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计量大学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2008—2019(缺13、15、16、17)年考研真题试题

中国计量大学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2008—2019(缺13、15、16、17)年考研真题试题

中国计量大学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2008—2019(缺13、15、16、17)年考研真题试题
中国计量大学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2008—2019(缺13、15、16、17)年考研真题试题

中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三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姓名成绩 班级学号 日期 2014年5月24号地点综合实验楼机房备注:

1.实验目的 (1)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3)通过观察对实际心电图信号的滤波作用,获得数字滤波的感性知识。 2.实验环境 应用MATLAB 6.5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3.实验内容及原理 (1)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低通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指标参数为:在通带内截止频率低于0.2π时,最大衰减小于1dB ;在阻带内[0.3π,π]频率区间上,最小衰减大于15dB 。 (2)以0.02π为采样间隔,打印出数字滤波器在频率区间[0,π/2]上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 (3)用所设计的滤波器对实际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进行仿真滤波处理,并分别打印出滤波前后的心电图信号波形图,观察总结滤波作用与效果。 教材例中已求出满足本实验要求的数字滤波系统函数: ∏==3 1)()(k k z H z H , 3,2,1,1)21()(2121=--++=----k z C z B z z A z H k k k 式中 A=0.09036, 2155 .0,9044.03583 .0,0106.17051 .0,2686.1332211-==-==-==C B C B C B 4.实验结果 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 0510152025 303540455055-100-50 50 n x (n ) 心电图信号采样序列x(n)

一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 30405060-100-80 -60 -40 -20 20 40 n y 1(n ) 一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二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 30405060-100-80 -60 -40 -20 20 40 n y 2(n ) 二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三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0102030 405060-80-60 -40 -20 20 40 n y 3(n )三级滤波后的心电图信号

2018年中国计量大学805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考研真题

(注:本试卷中的)(t u 代表单位阶跃信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y t f t h t =*,则)3(*)3(t h t f 等于( )。 (A ))3(31t y (B ))3(91t y (C ))9(31t y (D ))9(91t y 2.连续非周期信号)(t f 的频谱)(ωj F 的特点是( )。 (A )周期、连续频谱 (B )周期、离散频谱 (C )连续、非周期频谱 (D )离散、非周期频谱 3.=-?-)1()3(t u t u ( ) (A))4(t u - (B))4(-t u (C))1()3(t u t u --- (D))1()3(---t u t u 4.理想低通滤波器在通带内( )。 (A )幅频特性为线性,相频特性也为线性 (B )幅频特性为线性,相频特性为常数 (C )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为线性 (D )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也为常数 5. 积分?--++3 33)]2()()[2(dt t t t δδ的结果是( )。 (A )10 (B )12 (C )14 (D )16 6.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s e s s s F 3213)(-+=的原函数等于( )。 (A )()tu t (B ))3(-t tu (C ))()3(t u t - (D ))3()3(--t u t 7.序列n j n j e e n x ??? ????? ??+=103102)(ππ,该序列是( )。 (A )非周期序列 (B )周期N=10 (C )周期N=20 (D )周期N=30

8.)63(+-t f 是如下运算的结果( )。 (A ))3(t f -右移6 (B ))3(t f -左移6 (C ))3(t f -右移2 (D ))3(t f -左移2 9.已知某系统方程为)())(tan()(t u t x t y -=,则该系统是( )。 (A )线性时不变系统 (B )非线性时变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0. 已知某系统方程为)2()(t tx t y -=,则该系统是( )。 (A )因果稳定系统 (B )因果非稳定系统 (C )非因果稳定系统 (D )非因果非稳定系统 二. 简答题(共60分) 1. (4分) 若t t t f ππ)80sin()(=, )(2t f 的奈奎斯特频率是多少? )2(t f 的奈奎斯特频率为多少? 2. (6分) 已知图1(a)所示的信号)(1t f 的傅里叶变换为()1F j ω,求图1(b)所示的信号)(2t f 的傅里叶变换。 图1(a) 图1(b) 3.(10分)信号)(t f 与)(t h 的波形如图2所示,写出)(t f 与)(t h 的表达式,求两信号的卷积)(t y ,画出)(t y 的波形图。

