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超基础知识

B超基础知识

B超基础知识
B超基础知识

B超重点

超声的基本知识:一、超声波的物理性能: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赫兹),低于20 Hz者称为次声波,声源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者则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属于机械波,可在弹性介质中以固有的速度传播。超声在固体中的振动状态有纵波、横波、表面波三种,在液体和气体中只有纵波,医疗诊断用的是超声的纵波。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波长(λ)、频率(f)、和声速(C),它们之间的关系为:C=λ.f波长(λ)表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两个相邻周期的质点之间的长度, 单位为毫米(mm)。频率(f)表示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在超声诊断中,使用频率范围通常为2.5~10 MHz (兆赫兹,1 MHz=1000000 Hz)。声速(C)表示超声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单位为米/秒(m/s)。一般而言,固体物含量高者声速最高;含纤维组织(主要为胶原纤维)高者声速较高;含水量较高的软组织声速较低;体液中声速更低;含气脏器声速最低。在医学诊断中,超声在人体中的平均传播速度按1500 m/s计算。超声波的束射性:由于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呈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或指向性,因此可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定向探测。靠近声源的近场区声束宽度几乎相等,指向性较好,而远场区声束则有一定的扩散,扩散角与声源直径(D)及波长(λ)有关,即Sinθ=1.22λ/D。超声成像中需加用声束聚焦技术,以提高远场区的图像质量。超声波的反射:超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反射是指声波在界面上部分或全部返回的过程,它遵循以下定律:即①反射和入射声束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声束与入射声束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超声能量的反射取决于相邻介质声阻抗的差别。声阻抗(Z)可以理解为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所遇到的阻力,它等于介质密度(ρ)与声速(C)的乘积,即Z=ρ.C,单位为瑞利。超声波反射能量由反射系数(R1)决定,式中Z1和Z2代表介质1和介质2的声阻抗。R1=[(Z2-Z1)/(Z2+Z1)]2的平方。如果声阻抗相等(Z1=Z2),则R1=0,无反射产生,这种情况见于生理状态下胆囊内胆汁、膀胱内尿液和眼球玻璃体等,病变时可见于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和囊肿等;如果声阻抗不同(Z1≠Z2),则R1≠0,反射存在;只要声阻抗差值大于1‰时,就会产生反射回波,所以超声波对人体软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当两种介质的声阻抗相差很大时(Z1<<Z2),则R1很大,产生强反射,超声波几乎全部反射,如在空气和水或空气和组织的界面上。正因为如此,超声检查时要在探头与体表之间涂上适量的超声耦合剂,以减少空气的影响,减少声能的损失。此外,超声检查肺组织困难就是因为肺组织充满气体的缘故。人体软组织和实质性脏器的密度、声速、声阻抗与水相接近(因脏器内水的成分约占60%~70%),声阻抗差很小,因此反射很少,如在垂直于肝—肾分界面的入射声波中,反射回肝中的声能大约只占入射波能量的6%,其余的94%透过界面进入肾脏。总之,界面反射是超声波诊断的基础,没有界面反射就得不到需要诊断的信息,但反射太强,所剩余的超声能量就太弱,会影响进入到第二、三层介质中的超声能量,使诊断受到影响。超声波的折射:折射是指超声波在通过不同声速的介质时发生空间传播方向改变的过程。超声波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速之比,即:SinQi/SinQt=C1/C2由上式可知,当入射声波垂直于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当C2>C1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θ时,折射角达到90°,即折射波沿界面传播;而当入射角超过θ时,入射声波全部反射到介质1中,无声波进入介质2中,此时θ角称为全反射临界角。声波经液体入射人体皮肤,其临界角为 70°~80°,即入射角超过80°时,则无透射声波。如果声速相等就没有折射,声波在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不发生偏移。人体各种软组织的声速相当接近,因此其间发生很少的折射可被忽略掉,超声波可看成是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散射: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远小于波长的微小粒子,超声波与微粒相互作用后,大部分超声能量继续向前传播,小部分能量激发微粒振动,形成新的点状声源并以球面波方式向各个方向发散传播,称为散射。探头可以在任何

角度接收到散射波。人体组织器官内部的微小结构在超声场中能产生散射,是构成脏器内部图像的另一声学基础。红细胞的直径比超声波要小得多,它是一种散射体。多普勒血流仪即是利用血液中红细胞有较强的散射,才获得多普勒频移信号。超声波的绕射:绕射亦称衍射,当障碍物直径等于或小于λ/2时,则超声绕过该障碍物而继续前进,反射很少,这种现象叫作绕射。超声波波长越短,能发现的障碍物越小。这种发现最小障碍物的能力,称为显现力。此外,邻近超声束边缘的物体,虽然没有阻碍超声的传播,但会使一部分声波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沿其边缘绕行,绕过物体后又以接近原来的方向传播。绕射现象可导致某些被测体后方声影抵消,绕射现象是复杂的,它与障碍物的大小、声波波长等有关。超声波的衰减特性: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声能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称为超声衰减。导致衰减的原因主要有超声反射、散射、声速的扩散和吸收。声速扩散是指声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向声轴周围扩散而引起单位面积上声能量的减少,即声强减弱。这种衰减可以使用聚焦加以克服。吸收衰减是由于介质或人体组织“内摩擦”或粘滞性而转换成热能被组织“吸收”。吸收的多少与超声波的频率、介质的粘滞性、导热性、温度和传播距离等有关。人体不同组织对入射声能的衰减不同,其中以蛋白质的衰减最大,水分衰减最小,因此含水量多的组织声能衰减少。超声波的分辨力:超声波的分辨力系指能在荧光屏上分别显示两点的最小间距的能力。根据方向不同可分为纵向分辨力和横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是指超声能区分平行于声速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也称轴向分辨力。它取决于波长,通常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纵向分辨率越高。单纯从理论上计算,能测到物体的最小直径,称做最大理论分辨力,在数值上等于λ/2,但实际显示的分辨力要低于理论分辨力5~8倍。横向分辨力:是指超声能区分垂直于声速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它取决于声束直径的大小,如声束直径大则横向分辨力差。一般医用超声诊断仪的横向分辨力都比纵向分辨力差。多普勒效应:由于声源和接受体在介质中存在相对运动而引起所接收的振动频率不同于声源所发射的频率,其间有频率差(频移),其差别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此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其方程式为:fd=±2v.cosθ. fo/c或V=fd.c/2fo.cosθ式中fd为多普勒频移,fo为入射频率,V为接受体运动速度,C为声速,θ为入射波与运动方向(如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由于入射频率和介质的声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当声速与血流间夹角一定时,频移的大小取决于血流的速度,而频移fd可以用多普勒装置检测出来,根据上式自然就可求得血流速度V,这便是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用来检测人体血流速度的基本原理。多普勒频移fd范围一般在数百到数千赫兹之间,为人耳所能听到的音频范围内,所以检出fd后,可以发出声响并且监听。超声波的发射、接收和成像原理: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是机械波,可由多种能量通过换能器转变而成。医学诊断用的超声波发生装置是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制造。经过人工极化过的压电晶体(如人工合成的压电陶瓷),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会在电极表面产生正、负电荷,即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此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将压电晶体置于交变电场中,晶体就沿一定的方向压缩或膨胀,即电能转变为机械能,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超声波诊断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主机与探头。探头也称为换能器,由压电晶体组成,用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发射:超声波的发射是利用逆压电效应原理。当压电晶体受到高频交变电压作用时,将在厚度方向上产生胀缩现象,即机械振动,这个振动的晶片形成了超声波的声源,引起邻近介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即超声波。接收:超声波的接收是利用正压电效应原理。当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作用于探头的压电晶体时,相当于对其施加一外力,使晶体两边产生携带回声信息的微弱电压信号,将这种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之后则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用于诊断的声像图。超声波的成像原理超声成像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超声波反射、散射的特性。人体各种器官与组织,包括病理组织均有它特定的声阻抗,当超声波在人体这一复杂的介质中传播时,因各组织之间存在着声阻抗差别和大小不同界面,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射与散射。探头接收反射、散射回波信号,并根据其强弱用明暗不同

的光点依次显示在荧屏上,通过不同的扫查方式显示出人体组织脏器各层面图象,称之为声像图。人体器官表面有被膜包绕,被膜与其下方组织的声阻抗差大,形成良好的界面反射,声像图上出现清晰而完整的周边回声,从而显示出器官的轮廓、形态与大小。超声成像中将来自大界面的反射波和散射体的散射波称为回波或回声,根据回声信息的多少,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①无回声型:表明介质均匀,内无界面反射,透声性好。主要见于含液性器官如充盈的膀胱、胆囊等,或含液性病变如囊肿、积液等。②低回声型:表明介质均匀细小,声阻抗差值较小,反射弱。多见于实质而又均质的器官,如肝、脾等。③强回声型:表明界面声阻抗差值大,反射强。主要见于肺、胃肠及骨骼等。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应用于临床的A 型、B型、M型和D型超声诊断仪都属于反射型超声诊断设备,它是根据超声在通过两种有差异的声阻抗界面时产生回波反射的原理而设计。A型即幅度调制型。此法是以波幅的高低代表界面反射的强弱。当单一晶体超声束在传播中遇到人体内各种界面时,按照回波出现先后,从左到右依次按实际距离显示在示波屏水平线上,并按波的有无、多少、波幅高低、波形等,再结合体表多个方向,多点探测所描绘出病变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疾病。它对于鉴别病变的物理性质、定位穿刺抽液等较为适用,是最早兴起和使用的一种超声诊断仪,由于其操作费时,缺乏直观图像以及B型诊断仪的推出,A型仪器现已基本淘汰不用。B 型即辉度调制型。此法是以光点的明暗度(灰阶)代表界面反射的强弱,反射强则亮,反射弱则暗。采用多晶体多声束连续扫描,每一单条声束上的光点连续从而构成一幅切面图像,并根据光点的有无、强弱、多少、分布等情况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内部的二维图像。图像纵轴表示组织深度,横轴表示扫查的密度。当扫描速度超过每秒24帧时则能显示脏器的实际活动状态,称为实时显像。根据探头及扫描方式不同,可分为线型扫描、扇型扫描和凸弧型扫描等。B型超声尤其是现代实时灰阶B超能清晰、直观而逼真显示脏器或病变组织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毗邻关系等。因此,它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超声诊断仪,也是最基本的但最为重要的一种显像方式。M型也属一种辉度调制型。它是将单声束超声波所经过的人体各层解剖结构的回声以“运动—时间”曲线的形式显示的一种超声诊断法。其图像纵轴代表人体组织自浅至深的空间位置,横轴代表扫描时间。此法主要用于心脏的检查,故称M型超声心动图。通常它与心脏实时成像结合使用,利用M型取样线来探测心脏结构的活动,精确测量心脏各时相的室壁厚度和房室大小等,测定心功能。D型即多普勒超声,它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心脏、血管内血液流动时所反射回来的各种多普勒频移信息,以频谱或彩色的形式显示,所以分为频谱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1、频谱多普勒它是将血流的信息以波形(即频谱图)的形式显示,其横轴代表时间,即血流显示的时相。纵轴代表频移,即血流的速度。在零位线上方的频谱代表血流朝向探头流动,在下方的频谱代表血流背离探头流动。频谱多普勒可提供血流速度与方向、血流时相与性质(如湍流、层流)等参数。同时可监听血液流动状态的声音称多普勒信号音,正常为悦耳的声音。根据发射和接收超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脉冲波多普勒和连续波多普勒两种。⑴脉冲波多普勒:采用单个换能器(探头)以短脉冲群方式发射超声,在发射间歇期又用以接收回声信号。探头在发射短脉冲群超声的间歇时间,选择性接收所需要检测位置的信号,这种选择性定位接收能力称为距离选通能力,所需检测的区域称为取样容积。脉冲多普勒可以定位取样来检测血流为其最大优点,但探查深度及检测高速血流受到限制。⑵连续波多普勒:采用两个换能器,一个连续发射超声波,另一个换能器连续接收回声信号,沿声束出现的血流和组织运动多普勒频移均被叠加接收并显示出来,缺乏距离选通定位能力。其优点是不受深度限制并可测高速血流。目前超声仪的连续波多普勒可测量的最大流速可达10m/s,完全可以满足临床上的需要。2、彩色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可与B型超声、M型超声及频谱多普勒并用,该技术有以下三种类型。

