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想让每个学生每年欣赏一场戏曲,这要求戏曲进校园时要“会玩”。比如在曲目选择上,除了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由浅而深,还可以提供“菜单”式服务,让学生“点菜”。当然,戏曲进校园也不能只是观看表演,学校可以“定制”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引导孩子动手制作戏剧道具、试戏服等。此外,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早在2014年,广州就每年开展粤剧专家授课、成立小小剧社、交流演出等多项活动。以荔湾区三元坊小学为例,如今很多学生不仅对粤剧略知一二,有的还学会了吹拉弹唱,能在舞台上体验跌宕的人生。

总之,戏曲进校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学生来说,审美、情操等都是“熏”出来的,它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不能“暴饮暴食”,相信假以时日,“生旦净末丑”能觅得更多知音,戏曲进校园也能带给人们更多惊喜。

(摘编自《每年一场,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看戏!》)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尽管流派繁多,但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整体,有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B.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范,是包含诗歌在内的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C.中国戏曲有着很高的价值追求,弘扬了高贵、美好的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D.中国戏曲的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欣赏,敬而远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角度论证了戏曲进校园的意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戏曲对受众的影响。

B.文章引用蔡元培的话语,意在说明戏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更具说服力。C.文章举出荔枝湾三元小学的事例,意在强调戏曲“在”校园比戏曲进校园更有效果。D.文章论证层层深入,针对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进校园既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益,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代代传承。

B.如鲁迅这般不爱看戏的人都追忆幼时看戏情景,可见戏曲在当时社会很流行。

C.只有让学生更多接触戏曲文化,而不只是看表演,才会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D.审美、情操的培养是慢的艺术,不能“暴饮暴食”,推动戏曲进校园也不能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一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

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⑩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很巧妙地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小说开篇写丈夫通烟嘴时将桌子弄得脏乱的情节,和摔大瓷壶、摔门离家出走的情节,正与小说通过妻子心理描写评价的丈夫性格“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相呼应。

B.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她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C.小说第8段展现了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对曾经美好恋爱往事的态度,真实再现两人感情由浓变淡,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的过程。

D.朴实是这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的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叙事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

5.小说第6段写到了“雪”,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6.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幸福温馨;也有人说,看这篇小说看到了悲凉落寞。你怎么看,请联系文本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10月9日,是第48届世界邮政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全球快递业务增长中,中国贡献了四成。”据了解,顺丰、中通等6家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规模已进入世界邮政前

三强,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

随着快递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周焕德看来,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短板:“网点分布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表现在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功能分区不科学;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重视不够,对网点硬件建设和服务软实力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2017年10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 材料二

(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治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根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总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只不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快。

(摘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四

日本快递企业只有21家,且每年快递业务量的92%都集中在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三家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无论是从营业网点的深度、广度,还是企业的设施设备、各级转运中心都有很大规模,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反观我国,几千家的快递公司,每一家的公司都小规模,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的难度很高。

在日本,日本邮政专攻普通邮件业务,大和运输等民营企业专攻小包裹业务,DHL等外资企业专攻国际包裹业务,佐川急便等物流企业专攻综合物流业务,整个市场是“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战略。从单个日本快递企业成长历程来看,其业务开拓也是一直专注于专业化方向的客户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多样化、高质量的快递及相关的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反观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造成整个行业在价格上的肉搏,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中国快递行业应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合理的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挖掘行业新的赢利点。

(摘编自肖玉徽等《日本快递业现状对我国快递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7.下列关于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0%。

B.要完全解决快递产业遇到的问题,必须更多地依靠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市场竞争的调控。

C.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既需要快递业为数据把关,也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

D.中国快递行业在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与快递业发展的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点分布不均,资源碎片化,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不够重视,这些都是我国快递末端建设的缺陷。

B.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以2012年为界呈现出不同特点,之前6年增速一直在提高,之后4年则是有升有降。

C.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是限制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受到《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关注。

D.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便将快递业务量集中在规模大、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少数几家快递企业。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促进我国快递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曾祖渊,齐太宰文简公,佐命齐室。祖蓁,太常穆子。父向,字景政。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高祖践阼