DSP实验报告

一、综合实验内容和目的 1、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学习掌握TMS320F28335的浮点处理; (2) 学习并掌握A/D模块的使用方法; (3) 学习并掌握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的相关知识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 (4) 学习信号时域分析的方法,了解相关电量参数的计算方法; (5) 了解数字滤波的一些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要求1:对给定的波形信号,采用TMS320F28335的浮点功能计算该信号的以下时域参数:信号的周期T,信号的均方根大小V rms、平均值V avg、峰-峰值V pp。 其中,均方根V rms的计算公式如下: V= rms 式中N为采样点数,()u i为采样序列中的第i个采样点。 要求2:所设计软件需要计算采样的波形周期个数,并控制采样点数大于1个波形周期,且小于3个波形周期大小。 要求3:对采集的数据需要加一定的数字滤波。 二、硬件电路 相关硬件:TMS320F28335DSP实验箱,仿真器。

硬件结构图 三、程序流程图 1、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流程图2、子程序流程图

参数计算的流程图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实验过程分析 (1) 使用的函数原型声明 对ADC模件相关参数进行定义:ADC时钟预定标,使外设时钟HSPCLK 为25MHz,ADC模块时钟为12.5MHz,采样保持周期为16个ADC时钟。 (2) 定义全局变量 根据程序需要,定义相关变量。主要有:ConversionCount、Voltage[1024]、Voltage1[1024]、Voltage2[1024]、filter_buf[N]、filter_i、Max、Min、T、temp、temp1、temp2、temp3、Num、V、Vav、Vpp、Vrm、fre。这些变量的声明请见报告后所附的源程序。 (3) 编写主函数 完成系统寄存器及GPIO初始化;清除所有中断,初始化PIE向量表,将程

中南大学RFID课程设计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 RFID课程设计 班级:物联网工程1201班 学号: 0909120316 姓名:王兆岳 指导教师:李刚 日期: 2015年4月25日

第一节课程设计选题 (1) 1.1选题背景 (1) 1.2课程设计目标 (1) 1.3课程设计使用的相关语言及数据库 (2) 1.4测试环境 (2) 第二节总体设计 (2) 2.1处理流程概要 (2) 2.2总体架构设计 (3) 2.3总体处理流程 (4) 第三节 PC端具体设计 (4) 3.1PC端模块划分 (4) 3.2出入库控制模块 (5) 3.3信息查询模块 (6) 3.4账号注册模块 (8) 3.5充值缴费模块 (8) 3.6硬件通讯中间件 (10) 第四节移动端具体设计 (11) 4.1剩余车位展示 (11) 4.2停车场线路导航 (12) 4.3个人记录、余额查询 (13) 第五节主要算法 (13) 6.1避免刷卡同时激活入库和出库 (13) 6.2多张卡同时在区域内时的屏蔽 (14) 6.3屏蔽偶发错误 (15) 第六节实验总结 (15)

第一节课程设计选题 1.1选题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在不断攀升,因此楼宇、社区和商业区构建停车场及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迫切,构建一套包含车辆进出、停车泊位、缴费结算、资料查询、信息提示等功能的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已成为停车场管理部门的共同愿望,同时由于传统停车场并没有与互联网实现对接,经常造成停车位的浪费或是由于驾驶员不能及时获知停车位已满的消息而导致能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交通拥堵的状况,基于此我选择停车场管理系统作为本次RFID课程设计的题目。 1.2课程设计目标 在本方案中,效率、正确率、信息的整合、以及便捷性是重点追求的目标。 效率读取后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写入数据库备查 正确率保证每次读取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漏读”或“重读” 信息的整合不同功能模块要实现良好的整合 便捷性尽可能减少人员手动操作,尽量实现自动化

