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真品

我的真品

我的真品
我的真品

1.*风疹的病因是:

A.风热时邪B.痧毒疫邪C.湿热D.疠气邪毒E.风邪

2.风疹好发年龄是:

A.1~3岁B.7~12岁C.6个月~5岁D.1岁之内E.1~5岁

3.风疹的病位主要在:

A.心B.脾C.肝D.肺E.肾

4.风疹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凉血解毒B.清营凉血活血C.疏风清热解毒D.凉血化斑解毒E.以上都不是

5.*风疹邪郁在表的治疗首选方剂:

A.银翘散B.解肌透痧汤C.桑菊饮D.宣毒发表汤E.透疹凉解汤

6.治疗风疹邪毒内盛证的首选方剂是:

A.升麻葛根汤B.清营汤C.清气凉营汤D.透疹凉解汤E.解肌透痧汤

7.发现风疹患儿,应隔离到出疹后几天?

A.3天B.5天C.7天D.9天E.12天8.*风疹的皮疹特点为

A.红色细小丘疹C.玫瑰色小斑丘疹D.弥漫展出性发红色B.暗红色斑丘疹E.淡红色斑丘疹9.风疹常发生在什么时候

A.春夏C.长夏D.冬春B.夏秋E.秋冬10.*风疹恢复期皮肤特点是

A.疹退后,有色素沉着,有麦麸状脱屑B.疹退后,有色素沉着,无脱屑

C.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麦麸状脱屑D.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E.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可有脱皮

多选

1.风疹的证型有

A.邪郁在表C.气阴两虚D.毒在气营B.邪陷心肝E.邪毒内盛

2..*风疹的特征为

A.轻度发热,伴咳嗽B.淡红色斑丘疹C.皮疹3天出齐D.口腔粘膜斑E.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3.*风疹的预防及调摄应注意:

A.隔离B.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多饮开水E.防止搔破皮肤,引起感染D.孕妇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

4.下列有关风疹病理机制的论述,正确的是A.外感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B.邪毒内陷心包,引动肝风C.热毒下移大肠,灼伤血络D.邪毒炽盛,内传入里,迫伤营血

E.邪毒阻滞于少阳经络

5.重证风疹可有下列表现:

A.皮疹稀疏细小C.疹色鲜红或紫暗D.轻微发热B.烦躁不宁E.耳后核肿大

填空

1.*风疹是感受所引起的疾病,以轻度,皮肤出现,耳后及枕部为特征。

2.*风疹,西医学称为,患病后可获免疫。3.风疹邪毒内迫营血,疹色紫暗应用清营解毒,凉血养阴,并加用清心开窍,泻热解毒。

4.*孕妇妊娠早期患风疹可导致或引起等。5.风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流行于。以岁小儿为多见。

6.*风疹的治疗原则为。邪郁在表宜;邪毒盛宜;入营犯血宜。

7.*风疹一般在发热天后出疹。天后布满全身,出疹天后疹退。

8.风疹常见的分型有,。

9.*风疹患儿应隔离至。

10.风疹预后,恢复较。

三、改错题

1.风疹发病,邪毒与气血相搏,阻滞于少阳经络,故见耳后漫肿。

2.*风疹一般在发热3天后出疹。1天后布满全身,3天后疹退。

3.风疹预后一般,恢复较慢。

4.*风疹初起发热,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1~2天后热退疹消,可见麦麸状脱屑,有色素沉着。5.风疹是因为感受风热痧毒,邪毒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所致。

四、名词解释

*风疹

五、问答题

1.*风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简述风疹的辨证要点。

3.风疹邪郁在表型的证治如何?

4.风疹邪毒内盛型的证治如何?六、论述题1.简述风疹病机转归有哪些变化?

2.*如何鉴别风疹与麻疹?七、病例分析

1.男性,3岁,发热2天,症见恶风,伴轻微咳嗽,流涕,纳呆,神疲,从昨夜起出现皮疹,呈淡红色细小斑丘疹,分布均匀,现已遍布全身,稍有

痒感,耳后及枕部璺核肿大,苔薄黄,脉浮数。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一)单项选择题

1.A 2.E 3.D 4.C 5.A 6.D 7.B 8.A 9.D 10.E

(二)多项选择题

1.A E 2.ABE 3.ACDE 4.ADE 5.CBE 二.填空题

1.风热时邪;发热,咳嗽;淡红色斑丘疹;署核肿大

2.风疹;持久性

3.清营汤;紫雪丹,牛黄清心丸

4.流产.死胎;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智能低下

5.冬春;1-5岁

6.疏风清热解毒;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清营凉血

7.1-2天;1天;1-2天

8.邪郁在表;邪毒内盛

9.出疹后5天

10.一般良好;较快

三.改错题

1.错误:耳后漫肿正确: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2.错误:3天正确:1~2天错误:3天后正确:1~2天后

3.错误:预后一般正确:预后一般良好:错误:恢复较慢正确:恢复较快

4.错误:可见麦麸状脱屑,有色素沉着正确:无麦麸状脱屑,无色素沉着。

5.错误:风热痧毒正确:风热时邪

四、名词解释

风疹:风疹是感受风热时邪引起的急性肺系时行疾病。以轻度发热咳嗽,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为特征。

五、问答题

1.答:①有接触史。②初起类似感冒,发热重—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小丘疹,1天后布满全身,出疹1—2天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无蜕皮屑及色素沉着。③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2答:本病辨证要点主要是辨轻重。轻微发热,精神安宁,疹色淡红,分布均匀,病程在3-4天之内者为轻;壮热烦渴,疹色鲜红或紫暗,分布密集,出疹持续5-7天才见消退,病程较长者为重。

