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门基本礼仪

佛门基本礼仪

佛门基本礼仪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近代以来,传统的优秀礼仪在世俗社会中多已失传,唯有佛门之中,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依规矩,则不成方圆,身教重于言教,礼仪是最直接的以身传教、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走进佛门这块净土,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佛门礼节的高雅、庄重与威仪―――


第一节 敬佛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佛寺是清净的圣地,所以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处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

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这样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将两肘两膝以及额头著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於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著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

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著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後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佛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後,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於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
拜佛的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著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随著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於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著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著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著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在礼佛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

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

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


第二节 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二、如何诵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第三节 敬僧

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

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可尊称"高僧"、"大师"、"法师"、"长老"等。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最好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等。具体称呼如下: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

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故请问大德名号时,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号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第四节 四威仪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
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
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
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

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譌晏安,
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三、 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四、 斋堂仪规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能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五、 讲堂规约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能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 思 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



怎样做一个居士

一、三类法门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若

从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

第一是:人天道;

第二是:解脱道;

第三是:菩萨道:

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着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从性质上说,

1、人天道是偏重于福业的经营,比如布施、救济、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等。

2、解脱道是偏重于慧业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最要者,还是在于恋世与出世的区别,如有出世之心,虽修福业。也归解脱之道。又自求解脱是福业,福慧双修便是菩萨道。

人天道是人类必备而且必修的,因为在这三类中,人天道是得人身的基础,但在解脱道与菩萨道中出家与在家所偏重的有所不同,解脱道的修持是以 出家众更大更广。深入群众而接群众,正是摄化群众的最隹方便,所以菩萨常显在家相。

1、 居士宜修菩萨道:

首先应知道,人天道的主要纲要五戒十善:解脱道的纲要是戒、定、慧。菩萨道的纲要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包含了三学,三学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萨道才是佛教的根本的道。然在六度中乃以布施为首,可见菩萨道的实践是以布施为重心。因为要度众生,必须先要安慰众生,先使众生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安慰,然后才能对你发起好感之心,接受你的化导,并也信任你的化导。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财施属于物质的,法施与无畏施是属于精神的,出家者公仅能做到法施与无畏施,而在家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道的实行者,也可以做到三施并重了,自己有财富,可用物质救济贫困,自己深通佛法的教义,也可以用来教化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虽由出家的大菩萨乃至佛陀的度化,一般凡夫的出家人则不能充分表达出来,唯有了大乘心的要家居士,才是菩萨道的理想实行者。

2、 居士应具的条件:

一般的居士,应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呢?在《杂阿含经》中的规定,在家居士应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

一、信具足

1、信此娑婆世界是苦、无常、空;

2、信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

3、信佛法是由僧众结集流传主持弘扬的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三宝。

二、戒具足:主要是指五戒,八关斋戒(每月六斋日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菩萨戒。

三、施具足: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师长、三宝,以悲悯心布施孤苦贫病,以公益施舍,促成社会大众的福利。

四、闻具足:听闻佛法`看经书,如理思维。

五、慧具足:这是对

于谛的体会或领悟,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中而得的一种实证经验。

3、居士的家庭生活:

第一从个人而言,归依了三宝就该照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重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影响别人使他人乐意接受自己。

第二对家庭要孝敬父母,慈爱子女,夫妻要相互体贴。

第三从事正当的职业,除了屠业,盗业、淫业其他的或农、或工、从商、或从教都可选择。有了收入作四分处理;一分饮食,一分为培养子女,一分贮蓄,一分布施,佛陀责斥收入超过支出的守财奴,更责斥支出超过收入的人。

第四一个居士应该时常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父母子女及夫妇的责任,传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

第五一个居士应该无条件地供养三宝,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减少了子女的营养,减少了惩治知费,降低了仆人的工资等,拿来供养三宝,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

