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

教案

管理学教学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

《管理学》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的管理活动普通适用的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本章是本课程的导论和基础。

教学目标:明确管理的内涵及特征,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提高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管理学基本问题,了解管理学历史发展,展示现代管理系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以教为导、以学为主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通过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宏观和微观管理的正反经验,使学生在观念上重视对管理理论重要性的认识。

本章的内容包括: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现代管理动向与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理论发展和学习管理学必要性。

计划课时:6课时

二.教学基本内容

1.管理活动

2.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安排与方法

本章是《管理学》的导论,共安排6学时,内容涉及范围广、比较抽象。因此,讲好这一课,是教好、学好《管理学》的首要环节。

1.总的指导思想和思路

(1)明确什么是管理与管理学。

(2)让学生知道管理学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

(3)了解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了解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

(4)引导学生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内容上把握

以管理是一门科学为主线,从什么是管理、管理特征、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到现当代管理理论发展,阐述管理历史发展到管理理论的学科体系,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

(1)讲清基本问题

(2)突出重点与难点,如:对泰勒科学管理的实质理解;对古典学派的评价;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等。

(3)理论与现实结合。如:科学管理的历史评价与现实意义;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等等。

3.教学方法

(1)引入式:以海尔与中联公司的管理典型实例入手,引出什么是管理及其重要性。(2)点面式: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3)启发式和讨论式。对本课一些重点和难点,安排一些思考和讨论问题,以课堂讨论为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第1节:a.介绍有关管理的众多概念,让学生先体会其实质,老师后总结。

第3节:b.如何理解科学管理实质?

c.有人说:“泰勒论过时了”,也有人主张回到“基点”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此题,实际上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评价,既看到它的科学性,也看到它的局限性,同时,结合我国现实,来证明科学管理的现实意义,以及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d.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对我们的什么启示?让学生课后思考,再作回答。

(4)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相结合,本章最后引入案例,用于对比古典管理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的不同,通过课堂讨论形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5)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一是加大的信息量,二是形象、直观,提高视、听效果。(6)布置思考题和参考书目。

(7)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以改进教学工作。

案例一:回到管理学的第一个原则

案例二郭宁的成长

附录一:本章思考题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4.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

5.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原则。

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附录二:本章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目

阅读教材章节:周三多等:《管理学》,第1章

参考文献:

1.孙跃君:西方管理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4.[美]P.Sengl:第五项修训练,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二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掌握决策理论和方法,了解决策前沿理论及发展动向,要求通过案例讨论分析,掌握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

教学难点:决策理论与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2)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以现实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计划课时:4课时。

教学组织过程:

引言(由案例引入管理决策问题)

世界闻名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规模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1979年9

月亏损达到7亿美元之巨,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原因是当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到来时,克莱斯勒公司仍生产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造成汽车大量积压。该公司聘任福特公司总经理艾科卡主持工作后,由于公司果断采取向政府申请贷款、解雇数万名工人和产品改型换代等重大决策,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

决策的正确与失误关系到组织和事业的兴衰存亡,因此,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认真研究决策科学,掌握决策理论、决策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关键之所在,权衡利弊及时做出正确的可行的决策。

内容上把握:

1. 以决策理论的发展阶段为主线条,利用讲授、启发式教学为主,穿插问题讨论及多媒体放映。教学环节安排如下图:

问题讨论:

(1)古典决策理论对指导实际决策活动的局限性?

(2)决策过程中如何克服理性限制?

2. 主要以西蒙决策理论的观点为依据,利用分析、论证的教学方法为主,穿插多媒体放映。教学环节安排如下图:

3.通过举例分析决策程序中每一步应注意的问题

4.分析讨论定性决策方法及应用原则、适用范围

5.利用论证、推理、例题等手段,学习量本利分析法以解决确定型决策问题;学习期望值法和决策树法以解决风险型决策问题;学习利用三个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后悔准则解决不确定型决策方法。重点学习决策树方法。

思考与作业题

1、何谓决策?

2、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3、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4、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性决策有何区别?

5、决策者的理性限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6、何谓乐观准则、悲观准则、后悔准则?