3答:风疹邪郁在表证,见发热,恶风,咳嗽,喷嚏,流涕,纳呆,皮疹浅红,稀疏细小,分布均匀,有瘙痒感,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用疏风清热。方药选银翘散加减治疗。4.答:邪毒内盛证,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脉洪数。治法用清热解毒。方药选透疹凉解汤加减。

论述题

1.答:风热时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皮肤所致。邪轻病浅,一般只伤肺卫,故可见恶风.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皮疹色泽浅红,分布均匀。若邪毒炽盛,内传入里,燔灼气营,或迫伤营血,则可见壮热.烦渴.尿赤.便秘等症,皮疹鲜红或深红,疹点分布较密。邪毒与气血相搏,阻滞于少阳经络,则发为耳后及枕后臖核肿大。

2.答: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初期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皮疹为暗红色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发疹有一定顺序,约3天左右出齐;恢复期有色素沉着及麦麸样脱屑;特殊体征为麻疹粘膜斑。风疹:发热l/2~1天出疹;初期可见发热,咳嗽流涕,枕后臖核肿大;皮疹为淡粉红色斑丘疹,较麻疹为稀少,发疹无一定顺序,24小时后布满全身;恢复期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病例分析

诊断:风疹

证型:邪郁在表

证候分析:患者感受风热时邪,郁于肺卫,故恶风,咳嗽流涕,脉浮数。邪热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故发为皮疹。邪热与气血相搏,阻滞于少阳经络,则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风盛血燥则皮肤瘙痒。

治法:疏风清热。

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子、蒲公英、薄荷、夏枯草、牡丹皮。

单项选择题

1. *疳证的病位主要在:

A.脾肾B.肝肾C.脾胃D.心脾E.肝脾

2. “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见于:

A.《颅囟经》B.《幼科发挥》C.《活幼心书》D.《幼幼集成》E.小儿药证直诀》

3. 疳证多见于哪一年龄段小儿?

A.1岁以下

B.3岁以下

C. 5岁以下D.12岁以下E.14岁以下

4. *疳证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值的:

A.5~15%

B. 10~20%

C. 10~30%D.15~40%E.40%以上

5.疳肿胀患儿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

A.40g/L以下B.45g/L以下C.50g儿以下D.55g /L以下E.60g/L以下

6.疳肿胀患儿血清白蛋白量约在:

A.40g/L以下B.45g/L以下C.50g/L以下D.55g /L以下E.20g/L以下

7.*治疗疳积的首选方剂是:

A.资生健脾丸B.人参健脾丸C.保和丸D.曲麦枳术丸E.肥儿丸

8.*治疗疳气的首选方剂是:

A.健脾丸B.枳术丸C.肥儿丸D.异功散E.资生健脾丸

9.治疗干疳的首选方剂是:

A.当归补血汤B.大补阴丸C.沙参麦冬汤D.人参养荣汤E.八珍汤

10.以下哪项与疳症关系不大?

A.先天不足

B.喂养不当

C.多种疾病影响

D.脾胃运化失常

E.是小儿常见的慢性病症

11.以下哪项是疳积的含义?

A.乳食不化,脾胃受伤B.脾胃不和,运化失健C.脾脏虚损,津液消亡D.疳之重候E.脾失健运,食滞内停

12.以下那一种治疗与疳症无关?

A. 温阳利水

B.养肝明目

C.养阴清心

D.凉血止血

E.抑木除烦

13、眼疳的病机是:

A.脾病及心B.脾病及肺C.脾病及肾D.脾病及肝C.脾病及肾

14、口疳的病机是

A. 脾病及心B.脾病及肺C.脾病及肾D.脾病及肝C.脾病及肾

15、疳肿胀的病机是:

A. 脾病及心B.脾病及肺C.脾病及肾D.脾病及肝C.脾病及肾

16、治疗眼疳的首选方剂是:

A.石斛夜光丸

B.泻心导赤散

C.羊肝丸

D.真武汤

E.五苓散

17. 治疗口疳的首选方剂是

A. 石斛夜光丸

B.泻心导赤散

C.羊肝丸

D.真武汤

E.五苓散

18. 治疗疳肿胀的首选方剂是A.石斛夜光丸B.泻心导赤散C.羊肝丸D.真武汤

E.五苓散

(二)多项选择题

1.疳证的主要病机变化是:

A.脾胃失和B.气血亏耗C.胃强脾弱D.津液消亡E.脾胃虚损

2.*“疳”的含义是:

A.脾胃受损,气液耗伤B.恣食肥甘,损伤脾胃C.气血亏耗,阴竭阳脱D.脾胃虚弱,他脏受累E.气液干涸,形体羸瘦

3.疳肿胀的病机变化是:

A.脾胃虚弱B.脾气下陷C.脾阳不振D.肾失开合E.肾阳衰微

4.眼疳的病机变化是:

A.脾病及肝B.心火上炎c肝火上亢D.肝阴亏耗E.肾阴亏损

5.口疳的病机变化是:

A.脾病及心B.心火上炎c肝火上亢D.心阴亏耗E.脾胃积热

6. 疳证的临床特征有:

A.形体消瘦B.精神委顿C.烦躁易怒D.面黄发枯E.饮食异常

7.疳证的主要病因为:

