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演变-论文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演变-论文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演变-论文
不同恢复时期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演变-论文

《土壤里地微生物》教学设计课题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土壤里的微生物”是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的容。是上一节课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土壤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本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为下一章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节的要“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土壤中的微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教材呈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所以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细菌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和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对生物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对比分析、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但在学习上仍以感性认识为主,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但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动手实践。 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在上学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过程中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对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从总体上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生活过程中家长或者教师从卫生角度常常提到细菌这个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还是比较熟悉,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隐性和潜在的,很少有机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容易被学生忽视和轻视,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类型、形态特征,生殖、营养方式、分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比较陌生,这些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一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在自主学习中从理论上了解细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二是通过播放有关细菌、放线菌形态、结构等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三是利用小组

天然林保护的最基本措施

天然林保护的最基本措施 [摘要] 封山育林就是在人为活动频繁、森林遭受反复破坏,以致难以成林的森林地段,限制放牧、打柴、割草等人为破坏,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即森林天然更新的能力,使之逐渐恢复成林的一种经营措施。针对某地自然恢复成林的具体状况,采取一定营林手段,使其符合人类的培育目的地措施。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基本措施封山育林 所谓封山,就是在人为活动频繁、森林遭受反复破坏,以致难以成林的森林地段,限制放牧、打柴、割草等人为破坏,利用树木的自然繁殖能力,即森林天然更新的能力,使之逐渐恢复成林的一种经营措施。所谓育林,就是针对某地自然恢复成林的具体状况,采取一定营林手段,使其符合人类的培育目的地措施。 一、封山育林的基础 1.发挥森林天然更新的能力 森林遭受破坏后,原有林地可能残存一些稀疏林木或根、茎,以及原有森林群落的土壤条件仍在一定程度上被留存,在适宜的条件下,便可繁衍成新的森林植被。这种顽强的天然更新能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更新方式。 (1)天然有性更新。残林迹地和荒山荒地上留存的一些树木,或附近不远处保留有原森林群落中的某些树种的母树,每年都能结实。种子靠风力、重力和动物、鸟兽的传播,若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能发芽、生根,生长成各种幼苗、幼树。北方的红松、南方的马尾松、黄山松和云南松等天然林,多是靠天然下种成林的。 (2)天然无性更新。荒山、荒地留有许多具有萌芽能力树种的残根、残桩,可以荫发成根蘖或萌条,长成树丛。例如,北方浅山区柞木林多为无性更新,肥沃土壤上的山杨根蘖能力很强。 2.合理使用生态对策 天然林区经营长斯的封山育林和种种经营措施,通过自然演替和人为地定向培育,使K对策种或在R—K连续系统中的中间类型逐步替代先锋类群,我们可以根据各种群的生态对策,决定我们的经营对策,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态经济效益。已经进入到落叶更阔叶林阶段,生境日趋稳定,有利于K对策种的红松生长。但是因为种源缺乏,要完成演替过程十分缓慢。近年来,在次生林区内长成的人口红松林在20~39年已经开始结实,35年以后逐渐进入结实盛期。这意味着这些人工林的世代时间要比天然红松林大大地缩短,这为红松种群在次生林区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 3.遵循森林群落演替的规律

