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

一、训诂

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1.杨雄《答刘歆书》云:“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輏轩之使

所奏言。”

2.《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3.《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

诂。”

4.《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音,学者传训故而已。”

5.《汉书》卷30《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

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

“训诂”又作“训故”者,通常都以“故”通“诂”作解释,实际上,汉人注书,多名为“故”,据《汉书》卷30《艺文志》载,仅《诗》类就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动词)

7.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叙诗人之兴味。”(名词)

自汉代《毛诗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汉语传统语义说解的专用名词了,没有必要再拆开分释了。

8.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

言之谓。”(《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是语言学的观点说明训诂的定义,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且已经理论化。“训诂”就是“注解”的别名,即“用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小结:“训诂”、“故训”、“训故”、“诂训”意思相同,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解释字词;作名词时,指对字词所作的解释。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是指对字词的解释,但后来随着古书注解的兴起,训诂范围的逐步扩大,包括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说明语法修辞、考察典实制度等,也都属于训诂的范畴;但仍以解释字词的含义为训诂的核心工作。

郭:

·训:

《说文》:“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

·诂

《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郭在贻:训就是解释疏通,诂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将

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谓之训诂。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诂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

“历史语言学全体中的一环”“叫做古语义学”

·陆宗达:文献语言学

·胡朴安:书本子上的考古学

二、什么是训诂学

训诂学是研究训诂理论、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对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和系统把握,用以指导训诂实践,使之规范化、条理化、科学化。

1.黄侃:“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

2.齐佩瑢:“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言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概论》;)

3.张永言:“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文学(philology)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训诂学兼论》)

总之,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学问。它属于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零散的、感性的训诂现象作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揭示规律,阐述义例,在次基础之上探求研究规律,总结方法手段,用以指导今后的训诂实践。

三、训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传统上,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并立,统称小学。训诂学即是传统语言文字之学,是文字、音韵、语义、历史语法、修辞及校勘等的综合运用。

(一)训诂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训诂学以语义为核心。解释古书中的字和词的含意是它的主要内容。文字、音韵、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运用,也是服务于解释语义这一基本目的。语义学是研究词语的意义的一门学科,二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相同。两种意见如下:

1.训诂学大致相当于古汉语语义学

王力:“语言学也可以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是语音之学,第二是语法之学,第三是语义之学。这样,我们所谓语义学的范围,大致也和旧说的训诂学相当。”(《新训诂学》)齐佩瑢:“训诂学既是探求古代语言的意义,研究语音和语义间种种关系的唯一学科,它就应当是历史语言学全体中的一环。这样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

2.训诂学大致相当于文献语言学

总结:传统语言学的三个部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训诂学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的核心工作是解释字词,与语义学有密切关系,研究重点是语义。但是不等于语义学,它的范围更宽,除字义外,还包括分析句读、阐述语法、分析篇章结构等方面。

(二)训诂学与词汇学(词源学、词典学)的关系

历史词汇学:研究词汇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的

1.词汇学(传统分法)描写词汇学:研究某个时期的词汇系统的

普通词汇学: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

2.词源学

词源的研究,我国起源较早,先秦已有萌芽。《毛传》:狱,确也。

东汉刘熙《释名》企图寻找事物命名原因。

晋代杨泉《物理论》、宋代王子美“右文说”都涉及语源问题但只是从文字字符看。

清代强调声训

词源学与训诂学:研究语源的本质就是研究语义变化发展的一部分;

研究语源必须掌握大量的训诂资料

词源学,按现代语言学的要求,研究一个词的词源,必须查明它的旁系亲属语言中这个词的词义和词形是什么,据此构拟出它最古的形式和意义

词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古代哲学家早已谈论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用音近义通的方法解释词源,这种方法,训诂学家叫作“声训”。汉代刘熙的《释名》是声训的专著,但是往往牵强附会,例如他解释干支,说:“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纽也。……寅,演也,演生物也。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释天》)

