中,断盘常沿弧形的断层面发生一定的旋转而构成阶梯状掀斜断块

地堑: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地垒则主要由几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早升盘.

地垒: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走向大致平行而且性质相同的断层组而成的,其中间断块相对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

环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断层围绕着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称环状断层。

放射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即构成放射状断层。

雁列式断层: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布的正断层构成雁列式断层。

块断型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时,构成方格或菱形断块或方格

网式组合,称为块断型断层。

5、简述逆断层的组合形式及各种断层组合特点。

答: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阶梯状断层、地堑、地垒、环状断层、放射状断层、雁列式断层、块断型断层。

叠瓦构造: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产状一致的逆断层组成,其老地层依次叠覆于新地层之上,形如叠瓦,称为叠瓦状构造。

对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反倾向的断层自两侧向一个中心逆冲的断层组合。

背冲式逆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向的断层自中心向两侧逆冲的断层组合。

楔冲断层:逆冲体一侧与老地层之间为逆断层接触关系,另一侧的新地层发育正断层,实际上为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组合。

13、简述威尔逊构造旋回

用板块构造观点解释大洋盆地的演化,可将其分为以下6个阶段(威尔逊构造旋回)。

1)胚胎期(陆内裂谷阶段):由大陆板块发展为大陆裂谷盆地,但未出现海洋环境,如东非裂谷。

2)幼年期(陆间裂谷阶段):陆壳继续裂开,出现狭窄原始海洋,如红海、亚丁湾(窄大洋阶段)。

3)成年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陆壳继续分离,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但大洋边缘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可出现宽广的大陆架、破、基(被动大陆边缘),如大西洋。

4)衰退期(主动大陆边缘阶段/俯冲消减阶段):随着海底扩张作用的不断进行,被动大陆边缘处的洋壳发生断裂,并向大陆之下俯冲,形成海沟,虽然海底扩张在不断进行大洋边缘出现消减现象,因此,大洋面积在减小,如太平洋。

5)残余期(有限洋盆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最终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靠近,期间仅存残留海,如地中海。

6)遗痕期/终了期(拼合造山阶段):最终两侧大陆完全拼合、碰撞,海域完全消失,并转化为高大的褶皱山系,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地缝合线)。

14、利用河水的单向环流作用原理,论述河流边滩及河曲的形成。

(1)自然界中很少有平直的河流,多数为弯曲状的河流。当河水流过弯道时,河水的主流线会偏向河床的凹岸,造成凹岸出现壅水现象,从而产生单项向环流—表流流向凹岸,底流流向凸岸。(2)凹岸在单向螺旋状环流的冲击下,下部岩石不断被破坏淘空,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被底流搬运到凸岸堆积,其作用结果是:河流凹岸不断向谷坡方向后退,而凸岸因碎屑物堆积不断前伸—边滩,使河谷及河床越来越弯曲,形成连续弯曲的河床-河曲

15、利用河流的双向环流作用原理,论述河流心滩的形成。

(1)顺直河道的主流线一般位于河床中央,平水期水流在河面形成由曲岸向中央雍水的水流,沿床底形成由中央向凹侧辐射的底流,形成发育于主流线两侧的对称双向横向环流,洪水期则相反,形成反向双向横向环流。(2)单向环流的表流由中央向两测,底流由两侧向中央汇聚,由于底流的相互作用和碎屑物的重力作用,使得碎屑物质在河心沉积一形成心滩,此过程不断重复,使心滩加大.最终露出水面并造成河流分叉,形成网状河。

16 中国地史的两个成煤时期和古环境

华北板块二叠纪古环境: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中上部)华北及东北南部普遍出现聚煤环境山西期:华北中部为有利成煤带;南部的豫西淮南地区发育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石盒子期:华北大部分为半干旱环境下的杂色碎屑岩沉积,煤层不稳定;淮南地区发育含煤沉积及富含lingula的夹层。石千峰期:为干旱的内陆环境,红色河湖碎屑沉积广布。

