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_教案

旅游经济学_教案

旅游经济学_教案
旅游经济学_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1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一、旅游活动、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活动是人们以游览为目的进行的旅行,包含着旅行与游览两方面内容,其中游览是旅游的目的,旅行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旅游活动早在古代便已产生,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这类活动多限于社会上层,旅游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经济性质不明显。

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需求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这种经济联系以及由于这种联系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和。旅游经济活动是在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别是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促进商务旅游与度假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旅游需求的基础,而且在旅游供给上,形成了为满足旅游活动需要,以营利为目的的旅游经营行业。旅游业是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业。它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还只是零星、分散、互不连结的,为游客提供食、住、行等服务的行业。自19世纪中叶后,由于旅行社的出现,这种分散的旅游服务被组合成整体旅游产品,这些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客运服务,旅行计划和接待服务,参观游览服务,娱乐、购物服务等。

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旅游经济的研究多属探索性的;“二战”以后,旅游业由于其经济作用的日益显著而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旅游经济的研究也有了长足进步。主要研究内容有:①旅游业的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特点;②旅游供需关系与市场营销;③旅游业的经济效益;④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

三、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研究旅游业同其他有关部门和行业的经济关系,它同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能动地发挥旅游业的功能,便成为研究旅游经济学的主要背景。

旅游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上的特点显示出: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除要遵循其他经济活动运行的共有规律外,还具有自身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这是确定旅游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称为“朝阳工业”。这种发展趋势,为完善旅游经济学科的建设开辟了广阔背景。

“二战”以来直到70年代,一些国家政府的有关部门及相关机构对旅游经济作了多方面研究,奠定了旅游经济学科发展的基础。70年代末,南斯拉夫学者马思科维奇出版了《旅

游经济学》。我国在70年代末期也开始了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80年代以来,有不同版本的《旅游经济学》先后出版。

第2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具体来讲,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旅游经济学出发点——旅游产品。

中心矛盾——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中心矛盾的展开所产生的新的矛盾、关系——旅游经济与其他部门经济的矛盾和关系,中国旅游经济与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矛盾和关系。

影响和调节矛盾的经济手段——旅游产品价格,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投资数量与方向,旅游产业的政策。

三、旅游经济研究的主要任务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以探索支配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业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寻找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指导一定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协调和调节旅游业内部各方面关系的行为规范。

四、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第二,旅游产品的销售。

第三,旅游产品的消费。

第四,旅游产品经营与效益。

第五,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第3节旅游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一、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的划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指导,也必须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调节旅游供求和资源分配的市场、价格、竞争和消费方面有益的内容。

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一种是与之平行的学科,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

第二种是与之成纵向关系的学科,如旅游市场学、旅游饭店管理学、旅行社管理学、旅游管理学等。这些学科与旅游经济学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的应用和具体化。

四、研究旅游经济学的方法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旅游供给与旅游目的地

第1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资源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

2.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保继刚,1993)

3.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邢道隆,《谈谈旅游资源》)

5.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高教版与上基本同)

因此,旅游资源是凡是吸引满足旅游者娱乐、享受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实现其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从概念出发,旅游资源具有特指性。

从空间分布出发,旅游资源具有区域性。

从主体出发,旅游资源具有对象性。

从旅游演变出发,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性特点。

从利用角度出发,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特点。

三、旅游吸引力的性质

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旅游资源越丰富,相对的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比如四川九寨沟,云南香格里拉等。但反过来讲,旅游吸引力大的地方不一定旅游资源就丰富,因为除了旅游资源,还有其他很多能吸引人的地方。旅游资源是形成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基本条件,但旅游吸引力不等同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吸引力是旅游资源以及各种地面旅游设施与市场需求结合的结果。

如果旅游资源表现为一种自然属性的话,那么,旅游吸引力则主要变现为一种市

场属性旅游吸引力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综合性概念,旅游吸引力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性。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目的地的主体因素,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

地的直接的基本的吸引力。

2、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强弱,除了旅游资源丰富程度这个因素之外,还有

旅游地的其它因素相联系。

3、变动性。旅游吸引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班变得。

4、针对性。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由旅游资源性质决定的旅游吸引力是旅游者的需求相

联系的。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2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与要素

一、旅游目的地的类型。

1、从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性质和特点出发,按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的类型不同,可将其分为观赏旅游目的地和度假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

2、按旅游目的地构造方式上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板块性的旅游目的地和点线性的旅游目的地两种类型。

3、按空间范围大小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目的地国家、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和景区四种类型。

二、旅游目的地的涵义与形成条件

旅游目的地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旅游客源地来讲的,它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设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集中,并对某一类型的旅游者形成了一定吸引力,而成为满足一定规模的旅游者旅游活动的空间,这一特定地区便成为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目的地是拥有特定性质旅游资源以及相应的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具备一定旅游吸引力,能够吸引一定规模数量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

可见,某一个特定的地区要成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资源,并且这一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某些旅游活动的需要;二是要拥有各种与旅游资源相适用的地面旅游设施和交通条件,如旅游饭店、度假村和通往各地的航空港、火车站和公路交通网,旅游者可以借助这些设施从不同的地区顺利地到达旅游目的地并利用这些设施在该地停留;三是该地区具有一定的旅游客流量。可见,旅游目的地是一种集旅游资源、旅游活动项目、旅游地面设施、旅游交通和旅游市场需求为一体的空间复合体。

第3节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

一、旅游供给的内容

人们对旅游供给结构的划分不尽相同。但是从根本上分析,其内容都没有超出前述基本旅游供给体系和辅助性旅游供给体系的范围。因此,我们可将旅游供给的内容列表如下:旅游

供给内容表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吸引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如果没有旅游资源,游客便不会被吸引前来访问,旅游业也就无法生存。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旅游资源越丰富和越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强。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发展,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它所拥有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即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服务的凭借物,这些设施和响应服务的数量规模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服务