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此法是在B型超声基础上,对血流的脉冲波多普勒信号进行彩色编码,以色彩形式来显示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及血流性质。通常以红、蓝、绿三色为

基色,把朝向探头运动产生的正向多普勒频谱规定为红色,背离探头运动产生的负向多普勒频谱规定为蓝色,而方向杂乱的湍流定为绿色。除用颜色表示血流方向外,速度的快慢即频移的大小则用颜色的亮暗来表示。彩色信号均匀无颜色的变化为层流,湍流时色彩杂乱。CDFI是实时二维血流成像,它不仅能清晰显示心脏、血管的断面解剖,而且能直观显示血流分布情况。CDFI已广泛地应用于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CDFI同样具有前述脉冲多普勒的使用限制,即探查深度与血流速度相互制约。当增加检测深度时,能检测的最大速度也下降。此外血流成像受超声入射角度的影响很大,当超声入射与血流方向的夹角为90о时,Cos90о=0,则无多普勒效应发生,因此血流不能显示;其夹角为0о时,血流显示最佳。通常超声入射角不能大于60о。⑵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它是对多普勒频移信号的振幅-频移曲线的面积即多普勒信号能量进行彩色编码显示。其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取样中的流速相同的红细胞相对数量的多少,因此不受超声入射角度的影响;显示的信号动态范围大,即从低速至高速等不同流速的血流均能显示。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用彩色信号表示血流方向,不能表明血流速度的快慢,不能判断血流的性质。⑶彩色多普勒方向能量图(CCD)为混合彩色多普勒,即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与能量多普勒技术的混合。用不同的颜色编码表示血流方向,但以能量方式显示血流。通过这两种技术的互补,可为超声诊断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血流信息量。:超声伪像或称伪差是指超声显示的断面图像(包括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与相应的解剖断面或血流的流动轨迹图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超声图像不同程度的失真,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因此必须加以识别。超声伪像主要与三种因素有关:①与超声传播过程中某些物理特性有关;②与仪器的质量和调节因素有关;③与人体组织内某些正常结构和生理因素有关。1混响伪像:超声垂直投射到平整的界面如胸壁、腹壁上,超声波可在探头和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多条等距离的回声,回声强度随深度而递减,也称多次反射。混响伪像多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表浅囊肿及腹水中,可被误认为壁的增厚或肿瘤等,另外可掩盖局部的低回声小病灶而造成漏诊。含气的肺、肠腔可产生强烈的混响伴有后方声影,俗称“气体反射”。采取适当的加压检查、侧动探头以改变声束投射方向和角度、仪器近场抑制等方法,可使混响伪像减弱或消失。2多次内部混响:超声在器官组织的异物内(亦称“靶”内,如节育器,胆固醇结晶)来回反射,产生特征性的彗星尾征,此现象称内部混响。3切片厚度伪像:又称部分容积伪像。探头发射的超声束具有一定的厚度或称宽度,因此声像图其实是一定厚度以内空间回声信息的叠加图像。切片厚度伪像是因超声束较宽,扫查时断层较厚所引起。例如胆囊内出现邻近肝实质的点状回声,类似泥沙样结石。识别方法是改变体位,胆囊内假性泥沙样回声不会移动。4旁瓣伪像:旁瓣又称“侧瓣”,它围绕着主瓣(主声束)呈放射状分布,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具有与主声束完全相同的声学特性。旁瓣伪像是由旁瓣反射回声造成,例如结石、肠腔气体等强回声两侧出现的“狗耳”征或称“披纱”征。因伪像特殊,容易识别。5声影:声影是超声束遇到强反射(如含气肺)或声衰减很高的物质(如骨骼、结石、钙化等),超声束不能到达这些物质的后方,在其后方出现条带状无回声区即声影。结石、钙化灶的声影很清晰,而气体反射引起的声影边缘模糊。6后方回声增强:当超声束通过声衰减很小的器官或病变时,在其后方的回声强度大于同一深度的邻近组织的回声。例如在膀胱、胆囊、囊肿等含液性结构的后方回声增强,尤其囊肿的后方最为明显。利用后方回声增强效应,通常可以鉴别液性与实性病变。7折射声影:折射声影又称边缘声影或边界效应。当超声入射角超过临界角(临界角是指入射角达到使超声全部从界面上反射而不能透过界面的这一角度)时,产生全反射,以至在界面后方出现声影。常见于球形结构(如囊肿)的侧缘后方或器官的两侧边缘(如肾的上、下极边缘),其声影为细狭条状,与结石、钙化灶的区别是结石等声影在病灶的正后方,而折射声影在病灶的侧缘后方。改变扫查角度有助于识别这种伪像。镜面伪像: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大而光滑的界面(类似平滑镜面)

时产生反射,反射回声如遇到镜面附近的靶标后按入射途径折返,并再次经镜面反射回探头,此时在声像图上显示出镜面深部与此靶标距离相等形态相似的图像。镜面伪像常见于横膈附近,例如在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横膈时,肝内单个病灶可在横膈的两侧同时显示。声像图上虚像即伪像总是位于实像的下方。识别这一伪像的基本方法是改变探头角度,变化声束方向,伪像将随即发生变化或消失。9闪烁伪像:人体组织器官的低频运动,如呼吸运动、心脏搏动、血管搏动都能产生低速的彩色信号,这些信号色彩较暗淡,闪烁出现并重叠于被检测的血流信号中,干扰了对血流成像部位的观察,这就是闪烁伪像。嘱咐屏气可清除呼吸运动带来的影响,而由心脏、血管搏动引起者却消除困难。10彩色混叠伪像:当被检测的血流速度超过超声仪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PRF)的1/2时(PRF/2是血流速度能被检测的极限,称为Nyquist频率极限),就会出现同一方向的血流其颜色发生反转,这就是彩色信号混叠现象。频谱多普勒同样也可出现频谱信号的折反,即在基线的反方向出现另一频谱信号。超声检查的优势与限度:超声检查的优势1超声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无痛苦;2对人体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有利于识别微小病灶;3有A型、B型、M型和多普勒超声等,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4灰阶切面图像层次清楚,信息量丰富,因此它接近于真实的解剖结构;5活动组织器官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分析;6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如腹腔大血管、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等;7检查便利、快捷和灵活,能获取各种方位下的各种切面图像,病灶定位准确;8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部位和性质;9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检测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监测卵泡发育过程等;10使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可方便急危重病人的床边检查。超声检查的限度1由于超声某些物理特性,对骨骼、含气脏器的检查受到限制;2过于肥胖受检者图像质量下降,不利于图像分析诊断;3超声显示范围较小,整体性不如X线、CT、MRI等。4对操作者的技术、手法要求甚高,图像质量和图像信息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超声检查前病人的准备一)检查肝脏、胆囊、胆道及胰腺时须空腹,以防止胃肠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必要时饮水充盈胃腔,以此作“透声窗”,有利于胃后方的胰腺及腹内深部病变、血管等结构的显示。二)早孕、妇科、膀胱及前列腺等盆腔脏器或盆腔病变的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三)行腹部超声检查前2天应避免胃肠钡剂造影和胆系造影,因钡剂可干扰超声检查。四)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浅表器官及组织的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心肌和心包疾病心肌病是指除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肺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主要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按病因学分类:1原发性2继发性。原发性心肌病分三种: 1扩张型(充血型)2肥厚型(梗阻型)3限制型(闭塞型)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肌广泛性病变、收缩功能异常、全心扩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病。病理生理:心肌的变性和坏死---心肌松软---缺乏张力---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全心扩大(以左心系扩大为主)---心室壁变薄---二尖瓣三尖瓣环扩大---造成返流---心肌收缩力下降---血流缓慢---心尖部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超声检查常选用左室长轴观、四腔观、五腔观,观察腔室大小、室壁厚薄、瓣膜开放,利用多普勒技术测定瓣口血流速度及有无返流。声像图特点A.切面超声心动图:1)四腔扩大,以左心房、心室为著,呈球形,左室流出道增宽;2)四个瓣膜开放幅度均减低,以二尖瓣为著,二尖瓣开口变小与扩大左室形成大心腔小瓣口的特征3)左室壁与室间隔厚度变薄,运动幅度小4)少数心尖部附壁血拴形成。B、M型超声心动图1)心室内径扩大2)主动脉波群运动减低,重搏波消失3)二尖瓣口开放小,类似“钻石样”改变曲线,EPSS>15mm 4)室间隔及左室壁运动幅度减低,增厚率下降C多普勒超声心动图:1)二尖瓣、三尖瓣口在左、右心房侧返流束2)主动脉、肺动脉瓣口可见返流束3)各瓣口分别探及高速血流频谱曲线。鉴别诊断1冠心病的心衰2贫血、甲亢性心脏病3风湿性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肌明显非对称肥厚、心室腔变小伴左室高动力性收缩和左室充盈受阻、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病理生理:心肌肥厚和