17古板快的恢复方法

1、板块边界的识别

1)蛇绿岩套的识别2)混杂堆积的识别3)双变质带的识别4)深大断裂的识别

5)大陆边缘的识别6)岩浆组合的分析7)沉积组合类型的识别

2、古板块活动的分析

1)古地磁分析;2)古生物地理区系分析3)古气候分析

18 论述中国地史时期所发生的主要构造运动及在中国大陆盆地所发生的作用

.阜平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含义及其影响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Ar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吕梁运动:是指早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Ar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华北地台或板块的基底-华北原地台-华北板块的雏形。晋宁运动:是指晚元古代晚期(10-8亿年间)发生于扬子地区的构造运动,该运动使得川鄂地块周围的边缘海以及下扬子的海槽全部褶皱升起,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花岗岩类的侵入以及区域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扬子板块的基底。志留纪后期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使得南、北北祁连海槽相继闭合形成造山带,是柴达木盆地和华北板块拼合形成祁连山造山带:在南方使得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拼合,形成华南褶皱带。晚古生代海西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海西运动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此时北半球各古地台之间的地槽带变为剥蚀山地,海西构造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三叠纪中晚期的印支运动:是晚二叠世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或称印支事件。一些板块拼合形成了印支褶皱带,秦岭皱褶带三江褶皱带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共分三期,第一期发生于E2和E3之间;第二期发生于N1和N2之间第三期发生于N末期,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拼合碰撞造成的。其意义 1 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地理格局。2 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及内生矿产的形成。3 Pengaea继续分裂。

三叶虫头颊

、绘图并说明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

(1)单带型:横板+隔壁时代:O S为主

(2)双带型:横板+隔壁+鳞板(泡沫板) 时代:S D为主

(3)三带型:横板+隔壁+鳞板+轴部构造(中轴或中柱)时代:C P为主

(4)泡沫型:只发育泡沫板时代:O2 - D2

17、1、该剖面上,发育了哪些地层(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叙述)?各地层之间为哪种接触关系?2、本剖面发育了哪些岩浆岩和变质岩?该岩浆岩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分类应属哪一类?岩浆岩体形成的时间?形成该变质岩的变质作用类型?3、本剖面发育了几个褶皱?它们的基本类型?核部及两翼由哪些地层组成?褶皱的形成时代?4、本剖面发育了哪些断层?它们的基本类型?断层的形成时代?

1、该剖面上发育的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上三叠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志留系与上泥盆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三叠统与下白垩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三叠统与石炭系二叠系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余地层间为整合接触。

2、本剖面发育的岩浆岩有黑云母花岗岩;变质岩有大理岩;该岩浆岩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分类应属酸性岩,岩浆岩体形成的时间为晚三叠世之后、早白垩世之前。形成该变质岩的变质作用类型为热接触变质作用。

3、本剖面上发育了4个褶皱,由西向东依次为背斜、向斜、背斜、向斜。背斜的核部地层为奥陶系,两翼依次为志留系、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向斜核部地层为二叠系,两翼依次为石炭系、上泥盆统、志留系。褶皱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之后,晚三叠世之前。

4、本剖面上发育了两个断层F1、F2,F1为逆断层,F2为正断层

,F1断层的形成时代为成时代为二叠纪之后,晚三叠世之前。F2断层的形成时代为白垩纪之后。

例10、分析地质图,并回答问题:

1)由老至新(用中文)叙述图区出露的地层;

2)描述岩浆岩体的产出部位及形态;

3)确定不整合的类型及形成时代;

4)描述褶皱形态、断层性质,并确定其形成时代;

5)简述构造发展史。

1)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上奥陶统、中志流统、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下二叠统、下三叠统、中三叠统、晚第三系。

2)图区内出露的两处花岗岩体均侵入背斜构造核部,为椭圆形岩株。

3)S2与O1-O3间为平行不整合,时代:O3-S2;

D3与O1-S2为角度不整合,时代:S2-D3;

C1与D3为平行不整合,时代:D3-C1;

P1与C1为平行不整合,时代:C1-P1;

T1、T2与下覆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时代:P1-T1;