根据旅游服务盈利与否可将其分为商业性旅游服务和非商业性服务。前者多指当地旅行社的导游和翻译服务、交通部门的客运服务、饭店业的食宿服务、商业零售部门的购物服务

以及其他部门向游客提供的商业性接待服务。后者则主要包括当地为游客提供的旅游问讯服务和出入境服务以及当地居民为游客提供的义务服务。

4、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是辅助性旅游供给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这些设施都是针对当地居民的需要而设计和提供的,它不是直接针对旅游者而提供的,但来访的旅游者同样也要使用这些设施,此类设施被称之为旅游基础设施。其数量和质量反映着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二、旅游供给规律

一般倾向是,如果市场上旅游产品价格出现下跌趋势,旅游供给量便会因之减少;如果旅游产品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旅游供给量则随之增加。亦即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正相关变化。这一变动倾向称为旅游供给规律。

三、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在旅游经济中,凡是使旅游供给增加或减少的因素都视为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前面分析旅游供给曲线时已经提到,除了价格以外,对旅游供给具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业不仅是一项综合性经济产业,也是一项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因此,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国旅游项目的开发。

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也就越高,从而也会对旅游供给产生影响。

3、旅游资源和环境容量

旅游资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旅游经营者不能任意改变的。旅游经营者只能把旅游资源优势作为旅游供给和旅游经济增长的依托点,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向旅游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供给规模的最大极限。这里所指的旅游环境容量包括自然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如果超负荷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则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当地居民的不满。这些问题的出现继而又会影响该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造成旅游需求量的下降。

4、旅游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旅游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若各种要素价格提高了,则必然使旅游产品的成本增加而利润减少,于是引起旅游产品供给量也随之减少;反之,若各种要素价格降低,则使旅游产品成本降低而利润增加,于是刺激旅游产品供给量随之增加。

5、旅游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有关旅游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势必会影响该地的旅游供给。一般而言,影响旅游供给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一是税收政策。对任何企业来说,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大小,高额税收意味着企业利润减少,反之,则提高企业利润。

二是财政补贴和贷款利率。在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旅游业的情况下,往往会以提供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的方式刺激对旅游业的投资。

四、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旅游供给量对旅游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根据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它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供给是随旅游产品价格而同方向变化的。为了测定两者之间的变化程度,即旅游供给对价格的敏感性,就必须计算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第4节旅游目的地演进与创新

一、旅游目的地短期波动

旅游目的地的过剩需求与过剩供给是旅游目的地短期经济波动的两种表现形式。过剩需求是旅游目的地的最大接待容量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市场在状态。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地的旅游旺季与淡季,便是旅游目的地过剩需要与过剩供给的两种表现形式。

过剩需求与过剩供给现象的原因是,可以归结为两个:

一个是旅游目的地的供给因素,另一个是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作为一个特定的旅游目的地,受旅游资源性质和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其旅游吸引力会呈现出强弱和大小的变化,使得旅游目的地观赏价值、度假价值在不同季节里出现较大的波动,这种旅游价值的波动必然会对旅游者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产生影响。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受人们休假制度以及工作日制度的影响,人们的旅游需求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别是人们的假日时间在全年分布上的不均衡,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规模形成一定的时间约束。以上两个因素是形成旅游目的地的过剩需求与过剩供给的主要原因。

旅游目的地短期波动存在的直接影响是管理者或投资者难以确定一个具体旅游目的地供给规模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宏观控制造成了困难。在旅游目的地的供给规模确定是,在旅游需求存在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研究全年供给规模与全年需求之间的平衡时没有意义的。

二、旅游目的地周期性演进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美国学者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 C, 1978)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旅游发展时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 Butler, 1980)提出的。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1.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2.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一些本地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调整生活方式,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3.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

4.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广告无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会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产生反感和不满,因为这一切会限制他们的正常活动。旅游地在这一阶段有了界线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

5.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在这个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至。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

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或许被“人造”设施所取代。

6.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在衰落阶段,旅游地市场衰落,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随着旅游业的衰退,房地产转卖率程度很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它设施取代,更多的旅游设施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剩余设施的生存能力也将成为问题。这个阶段本地雇员和居民能以相当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宾馆可能变为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宅,因为旅游地的良好设施无疑对常住居民有着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老者。最终,原来的旅游地可能变为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

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进入复苏阶段,要进入复苏阶段,旅游地吸引力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例如美国大西洋赌城,但如果相邻有具竞争力的旅游地也如法炮制,这种效果就会降低。二是发挥未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重新启动市场。

在衰落或复初阶段有可能发生5种情况(如图2.1曲线A、B、C、D、E):1深度开发卓有成效,可促使游客再增加和市场扩大,如曲线A;2较小规模的改造和调整,持续对资源吸引力的保护,游客量可以较小幅度地增长,如曲线B;3再调整满足各种容量水平,可遏制游客量下滑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如曲线C;4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的竞争能力降低会导致游客量显著下降,如曲线D;5战争、瘟疫或其它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游客量急剧下降,如曲线E,这时要想游客量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如果衰落时间持续太久,旅游地在难题解决之后对多数旅游者都不会再有吸引力了。

三、旅游目的地创新

(一)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1、深化内涵战略这种战略强调对原有产品加工和提升,深化产品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如都江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环境容量超载、旅游产品老化,游客量急剧下滑,沦为成都市郊公园。在本世纪初,都江堰及时地申报世界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加强环境整治,深化并突出了其文化内涵,使其走向了复苏。又如夜景一般用来表现城市风光,但桂林另辟蹊径,用夜光照亮自然山水,创造出漓江夜景,形成仙境般的新景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下滑的桂林旅游走上了复苏之路。桂林自然山水的夜景的创意用于黄果树瀑布,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塑形象战略这种战略顺应地方文脉,扬长避短,避免盲目模仿,发挥隐藏的优势,延展并突出其原有形象,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使旅游地焕发生机。如丹霞山是广东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列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及90年初,由于其特色形象弱化,吸引力减小,旅游市场停滞不前,旅游地走向衰落。保继刚先生提出开发阳元石景区,重塑丹霞山(丹霞地貌)形象,带动丹霞山走出困境。