....,选补国子生。起家

..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除太子

洗马

..、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顷之,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①推华,子嵩惭量;酒归月下,风清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翔初为国子生

...,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时宣城友、文学加它王二等,故以翔超为之,时论美焉。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②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节选自《梁史·褚翔传》)

【注】①弘治:即杜弘治,古代美男。②小选:吏部郎的别称。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B. 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C. 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D. 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

B.“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文中的“起家秘书郎”就指的是“秘书郎职位出身”。

C. 太子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是规谏太子的官职。例如晋代的李密,唐朝的魏征等。

D. 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也包括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国子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他们多数会参加科举入仕,也有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禇翔文才出众。一次,梁武帝在乐游苑召集群臣宴饮,下诏命褚翔和王训作二十韵诗,褚翔就坐后立即完成,进呈武帝,武帝十分惊异。

B.褚翔为官清廉。在地方,他廉洁自守,减少繁杂苛刻的政令,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吏部,他公正清廉,不因别人的请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C.褚翔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吏部郎,离开郡县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告辞。

D.褚翔深受朝廷器重。他曾多次升迁担任重要官职,并受到梁武帝的越级提拔;尽管他在担任晋陵太守期间被免职,但过了不久梁武帝便让他官复原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

(2)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送王缄①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②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①此时词人被贬,任杭州通判。王缄是苏轼结发妻子王弗之弟,此时王弗已归葬成都十年。②凭:烦请。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忘却成都来十载”两句中词人由眼前的王缄想起了亡妻王弗,虽是由眼前人忆已故人,但其实十年来对妻子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词人心头。

B.“故山知好在”两句是说王缄此来,让自己知道故乡人事依旧,因而稍感宽慰。但有感于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因而又不禁悲从中来。

C.“殷勤且更尽离觞”中,“离觞”即离杯,指离别的酒宴。此句写词人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面对诸多烦恼的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D.词的上片写自我悲痛心情的缘起,并扩展到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时复杂难遣的悲情。全词语言沉郁苍凉,抒情曲折委婉,令人慨叹。

15.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十分丰富,请简要赏析抒发了词人那些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同时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两句写到的那种老师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3)《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_________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凉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_______,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斜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_____,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袭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______。

17.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司空见惯同流合污青云直上心驰神往

B.层出不穷随波逐流青云直上爽心悦目

C.司空见惯随波逐流扶摇直上心驰神往

D.层出不穷同流合污扶摇直上爽心悦目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薜荔抒情。

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19.下列在句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若是晴朗的夏天,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他涂上一层金色

B.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他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远远望去,阳光为他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他涂上一层金色

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感吾生之行.休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之.二虫又何知

C.适.莽苍者彼且奚适.也

D.不矜.名节犹蒙矜.育

21.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加点词活用进行归类,下列选项归类有误的一项是(3分)

①遂见用于小邑②而莫之夭阏者③翱翔蓬蒿之间④则告诉不许⑤复驾言兮焉求⑥

寓形宇内复几时⑦臣不胜犬马

..不惧之情⑧眄庭柯以怡.颜⑨园日.涉以成趣⑩或棹.孤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德合.一君

A. ①④/⑦⑨

B. ②⑤/⑧?

C. ①③/⑨?

D. ③⑥/⑩?

22.将下列短句组合成两副有关名胜的对联。(5分)

黄河九曲搁笔题诗三楚一楼临江吞汉

两人千古华岳三峰抱关来凭槛立

(1)陕西潼关(古关隘、要塞)

上联:下联:

(2)湖北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上联:下联: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象因为不堪老鼠的骚扰,去向狮王求猫。不料,狮王却将老虎派给了它。

大象觉得奇怪,问道:“大王,我是因为怕鼠才向您求猫,您为何派老虎给我呢?”

