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阅读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文献阅读报告

余琴市销112班 11152040235

文献1: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效应理论

●作者:滕福星

●国家或组织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理论探讨

●文献价值:高

●阅读内容:

本文写作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建立投资效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区域投资效应评价模型,探

求提升和优化区域投资效应的有效途径,使区域投资能够产生最大化、最优化的效应,使投资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和谐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破坏力。

本文以马克思投资理论、现代西方投资效应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综合运用投资学、投资经济学、投资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项目评估学、投资银行学、风险投资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创新理论、风险管理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投资效应研究。首先界定了投资效应、区域投资效应的概念,解读投资效应的内涵、分类与影响因素,建立了投资效应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之后,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投资效应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为展开提升和优化投资效应的途径研究打开思路。接着,构建一个新的区域投资效应评价模型,提出投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在区域投资效应研究的理论体系基本成型、问题研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之上,重点提出若干提升与优化区域投资效应的有效途径,并展开深入探讨。这些途径包括:风险投资推动技术创新;培育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建立科学协调的区域投资管理机制等等。最后,以吉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应用区域投资效应评价模型对吉林省的投资效应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和相邻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投资效应是指投资活动在一定区域内所产生影响、反应和效果。区域投资效应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投资活动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施加作用而产生的影响、反应和效果。

投资在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也会对区域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投资效应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投资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与生态环境效应,是投资对全社会产生的各种效应的集合。投资效应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政策、投资决策、投资体制、投资环境、投资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根本性投资效应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投资效益低下;二是投资负效应——投资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三是投资“轻农”效应。而这些问题的成因多数是与地方政府的不良投资行为有关: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低;政府“形象工程”导致投资无效益;地方政府只注重投资的短期效应;盲目追求投资的GDP 增长效应;为追求区域经济增长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忽视人力资本投资;“三农”投资过低,等等。按照区域投资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应建立区域投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两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3个,分别是经济增长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环境友好指标,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共24个。

选择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以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作为区域投资效应评价的主要方法。提升区域投资效应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技术创新。

文献2:台湾地区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赵永利

●国家或组织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理论探讨

●文献价值:高

●阅读内容:

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

本文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

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

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

文献3: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分析

●作者:涂春丽

●国家或组织名称:重庆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理论探讨

●文献价值:高

阅读内容:

中国OFDI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促进贸易、优化产业结构和扩大就业等宏观经济方面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汇率作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其在国际金融贸易等活动中一直执行着价格转换的职能,能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主要的经济杠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主要从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两个角度来说明汇率与OFDI之间的关系。当前,长期累积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呈现明显的升值迹象。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放缓使得中国的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从理论方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从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探讨人民币汇率与吸收外资的文献异常丰富,而尝试深入分析前者的文献却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基于2003-2010年期间中国对49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波动及汇率预期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过国内企业的财富升值和降低国外投资成本等途径,

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汇率波动由于增加了跨国投资的成本和收益风险,从而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激励;而汇率预期的作用则不显著。另外,东道国市场规模,相对劳动力成本、东道国资源禀赋等也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但东道国开放程度及制度质量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本研究的实证结论,结合相关理论,联系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文献4: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庄春来

●国家或组织名称:武汉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理论探讨

●文献价值:高

●阅读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观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引导下,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水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这种不惜资源和能源消耗、不惜环境恶化,片面以产量增长、利润增长为目的经营方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论文运用现代管理学、产业经济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与国外水泥工业发展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水泥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必要性和必然性。

笔者研究工作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分析和界定了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基础理论,构建了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模型与评估体系; 2、于对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途径,并对影响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等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文献5: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

●作者:张燕

●国家或组织名称:武汉大学

●文献类型:实证研究

●文献价值:高

●阅读内容:

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的传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投融资学的融资理论和投资理论

为研究范式,从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率两个层面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现状、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经济和媒介经济的视角,指出了传媒上市公司

在融资时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在投资时存在的结构偏向性和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在定性和

定量分析、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上市之举以及传媒概念股的形成正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在经历了“企业化→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后,上市为传媒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公募资金,该融资渠道缓解了传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但研究发现,传媒上市公司的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高抑价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传媒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的低资产负债率,表明传媒厌恶财务杠杆经营,另外,传媒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内源融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目

前股权融资仍是传媒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容产业应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应成为传媒公司的千古基业,传媒

公司理当努力保持基业长青。本文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内容业务投资偏低的九大原因,认为由于传媒内容产品的准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给予资助和鼓励。作为中国占据最好资源的传媒上市公司更应该时不我待,加紧内容产业的运作,因为内容才是中国传媒产业