A.过食肥甘B.卒受惊恐C.疾病影响D.禀赋不足 E.喂哺不足

8.疳证可采用哪些方法治疗:

A.外治法B.捏脊疗法C.针灸疗法D.割治疗法E.刺四缝疗法

9.疳证的预防调摄措施有:

A.关注生长发育指标B.坚持户外活动C.母乳喂养D.及时正确添加辅食E.室内空气流通

二.填空题

1、*“疳”的含义:其一,------;其二,------。2.疳证的病因主要为:------,-----及------。

3.疳证的主要病机变化是------,------。

4.*疳证可分为------、------、------三大证候。5.*疳证的治疗法则是:------,------,------。6.治疗疳证的中成药有------,------。

7.*疳证的辨证要点在于------、------、------。8.疳证的常见兼证有:-------、------、------。9.疳气的舌脉:------;疳积的舌脉:-----。10.疳症若到全身衰竭,气血两败,可出现------,-------,------的厥脱之象,应急治以------,给予------,

或------合------口服,并及时配合西医抢救。11.皮肤出现紫癜为疳症恶候,提示------,------。

三、改错题1、疳证多发于冬春季。

2、“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出自《活幼心书?疳症》。

3、造成疳证的主因喂养不当主要指乳食喂养不足。

4、“有积不治,传之余脏”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

5、导赤散是口疳的首选方剂。

6、疳症的病位都在脾胃,不可能传至其他脏腑。

四、名词解释1.*疳2.*疳气3.*疳积4.干疳5.眼疳6.口疳

五、简答题1.*简述“疳”的含义。

2.疳证与厌食如何鉴别?

3.*疳证和食积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六、论述题1.疳证属脾胃病,为什么又有五脏疳之名?

2.疳和积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3.*试述疳症的辨证。

4.*如何应用资生健脾丸治疗疳症?

5.*治疗干疳为什么要重视顾护胃气?

6.*治疗疳症除了药物以外,还有哪些辅助的疗法?

7.*疳症如何预防和护理?七、病例分析

1.*谢某,男,2岁,2000年9月初诊,证见:体重(Wt)10Kg,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好发脾气,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类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

2.*一名5个月小儿,人工喂养,体重4kg,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如穗,易烦躁,睡眠不宁,腹部皮下脂肪0.3cm,皮肤弹性差,肌肉明显松弛,两眼近角膜外绕有结膜干燥斑,,舌淡,苔薄腻,脉细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候类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E 3.C 4.D 5.B 6.E 7.E 8.E 9.E 10.A 11.E 12.D 13.D 14.A 15.C 16.A

17.B 18.D

(二)多项选择题

1.DE 2.BE 3.CE 4.AD 5.AB 6.ABCDE 7.ACDE 8.ABCDE 9.ABCDE 二、填空题

1.疳者甘也;疳者干也

2.喂养不当;疾病影响;先天禀赋不足

3.脾胃虚损;津液消亡

4.疳气;疳积;干疳

5.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干疳以补为主6.木香槟榔丸;小儿香橘丹

7.病因;轻重;兼证

8.眼疳;口疳;疳肿胀

9.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细;舌淡,苔薄腻,脉细数

10.面色恍白,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回阳救逆固脱;独参汤;参附龙牡救逆汤生脉散

11.气血皆干,络脉不固

三、改错题

1.错误:多发于冬春季正确: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错误:《活幼心书?疳症》正确:《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

3.错误:主要指乳食喂养不足正确:一指太过,二指不及

4.错误: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正确:出自《活幼心书?疳症》

5.错误:导赤散

6.错误:都在脾胃,不可能传至其他脏腑正确:主要在脾胃,并不局限于脾胃

四、名词解释

1.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和症状。

2.疳证的初期阶段,由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运化不健。

3.疳证的中期阶段,脾胃虚弱,兼有虫积食滞,元气受伤,虚中夹实。

4.疳证的晚期阶段,脾胃气阴俱伤,元气衰竭,出现干枯赢瘦的证候

5.眼疳是疳证的兼证之一,见于疳证后期,脾病及肝,肝阴不足,精血亏耗,不能上营于目所致。症见:夜盲,入暮暗处视物不明,甚或眼角干涩,畏光羞明,黑睛浑浊,白翳遮睛。

6.口疳是疳证的兼证之一,见于疳证后期,脾病及心,心火上炎,熏蒸口舌所致。症见:口舌生疮,口腔糜烂,秽臭难闻,面赤唇红,烦躁哭闹,惊悸不安。

五、简答题

1.“疳”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和症状。

2.厌食是由于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主要症状为;长时期食欲不振,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一般病在脾胃,不累及他脏,预后良好。疳证由喂养不当,久病失治或禀赋不足所致。脾胃虚弱,津液消亡是其主要病机变化。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常累及他脏,出现眼疳、口疳、疳肿胀等兼证,不及时治疗,预后良。

3.疳证是由于脾胃虚弱,气液耗伤所致,临床往往虚实兼见,所以其治疗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根据脾运失健,脾虚挟积,脾胃气阴俱伤的不同阶段,采取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主的治疗方法。食积是由乳食停滞不化,气滞不行所致,治疗以消导为主,对于脾虚挟积者,当以健脾益气,佐以消导。