排列异常---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充盈缓慢---心室容量减小---静脉回流减少---多数患者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中期二尖瓣前叶多出现异常向前运动(SAM)---加重左流狭窄---同时主动脉瓣出现收缩中期关闭现象---最终导致心肌顺应性下降---心脏射血功能逐渐减弱---左心功能不全。根据左流狭窄分为二型:梗阻型与非梗阻型根据肥厚部位分为四型+心尖肥厚型:Ⅰ型:前部室间隔明显增厚Ⅱ型:前、后部室间隔均增厚Ⅲ型:全部室壁均增厚Ⅳ型:室间隔与左室前、侧壁增厚心尖肥厚型:心尖部心腔狭小,心腔闭塞。临床表现:常以猝死为结局,也可以在疾病晚期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检查除左室长轴观、四腔观外,取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短轴观,观察室壁增厚部位和厚度,左室流出道的宽窄及二尖瓣前叶SAM,主动脉瓣口收缩中期关闭现象。彩色多普勒探测左流射流及瓣口返流。声像图特征A、切面超声心动图1)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以室间隔中上部为明显,与左室后壁之比>1.3。2) 由于增厚室间隔凸向左流及二尖瓣前叶SAM致左流变窄,左室流出道狭窄<20mm 3=心肌肥厚,回声紊乱、粗糙形似米粒,左室腔缩小B、多普勒超声心动图1=左室流出道在收缩期射流束,频谱为单峰匕首状2=可探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口的返流束C、M型超声心动图1=收缩期二尖瓣前叶CD段可见到向前运动(SAM)2=左室流出道变窄,常使E峰与室间隔相撞,EF下降速度明显减弱3=主动脉瓣运动异常,收缩中期瓣膜提前关闭,晚期再开放或左流速度很快,冲击主动脉瓣引起主动脉瓣扑动4=室间隔、左室壁运动先增强后降低。鉴别诊断:1)高血压病2) SAM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三)、限制型心肌病发病率占3% 病理生理:心内膜及心肌广泛纤维化,心腔因纤维化和血栓形成而部分闭塞,限制心室充盈,导致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心包积液:心包可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反应和心包粘连、缩窄等慢性病变,常见的原因为结核、风湿、病毒、炎症、肿瘤等。病理生理心包由纤维素性与浆膜性两部分组成,浆膜性分为脏和壁层,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20—30ml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具有保护心肺、固定心脏、减少心脏搏动对肺的撞击的作用,同时防止外力对心脏的影响。因上述原因使心包层渗出液体→心包腔积液→心包腔压力逐渐升高→超过心包扩张的程度→心脏扩张受限→导致心室充盈减少→心排血量下降→体循环瘀血→静脉压升高→肝脾肿大→下腔静脉可扩张→双下肢浮肿。当心包大量液体积聚或超过心包承受扩张程度即使液体量不多,则出现心包填塞征。临床表现:检查方法:主要检查左室长轴观、心尖四腔观及一系列短轴观,观察右室前壁、左室后壁、心尖部、心房顶部心包腔内液体量,随体位变动时,低位液性暗区扩大情况。声像图特征:在心包腔内出现无回声暗区且随体位而改变诊断心包积液。A、切面超声心动图:1少量心包积液(指液体量小于200ml)液体分布在左室后壁心包腔内,宽度为0.5-1.0cm,心脏运动不受影响。2中量心包积液(200-500ml),除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液体宽度为1.0-2.0cm,右室前壁心包腔内液体宽度达0.5-1.0cm,心脏运动可加强。3大量心包积液(>500ml)心脏外围心包腔内均由无回声暗区包绕,宽度>2.0cm,心脏运动明显加强,且出现心脏摇摆征,右室前壁塌陷。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病理生理:心包脏、壁层之间大量细胞成分与纤维素渗出,液体吸收,心包层增厚、粘连、纤维化、钙化,附于心脏表面,形成坚硬的盔甲状瘢痕组织,限制心脏活动。声像图特征:1双房增大,双室缩小;2心包层回声增强、增厚,厚度>3mm;3室间隔运动异常,呈“跳跃样”运动;4肝大、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增宽。鉴别诊断:1与左侧胸腔积液2与心外脂肪垫心脏肿瘤及心内异常回声心脏肿瘤心脏肿瘤为少见病,分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肿瘤中75%为良性肿瘤,其中粘液瘤占50%,余为横纹肌瘤、纤维瘤、脂肪瘤、畸胎瘤等;恶性肿瘤占25%,以肉瘤为主,转移瘤可找到原发灶。病理生理:粘液瘤:可发生在各房室腔,附着于以内膜或瓣叶上,90%发生在左心房,蒂附着于卵圆窝附近,少数为多源性,房室腔内同时有,瘤体为半透明胶冻状,表面大小不等结节,大多数不易脱落,瘤体大者内部可有散在出血、纤维素变性或钙化。横纹肌瘤:常见于儿童,多发生于室壁及间隔中,瘤体与心肌

分界清晰;心脏肉瘤:发生心脏任何部位,常见于右心房,以横纹肌肉瘤最多见,瘤体自心壁长出,向内外生长,基底宽,有时也有蒂,累及心包、胸腔,形成积液。以上肿瘤长在瓣膜上及附近,则出现阻塞瓣口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表现:出现阻塞瓣口及血管栓塞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常用切面:从不同部位、不同方向连续扫查,发现肿瘤注意部位、范围、大小、内部回声、形态、轮廓、有无包膜、附着点及有无蒂、心包积液等。声像图特点切面超声心动图:1肿瘤部位:位于心腔内、心壁间及心包,单发或多发,占据一个房室腔或多个房室腔,粘液瘤常发生于左房内,横纹肌瘤、肉瘤、转移瘤常发生在心室壁及室间隔内。2肿瘤内部回声:因结构成分不同,回声变化较大,粘液瘤细胞成分多时为高回声,胶冻样物质多时呈弱回声,有不均匀分隔。纤维瘤、脂肪瘤均为高回声。3肿瘤与心壁关系:粘液瘤往往有蒂,常附于房间隔卵圆窝处,附着面小,游离面大;恶性肿瘤基底宽,与心壁无明确分界,向心腔及心外膨出。4肿瘤的轮廓、形态:良性肿瘤多为圆形、椭圆形,表面光整,有包膜,恶性肿瘤则表面不平。5活动度:蒂长短与活动度成正比,粘液瘤活动度大,无蒂、基底宽则无活动。6心腔变化:肿瘤阻塞房室瓣或流出道处则影响腔室的大小。鉴别诊断:1心内血栓2赘生物。心内异常回声一)心内血栓:指心房及心室内血栓。病理生理: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冠心病、扩心病>→血流淤滞→血流缓慢或发生漩涡→血流中有形成分析出,互相碰撞→有利于血小板的沉淀、粘集、凝固形成新鲜血栓→(3-4天后)新生肉芽组织渐代凝血形成机化血栓→血栓受血流冲击→脱落血栓随血流栓塞全身各部位动脉。临床表现:栓塞动脉出现相应支配部位脏器栓塞的临床特征。检查方法:重点观察左心耳及心室的心尖部。声像图特点:1部位:二尖瓣狭窄多发生在左房、左心耳,冠心病多发生在室壁瘤内及心尖部;2内部回声:表面光滑,可强可弱,分层分布;3与心壁关系:基底宽,分界清晰;4形态、轮廓:圆形或半圆形,不规则;5活动度:几乎不运动或运动小;6腔室大小:一般不影响。鉴别诊断:1心房粘液瘤2心内赘生物二)心内赘生物指感染性心内膜炎在瓣膜上、心内膜上、血管壁上大小不等的细菌赘生物。病理生理:1因感染致病菌引起血栓与细菌集落形成赘生物→侵犯主动脉瓣、二尖瓣,其次是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瓣膜炎症、水肿、穿孔→波及瓣下结构使腱索断裂→瓣膜脱垂有关闭不全。2先天性心脏病→高速血流反复冲击瓣膜、内膜、血管壁易受损→赘生物沉积→出现相应症状。临床表现:以感染症状为主。检查方法:重点观察瓣膜上赘生物,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注意内膜上、血管壁上赘生物。声像图特点:1部位:瓣膜上,其次是心内膜、血管壁上;2内部回声、形态:大小不等,强弱不均,形态各异;3活动度:随瓣膜运动活动,心内膜上、血管上较固定;4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膜呈连枷样运动,关闭时返流。鉴别诊断:1心房粘液瘤2心内血栓3瓣膜瓣环钙化。冠状动脉疾病定义:冠状动脉疾病中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痉挛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供血不足称冠心病。冠心病常见临床类型隐匿型:无症状,有心肌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且是在心脏负荷增加时发生,此型超声心动图变化不大。心绞痛型:一过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发胸骨区疼痛,此型超声心动图变化不典型。心肌梗死型:冠脉闭塞导致心肌坏死,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克,超声心动图典型室壁运动改变。心肌硬化型:长期供血不足,心肌纤维化,心腔扩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结构改变明显。心肌梗塞病理:冠心病的病因(脂质代谢异常/心内膜损伤/血栓形成/血管代谢障碍)--脂质沉着、斑块形成、内膜局部隆起—冠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阻塞—使相应心肌供血减少—心肌坏死、变性—病变心肌节段性运动失调(减弱、消失、矛盾运动)--坏死心肌进入修复期则形成疤痕、纤维化、钙化—1、局部回声增强、增粗、运动低下2、在左心腔内压的作用下—疤痕、无弹性坏死病变心肌—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临床表现心梗典型临床表现。检查方法重点用M型观察,测量室壁心肌活动幅度,二维超声观察室壁的矛盾运动、室壁瘤形成、心脏大小,冠心病节段运动划分主要取左室长轴观、心尖四腔观、心尖乳头肌、二尖瓣口水平等一系列短轴观。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