四、居士的社会生活

从佛教的立场来说,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个出家的僧侣,深广得多,他所求属的社会,也比出家的僧侣繁复得多。就居士而谈社会生活,乃是必要的。一个居士,在家庭中,有着很多的身份,对父母而言,是儿女,对儿女而言,是父母,对弟妹而言,是兄姐,对兄姐而言,是弟妹,对配偶而言,是夫妻,对父母的父母,对儿女的儿女,乃至对亲属的亲属等,皆会成为各各不同的身份。由一个家庭扩大而成为一个家族再扩大乃至家族以外的社会,对老师而言,是弟子,对弟子而言,是老师,对领导而言,是下属,对下属而言,是领导,对政府而言,是人民,对团体而言,是团员,党员,社员,会员,尚有朋友的朋友,关系人关系人等,都是形成社会形态的因素。一个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一个理想的菩萨道的实行者(或者说一个发了菩提心的居士)便很乐意生活在如此繁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有了关系,才有接触的机会,有了接触的机会,才能引导他们归向解脱的唯一处所-----佛法僧三宝。佛教是以服务社会为菩萨的表征,佛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份,种种形态,种种种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类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谓王,就是领袖,那些领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的,全是以服务大众的道德价值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否则那不是王。佛为了解统摄一切团体-------社会的要求,说了四种纲要,称为四摄法,所谓四摄法,就是领

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种处世方法,切实地做好了四摄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众,也能领导群众了。四摄法的名称就是:1、布施,2、爱语,3、利行,4、同事。

5、居士的宗教生活:

一个居士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时间,来将身心全部交给自己 信仰,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过两次。这就是用来修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继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只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觉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诬陷诬陷变换气质的人,才是最有希望,最有新发现的人。古人宗教经验,往往也是从忏悔之中得来的。忏悔不一定要仪式,跪着,坐着,均无不可,不过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归命,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至少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这也就是解脱道的实践工夫。

总之,一个居士,应当是一位菩萨道的实行者,首先要变换自己的气质,再来佛化家庭,然后佛化社会,居士当拥护三宝,切不可毁谤三宝。




引文来源 怎样做一个居士 - 妙空





一、佛经十大名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二、明白的道理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一语成谶。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苦的来源基于此。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笑口常开的依据。
▲佛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解密表象因果。

▲“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知足常乐。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不自醒的提醒。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自寻烦恼。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人与狗的区别。
▲佛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比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欲望等于刀尖嗜血。
▲佛云:“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坠;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坠自身。贤不可毁,祸必不已”——害人就是害己。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被财富所累。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人往往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低调不等于低等低能低级。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等同于“谣言止于智者”——智慧经典。

三、关于佛经: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广义的佛经总称“三藏”,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
汉文藏经的编纂始于南北朝时,到唐开元时,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已有1076部,5048卷。之后,各代又续有新译经论和著述入藏。藏经最早有开宝藏。北宋初开始刊印。最初为蜀版,后有福州版、思溪版、碛砂版等。

四、20大佛经介绍:

1、大藏经
大藏经为汉译的佛教经典,与东土高僧著作入藏的总称,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
一切经的名称起源于隋朝,它的内容包括佛所说的经典及西方释氏的著作。现今的大藏经,又加入中国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据隋书经籍志记战:梁武帝在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这是佛经有藏的开始。

2、药师经
药师经有五种译本:
一、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
二、南朝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
三、隋朝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四、唐朝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五、唐朝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前四译单译出药师如来之部,第五译前卷译出六佛,后卷译出药师佛。因此单言药药师经,则为前四译,尤其是玄奘的译本。义净所译的,则称为七佛药师经。

3、观音经
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为观音经。

4、六祖坛经
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慧能於韶州大梵寺坛上说法,门人记录下来,便尊称为六祖坛经。简称为坛经。

5、金光明经
有三种译本:
 一、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
 二、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
三、唐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译中以第三译文义最周足。但金光明经因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因此以第一译流传最广。

6、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

7、金刚顶经
金刚顶经与大日经、苏悉地经同为密教三部经。也是金刚界诸经之总名。梵本共有十万偈十八会,现今中国所流布的有三种。

8、金刚经
详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繁简适中,最便於诵持。共有六种译本。

9、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又称为般若心经。心经的经文很简短,然而大般若经精要,都浓缩在其中,因此命名为心经。心,就是精要的意思。心经一共有七种译本。