2、改善环境战略这种战略着眼于旅游地的整体氛围,从核心吸引物(主导或拳头旅游产品)的外围入手,改善其生存环境,从而达到维持市场的目的。这是一种眼界高远的战略,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落后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旅游地。如乐山大佛,在上世纪末,旅游出现滑坡,主要原因是核心资源遭到严重自然侵蚀,影响了其吸引力和长远发展。于是便开展了修饰保护工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的战略措施

1、规划预防战略这一战略是指在规划旅游地时,打造每一项旅游产品时,预测其生命周期,及时地更新换代。这种战略主要用于人造景观的开发。如深圳华侨城,自1989年以来,相继推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欢乐谷”二期等主打产品,每隔几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产品一步一步地由陈列观光型、表演欣赏型向主体参与体验型升级,这使得其发展长盛不衰。而全国各地的各类主题公园却因其主导产品不再为市场接受又没有新的产品推出而走向衰落。昆明世博园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永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远期规划和分阶段建设的构想以及“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在九九年世博会之后,产品周期性的升级换代,把老顾客变成新顾客,长期保持大量的客源和高收入水平,在旅游地衰落之前就克服了衰落。

2、产品组合战略这种战略强调以新的产品样式丰富原有的产品,配套组合,克服原产品的弱点,全面提高品味和档次。如贵州舞阳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峡谷风光为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旅游出现持续下滑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单一的乘船观光,产品单

调,全程走回头路。金颖若教授提出开发漂流等参与性与娱乐性强的产品,并开发其支流白水河,引入一个新的入口,形成完整的环线。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指导。又如四川碧峰峡,在1999年打造推出野生动物园,取得了成功。但是,2001年重庆野生动物园开业,2002年成都野生世界开园,新的竞争出现。面对新竞争,碧峰峡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品组合:2002年5月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二个大熊猫研究基地;近年,又利用雅安“雨城”的文脉,结合“西蜀漏天”的传说,推出“女娲”文化旅游产品。

3、事件激活战略这种战略充分利用注意力经济的思想,制造和利用轰动的“外部事件”激活市场。如丹霞山的复苏即利用到了人们对阳元石的讨论与关注,这一事件在丹霞山的旅游复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又如现在各地最为通用的方法就是举办相关的节事活动,如重庆茶山竹海,通过举办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突出了旅游地的旅游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营销推广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激活了中远程旅游市场,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苏。

第5节旅游目的地合作与竞争

一、旅游目的地合作的必要性

1、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消费。通过旅游,人们借助与从居住地向旅游目的地的流动这一空间变换方式来实现体验新事物的愿望。它是一种在异地的综合性消费方式,既包括物质方面消费,又包括精神方面消费,是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住、食、行、游、娱个方面需求的消费,而旅游者所需的各种消费内容,依赖于旅游目的地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

2、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性很强,与许多产业有密切联系,对一个旅游城市来说,几乎没有一个行业的收入完全源于旅游者,也几乎没有一个行业的收入根本与旅游者无关。现存的国民经济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存在联系。

3、旅游目的地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呈明显的同心圆式,从一个城市到内圈然后到外圈。

二、旅游目的地合作的主要途径

1、联合营销,提高整体竞争力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在资源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不同于一般营销活动,是一个综合系统。那么在世界旅游市场上要取得竞争优势,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加强合作。

2、互相开放市场

世界旅游目的大国也是世界旅游客源大国,因此各个旅游目的地相互开放市场势在必然。各个旅游目的国应树立合作意识,加强合作,不仅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而且可以互换游客,既使各国企业获益,又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满足。最终实现各国“多赢”。

3、建立由各旅游目的地政府共同参加的旅游经济协商制度,负责解决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和利用问题

4、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会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空前的挑战。新形势的出现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旅游教育应该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有适应中国国庆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是人才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上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越是旅游发达地区,旅游院校和在校生数就多,旅游教育也就发达。而分布在旅游“温”、“冷”点地区的旅游院校数量及在校生数量则相对较少,这不利于我国实现“旅游强国”的目标。因此,各个旅游目的地应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加强合作。

三、旅游目的地合作的主要障碍

1、缺乏联合的观念。各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经济的竞争性动机强烈,经济合作性的互补性动机淡漠。大家为了各自利益进行恶性竞争,长此以往,必然是两败俱伤,最终损坏旅游者与自己的利益。

2、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多年来,各旅游目的地在产业政策上求大求全,均强调“一个不能少”,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使得产业结构趋同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过度竞争严重,许多重复投资与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不必要损失,还造成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最为典型的为各旅游城市都致力于人造景观、寺庙、高尔夫球场以及高星级饭店的建设。

3、行政区域壁垒。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旅游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行政力量的干预制约了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运作。即使旅游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兼并,这种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地方保护主义成了旅游企业集团化的重要障碍。

四、旅游目的地竞争

旅游竞争力主要涉及国际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竞争力等诸多层面以及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及方法、竞争力提升策略等。旅游竞争力来自于众多因素,无论竞争主体是谁,它都以众多因素组成的整体形式参与强弱比较,因此旅游竞争力可以理解为是由旅游环境、旅游需求、旅游生产要素等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1.皮尔森从目的地开发角度,把把目的地竞争描述为:目的地在一个规划框架内,在不同目的地之间,对各个目的地特征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的技术和方法。

2.克劳奇(Crouch)和里奇(Ritchie)认为,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不仅在旅游方面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而且在社会、文化、政治方面都是可持续发展的。

3.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它需要考虑环境的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等内容,从而保障旅游目的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经历、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目的地其他利益先关者福利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界定为:旅游目的地以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持续地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经历以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当前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竞争主体:旅游目的地

第二,竞争手段:以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第三,旅游目标: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

第四,竞争对手:与之争夺相同客源的其他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1.比较优势理论:18世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19世纪古典学派代表人物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20世纪新古典学派奥林又提出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比较理论优势。

2.竞争优势理论:1978年,霍弗和申德尔把这个概念引入战略管理中。

(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直接影响因素: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市场营销能力、旅游企业

2.间接影响因素:基础设施、区位条件、旅游人才、旅游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治法律)

(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模型

1.C-R模型

微观环境竞争;宏观环境竞争;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性因素与资源;目的地管理;资质性因素