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业林木种类,所以,加强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的建设,进而为我国工业用木提供优质原料。阐述了我国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定向培育技术:包括人工造林方式、林地施肥、密度调控3方面。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3203 1引言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之一,其在我国分布广泛,产地较多。马尾松人工林的定向培育进一步保障了我国工业用料的来源。随着我国社会工业的发展,对马尾松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的速生丰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局限性,不再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在建筑用材和纸浆用材的定向培育技术方面缺乏规范化和模式化,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无法很好地满足马尾松人工林的生产需求。 2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马尾松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是我国工业林木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地培育马尾松人工林,一方面能够保证我国工业发展用材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有机发展。比如建筑行业、造纸行业以及家具行业等。目前,我国的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马尾松的人工林造林模式比较单一,而且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从而造成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使马尾松缺乏良好的生长环境。 (2)相关部门在林地选择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马尾松生长特性,而且对当地的生态、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研究不够透彻,影响马尾松的生长质量。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准则。使得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不够细致,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大部分林区的造林密度过大,缺乏科学的密度调控,林种质量不高,导致林木材质达不到相关的要求。 (4)存在不合理采伐现象。对于林木的采伐缺乏相关的技术规定,从而导致树木采伐年龄不恰当,进而无法保障林木质量。 (5)缺乏对林木材质和营育结构科学的研究,在培育过程中,一旦出现相应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得人工林生产效率不高,且易受到灾病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3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分析研究 3.1良种选育技术 马尾松良种选育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自然类型的优良选择。一般需要根据产脂能力来对马尾松类型进行选择,其包括密枝窄冠的低产脂和疏枝宽冠的高产脂两个自然类型。根据其树皮厚薄和颜色的差异,将其分为薄皮和厚皮两种自然类型。二是无性系和家系抗性选育。选育出具有遗传改良程度高的家系、群体和无性系等优良品种;着重多世代选择育种,并结合杂交育种。 3.2良种生产技术 一般情况下,5~6年后马尾松开始结实,10年后结实逐渐增多,而且每隔2~3年丰产1次。此时最好选择冠形匀称、生长健壮、干形通直的15~40年的母树进行采种。马尾松球果一般在10~12月成熟,此时最适合采集。 3.3苗木培育技术 对于马尾松育苗的圃地最好选择略有倾斜或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易于排水的坡地。土壤最好以微酸性的轻黏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宜。选好圃地后,要对其进行深耕细整,施足基肥,可冬播或春播。为了降低病害,在进行播种之前还要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播种方法以撒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为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与造林树种,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园林绿化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以人工林形式大面积进行培育。但是由于人工针叶纯林树种单一、结构过于简单以及中幼龄林的比重较大,导致林分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差,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与侵害。此外,马尾松人工纯林难以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特别是高质量大径材的需求。本文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伏波林场内1993年春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近自然化改造设计和作业,并保留了对照林分和样地,总体目标是把结构简单的针叶纯林改造为结构丰富、功能多样的异龄混交林。 每种模式分别建立4块面积为400平米的圆形样地,共设20块,对样地林分信息进行持续观测。本文以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三期观测数据为基础,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生长动态、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对马尾松近自然改造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近自然改造的林分树种组成丰富,其直径分布从最初的近正态分布逐步过渡为倒J形分布,并且已经形成上层、中层和下层复层垂直结构。近自然化后的林分,混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从最开始的均匀分布逐渐过渡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 近自然化改造林的土壤化学性质与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林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本文对不同等级的林木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势木生长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总生长量远远高于中庸木和被压木。由于以纯林为应用对象的传统生长收获表,不能满足改造后的异龄混交林生长收获预估的需要,本研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构造基于林木大小、竞争指数、立地条件的单木生长模型,为改造后的异龄混交林的预估及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总之,分析表明近自然化改造丰富了林分的树种组成、优化了林分结构、促进了土壤的良性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且持续覆盖的森林生态系统。 初步结果展示出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是实现我国森林多功经营的一个有效途径。

七年级:土壤里的微生物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介绍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利用微生物造福社会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认识细菌: 引入新课,教师接着指出:细菌分布广泛,无论是空气、水、土壤还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细菌生活。但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所以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们就要了解一下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细菌形态①用高倍显微镜演示细菌的三种形态;②可以用显微投影仪投影放大细菌的三种形态。③播放细菌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录像片段。细菌三种形态的示意图。接着教师总结出细菌的形态:单细胞个体,从形态上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3)细菌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强调: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所以细菌不属于植物范围。另外,有些细菌具有特殊结构如:①有的细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动。②有的细菌在细胞壁外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关于芽孢,教师应该指出:能否形成芽孢是细菌总的特征,不是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芽孢。芽孢是该菌种的休眠状态,称休眠体。注意说明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一个细菌只能生成一个芽孢,在适宜条件下,一个芽孢萌发形成一个菌体。芽孢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