后降支回旋支左室后支超声诊断要点切面超声心动图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减弱、消失、矛盾运动2室壁收缩期增厚率下降3局部室壁回声异常:急性期回声减低,慢性期回声逐渐增强4左室功能减低5心脏形态失常超声对心肌梗塞的定位判断取三个短轴观、左室长轴观(偏右内、外侧)、心尖四腔、二腔观,将室壁分为14个节段。心肌梗塞的并发症1室壁瘤:真/假室壁瘤鉴别2心室壁破裂3室间隔穿孔。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5%,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心室间隔由四部分组成:膜部间隔、心室入口部间隔、小梁部间隔、心室出口或漏斗部间隔。胎儿期室间隔因发育缺陷或融合不良而发生缺损。分型:1膜部:最多见,约占VSD的78%。2漏斗部:约占20%。3肌部:少见,约占2%。1膜部缺损嵴下型单纯膜部隔瓣下型2漏斗部缺损嵴内型干下型3肌部缺损窦部肌小梁部室间隔膜部缺损:1)嵴下型:位于室上嵴下方,缺损上缘离主动脉右冠瓣较近,心底短轴切面位于时钟11~12点。2)单纯膜部:局限于膜部间隔的小缺损,四周为纤维组织,约位于时钟9~10点。3)隔瓣下型:位于三尖瓣隔瓣的后下方,距主动脉瓣较远,而距房室传导束很近,四腔心为最佳显示切面。漏斗部:1)干下型:也称肺动脉瓣下型或嵴上型缺损,缺损上缘紧靠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容易合并主动脉瓣脱垂(以RCV多见)造成关闭不全,缺损位置高,分流血直接喷入肺动脉,心底短轴切面位于时钟12~1点。2)嵴内型:位于室上嵴结构之内,离主动脉瓣也近,分流血液直接喷射到右室流出道,心底短轴约位于12点。肌部:1)流入道肌部VSD。2)小梁区肌部VSD。大小:数毫米至3厘米不等小型:<5mm中型:5~10mm,最多见。大型:>10mm。VSD解剖形态不规则时,不同的切面测量有差异;同一切面舒张期测值通常大于收缩期测值;部分小型VSD,缺损边缘回声不增强,测量缺口大小较困难,常借过隔彩色血流束的宽度作间接测量;VSD左室面直径常大于右室面,合并膜部瘤时右室面破口多较小或有多个破口。形态:1漏斗形、多见2管形3囊袋形4窗形。超声表现:室间隔回声中断(部位、数目、大小、形态);LA、LV及PA扩大,左室壁运动幅度增大;CDFI显示收缩期一股五彩血流束从左室经缺口进入右室,流速一般>4m/s,并呈宽带充填频谱。声学造影:在室缺的右室面显示充盈缺损区,肺动脉高压时显示微气泡从右室经缺损进入左室。估算肺动脉压力。PA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过隔血流压差。PA收缩压=TR血流压差+右房压(约10mmHg)。PA舒张压=PR血流压差+10mmHg。VSD封堵治疗的适应症年龄≥3岁,体重>10kg;2膜部或肌部VSD,室缺大小3~12mm;3外科手术后残余漏;4距主动脉瓣>3m m,无主动脉瓣脱垂,无或少量主动脉瓣反流;5距三尖瓣隔瓣>3m m,无明显的三尖瓣发育异常及中度以上的三尖瓣反流;6轻至中度肺动脉高压而无右向左分流。禁忌症干下型VSD;VSD过大(>16mm);2合并艾森曼格氏综合症;3合并其他畸形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术前超声检查内容:多切面测量VSD大小,取其最大值。部分病例可测室缺左室面、右室面大小。合并膜部瘤时,应测量瘤基底部、瘤体及破口大小。2心底短轴切面:适合封堵治疗的位置在时钟9~11点。3非标准左心室长轴和五腔心切面:测量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3mm)。4心底短轴或四腔心切面:测量缺损边缘距三尖瓣的距离(>3mm)。5四个瓣膜活动情况,尤其注意主动脉瓣口有无反流。6、CDFI或右心声学造影无右向左分流。术中超声观察:左右心室伞是否完全分开并夹闭于VSD处;2有无残余分流;3是否影响主动脉瓣、三尖瓣和右室流出道,有无主返、三返等。肝脏超声:解剖概要:八段:Ⅳ(左内叶)Ⅲ(左外下段)Ⅰ(尾叶)Ⅱ(左外上段)Ⅴ(右前下段) Ⅷ(右前上段)Ⅵ(右后下段)Ⅶ(右后上段)第一肝门:肝动脉位于PV的左前方、内径0.33ï0.12、Vp45~55cm/s、RI 0.55~0.60、PI 0.89~0.99占肝血流总量25%门静脉:内径:1.17ï0.13cm、Vp 15~25cm/s减慢有临床意义。波形:向肝血流、典型波:两峰两凹、随呼吸变化。第二肝门:肝静脉右肋缘下斜断面:可见:肝静脉、肝中裂、四个肝叶肝静脉:LHV 0.5±cm、MHV 1.0 ±cm、RHV 1.0 ± cm、呈三相波(RA充盈、RV舒张、RA收缩)、S/D>0.6离肝血

流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区别门静脉肝静脉/走向:自第一肝门起逐渐变细向第二肝门逐渐变粗/管壁:厚薄/肋下斜切:为短轴为长轴/肋间斜切:为长轴为短轴。弥漫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华支睾吸虫。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特点三句半:前半肝弥漫性密集增强细小高回声后半肝回声衰减肝内血管减少、变细、壁回声减弱肝大非均匀性脂肪肝:病理:肝细胞脂肪堆积呈段或叶分布。声像图: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占据一段或一叶,多位于肝静脉周围2正常肝组织呈岛屿状低回声,多位于左肝内叶或右前叶。肝硬化诊断依据早期肝硬化:无明显变化。典型肝硬化:大小:缩小,以左叶明显(血吸虫性、酒精性可增大)位置:上移(牵拉、腹水)需半坐卧或坐位、腋中线扫查辅以深吸气。被膜:回声增高,凹凸不平,锯齿状。形态:角变钝,矢状切变椭圆形。实质回声:增高,颗粒状,条索状高回声+蜂窝状低回声。血管:紊乱、扭曲。HV变细、PV变粗、HA扩张。脾:增大、SV扩张。胆囊:缩小、移位、壁增厚或呈双边影。门脉高压临床:脾大、腹水、消化道出血。超声:PV:主干(>1.3Cm)、左、右支增粗,彩色血流呈红、蓝双色离肝血流,Doppler流速降低(< 20Cm/s),肝门区门脉海绵样变性,SV:增粗(>0.8Cm),流速减慢,UV:圆韧带内见管状暗区,轻度<0.4Cm中度0.4~0.7Cm重度>0.8Cm,HV:正常三相波消失,S内回声:等、低、混合回声、无回声,可有气体强回声伴慧尾征。>壁回声:后壁增强、侧壁无失落。>后方回声:增强。>周围回声:炎症反应引起的低回声。肝血管瘤临床:占肝良性肿瘤的41.6%,女性多于男性,多无症状及体征,好发于包膜下、肝静脉旁、右叶,肝包膜下血管瘤可破裂出血。二维超声:3mm~63Cm ,生长缓慢,圆、椭圆、不规则形,边界清晰、可有包膜样回声,掛果征,加压浅表的大血管瘤可被压扁,边缘裂开征或血管穿通征。病理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伴坏死、大面积出血及血栓形成,肿物周边的肝组织汇管区见炎细胞浸润肝癌:①形态:圆形,类圆形,沿段、叶分布。②边缘回声:多有完整包膜,可有声晕征。③内部回声:高回声(大)、低回声(小)、混合回声、马赛克征④后方回声:衰减、无变化、轻度增强⑤转移征象:门脉内癌栓、肝门LN、肝内⑥血管征象:周边和内部见动脉,RI >0.6⑦造影征象:肿瘤显示增强肝癌的生长特征膨胀性生长:圆形,声晕。2多形性:低、等、高、混合回声多变性:低、等、高回声、混合回声生长迅速:倍增时间89天肝硬化基础。小肝癌:①形态:圆或椭圆②边缘回声:完整、细薄、光滑的包膜③内部回声:低均④后方回声:轻度增强⑤侧壁回声:失落⑥血管征象:多难找到动脉频谱⑦造影征象:显示增强。弥漫型肝癌①肝不同程度的肿大②伴中度以上肝硬化③病变位于全肝或数叶④散在粗亮斑点⑤静脉内癌栓⑥高速高阻型肝动脉频谱⑦AFP明显升高转移性肝癌牛眼征(声晕)2混合性肿块(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癌)肝脏超声新进展1诊断:声学造影、三维成像、背向散射积分、组织二次谐波成像、2.治疗:药物注射:无水酒精、冰醋酸、高热生理盐水、放射微粒,使蛋白质变性、凝固、气化、坏死。物理照射:微波、激光、射频高强度聚焦超声,使癌组织及其营养血管整体原位灭活胆道超声解剖:分胆囊、胆管两部分,胆囊分三部:底部、体部、颈部(哈氏囊)胆管分四段: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十二指肠下段、壁内段。二、胆管:肝内胆管:紧贴门脉走行,内径<2mm。肝外胆管:上段与PV平行,内径<8mm,下段与IVC伴行,“米老鼠”征:CBD、HA、PV。急性胆囊炎临床病理: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右上腹持续性痛、压痛、肌紧张、莫菲氏征(+)典型声像图胆囊增大,前后径>3.5Cm2囊壁增厚呈双边影3胆囊床暗带4超声莫菲氏征(+)5常伴结石,尤其是颈部

典型胆囊结石超声三联征:胆汁暗区内高回声、后方伴“干净”的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临床夏科氏三联征:右上腹痛、发热、轻度黄疸。胆囊息肉样病变定义:胆囊壁上一个或多个隆起的实性等回声或高回声病理类型:1胆固醇沉着症2炎性息肉3附壁结石4良性腺瘤腺癌胆囊良性腺瘤肌腺瘤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肿瘤2上皮腺泡和/或肌肉+结缔组织组成。一般无症状:1颈、底部自囊壁突向囊腔2圆形或乳头状、中等或高回声3平均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4基底较宽、无声影、不移动。胆囊癌:A息肉型B肿块型C厚壁型D弥漫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因不明,25~45岁多见,男:女=3:1。临床:持续性无痛性黄疸或上腹不适;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部分病例伴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腹膜后纤维化;病理:胆管壁显著增厚、腔窄,病变至少2~3cm以上;排除各种因素引起的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道闭锁、胆管癌;既往主要依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声像图按病变解剖部位和超声表现分为两型:I型(节段型):肝内外胆管壁节段性增厚,厚约2~3mm,相应的胆管内径狭窄,狭窄以上的肝内部分胆管轻度扩张,约1~2mm。Ⅱ型(局限型):以肝外胆管壁增厚为主,管壁呈纤维索状强回声,内腔变窄约1.5~2.0mm。PSC胆总管内径与其伴行的门脉内径之比为≤l/5,而正常人胆总管为门脉的≤ 1/3。肝脾不同程度的肿大。鉴别诊断硬化性胆管癌、中华支睾吸虫。胆道蛔虫病由肠道内蛔虫进入胆道引起2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3可有肠道排蛔虫史4临床有突发性上腹部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剧。声像图肝外胆管轻度~中度扩张2胆管内见平行管状回声,由两条高回声带(蛔虫体壁)中间夹一条低回声腔(蛔虫体腔)组成3活虫可见蠕动,死虫平行光带不清晰、不连续,并可发生钙化。胆管癌病理:好发于肝门部左右肝管汇合处、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壶腹部。多为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粘液腺癌),早期常发生扩散与转移。临床:无痛性黄疸、顽固性脂肪泻、肝大。声像图表现直接征象(分四型):乳头型:CBD内见乳头状高回声,无声影,脂餐后不移动2团块型:CBD内见圆形、或分叶状高回声堵塞管腔,与管壁无分界3截断型:扩张的胆管突然中断,见不到明确边界的肿块4狭窄型:扩张的胆管呈锥形狭窄,见不到明确边界的肿块。间接征象:病灶以上胆系明显扩张(双筒猎枪征、平行管征)2肝弥漫性肿大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转移。肝内强光点的鉴别诊断正常的肝圆韧带---纵断可延伸出肝。2肝内胆管积气-----紧贴胆管前壁、改变体位可向上浮动,有胆道手术史3高回声软组织肿瘤---界限清、不伴声影4肝内钙化灶----边界清晰、胆管无扩张5管壁纤维化---呈“=”号状,可见管腔胆道出血临床概述:主要原因有:肝胆道结石、感染、寄生虫、外伤、肿瘤,肝胆手术以及PTC、肝穿刺等操作后。出血多来源于肝动脉,部位常为肝内胆管。血液流入胆管,急性胆道高压引起胆管和括约肌强烈痉挛,病人出现剧烈胆绞痛并伴呕血、便血。血液流入胆囊可使胆囊肿大,部分病人有黄疸。声像图肝外胆管轻度扩张,管腔内回声不清晰,有斑点状高回声。2胆囊增大,囊腔内有胆泥样回声,经时间推移消失。3可能发现胆道出血的病因如结石、肿瘤等。4胆道出血的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凡可追蒴出胆道出血的原因,病人有典型的胆绞痛伴上消化道出血,又出现上述声像图特征者应考虑本症。阻塞病因的鉴别结石、肿瘤、炎症、狭窄(术后、炎症)胆囊管综合征临床概述:曾称为胆囊管运动功能障碍,由胆囊管非结石性梗阻引起。多系胆囊管过长扭曲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成角导致胆汁排出不畅,继发炎症使胆囊管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囊壁增厚、狭窄甚至闭塞,胆囊增大但一般无明显炎症改变。患者女性居多,主要症状是右上腹胀痛或绞痛,常因进餐而诱发。声像图:胆囊显著肿大、囊内为均质的无回声区、囊壁厚度正常,轮廓清晰、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排空功能极差或无。鉴别诊断主要与可引起胆囊肿大疾患鉴别。1)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囊壁增厚。2)Mirizzi综合征:胆囊颈、管部结石,囊壁增厚,肝内胆管和上段肝外胆管扩张。3)胆囊张力降低和运动功能减退:与本综合征表现相似,鉴别较困难。4)Oddi括约肌狭窄:在发作同时有肝外胆管扩张。胆道闭锁根据病变的范围分为六型,可归纳为两类:①肝内型。肝内胆管闭锁,肝外胆道(包括胆囊)也全部闭锁、或一部