“老虎不是比猫更勇猛一些吗?”狮王颇为自信地说,“虽然本大王没有见过老鼠,但却可以断定,老鼠一定很强大!不然,你怎么会怕它呢?老实说,本大王甚至担心连老虎都不是老鼠的对手哩!”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A (B.原文是中国戏曲“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而不是多种文化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C.很多曲目是经典,而不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中也有糟粕。 D.“表演节奏比较慢,唱词不易理解,”不是中国戏曲本身的特点,而是“部分年轻人”的看法。)

2.D (文章没有论述戏曲进校园的不利之处,而是指出戏曲进校园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D(文章最后一段强调戏曲进校园不能急于求成,而不是说戏曲不要急于进校园。)

4.C(“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不正确)

5.第⑥段写“雪”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2分)同时,“雪下得紧’也烘托了妻子内心的复杂、烦乱、忐忑的心绪。(2分)段落最后写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的暗示了下文“恋爱”时两人情感的美好、圣洁、甜蜜。(2分)

6.我同意第一张看法。(1分)

①小说中老夫老妻虽多次争吵,但最后都能相互反省,自动和解,说明两人还是深爱对方

的,否则,不可能和解。

②小说中两人“恋爱“的情节,说明他们是有良好的感情基础的,吵架不过是他们老年平

淡生活的一种调剂。通过吵架,更检验了他们的感情的真挚。

③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特别事件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

的伟大,可贵。故小说让人看到了老夫老妻感情的深厚,让人感到了爱情婚姻的幸福温馨。(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给5分)

我同意第二种看法。(1分)

①小说中尽管夫妻二人又和好,相互自省妥协退让,回归正常,但曾经的甜蜜爱情已远去,

正如文中所写“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②两人无儿无女可以依靠,也只能相依为命,然后陷入和好——吵架——和好——再吵的

怪圈。

③老夫老妻屡屡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而吵架怄气,说明老人们精神的空虚无聊,故借吵架让死水的生活起点波澜。小说看似温馨的结局下隐藏着老年精神世界的无尽悲凉落寞。(以上三点任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给5分)

7.B(B项曲解文意,原文为“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而非选项中的“必须更多地依靠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市场竞争的调控”。)

8.C(A项,“资源碎片化”不属于“快递末端建设”;B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08—2009年的增速是下降的;D项,“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于文无据。)

9.①优化快递末端网络建设;②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和行业自律;③整合行业内的资源,扩大企业规模,降低运行成本(或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④细分快递市场,提高行业集中度,提供高质、差异化服务产品。(一点2分,3点6分)

10.B

11.B 起家的意思是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12.D(“官复原职”错误,“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可见没有官复原职)

13.(1)(褚向)才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形容消瘦如同成人一般,亲戚都感到十分惊异。(亡没、哀毁、亲表、异,句意1分)

(2)百姓都认为是被他的好的政策感动。等到他任期一满,官吏和百姓去皇宫请求(让他连任),(皇帝)下令同意。(咸、为……所、诣、阙,句意1分)

14.D(“抒情曲折委婉”有误,本词情感丰富,但抒情并不曲折,亦不委婉。)

15.①送别亲人的惆怅之情。妻子去世十年,又见其弟时产生了无限回忆。“坐上别愁,归来肠断”蕴含着深深的惆怅与伤悲;(2分)②悼念亡妻的悲痛之情。此时结发之妻虽已去世十年,但伤感悲痛之情却时时萦绕,“忘却”是虚,“思量”是实;(2分)③仕途不畅的失意之情。此时词人被贬杭州,政治的失意让他接连被贬,心情抑郁;(2分)④思念故乡的悲凉之情。词人说自己一生漂流辗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难以遣怀。(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16.(1)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7.C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最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

18.D (原句的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

19.B(上文已经空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无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伤佛彩霞,这样更符合理辑。故选B。)

20.C 21.C

22.(1)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2)搁笔提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一楼

(一句一分,全对5分。每句错一处该句不得分。)

23.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首先看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象去向狮王求助,要猫去解决老鼠的问题,狮王却派了一只老虎。由此可见,狮王是错误的。狮王不知道猫才是老鼠的天敌,捕鼠不是老虎的专长。狮王没见过老鼠,就认为既然大象都怕它,它一定很强大,所以需要派更强大的对手。狮王犯错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专长,没有见过老鼠就根据固有经验去想问题,妄加推测。由此可得出以下立意角度: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技能,科学而切实的做法应该是各司其职,各专其能。②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凭主观想象办事。