N与下覆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时代:T2-N。

4)O1-S2地层形成近NE-SW向闭合型褶皱,在其顷伏端发育指状分枝,背斜核部被花岗岩岩株侵入。形成时代为S2-D3。D3-P1地层形成近NNE-SSW向开阔褶皱构造,形成时代为P1-T1。在D3-P1地层褶皱变形的同时,发育了一条NE向延伸,倾向NW的逆冲断层。形成时代为P1-T1。

5)O3-S2时期:该区遭受区域隆升作用,使早期沉积的O1-O3地层全面抬升。

S2-D3时期:O1-S2地层被NW-SE向应力作用,使O1-S2地层形成NE-SW向开阔褶皱,其核部同时被花岗岩体侵入。

D3-C1,C1-P1时期:该区又两次遭受区域隆升作用,使D3和C1地层分别被抬升出露。P1-T1时期:该区再一次受到NW-SE向挤压,使D3-P1地层全面褶皱回返,形成NNE-SSW 向开阔褶皱,并伴随发育NE-SW向逆冲地断层。早期形成的NE-SW向褶皱被进一步挤压形成闭合型褶皱。

T2-N时期:该区受NE-SW向挤压,使T1-T2地层被掀斜为倾斜岩层,早期构造被进一步加强。

N以后:该区全面抬升出露,遭受剥蚀。

1、图片中褶皱和断层的类型。

答:图中褶皱的类型为背斜;断层的类型为正断层

2、说明图中符号代表的地层时代。

答:O为奥陶纪、S为志留纪、D为泥盆纪、P为二叠纪、T为三叠纪、J1为早侏罗世、J2为中侏罗世、E为古近纪、N为新近纪。

3、图片中存在几个不整合,以及不整合的类型。

答:图中存在两个不整合。其一是泥盆纪与二叠纪之间的不整合,为平行不整合;其二是中侏罗世与古近纪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4、说明断层形成的时代。

答:断层形成于中侏罗世之后,古近纪之前。

5、说明地层沉积及地壳运动情况。

答:奥陶纪时,该区开始接受沉积,到泥盆纪,该区一直接受沉积,泥盆纪之后,该区地壳整体抬升,缺失石炭系地层,到二叠纪,该区地壳整体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二叠系、三叠系,以及早、中侏罗统地层,中侏罗世之后,该区地壳发生水平运动,地层褶皱并隆起,遭受剥蚀,到古近纪,该区地壳又整体下沉,接受了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沉积。

基岩海岸的海蚀作用

基岩海岸也是能形成独特风景区的海滨地带

1 海蚀凹槽(sea notch)-由基岩组成的海岸一般地形较陡峭。在岸壁基部与海平面的接触带,因受波浪的频频冲击而形成沿水平方向展布的凹穴,称海蚀凹槽。海蚀凹槽的深度可自数十厘米至数米。

2 海蚀穴(sea cave)-它们是在拍岸浪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拍岸浪对海岸岩石冲击时,可将海水和空气强行挤入裂隙中,可形成洞穴,海蚀洞常可深数米至数十米

3 海蚀崖(sea cliff)当凹槽不断向内扩大时,其上悬空的岩石因失去支撑而发生重力垮落,形成陡峭的崖壁,称海蚀崖

4 波切台(wave cutbench)-海蚀崖的基部将继续受浪击,形成新的海蚀凹槽,并发生新的重力塌落,如此反复进行,加上风化作用的联合破坏,会使崖壁节节后退,在崖前形成一个表面平坦,高度几乎接近海平面,微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平台,称为波切台

5 波筑台(wave built bench)-浪蚀作用和海蚀崖坍落的岩块、砂粒由底流带至水下堆积,

形成由堆积物构成的平台,称波筑台

在海蚀崖后退和波切台扩展的过程中,因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导致海蚀作用程度的差异,可形成海穹、海蚀柱等海蚀地形

6海穹:如突出的海岬两侧同遭浪击,易同时发育海蚀洞、一旦洞穴彼此相通,即可形成一座海蚀天生桥,称海穹

7海蚀柱:当洞穴增大致使顶板塌落,则可形成孤立的shi海蚀柱

潮坪沉积

?潮坪(tidal flat):指发育在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平缓海岸地带。潮流可把泥沙带至潮坪,

退潮时沿潮沟把较粗的碎屑带至海中,细粒碎屑则在潮坪上堆积下来(有障壁海滩)