分闭锁、或完全正常。这一类占本病90%以上,最常见的是肝内、外胆道弥漫性闭锁。②肝外型。肝外胆道一部分或全部闭锁,肝内胆管正常。本病的临床特点是阻塞性黄疽、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腹水,如不治疗常在1岁左右死于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衰竭。声像图大多数病孩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均不显示,或仅在胆囊窝处见一短棒状高回声。部分病例在肝门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前方见一条索状的均匀高回声带,两端较窄,中间稍膨大,胆管汇合部闭锁后形成的纤维块。如扫查时发现上述高回声带,可视为本病肝内型的有力证据。肝内型闭锁者少数可看到小囊腔的胆囊,或者同时检测到无扩张的肝外胆管。在更为少见的肝外型闭锁,肝外胆管的一部或全部不显示,闭锁上方的胆道扩张。晚期病例伴有肝脾肿大、腹水等声像表现。鉴别诊断本病主要和新生儿肝炎鉴别,后者胆囊以及肝外胆管一般多能显示,肝门部门静脉的前方无高回声纤维块。极少数肝外型者须和总胆管囊性扩张症和胆道外肿物压迫所致的胆管扩张相鉴别。Caroli病临床概述:Caroli病又称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内胆管呈节段性囊状扩张,单发或多发。有两种类型:①单纯型,胆管囊性扩张,但肝胆组织结构正常。③肝纤维化型,胆管囊性扩张,伴胆小管增生,门静脉间隙和肝小叶周围广泛纤维化。声像图:肝内胆管单发或多发性囊状扩张,局限于一个肝段、肝叶或散在分布全肝。病变呈球形或串珠状,直径多在3~7cm间,少数超过10cm。往往可见囊状扩张与邻近胆管相通,连接的胆管不扩张或仅轻度扩张。囊状扩张的胆管壁平滑,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囊腔内为均质的无回声,在体积较大的囊肿,腔内回声模糊不清晰,甚至见胆泥样回声,这是胆汁郁积的结果。部分病例合并结石,囊腔内堆积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还有少数病例发生癌变,在囊壁上突出结节状或乳头状等一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表面不规整。如为肝纤维化型,依病程可出现肝实质回声粗杂,表面不平滑,门静脉扩张、脾肿大、腹水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表现。鉴别诊断单个的球形病灶要与肝囊肿鉴别,后者和胆管不发生联系,囊壁更纤细平滑,囊内的无回声区更为均质透彻。当囊状胆管与结石同时存在时,两者孰为先后亦须辨别。本病的特点是青少年即可发病,囊状病灶常不止一个,而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伴囊状扩张者,其他非囊状扩张的胆管内也含有结石,一般不合并海绵肾或肾囊肿。总胆管囊性扩张症临床概述:本病是在原始胆管发育的过程中,胆管近侧和远侧的细胞增殖速度和管道化速度不一致而形成的,所形成的囊状扩张直径可从数厘米到20余厘米。临床分型:I型:总胆管囊状扩张,占90%。Ⅱ型:总胆管憩室,起自总胆管侧壁。Ⅲ型:总胆管末端囊状扩张,向十二指肠内膨出,少见。Ⅳ型: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临床表现为:①腹痛、阻塞性黄疽、腹部包块。②常合并胆管结石和胆管炎。③少数病例发生囊肿穿孔和腹膜炎。④可合并癌变,以成人多见。声像图总胆管呈球形或纺锤形扩张,许多病例直径超过5cm,有的甚至在1Ocm以上。但有些病例仅表现为轻度的梭形扩张或肝外胆管全程扩张比较均匀,缺乏所谓囊性的特点。管腔内含大量无回声胆汁,部分病例沉积不均质的等一高回声的胆泥。如合并癌变,不规整的团块紧贴管壁,回声特点与胆泥相似,容易被忽视。也常合并结石,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肝内胆管正常或也有局部的囊性扩张。胆囊一般无异常。对本病的临床分型,超声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4型,能发现1、11型,但难以区分两者,至于Ⅲ到Ⅳ型则基本无能为力鉴别诊断一部分病例囊状不明显或合并结石,可能被误诊为胆道梗阻或总胆管结石。另一部分病例则由于巨大的囊状扩张改变了脏器的解剖关系,易被诊断为肝囊肿、胰腺囊肿或右肾囊肿,有时需要靠囊肿穿刺鉴定囊液的性质来确定诊断。必须强调的是,成人总胆管囊性扩张症有较高的癌变发生率,当发现管腔内实质性回声时,除胆泥外应高度警惕是否肿瘤组织。临床特征:1.反复发作的肝胆管炎。2.继发肝胆管结石、感染和黄值。3.肝纤维化型者出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4.可并存肾囊性疾病、肾小管扩张和海绵样肾。5.7%~10%的病例合并胆管癌。三维超声表面模式重建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模式成像较多应用于被液体包绕的组织器官和空腔器官疾病2检查前空腹8~12小时3平卧或左侧卧位4获得清晰二维图像后启动三维程序,尽量

将胆囊全部框入,屏住呼吸后采集。Mirizzi综合征临床概述:解剖上胆囊管和总肝管并行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本综合征。结石嵌顿在胆囊的颈、管部引起胆囊炎,并压迫总肝管造成部分梗阻,梗阻以上的胆管扩张。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伴不同程度黄疸。声像图胆囊颈、管部可见强回声结石伴后方声影。胆囊肿大,或者因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胆囊萎缩。胆囊壁明显增厚。肝内胆管及上段肝外胆管(总肝管)扩张,中、下段肝外胆管(总胆管)的管径正常。鉴别诊断:本综合征是胆囊结石、胆囊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的胆囊结石虽然也多嵌顿在胆囊颈管部并引起急性胆囊炎,但不压迫总肝管造成狭窄梗阻,因此肝内胆管和总肝管不扩张。结石显示不清或后方声影不明显时,需和胆囊管综合征等其他引起胆囊明显增大的疾患鉴别,如果胆囊萎缩,还要和胆囊管癌、肝门部胆管癌鉴别。中华分支睾吸虫:多数表现为节段性的肝内小胆管壁增厚,呈短棒状高回声,同时有轻度扩张。极少数严重的病例,大量成虫堆集在总胆管引起胆管扩张、化脓性胆管炎,总胆管腔内可见由虫体和脓液的集合物形成的絮状等回声和斑点状强回声。如成虫进入胆囊,有时可见囊腔内也漂浮着絮状等回声。超声在胆道内支架术前后的临床价值近年来,胆道内支架已成为梗阻性黄疸姑息性减压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采用的胆道内支架有进口或国产的可膨式记忆金属支架和普通塑料支架两种,其基本入路有①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置放成功率90%~96%;②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置放成功率80%~100%。常采用x线透视引导,也可在外科直视手术下置放,黄疸消退满意率85%~95%。超声对支架术前诊断作用有:①超声可确定梗阻部位,协助临床选择支架置放入路。②超声可诊断梗阻病因,协助临床选择支架种类。③超声可引导穿刺置管入支架。④超声可观察肿块的大小、有无合并肝硬化、肝内转移、腹水、淋巴结转移等,可进行癌症的分期,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超声对支架术后的诊断作用有:①动态观察肝内外胆管、主胰管的状况。由于支架放置常在X线透视下进行,故置放后的即时引流效果无须用超声观察。但若用透视观察后期效果,须使用造影剂,且辐射量大。②观察有无并发症。Hamy等报道[5]支架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1%,主要有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菌血症、血块堵塞等。③观察有无肝内转移等恶化声像。腹腔镜超声近年来,腹腔镜以其创伤性小、痛苦轻、康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胆囊切除术。以往术者常借助于腹腔镜术中胆道造影了解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的相互关系、有无梗阻等,但其有费时、费用高、操作不便、对CBD小结石不敏感等缺点。腹腔镜超声由数字式视频摄像系统、腹腔镜高分辨率超声系统和数字式双图像显示系统组成。超声探头为机械扇形探头,频率8.0 MHz,轴直径10mm,长度310mm。操作步骤:患者平卧,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采用腹壁改良三戳孔法,自剑突下或脐部孔插入LUS探头,置于肝脏第4、5段膈面,可清楚显示胆囊、肝门部结构,也可直接置于胆囊壁上扫查,随后向下移至哈氏囊及胆囊管,辨认胆囊管与肝总管。横切扫查以门静脉为解剖标志,可见门静脉、胆总管、肝动脉横断面组成的“米老鼠”征。再将探头旋转90o沿胆管长轴纵向扫查。内镜超声胆总管扩张及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是临床难题之一。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US、CT、ERCP、手术探查、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胆管镜检查及EUS等。引起胆总管扩张和阻塞性黄疽的最常见原因为胆总管结石,此外,胰腺肿瘤、胆道肿瘤、乳头肌炎等也是常见原因。有学者对3 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 US、EUS和 ERCP,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91%和92%,准确性分别为 83%、92%和89%。经肝穿胆管造影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是胆道系统的一种直接造影方法。-)适应证1)阻塞性黄疽目的是明确病因,了解阻塞部位和病变范围;2)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内胆管结石,了解结石的数量、分布以及胆管有无狭窄或扩张;3)胆道畸形如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或胆管狭窄;4)胆道手术后,仍有胆管梗阻症状;5)疑胆系疾病 X线造影失败或逆行胆管造影不能明确诊断。禁忌证l)对碘造影剂过敏;2)凝血机制严重障碍,有出血倾向;3)大量腹水或肝肾功能衰竭。4)肝内胆管扩张小于4mm或不扩张,超声引导穿刺的成功率很低,故作为相对禁忌证。这些病人;采用X线下作PTC为宜。二)针具

