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文档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文档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文档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文档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摘要:“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无论是地方党委、政

府还是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任何决

策和计划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企

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任何决策和计划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本文从执行力弱化和缺失的成因及如果提高干部执行力两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部分干部在执行力方面存在弱化和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

总的来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在执行力问题上,还是比较过硬、比较优良的,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发展不缺好的思路、好的政策和鼓舞人心的目标,缺少的是强烈的执行理念和狠抓工作落实的精神,执行力低下的问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是比较突出的,有些领导干部把权力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和“个人荣

耀”,不懂怎样通过自身的权力去提高执行力水平,而使自己的组织分配权失去应有的价值,使自己所分管的部门丧失了执行力。部分干部在执行力方面存在弱化和缺失的成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内因上看,当前许多工作之所以推进慢、落实难、关键在干部,关键在执行主体主观上存在“七个主观偏差”。

是思想僵化;二是观念淡化;三是激情不在;四是作用弱化;五是责任心和能力的双缺失;六是忽视学习,不求甚解;七是马虎大意,反应迟缓。

其次,从外因上看,执行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实践过程,需要上下一致贯彻。而客观上“四大根源”致使执行受阻。一是渠道不畅影响执行力。执行渠道是否畅通,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行力水平。顺畅的执行渠道, 可以产生最小程度的执行磨擦和最大限度的综合执行力。二是利益驱使影响执行力。在许多情况下,一些部门、单位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淡薄。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影响执行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执行力,构成影响执行力的经济根源。四是机制不顺影响执行力。客观的说,当前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中心工作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奖惩机制的有效性、评先评优的公认性、项目指标的可行性都还存在着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

还有,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低效软弱的执行机制、赏罚不明的干部考核和选拔制度,也都是造成执行力弱化的外因——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

二、提升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途径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领导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执政能力。那么如何提升干部的执行力,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牢固的执行观念

观念决定思想, 思想支配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观念是行动的基础与核心,有好的观念才会有好的执行。领导干部要有效执行,要抓好执行,首先就得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强烈的执行观念。

2.提高自身的执行素质

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执行素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力增强优良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是领导干部提高执行力的品质之基。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克服知识和本领恐慌,增强执行的勇气和底气。

其次,着力培育强烈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是领导干部提高执行力的行动之源。美国著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作为领导干部,不论在那个工作岗位,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不断进行深入的思想解放和开拓创新,应具有创新的思维,是领导干部提高执行力的创造之要。创新是执行力的动力,创新是执行力的

源泉,创新是提高执行力的法宝。善于创新, 将能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和领导的精神,这就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没有哪一个领导会喜

欢一个只会做工,不会用脑的执行机器。能够把领导的决策本土化的人,才是执行力强的优秀人才。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创新,不断创新。

第四, 应打造团队精神。领导干部应注意培养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培育团结协作的政治和情感氛围, 更应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领导干部有较强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

增强班子、团队的执行力, 否则班子和团队就会软弱涣散,没有执

行力,贻误各项工作, 危害党的事业。

3.健全完善的问责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执行制度,是领

导干部提高执行力的外因之需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

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提高执行力,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执行不力问题的关键环节。

4.应掌握科学的执行方法

我们不仅要敢干、坚持干,还要学会巧干,这就是执行的方

法,这是需要智慧的。提高执行力, 关键要得法。执行是方法的

表现,方法是执行的载体和手段; 执行只有依靠方法才能实现, 方法只有通过执行才起作用。因此, 加大执行力度, 提高执行效果, 必须熟练掌握科学的执行方法。

5.保持坚韧的执行精神

美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

他有坚强的意志。”实际上,我们常说的力量并不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执行力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对此,波斯著名文学家萨迪在《蔷薇园》中更有形象的说法。他说:“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6.要科学分工

之所以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因为凝聚力不强,没有进行科学分工,从而出现了互相扯皮的情况。

所以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杜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切实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指标,这样才能使个人的努力更科学地量化出来,从而有效激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

总之,提高执行力,让我们学到的是改变做事方式,让想法变成行动,让行动导向结果,让原因变得苍白,这就是果因思维。

通过我们广大干部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将会更加出色、更有效率、更有成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