尤溪县马尾松人工林标准表制定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412165700.html, 尤溪县马尾松人工林标准表制定的研究 作者:李肇镁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11期 摘要:在尤溪县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0.8以上的林分设置标准地,调查测定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优势高、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胸高断面积和株数等因子。以林分优势高为辅助变量,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标准林分蓄积量模型;再以林分形高为因变量,林分优势高为辅助变量,通过多方程的拟合对比,建立合适的林分形高模型,据以编制了尤溪县马尾松人工林标准表,为森林资源清查中林分疏密度和蓄积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尾松;标准表;蓄积量;免疫进化算法 中图分类号 S75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076-03 Abstracts:In the standard stand of canopy density above 0.8 in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in Youxi County,the averag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average height,dominant height,volume per unit area,chest area and number of tre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determined. With high stand advantage as an auxiliary variable,and the stand per hectare of the stan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the standard stand volume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Taking the forest stand height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forest stand high as the auxiliary variable,a suitable forest stand height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multi-equation fitting comparison. Based on this,the standard table of the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in Youxi County was compil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rest density and stock volume in resource inventory is provided. Key words:Pinus massoniana;Standard table;Stock volume;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现实林分每hm2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与相同条件下标准林分每hm2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之比称为疏密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1个数量指标,亦是确定林分蓄积量的1个辅助手段。按照疏密度的概念,只要测定出林分每hm2胸高断面积和疏密度,即可简便地计算出现实林分 的每hm2蓄积量。确定疏密度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标准林分每hm2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通常作法是用标准表,具备适用的标准表是正确确定林分疏密度的前提条件。以往标准表是以林分平均高为自变量,反映标准林分每hm2胸高断面积和蓄积量随平均高变化而变化,并将其列 成数表模式。考虑到林分平均高受正常抚育间伐即下层间伐的影响,间伐后林分平均高会出现非生长性增长,使其间伐前后标准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量发生变化,导致间伐前后标准林分的衡量标准不同而难以客观反映间伐前后的疏密度变化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本文以尤溪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试图用基本不受正常抚育间伐影响的林分优势高代替林分平均高编制标准表,为林分疏密度和蓄积量测定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千烟洲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拟及模型参数的