3.词典学:专门研究词典编纂的学科。搜集词项,并进行分类、比较和注释。

《尔雅》、《方言》、《说文》、《小尔雅》、《广雅》、《玉篇》就性质和公用而言,就是当时的词典、字典。

(三)训诂学和语法学

语法观念在我国产生早,但是系统地进行研究却迟。

先秦时期,语法观念和训诂学同时从名学研究中萌发。《墨子·经说上》分析“且”字的语法作用。秦代语法问题包含在训诂学中,训诂学家在解释词义时常从语法教的分析词的具体意义。《公羊》、《谷梁》就能从语法的观念上说明内动词、外动词、主动词、被动词,以及词序在前在后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

西汉出现虚辞的概念。西汉毛亨将“且”一类字称为“辞”,东汉郑玄称虚辞为“语助”。

唐代孔颖达把字分为“虚字实字”并且开始使用“语法”一词。

清代,语法称为训诂中的重要内容。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是利用前人的构词法和句法研究的成果来解决古书疑难词义的问题。

训诂学和语法学不同,训诂学研究语法既不是研究某一时期的语法结构也不是研究语法结构的发展变化,而是借助语法知识疏通文意,以便读通古书

(四)训诂学和音韵学的关系

“训诂是解释古代典籍中的语言的,它的内容是意义,它的形式是声音,语言的意义同源。词义的发展变化、词语的孽乳派生,文字的通用假借从本质上是依托于声音而不是依托于字形。”解决音的问题是求索词义的前提。

语音因时因地不断改变,词语变化后,派生词的语音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根词之间因此便不再同音。文字借用后,也可能因为声音的演变而使词义有变。

(五)训诂学与文字学的关系

训诂学以文字为辅翼。了解汉字形体结构,古今字形的变化和古今用字的不同,对阅读古书重要。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汉字是表意文字,原始汉字都是根据词义,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造出来的,所以部分汉字可根据字形推求字义。

Eg. 斗《说文》:十升也。有柄,象形。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以大,象两亦之形。

盥《说文》:澡手也。从臼水临皿也。

形声字一半表形一半表音,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在表达词义方面虽不够具体,但标示词义类属,划定词义的范围,启示思考方向,有助于判断词义。

形声字的声符有的也与词义相关。宋代王圣美“右文说”,清段玉裁“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通”的论断,他们主张声符求字义,而文字的整体古今又有很大变化。比较接近造字原形的甲、金、籀、篆,字形多半发生变化,只有找出字形发展变化的线索,才能准确地以形说义。

(六)训诂学与修辞学

(七)训诂学与古典文献学

(八)训诂学与校勘学

第二章训诂学的功用

巩固加深古汉语词汇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词义演变来龙去脉

指导古籍整理:标点、注释、校勘、翻译、辨伪、辑佚

指导辞书编篡

一、巩固加深古汉语词汇知识,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Eg.

1.从容

《楚辞·九章·抽思》:“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礼记·缁衣》:“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晋傅毅《舞赋》:“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

“从容”都当“举动”讲。唐人已经了然。

《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孔颖达疏:“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

《后汉书》卷28上《冯衍传》载衍《显志赋》:“既俶傥而高引兮,愿观其从容。”李贤注:“从容,犹在后也。”

2.起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起”有病愈义,“并起”就是一并痊愈。

《说文·走部》:“起,能立也。”是它的本义,引申之有起床义,再引申则有治好、痊愈义。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以占病者,起。”

《南齐书》卷31《江谥传》:“时世祖不豫,谥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

二、词义演变来龙去脉

Eg.

1.伐

《论语·公冶长》:“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本义:砍杀引申:攻打,征伐再引申:军功、功劳义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君伐。”韦昭、杜预并注:“伐,功也。”《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等,积日曰阅。”

“功劳”n. 夸耀v. (引申,不是假借)

蒋礼鸿先生:“盖伐之本义为攻伐,由是而战功称伐,凡功亦曰伐,而居功自耀亦曰伐,皆义之相引申者也。”(《义府续貂》“伐”条)

三、指导古籍整理

(一)关于标点

《世说新语》: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盘,外无余肴

“俭”不是节俭义,而是饥馑、歉收。水俭就是因水灾歉收。《广雅》:俭,少也。《广韵》:俭,少也。饥馑也。《经律异相》引《杂譬喻经》:时兄比丘,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

(二)关于校勘

1.《战国策》:“左师触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史记·赵世家》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清代黄丕烈和王念孙都指出是“触龙”。因为先秦没有以作名的。