数字信号处理试题--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试卷 数字信号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10分) 1.序列()sin(3/5)x n n π=的周期为 。 2.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有 律、 律、 律。 3.对4()()x n R n =的Z 变换为 ,其收敛域为 。 4.抽样序列的Z 变换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的关系为 。 5.序列x(n)=(1,-2,0,3;n=0,1,2,3), 圆周左移2位得到的序列为 。 6.设LTI 系统输入为x(n) ,系统单位序列响应为h(n),则系统零状态输出y(n)= 。 7.因果序列x(n),在Z →∞时,X(Z)=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δ(n)的Z 变换是 ( ) A.1 B.δ(ω) C.2πδ(ω) D.2π 2.序列x 1(n )的长度为4,序列x 2(n )的长度为3,则它们线性卷积的长度是 ( ) A. 3 B. 4 C. 6 D. 7 3.LTI 系统,输入x (n )时,输出y (n );输入为3x (n-2),输出为 ( ) A. y (n-2) B.3y (n-2) C.3y (n ) D.y (n ) 4.下面描述中最适合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的是 ( ) A.时域为离散序列,频域为连续信号 B.时域为离散周期序列,频域也为离散周期序列 C.时域为离散无限长序列,频域为连续周期信号 D.时域为离散有限长序列,频域也为离散有限长序列 5.若一模拟信号为带限,且对其抽样满足奈奎斯特条件,理想条件下将抽样信号通过 即可完 全不失真恢复原信号 ( ) A.理想低通滤波器 B.理想高通滤波器 C.理想带通滤波器 D.理想带阻滤波器 6.下列哪一个系统是因果系统 ( ) A.y(n)=x (n+2) B. y(n)= cos(n+1)x (n) C. y(n)=x (2n) D.y(n)=x (- n) 7.一个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包括 ( ) A. 实轴 B.原点 C.单位圆 D.虚轴 8.已知序列Z 变换的收敛域为|z |>2,则该序列为 ( ) A.有限长序列 B.无限长序列 C.反因果序列 D.因果序列 9.若序列的长度为M ,要能够由频域抽样信号X(k)恢复原序列,而不发生时域混叠现象,则频 域抽样点数N 需满足的条件是 ( )

DSP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DSP技术及课程设计 实验名称: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综合实验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ssb 学号:08011 实验室:304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ssb1 ssb2 实验时间:2014年 6 月 5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1.实验目的和要求 (3) 1.1 实验目的 (3) 1.2 实验要求 (3) 1.2.1 基本功能 (3) 1.2.2 提高功能 (3) 2.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3) 3.实验原理 (3) 3.1 直流无刷电动机 (3) 3.2 电机驱动与控制 (5) 3.3 中断模块 (7) 3.3.1 通用定时器介绍及其控制方法 (7) 3.3.2 中断响应过程 (7) 3.4 AD模块 (8) 3.4.1 TMS320F28335A 芯片自带模数转换模块特性 (8) 3.4.2 模数模块介绍 (8) 3.4.3 模数转换的程序控制 (8) 4.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8) 4.1 准备实验1:霍尔传感器捕获 (8) 4.1.1 实验目的 (8) 4.1.2 实验内容 (9) 4.1.2.1 准备 (9) 4.1.2.2 霍尔传感器捕获 (9) 4.2 准备实验2:直流无刷电机(BLDC)控制 (10) 4.2.1 程序框架原理 (10) 4.2.1.1 理解程序框架 (10) 4.2.1.2 基于drvlib281x库的PWM波形产生 (11) 4.2.2 根据捕获状态驱动电机运转 (12) 4.2.2.1 目的 (12) 4.2.2.2 分析 (12) 4.3 考核实验:直流无刷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13) 4.3.1 初始化工作 (13) 4.3.2 初始化定时器0.... . (13) 4.3.3初始化IO口 (13) 4.3.4中断模块.... (13) 4.3.5 AD模块 (14) 4.3.6在液晶屏显示 (15) 4.3.7电机控制 (17) 4.3.7.1 控制速度方式选择 (17) 4.3.7.2 控制速度和转向 (18) 4.3.8延时子函数 (19) 4.3.9闭环PID调速 (19)

(完整版)《中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14试卷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3-- 2014学年 下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100分钟 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 考试形式: 闭 卷 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通信2012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本题20分,每空2分) 1.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 ∞<∑+∞ -∞=|)(|n n h 。 (p17) 2.若()a x t 是频带宽度有限的,要想抽样后()()a x n x nT =能够不失真地还原出原始信号()a x t ,则抽样频率必须 大于或等于 两倍信号谱的最高频率,这就是奈奎斯特抽样定理。P24 3. 如果序列)(n x 是一长度为64点的有限长序列)630(≤≤n ,序列)(n h 是一长度为128点的有限长序列)1270(≤≤n ,记)()()(n h n x n y *=(线性卷积),则)(n y 为 64+128-1=191 点的序列,如果采用基FFT 2算法以快速卷积的方式实现线性卷积,则FFT 的点数至少为 256 点。P12、p111 4. 设序列()x n 傅立叶变换为()jw X e ,则0()x n n -(0n 为任意实整数)的傅立叶变换是 0)(jwn jw e e X -? 。P35 5. 序列()(3)x n n δ=-的傅里叶变换是 3jw e - 。P35 6.某DFT 的表达式是1 0()()N kn N n X k x n W -==∑,则变换后数字频域上相邻两个频率样点之间的 间隔是 2/N π 。 p76 7.用DFT 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会有 频谱混叠、截断效应、栅栏效应 三种误差来源。 P103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序列()(1)n x n a u n =---,则()X z 的收敛域为( A )。P48列 2.5.4 A. ||||z a < B. ||||z a ≤ C. ||||z a > D. ||||z a ≥ 2.下列系统(其中y(n)为输出序列,x(n)为输入序列)中哪个属于线性系统?( D )p11 A.5()()y n x n = B.()()(2)y n x n x n =+ C.()()2y n x n =+ D. 2 ()()y n x n = 3. 直接计算N 点DFT 所需的复数乘法次数与( B )成正比。P110 A.N B.N 2 C.N 3 D.Nlog 2N 4.ZT[2()]n u n --=__B____。P46,例2.5.1