和术前准备1穿刺针目前倾向于用细针,即20~23G,以22G千叶针最为常用。引导针采用18G粗针。2术前准备1)病人准备:做碘过敏实验;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穿刺当日晨禁食禁水。2)物品准备:穿刺包的准备和消毒;穿刺探头及电缆的消毒;其它如造影剂的准备等。三)操作方法原则上宜选择扩张显著、靠近腹壁的肝胆管支穿刺做PTC。为使胆道系统全部显影,以左外下支为宜。优点是仰卧位时该支胆管位置最高,造影剂比重较胆汁大,依重力自然充盈右肝胆管支及整个胆道系统。并且位于剑突下区,不受肋骨遮掩的影响,超声引导穿刺非常方便。若在外下支扩张不明显,可选择左支主干或右前下支,亦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梗阻位置较高,左右肝管不相通或肝内多发结石者,造影剂注入后仅一侧或局部胆管支显影,则应根据需要另外选择,力求左右各级肝胆管支造影满意。病人常规取仰卧位。用普通探头扫查,选择穿刺的胆管支,确定皮肤进针点。常现消毒铺巾,换上消毒的穿刺探头,安装导向器。皮肤涂消毒耦合剂,用穿刺探头再次确定胆管穿刺点。左手持探头,调整位置和角度,使荧光屏上的穿刺引导线正好通过选定的胆管穿刺点。局麻后,用18G引导针自导向器插入腹壁至腹膜前停针。再将22G穿刺针经引导针穿刺,荧光屏上可见针尖强回声点沿着引导线推进,触及胆管前壁时可见向下的压迹,稍加压即有突破感,此时可见针尖位于胆管内。拔出针芯有胆汁溢出或注射器抽吸见胆汁流出即告穿刺成功。抽出的胆汁,一部分送细菌培养,一部分作细胞学检查。抽出一定量胆汁后换注射器缓缓注入稀释为20%~30%的造影剂,避免混入气泡。造影剂注入量视胆管扩张程度而定;为了避免感染,造影剂内可加入抗生素。在X线下观察胆管系统及病变情况,显影满意后拍片拔针。术后卧床12小时并禁食,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及腹部情况;静脉滴注抗生素以及维生素K等药物;有留置引流管者,应固定好,并保证引流。四)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在采用细针(千叶针)以前,用粗针做PTC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12%,其中包括腹腔出血、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胆系感染导致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为了安全强调用细针而不用粗针是重要原则。关于胆管穿刺与败血症问题研究证明,胆结石病例胆汁感染率可达71%。在 PTC检查中,当推注造影剂压力较高时,感染性胆汁可进入血流导致败血症。为预防感染,做PTC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五)临床意义:PTC 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对胆道系统疾病检查的有效方法。对胆管扩张者超声引导细针穿刺造影的成功率接近100%。胆道造影能全面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病理改变,尤其对胆石症、胆系、胰头、壶腹部恶性肿瘤以及胆管的良性狭窄等诊断准确率较高,达90%左右。应用超声引导作 PTC使该技术操作较容易、更准确,并发症更少,还减少了X线损伤。当然,胆管不扩张的病例还须在X线下进行。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凡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淤积不能手术或不宜马上手术者均适于作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BD)。下列病症为主要适应证:①阻塞性黄疸;②不能切除的癌肿;③胆石症。PTBD 常作为一种抢救措施或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故绝对禁忌证很少。仅以下情况作为相对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肝内多发转移癌及大量腹水。二)针具和术前准备:1针具1)穿刺针:17G或者18G,长20cm,针尖呈斜面,带针芯。2)导丝:前端呈J型弯曲,直径0.9mm,长80mm,3)扩张管:特氟隆制,6~8F,长20cm。4)引流管:聚乙烯制,7~8F,前端呈猪尾状,有倒孔。:2术前准备1需作PTBD的病人多有梗阻性黄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术前给维生素K可使凝血酶原时间改善。2常规作超声检查明确梗阻部位、胆管扩张程度和病变情况,作为制定穿刺方案的依据。3为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禁食6小时。4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三)操作方法选择穿刺胆管的首要条件是:扩张显著并有一定长度,或与肝门有一定距离,便于可靠地置管。该支胆管应能清晰地显示,穿刺途径中无肋骨障碍,也不致损伤胸腔内结构。是选择左支或右支系统,应根据胆管扩张情况、病情需要和操作者的经验而定。病人取仰卧位,常现消毒铺巾,换上灭菌穿刺探头,再次复核穿刺的胆管支及皮肤进针点。局麻后,用小尖刀在皮肤进针点戳深达肌层的小口,将PTBD

穿刺针放人孔内,调整探头,使穿刺引导线通过欲穿刺的胆管穿刺点。让病人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暂停呼吸,迅速将针刺入肝内,当针尖到达胆管壁时,可见其下凹,稍用力推针即有突破感。此时,荧光屏上可见针尖在胆管内,拔出针芯往往有胆汁流出。将针尖斜面转向肝门。在助手协助下将导丝经穿刺针插入抵达梗阻部位后,右手固定导线左手拔出穿刺针。再将扩张管沿导丝推进扩张通道,最后将引流管自导丝插入胆管内。置管后,若引流管的位置不满意或引流不畅,应注入造影剂,X线透视下观察引流管与胆道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再插入导线调整。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每两小时观察血压的脉搏一次。注意引流胆汁中的血流量。检查有无腹膜刺激症。肌肉注射抗生素和维生素K2~3天。记录胆汁引流量,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外引流量低于100ml/24小时,说明有堵塞,应造影了解导管通畅情况。四)注意事项和并发症PTBD是有一定创伤的操作,许多病人作为危重情况下的抢救手术,因而存在严重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据统计的2471例中,主要并发症是:胆汁漏、胆汁性腹膜炎、败血症、胆管出血、腹腔出血、隔下脓肿等总计发生率为74%;死亡率为1.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统计的病例,绝大多数系X线引导下进行PTBD,不能准确反映超声引导的情况。五)临床意义在重度黄疸情况下手术,手术死亡率高达20 %左右。PTBD使胆管减压,对于改善肝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均有较好的作用。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恶性肿瘤包括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以及肝门部转移癌。临床资料证明其中约80%的病人已不可能手术切除。因此,经皮经肝胆管插入引流术可以成为这些病人的姑息性治疗措施,起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的作用。胆石症病人在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往往由于败血症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此时施行PTBD术可以使胆管迅速减压,病人转危为安。此外,留置的导管还能进一步发挥造影和扩张取石等作用。必须强调PTBD本身只是胆管的一种引流减压措施,进一步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的估计则取决于胆管梗阻的性质和基础病变的进展情况。胆系疾病胆系结石:1胆囊单个或多个结石:图像特征——光团,声影及移动。2胆囊充满型结石:弧形光带+宽声影;或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WES征)。3胆囊泥沙型结石。4胆囊颈部结石嵌顿。5肝外胆管结石。6肝内胆管结石。胆系炎症:1急性胆囊炎:病理分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胆囊炎三种类型。1)胆囊不同程度肿大;2)囊壁弥漫增厚,毛糙呈“双边影”;3)囊内有稀疏或密集斑点回声,分布不均匀,无声影,为积脓表现;4)多伴胆囊颈、管结石嵌顿;5)胆囊穿孔时,显示胆囊壁缺损或局部膨出,外周局限性积液。2慢性胆囊炎:基本病理改变是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声像图表现:1)胆囊正常大小或轻度肿大胆囊缩小胆囊萎缩;2)囊壁增厚,回声增强,厚0.3—1.0cm 不等;3)囊腔出现陈旧、稠厚胆汁或炎性胆汁团呈长条形或乳头状中低回声,无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缓慢流动并变形;4)常合并胆囊多发性结石;5)胆囊收缩功能差或无收缩功能胆系肿瘤:1肿囊息肉:是胆固醇局部沉积(积存于粘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内)或乳头状腺瘤的存在形式,以前者最常见。胆固醇息肉与腺瘤息肉鉴别点:胆固醇息肉腺瘤息肉/好发部位:各部位胆囊颈,底部 /形状:多角形乳头状/数目:多发单发/大小: <1.0cm 1.0—1.5cm/回声:强中等或偏低 /基底:窄、有蒂宽、偶有蒂2胆囊癌:1)结节型:1—2.5cm,乳头状或蕈伞状,表面不平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基底较宽;2)厚壁型: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僵硬感,内壁线不整齐;3)实块型:胆囊腔消失,呈现一实质非均质性肿块,易误诊为肝内肿瘤。3胆管癌:好发于胆总管下段即壶腹部,及左右肝管汇合处。声像图分三型:1)乳头型:呈乳头状自胆管壁突入管腔,表面不整,无声影;2)团块型:扩张的胆管内显示实性团块,与胆管壁分界不清;3)管腔狭窄型:扩张的胆管在下行中突然中断,或锥形变窄,系癌肿向管外浸润所致;4)间接表现:病灶以上的胆道系统明显扩张,胆内转移灶,肝门淋巴结肿大。胆道蛔虫病:1)胆总管蛔虫:轻度扩张的胆总管管腔内显示线状平行光带;2)胆囊内蛔虫:呈蜷曲状或弧形光带;3)肝内胆管蛔虫:沿肝内胆管走向的索状光带。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声像图表现1急性胰腺炎:1)水肿型:胰腺弥漫性肿大,