吴师道和王念孙指出“揖”当为“胥”,写法相近而误。

2.常據《华阳国志》于林、闾、翁、孺、杨、庄并见扬子《方言》。

李善注《文选》,引张柏松曰:“是悬日月不刊之书也。”亦直称扬雄《方言》曰:“可证歆、雄遗《答书》附入《方言》卷末已久。”

此注错四处:第一,林闾翁孺、杨庄是两个人。第二,直称扬雄《方言》曰当用句号。第三,将戴震的话误以为是扬雄的。第四,歆雄遗答书指的是刘歆的《答扬雄书》和扬雄的《答刘歆书》。

(三)注释

郑樵: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惟书之理难明也,实为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言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能明乎《尔雅》之所作,则可以识笺注之所当然。

1.《邵定翁》:邱嫂拔秧哥去耕

注:邱嫂,阿三的嫂子,姓邱。

其实《汉书·楚元王传》:“高祖微时,尝与宾客讨其丘嫂食”

2.《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踣,僵也。”都是倒义。

《搜神记》卷6“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扑之义。

《南史》卷44《齐武帝诸子》:“超之门生姓周者,谓杀超之当得赏,乃伺超之左,自后斩之,头坠而身不僵。”

《文轩》卷52曹囧《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方言》:“跌,蹶也。”蹶亦有倒义。

(四)翻译

六朝,“狼狈”产生了匆忙、急剧的新义。

《世说·栖逸》:“(孟)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遣信报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

《魏书·司马楚之传》:“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89《高僧传》卷2音义:“狼狈,《考声》云:‘猝剧也。’”

《集韵·太韵》:“狈,……故猝剧谓之狼狈。”

连绵词一般只会看到单独的两个字,进而产生联想。此种想法只是看到一种字形,应该运用音韵等联系到其他的写法。Eg.“跳梁”不是在房梁上跳。展现其他的形态。

(五)辨伪

张之洞:“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训诂助于辨伪。

1.徐复《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作年代》

《孔雀东南飞》向来被认为是汉末的作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入《汉诗》),徐复考证确定该诗人写于东晋。

从“兰家女”入手,将刘兰芝称为兰家女。在其他文献中又出现“兰家子”的称呼,但其人并未有“兰”字。故而,“兰家女”不一定是对刘兰芝的独称。经考证,“兰家女”就是俗语对于邻家女子的称呼,而这种称呼不在汉代的文献中出现。这部作品若为汉代又如何会出现后代的词语。

2.张永言《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修订稿),《汉语史学报》

从形态看,从内容看一个词汇的演变。Eg.书信古人只言书。

3.柳士镇《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中国语文》89年第2期。

4.汪维辉《<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补证》

(六)辑佚

王隐《晋书》,(当代人编当代史),是东晋学者王隐的一部史书,原有93卷,但后来亡佚。自清人以来辑佚。其中有贾充的传记。

(当代人编当代史对于语言研究而言很珍贵,因为若是后人所编,则所用语言乃是后人语。对于研究史料所记时代的语言有差距。)

《艺文类聚》卷35《人部·妒》引王隐《晋书》曰:“贾充妻郭,产子黎民。三岁,乳母抱向阁。充入,黎民喜勇,充恶之。郭遥望见,疑充,即鞭乳母,杀之;儿思乳母而思。”

《太平御览》卷521《宗亲部·乳母》也引此段,“勇”作“踊”,“恶”作“呜”,其余大同小异。

清人汤球编辑《九家旧晋书辑本》辑录此段,注明所依据的是《类聚》和《御览》,但“充恶之”作“充就乳母手中鸣之”,在“鸣”下注“一作戏。”