的基业和制高点。从投资结构论的研究视角看,传媒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一己之域,传媒产业与一般产业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传媒提供的消费是一种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高低受所在

地区的经济发达状况影响。所以传媒企业在发达地区的投资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表现。基于中国现有的体制,中国传媒的跨区域经营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基于与国际传媒市场接轨

的需要,中国传媒还应谨慎地试水跨国投资。论文以传媒公司的真实融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传媒公司的资金成本。本文认为合理设计的融资产品的发行价格能有效降低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和融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论文选取电广传媒和中视股份两家公司,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投资效益。同时还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其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过程的梳理发现:并购是其进行扩展的基本投资手段,并且是紧密围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两大核心——内容和渠道展开,新闻集团投资新设、新建的项目极少,它总是积极寻找目标,然后买来经营,践行“开店不如买店”的投资原则。同时新闻集团还通过售卖资产减轻并购的资金压力,同时又达到投资结构调整的目的。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但一些传媒上市公司的离散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经验基础,往往是惨淡经营或亏损经营,牵扯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精力和财力,不利于传媒主业的发展。本文还指出传媒上市公司的一些“类金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此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应是围绕传媒主业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并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时,必须遵循一些投资战略:·基于“开店不如买店”的并购投资战略·基于“1+1>2”的联盟投资战略·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基于“新组合”的创新投资战略·基于“技术领先”的新技术投资战略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层面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认为: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但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应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了更高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应加强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鉴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传媒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融资是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鉴于传媒上市公司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原来他们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而股份制单位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主要是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为保证传媒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的成长,应加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文献阅读报告 .doc

文献阅读报告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重大问题频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象、原因及对策的探究逐步增加和深入。我国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较晚,缺乏制度保障。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而美国的《食品和药品法》早于1906年就已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已105年。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以下是国内外学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与文献: 一、国内文献综述 李怀(2005)从我国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对比中,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多部门监管体制的不合理性,认为当前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协调与管理,树立起执法的权威性。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统一性及协调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存在多头执法,监管权责不明的问题。进而提出要从立法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协调统一监管权责,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邹立海(2005)认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发生特点,应建立食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的监测检验机制、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情报中心,建立信息数据库。 谢敏(2007)在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基础上从食品供应商的收益函数角度分析了政府监管的机理,并对目前已有措施未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周应恒(2008)认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存在食源性疾病引发、制假贩假引发及管理不当引发的三种问题,并分别提出加强预防、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汪建明(2009)和郭林海(2009)系统地比较了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体制的特点,并概述了我国食品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及我国现行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在分析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性改革的建议,认为应该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需要多方面工作的配合和协作。

文献调研报告格式

cad/cam技术及应用文献阅读报告 指导教师:梅益 引言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cad/cam技术现状 模具cad/cam是cad/cam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模具cad/cam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冲压模、锻造模、挤压模、注塑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有比较成功的cad/cam/cae系统,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采用cad/cam技术是模具生产革命化的措施,也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国外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模具cad/cam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冲模cad进行研究。进入70年代,出现了面向中小企业的cad/cam的商品软件,如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成功研制的冲裁级进模cad系统,美国diecdmp公司成功地研制出计算机辅助设 计级进模的pddc系统。但仅限于二维图形的简单冲裁级进模,其主要功能如条料排样、凹模布置、工艺计算和nc编程等。80年代,弯曲级进模cad/cam系统开始出现,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绝大多数采用了cad/ cam技术。为了能够适应复杂模具的设计,富士通系统采用了自动设计和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在该系统中除毛坯展开、弯曲回弹计算和工步排序为自动处理外,其余均需要设计人员的参与。这些系统均具备实体造型和曲面造型的强大功能,能够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进入90年代后,国外cad/cam技术向着更高的阶梯迈进。在80年代的基础上,从软件结构,产品数据管理,面向目标的开发技术,产品建模和智能设计,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为实现并行工程提供了更完善的环境。印度学者yk.d.v.prassad、s.som sundoram等开发了普通冲裁模cad/cam系统(cadds),美国striker-system:公司开发了冷冲模设计软件系统ss-die professional等。另外ug、proe、caxa等软件的成功开发,使得模具cad/ cam的功能更加完善,应用也更加广泛。 2、国内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模具cad/cam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发展也相当迅速。到目前为止,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有精冲模、普通冲裁模、辊锻模、锤模和注塑模等cad/cam系统,它们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冲模cad研制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不少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开发了面向中国制造的cad软件,强调软件产品的专业化和本地化。如天津大学的td系统和一汽、二汽企业用的模具cad/cam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机电研究院等相继开展了级进模cad/cam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如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autocad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征的级进模cad/cam系统hmic,包括饭金零件特征造型、基于特征的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标准件及典型结构建库工具和线切割自动编程5个模块;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cad系统等。近年来,国内一些软件公司也竞相加入了模具cad/cam系统的开发行列,如深圳雅明软件制作室开发的级进模系统cmcad、富士康公司开发的用于单冲模与复合模的cad系统fox-cad、北航研发的caxa等。 模具cad/cam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检索报告模板