六、论述题

1.答: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影响气血津液的生化,脏腑百骸失去滋养而致病。病变部位在脾胃,故有“诸疳皆脾胃病”的论点。脾胃受损虽属疳证的主要病变因素,但病久气血虚衰,诸脏失养,必累及其他脏腑。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目窍失养,可见两目羞明,白翳遮睛,形成“眼疳”,古人也称之为“肝疳”。脾病及心,舌为心之苗,心阴不足,心火上炎,可见口舌糜烂生疮,同时还可见五心烦热,面赤唇红,惊惕不安,称为“口疳”,古人又称为“心疳”或“惊疳”。脾病及肾,气不化水,水湿泛滥,产生全身浮肿之“疳肿胀”。故“诸疳皆脾胃病”,又有“五脏疳”之论述。

2.答:疳证是由于脾胃受损,津液内亏所致,且发病缓慢,临床上往往虚实并见,所以其治疗原则应以调理脾胃为主,兼顾他脏;治疗方法要攻补兼施,按壮者先去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积滞是由乳食停滞不化,气滞不行所致,治疗以消导为主,对于脾虚积滞者,则当以健脾益气,佐以消导,即消补平行,辨证用药当分清标本缓急,权衡寒热攻补,力求祛积滞而不伤正,扶脾胃而不恋邪。

3.答:疳证的临床表现,往往虚实夹杂,一般初起大多偏实,中期虚实并见,晚期属虚证居多,根据证候可分为三型;①疳气;病之初起,饮食不节脾胃受伤,仅表现脾胃不和,运化失健的证候,患儿形体略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稍稀,食欲不振或厌食,精神不佳,易发脾气,舌苔薄或微黄,脉细滑,指纹滞。②疳积:疾病的中期,积滞伤脾,表现虚实夹杂证候,患儿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或青筋暴露,面色黄暗,毛发稀黄如结穗,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激动,睡眠不宁,咬指磨牙,大便干结或溏泄臭秽,小便黄浊,舌苔厚腻,脉濡细而滑,指纹淡滞。③干疳:疾病之晚期,病久气血俱虚,津液亏损,声现极度消瘦,大肉已脱,皮肤干瘪起皱,毛发干枯?,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大便溏泄,时有低热,唇舌色淡或舌光色红,脉细无力。

4.答:资生健脾丸是疳气初起的常规用方。疳气见形体略消瘦,面色萎黄乏华,毛发稍稀,食欲不振,精神欠佳,易发脾气,大便或搪或秘,舌苔薄或微黄。此乃脾胃不和,运化失健而致。脾胃不和,造化失健,则食欲不振,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以滋养全身,而致形体不充,土虚木亢,情绪激动,易发脾气。治宜和脾助运,方药用资生健脾丸加减。方中党参、山药、莲子肉、白术健脾益气,茯苓、苡仁、扁豆、泽泻健脾利湿,藿香、砂仁、麦芽、山楂醒脾开胃。?若腹胀、暖气、厌食、舌苔厚腻多见于积滞偏重,侧重于消食助运,方中去党参、白术、山药,加入鸡内金磨谷消积,大便溏薄,加小量炮姜,温运脾阳;大便干结,加决明子,或蜜水调服,润肠通便;能食善饥、啼哭不宁,加胡黄连、莲子心抑木清心宁神。

5. 答:干疳属疳之晚期,脾胃虚败,气阴两竭,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顾护胃气,调理饮食,使胃气得苏。能进饮食,吸收精微,化生气血以溉养全身,病情方有生机。古人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极为正确的。顾护胃气,要配合食养疗法,食疗必须重视胃气受纳功能与食物的质量,给予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还耍掌握胃家“以喜为补”的原则,选其所喜,少少与之,诱其食欲,再逐渐增加数量与品种,促使胃气来复。

6.治疗疳证除了应用药物还可使用以下疗法:,①捏脊疗法:方法是从长强穴至大椎穴部位推捏,每天1次,每次连继推捏5次,6天为一疗程。每捏完一疗程后,可停数天,再进行捏脊,如此可反复进行4至5个疗程。捏脊疗法具有调理脾胃,和阴

阳,通经络,消积之功。②针刺四缝穴;用三棱针浅刺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四缝穴,出针后挤出黄色粘性液体,用消毒棉拭干。每周1次,共2、3次。本法有调补脾胃之功。⑧饮食疗法,按照正确喂养方法,应以定时定量哺喂婴儿,按时增加辅食,给以足够的营养物质。培养小儿良好的进食习惯,按时就餐,不吃或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的毛病。

7.答:本病的预防和护理很重要,使其发病率降低,有助于早日康复。①合理喂养,乳幼儿最好以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断乳,并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②饮食要节制,定时、定质、定量的喂养,不易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食单调。③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特别是长期吐泻之证。④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增加体质。⑥干疳患儿注意胃家“以喜为补”的原则。饮食应投其所喜,少少与之,诱其食欲。逐步增加数量和讲究营养质量。

七、病例分析病案1诊断:疳症证型:疳气

证候分析: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脾虚则不思饮食,精神欠佳,大便时干时溏;脾胃不健,气血化生不足,故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胃火内伏,则见好发脾气;舌脉为疳症病之初起,脾胃运化不健所致。

治法:和脾健运代表方药:资生健脾丸

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茯苓、薏苡仁、扁豆、泽泻、藿香、砂仁、麦芽、山楂、桔梗、神曲、枳实、黄连、白蔻仁、枳壳、炙甘草