考《世说新语》作“充就乳母手中呜之”,疑汤氏已据《世说新语》改易,“呜”误为“鸣”。“呜”是亲吻的意思,汉魏以来口语词,佛典多见。

四、指导辞书编篡

1.词条失收

【申摄】命令、部署。《宋书》:辄申摄众军先上,同谋起义

【欺巧】欺诈,虚假不实。《南齐书》:公家何尝不知民多欺巧,古今政以不可细碎,故不为此,实非乖理。《南史》:先时,宋世人籍欺巧,及高帝即位,敕玩之与骁骑将军……

2.义项未备

【及】有知晓意

《后汉书·董卓传》: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

【具】,本义是准备、备办,六朝时又产生出知道、了解义。

《南齐书》卷58《东南夷传·扶南国》:诏报曰:具摩降灵,流失彼土,虽殊俗异化,遥深欣赞。《魏书·张普惠传》:直自事缘须罢,先以令停,方获此请,深具来意。

3.释义有误

【乱流】《词源》、《大词典》都解释为“水流不循常道”。《水经注》当是“合流”“汇流”之意。

4.源流失考

【射杀】用箭射死

苏轼《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余一个。

第三章训诂学的内容

一、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

1.注音

术语:反切、直音,读若、读如、如字

如字:指某字在具体上下文中要读成它本来的读音。

古书注音,其中隐含释义。Eg.《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

《礼记·玉藻》:“君羔幦(蜜)虎植”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直,谓缘也。此君斋车之饰。”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多若耐。”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虎。从死,自杀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礼记·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注音有时也隐含着释义。

2.释义

《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毛传:遵,循也。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

《诗·郑风·有女同行》:有女同行。传:行,行道也(动宾结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郁离子》:燕文公之路马死,或告之曰:卑耳氏之马良,请求之。郑玄:路谓车也,凡君所乘之车曰路。

二、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等内容

【明注】: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

“句”、“绝句”“某字属上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句”

【章指】诗文的主旨

三、阐明语法——串通句意时,注意确定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暗示语法结构杨树达

1.连绵词:合二字为一词,两声共一义

·符定一:《连绵字典》,章太炎称其:实较明人骄雅为优,为其题字。

·朱起凤《辞通》收词类4万多条,与《辞源》、《辞海》并称“三辞”

·吴文祺《辞通补编》

2.偏义复词

凑定音节,偏义复词+ 用同义复词填音

《礼记》:养老幼于东序(相传为夏代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

3.诠释虚词

·指出虚词

【术语】: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

王引之: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意可言,但以足句事,语词而以实词解之,则难通。

·讲解虚词的语法意义,有助于理解文意神气

·指出此的语法功能

《诗·大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疏为:然者,然上事‘则’者,则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

·比较分析虚词用法的细微差别

·分解句式——指出句子省略成分,说明实词的语法作用

·说解词序变异、词类活用

四、阐明语言,研究得名之由

《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华

五、校正文字

“尝谓好著书不如好读书,欲读书必先校书,校之未精而通读,是亦多误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自序》

形讹:刻板抄写时因字形相似而误会

脱文:“夺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

衍文:误增

倒文:误倒

异文:记载同一事物,表达同一意思时,同一部分的不同版本或不同书籍所使用的不同文字

错简:竹简排列次第错乱造成文句颠倒的现象。

Eg.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乐府古辞·上留田行》: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逯钦立校曰:“父”当是“交”字残文。《汉诗》卷9《乐府古辞·善哉行》:亲交在门,饥不及餐。《妇病行》:闭门塞牗,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音义:枹音浮,本亦作‘桴’

·《墨子·鲁问》:“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徧礼四邻诸侯,驱国而以事齐,患可救也。非此顾无可为者。”孙诒让《间诂》“非此顾旧本作‘非愿’二字。……王云:‘愿’当为‘顾’字之误也。顾、愿草书相似。‘顾’与‘固’通。‘顾’上当有‘此’字,言‘非此固无可为者’也。‘此’字即指上数事而言。

今本‘顾’讹作‘愿’,又脱‘此’字,则义不可通。案:王说是也,今据补正。

“校勘某个时期的作品,必须对这个时期的文字通假习惯有所了解”,“校勘时必须留意作品所在时期的习用词语”——刘坚

六、叙事考史,解说用典,说明典章制度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惴惴士女,号天以泣。爨麦而炊,负户以汲。累卵之危,倒悬之急。李注:“《说苑》曰:晋灵公造九层台,孙息闻之,求见曰: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子作之。孙息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危哉!孟子曰:当今

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人悦之,犹解倒悬”