千烟洲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拟及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王 媛1  张 娜 1**  于贵瑞 2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 应用改进后的碳水循环过程模型 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ecosystem productivity process model for landscape ,EPPML )模拟了2003和2004年千烟洲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并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PPML 可用于模拟千烟洲马尾松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不仅总初级生产力(GPP )二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 )和生态系统总呼吸(R e )的年总值和季节变化与实测值十分吻合,而且也能反映极端天气对碳流的重要影响;千烟洲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碳吸收能力,但2003年生长最旺季的高温和重旱天气的耦合作用使其碳吸收能力明显低于2004年,2003和2004年平均NEP 分别为481.8和516.6g C 四m -2四a -1;马尾松生长初期的光照二生长旺期的干旱二生长末期的降水量是改变碳循环季节变化的关键气象条件;自养呼吸(R a )与净初级生产力(NPP )的季节进程一致;异养呼吸(R h )在年尺度上受土壤温度控制,而在月尺度上则受土壤含水量波动的影响;在生长季的丰水期,土壤含水量越大,R h 越小;而在生长季的枯水期,前两个月的降雨量越大,R h 也越大.EPPML 参数中,25℃时的最大RuBP 羧化速率(V m25)二比叶面积(SLA )二最大叶N 含量(LN m )二平均叶含N 量(LN )二生物量与碳的转换率(C /B )对年NEP 的影响最大;不同碳循环过程变量对敏感参数变化的响应也不尽相同,其中,V m25和LN 的增加能有效促进植物的碳吸收和呼吸;LN /LN m 越小,对碳吸收和呼吸的抑制作用越强;C /B 和SLA 的增大会促进碳吸收,抑制呼吸.将全年区分为生长季与非生长季时得到的最敏感参数的结论与全年不尽相同. 关键词 碳循环 基于过程的模型 异常天气 生态系统净生产力 土壤异养呼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307211403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430,30500076)资助.**通讯作者.E?mail:zhangna@https://www.doczj.com/doc/9412165700.html, 2010?01?29收稿,2010?05?04接受. 文章编号 1001-9332(2010)07-1656-11 中图分类号 Q948.1 文献标识码 A Simulation of carbon cycle in Qianyanzhou artificial masson pine forest ecosystem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model parameters.WANG Yuan 1,ZHANG Na 1,YU Gui?rui 2(1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Chin.J.Appl.Ecol .,2010,21(7):1656-1666. Abstract :By using modified carbon?water cycle model EPPM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process model for landscape),the carbon absorption and respiration in Qianyanzhou artificial masson pine forest ecosystem in 2003and 2004were simulated,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PPML could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carbon cycle process of this ecosystem.The simulated annual values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R e )not only fitted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but also reflected the major impacts of extreme weather on carbon flows.The artificial masson pine forest ecosystem in Qianyanzhou was a strong carbon sink in both 2003and 2004.Due to the coupling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severe drought in the growth season in 2003,the carbon absorption in 2003was lower than that in 2004.The annual NEP in 2003and 2004was 481.8and 516.6g C四m -2四a -1,respectively.The key climatic factors giving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arbon cycle were solar radiation during early growth season,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7月 第21卷 第7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Jul.2010,21(7):1656-1666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土壤里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2节的内容。是上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土壤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本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为下一章引导学生对生物进行分类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土壤中的微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细菌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地观察到形态,细菌的结构更难观察,而初中又不要求使用高倍显微镜,教材呈现了细菌的形态结构图片,所以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细菌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和上一学期生物课的学习,对生物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能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对比分析、合作讨论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但在学习上仍以感性认识为主,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但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动手实践。 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在上学期在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过程中及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中对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从总体上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生活过程中家长或者教师从卫生角度常常提到细菌这个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还是比较熟悉,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在生活中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只有用高倍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生物圈的作用又是隐性和潜在的,很少有机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容易被学生忽视和轻视,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类型、形态特征,生殖、营养方式、分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比较陌生,这些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教材中只用文字表述,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一是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在自主学习中从理论上了解细菌、放线菌的有关知识。二是通过播放有关细菌、放线菌形态、结构等视频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三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观察、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四是注重发掘生活资源,

土壤中的微生物

1.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 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其原因在于土壤舍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土壤台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土壤中的水分都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不论通气条件如何,都可适宜某些微生物类群的生长。通气条件好可为好氧性微生物创造生活条件;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成了厌氧性微生物发育的理想环境。土壤中的通气状况变化时,生活其问的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相对数量也起变化。土壤的pH值范围。3.5~10.0之间,多数在5.5~8.5之间,而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pH也在这一范围。即使在较酸或较碱性的土壤中.也有较耐酸、喜酸或较耐碱、喜碱的微生物发育繁殖,各得其所地生活着。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夏季比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又比空气温度高,这一特性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土壤的温度范围恰是中温性和低温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事实上,许多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微生物种大多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如大多数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就是分离自土壤。 2.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数量与分布,由于土壤质地发育母质、发育历史、肥力、季节、作物种埴状况、土壤深度和层次等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lg肥沃的菜园土中常可含有108个甚至更多的微生物,而在贫瘠土壤如生荒土中仅有103~107个微生物,甚至更低。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最多,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放线菌和真菌类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较少,影响也小。 (1)细菌 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其生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 1/10000左右。但它们数量大,个体小,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别大,是土壤中最大的生命活动面,也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推动着土壤中的各种物质循环。细菌占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土壤中的细菌大多为异养型细菌,少数为自养型细菌。土壤细菌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类群,如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甲烷细菌等在土壤中都有存在。细茼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一般是黏附于土壤团粒表面,形成菌落或菌团,也有一部分散布于土壤溶液中,且大多处于代谢活动活跃的营养体状态。但由于它们本身的特点和土壤状况不一样.其分布也很不一样。 细菌积极参与着有机物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和各种矿质元素的转化; (2)放线菌 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它们以分枝丝状营养体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是于土壤孔隙中。1g土壤中的放线菌孢子可达107~108个.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5%~30%.在有机物含量丰富和偏碱性土壤中这个比例更高。