第三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计划与目标管理理论,要求通过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思路:

1.计划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计划的概念与类型。

2.计划的编制:通过理解计划编制的逻辑框图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

3.计划的实施:通过自学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掌握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计划与目标管理。

教学难点:目标管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2)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以现实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计划课时:4课时。

案例三:分公司的目标管理

案例四:施温自行车公司

1. 组织案例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围绕案例分析题(见讲稿)展开讨论;组长将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并在全班范围内阐述观点;教师最后综合、评价。

2.通过思考题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这一环节作为作业完成。

思考与作业题

1、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2、何谓目标管理?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3、如何应用德菲尔法做决策。

第四章组织——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组织及组织机构、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明确和熟悉组织功能和设计的内容,把握组织变革与创新的趋势,提高学生的组织设计和解决组织问题的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明确阐述组织制能地位、组织基本类型、适用性和权变观念、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组织问题和组织工作的理解,把握组织原理的精神实质。让学生深入实际,到各类组织中去认识不同类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的差异性,熟悉与组织的内容,了解当今现实生活中组织的现状;在讲解组织理论时,必须要引用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组织理论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形式与手段:

1.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2.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类组织模型;

3.给出复习思考题,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4.情景教学,组织学生到一个组织当中去实地考察其组织机构设置;

5.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一个组织的实际情况去重新进行组织设计。

教学思路与主要内容:

1.回顾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增强学生对组织职能内容、地位的认识;

2.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组织及组织的类型,通过对典型组织的介绍,引出组织结构的不同类型,根据当今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导出组织结构的新类型和发展趋势;3.介绍组织设计、组织变革与创新,作为重点精讲设计、变革、创新的原理、内容、程序,尤其是学习型组织。不仅要运用案例教学,还要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一个企业中去调查其组织状况,并写出调查报告,对该企业的组织变革进行设计;

4.当所有知识点的内容讲述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去分析组织问题,解决组织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组织设计与变革

教学考核:(1)课堂提问;(2)案例分析报告;(3)思考题;(4)模拟设计报告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过程的组织:

第一节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利用5分钟时间,回顾管理职能及组织在管理职能中的地位;

2、先提问“什么是组织?”,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组织的认识,进而引出组织的概念及组织的特征、要素,简单介绍组织职能的内容,强调本章主要介绍静态组织的设计与管理;

3、由人的结构导入组织结构,详细分析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常规类型的内容、优点与缺点及适应对象,进一步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最新结构模型及发展趋势。这部分为重点内容;

4、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类模型,加深对各类模型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节组织设计

1、本节作为本章的重点;

2、通过对当今社会各类组织的现状分析,总结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提出组织设计的目的、内容及任务;

3、通过对一个案例的介绍,提炼出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讲解每一个原则时都要讲述该原则的哲理及原则的应用,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在讲解影响组织设计因素时,除了介绍常规因素外,还要介绍国外最新的组织设计理论的观点;

4、之后详细介绍组织的部门设计、层次设计、职能与职务设计等主要设计内容,着重讲解设计的原理、内容、程序与要求,举例分析当今社会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组织设计的最新动态;

5、提供素材,让学生对一个企业的组织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自学)

第四节组织变革(自学)

1、首先介绍“公司再造理论”,进而详细分析组织变革的动因,提出组织变革的目标,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组织变革?”;

2、然后,围绕着“如何通过组织变革来实现组织目标”这个主题来展开讲述组织变革的类型、内容、程序与管理,重点讲述程序与管理,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变革?”“如何变革?”;

3、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变革社会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引出组织变革将会遇到的各种阻力、压力、冲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消除组织变革中会遇到的各种阻力、压力、冲突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对组织变革的艰难性有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并掌握解决这些阻力、压力、冲突的方式、方法;

4、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讲述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学习型组织”,使学生对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内容、特征和建设;

5、布置案例分析题

6、最后5分钟对全章进行总结,提出下一章的学习要求和本章的复习要求。

案例五美国商用计算机和设备公司的组织设计

案例六动力工业公司的分权

组织:

1.分组讨论,时间为40分钟。每10人为一个讨论小组,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将自己准备好的讨论稿与同学一起讨论,由小组长负责召集与记录,并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在集中讨论中发言;

2.集中讨论,时间为20分钟。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将本小组讨论的情况和主要观点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3.自由讨论,时间为20分钟。同学们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4.归纳与总结,时间为10分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组织及组织的双重性?

2.一般组织的机构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3.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与创新类型各有哪些?每种类型的特点及其适应对象是什么?4.组织设计必须要遵循那些原则?为什么?

5.影响组织设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6.如何设计一个组织的部门和层级?

7.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变革?怎样进行组织变革?