一、利用CNKI中国知网检索参考文献,检索关键词:信息、控制 最终检索到的参考文献: [1]王枫. 网络财务之我见[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143+145. [2]王尧. 论如何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J]. 中外企业家,2009,16:32. [3]张玉茹. 浅谈网络会计中的风险防范[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8:73-74. 二、利用IEEE/IET数据库检索参考文献,检索关键词:information & control 最终检索到的参考文献: [1]Yuksel, S., Stochastic Nestedness and the Belief Sharing Information Pattern[J]. Automatic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54, no.12, pp.2773,2786, 2009. [2]Yao Liu, Research on Technical Control Models in Networ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FITA), 201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 vol.1,2010, pp.251-254.

[3]Lei Bao; Skoglund, M.; Johansson, K.H., Iterative Encoder-Controller Design for Feedback Control Over Noisy Channels[J]. Automatic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56, no.2,2011, pp.265-278. 三、利用Elsevier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参考文献,检索关键词:information & control 最终检索到的参考文献: [1]Antonio Noguera, Sriram Yennurajalingam, Isabel Torres-Vigil, etc. Decisional Control Preferences,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Preferences, and Satisfaction Among Hispanic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J].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Volume 47, Issue 5, 2014, PP. 896-905 [2]Amin Ranjbar, Muthucumaru Maheswaran, Using community structure to contro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Volume 41, 2014,PP.11-21. [3]Esa Viljamaa, Irina Peltomaa, Intensified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us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Volume 39, 2014, PP.126-133.

情报学必读的经典文献

情报学专业必读经典文献阅读和考核要求 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及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文献阅读。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PPT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硕士研究生需要在第二学期期末上交两篇文献阅读报告(每一篇5000 字以上)。完成发表(PPT 报告)与文本报告后,记 1 学分。 情报学专业经典文献: 1.严怡民.情报学概论(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王崇德.情报学引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查先进:情报学研究进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戴维民.20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6.米哈依诺夫.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7.张琪玉.情报语言学基础(增订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包昌火主编.情报研究方法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9.马费成等著.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胡昌平著.信息服务与用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光祚等编著:科技文献检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邱均平著.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朱庆华: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昌平,柯平,王翠萍.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查先进.信息分析与预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9.Bertram C. Brookes.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Part I. Philosophical aspects ;Part II . Quantitative aspects;Part III. Quantitative aspec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2, No. 3-4, 125-133 (1980)(译文见B.C.Brookes著;王崇德,邓亚桥,刘继刚译:《情报学的

文献阅读报告格式

CAD/CAM技术及应用文献阅读报告 指导教师:梅益

引言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模具CAD/CAM技术现状 模具CAD/CAM是CAD/CAM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模具CAD/CAM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冲压模、锻造模、挤压模、注塑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有比较成功的CAD/CAM/CAE系统,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采用CAD/CAM技术是模具生产革命化的措施,也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国外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模具CAD/CAM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开始对冲模CAD 进行研究。进入70年代,出现了面向中小企业的CAD/CAM 的商品软件,如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成功研制的冲裁级进模CAD系统,美国DIECDMP公司成功地研制出计算机辅助设