实质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2)出血坏死型:胰腺及周围组织回声不均匀,可呈强、弱、无回声混杂,环绕胰腺外周,出现一层弱回声,是重要的征象。2慢性胰腺炎:以胰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胰管扭曲或不规则扩张,合并囊肿(假性囊肿或潴留性囊肿),结石为主要表现。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胰腺囊肿:分真性囊肿(先天性囊肿、潴留性囊肿)与假性囊肿两大类。1潴留性囊肿:因结石或炎症阻塞胰管引起腺泡或导管内的胰液潴留。囊肿较小,位于胰腺实质内,具有一般囊肿声像特点。2假性囊肿: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胰腺的渗出液、坏死物、血液聚集,被周围纤维组织包裹形成一假性囊肿,是胰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声诊断标准:1)胰腺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单发多见,或有分隔状;3)囊内出现光点回声或有斑片状沉积物;4)囊肿后方回声增强;3囊腺瘤: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回声,即囊壁上有乳头状结构并突向囊腔。胰腺癌:多见于胰头,约占3/4,胰腺体尾部约占1/4。1肿瘤处胰腺局部肿大,形状不规则;2癌肿回声低弱且不均匀;3常侵犯或压迫胆管,胰管和血管,引起狭窄及梗阻性扩张;4晚期出现肝转移,周围淋巴转移及腹水。泌尿系统肾积水:1轻度肾积水:肾窦部出现窄带状或扁卵圆形无回声区;2中度肾积水:无回声区增宽呈烟斗状或手套状;3重度肾积水:无回声区显著扩大,呈调色板状或似相互通连的多房性囊状结构;肾实质萎缩,变薄为重度肾积水的特征。结石病变:1肾结石:结石光团出现在肾窦回声内,后方有声影,有或无肾积水。2输尿管结石:多位于输尿管的狭窄部,常合并肾积水;3膀胱结石:光团+声影+移动。肿瘤病变:一)肾肿瘤:分良性和恶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构瘤。恶性常见的是肾透明细胞癌。1肾错构瘤声像图分两型1)边界清晰的圆形强回声;2)洋葱样图形,由一层层高回声间隔一层层低回声组成。2肾细胞癌又称肾癌,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和未分化型三种,其声像图特点:1)圆形或椭圆形,有球体感;2)癌肿回声不均匀,呈高、低回声混声;3)局部肾盏受压变形或扩张;4)肾静脉,下脉静脉可有癌栓;5)肾门淋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肿大;6)CDFI示肾癌周边彩色血流丰富。膀胱肿瘤:好发部位是膀胱三角区,以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约占90%,而鳞状上皮癌和腺癌少见。其声像图表现特点:1在充盈的膀胱内见乳头状或菜花状较高回声瘤体,自膀胱壁向腔内凸出;2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内壁不整齐;3肿瘤附着处的膀胱壁回声是否完整,可判断肿瘤对膀胱壁是否浸润和浸润深度。无浸润时,膀胱壁整齐,回声连续。如壁回声零乱不清,有中断缺失,则提示肿瘤已向膀胱壁浸润。4少数肿瘤表面有钙盐沉积而呈现强斑点,后方有或声影。肾囊肿:一)孤立性肾囊肿:位于肾实质,常向肾表面隆起、突出,不与肾盏或肾窦相通是其特点。二)多发性肾囊肿:肾实质内有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三)多囊肾:1双肾明显增大,形态失常;2肾内无数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囊肿,互不相通;3囊肿之间的肾实质回声增强;4常合并多囊肝。妇产科子宫肌瘤:由平滑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周围被压缩的肌纤维构成了假包膜。直径>4cm的肌瘤常由于供血障碍发生变性水肿,如玻璃样变、囊性变及脂肪变性等。分型:①浆膜下肌瘤(20%)②肌壁间肌瘤(60%—70%)③粘膜下肌瘤(10%)④阔韧带肌瘤⑤宫颈肌瘤声像图表现:1子宫增大或局限性隆起,形态失常;2肌瘤结节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或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3子宫内膜回声移位与变形;4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5继发变性时,可见边界模糊的低无回声区(玻璃样变)或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囊性变)及强回声光团或弧形光带(脂肪变性或肌瘤钙化),其后方伴声影;6、CDFI多数肌瘤周围有环状或者半环状血流。卵巢囊性肿瘤:一)非赘生性囊肿(功能性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二)赘生性囊肿: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癌)、粘液性囊腺瘤(癌)。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上述囊肿声像图可分以下类型1单纯囊肿型(薄壁型、厚壁型、规则型和不规则型);2囊内间隔型(薄间隔型、厚间隔型);3囊内光点型(散在型、分层型);4囊内光团型(附壁型、悬浮型)。产科的超声应用:早孕诊断、妊娠周数判

断、胎位、胎盘异常、多胎、死胎、胎儿畸形、异位妊娠、葡萄胎等。胃肠超声胃肠道超声解剖的特征胃的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胃分三部分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缘,幽门位于第12胸椎右侧。2十二指肠相当于脐的部分,位于第1-3腰椎水平,分四段: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3空回肠由肠系膜连接于腹后壁,左上腹为空肠,右下腹为回肠,回盲部是回与盲肠的移行部。4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位置较固定,表面有大网膜所覆盖。正常十二指肠水平部,上腹横切扫查,十二指肠水平部呈细管状结构。位于SMA和AO 之间正常胃肠管壁的超声层状结构声像图上描出5层结构,从内到外为: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2层弱回声,3层强回声)胃肠道扫查方法空腹,前日晚餐不宜过饱,可服缓泻剂或检查当日清洁灌肠2检查中让患者饮温开水800-1000ML,尽可能充满胃腔,造成良好透声窗3胃内潴留物太多时,可进行洗胃或改天检查4如患者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必须待钡剂完全排出后进行检查5可服胃显像剂。扫查体位先仰卧位--右侧卧位(观察贲门、胃底)--坐位或半坐位。扫查方法由上往下,由左往右,由横向纵,逐步扫查。贲门区检查:探头于左季肋下靠近剑突的部位,向右后方倾斜扫查,贲门呈靶环征。胃底检查探头于左肋弓下,向左后上方倾斜45。以上,可获得完整的胃底断面图像。胃体检查探头置于左上腹做纵向移动扫查可显示胃体长轴图及横向移动胃短轴图。胃窦检查探头置于右上腹侧动扫查,可显示左右两个分离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为胃体和胃窦断面,汇合处胃角:小肠检查探头置右上腹向脐部移行,胆囊左面为十二指肠球部,胰腺水平右侧分为十二指肠降部,在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之间为水平部及升部,空回肠分布范围广,无特殊标准断面,检查从脐部开始,左上为空肠,右下为回肠。大肠检查从回盲部开始,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解剖部位顺序进行,在右肋缘下肝、右肾间隙显示结肠肝曲,在左肋缘下脾、左肾间隙可获结肠脾曲。肠管回声的三种表现充盈像:肠管内充满混有气体的肠内容物,形成杂乱反射,后方有声影2收缩像:肠管形成低回声环,管腔形成强回声核心3积液像:肠管内有大量液体积存,可见小肠皱襞或结肠袋胃部疾病胃癌:病理:1早期胃癌:只侵及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有三种类型: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2晚期胃癌:癌瘤向粘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较广,有的向局部及远处转移,分四种类型:息肉型、溃疡型、侵润型、弥漫浸润型(皮革样胃)超声特征:一、假肾征、靶环征:胃壁显著增厚,胃腔狭窄。二、胃癌的回声改变:1)胃壁增厚、粘膜面不光整,胃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呈弱回声,胃壁僵直2)胃腔狭窄、变形,正常胃壁的五层结构层次紊乱,中断或破坏3)幽门狭窄时可见胃腔扩张,液体潴留,排空延迟或无排空4)病变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5)较大肿瘤体内可出现彩色血流信号。胃癌的超声分型肿块型:癌肿呈低回声团块突向胃腔,形态不规则,表面粘膜层隆起,不平整2溃疡型:单纯溃疡型溃疡周围隆起,呈“火山口”表现,周边胃壁明显增厚3弥漫浸润型:胃壁显著增厚,呈弱回声,胃壁五层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可呈“假肾征”或“靶环征”胃癌转移胃周围、腹主动脉及肝、脾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转移,晚期腹膜转移出现腹水,女性可转移到双卵巢,称库肯伯氏瘤鉴别诊断1胃溃疡向胃腔突出:2胃平滑肌瘤:多在第4层见到弱回声肿瘤,边缘不整齐,较巨大3胃恶性淋巴瘤:胃平滑肌肉瘤病理:由良性平滑肌瘤恶变而来,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单发或多发,肿瘤体积大,内部可发生出血、坏死或囊性变,血供不丰富。超声特征胃平滑肌肉瘤多在第4层呈弱回声肿瘤,边界不整齐,呈分叶状2肿瘤体积大,中心部有不规则无回声区是肿瘤出血、坏死、液化所致3肿瘤内血供不丰富,难以显示彩色血流信号4肝内常可找到转移灶。鉴别诊断与良性平滑肌瘤鉴别:A胃体后壁圆形占位突入腔内,呈弱~无回声,位于粘膜下。B术后标本,平滑肌包膜完整。胃恶性淋巴瘤病理:由胃壁内淋巴滤泡发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胃小弯和后壁,侵犯胃壁全层,粘膜和浆膜常被肿瘤顶起,有时粘膜层受累形成溃疡,有时穿透胃壁形成穿孔。病变为多发灶。超声特征以第3层肥厚为中心,粘膜下肿瘤2胃壁增厚或形成大的肿块,肿块质地

较柔软,探头加压易变形3肿块回声为低或弱回声4与胃癌鉴别:胃壁增厚更明显,管腔狭窄较低。肠道肿瘤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理:根据瘤体大小形态分型:息肉样型、狭窄型、溃疡型、胶样型、特殊型。超声特征:以狭窄型为典型图像:1肠壁呈环行不规则增厚2肿块区呈靶环征或假肾征,周边低中心强回声,中心部为肠腔内气体和肠腔内容物反射,周边区为环行肿瘤及增厚的肠壁3如注入肠腔液体,狭窄区见细条状液性暗区通过。肠癌侵犯深度判断采取直肠探头或超声结肠镜(高频)可清晰显示肠壁层次结构,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转移直接蔓延:穿透肠壁直侵邻近组织及器官2淋巴播散:播散到结肠壁上、结肠及直肠周围的淋巴结3血行播散:为主,并转移到肝内最多,肝内牛眼征或集簇征。其它肠道疾患肠梗阻病理:梗阻部位扩张明显,肠管因扩张变薄,粘膜发生溃疡、坏死,梗阻以下肠管则瘪陷,扩张肠管与瘪陷交界处为梗阻部位分三大类:1机械性肠梗阻:(炎症、肿瘤、粘连、套叠、扭转等)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肠壁肌肉运动紊乱,无器质病变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管血运发生障碍,失去运动能力。超声特征:肠管内积气、积液,显示肠管扩张2肠蠕动异常:扩张肠管内液体及气体呈点状回声来回流动或旋涡滚动。机械性:蠕动加强或逆蠕动;麻痹性:蠕动消失3肠粘膜皱襞:称为“键盘征”、“琴键征”伴腹腔积液征。肠套叠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由婴幼儿多见,由肠管蠕动功能紊乱引起;继发性:由消化道畸形,肿瘤,息肉等引起。病理:肠套叠的外部称为鞘部,里面部分为套入部,套入部进入鞘部的同时有的肠系膜也牵入,造成肠系膜血管受压,使套入部肠管缺血、绞窄而坏死。病理分型1回盲型:回盲部套入结肠2回结型:回肠套入结肠3回回结肠型:小肠套小肠,结肠套结肠或套入小肠有套结肠。超声特征横断扫查:为同心圆或靶环征、三环征2纵断面扫查:为“套筒征”或“假肾征”鉴别诊断与正常胃腔形成同心圆或靶环征鉴别:饮水后同心圆会随胃蠕动波不断出现变化,而肠套叠形成同心圆不会消失2与胃肠道肿瘤出现假肾征、靶环征鉴别:肠道肿瘤靶环征肠壁厚薄不一;而肠套叠的鞘部形成外圆轮廓多较光滑、完整。急性阑尾炎病理: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胀、充血,浆膜面附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面覆盖纤维蛋白和脓性渗出物,并被大网膜所包围,阑尾腔内积脓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坏死穿孔,阑尾内血性积脓,腹腔内有脓液。超声特征卡他性阑尾炎:声像图不典型,可在阑尾区见拇指状腊肠形的低回声光团2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大,阑尾区见强弱不等混合性光团3坏死性阑尾炎:阑尾处异常光团,杂乱不规则,边界强弱不等并腹腔积液。