【参考译文】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他的曾祖父褚渊,齐时任太宰,赠谥文简公,辅佐齐室。祖父褚蓁,追赠为太常,赠谥穆子。父亲褚向,字景政。(褚向)才几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形容消瘦如同成人一般,亲戚都感到十分惊异。长大之后,褚向学识渊博性情高雅,有器量。高祖即位后,褚向被补选为国子生。褚向被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秘书郎,后迁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他出京任安成内史,回京又任太子洗马,中舍人,屡经升迁为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不久,又入京任长兼侍中。褚向长得端正英俊有风度,眉清目秀,眼珠如漆,黑而闪亮,站在同僚之中,他都要被众人瞻望。大通四年,出京任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后在任上去世。表兄谢皋替他作墓志铭,概括褚向的为人说:“杜弘治都要崇尚他的姿容,庾子嵩也要自惭器量不如。他的品行高洁,有如清风

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应用(共三节)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每小题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 moustache A. machine B. chance C. catch D. cheer 2. doubt A. amount B. trouble C. shoulder D. group 3. again A. cabbage B. narrow C. famous D. tradition 4. astonish A. discovery B. mother C. comedy D. close 5. studio A. button B. cartoon C. tobacco D. tower 第二节: 单项选择 (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6. —How did you find the talk this morning? —______. A.By asking my students B.It was easy to find C.Very disappointing D.Just in time for it 7. At the meeting they discussed different ______ to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A.approaches B.means C.methods D.ways 8. Up to now, he _______ most of the works by Mark Twain. A. is reading B. has read C. will read D. reads 9. Only when I left my parents for Italy ________ how much I loved them. A. I realized B. I had realized C. had I realized D. did I realized 10. As you see , the number of cars on our roads________ rising these days. A. was keeping B. keep C. keeps D. were keeping 11. The students running on the playground are all in thei r uniforms, so it’s hard for you to_____ my sister in them. A. take up B. take out C. pick up D. pick out 12. I was in the middle of my call because I had no more coins to put in the box. A. cut off B. broken in C. hung up D. put down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 .....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 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 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 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 ....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18届)物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其余题目为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托勒密的“日心说”阐述了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其它星体围绕太阳旋转 B.开普勒因为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 D.库仑定律是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2.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 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 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4. 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h,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A.9∶32 B.3∶8 C.27∶32 D.27∶16 5.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 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m/s,接触弹簧 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小球重为 2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 发生弹性形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先变大后变小B.小球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为2N

北京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101中学2018届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自诩.(xǔ)淆.(xiáo)乱面面相觑.(qù)前合后偃.(yǎn) B.处.(chǔ)境伺.候(cì)惩.(chěng)前毖后繁文缛.(rǔ)节 C.卑鄙.(bǐ)脑髓.(suǐ)休戚.(qī)相关鞭辟.(pì)入里 D.提.(dī)防剔.(tī)除乞骸.(hái)骨归根结蒂.(d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 B.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 C.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 D.寒喧罪孽兼收并蓄厉精图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______,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②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③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______ 都没有了吗? A.分辩坦然权利 B.分辨坦然权力 C.分辨泰然权利 D.分辩泰然权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 B.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 ....之辱。 C.辛弃疾以翻云覆雨 ....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D.王熙凤被宁国府请来备办葬礼,果然不负众望 ....,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属于悲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

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2019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candy store. B. In a grocery store. C. At a cafe. 2.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lose weight? A. To fit in a dress. B. To find a husband. C. To keep fit. 3. What is the final price of the cheapest cell phone? A. $299. B. $150. C. $135. 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Mother and son. 5. What will the weather probably be like tomorrow? A. Rainy. B. Cloudy. C. Sunn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高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7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一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一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一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就是说音调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 分,填空题每空l 分,共18 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 .契约癖好遥无音信燥动不安 B .半晌自栩稍纵既逝前合后偃 C .赫免罪孽委屈求全礼上往来 D .亲眷混淆走投无路繁文缛节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在2011 年3 月3 日、3 月5 日召开的两会期间,与民生休戚相关 ....的食品安全问题、房价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都备受关注。 B .第十三届海交会于2011 年5 月22 日下午闭馆。据介绍,由于台湾水果价格实惠, 柠檬、香蕉和洋香瓜等都成了市民炙手可热 ....的水果。 C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 咄咄逼人 ....和专横的。 D .面对中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酱油等行为,南京理工大学系主任唐双凌认为抢碘 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 3 .下列有关(窦娥冤》与元杂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B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C .《滚绣球》一曲中窦娥质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既表达了窦娥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她坚强的性格、反抗的精神。 D .窦娥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即“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早三年”,说明她因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屈服于腐败的黑暗统治,体现其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4 .下列有关《雷雨)与戏剧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戏剧是舞台艺术,它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B .话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样式。西方话剧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话剧的很大影响。欣赏话剧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C .曹禺的话剧(雷雨》这一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又象征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D .鲁侍萍……(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鲁侍萍利用同音词语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5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高一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测试卷