? 1 可形成双向斜层理、波痕、泥裂等

? 2 潮坪上具有海生生物与陆生生物混杂的现象

? 3 沉积物是以粘土、粉砂、细砂沉积为主,形成泥滩。在潮沟中则沉积较粗的物质。

4 若在潮湿气候下,泥滩可发展为海滨沼泽,并形成泥炭沉积。若气候干旱。因滩上积聚的海水蒸发,盐类结晶沉淀,形成盐沼地或称“萨布哈”

24 三角洲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河流的建设作用——波浪和潮汐的破坏作用

(1)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滨海区的延伸。

岩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结构构造:分选性差;层理构造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层面构造。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分布: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以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为主体。

分支河道微相

岩性:中厚层砂岩,厚度多为几米至10m左右;结构:磨圆中等到好,分选中等,构造:大型及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垂向序列:向上变细(与河流相同);平面形态:条带状,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骨架;

陆上天然堤微相

岩性:细砂岩、粉砂岩、泥岩薄互层;结构:磨圆中等到好,分选中等;构造:小型交错层理、波痕,泥岩中可见生物潜穴;生物化石:少见植物碎片;

决口扇微相

岩性:细砂岩,厚度多在2~3m以下;结构:磨圆中等到好,分选中等;构造:小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平面形态:扇形、席状(与河流决口扇类似);垂向序列:向上变细(扇退)或变粗(扇进);

沼泽微相

环境:沼泽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面接近平均高潮线。岩性与构造:沉积物为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生物化石: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分布:沼泽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

淡水湖泊微相面积小,水体浅(3~4m),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黄铁矿、广盐性生物化石。

(2)三角洲前缘亚相

处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位于海平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

水下分支河道微相

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

水下天然堤微相

沉积物为极细的砂和粉砂。粒度概率曲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体组成。有

流水形成的波状层理。

支流间湾微相

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楔形泥质沉积体(泥楔)。

岩性:以粘土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构造:具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波痕及生物介壳、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垂向层序: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沉积。

分支河口砂坝微相

岩性与结构:细砂、粉砂,分选好,质纯。构造:单层为中、厚层,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可见流水波和浪成波痕。生物化石:稀少。

河口砂坝随三角洲向海推进而覆盖于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粘土中有机质产生气体冲上来可形成气鼓构造(气胀构造)。如果下面泥质层很厚,也可产生泥火山和底辟构造。

远砂坝微相

位置:远砂坝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部位,又称末端砂坝岩性:沉积物较河口砂坝细,主要为粉砂,有少量粘土和细砂。构造:可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及冲刷—充填构造等。垂向层序:位于河口砂坝之下,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形成下细上粗的垂向层序。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称指状砂坝。其沉积厚度大,向海变宽加厚,向陆变窄变薄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

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区,河口砂坝受波浪和岸流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使之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席状砂砂质纯,分选好,发育交错层理,化石少。砂体向岸方向加厚,向海方向减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是破坏性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高建设性三角洲相中不发育。