中国计量学院电子实习答案(全)

第 1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焊料的作用为
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低的熔点;
B: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及较高的熔点。 参考答案:A 第 2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
教材 199 页图 6.37 中当 H、I 之间加入 13.4V 电压时,正常情况下 、 V15 V6
A:发光、不发光;
B:发光、发光;
C:不发光、发光。 参考答案:A 第 3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
教材 199 页图 6.37 中电机的转速由什么元件进行调整
A:R5 ;
B:R8;
C:R7 参考答案:B 第 4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有一五色环电阻器,该电阻器的第一环颜色为绿色,第二环为蓝色,第三环为黑色, 第四环为红色, 第五环为红色。 这个电阻的标称阻值及允许偏差为
A:56000±2% Ω
B:65000±1%Ω
C:560±2%Ω 参考答案:A

第 5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
用数字万用表的哪挡可以判别数码管位选(个位、十位、百位)引脚及 各笔段(a、b、c、d、e、f、g)对应的引脚。
A:二极管挡;
B:电阻挡;
C:电压挡 参考答案:A 第 6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三极管的金属外壳与三极管的什么极相连通,以便散热。
A: b 极;
B:c 极;
C:e 极. 参考答案:B 第 7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
教材 208 页图 6.43 电路中 C1 起什么作用
A:低频信号耦合及隔直;
B:滤波;
C:高频信号耦合 参考答案:A 第 8 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采用再流焊工艺时,SMT 的工艺过程为
A:点胶→贴片→固化→焊接;
B: 涂焊膏→贴片→焊接。 参考答案:B

DSP实验报告

实验0 实验设备安装才CCS调试环境 实验目的: 按照实验讲义操作步骤,打开CCS软件,熟悉软件工作环境,了解整个工作环境内容,有助于提高以后实验的操作性和正确性。 实验步骤: 以演示实验一为例: 1.使用配送的并口电缆线连接好计算机并口与实验箱并口,打开实验箱电源; 2.启动CCS,点击主菜单“Project->Open”在目录“C5000QuickStart\sinewave\”下打开工程文件sinewave.pjt,然后点击主菜单“Project->Build”编译,然后点击主菜单“File->Load Program”装载debug目录下的程序sinewave.out; 3.打开源文件exer3.asm,在注释行“set breakpoint in CCS !!!”语句的NOP处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Toggle breakpoint”加入红色的断点,如下图所示; 4.点击主菜单“View->Graph->Time/Frequency…”,屏幕会出现图形窗口设置对话框 5.双击Start Address,将其改为y0;双击Acquisition Buffer Size,将其改为1; DSP Data Type设置成16-bit signed integer,如下图所示; 6.点击主菜单“Windows->Tile Horizontally”,排列好窗口,便于观察 7.点击主菜单“Debug->Animate”或按F12键动画运行程序,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 心得体会: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练习,让自己更进一步对CCS软件的运行环境、编译过程、装载过程、属性设置、动画演示、实验结果的观察有一个醒目的了解和熟悉的操作方法。熟悉了DSP实验箱基本模块。让我对DSP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结合为一体的学习体系,使我更好的领悟到DSP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电气1031班肖斯诺 第一次认识到信号这个概念是在小学自然课上的一个小实验:用两个杯 子和一根很长的线远距离聊天。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个最先做完的小伙 伴得意的表情,像是吃到了最甜的糖果。后来我慢慢知道,其实信号充斥着我 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电视,空调,微波炉等等……信号几乎无处不在。而第一 次深入了解和学习信号是在大一的这门信息与信号课程上,接下来说说我对这 门课程的理解吧。 先说说何为信号,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从广义上讲, 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例如,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 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这属于光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 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这属于声信号;遨游太空的各 种无线电波、四通八达的电话网中的电流等,都可以用来向远方表达各种消息,这属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进行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总的来说,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号,信息是信号包含的内容。没有信息,信号将毫无意义,这是两个分不开,却又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充分地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必须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 包括两个方面,即信号分析和信息处理。而信息处理则指按某种需要或目的, 对信号进行特定的加工,操作或修改。信号处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信 号滤波,信号中的干扰/噪声抑制或滤除、信号平滑、信号锐减、信号增强、信 号的数字化、信号的恢复和重建、信号的编译和译码、信号的调制和调解、信 号加密和解密、信号均衡或校正、信号的特征提取、信号的辨识或目标识别、