2.D-K模型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客源地

第1节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的概念:旅游需求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旅游需求的特点:①整体性;②季节性。

在旅游经济学研究中,旅游需求通常是指对总体旅游产品的需求。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三、旅游需求的规律

旅游需求的规律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变化方向相同,而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方向相反。

四、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主要有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量随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反应变化的关系被称之为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而测定这一变化程度的尺度就是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个人需求方面:个人旅游倾向、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关阻力(经济距离、文化距离、目的地旅游价格等)

市场需求方面:客源国方面(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程度等)、目的国方面(旅游供给、通货膨胀等)

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等)

六、旅游需求指标

旅游需求指标是衡量旅游需求发展情况的尺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衡量已有的来访旅游需求状况的指标;第二类是衡量客源市场旅游需求发展潜力的指标。

(1)入境旅游人次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到某一旅游目的地国或地区旅游的人次总数。

(2)旅游者消费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来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国或地区因购买其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而支付的开支总额,这是衡量旅游需求时最具实际意义的重要指标。

(3)旅游者人均消费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消费总额与旅游人次之比。

(4)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人次与人均停留天数之积。

(5)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人天数与旅游人次数之比。

(6)旅游出游率又称旅游密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该地区的居民对出国旅游的需求状况,同时也反映出该国或该地区作为旅游客源地的可能性程度。

(7)旅游重游率又称旅游频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旅游人次与出国旅游人数之比。

(8)旅游开支率或旅游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用于出国旅游的消费总额在该国或该地区个人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旅游需求的强度。

第2节旅游需求规律

一、旅游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旅游消费具有与众不同的消费异地性。旅游消费的异地性使得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价格、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其他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闲暇时间的约束。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组合,而且这种组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总效用可能是无差异的,随着旅游价格的变化,旅游与其他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组合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二、旅游需求与价格

(一)旅游需求表

(二)旅游需求规律

旅游需求的形成与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旅游者的

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自由时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这三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需求量有规律地变化。

首先,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通常具有负相关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随该商品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通常是两种作用的织果:一是边际效用递减作用的结果;一是需求市场面价格作用的结果。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看,人们支付旅游费用是为了得到欲望的满足,是对一种旅游经历的追求。一般说,人们得到的越多,欲望就越能得到满足,旅游经历就越丰富。但是每次旅游欲望的满足程度以及经历的丰富程度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从旅游需求的市场价格作用来看,旅游价格是划分市场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们旅游支付能力不等的条件下,旅游价格的高低决定着旅游需求的市场面,随着旅游价格的增加,具备与价格相对应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群体在不断地减少,旅游市场需求面也在不断地缩小;相反,当旅游价格降低时,具有与价格相对应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群体在不断地增加,旅游市场需求面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便出现了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的负相关关系的现象。我们在研究旅游需求与旅游价格之间的关系时,是假定其他因素为一定的情况下而出现的一种负相关关系现象。如果影响旅游需求的各个因素发生了改变,那么,旅游需求曲线将会发生位移现象。

其次,旅游需求量与旅游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通常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人越高,旅游需求量越大;个人可自由支配收人越低,旅游需求量越小。之所以会形成旅游需求量与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因为旅游需求的形成与旅游者的支付能力有关,而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取决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高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人增多了,不仅旅游需要可以转化为旅游需求,同时,在同一价格点上原先不具备需求能力的人也可转化为旅游需求者,市场需求面也会随着扩大,引起旅游需求数量的增大;相反,当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人减少时,某些旅游需求因支付能力不足,将会转化为旅游需要,在同一旅游价格水平上的旅游需求将会随之减少。当旅游需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将会导致旅游需求投向改变,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旅游消费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必然刺激对那些高价格水平的旅游服务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长距离旅游和跨国旅游需求的增加;相反,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减少,意味着人们要在旅游消费上减少资源投入,必然导致对那些低价格水平的旅游服务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对短距离旅游和国内旅游需求的增加。这时,便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低档旅游服务、短距离旅游和国内旅游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

而相对减少,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降低而相对增加;高档旅游服务、长距离旅游和跨国旅游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人的提高而相对增加,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降低而相对减少。

第三,旅游需求量通常与旅游者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人们的可支配自由时间增加时,整个社会的旅游需求量将会随之增加;当人们的可支配自由时间减少时,整个社会的旅游需求量将会随之减少,这是因为旅游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时间消费,旅游活动要占用大量的可连续的自由时间。如果人们的连续性自由时间不足,即使旅游价格再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人再高,旅游需求量也不可能增加。

第四,旅游需求通常与互补服务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替代服务存在营负相关关系。在旅游服务需求体系中,不同性质和不同功能的旅游服务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种服务会成为另一种服务的补充形式。如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景点景区与饭店之间就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景点服务需求量增加往往会使饭店服务而求量增加,两者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然而,那些具有相同性质和相同功能的旅游服务之间则具有相互替代、互相竞争的关系,一种服务是另一种服务的替代形式。如在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内,两个相同档次和相同类型的饭店之间就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需求量为一定的条件下,住A饭店的人数多了,则住B饭店的人数就会相对减少,两者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

由于一种旅游服务存在着许多互补服务和替代服务,因此,对某种旅游服务的需求量的变化不仅与该服务本身的价格水平相关,还与该服务的替代服务和互补服务的价格相关。对一种特定旅游服务来说,当互补服务的价格下降时、该服务的需求量将会上升;当互补服务的价格上升时,该服务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当替代服务的价格下降时,该服务的需求量将会下降;当替代服务的价格上升时,该服务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上升。

(三)旅游需求弹性

在影响旅游需求的诸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将引起旅游需求量的相应变化,这种反应持点叫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弹性是测定旅游需求量对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灵敏程度的一个尺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的值每变动1%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

旅游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等。其中,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又被简称为旅游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就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旅游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旅游价格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由于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所以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表现为负数,通常用绝对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点弹性:Ep=(Q2—Q1)/Q1÷(P2—Pl)/P1

弧弹性:Ep=(Q2—Q1)/(Q2+Q1)/2÷(P2—Pl)/(P2+P1)/2

公式中,Ep: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1、P2:变化前后的旅游服务价格;