土壤里的微生物

第2节土壤里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4)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 (1)学会培养和观察青霉、匍枝根霉。 (2)探究土壤里的微生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培养霉菌的过程,并交流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青霉和匍枝根霉)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细菌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三、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比较等 四、教学过程: 引言:土壤里除了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外,还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小生物,我们通常把这些小生物叫做微生物。那么土壤里都有哪些微生物呢?(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土壤里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它们能分解植物的枯枝烂叶,动物的遗骸等,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这些微生物到底是什么形态?它们有那些特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一、认识细菌: 1.细菌的分布范围: 细菌在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你认为在生物圈中哪些地方会分布有细菌? 学生:土壤、水里、空气,人、动物、植物体内、体表等。

教师:由此可见,细菌的分布非常广泛。 2.形态特征: (1)大小: 资料:细菌的直径一般只有1um左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学生阅读资料,发现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2)形状: 教师:展示图片:三种细菌 人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请根据图片描述细菌有哪三种形态。 学生:球形、杆形、螺旋形。 教师:根据它们的形态,我们可以分别称它们为:球菌、杆菌、螺旋菌。3.结构特征: 不同种类的细菌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学生看图12-5:细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观察讨论: 细菌有哪些结构?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异同? 4.生活方式: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环境工程(1)班 一、试验目的 1..学会土壤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 2初步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它具有微生物所需要为一切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及生存的各种条件.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它们参与土壤的氮、碳、硫、磷等元素的循环作用。此外,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查明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情况,对发掘土壤微生物资源和对土壤微生物实行定向控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验器材 (—)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细菌) 高氏一号琼脂培养基(培养放线菌) 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 (二)灭菌稀释水、灭菌吸管、灭菌培养皿。 (三)土壤样品、天平、称旦纸。 (四)恒温箱、气体流量计 四、试验程序 1、倒平板 将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至55—60℃时,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2、制备土壤稀释液 准确称取土样10g,加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约20min,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匀,将细胞分散。用一支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1、10-2、10-3、10-4、10-5、10-6、等一系列稀释菌液