(3)前三角洲亚相

环境: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实际上为处于浪基面以下的正常海相沉积。岩性: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化石:见广盐性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与油气的关系: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希望对各位2013研友有所帮助,祝大家考研成功! 2007中国地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 地震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 3 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4 地上悬河形成条件 5 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6 混合溶蚀效应:两种饱和度或温度不同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7 管涌 8 流土 二简答 1 试述沙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砂土液化的机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松的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间相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砂土要变密实就势必排水,但在急剧变化的周期性地震力作用下,伴随砂土孔隙度减小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畅。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此时砂土的抗剪强度将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而不断降低,直至完全抵消法向压力而使抗剪强度丧失殆尽。此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地基土丧失承载能力而失效。 2 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六字方针:“挡、排、削、护、改、绕” 即避开、加固(抗滑桩、挡土墙、锚固)、移载、排水、岩土性质改良、护坡 治理工程常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地表崎岖,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是泥石流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地质因素。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及数量多少取决于地质因素。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及地震、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等。它们以不同方式提供松散碎屑物,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历年考研真题解析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地温梯度:指深度每增加100米时所升高的温度,以℃表示。 软流圈:地下深度为60-250km范围内的地震波速低速层,是一个具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层次。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能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后形成凹凸不平的破裂面称为断口。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和各种地质体发生或形成的先后顺序或新老关系,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总是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下部,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上部。即原始产状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化石:埋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称为化石。 生物演化律: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相同时期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岩性(矿物组成)的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同,使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称为差异风化。 球形风化:在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和厚层砂岩地区,由于风化作用的影响,岩石表面趋于圆化(球状)的现象。 风化壳:指在陆地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构成的一层不连续的、厚薄不均的薄壳。 残积物:陆地表面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以后,各种矿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可迁移的成分从原矿物中迁移出来随流水带走,剩下的物质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 片流:沿斜坡无固定水道的面状流水。 洪流:由片流汇集到沟谷中形成的有固定水道的水流。 坡积物:片流将洗刷破坏的物质从山坡上部搬运到山坡下部较平缓地带堆积形成坡积物。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井和泉是它的人工和天然露头。 河流的袭夺:向源侵蚀作用较强的水系把分水岭另一侧侵蚀作用较弱的水系上游或其支流袭夺过来,叫河流的袭夺。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下蚀)达一定深度后,接近某一水面时,下蚀作用即停止,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 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 牛轭湖:河流截弯取直后,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三角洲: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 1 圈。 2 内部圈层。 3 4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 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698.74%,称为造岩元素。 7 8、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但不均匀。 9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 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 12、 先后关系。 13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6、地质作用既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T) 7、野外观察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地质现象(T) 8、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龄(T)

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安庆师范学院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地质学基础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大题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 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每空1分, 共10分)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 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3.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4.我国76年唐山地震成因属于火山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 震属于构造地震。 ()5.超基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为65 %以上。 ()6.地层是一层层沉积而成的,因此,较新的地层在任何情况 下,总是位于较老的地层之上。 ()7.地壳总质量最多的是沉积岩,占地壳表面积最多的是火成 岩。 ()8.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A 卷) 院系 姓名

)9.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180 ° )10.背斜的核部都是新岩层,向两翼地层逐渐变老。 1 ?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 .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 ?岩浆: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 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2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 石'。 3. 断层: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3.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 裂构造。 4.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 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堑。 ( )。 2. 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 5,7,9 的矿物分别是( )、 ( )和( )° 3.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4. 组成断层的基本要素有:( )、( )和( )° 5. 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 )、( )和( )° 6. 晚古生代是由( )、 ( )和( )三个纪 1.地球内部层圈从外到内可分为( )和 组成。 (每空1分,共20分) 7.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 八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 三、名词解释: 分,共15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案提供地质依据。3. 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向发展中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法和研究手段等各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8-P9。 第二章矿物与岩 1.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答:地球部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由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地核由铁、镍、硅构成的物质组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考研真题普通地质学全版.doc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考研试卷1998-2007 ★1998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碎屑结构 2.克拉克值 3.矽卡岩 4.地热增温率 5.共轭定理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2.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 _ B_ C_ 3.陨石按成份分为三类A_ B_ C_

4.糜棱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C_ 5.地球上冰川作用的主要时期有A_ B_ C_ 6.可确定地层顶底的沉积岩原生构造主要有A_ B_ C_ 7.温泉的形成与下述因素有关 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2.简述河流的袭夺。 3.简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典型分布区。

★1999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基体和脉体 2.斜层理 3.侵蚀基准面 4.转换断层 5.水化作用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A_ B_ C_ 2.洋壳剖面上四种特征的火成岩是 A_ B_ C_ D_ 3.温泉和地下热水的分布与下述因素有关

A_ B_ C_ 4.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经A、B、C三项校正后,如与该点标准重力值不同,则称改点存在D. A_ B_ C_ D_ 5.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_ B_ C_ 6.地球上冰川作用的时期主要有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浊流地质作用及浊积岩的主要特征。 2.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3.简述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机制和识别标志。 ★2000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择题(在正确答案的号码上画上圆圈,如①)10分 1.里氏震级是Richer根据1960年发生在----的8.9级地震能量确定的。 1.日本2.印尼3.智利 2.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不同在----。 1.有无海沟存在2.有无岛弧存在3.大陆架的宽与窄 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关系最大。 1.地壳活动2.围岩掉入量3.岩浆粘度 4.科马提岩最重要的鉴定标志是-------。 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3.鬣刺结构(构造) 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 1.流纹岩2.安山岩3.花岗岩 6.地震波中-------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1.纵波(P波)2.横波(S波)3.面波(L波)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地质工程考研专业课题库