8.想想当代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

9.何谓“学习型组织”?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附录:参考书目

1、许庆瑞:《管理学》第四、五、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2、周三多:《管理学》第八、十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3、[美]马丁.J.坎农:《管理学概论》第三、九、十、十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2月第1版

4、[美]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第三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87年8月第1版

5、[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87年6月第1版

第五章领导——教学方案

教学目的:明确领导的涵义,掌握常见的领导理论与激励理论,了解领导艺术。

教学要求:明确领导权力与本质,阐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重点介绍领导的一般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阐明领导艺术的本质,了解管理中的主要领导艺术。并结合实际探讨领导理论的应用问题。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从领导的含义与本质的阐述入手,介绍领导权力及其特征,分析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全面介绍领导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最后讲述领导艺术的本质,介绍管理中的主要领导艺术。

教学形式:课堂理论讲解为主、穿插现实问题讨论(包括实习过程了解的问题)及案例分析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本章重点和难点:领导本质与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特点及主要领导艺术为教学重点,领导本质及领导理论是本章的难点。

计划课时:3学时。

学习质量评价:

1、课堂提问及问题回答情况

2、案例讨论及分析情况

3、课外作业或论文完成情况及质量

一、领导本质与内容

1、先从动词属性和名词属性两个方面介绍对领导的一般理解,然后介绍国内外一些著名管理学家对领导所下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去思考领导的本质,再通过几个实例的剖析,最终提出对领导本质的理解。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即领导通过其影响力来影响追随者的行为以达到组织目标。影响力是一种追随、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认同、是非制度化的。

2、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引出有关领导权力的内容,简单介绍职权的含义和特性,然后通过学生对“权力等于影响力是否正确”这个问题的辩论启发学生思考权力与影响力的关系,再后给出权力与影响力的比较。

3、“领导与管理是一回事吗?”引出问题,说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说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介绍领导的内容,并通过几个事例引导学生思考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再后一般介绍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等。二、领导理论

1、从总体上简单介绍领导理论体系及其构成,即(1)特性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理论。

2、通过提问“你认为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性格、品质?”介绍领导特性理论的主要观点。

3、提问:“领导特性理论有何局限性?”,归纳评判;在评判领导特性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引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重点介绍领导行为二维构面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重点介绍菲德勒权变模型和路径—目标理论。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以“从所学的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中,你得到那些启示?”为问题,总结领导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简单介绍领导理论的最新发展。

三、领导艺术

1、通过几个事例引出领导艺术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介绍领导艺术的特点、分类。

2、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领导艺术(用人和用权艺术、决策艺术、人际关系艺术),并简单介绍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

附录一:思考题

1.领导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

2.领导工作是动态的管理工作过程,如何理解?

3.什么是权力?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职权?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权力?

4.领导和管理是一回事吗?

5.领导行为的理论模式有几种类型?各类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6.从所学的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中,你得到那些启示?

7.如何理解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有那些?

附录:本章参考书目

1.《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吴培良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

2.《有效的管理者》,P·F·德鲁克著,工人出版社,1989年。

3.《管理学》,许庆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5.《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日本的管理艺术》,巴斯克艾索思合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第六章激励

教学目的:明确激励的涵义,把握激励规律和方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教学要求:阐明激励的实质和心理机制,简述并评价主要激励理论,领会激励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

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探讨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以及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激励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另外,针对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激励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本章主要内容,激励的含义及功能,激励的心理机制,激励的原则,激励的基本形式;激励中对人的认识(以人性假设理论为例);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

教学形式:课堂理论讲解为主、穿插现实问题讨论(包括实习过程了解的问题)及案例分析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本章重点和难点:领导本质与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特点及主要领导艺术为教学重点,领导本质及领导理论是本章的难点。激励的含义与实质,激励的原则、激励理论

计划课时:3学时。

一、激励概述

1、从分析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与人的潜能的发挥的关系入手,启发同学思考与此相联系的深层次问题,并分析这种现象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引入激励的概念,阐述激励的管理学意义。

2、从理论上探讨激励的心理机制,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此做深入的分析,加深同学对此问题的理解,准确地把握激励的心理机制。如图示:

人类行为模式图

(1)举一管理实例,师生共同探讨搞好激励应遵循的原则,即物质利益原则、公平原则、差异化原则、经济性原则。

(2)简单介绍激励的主要形式,常见的有:理想、目标激励,组织制度和榜样激励,物质利益和荣誉激励,培训、信息和改善环境。

二、激励理论

1、视同学回顾管理学的发展简史,尤其是关于“行为科学阶段”的主要学说、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2、从总体上介绍本节所涉及的主要激励理论,既包括激励中对人的认识,又包括西方占主导地位激励理论流派。

3、用提问的形式探讨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引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和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重点介绍“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的观点,以及有关这些人性假设的理论总结,如:“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等。

4、通过对不同的人的需求结构的分析,得出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进而引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详细介绍其理论观点,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该理论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缺陷,评价其在管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5、介绍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着重解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不同功能,并列举管理中常见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以及如何运用之。

6、简单介绍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和阿德佛的需要理论,并说明它们与上述两个理论构成本课所涉及的内容型激励理论。

7、先从总体上分析和评价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优缺点,并指出解决激励问题的其它思路,即不光从需要的满足上去分析和解决激励问题,还应该从人的心理感受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激励,引出过程型激励理论。

8、具体介绍期望理论(伏隆)、公平理论(亚当斯)、波特—劳勒模式等过程型激励理论,详细分析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的理论价值、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以及运用该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9、介绍行为改造型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斯金纳)、归因理论(凯利)等。从概念上明确区分不同强化类型的含义,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境实施相应的强化;指出归因理论主要的研究内容、采取正确的归因倾向的心理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本质及心理机制是什么?