Q1、Q2:变化前后的旅游需求量。

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Ep>l,表明旅游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平坦。此时,只要旅游价格稍有变化,便会引起旅游需求量较大幅度变化。也就是说,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价格的变动反应比较敏感。因此,旅游需求弹性系数大于l时,提价会引起旅游需求量的锐减,从而减少总收益;降价则对刺激旅游需求量的剧增,从而增加总收益。

第二种情况是Ep<l,表明旅游需求弹性较小,旅游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陡峭。此时,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价格反应比较迟钝,旅游价格若发生变化,只会引起旅游需求量较小幅度变化。因此,在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适应提价可以增加总收益;降价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总收益。

第三种情况是Ep=1,表明旅游需求弹性适中,旅游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正双曲线。此时,旅游产品价格若有所变化,旅游需求量则发生相同比率的反向变化。因此,在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的情况下,提价不会增加总收益,降价也不会减少总收益。

旅游经济学作业1

实用标准文案 旅游经济学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该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 )。 A.旅游者B.旅游生产者 C.旅游行业D.政府 2.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旅游者的消费行为B.旅游生产者的供给行为 C.政府的调控行为D.旅游行业的组织行为 3.1845年,预示一种新的旅游生产方式的出现,旅游经济进入专业化阶段的标志是( C )。 A.蒸气机的出现B.渡假胜地的形成 C.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成立D.人造旅游物的兴起 4.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运行模式是( C )。 A.商品化B.专门化 C.产业化D.后产业化 5.在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是( D )。 A.宏观分析方法B.微观分析方法 C.中观分析方法D.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6.认为人们进行消费行为时,追求商品带来的最大满足程度是人们消费的目的与愿望,这精彩

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一消费行为模式是( C )。 A.需求一动机一行为模型B.刺激--反应模型 C.边际效用模型D.需求--供给模型 7.旅游者选择旅游消费的最优均衡点是( B )。 A.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交点B.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C.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交点D.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 8.具有交通中转和出入境口岸功能,可以形成过往和过境旅客的地区是( C )。 A.区域性客源地B.全国性客源地 C.中转性客源地D.客源地国家 9.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是(A )。 A.优质的旅游资源B.优质的旅游环境 C.优质的旅游服务D.优质的旅游客源地 10.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这是指 ( D )。 A.需求B.需求量 C.旅游需求D.旅游需求量 11.旅游需求的特征中,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涵的是( D )。 A.整体性B.多样性 C.主导性D.高层次性 12.无论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有多大,某一地区要成为旅游目的地,就必须拥有特定的( A )。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形考任务1-4)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形考任务1-4)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本次任务占形成性考核的25%,25分) 答: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主体,而丽江则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来到丽江,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更是有明显的增加,有着人山人海的趋势。相比过去的游客量翻了不止一倍,这原因就是由于丽江人民改善了交通质量,使路途不再颠簸;同时,在不破坏原始风貌和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对丽江古镇、古城进行修建,并进行对古城旅游、卫生、周围环境的改善,对玉龙雪山、泸沽湖、蓝月湖等景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在增强游客参与程度上,丽江古城先后开辟了游客参与性极强的四方街篝火晚会、酒巴恋歌、品尝风味等一系列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且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推出了《印象丽江》、《丽水金沙》、《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等大型民族表演晚会,为到丽江休闲度假的旅游者提供了本土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验型休闲旅游产品。这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都大幅度的吸引了游客来到丽江,来体验属于丽江的民族风情。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丽江的各个方面也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旅游的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0356166展带动了丽江人民的生活方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丽江人民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给许多无业游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不仅如此,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像饭店、旅馆、餐饮、景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旅游业带动了整个丽江的经济状况,平衡了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丽江社会的繁荣,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但是在这各种利益增长,趋势大好的背后还有着其不足之处,因为旅游活动是有很强的季节性的,旅游旺季时还好,但在淡季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且,经济、社会、环境、游客的兴趣爱好等都会造成丽江旅游业的衰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丽江旅游业发展太快,物价也跟着急速上涨。所以说,如何合理的运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社会文化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是丽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来人口在丽江流动,与当地居民在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些交流中有对丽江的社会文化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

旅游经济学复习笔记DOC教学文稿

第一章导论 一.旅游经济现象 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其包含许多矛盾,最主要矛盾是旅游需求和供给。 二.旅游经济的性质 1.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2.是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活动 3.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大众性、全球性、综合性、特殊性四.旅游经济活动的作用 1.增加外汇活动 2.加快货币回笼 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6.促进国际交流与国家稳定 7.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五.旅游经济活动研究内容 1.旅游业的性质 2.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 六.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其形成过程及规律 2.研究其运行机制及实现条件 3.研究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条件 4.研究其国家宏观调控与管理 七.旅游经济学研究内容 1.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2.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 3.旅游经济结构域可持续发展 4.旅游收入、成本、效益 5.旅游产品消费 八.旅游经济学特点 1.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3.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4.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九.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系统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第一章旅游产品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1.旅游市场角度定义:(1)单项旅游产品;(2)组合旅游产品;(3)整体旅游产品 2.旅游者角度定义: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经历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 3.旅游经营者角度定义:指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有形的物质载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的特征:无形性、综合性、依存性、同一性、替代性、脆弱性 三.旅游产品的类型 1.按旅游产品的功能和市场存在形态分类 (1)观光旅游产品 (2)度假旅游产品 (3)事务旅游产品 (4)专题旅游产品 2.按开发分类 (1)全新旅游产品 (2)换代旅游产品 (3)改进旅游产品 3.按销售方式分类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之欧阳音创编