3、涂布 将无菌平板编上10-4、10-5、10-6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6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6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5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5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4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4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玻璃涂棒,更换稀释度时需将玻璃涂棒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涂棒。 4、培养 在28℃条件下倒置培养3—5天。 5、挑菌落 将培养后生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少量细胞划线接种到平板上。28℃条件下培养3—5天后,再次挑单菌落划线并培养,检查其特征是否一致,同时将细胞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为单一的微生物,如果发现有杂菌,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培养。 五、注意事项 1.制备混合液平板时,不要再注入培养基前让链霉素液与土壤稀释液相混。 2.制备混合液平板时,倾注的培养基温度不能太高,过高的温度会烫死微生物。 六、培养过程及革兰氏染色观察成果 1.培养24h后的情况: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长出菌种,经判断为细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长出菌种,为酵母菌。其他培养基没长菌种,拍照如下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的总称。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106~109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土壤微生物一般以细菌数量最多,有益的细菌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有害的细菌有反硝化细菌等。 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最多,通常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主要是腐生性菌,少数是自养性的。细菌虽小,但由于数量多,所以生物量也高,所谓生物量,是指单位体积中,活细胞的重量。据估计,土壤中细菌的生物量,若以每亩半尺深耕作层的土壤重30万斤计,则每亩土壤的这一深度内细菌的活重为180~460斤。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计算,则所含细菌的干重约为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而占土壤重量的万分之三左右。由于它们个体小,数量大,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别大,成为土壤中最大的生命活动面,也是最活跃的生活因素,时刻不停地进行着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土壤类型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季节的不同,降水量的多寡,土壤反应,耕作制度等都对细菌的分布和活动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富含有机质的黑钙士比有机质缺乏的灰化土含有的细菌要多。表层土中的数目和种类也都比深层土中多。特别是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和非共生固氮菌等更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矿化以春秋两季最甚,因而菌数也会相应增加。土壤中含有的空气和水分是对立的,降雨量过多,碍及通气,好氧性细菌的数量会减少。土壤过酸或过碱对很多细菌的生长都是很不利的。耕作可以改善土壤中空气和水的状况,促进好氧性菌的活动,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 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也很大,仅次于细菌,每克土壤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菌体和孢子,约占土壤中微生物总数的5%~30%。它们多喜欢碱性富含有机质的温暖的土壤。放线菌数量虽比细菌少,但由于体积大,比细菌大几十倍到几百倍,所以,在土壤中的生物量并不低于细菌。放线菌耐干燥能力较细菌要强,能存在于干燥的土壤乃至沙漠中,它们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速度比细菌慢,因此,深层土壤中放线菌往往比其他微生物要多。 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由于它们喜酸性,因此,在酸性森林土壤中更多。真菌在数量上要比细菌和放线菌要少,每克土壤只含几万至几十万个,但由于其菌丝很粗,个体体积较细菌和放线菌大,所以它们的生物量也不少。土壤中真菌含有霉菌、酵母菌和担子菌等。这些真菌往往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有不少真菌能分解许多微生物所不能分解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土壤中还含有藻类和原生动物。藻类具有光合色素,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原生动物是土壤中异养的小动物,它们吞食各种有机

关于土壤中的微生物

1.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是自然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基地:其原因在于土壤舍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土壤台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土壤中的水分都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不论通气条件如何,都可适宜某些微生物类群的生长。通气条件好可为好氧性微生物创造生活条件;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成了厌氧性微生物发育的理想环境。土壤中的通气状况变化时,生活其问的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相对数量也起变化。土壤的pH值范围。3.5~10.0之间,多数在~8.5之间,而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pH也在这一范围。即使在较酸或较碱性的土壤中.也有较耐酸、喜酸或较耐碱、喜碱的微生物发育繁殖,各得其所地生活着。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夏季比空气温度低,而冬季又比空气温度高,这一特性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土壤的温度范围恰是中温性和低温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范围。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事实上,许多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微生物种大多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如大多数产生抗生素的放线菌就是分离自土壤。2.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与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类群、数量与分布,由于土壤质地发育母质、发育历史、肥力、季节、作物种埴状况、土壤深度和层次等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lg肥沃的菜园土中常可含有108个甚至更多的微生物,而在贫瘠土壤如生荒土中仅有103~107

个微生物,甚至更低。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最多,作用强度和影响最大,放线菌和真菌类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数量较少,影响也小。 (1)细菌 土壤中细菌可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其生物量可占土壤重量的 1/10000左右。但它们数量大,个体小,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别大,是土壤中最大的生命活动面,也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推动着土壤中的各种物质循环。细菌占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土壤中的细菌大多为异养型细菌,少数为自养型细菌。土壤细菌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类群,如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产甲烷细菌等在土壤中都有存在。细茼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一般是黏附于土壤团粒表面,形成菌落或菌团,也有一部分散布于土壤溶液中,且大多处于代谢活动活跃的营养体状态。但由于它们本身的特点和土壤状况不一样.其分布也很不一样。 细菌积极参与着有机物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和各种矿质元素的转化; (2)放线菌 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仅次于细菌.它们以分枝丝状营养体缠绕于有机物或土粒表面,并伸是于土壤孔隙中。1g土壤中的放线菌孢子可达107~108个.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5%~30%.在有机物含量丰富和偏碱性土壤中这个比例更高。由于单个放线菌菌丝体的生物量较单个细菌大得多.因此尽管其数量上少些,但放线菌总生物量与细菌的总生物量相当。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类十分繁多,其中主要是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