信息融合及信号的控制,等等。 这是现代信号处理的过程,而古往至今信息处理是经过了多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对信号如此多变的应用。 概括说来,信息与信号处理大致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发展过程:肢体语言信息语言文字信息远程通讯与信息处理模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其实在人类之前就有了,蜜蜂跳舞就是一种信号,蜜蜂们通过跳舞产生信号,让自己的同伴了解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而当人类诞生以后,信号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古时候,大概还在石器时期的时候,类人猿通过吼叫以及各种肢体语言在种群生活中向其他类人猿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随着人类祖先的不断进化,开始使用各种工具,人类的生活中不只只有寻找食物以谋求生存,于是,语言出现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步。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就是语言的诞生。语言的诞生让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方便,人类文明也因此不断地进化,再之后,人类又发明了沉默的语言——文字,文字的产生让人类的学习能力增加,文字这种信号形式让信息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人类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得到保存,后人通过前人保存下来的信息可以直接得到前人总价下来的知识精华,并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这让人类在相对来说短短的几千年来成为世界当之无愧的统治者。 自工业革命以后200来年,人类的文明又得到了一步巨大的跨越,科学知

dsp实验报告

DSP 实验课大作业实验报告 题目:在DSP 上实现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和动目标检测的原理,及其DSP 实现的整个流程; (2)掌握C 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基本方法。 (3)使用MATLAB 进行性能仿真,并将DSP 的处理结果与MATLAB 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 (二)实验内容: 1. MATLAB 仿真 设定信号带宽为B= 62*10,脉宽-6=42.0*10τ,采样频率为62*10Fs =,脉冲重复周期为-4T=2.4*10,用MATLAB 产生16个脉冲的线性调频信号,每个脉冲包含三个目标,速度和距离如下表: 对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MTI ,MTD 。并且将回波数据和频域脉压系数保存供DSP 使用。 2.DSP 实现 在Visual Dsp 中,经MATLAB 保存的回波数据和脉压系数进行脉压,MTI 和MTD 。 (三)实验原理 1.脉冲压缩原理 在雷达系统中,人们一直希望提高雷达的距离分辨力,而距离分辨力定义为:22c c R B τ?==。其中,τ表示脉冲时宽,B 表示脉冲带宽。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

出高的雷达分辨率要求时宽τ小,而要求带宽B大。但是时宽τ越小雷达的平均发射功率就会很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雷达的作用距离。因此雷达作用距离和雷达分辨力这两个重要的指标变得矛盾起来。然而通过脉冲压缩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脉冲压缩技术能够保持雷达拥有较高平均发射功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距离分辨力。 在本实验中,雷达发射波形采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LFM),其中频率与时延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将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满足频率与时延成反比关系。那么输入信号的低频分量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时延,而输入信号的高频分量就会得到一个较小的时延,中频分量就会按比例获得相应的时延,信号就被压缩成脉冲宽度为1/B的窄脉冲。 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使用一个与输入信号时延频率特性规律相反的滤波器我们可以实现脉冲压缩,即该滤波器的相频特性与发射信号时共轭匹配的。所以说脉冲压缩滤波器就是一个匹配滤波器。从而我们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两个方向进行脉冲压缩。 滤波器的输出() h n= y n为输入信号() x n与匹配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1) y n x n s N n =--。转换到频域就是--卷积的结果:* ()()*(1) s N n =。因此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和系统函数分别转化到频域:Y k X k H k ()()( Y k,然后将结果再转化到时域, h n H k →,进行频域相乘得() ()() x t X k →,()() 就可以得到滤波器输出:()() →。我们可用FFT和IFFT来实现作用域的 Y k y n 转换。原理图如下: 图1.脉冲压缩原理框图 2.MTI原理 动目标显示(MTI)技术是用来抑制各种杂波,来实现检测或者显示运动目标的技术。利用它可以抑制固定目标的信号,显示运动目标的信号。以线性调频