病案2诊断:疳症证型:疳积兼眼疳

证候分析:本证患儿5个月,Wt4kg,比正常体重(5个月Wt=3+0.6×5=6kg)减少>25%,为疳症较重者。积滞内停,壅滞气机,阻滞肠胃,导致脾胃为病,属于虚实夹杂证候。脾胃虚,气血生化乏源,不充形骸,故发稀结穗,形瘦,皮下脂肪变薄,弹性差,面色无华;心肝之火内扰故夜眠不宁,易烦躁;积滞于中,络脉瘀阻,故腹膨如鼓,青筋暴露;脾病及肝,肝阴不足,精血耗损,不能上营于目,故两眼近角膜外绕有结膜干燥斑。舌脉符合疳积之征。

治法:消积理脾养肝明目代表方药:肥儿丸合石斛夜光丸

人参、茯苓、白术、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天冬、青葙子、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草决明、石斛、枳壳

单选1.*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特征是:

A.咳嗽,痰鸣,喘嗽,气急B.发热,咳嗽,气急,鼻煸,痰鸣C.发热,咳嗽呈阵发性D.咳嗽痰多,气急,喘憋E.咳嗽频作,喉中痰鸣2.*下面哪项不是肺炎喘嗽的主要症状:

A.发热B.咳嗽C.气急D.腹胀E.鼻煽3.“肺炎喘嗽”病名见于哪本书?A.《活幼新书》B.《小儿药证直诀》C.《麻科活人全书》D.《幼科发挥》E.《诸病源候论》

4.肺炎喘嗽的好发季节是:

A.春季B.冬季C.夏季D.冬春E.秋冬5.肺炎喘嗽好发年龄是:

A.1岁以内B.3岁以内C.5岁以内D.7岁以内E.以上都不是

6.*关于肺炎喘嗽外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责之于风邪B.责之于寒邪C.责之于燥邪D.责之于暑热之邪E.责之于六淫之邪

7.*肺炎喘嗽病理演变为:

A.肺气上逆B.肺失清肃C.痰热壅盛D.肺气闭塞E.肺气失宣

8.肺炎喘嗽变证涉及的脏腑有:

A.肺肾B.心肺C.肝脾D.脾肾E.心肝9.*下列除哪个外,均是肺炎喘嗽的治疗方法。A.宣肺定喘,清热化痰B.辛温开肺,化痰止咳C.敛肺止咳,燥湿化痰D.辛凉解表,宣肺化痰E.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10.*肺炎喘嗽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清热宣肺,化痰止咳B.清热泻肺,止咳平喘C.宣肺定喘,清热化痰D.清热祛痰,止咳平喘E.调理脏腑,宣肺降气

11.小儿肺炎喘嗽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呛咳频作,痰多清稀,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治疗首选方剂是:

A.华盖散B.止嗽散C.杏苏散D.三拗汤E.金沸草散

12.*肺炎喘嗽哪个证首选三黄石膏汤治疗:A.风热闭肺B.痰热闭肺C.毒热闭肺D.心阳虚衰E.邪阳厥阴

13.小儿肺炎喘嗽后期正虚邪恋,其病位主要在:A.心肺B.肝肾C.肺脾D.脾肾E.肺肾14.小儿肺炎喘嗽证见突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加重,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可触及痞块,舌淡紫,苔薄白,脉微弱急速,治疗首选:A.参附龙牡救逆汤B.参附汤C.独参汤D.附

子汤E.四逆汤

15.*壮热神昏,口噤项强,二目上视应辨证为:A.痰热闭肺B.心阳虚衰C.毒热闭肺D.邪陷厥阴E.风热闭肺

多选

1.*小儿肺炎喘嗽常见的变证是:

A.内闭外脱B.心阳虚衰C.正虚邪恋D.邪陷厥阴E.气阴两伤

2.*小儿肺炎喘嗽的典型症状是:

A.发热咳嗽B.呼吸急促C.鼻翼煽动D.端坐呼吸E.涕泪俱闭

3.*肺炎喘嗽常证的临床分证有:

A.风寒闭肺B.风热闭肺C.痰热闭肺D.毒热闭肺E.暑湿闭肺

4.*肺炎喘嗽的病理变化为:

A.感受外邪,引动伏痰B.肺失清肃,肺气上逆C.感受外邪,侵袭于肺D.邪闭肺络,肺失清肃E.感受外邪,痰浊内生

5.*治疗风热闭肺肺炎喘嗽的方剂有:

A.五虎汤B.银翘散C.葶苈大枣泻肺汤D.麻杏石甘汤E.三黄石膏汤

6.肺炎喘嗽的辨证要点是:

A.辨风寒、风热B.审痰重、热重C.辨外感、内伤D.辩常证、变证E.辨寒热虚实

7.*风寒闭肺的主证是:

A.发热B.恶寒C.呛咳频作D.喉间痰声漉漉E.痰白清稀

8.*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的常有治法包括:A.清心开窍B.温补心阳C.活血化瘀D.平肝熄风E.救逆固脱

9.肺炎喘嗽可涉及以下哪些病位:

A.心B.肝C.脾D.肺E.肾

10.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极期伴见痰涎壅塞、大便秘结、面唇严重青紫时,应在首选方剂中加用:A.温补心阳药B.清化热痰药C.通腑泻下药D.活血化瘀药E.回阳救逆药

11.肺炎喘嗽急重症西医处理主要有:

A.吸氧吸痰B.控制感染C.控制心衰D.支持疗法E.对症处理

填空1.*小儿肺炎喘嗽的病机总属而致。2.肺炎喘嗽包括西医学的.。

3.*肺炎喘嗽病位主要在.常累及.亦可内窜。

4.*肺炎喘嗽的病理机制主要.主要的病理产物是,其基本的治疗法则是.。

5.*肺炎喘嗽系由外感.从而入,侵犯肺经;亦有继发于.等急性热病之后。

6.*肺炎喘嗽痰多壅盛者,首先;喘憋严重者,治以;气滞血瘀者,治以;病久气阴耗伤,治以,助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

7.清代之前关于小儿肺炎喘嗽的症状描写多散在于.各章节中。

8.初生儿患肺炎喘嗽时,仅见..,而无肺炎喘嗽的典型证候。

9.*肺炎喘嗽毒热闭肺型治法为.方药为。10.小儿暴喘,俗称。

改错题:1.*肺炎喘嗽病程中出现神昏.惊厥的主要病机是痰浊内阻,蒙蔽心包。

2.肺炎喘嗽好发于新生儿。

3.*肺炎喘嗽发生的机理是肺气失宣。

4.*肺炎喘嗽阴虚肺热首选养阴清肺汤。

5.肺炎喘嗽之心阳虚衰是因久病耗伤心阳所致。6.肺炎喘嗽之痰热闭肺型治以清热化痰。

7.肺炎喘嗽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咳嗽,痰多粘稠。

8.*肺炎喘嗽正虚邪恋其病位在心肺。

9.肺炎喘嗽病证最早见于《幼科要略》。

10.*肺炎喘嗽常见变证有内闭外脱,心阳虚衰。

四、名词解释:1.*肺炎喘嗽

2.马脾风

五、简答题:1. *怎样辨别肺炎喘嗽痰重、热重?

2. *怎样辨别肺炎喘嗽常证、变证?

3. *肺炎喘嗽风热闭肺的症状、治法、方药如何?

4. **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症状、治法、方药如何?

5.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的症状、治法、方药如何?

6. *肺炎喘嗽邪陷厥阴的症状、治法、方药如何?

7. *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8. *肺炎喘嗽与哮喘如何鉴别诊断?

9. 肺炎喘嗽常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10. 肺炎喘嗽变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六、论述题:1. 肺炎喘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为什么可导致心阳虚衰.阳气暴脱之危重变证?

2. *肺炎喘嗽的风热闭肺型与咳嗽的风热犯肺证临床如何鉴别?

3. *小儿肺炎喘嗽易出现哪些变证?为什么?

4. *请你从病因病机的角度来说明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

5. 试述肺炎喘嗽的预防及调摄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D 5.B 6.A 7.D 8.E 9.C 10.C 11.D12.C 13.C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E 3.ABCD 4.D 5.BD 6.ABD 7.ABCE 8.BE 9.CD 10.BCD 11.ABCDE 二.填空题:

1.肺气郁闭

2.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3.肺脾心肝

4.肺气郁闭痰热宣肺定喘清热化痰

5.风寒风热皮毛口鼻麻疹顿咳丹痧

6.降气涤痰平喘利气活血化瘀补气养阴7.肺胀马脾风8.不乳神萎口吐白沫9.清热解毒泻肺泄热

10.马脾风三、改错题:

1.邪热炽盛,内陷厥阴

2.婴幼儿

3.肺气郁闭

4.沙参麦冬汤

5.心血瘀滞,心阳不振

6.泻肺降气,定喘涤痰

7.发热咳嗽。气急,鼻煽

8.肺脾

9.《麻科活人全书》

10.心阳虚衰,内陷厥阴

四、名词解释:

1.肺炎喘嗽:是因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的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重则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的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

2.马脾风:是小儿急性喘证中兼有腹胀的一种类型,又称暴喘。临床症状为胸高腹满,痰涎壅盛,鼻孔窍张,肺胀而喘,喘时两胁煽动,陷下作坑,神气闷乱,大便秘结等表现。

五、简答题:

1.答:痰重者喉间痰鸣,呼吸喘急,甚则胸高闷满,呼吸困难,苔多厚腻,热重则高热稽留,呼吸气粗,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而糙,或干糙无津。2.答:常证只病位在肺,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虽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热毒闭肺的不同,但尚未出危重证,若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肿大,脉微弱急速,是心阳虚衰之变证;若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二目上视,是邪陷厥阴之变证。3.答:肺炎喘嗽中风热闭肺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粘或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重则可见高热烦躁,咳嗽剧烈,痰多粘稠,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大;治以辛凉宣肺,止咳化痰;方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4.答: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发病较急,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发热,烦躁不安,重则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淡嫩或带紫色,苔白腻而厚,脉滑数;治以泻肺降气,定喘涤痰;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虎汤加减。5.答:肺炎喘嗽心阳虚衰症见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苔薄白,脉微弱急速;治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6.肺炎喘嗽邪陷厥阴症见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动,口噤,项强,二目上视,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治以平肝熄风,清心开窍;方用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7.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是宣肺定喘,清热化痰。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助下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

8.肺炎喘嗽是咳喘俱重,并伴有发热.气促.鼻煽等证,常继发于感冒或其它疾病之后,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无反复发作病史;哮喘以咳嗽.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有反复发作史.家族史.遗传史及湿疹史,听诊可闻及哮鸣音。9.答:肺炎喘嗽常证的病因系由外感风寒.风热从皮毛口鼻而入,侵犯肺经;亦有继发于麻疹.顿咳.丹痧等急性热病之后,热毒猖獗,灼烁肺金;有肺脾不足,生湿酿痰,壅滞肺络,遇外邪而触发,亦有邪热方衰,正气未复,余邪留滞不去。虽然致病原因不同,其病位都在肺经。病理变化为邪闭肺络,肺失清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甚则气急鼻煽。肺络痹阻,气机不畅,脉道瘀滞,血不流畅,可使痰热瘀闭,病情加重,。当痹阻严重时,颜面口唇出现苍白.青紫。