高一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测试卷 学号__ 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 _____ 得分________ 一英汉互译(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move off _____________ 6 接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up to now ____________ 7 活跃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in general ____________ 8 根据.......模仿;仿造 __________________ 4 be famous for _____________ 9 背对;背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in advance _________________ 10 穷的;缺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You can’t just keep the children doing lessons all day. They need to play for a while. A. out B. outdoors C. out of house D. outside house 2.--Do you know the city well? --No,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I here. A. was B. came C. have been D. am coming 3.The teacher asked us so much noise. A.don’t make B. not make C. not making D. not to make- 4.Don’t lose heart when you’re in trouble. A.a B an C./ D. the 5. Hong Kong the arms of our motherland in 1997. A.returned B. returned to C. has returned D. has returned to 6. Many of the sports were the same they are now. A.with B. from C. like D. as- 7. As time , she became more and more worried about her parents’ health. A.went by B. go by C. going by D. goes by 8. Mr. Smith likes sleeping with the light . A in B. on C. light D. open 9. survive on the deserted(荒凉的) island David had to learn how to take care of himself. A So as to B. In order that C. So that D. In order to 10. ---Don’t worry. You can learn English as well as you wish. --- . A. Really B. Thank you. I’ll do my best C. Never mind D. I think so 11. She told us story that we all forgot about the time. A such an interesting B. so an interesting C. a so interesting D. a such interesting 12. Japan is the east of China while China is the east of Asia. A to; on B. in; in C. to; in D. on; to 13. He promised to make a phone call to me . A every fifth day B. every-five day C. every five day D. each five days 14. Now fruits are made all kinds of drinks. A. o f B. into C. from D. up 15. This is the place the famous scientist once lived.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when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Do you know __16__ language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here are about 1500 but many of them are not very __17__.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s because many people __18__ it, not only in England and America, __19__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bout 200,000,000 speak it 20__ their own language, and another 200,000,000 use it as __21__ language. It is __22__ to say how many people are learning it. __23__ boys and girls in schools are trying to do so. Many English children study French. French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language. _24__ children study German, Russian, Japanese and Chinese. Which is the best _25__ to learn a language? We know that we all learned 26__ language well when we were __27__. If w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_28__ way, it won’t seem so difficult. What does a small child do? It__29__ what people say, and it tries to guess what it hears. When it wants something, it has to __30__ it. It is using the language, _31__ in it and talking in it all the time.

新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饶县中学2021届新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6,5,4,3,2,1=P ,{}62≤≤∈=x R x Q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 Q P = B.Q Q P ≠? C.Q Q P = D.≠?Q P P 2.化简632 x x x x ??的结果是 A.x B.x C.1 D.2x 3.设?????≥-<=-)2 (),1(log ) 2(,2)(2 31x x x e x f x 则[])2(f f = A.2 B.3 C.9 D.18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108cm 3 B .100cm 3 C .92cm 3 D .84cm 3 5.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与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 B .a ?α,b ∥α C .a ⊥α,b ⊥α D .a ?α,b ⊥α 6.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 ,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如果直线a ⊥α,那么直线a 必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 B .如果直线a ∥α,那么直线a 不可能与平面β平行 C .如果直线a ∥α,a ⊥l ,那么直线a ⊥平面β D .平面α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所有直线 7..函数1)3(2)(2+-+=x a ax x f 在区间[)+∞-,2上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3,-∞- B.[]0,3- C.[)0,3- D.[]0,2-