地质工程考研专业课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40×0.5’) 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 (1)阐明建筑地区的___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___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___ (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___的影响 (5)提出有关建筑物___、___、___和___的合理建议; (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___ 2.活断层:指目前___的断层或有过活动且___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3.震级:是衡量___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___大小所决定。烈度:___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4.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___mm);河水中有___(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河流具有足够广阔的可能被___.

二、简述题:(3×10’=30) 1、活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2、什么是斜坡的变形与破坏,试论述斜坡变形破坏的三个不同演化阶段。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为何? 三、工程地质分析:(4×5’=20) 1、请写出下图中的滑坡要素。 2、根据震源机制理论分析图中发震断层的性质。 3、试分析下列河间地块是否会发生水库渗漏。 4、已知渗流方向为由下向上,请用砾石,粗砂和细砂设计反滤层。

四、综合分析题:(1×30’=30) 计划中的一条高速铁路,将通过一个滑坡体,试论述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4×6’) 1.地震烈度 2.工程地质类比法 3.临界水力梯度 4.活断层 5.斜坡变形破坏 6.混合溶蚀效应 二、判断题(8×2’=16)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工程地质学考研真题-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工程地质学 一、概念题(共30分) (请简要陈述下列名称的概念,每题3分) 1.粒度成分 2.崩解性 3.土的微结构 4.残积土 5.岩体结构面 6.前期固结压力 7.活断层(或活动断裂) 8.地面沉降 9.地震基本烈度10.标准贯入击数 二、填充题(共30分) (请根据所给条件,填写括号内答案,每题3分) 1.粉质粘土的塑性指数I p一般介于()之间。 2.()和伊利石是膨胀土的最常见矿物类型。 3.某岩石的软化系数(K R)为0.75, 饱水抗压强度(σcw)为72MPa, 那么其干抗压强度(σcd)应当是()Mpa。 4.按照Deere的分类方法(即RQD法),RQD值等于85的岩体,应当判定为质量()等级的岩体。 5.斜坡软弱结构面与斜坡临空面的关系对于斜坡的稳定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顺向坡最不稳定,而()坡最为稳定。 6.()土容易产生砂土液化。 7.渗透变形的主要类型有( )和流土两类。 8.深埋的均质坚硬岩石,当进行开挖支衬时,可能会产生(),表现出强大的冲击地压。 9.地基土由外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随深度增加而(),自重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0.地基承载力分为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f k)和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三、问答题(50分) 1.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2.淤泥类土(软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3.从地貌特征如何鉴别活动断裂?(10分) 4.滑坡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几类?(12分) 5.地下工程中的形变围岩压力产生条件是什么?(12分) 1.一无限长土坡与水平面成α角( 见图1),土的容重γ=19kN/m3, 土与基 岩面的抗剪强度指标c=0, φ=30o。求 =1.2时的α角容许值。(20 安全系数F s 分) 2.图2中的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花 岗岩、砂岩和页岩在常温、10Mpa压力图1下的蠕变曲线。请指出(1)、(2)、(3) 号曲线对应的岩石类别,并分别说明其蠕变特点。(20分) (注:横轴为时间t; 纵轴为应变ε)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圈。 2、地球是由若干不同状态和成分的物质呈同心圈层所组成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我们主要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作为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其中莫霍面、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地壳元素中的氧、硅、铝、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含量最高,占地壳总量的98.74%,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由一个不连续面康拉德面分为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上下两层。 8 9、地球内部的三个基本圈层是薄的,铝镁硅酸盐地壳,铁镁硅酸盐地幔和铁镍为主的地核。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质学上采用相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根据地之作用的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12、相对低质年代是根据地质时期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古生物阶段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先后关系。 1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时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解性等特点。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工程地质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矿物呈板块、黑色、珍珠光泽,一组完全解理,硬度2.5—3.0。该矿物可定名为(D)。 A.辉石B.角闪石C.橄榄石D.黑云石 2、下列岩石为岩浆岩的是(C)[A] A.灰石(橄榄石)B.片麻岩(灰岩) C.辉石(石英岩)D.泥岩(砂岩) 3、碎屑物质被胶结以后所开成的结构称为(A)。 A.碎屑结构B.斑关结构C.沉积结构D.碎裂结构 4、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C)。 A.抗剪断强度B.抗拉强度C.抗切强度D.抗剪强度 5、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A)。 A.较早B.较晚 C.无法确定D.沉积岩未经构造变动影响时,较晚 6、下列不是地质年代单位的(D)。 A.宙B.代C.纪D.统 7、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角方位角相差90° 8、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断层的标志是(D)。 A.擦痕和阶步B.牵引构造 C.地层的重复和缺失D.底砾岩 9、砂嘴、砂坎地形常形成于(C)。 A.次深海带B.深海带C.海岸带D.浅海带 10、泥炭及淤泥质土是(B)形成的。 A.包气带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 11、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A)。 A.激发地震B.形变地震C.强震D.海洋地震 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不包括(B)地下水。