计级进模的PDDC系统。但仅限于二维图形的简单冲裁级进模,其主要功能如条料排样、凹模布置、工艺计算和NC编程等。80年代,弯曲级进模CAD/CAM系统开始出现,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绝大多数采用了CAD/ CAM 技术。为了能够适应复杂模具的设计,富士通系统采用了自动设计和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在该系统中除毛坯展开、弯曲回弹计算和工步排序为自动处理外,其余均需要设计人员的参与。这些系统均具备实体造型和曲面造型的强大功能,能够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模具。进入90年代后,国外CAD/CAM 技术向着更高的阶梯迈进。在80年代的基础上,从软件结构,产品数据管理,面向目标的开发技术,产品建模和智能设计,质量检测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为实现并行工程提供了更完善的环境。印度学者YK.D.V.Prassad、S.Som Sundoram等开发了普通冲裁模CAD/CAM系统(CADDS),美国Striker-System:公司开发了冷冲模设计软件系统SS-Die Professional等。另外UG、PROE、CAXA等软件的成功开发,使得模具CAD/ CAM 的功能更加完善,应用也更加广泛。 2、国内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模具CAD/CAM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但发展也相当迅速。到目前为止,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有精冲模、普通冲裁模、辊锻模、锤模和注塑模等CAD/CAM系统,它们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报告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很会读书。读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喜欢读书罢了。阅读文献,对于开题期间的研究生和写论文期间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课,不可忽视,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关于做读书和文献阅读笔记,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算是跟年轻朋友们的交流,也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 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专家不是万金油。博士毕业后,都应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再磨练积累几年,就一定会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学号 姓名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 培养学院 (要求:所引用文献不得少与30篇(本),并在文献综述最后将所引用文献列出。)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XLT信息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选题意义 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它在现代的任何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从企业未来的角度来看,战略是计划;从发展历程来看,战略是模式;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是定位;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是观念;从企业竞争来看,战略是计谋。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体系。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 西方管理界探索者称战略管理为企业管理的“顶尖石”。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方向失误将导致企业走向下坡路,乃至会将一个成功的企业引向衰落而灭亡,这也是企业管理中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事实证明,往往在失误的战略方向引导下,企业就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扩张能力、提升能力、牵引能力和支撑能力,相反地,当一个企业的各项相关要素作用发挥越充分,企业偏离目标的程度就越严重,企业衰落的速度也就越快。 战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战略管理涉及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可控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读文献的实质: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学。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teach 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 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 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写,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2. 文献至少要读三次 “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事实上,万事开头难。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 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你没有(认真地)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3. 非名作不读吗?

(完整版)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研究生必读)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文献调研报告模板

安全关键系统通信协议调研报告(2015.4.12) 1 调研题目 安全关键系统通信协议的建模与分析 2 任务说明 1) 查阅国外的相关文献; 2) 补充通信协议中的具体网络; 3) 阅读标准EN50159; 3 关键字 检索词: CBTC;安全关键系统;安全通信协议;EN50159;safet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检索策略: 无线*通信;总线*通信;以太网*通信;CBTC*communication protocol;safety*protocol;verification/ test/ model / simulation / design / analysis *(safet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4 检索范围 中国知网 百度http web of science(SCIE) https://www.doczj.com/doc/9a17841903.html,/ IEEE Springer LINK ELSEVIER ScienceDirect(SDOL) 在不同关键词组合下,检索范围内,近三年的文献总数 5 主要的检索文献 [1] BS EN50159 Railway applications—Communication, signa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Safety- related communication in transmission systems[S]. [2]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 [3]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s [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2005. [4] Verification and conformance test gener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railway signaling systems [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2007. [5] Development of verification and conformance testing tools for a railway signal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J]. Computer Standards & Interfaces, 2009. [4] Group communication on highways: An evaluation study of geocast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J].Ad Hoc Networks, 2013. [6] Compositional verif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a remotely operated aircraft[C]. Scienc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2013. [7] Verification of the safet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rain control system using colored Petri net[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2012.(国内-陈黎洁) [8]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RSSP-II safety communication protocol[C].2012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Computing and Global Information, 2012.(国内-许孟华) [9] Formal verification of safety protocol in train control system [J].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1 (国内-北交团队)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写法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 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 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 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 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 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 、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 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阅读报告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

经典名著读书报告

《林徽因传》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孤寂、伤感的印象。 ②开头引用书中隽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开头 交待得非常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文章进程: ①文章将“林徽因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写得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内容具体。 ②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林徽因传奇的人生经历”进行。③通过丰富人物的 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④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⑤作者观察阅读缜密叙沭时井然有序。 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宛然置身于梦境一般。⑦以缓慢低沉的语气向 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⑧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文章结尾: ①以感想开关以感想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 感染力极强。 ②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③结尾令人饱含期 待与激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夹缝中的历史》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②开头简明扼要 ③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文章进程:①运用比喻,将“屈辱”比作一根皮鞭。比喻贴切用词生动。②不同角 度叙述,选材新颖,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③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④细节刻画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⑤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⑥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⑦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章结尾: ①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②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③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 完整。 ④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目送》读书报告——简评 ★文章开头: ①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目”与“送”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②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③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文章进程: ①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②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文献阅读报告写法

注:(1)以下资料来自不同网站,恕未一一指明其出处。 (2)以下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的写法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阅读报告,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