高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期未试卷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 孤雏(chu)脚踝(hudi )沮丧(s d ng)两靥(y①) ? ? ? ? B. 清澈(ch e)炫耀(xu d)熹微(x )央浼(mei ) C. 纨绔(k u)庇佑(p i )敕造(sh e)仓廒(d o ) ? ? ? ? D. 搠倒(shu o)黄麂(j i )怜悯(mi n )濒临(b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迤逦茶洞残忍价值连城 B.军裂飞骑褶皱无与沦比 C.接风羞惭刹那翁翁郁郁 D.鸟娜白皙倩影快炙人口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事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开着的,有打着朵的;正如- 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 曲曲折折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B.弯弯曲曲层层的袅娜地羞涩的 C.曲曲折折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D.弯弯曲曲片片的羞涩的袅娜地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 B. 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 C. “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嘶声力竭,俩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 D.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 下列标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C) ①(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②(学校)请讲普通话! ③(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④(楼梯口)不准停车,违者放气! ⑤(草坪旁)小草也是生命!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6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C.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B.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C. 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D.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各有千

(完整版)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中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9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3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35分) 1.We must ________ the act of cheating ________ a fair competition system. A.prevent; creating B.stop; to create C.keep; from creating D.stop; creating 2._______,dear!Things won't be as bad as you think. There certainly will be chances for you. A.Hurry up B.Look up C.Cheer up D.Make up 3.I had no idea when World War Ⅱ________,so I turned to my teacher for help. A.broke down B.broke out C.broke in D.broke away 4. We _________ an umbrella, for the weather was so fine. A. needn’t have taken B. needn’t to take C. don’t need to take D. need take 5. —Your mother becomes more and more forgetful. —Yes. She searched for her cell phone for a whole day last Sunday but it ______ in her coat pocket the next day. A. turned out B. turned on C. turned over D. turned up 6. In order to save money, Jane gets up at ______dawn every day and rides her bike to the factory in ______ distance. A. a; / B. / ; the C. a; the D. the ; / 7. Playing tricks ____ others is something we should never do. A. with B. on C. to D. at 8. Li Lei isn’t stupid at all; _____________, I think he is very clever. A. in addition B. as a result C. on the contrary D. on the other hand 9. Her father is a warm-hearted and generous businessman, ____________ you can turn for help if you are in trouble. A. to whom B. with whom C. who D. whose 10. The boy __________ to the other boys that his rooster had ______ two eggs in one day. A. lied; lay B. lied; laid C. lay; lain D. lied; lied 11. After climbing for seven hours, he finally __________ to reac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 tried B. succeeded C. managed D. achieved 12. Smoking is harmful _________ your health. A. to B. at C. for D. on 13. The girl hasn’t seen her mother for several years and she is looking forward _________ her.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Ι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 2018.7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第I 卷和第II 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学号为0~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A. 1,2,3,4,5 B. 5,16,27,38,49 C. 2,4,6,8,10 D. 4,13,22,31,40 2.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等于( ) A.45 B.75 C.180 D.300 3. 某住宅小区有居民2万户,从中随机抽取200户,调查是否安装电话,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则该小区已安装电话的户数估计有 ( ) A. 6500户 B. 300户 C. 19000户 D. 9500户 4. 样本1210,,,a a a 的平均数为a ,样本110,,b b 的平均数为b ,则样本11221010,,,,,,a b a b a b 的平均数为 ( ) A. a b + B. ()12a b + C. 2()a b + D. 110()a b + 5.已知0x >,函数4y x x =+的最小值是 ( ) A .5 B .4 C .8 D . 6.不等式20(0)ax bx c a ++<≠的解集为R ,那么 ( ) A. 0,0a ?≥ D. 0,0a >?> 7.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a 3+a 5=10,则a 7=( ) A .5 B .8 C .10 D .1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9.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8,a 5=64,,则公比q 为( ) A .2 B .3 C .4 D .8 10.设△ABC 的内角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 b , c , 若,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n a 34567450a a a a a ++++=28a a +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多音字的分辨 攒攒射(cuán)沓拖沓(tà) 积攒(zǎn)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便便宜(pián) 数数见不鲜(shuò)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菲薄(fěi) 弄弄堂(lòng)芳菲(fēi) 弄潮(nòng)给给予(jǐ) 脉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ò)孱孱头(càn) 豁豁然开朗(huò)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颤抖(chàn) 参加(cān)颤栗(zhàn) 参人参(shēn)参差(cēn)抹杀(mǒ)抹抹布(mā)倔倔强(jué)拐弯抹角(mò)倔头倔脑(juè)擂大吹大擂(léi)栅栅极(shān)擂台(lèi)栅栏