10、苏悉地经
详称为苏悉地羯罗经,译为妙成就业经,三卷,唐朝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

11、佛说佛名经
佛名经有好几部。

12、仁王经
仁王经有二本。

13、高王观世音经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称为观世音救生经,又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称为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称为救苦观音经。

14、天龙八部赞
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迦。

15、阿含经
阿含,梵语,义译为无比法,又译为法归,它的意义是「万法悉归趣於此」。阿含经共有四部。

16、佛母经
详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不空译。
佛母大孔雀明王,又称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因此称为

佛母,佛母乘金色孔雀,因此称为大金曜孔雀明王。
内容叙述佛在只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向佛求救,佛为他说大孔雀明王神咒而救之。
佛母经有好几种译本,最流通的是不空的译本。

17、伽耶山顶经
有四种译本。

18、尊胜陀罗尼经
在六种译本中,不空三藏的弟子法崇,就是第三译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于世。

19、提谓波利经
有二部:一、提谓经一卷,真本。二、提谓经二卷,伪撰本。

20、大有经
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
仁王经上:「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


信佛和学佛的区别

现在的佛教徒大部分不大了解信佛、学佛、修佛、认识佛、成就佛等这五个观点,所以对佛法产生顾虑,在学佛的路上很迷惑以及疑惑,对自己产生很多疑问,听到别人成就也不相信,自己越学佛越糊涂,学佛十多年也没有一点改变,也没有感应,更没有证悟、领悟。有些学佛人最后对佛法产生邪见及诽谤。今天我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信佛学佛的路上有帮助。

现在佛教徒大部分都是“信佛”,不是“学佛”人。学佛才能成佛,信佛永远成不了佛,因为,信佛就像相信自己能发财,但不知怎么去发财,而不去做,怎么能发财?学佛就像相信自己能发财,加上学习别人怎么去做发财,如,道悟布索跟着辛饶弥沃如来,学习辛饶如来佛的慈悲、菩提心、智慧和功绩,才能成佛的。

现在出家与僧人大部分都是“学佛”,不是“修佛”。“修佛”才能即身今世成佛,“学佛”的人很难即身今世成佛,因为,学佛就像跟着别人学习怎么去发财,然后自己努力去做,但不会借用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更不会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结合一起而创造,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马上发财?修佛就像一个聪明人,学习别人发财的方法,应用别人的支持,借用别人的力量,然后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结合一起而创造的,如,密宗的大师们学习佛的知识,然后自己的身口意修炼成本尊佛的身口意,所以即身今世成佛的。

现在有些人会“修佛”,但不“认识佛”。“认识佛”才能今世成得法身佛及虹化身,修佛的人不一定今世成得法身佛,因为,修佛人就像聪明人借用别人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融化一起做生意,但没有经验,遇见古董的时候,他不认识

古董,有时候无价之宝的如意宝在眼前摆来摆去也不认识;认识佛就像智慧者及经验的人看古董一般,他一见古董就认出来,如,夏扎哇大师,在山洞修行时,突然,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心性,最后成得虹化身而成就佛。

现在“认识佛”的人很少,“成就佛”的人更少,认识佛和成得佛的区别,认识佛就像做生意,认识古董,但古董不一定在自己的手里,比如说,十地菩萨认识自己的佛性,见到佛,但自己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成就佛”就像认识古董,而且这个东西获得自己的手里,就像辛饶弥沃、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等佛主。

成就佛不可缺少信佛、学佛、修佛和认识佛等四个观点,因为这四个观点是成就佛的资料。信佛是成就佛的基础与根基,如果一个人不信佛,对佛没有虔诚的话,你一辈子学佛,研究佛也不会成佛,因为你缺少诚心,你得不到佛的加持。现在很多大学的老师和专家们一辈子研究佛,探讨佛法,最后对佛法产生邪见,有些专家佛法编成故事,和工艺美术,但他们成就不了佛,因为他们缺少信仰与虔诚之心。