A.包气带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13、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C)。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D.构造面 14、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C)。 A.崩塌B.滑动C.松动D.弯曲 15、下列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B)。 A.可溶性岩石B.岩有利于为软岩C.水是流动的D.水内有侵蚀性16、盐渍土不具有(D)。 A.溶陷形B.膨胀裂C.腐蚀性D.崩解性17、软土不具有特性是(B)。 A.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 B.天然孔隙比小于1 C.流变性 D.高压缩性 18、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C)。A.1:5000~1:50000 B.1:2000~1:10000 C.1:500~1:2000 D.1:200~1:1000 19、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A)。 A.实验法B.路线穿越法 C.界线追索法D.布点法 20、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C)。 A.水文地质条件B.地质构造 C.建筑物的类型D.地貌 21、对地下结构物产生浮力的地下水是(D)。 A.包气带水B.承压水 C.潜水D.承压水或潜水 22、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是掼(D)应务的重分布。 A.岩土原有应力B.洞室衬砌应力

工程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试题名称:工程地质学 一、名词术语解释 特征(卓越)周期活断层地震烈度地震效应有效应力原理砂土液化地面沉降推落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泥石流斜坡破坏卸荷回弹岩溶岩溶作用比溶解度比容蚀度混和溶蚀效应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基岩抗力体土的触变性湿陷性最优含水率 岩体结构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岩体的工程分类载荷实验展示图工程地质测绘 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风化系数围岩抗力系数岩体软化系数岩体抗冻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渗流渗透变形渗透系数渗透率透水率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基地附加应力主固结 次固结主应力负摩擦阻力坝基扬压力围岩抗力岩爆水库浸没 二、是非判断题 1、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崩塌一般发生于厚层坚硬岩体中。() 3、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含量愈多则岩溶发育愈弱。() 4、动水压力的单位是kN/m3。() 5、与天然地震相比,水库诱发地震的b值较低。() 6、可行性研究勘查应符合确定建筑场地方案的要求。() 7、当地基持力层起伏较大时,以采用预制打入桩为宜。() 8、盾构法适用于在淤泥土和饱和粉细砂土中的隧道施工。() 9、各种规格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都要进行触探杆长度校正。() 10、土坝在选坝时必须考虑有无修建溢洪道的有利地形地质条件。() 11、活断层的错动速率是不均匀的,不同的断层错动速率不等,同一条活断层的不同部 位其值也可能不等。() 12、饱水砂层越厚、埋藏越深,地震历时长且强度大,则砂土液化的可能性越大。 () 13、在高烈度地震区选择房屋建筑场地,应尽量避开地下水埋深过大的地段。 () 14、在水平地应力 1较大的地区,为使岩体中地下洞室周边应力有所改善,洞轴线宜与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 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臵深度的

平整坑底,放臵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臵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 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

地质学基础试题八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