《汉书·李广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于草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注:孟康曰:刁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今在荥阳库中也。’苏林曰:‘形如鋗,无缘。’师古曰:鐎音谯郡之谯,温器也

七、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式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兴也。南方之木美。乔,上竦也;思,辞也。汉上游女无求思者。”

第四章训诂体式——随文释义的注疏

一、注疏的名称

传、说、解、(也称训、诂)

后有笺、注、释、诠、述、校、考、义、疏、音义、章句

后有结合训诂、古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

1.传

胡韫玉《古书校读读法》:“《说文》:‘传,遽也。从人,专声。辵部:‘遽,传也。’……传者,由此达彼,引申之,凡由此达彼者皆曰传。以言语递达者亦谓之传……递达古今之言者亦谓之传。”

“传”有大传、小传、内传、外传、补传、集传之分。

西汉时期,齐人辕固生、燕人韩生解说《诗经》,才创立内传、外传的名目。公羊谷梁两家也各有外传(见《汉书·艺文志》)《四库提要总目提要》云:“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由此看来,外传就是指那些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内传就是那些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

“大传”这个名称始于汉代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小传”与“大传”相对而言,大概是“不贤识小”之意,是一种谦辞。

“补传”与“补注”同义,“集传”与“集注”同义。

2.笺

《说文》:“笺,表识书也。”注书叫做笺,从郑玄开始。他是前任注释基础上进一步注释。

3.注

《说文》:“注,灌也。”这是解释的本义。注书也叫作注,是后起的意义,其义是在经文之下进行注释,正如贾公彦所说:“注者,注义于经下,如水之注物也。”(《仪礼疏》)4.义

义即义理之意。其体式与古代的传注相近。六朝以后,则专以解注者为义,与义疏同义。

5.疏

《说文》:“疏,通也。”疏,即疏通、疏记之意。

6.义疏

义疏就是疏通其义的意思,可以省称为义或疏。义疏有许多别名,如义注、义章、义证、义略、义钞、正义、讲义、章疏、注疏、讲疏等

7.音义

辩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合起来叫做音义。音义本以辨音释义为本,也往往从事校勘。如陆德明《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礼记音义》(合称《经典释文》)8.章句

《后汉书·桓谭传》:“章句谓离章辨句,委曲支派也。”《汉书疏证》(清·沈钦韩):“章句者,经师指括其文,敷暢其义,以相教授。”刘师培《国学发微》:“故传之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传注一般比较简洁,章句则多烦琐,所以古代同人往往“羞为章句”。

第五章训诂体式——通释语义的专著

通释语义的专著是相对于随文释义的注疏而言的,两者都是释义的书。但所释的义和释义的方法不同。

随文释义常常局限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某一词语在某一书或某一句中的意义。就释义的方法来看,注疏的释义是随文而释,不必考虑这个词语在别的书中或别的句子中所含的不同的意义。

通释语义的专著所释的意义不局限于某一书,某一句,而是某一词语常用、基本的或全部的意义。因此它的释义方式就不应当是随文释义,而是全面研究各个词语的含义,融会贯通,给予准确简明的解释。

通释语义的专著按内容分为单解语义、音义兼注和形音义结合三类。

一、单解语义的专著

1.《尔雅》

它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中最古老的一部书。《尔雅》是秦汉之际的人编成的。(是层累造成的,即一个一个时代的叠加而成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一种分类的词典,共19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的,后16篇是解释各种名物的。

从地位上,《尔雅》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尔雅》第一次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研究、系统整理,汇成通释语义、粗具条理的汉语分类词典,是训诂学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尔雅》保存了汉语词语的很多古训,虽然这些古训是为了解经,但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前秦其他作品。

2.《释名》

旧题汉代的刘熙撰。全书共8卷27篇。篇名如下: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

3.《广雅》和《广雅疏证》

《广雅》三国魏时张揖撰,为增广《尔雅》而作。《广雅》原书分上、中、下3卷,隋代曹宪作音释,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唐以后析为10卷,王念孙的疏证本分为20卷。因为是为了增广《尔雅》所作,所以在编排上也与《尔雅》一致,分为19类。在训诂方法上也与《尔雅》差不多。一般词语常用同义相训。即把许多同义词或近义词放在一起,用一个单音词来解释。