(zhà)俩俩人(liǎ)期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期年期月(jī)没没齿难忘(mò)塞款塞入朝(sài)没有(méi)塞住(sāi)不塞不流(sè)屏屏风(píng)屏息(bǐng)单单于(chán)姓单(shàn)处处罚(chǔ)骑胡服骑射(qí)怔怔住(zhèng)处所(chù)铁骑(jì)怔忡(zhēng)2形近字的分辨荫庇(bì)惴惴(zhuì)瑕疵(cī)揣摩(chuǎi)端详(duān)刚愎自用(bì)相悖(bèì)心腹(fù)脖颈(bó)崎岖(qí)众口铄金,矍铄(shuò)倚马可 待(yǐ)闪烁(shuò)骑兵(qí)瓦砾(lì)绮丽(qǐ)一诺千金(nuò)淆乱乾坤(xiáo)偌大(ruò)肴馔(yáo)喏喏连声(nuò)半晌(shǎng)不容置喙(huì)响遏行云(xiǎng)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缘木求鱼(yuán)掾吏(yuàn)绵亘(gèn)城垣(yuán)气馁(něi)永恒(héng)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持久(chí)邯郸(dān)侍奉(shì)弹药(dàn)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 汩汩(gǔ)枯槁(gǎo)汨罗江(mì)缟素(gǎo)频频(pín)稿酬(gǎo)濒临(bīn)诅咒(zǔ)沮丧(jǔ)狙击(jū)咀嚼(jǔ楔子(xiē)朗照(lǎng)锲而不舍(qiè)琅琅(láng)自诩(xǔ)残羹冷炙(zhì)栩栩如生(xǔ)针灸 (jiǔ)翌日(yì)一番(fān)踱着(duó)藩篱(fān)忖度(duó)蕃衍(fán) 惦念(diàn)蹩进(bié)掂量(diān)一瞥(piē)踮脚(diǎn)撇捺(piě)悼词(dào)估量(gū)棹桨(zhào)沽酒(gū)泥淖(nào)怙恶不悛(hù) 二.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敞(敞)开僻(僻静)缀(点缀)敝(敝帚自珍)避(躲避)辍(辍学)蔽(遮蔽)啜(啜泣)弊(针砭时弊)掇(拾掇)铄(众口铄金)泻(倾泻)倩(倩影)烁

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静宁县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 本试卷满分共12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下。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填该项或涂黑。 A Why is pink or purple a color for girls and blue or brown for boys? The answer depends largely on cultural values as well a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the Egyptians, green was a color that represented the hope and joy of spring, while for Muslims, it means heaven. Red is a symbol of good luck in many cultures. In China, children are given money in a red envelope to bring good fortune in the New Year. For many nations, blue is a symbol of protec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s. Greek people often wear a blue necklace hoping to protect themselves against evils(灾祸). People’s choice of colors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ir bodies’ reactions (反应)toward them. Green is said to be the most restful color. It has the ability to reduce pain and relax people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People who work in green environment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fewer stomach aches. Red can cause a person’s blood pressure to rise and increase people’s appetites(食欲). Many decorators will include different shades of red in the restaurant. Similarly, many commercial websites will have a red “Buy Now” button because red is a color that easily catches a person’s eye. Blue is another calming color. Unlike red, blue can cause people to lose appetite. So if you want to eat less, some suggest that eating from blue plates can help. The next time you are deciding on what to wear or what color to decorate your room, think about the color carefully. 1. Muslims regard green as a symbol of heaven mainly because of thei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