中国计量学院电子实习答案全

在教材193页图6.22中 C 8两端接一个什么元件,就可起手动复位的功能第1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焊料的作用为 A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较低的熔点; B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及较高的熔点。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 教材199页图6.37中当H 、I 之间加入13.4V 电压时,正常情况下V 15、V 6 A :发光、不发光; B :发光、发光; C :不发光、发光。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 教材199页图6.37中电机的转速由什么元件进行调整 A :R5 ; B :R8; C :R7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有一五色环电阻器,该电阻器的第一环颜色为绿色,第二环为蓝色,第三环为黑色, 第四环为红色,第五环为红色。 这个电阻的标称阻值及允许偏差为 A :56000±2% Ω B :65000±1%Ω C :560±2%Ω 参考答案:A

用数字万用表的哪挡可以判别数码管位选(个位、十位、百位)引脚及各笔段(a、b、c、d、e、f、g)对应的引脚。 A:二极管挡; B:电阻挡; C:电压挡 参考答案:A 第6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三极管的金属外壳与三极管的什么极相连通,以便散热。 A:b极; B:c极; C:e极. 参考答案:B 第7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一般) 起什么作用 教材208页图6.43电路中C 1 A:低频信号耦合及隔直; B:滤波; C:高频信号耦合 参考答案:A 第8题[单选题] 难度系数(未知) 采用再流焊工艺时,SMT的工艺过程为 A:点胶→贴片→固化→焊接; B:涂焊膏→贴片→焊接。 参考答案:B

DSP运行实验报告

DSP运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CCS软件仿真下,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熟悉借助单片机的DSP程序下载和运行; 熟悉借助仿真器的DSP程序下载和运行;熟悉与DSP程序下载运行相关的CCS编程环境。 二、实验原理 CCS软件仿真下,借用计算机的资源仿真DSP的内部结构,可以模拟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 如果要让程序在实验板的DSP中运行、调试和仿真,可以用仿真器进行DSP程序下载和运行。初学者也可以不用仿真器来使用这款实验板,只是不能进行程序调试和仿真。 在本实验板的作用中,单片机既是串口下载程序的载体,又是充当DSP 的片外存储器(相对于FLASH),用于固化程序。 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CCS3.3的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1、CCS软件仿真下,DSP程序的下载和运行。 第一步:安装CCS,如果不使用仿真器,CCS 的运行环境要设置成一个模拟仿真器(软仿真)。

第二步:运行CCS,进入CCS 开发环境。 第三步:打开一个工程。 将实验目录下的EXP01目录拷到D:\shiyan下(目录路径不能有中文),用[Project]\[Open]菜单打开工程,在“Project Open”对话框中选 EXP01\CPUtimer\CpuTimer.pjt,选“打开”, 第四步:编译工程。 在[Project]菜单中选“Rebuild All”,生成CpuTimer.out文件。 第五步:装载程序。 用[File]\[Load Program]菜单装载第四步生成CpuTimer.out文件,在当前工程目录中的Debug 文件夹中找到CpuTimer.out文件,选中,鼠标左键单击“打开”。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八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应用 课程名称____数字信号处理________ 院系部: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班级:信息1002 学生姓名:王萌学号: 11012000219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范杰清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 FIR 数字滤波器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掌握FIR 数字 滤波器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以及FIR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 FIR 数字滤波器可以设计成具有线性相位,在数据通信、图像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等实际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M 阶FIR 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 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 [k ]是长度为M +1的有限长因果序列。当满足对称条件时,该FIR 数字滤波器具有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主要有窗口法、频率取样法及优化设计法。 MATLAB 中提供的常用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函数有: fir1 窗函数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 带阻、多频带滤波器) fir2 频率取样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任意频率响应 firls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指定频率响应 firrcos 升余弦型 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 intfilt 内插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 kaiserord 凯塞(Kaiser)窗函数设计法的阶数估计 firpm Parks-McClellan 算法实现FIR 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 firpmord Parks-McClellan 数字滤波器的阶数选择 cremez 复系数非线性相位FIR 等波纹滤波器设计 1、 窗口法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 fir1函数可以很容易地实现FIR 数字滤波器窗口法设计。 可设计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多频带滤波器。 k M k z k h z H -=∑=][)(0