第一章 一、 二、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 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三、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 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 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五、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 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六、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七、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 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旅游经济学作业一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旅游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试述国内外旅游经济学研究概况 (一)国外概况 1.早期阶段:19世纪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机器消费的金钱》的文章,是目前可查的最早的研究旅游经济 现象的文献资料。 20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尼切佛罗和贝尼尼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发表了题为《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和《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 的改良》的两篇论文,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过程中的一些 现象的描述和计量方法的改进 一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1927年,罗马大学的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将旅游经济活动的过程分为“旅游的经济”和“旅居的经济”两部分,并且认为旅 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现象。对以后想当长时期的学术活动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1928年,马里奥德出版了《旅游经济》一书的续篇,对旅游经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讲授。 1935年,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长格吕克斯曼发表了《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1942年,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对旅游进行了研究。但是,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到其本质和规律。 2.初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专家学者的参与,而且有不少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业务的发展和对工作的指导角度开展了研究。 (1)关于旅游业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的研究,专家们认为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代表作如下:1969年,美国的迈克尔·彼得斯:《国际旅游业》。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980年,美国的唐纳德·伦德伯格:《旅游业》。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朱卓任教授:《旅游业》。日本田中喜一等人所着的《旅游事业论》 (2)关于旅游供需关于与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学者们研究了需求预测的方法,探索了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和策略、旅游产品的定价原则以及宣传推销的手段和途径。代表作有罗伯特·门克因托希与夏希肯特·古普塔所着的《旅游的原理、实践与哲学》、布赖恩·阿切尔所着的《旅游需求预测》、彼得·格雷所着的《国际旅游贸易》以及瓦汉·克拉蓬与罗思菲尔德所着的《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业经济效益方面,主要研究了旅游投资与收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与旅游微观经济效益,以及游客消费支出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旅游经济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 51 实践学时:3 学分: 3 适用对象: 旅游管理专业专科 先修课程:旅游学、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必考的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完整地、系统地讲授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地介绍世界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状况,使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旅游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经济的经济关系、基本矛盾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对影响旅游经济活动的因素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分析旅游经济的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有较详细的了解,正确运用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旅游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我国旅游经济的客观规律,为以后在工作中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条件以及目前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研究的状况,掌握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关系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内容: ①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②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③旅游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旅游产品 通过学习,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构成及特征,了解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特殊性,认识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有: ①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②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③旅游产品的特征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④旅游产品的组合及其开发 ⑤旅游商品 3. 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概念、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熟悉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弹性,掌握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规律,并能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有: ①旅游需求 ②旅游供给 ③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 4. 旅游价格

旅游经济学同步习题及答案 精品

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 为和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2、旅游产品与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始终,它决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经济学。 3、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是年成立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 三、单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供求关系 C、旅游经济效益 D、旅游经济活动 2、我国北国的茫茫雪原,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这些令旅游者为之神往的旅游胜地,是因为受()所吸引。 A、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B、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C、旅游资源的民族性 D、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3、以下()项是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基础。 A、英国出现产业革命 B、近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 C、世界范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4、旅游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以下关于旅游经济运行特点的描述,( D )是错误的。 A.一次集中,多次消费 B.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C.物流与商流分离 D.使用权不发生转移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经营者 C.旅游需求 D.旅游供给 五、判断题 ()1、我国的东部地区是旅游冷点地区,但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 ()2、旅游饭店的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组合和提供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 ()3、人们为了生活生存而远走他乡的行为也是旅游活动。 六、简答题

1、二战后,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简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旅游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 习题答案——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 2、需求供给 3、 1845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四、多项选择题 1、AB 五、判断题 1、× 2、× 3、× 六、简答题 1、答:(1)大众性(2)全球性(3)规范性(4)持续性 2、答:(1)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供给;(2)旅游需求及旅游供求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3)旅游产品消费;(4)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5)旅游收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可持续发展。 3、答: o(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o(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o(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o(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权没有发生转移,其物流和商流是相分离的

16春季福师旅游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福师《旅游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在其它因素既定情况下,旅游产品价格上涨必然引起旅游供给量的()。 . 旅游产品价格 . 现实旅游生产力 . 旅游设施接待力 . 旅游者数量 正确答案: 2. ()主要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和消费的有关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等内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 单项旅游产品 . 组合旅游产品 . 整体旅游产品 . 现代旅游产品 正确答案: 3. 旅游经济发展的非常规模式通常是先发展(),通过接待和满足外国旅游者需求,来全面带动国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国际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 入境旅游 . 出境旅游 . 国际旅游 . 国内旅游 正确答案: 4. 旅游企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有关产品的各种附加利益属于()。 . 核心产品 . 形式产品 . 辅助产品 . 延伸产品 正确答案: 5. 旅游经济活动的需求主体是( )。 . 旅游经营者 . 旅游产品生产者 . 旅游者 . 旅游管理者 正确答案: 6. 旅游产品的价值是由转移价值、补偿价值和剩余价值所组成(+V+m),其中()是旅游产品的新增价值。 . +m . V+m . +V . V 正确答案: 7. ()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才有实际意义。 . 每日余暇时间 . 非工作时间

. 工作间歇时间 . 连续的可自由支配时间 正确答案: 8. 制定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各项政策,公布旅游信息等,对旅游市场的供求矛盾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这是运用了()手段。 . 经济 . 市场 . 行政 . 法律 正确答案: 9. 一国货币的币值下降,对该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的作用是() . 不利 . 有利 . 利弊相当 . 利大于弊 正确答案: 10. 某旅游目的地边际消费倾向为80%,即表示这个地区每收入1元钱,其中80%是用于本地区的经济投入,使其参加本地区的经济运转,而20%则是用于储蓄或购买进口物资,这部分资金则暂时离开了本地区的经济运行。其乘数为( )。 . 3 . 4 . 5 . 6 正确答案: 11.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 . 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保护资源和环境 . 合理规划和开发 .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正确答案: 12. 从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内容上来划分,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 )。 . 市场自发型旅游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 . 平衡型模式和非平衡型模式 . 常规型模式和非常规型模式 . 创汇导向型模式和经济发展导向型模式 正确答案: 13. 从旅游投资规模划分,旅游建设项目可分为大中型项目和小型项目。大中型项目是指总投资在( )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正确答案: 14. ()是对各种旅游数据资料进行数学分析,建立模型,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手段进行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12页)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12页)