10.答:肺炎喘嗽变证的病因系因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由肺涉及其他脏腑,肺

气闭阻会影响心血运行,肺气闭阻则心血瘀滞。肝主藏血,气滞血瘀,除呼吸不利,颜面肢端发绀外,还可见肝脏肿大,肢端逆冷,皮肤出现花纹等心血瘀滞,心阳不振的严重变证。若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行。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若热毒之邪猖獗,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可见神昏谵语,抽动不已。或见肺气衰竭,心气溃败,气不达肾,出现呼吸急促,节律不齐诸

论述题

答:肺主气而朝百脉,心主血而运营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肺炎喘嗽的病理以肺气郁闭为主。肺闭则肺气不畅而心血瘀阻。心血瘀阻加重则心失所养而致心阳不振,血脉不得温运,进一步加重血瘀和肺闭,以致心阳虚衰,阳气暴脱。2.答肺炎喘嗽中风热闭肺除见发热.咳嗽.苔黄腻.脉数等风热表证外,还见气喘,鼻煽.喉中痰鸣等肺闭症状;风热咳嗽除见肺气失于清宣.卫表失和之症。如鼻流浊涕.咳嗽不爽.头痛恶风等症,一般不会出现气喘,鼻煽等肺闭症状。

3.答:肺炎喘嗽易出现心阳虚衰和邪陷厥阴变证。邪气壅盛或正气虚弱,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由肺涉及其他脏腑,发生变证。肺气痹阻影响心血运行,心血瘀滞,可见紫绀等。肝主藏血,血瘀于肝,肝脏肿大。心血瘀阻加重,心失所养,造成心气不足,可发展为心阳虚衰不能运行敷布全身,见面白.肢冷等形成心阳虚衰的变证。若热甚猖獗,内陷厥阴,神明失守,引动肝风,可见神昏,抽搐,形成邪陷厥阴变证。

4.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因热邪闭肺,则生痰生喘,痰为百病之源,诸喘皆为恶证。由于肺炎喘嗽的主要病机是肺闭痰阻,而且大多有化热化火之演变,故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

5.保持卧室清洁,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发热时以流质饮食为宜,给予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忌油腻及刺激食品,以防助热生痰。重症肺炎,加强巡视观察,密切注意体温、呼吸、神情、气色等变化。

单项选择题

1.小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引起的疾病是A.感冒B.咳嗽C.水肿D.厌食E.积滞

2.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水毒内闭证的主证是

A.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恶心,呕吐

B.浮肿,气急,烦躁,心悸,发绀

C.眩晕,烦躁,甚或抽搐昏迷

D.严重浮肿,胸闷,腹胀,不得平卧

E.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尿频,夜间尤甚,胸脘胀闷,大便稀溏

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邪陷心肝证治疗应选方

A.镇肝熄风汤合五苓散

B.羚角钩藤汤合至宝丹

C.天麻钩藤饮合泻心汤

D.附子泻心汤合温胆汤

E.

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

4.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

A.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B.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C.解表化湿,疏风通络

D.泻肺泄浊,逐水消肿

E.疏风宣肺,利水消肿

5.患儿,10岁。1周来患感冒未愈。昨日起眼睑浮肿,舌苔白,脉浮。治疗应首选

A.三仁汤

B.越婢汤

C.葱豉桔梗汤

D.藿香正气散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二)多项选择题1.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侵证的主证有

A.稍有浮肿或不浮肿

B.小便黄赤短少

C.尿血

D.肢体酸痛,烦躁

E.舌质红,苔黄

2.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变证有

A.心阳虚衰

B.邪陷心肝

C.邪毒内闭

D.水毒内闭

E.水凌心肺

二、填空题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为________、

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脏功能失调。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变证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改错题

1.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早期,主要强调钠盐和水的摄入,不强调卧床休息。

四、名词解释

1.急性肾小球肾炎

五、简答题1.简述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证的分证及其治法、主方。

六、论述题1.试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要点。1.一) 单项选择题

1.C 2.A 3.E 4.E 5.E 6.C

(二)多项选择题

1.A B C E

2.B D E

二、填空题

1.感受风邪疮毒内侵肺脾肾

2.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积疳积疳

三、改错题

1.错误:主要强调钠盐和水的摄入。正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期及血压增高者,应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水肿、尿少、高血压明显者应卧床休息。

四、名词解释

1.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五、简答题

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常证的分证、治法、主方分别为:①风水相搏证:治以疏风宣肺,利水消肿,主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②湿热内侵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方为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加减。

六、论述题

1.答: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辨证的要点为:急性期为正盛邪实阶段,起病急,变化快,浮肿及血尿多较明显。恢复期共有特点为浮肿已退,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但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未恢复,且多有湿热留恋,并有阴虚及气虚之不同。本病的证候轻重悬殊较大。轻证一般以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等常证的表现为主,其水肿、尿量减少及血压增高多为一过性;重证则为全身严重浮肿、持续尿少、尿闭,并可在短期内出现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内闭的危急证候。在辩证中应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因尿量越少,持续时间越长,浮肿越明显,出现变证的可能也越大。﹡林某,男,5岁,因“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喘促1天”来诊,家长诉患儿自幼体若多病,有婴儿湿疹病史,自2岁半后,每当感冒后或气侯骤变时,就会出现喘咳,喉间哮鸣。3天前不慎受凉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经治症状无好转,昨日症状加重,又见喘促、哮鸣,故来诊。现症见:咳嗽,气促,喉间痰鸣,吐痰黄稠,发热,体温39℃,口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见:咽红,双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