2、请评价和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公平理论给管理实践带来哪些启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公平?

4、从总体上评价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

5、谈谈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激励问题及如何解决。

案例七雷诺兹的领导风格

案例八黄厂长的困惑

附录:本章参考书目

1.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8第1版

2.许庆瑞《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5

3. [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英] E.C.Eyre 《管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第2版

5. [美] 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4

6.徐国华赵平《管理学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7第1版

7. [英] JOE TIDD 《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第1版

8.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5第2版

9. [美] 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9第1版

第七章沟通

教学目的:明确沟通的涵义与过程,掌握常见的沟通类型。

教学要求:明确沟通的涵义与过程,掌握常见的沟通类型。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先由案例引出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然后在介绍沟通的几个典型定义并解释。沟通过程比较晦涩难懂,在介绍过程中要多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晦涩的东西讲得生动和深入浅出。介绍几个典型的分类,并进行区分。

教学形式:课堂理论讲解为主、穿插现实问题讨论(包括实习过程了解的问题)及案例分析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本章重点和难点:沟通的过程,沟通类型。

计划课时:2学时。

一:沟通的概念

先由案例引出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然后在介绍沟通的几个典型定义并解释。

二:沟通过程

沟通过程比较晦涩难懂,在介绍过程中要多讲故事和联系生活实际,力求把晦涩的东西讲得生动和深入浅出。

三、沟通的类别

介绍几个典型的分类,并进行区分。

附录:本章参考书目

1.《管理学》,许庆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4.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5第2版

5. [美] 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9第1版

第八章控制

教学目的:明确控制职能地位,熟悉控制的类型与过程,了解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教学要求:阐明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原则,重点介绍控制类型与过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深刻领会控制基本原则与原理的实质,理解控制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失控现象,分析社会失控现象发生的原因,制定解决失控的措施;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控制的各类模型。

教学思路与主要内容:通过对管理职能的回顾引出控制在管理职能中的地位,从大自然的控制现象与社会上的各种失控现状引出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接着用一个典型企业的控制案例介绍,进入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原则与要求、控制的一般方法的系统教学,其中重点讲述控制类型与控制程序、控制原则与要求,对控制的含义、作用、方法作一般性介绍,有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对重点内容精讲时应用案例教学法,从控制案例中引出控制的原理。

教学重点:控制类型与程序、原则

教学方法:

1、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2、通过认识实习调查工商企业的控制过程、类型、方法应用的现状;

3、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计划课时:2学时

教学考核:

1、课堂提问;

2、案例分析报告;

3、思考题完成情况。

第一节控制与控制类型

首先,利用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管理职能的内容,使学生对控制在管理职能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向学介绍大自然的控制现象与社会上的各种失控现状引出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以增强学生对控制意义的认识,加深对控制的理解;

第三,系统讲述控制的原理、类型。控制原理主要介绍系统控制原理、目标控制原理、组织适宜性原理、控制关键点原理、控制趋势原理、例外原理等;在讲解控制类型时,重点讲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与事后控制。控制原理与类型的讲解要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在讲述过程中,随机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第五,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各类控制的模型。

第二节控制过程

第一,引入案例,通过讲解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控制程序中各环节的基本步骤、要点;

第二,第二,在讲述过程中,随机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案例九:格雷格厂长的目标控制

附录一:本章思考题

1、管理控制有那些主要阶段?

2、在当今的管理活动中,事前控制为什么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3、管理控制过程的关键点是什么?

附录二:本章参考书目

1、许庆瑞:《管理学》第四、五、六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2、周三多:《管理学》第八、十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3、[美]马丁.J.坎农:《管理学概论》第三、九、十、十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2月第1版

4、[美]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第六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87年8月第1版

5、[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第三十九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87年6月第1版

6、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下卷)第八单元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3月第二版

第九章创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新及其作用、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

教学要求: 掌握创新及其作用、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

教学思路和主要内容:

以教为导、以学为主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通过对创新职能与其它职能关系的介绍开始,解释创新的内涵与作用,以及创新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在观念上重视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本章的内容包括:创新的涵义与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创新的涵义与过程。

计划课时:2课时

学习质量评价: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课堂提问及问题回答情况

2、案例讨论及分析情况

3、课外作业或论文完成情况及质量

综合案例:OEC“海尔管理之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