旅游经济学(专)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二十年后又一新的办学形式,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探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服务的。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及经济数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为理论基奠,系统介绍了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发展的原因、条件和各阶段的不同特征,旨在使学员掌握旅游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并熟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旅游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专科)、经济数学基础。 后续课程: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 六、教学环节 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体,是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重点讲授或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自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各级电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 4.实践教学(习题作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及时布置和完成习题作业,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并进行交流,撰写参观体会或社会调查报告。 5.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现代旅游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

现代旅游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

《旅游经济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联系的焦点是___________ 。 2、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方针为:“大力发展_____ 旅游,积极发展________ 旅游,适度发展_______ 旅游”。 3、按旅游需求弹性的不同,旅游收入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o 4、根据旅游者的需求程度的不同,可将旅游产品区分为_________ 旅游产品 和_________旅游产品两大部分。 5、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方式属于按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的客源市场细分。 A.年龄及家庭年龄结构 B.社会阶层及文化程度 C.性格特征 D.消费者购买目的与时机 2、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程度看,旅游价格可划分为()。 A.一般旅游价格和特种旅游价格 B.单项价格和统包价格 C.基本旅游价格和非基本旅游价格 D.旅游正常价和旅游推销价 3、反映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价格之间变化关系的概念称为()。 A.旅游供给弹性 B.旅游需求弹性系数 C.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D.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4、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C.旅游者可支配收入 B.旅游发生国政府的政策D.旅游目的地国旅游资源

5、等级旅游市场是()。 A.按旅游目的不同来划分的 B.按旅游组织形式不同来划分的 C.按旅游季节来划分的 D.按旅游产品质量或旅游需求者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旅游经济学作业.doc

旅游经济学作业 指导教师:石姜静 一、填空题 1.闲暇同时具有消费性和___________。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_________是消费者的行为过程及伴随的内在效果。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休闲产品作为服务性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消费与________的高度同一性。 5.___________反映了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和途径。 6.旅游时间支出的指标主要有两个:_______________和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7._________________是吸引人们到旅游目的地进行休闲活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8.________________是指产品的实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易于折损的现象。 9.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提供组团假日,并将出发地及目的地的旅行、住宿、设施和 服务供应商与游客连接在一起。 10.通过信誉模型得出,只有当游客每都选择旅行商的几率大于______%时,旅行商才会提 供优质服务。 1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_______。 12.我国旅游行业规模虽然不小,然而在产业化程度上仍处于_______。 13.旅游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掌握______,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目标市场的选定,应以每一个细分市场上不同的______差异为基础。 15.从资金来源角度分析,旅游投资可分为国家投资、银行贷款、______和自筹资金四大类。 16.加强______的主体地位,是我国旅游经济所有制结构改善的最主要问题。 17.近代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尤其是 ____________ ,从旅游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为旅游活 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价格制定的目标是由旅游企业的 ____________ 决定的。

【免费下载】旅游经济学 田里 课后习题1and2章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重点概念 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旅游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旅游经济学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下面对国际旅游业的产生和我国旅游业的产生分别阐述1世界旅游经济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是在旅游活动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由国内向国外、由区域向世界范围的扩展而逐步深入的。在这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不少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人士和有关国际组织从多个侧面对旅游活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包括从经济角度的研究。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早。它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它与旅游经济活动发展的两个时期基本一致。第一个时期由于旅游活动的发展主要限于西欧、北美一些国家旅游活动的规模不是很大旅游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也还未完全显现出来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还未完全显现。一些专家和学者已敏锐地觉察到游客的这种流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个时期人们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还未深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第二个时期的研究工作不仅有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参与而且有不少旅游企业集团、旅游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分别从业务的发展和对工作的指导角度开展了研究。这个时期旅游活动已由北美、西欧两个区域迅速扩展到全世界大众旅游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旅游经济活动已深入到全国和全球的经济体系之中。因此在这个时期不仅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大大拓宽而且对旅游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2中国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有经济学者对旅游经济的性质、作用等问题进行过探讨但由于当时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局限而无法做深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力地推动 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为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术界、教育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2、旅游经济学有何特征旅游经济学则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此旅游经济同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它规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不同于其它经济学也不同于旅游学科中其它科学。旅游产品在其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中必然产生种种经济现象涉及多种经济关系存在支配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旅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是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即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产品要求获得身心上的最大享受和满足旅游产品经营者通过销售旅游产品要能得到最大利润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支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利益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如果三者的最大利益均能较好的实现旅游业便会良性协调发展。任何一方的利益得不到实现或受到损害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就要出现不畅旅游业就难以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旅游经济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4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 =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6年,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的公演,让丽江为广大人们所知晓,并引领了一场印象风潮。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 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接待地。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丽江旅游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的兴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谈谈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丽江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本次任务占形成性考核的25%,25分) 答: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主体,而丽江则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来到丽江,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更是有明显的增加,有着人山人海的趋势。相比过去的游客量翻了不止一倍,这原因就是由于丽江人民改善了交通质量,使路途不再颠簸;同时,在不破坏原始风貌和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对丽江古镇、古城进行修建,并进行对古城旅游、卫生、周围环境的改善,对玉龙雪山、泸沽湖、蓝月湖等景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在增强游客参与程度上,丽江古城先后开辟了游客参与性极强的四方街篝火晚会、酒巴恋歌、品尝风味等一系列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且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推出了《印象丽江》、《丽水金沙》、《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等大型民族表演晚会,为到丽江休闲度假的旅游者提供了本土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验型休闲旅游产品。这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都大幅度的吸引了游客来到丽江,来体验属于丽江的民族风情。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丽江的各个方面也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旅游的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0356166展带动了丽江人民的生活方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丽江人民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给许多无业游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不仅如此,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像饭店、旅馆、餐饮、景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旅游业带动了整个丽江的经济状况,平衡了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丽江社会的繁荣,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但是在这各种利益增长,趋势大好的背后还有着其不足之处,因为旅游活动是有很强的季节性的,旅游旺季时还好,但在淡季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的失业问题,而且,经济、社会、环境、游客的兴趣爱好等都会造成丽江旅游业的衰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丽江旅游业发展太快,物价也跟着急速上涨。所以说,如何合理的运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社会文化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这是丽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来人口在丽江流动,与当地居民在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