中国计量学院学分制暂行规定

中国计量学院学分制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以利于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志趣与个性差异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选择,把严格的目标管理和弹性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二章学分构成与计算 第四条学分制的内容包括学分和学分绩点。学分是表征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进度的计量单位。学分绩点是表征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反映学习的质与量的主要指标,是进行学生奖惩、评优和学籍处理的依据。 第五条课程学分的确定,根据课程性质、授课时数和课外学习量等因素而定。原则上,1学分的学习量按如下标准计算: (一)理论课程:每17学时计1学分。 (二)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体育课、军事理论课:每34学时计1学分。 (三)集中进行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每周计1 学分。 第六条为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区别学生的成绩差异,需计算课程的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具体计算办法如下(详见附件)。 第三章课程设置与修读 第七条课程按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包括全校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基础课、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而设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学生必须取得必修课的全部学分。 (二)选修课包括校设选修课和院设选修课。校设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校特色类和综合能力类5大课程模块;院设选修课包括学科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必须取得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类选修课的最低要求学分。 第八条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学校设置素质拓展学分。素质拓展学分设置环节包括课外科技活动、课外社会活动、专业教育等3个模块,设置标准详见《中国计量学院课外教育教学环节学分管理细则》(量教务〔2006〕27号)。 第九条学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计划修读各类课程。学生在导师、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本人的需要和学习能力等情况,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在如下方面进行自主选择: (一)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按一定的选课顺序,在导师、班主任的指导下,提前或延迟修读教学进程计划表中的有关课程,每学期(毕业班除外)至少应获得12学分(不包括重修学分)。 (二)自主选择听课方式。学生修读课程,除思政类、军体类、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外,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自修整门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但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和考核。

广州大学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一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的主要操作命令。 2.学会用MATLAB 创建时域离散信号。 3.学会创建MATLAB 函数。 二、 实验原理 参阅附录MATLAB 基本操作及常用命令。 三、 实验内容 完成以下操作。 1.数组的加、减、乘、除运算。 输入A=[1 2 3 4];B=[3 4 5 6];计算:C=A+B ;D=A-B ;E=A.*B ;F=A./B ;G=A.^B ;并用stem 语句画出A 、B 、C 、D 、E 、F 、G 。 2.用MATLAB 实现以下序列 (1)单位抽样序列 (2)单位阶跃序列 ???<≥=0 00,0,1)n -(n n n n n u (3)矩形序列 ???≠==0 0,0,1)n -(n n n n n δ

???≥<-≤≤=),0(,0)10(,1)(N n n N n n R N (4)正弦序列 X(n)=5sin(0.5πn+ π/4) (5)指数序列 X(n)=exp(-0.5n) 3.用MA TLAB 生成以下两个序列: )4(5)3(4)2(3)1(2)()(-+-+-+-+=n n n n n n x δδδδδ )3(2)2()1(2)()(-+-+-+=n n n n n h δδδδ 并作以下运算,并绘制运算后序列的波形。 (1))5(, )5(+-n x n x (2))(n x - (3))()(n h n x + (4))(3n x (5))()(n h n x 4.利用MATLAB 读取一个W A V 文件,并画出其波形图。将此W A V 文件的信号幅 度衰减一半后再存为另一个W A V 文件。 四. 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1结果与程序如下: A=[1 2 3 4] B=[3 4 5 6] C=A+B D=A-B E=A.*B F=A./B G=A.^B subplot(3,3,1) stem(A,'.') subplot(3,3,2) stem(B,'.') subplot(3,3,3) stem(C,'.')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学生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201 学号 学生姓名____ 指导教师李宏 2014年6月2日

实验一 常见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和频谱分析 1)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应用环境,常用窗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加深对常用离散时间信号的理解; (3) 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4) 掌握序列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对离 散信号进行频域分析。 二.实验原理 (1) 常用离散时间信号 a )单位抽样序列 ???=0 1)(n δ ≠=n n 如果)(n δ在时间轴上延迟了k 个单位,得到)(k n -δ即: ???=-0 1)(k n δ ≠=n k n b )单位阶跃序列 ???=0 1 )(n u 00<≥n n c )矩形序列 ???=01)(n R N 其他1 0-≤≤N n d )正弦序列 )sin()(?+=wn A n x e )实指数序列 f )复指数序列 ()() n x n a u n =