写出诊断、辩证分型、证侯分析、治法、代

表方药。

诊断:哮喘

证型:哮喘发作期——热性哮喘

证候分析:患儿因外感风热,引动伏痰,蕴阻

肺络,肺气失肃,故咳逆气急,喉中哮吼痰鸣。

气实有余,故呼气延长。肺内有热,故发热,

苔黄腻。肺实则腑气不降,则大便干燥,为痰

热蕴肺实证。

治法:清化痰热,定喘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定喘汤加减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法半夏、款

冬、桑白皮、苏子、白果

2..*吴╳,女,2岁7个月,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半天,约二十分钟前出现高热,烦

躁不安,继而突然出现昏迷不醒,双目上视,

四肢抽搐,维持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即来

诊。体查:体温40.3oC,神清,急性面容,

咽充血明显,心肺无特殊,神经系统检查无

异常,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

表方药

诊断:急惊风

证型:感受风邪

证候分析:外感风邪,风热之邪郁于肌表,上

扰清空,内阻肺经,故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咽

红诸证。热极生风,出现抽痉.昏迷。舌偏红,

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在表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代表方药:银翘散

银花.连翘.荆芥.牛蒡子.淡豆豉.薄荷.桔

梗.竹叶.芦根.钩藤.僵蚕.石决明

3.宋某,女,5岁,因“发热4天,出疹1天”入院,入院前曾服过清热解毒中药,未奏效。

现症见:发热,体温39~40℃,烦渴,咳嗽,

流涕,眼泪汪汪,耳后、发际及头面胸背部

可见暗红色斑丘疹,触之稍觉碍手,疹间见

正常皮肤,大便稀软,尿黄,舌红苔黄,脉

洪数。查体见:咽红,双扁桃体Ⅱ度大,口

腔颊粘膜粗糙,近臼齿处可见少许微小灰白

色斑点。血象见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

比例增高。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方

诊断:麻疹

证型:麻疹顺证见形期

证候分析:患儿因感受麻毒时邪,主要侵犯肺

脾两脏,肺失宣降,出现咳嗽;肺主皮毛,脾

主肌肉,故见皮肤出现疹点。邪毒炽盛,入于

气营,气分热盛,故见高热、烦渴;肺与大肠

相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大便稀软,营分有

热,故见疹色暗红;舌红,苔黄,脉洪数为邪

热炽盛之象征。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西河柳、葛根、蝉

蜕、牛子升麻、紫草、赤芍、丹皮、生地

4. 患儿,6岁。自幼反复感冒,平素易汗,1周

前于感冒后出现全身浮肿,遂来诊。刻诊:全

身中度浮肿,面目为著,小便量少,色黄,气

短乏力,自汗出,便溏,咳嗽,痰黏稠,脉虚

弱。体检: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尿常规:蛋

白(+++),潜血(+++);镜检:红细胞满视野,

白细胞少许。血浆白蛋白28g/L,血脂

7.7mmol/L。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征侯分析、治法、代表

方药诊断: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中医诊断:水肿

辨证分型:肺脾气虚证,兼外感风热。

证侯分析:该患儿自幼反复感冒,卫外不固,

肺气素虚,故易自汗出,易感冒,气短。脾气

虚则见便溏,脾主四肢,脾气虚故可见乏力。

舌淡胖,脉虚弱均为肺脾气虚的征象。咽红、

咳嗽、痰黏稠为外感风热征象。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佐以宣肺清热。

代表方药: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黄芪,白术,汉防已,茯苓,泽泻,猪苓,桂

枝,麻黄,鱼腥草,杏仁,甘草。

5. 患儿,彭××,男,7岁,前天随家长赴宴,

过食虾蟹海鲜,昨日始双下肢、臀部散见鲜红

色瘀斑,大小不一,双侧对称,压之不褪色,

伴腹痛,尿黄,舌红,苔黄,大便潜血(++)。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诊断:紫癜

证型:血热妄行

辨证分析:患儿过食湿热之晶,致热毒内伏,

迫血妄行,渗于肌腠而成紫瘫,湿热阻滞脏腑

则腹痛,伤及脉络而便血,斑色鲜红,舌红,

苔黄,均为热毒内盛之佐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6. 某男,1岁8个月,头部多汗,面色不华,发

稀枕秃,纳呆,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

易惊多惕,易怒,甚至抽搐,囟门未闭合,出

牙迟,舌淡,苔薄,脉弦细。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

方药

诊断:佝偻病

证型:脾虚肝旺

证候分析:由于脾虚气弱,故多汗,乏力,纳

呆。脾虚化源乏力,气血不足则发稀枕秃。肝

失阴血濡养,肝木偏旺,则夜啼不宁,易惊多

惕,易怒,甚至抽搐。肝主筋,肝气不足,则

坐立.行走无力。病久由脾及肾,则囟门迟闭,齿生亦晚。

治法:健脾平肝

代表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朱砂、钩藤、炙甘草、灯心

草、龙骨、牡蛎、浮小麦、蝉蜕、珍珠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