文献报告格式

研究生“*****”课程文献阅读报告 撰写基本要求 一、文献阅读报告的基本要求 1.按以下次序排版打印: 标题,(姓名,所在学院,学号),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其中: (1)中文摘要(约150-250字)在前,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单词)在后,关键字3-5个; (2)参考文献:列出至少两篇,对书或文章按如下要求书写: [序号]书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版本 [序号]文章作者,文章名,刊名,卷号,期号:起-讫页码,出版日期2. 文献阅读报告包含封面,封面的格式和第一页样例见下页 3.文献阅读报告页码一律用小5号居中标明,封面不包含页码 二、文献阅读报告的字体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黑体二号 姓名,学号,所在学院――――――宋体五号 摘要―――――----黑体小五号(英文摘要标题用新罗马体10号加粗) 摘要正文――――宋小五号(英文摘要用新罗马体10号) 关键词―――――黑体小五号(英文关键词用新罗马体10号加粗) 关键词的内容――宋小五号(英文关键词内容用新罗马体10号) 正文中的标题―――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字, 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字 正文―――――――宋体小四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2号) 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字 参考文献的内容――宋体小五号(英文用新罗马体10号)

研究生文献阅读课程文献阅读报告 题目: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决策树方法 xxxx,0672xxxx,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贝叶斯方法、以及原理的运用,决策树方法、以及算法原理;并针对数据挖掘的特点和本质,在充分利用贝叶斯方法和决策树分类的优点的基础上,将贝叶斯的先验信息方法与决策树分类的信息增益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挖掘分类算法(BD1.0 算法) ,并对此算法进行了说明和设计。 关键字:贝叶斯方法、决策树方法、分类、BD1.0算法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main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Bayesian and application of it’s principle, the method of decision tree, and the principle of decision tree , the article also give the complication of these two methods ;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ssence of data mining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Bayesian method,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named BD1. 0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This method combined the prior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gain method of decision tree.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too. Key words:Bayesian,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of BD1.0 1 贝叶斯方法 1.1 贝叶斯决策理论 贝叶斯方法的关键是使用概率表示各种形式的不确定性。在选择某事件面临不确定性时,在某一时刻假定此事件会发生的概率,然后根据不断获取的新的信息修正此概率。修正之前的概率称为先验概率,修正之后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贝叶斯原理就是根据新的信息从先验概率得到后验概率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下面的式子表示贝叶斯原理: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专业硕士学位文献阅读综述报告.doc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专业硕士学位文献阅读综述报告 海玛小家电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Study on Heimer small appliances Marketing Channel Management 作者姓名:xx 学号:2009242095 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导师姓名 及职称:xxx 教授 论文起止日期:2010年3月――2011年3月

文献综述报告 本论文主要是根据学习期间阅读的大量著作、文献及其所提及的相关理论针对国内小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渠道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 (1)渠道不统一容易引发厂商之间的矛盾。 (2)渠道冗长造成管理难度加大。 (3)渠道覆盖面过广。 (4)企业对中间商的选择缺乏标准。 (5)忽略渠道的后续管理。( (6)盲目自建网络,企业不能很好的掌控并管理终端。 (7)新产品上市的渠道选择混乱。 二、针对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企业应该解决由于市场狭小造成的企业和中间商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统一企业的渠道政策,使服务标准规范,为防止窜货应加强巡查,为防止倒货应加强培训建立奖惩措施,通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结合,从而培育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厂商关系。 2.应该缩短货物到达消费者的时间,减少环节降低产品的损耗,厂家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企业利润被分流的可能性。 3.厂家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关注每个区域的运作,尽量提高渠道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竞争对手对薄弱环节的重点进攻。 4.在选择中间商的时候,不能过分强调经销商的实力,而忽视了很多容易发生的问题,厂商关系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不同的厂家应该对应不同的经销商。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5.很多企业误认为渠道建成后可以一劳永逸,不注意与渠道成员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从而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整体情况而言,影响渠道发展的因素众多,渠道建成后,仍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加以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大问题。 6.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自建销售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厂家自建渠道必须具备的一定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报告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读书报告 实干兴邦 ──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姓名:申建明 学号: 班级:物流与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2班 完成日期:2016年4月2号 指导教师:吴薇

实干兴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物流与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2班申建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的主要内容并与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强调了创新对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大学生 正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总结报告。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准备。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学习和掌握这篇讲话的精神,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主要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论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第二,邓小平同志论述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并且强调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第三,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科学地、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并且强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要向前看。第四,强调要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阐叙。“实事求是”的含义,毛泽东同志早已作过精辟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又加了四个字:“解放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让毛泽东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 那什么叫解放思想呢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