()()jw n x n e σ+= (2)离散傅里叶变换: 设连续正弦信号()x t 为 0()sin()x t A t φ=Ω+ 这一信号的频率为0f ,角频率为002f πΩ=,信号的周期为000 12T f π = = Ω。如果对此连续周期信号()x t 进行抽样,其抽样时间间隔为T ,抽样后信号以()x n 表示,则有0()() sin()t nT x n x t A nT φ===Ω+,如果令w 为数字频率,满足 0000 1 2s s f w T f f π=Ω=Ω=,其中s f 是抽样重复频率,简称抽样频率。 为了在数字计算机上观察分析各种序列的频域特性,通常对)(jw e X 在 []π2,0上进行M 点采样来观察分析。 对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x(n), 有 ∑-=-=1 )()(N n n jw jw k k e n x e X 其中 1,,1,02-== M k k M w k ,π 通常M 应取得大一些,以便观察谱的细节变化。取模|)(|k jw e X 可绘出幅频特性曲线。 (3)用DFT 进行普分析的三种误差 三种误差:混叠现象、泄露现象、栅栏效应 a) 混叠现象 当采样频率小于两倍信号(这里指是信号)最大频率时,经过采样就会发生频谱混叠,这使得采样后的信号序列频谱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信号的频谱。所以在利用DFT 分析连续信号的频谱时,必须注意这一问题。避免混叠现象的唯一方法是保证采样速率足够高,使频谱交叠现象不致出现。也就是说,在确定采样频率之前,必须对信号的性质有所了解,一般在采样前,信号通过一个防混叠低通滤波器。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量院〔2009〕2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学生。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培养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困难学生资助;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 (六)对学校给予学生本人作出的违纪处分和涉及学籍管理规定的处理有异议

北京理工大学数字信号处理1 DFT

数字信号处理 第三章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班级:05941401 姓名:张xx 学号:112014xxxx

一、实验要求 利用DFT对信号(如由多个正弦信号组成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研究不同数据长度,补零,加窗等对频率分辨率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 1.补零:在时域信号末端加一些零值点,以增加频域采样点数。 2.加窗:计算机不能对无限长的信号进行测量和运算,需要从信号中截取一个时间片段,然后用截取的信号时间片段进行周期延拓处理,得到虚拟的无限长的信号,然后就可以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相关分析等数学处理。 3.频率分辨率:指将两个相邻谱峰分开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不同数据长度对频率分辨率的影响 (1)实验方法: 由于Matlab中没有dtf函数,所以新建一个m文件,根据已知DFT公式,定义一个dft函数。 然后设定采样长度分别为N=10和N=50,对同一个信号进行采样,并用matlab 绘制其时域序列图、幅频特性曲线、频域序列图。比较两者的最小频率间隔,从而比较频率分辨率。 (2)Matlab代码 ① N=10; n=0:1:N-1; xn=sin(5*2*pi*n/30)+cos(3*2*pi*n/30); Xk=dft(xn,N); subplot(3,1,1) stem(n,xn,'filled'); title('xn'); xlabel('n'); axis([0,10,-2.5,2.5]); w=2*pi*(0:1:2047)/2048; Xw=xn*exp(-j*n'*w); subplot(3,1,2); plot(w/pi,abs(Xw));

中南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名称:设计一个信号滤波演示系统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vaga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4年10月18日

目录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1.1 目的及要求 (4) 1.2 开发工具及环境 (5) 1.3 需求分析与功能说明 (6) ⊙系统设计过程 (7) 2.1 信号发生器 (7) 2.1.1 说明 (7) 2.1.2 源代码 (7) 2.1.3 结果截图 (7) 2.2 频谱分析 (8) 2.2.1 说明 (8) 2.2.2 源代码 (8) 2.2.3 结果截图 (9) 2.3 滤波器设计 (9) 2.3.1 说明 (9) 2.3.2 源代码 (10) 2.3.3 结果截图 (11) 2.4 数字滤波 (12) 2.4.1 说明 (12)

2.4.2 源代码 (12) 2.4.3 结果截图 (14) ⊙课程设计总结 (16) ⊙参考资料 (17) 4.1 课程设计指导书 (17) 4.2 主要参考资料 (17)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1.1 目的及要求 设计一个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的信号滤波演示系统。 1、信号发生器 根据信号选择分为两类: (1)静态型:直接输入(或从文件读取)测试序列; (2)动态型:输入由多个不同频率正弦信号叠加组合而成的模拟信号公式(如式1所示)、采样频率(Hz)、采样点数,动态生成该信号的采样序列,作为测试信号。 100sin(2πf1t) +100sin(2πf2t ) +....+100sin(2πfnt )(1)2、频谱分析 使用 FFT 对步骤1生成的测试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展示其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指定需要滤除的频带,通过选择滤波器类型(IIR / FIR),确定对应的滤波器(低通、高通)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