在汉地烧香拜佛的人都属于信佛人;在藏地转山,拜神山,从家里五体投地到拉萨布达拉的人也属于信佛,不是学佛,因为他们不了解佛法,也分不清楚信佛和学佛的区别,更不懂修佛是什么。

现在很多僧人和居士,他们很虔诚,很相信佛祖的话,对佛法也认识不浅,博大精深,他们讲法就像瀑布落水一般,从轮回法到涅槃法之间的法门讲得滔滔不绝,很多法门装在脑袋里,但他们从来不会讲自己修炼以来的经验和证悟,他们不会即身今世成佛,也不相信今世成就佛,而且他们敢排斥及诽谤即身今世成佛的法门,因为他们缺少即身今世成就的法门。

在藏地在家人和出家人都喜欢修密宗,他们认可密宗是即身今世成佛唯一的法门,他们很虔诚地学佛,修佛,有些人在山洞里闭关二十多年,太可惜的事,他们多数人不认识佛,我这里讲的佛就是自己心中的佛性,认识佛指的是从内心中见到自己的佛性,他们大部分闭关时候,修的佛并不是自己心中的佛,他们自身观想本尊,诵念本尊的心咒,意念本尊的功德,盼望自己变成本尊,他们修法也是心外求佛,很难即身今世成佛,他们一般在中阴成佛的,而且成得的佛并不是法身佛,而是报身佛,或者化身佛,因为很多藏传佛教缺少明心见性,立即成位三身佛的大圆满法门。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自己在某某圣地见到观音,梦见阿弥陀佛,某某活佛胸前见到坛城,某某方丈头顶有佛头;还有些人喜欢说自己开悟了,顶门打通了,见到本

性了,见到本尊了等等一大堆自己欺骗自己的妄语。真正达到这样境界的人,会宣传自己见到秘密的东西吗?会夸自己吗?你真正有特殊的功能,不用夸自己,别人自然而然的夸你。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信佛、学佛、修佛、认识佛、成就佛的区别。遇见灾难时相信三宝,烧香拜佛,盼望三宝来解救灾难的心态就是信佛;遇见灾难时,你想起佛法所讲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执着,随缘的思想都是学佛。一般信佛的人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他们只会烧香拜佛。

遇见灾难时,修佛的人,彻底认识诸法是虚幻,没有一个实有的,更没有永恒不变的,都是无我,都是空性,他们不恐惧,不害怕、心情安静,心自然放松,安心下来,这些状态都是修佛。一般学佛人都会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要去执着,要随缘,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和无常,而改变不了现状,就会比别人活得更沉重,更痛苦,遇见灾难时比没有学佛的别人更恐惧,这些都是学佛,没有修佛的状态。

遇见灾难时,认识佛的人,彻底认识一切诸法是心的现象,心的变动,心的变化。痛苦和快乐、灾难和平安、善和恶、天堂和地狱都是心的动念,他们不会分别灾难和平安,快乐和痛苦,善和恶。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心的现象,心就是佛,认识心就是认识佛。一切的念头自然安住在法界性空之上,自然放松在原始自然智慧的本性之上,自悟智慧妙用一切诸法,诸法归回心中,心归回心性之中。一般学佛修佛的人都会讲:一切诸法是心的现象,心的感受,无分别,可是有几个人能认识心呢?认识到了诸法无我,了知痛苦和快乐是无分别,而遇见痛苦和快乐时改变不了现状,就会比别人还分别心强大,遇见痛苦时心烦,遇见快乐时开心。根本不知心是什么,心性是什么,佛性是什么。

我这片文章发在博客时,有人会想生根活佛在胡说什么,不说一位活佛,我们一般普通人早就认识佛,释迦牟尼就是佛,阿弥陀佛就是佛,药师佛就是佛,但大家想一想,这些佛并不是你们自己认识的,你们只听说而已。你见到自己心性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认识佛,然后不断修炼的话,最后一定会获得三身佛。

作者 生根活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