【2019年整理】公安基础知识精华笔记

【精华笔记】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华1 1 ,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 量。 2 ,警察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 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 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 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 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第四,近 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4 ,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 暴力的、强制的、特 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5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手段的多样性。第三,任 务的广泛性。 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 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6,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7,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8,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9,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安全课件】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一)

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一) 一、判断题(40题,每题0.5分),要求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1.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 2.警察虽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但是警察同国家不一样,它不是阶段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律、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 4.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但允许各警种和人民警察有权对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事项拒绝执行。() 5.禁止与取缔,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于某些犯罪行为和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禁者予以法律制裁。() 6.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7.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城乡道路交通实行管理,预防和查处交通事故,对交通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保证交通安全与畅通。() 8.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9.秘密工作需要公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为公开工作创造条件;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作作后盾,公开工作寓于秘密工作之中。()

10.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11.思想领导的实现途径是党以党的最高纲领、近期奋斗目标教育和武装人民警察,使他们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求实的精神。() 12.在一切监督力量中,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党委和政府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13.“准”,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得适时、有力,同时注意时间、地点、对象、节奏和宣传方法。() 14.治安工作社会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的一个必然趋势。() 15.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人民检察院执行。() 16.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将其拘留到酒醒。() 17.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10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18.实行收容教养的“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人,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 19.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安全课件】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

【安全课件】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 一、判定题(40题,每题0.5分),要求考生判定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1.我国公安机关的差不多职能是专政职能。() 2.警察尽管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然而警察同国家不一样,它不是时期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关于不履行治安法律、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治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 4.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但承诺各警种和人民警察有权对不属于其职责范畴的事项拒绝执行。() 5.禁止与取缔,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关于某些犯罪行为和违反治安治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禁者予以法律制裁。()6.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形,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能够使用武器。() 7.交通安全治理工作要紧是对城乡道路交通实行治理,预防和查处交通事故,对交通设施进行必要的爱护,保证交通安全与畅通。() 8.治安行政治理工作的要紧任务是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爱护社会治安秩序。() 9.隐秘工作需要公布工作进行爱护,隐秘工作为公布工作制造条件;公布工作需要隐秘工作作后盾,公布工作寓于隐秘工作之中。() 10.加强行政治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要紧手段,是直截了当爱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11.思想领导的实现途径是党以党的最高纲领、近期奋斗目标教育和武装人民警察,使他们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求实的精神。() 12.在一切监督力量中,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截了当,党委和政府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13.“准”,确实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预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得适时、有力,同时注意时刻、地点、对象、节奏和宣传方法。() 14.治安工作社会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表达,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的一个必定趋势。() 15.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人民检察院执行。()

公安基础知识概述课件资料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概述 一、重要含义 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监督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对象)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监督内容)。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指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的联系活动。 3,人民警察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约束。 4,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总称。 5,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国家机关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是一种非国家性质的监督,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6,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律制度。7,劳动教养: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经处罚仍不悔改,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强制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8,收容教养:是对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满14周岁的)集中进行的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依法强制剥夺其人身自由、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处罚。 10,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是党委领导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12,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 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为系的社会秩序。 13,命令: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又叫警察命令。 14,紧急排险: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处置重大灾害事故或平息叛乱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15,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16,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承担的内容。 17,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18,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19,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等治安管理活动中,为维护 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所采取的命令、禁 止与取缔、许可等权利。 20,治安监督检查权: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人民警察培训自我鉴定

人民警察培训自我鉴定 导读:本文人民警察培训自我鉴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6月12日至7月10日,我局第二批初任民警16人参加了在xx学院举行的xx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初任公务员培训,迈出了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升能力,争做合格公务员的第一步。三十天的学习培训,使我局参训学员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新的进步,心态调整上有了新的转变,能力素质上有了新的提高,作风养成上有了新的改进,工作目标上有了新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 对于公务员而言,政治修养首先必须做到政治坚定与清醒。通过深入学习*同志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以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我局参训学员进一步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刻认识到勤政爱民,甘于奉献,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是公务员的应尽义务,确立了做人民群众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公务员这一奋斗目标。 二是及时调整心态,实现角色转换。 我局此次参训的人员有的在其他工作岗位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的则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加之

对内外环境、新任职位、人际关系和工作规律及政策法规不熟悉,如何进行心理调试,迅速转变心态,做好角色转换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培训既让我局学员认真审视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我局学员学会了从转变思维方式入手,以努力成为学习型人才为切入点,通过扬长补短,以健康的心态融入新的集体,处理好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审时度势,奋发进取,保持一颗自信心、上进心,平常心,坦然面对人生的转折考验,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 三是认真学习领会,提升能力素质。 知识的“折旧”让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要成为服务型政府中的一名合格公务员,提升能力和增强才干的素质训练必不可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我局学员始终做到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仔细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消化吸收。牢记记忆的方法是专心和重复这一法则,定期回顾、复习所学内容,下载讲课课件进行整理归类,加深印象,寻找新的体会和感悟。三十天的培训,不仅有讲授语言艺术、心理健康知识、政策法规和电子政务,还有讲授保密与忠诚等课程。这既让我掌握了一次性告知、相同行为平等对待、一事不再罚等一系列公务员基本工作要求,又提高了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的能力,为日后做一名合格公务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强化公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作为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是永恒不变的。我局学员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让人民满意”为追求成为自己工

(安全生产)【安全课件】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二)

公安基础知识名师点题试卷(二) 一、判断题(40题,每题0.5分),要求考生判断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1.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2.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公安机关是依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建立的,忠实地执行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意志。() 3.治安监督检查,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4.公安机关权力的特殊强制性,是指公安机关权力以暴力为后盾,能够采取行政的、刑事的强制手段和措施,特别是对违法犯罪分子,可以采取人身方面的强制,而公安权力的实施对象只能服从。() 5.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罪犯犯罪行为地的公安机关执行。() 6.紧急状态处置,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 7.社会治安秩序包括国家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 8.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9.公安工作既有集中性的特点,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在两者关系中,首先应该强调集中性。() 10.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接受同级和上级党委的实际领导。() 11.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社区警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12.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即使证据充分确实,也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13.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14.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加重处罚。() 15.对共同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中的不满14周岁的,可从轻、减轻处罚。()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材料打印版(免费下载)

公安学基础理论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讲绪论 公安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公安现象的学科。其中,关于公安现象中基本关系与基本对策的理论概括,形成公安学基础理论,它是公安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起源 (一)警察起源观 1.警察自然起源观。有的警察学者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应有了警察作用”。还有的认为,“警察是人类与原始俱来的天性的道德行为”,“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这种理论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认为警察与国家将永远存在。

这种观点抹煞了警察是私有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抹煞了警察的阶级本质。 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能产生警察。 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开始有了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个人显然无法与自然、猛兽相抗衡,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共同生产和生活,所以,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的生活资料非常少,只能维持本身生存的最低水平,没有任何剩余。“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资生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私有制,也不可能产生阶级,因而也不可能产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和警察。 第二,社会管理靠习惯,不需要强制力量。 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国家这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存在着管理各种事务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它们是以人们的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在氏族中,人们的生活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和信仰,世代相传就形成了氏族社会的习惯规范。这些行为规范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持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反映着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它靠人们自觉遵守或社会舆论的力量及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持,不需要警察这样的强制机关作后盾。 第三,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没有必要设立维护统治的警察。 在原始社会,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且首领由选举产生,他们也没有特权,不存在专门从事管理社会的特殊机构。所以,不存在争权夺位和反对统治关系的问题,也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第四,没有阶级,不需要警察等专政工具 在氏族社会中,大家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就连首领也和大家一起平等地劳动和分配产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户是平等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也不可能有阶级统治的专政工具。 2.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成为必要;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这是科学的警察起源观。 从中国奴隶制的建立看警察的起源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等阶段。 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分化,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中国的尧舜禹时期,也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传说尧舜禹都较富有。富有的氏族首领成为氏族贵族,他们把战俘和贫穷的氏族成员变成奴隶。这样,两个对立的阶级就形成了。当这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必须产生国家这个强大的强制工具。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作为国家的标志,夏朝不仅建立了军队,出现了司法职能,也出现了行使警察职能的官吏——司徒、士、司马等。 司徒:《尚书·舜典》载:“舜令弃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司徒具有治安警察的作用。 士:《尚书·舜典》载,舜令皋陶作士,让他对付“蛮夷猾夏”和“寇贼奸宄”。说明具有刑事警察的职能。夏初,还出现了监狱,由士看管,士还具有狱警的职能。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警察机关,但那时已有分别由若干部门施行的国家警察行为。所以,讲警察的起源,实质上是讲警察行为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成员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没有私有财产。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也没有多余的产品可以被私人占有或被盗窃、抢夺,所以没有设置保护财产的警察的必要。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氏族社会逐渐瓦解,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个阶级。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时候,警察现象就随着国家一起产生了。 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当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劳动产品在解决个人需要之外有还有剩余的时候,就有了私人占有和商品交换。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每个家庭有可能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原来的共同劳动也逐渐变为家庭的个体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逐渐成为各家各户的私有财产。首领有可能利用他所掌握的权力,侵吞公共财产。“财产所有权,这时已成为压倒一切的兴趣所在”。这时,私人财产上的侵夺与反侵夺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只靠原始社会那种平等的、自愿的解决纠纷的办法不行了,习惯的规范不起作用了,需要有一种对全社会都有权威性的强制力量。以警察行为保护私有财产,特别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就成为历史的需要。 2.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奴隶们被成批的赶到田野和工场去劳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这样,社会是出现了贫富分化,剥削与被剥削。本来为社会公仆的氏族首领变为社会的主人,少数富裕家族通过高利贷、土地买卖等方式把生产资料集中到自己手中,这两部分人便构成了最初的奴隶主阶级。而大多数则贫穷下去,成为了穷人。于是,先是俘虏,随后是失去生产资料的本氏族的穷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基础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事业招聘考试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基础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事业招聘考 试 (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A.粒子物理学实验的启动,以及每一次核武器实验都具有毁灭世界的风险B.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强子对撞实验拉开了探索宇宙起源之迷的序幕C.事实证明,每一次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世界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预言D.在每一次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世界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预言【答案】D 2. 一对孪生兄弟到公园游春,回来后向母亲报告各自的观感。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达的是()观点A、庸俗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C 5. 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应当积极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这体现了下列哪个原则()。 A、公平原则 B、公正原则 C、便民原则 D、效率原则【答案】D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 D、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答案】D 8. 日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系统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入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地上涨,和通胀无关。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B.大规模信贷投放与通

公安基础知识必背考点宝典

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选 1、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一,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手段的多样性。第三,任务的广泛性。 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3、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4、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第四,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5、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6、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10、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1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工作内容。 13、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14、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确定的。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 15、我国各类警种职责 治安警察是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 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 刑事警察简称“刑警”,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 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 巡逻警察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 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