旅游经济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0214528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适合专业:旅游管理总学时数:54 学分:3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业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旅游的经济效益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理解旅游需求规律和旅游供给规律,市场机制和旅游的产业政策等相关理论;掌握基本的旅游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关概念。 旅游经济学理论性较强,通过案例、讨论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旅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旅游现象,提高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国内外旅游经济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掌握旅游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旅游需求的含义、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旅游需求产生的特点、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需求规律、旅游需求弹性以及旅游需求指标;了解旅游客源地的含义、类型、作用以及与目的地之前的关系。 教学重点:旅游需求的规律、旅游需求弹性以及旅游需求指标。 教学难点:旅游需求弹性。 教学内容:旅游需求的含义、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旅游需求产生的特点、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需求规律、旅游需求弹性以及旅游需求指标;旅游客源地的含义、类型、作用以及与目的地之前的关系。 第三章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类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旅游消费者流向因素等内容,理解旅游消费的特点和种类,掌握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掌握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的方法、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教学重点:旅游消费的作用。 教学难点:旅游消费的合理化。 教学内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类型、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决策、影响旅游消费者流向因素等内容,旅游消费的特点和种类,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的方法、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条件和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掌握旅游目的地容量的含义、旅游目的地的构成、旅游目的地容量的决定的因素;理解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的含义、旅游目的地供给规律、供给弹性;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周期演变。 教学重点:旅游旅游目的地容量。 教学难点:旅游供给弹性。 教学内容: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条件和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容量的含义、旅游目的地的构成、旅游目的地容量的决定的因素;旅游目的地供给能力的含义、旅游目的地供给规律、供给弹性;旅游目的地的短期波动、周期演变、影响旅游目的地周期演变的因素、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与合作。 第五章旅游企业的一体化经营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旅游企业的含义及类型,理解旅游企业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的含义、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416#——旅游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旅游经济学1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化:是指形成产业的产品、服务或其活动从不具有产业性质(或状 态)逐渐转变到充分局有产业性质(或状态)的全过程。 2. 旅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旅游产品 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有关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合。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条件下对旅游具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群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 3. 市场结构:即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联系特征,也就是构成产业市场的卖 者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4. 旅游企业集团:指多个旅游企业通过资产或契约关系进行联结,由一个 集团公司对其下属多层次的成员企业实施投资、控制和协调等职能活动的经济联合体。 5. 旅游行业管理:是政府行政部门及旅游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对旅游业的 总体规划和总量控制以及制定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质量标准,并以此为调节手段旅游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宏观的、间接的管理。 二、简答题 1. 简述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答:(1)商品化阶段(2)专业化阶段 (3)产业化阶段(4)后产业化阶段的萌芽 2. 指出旅游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答:旅游消费对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旅游消费在整个旅游经济链条中具有起始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其次,旅游消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者追求消遣、娱乐等精神和文化价值等的目标。 再次,旅游消费对于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列举影响旅游外汇损益的因素。 答:(1)旅游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产出和加工能力、制造业产出能力等。 (2)旅游目的国各种资源的自给能力。 (3)旅游目的国的有关法规、政策,包括有关进口物资的规定、涉及外汇收入与管理的财政金融政策、对旅游业给予资助和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筑方面的有关规定。 (4)旅游目的国的人口规模。 (5)旅游目的国的旅游业发展规模 (6)旅游目的国对外进行旅游促销所需开展的工作量的大小。 4. 简要分析旅游市场失灵的各种形式。 答:(1)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2)旅游经济中存在外部性 (3)旅游经营中的自然垄断 (4)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公共物品

2014电大《旅游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旅游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旅游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则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 旅游实在工业化环境下,非定居者出于消遣。休闲的目的,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以及停留。 3.旅游发展的地域格局 旅游发展的地域格局是从区域地理来说明世界旅游经济在各大洲的分配状况,旅游经济的地域格局可以充分说明世界旅游发展的基本地理格局。 4.旅游需求规律 所谓旅游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旅游需求量变动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成正方向变化。 二、选择题 1、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 A ) A交通运输 B产业革命 C饭店业的发展 D产业经济的发展 2、北京是天津、河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是( B )客源地 A全国性 B区域性 C中转性 D客源地国家 3、旅游经济学属于( D ) A理论性经济学 B应用性经济学 C两者皆不是 D两者皆是 4、( A )主要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即单纯考虑经济活动世纪运作而不考虑运作效果的好坏。 A实证分析 B规范分析 C历史分析 D定性分析 5、( C )世纪之后,现代意义的旅游才真正出现。 A17 B18 C19 D20

6、( B )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 A治?史蒂文森 B托马斯?库克 C詹姆斯?瓦特 7、旅游是分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这句话说明了旅游的( A )属性 A文化 B经济 C社会 D以上皆不是 8、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旅游消费的( D ) A大众性 B持续性 C广泛性 D综合性 9.、旅游客源地输送客源的规模首先取决于这个地区的( C ) A人口结构 B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C总人口规模 D消费习惯 10、形成旅游需求的首要的主观条件是( B ) A闲暇时间 B旅游动机 C支付能力 D以上都是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 1.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2.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3.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2.简述旅游的基本性质。 答:文化属性; 经济属性; 社会属性 3.减速旅游经济学的性质。 答:1现代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2现代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综合经济; 3此案带旅游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法制经济 4.简述旅游经济的特点 答:1综合性; 2.大众性; 3.持续性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51 学分:3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2、教学目的: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把握旅游经济学的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认识旅游经济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旅游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知识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3、教学任务:掌握微观旅游经济学、中观旅游经济学和宏观旅游经济学等主要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理解:旅游商品的特点;旅游产业组织理论 3、掌握:价值理论;旅游消费者行为与旅游需求;旅游经营者行为与旅游供给;供求分析理论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内实践教学要求(附后)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51学时,具体安排如下表: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先修专业课程,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美]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十六版上下册). 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K.E.凯斯.R.C.费尔.经济原理(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梁小民.西方当代经济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朱善利.微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附: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 重点与难点 重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难点: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一)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与旅游学的关系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