Eg. 《释诂》:“薄、怒、文、农,勉也。”

《释亲》:“翁、公、爸、爹,父也”

而在解释各种名物时,常常采用下定义的方法

《广雅疏证》23卷,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少年时期师从戴震。)撰。从乾隆52年(1787年)到乾隆60年(1795年)止,前后用8年完成《广雅疏证》。对广雅进行系统的整理,疏证词语举例详实,且运用古音研究的成果,“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为古代汉语的研究作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概括起来约以下五方面:第一,发掘了一批语言史料。

第二,纠正了许多前代的错误解说

第三,对词和词源意义作了一些有趣的探索;

第四,揭示了《广雅》的某些体例

第五,校正了《广雅》的讹误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词义的疏通证明,把训诂原则和方法提示出来,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广雅疏证》、郦道元《水经注》、裴松之《三国志》都是在学术史上价值超过原著者。

4.《拾雅》和《比雅》

清代学者为弥补《尔雅》和《广雅》的缺漏而作的两部训诂书。

《拾雅》,夏味唐撰。取名之意在于采辑汉唐古训以弥补《尔雅》和《广雅》的缺漏。在《自序》中说“所补大要有三:《尔雅》各部已释而未详,一也。《广雅》已释而未详,二也。《尔雅》《广雅》所遗释,三也”,故其书分为《拾雅释》、《拾广释》、《拾遗释》三篇。

《比雅》10卷,洪亮吉撰。目的也是增补《尔雅》缺漏,又名《转注考》。在体例上完全效仿《尔雅》,分为《释诂》、《释言》等19篇。

5.《经籍纂诂》

106卷,清阮元主编。清代汉语训诂学资料丰富,乾隆年间,戴震有纂集传注的打算,然未能实现。嘉庆年间,阮元亲定体例,选门生共会集唐以前古籍中的训诂,编成《经籍纂诂》。范围广泛,规模巨大。(宋元明清看不见,有缺;后黄侃发现此缺,意图把唐以后的做完。)

收录的范围包括:

A.儒家经典和其他古籍中的训诂;

B.唐以前古代注疏中的训诂

C.唐以前训诂专著中的词语训释

D.古籍中以正文代训诂者

E.古籍和碑碣中的通假字以及古人名字与训诂有关者

6.《语助》、《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解释

虚词的著作。

1)《语助》

元代卢以纬撰。收录虚词100多各,是我国研究汉语虚词最早的一部专著。

2)《虚字说》

清袁仁林撰。该书取经史诸子百家文中虚字100多个,类聚条析。颇有精当之处,《马氏文通》论虚字,曾采用其中一些说法。

3)《助字辨略》

5卷,清刘淇撰。把虚词分为30类,依照四声进行编排,收录先秦古籍中虚词,博采唐宋诗文中虚词,共400多

4)《经传释词》

10卷,王引之撰。

继《助字辨略》之后的重要的语法著作,收录虚词160多个。《自序》:“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

它解释儒家经传中的虚词,从研究《尚书》中的虚词开始扩大到“九经”、“三传”及其他周秦西汉之书;解释重点是补充、纠正汉儒毛亨、孔安国、郑玄等人对虚词的训释。

5)《词诠》

10卷,杨树达撰。受虚词530多个。古汉语中的虚词。它是现代语法学和传统训诂学相结合的产物。

《词诠·序例》:“训诂之学,自《尔雅》、《说文》一下,更清儒之疏通证明,美矣!备矣!蔑以加矣!文法之学,筚路蓝缕于刘淇,王氏继之,大备于丹徒马氏。余生颛鲁,少读王氏书而好之。弱冠游日,喜治欧西文字,于其文法,颇究心焉,归国后,乃得马氏书,未能尽慊,既颇刊其误,复为《文法》一书以正之。顾文法自有界域,不能畅尽其意,因仿《经传释词》之体,辑为是书,上采刘、王,下及孙经世、马建忠、童斐之书。学者取是及向所为《文法》参互治之,于文法之事,庶过半矣。”

他的《高等国文法》是为了纠正马建忠《马氏文通》的错误而作。因其“文法自有界域,不能畅尽其意”才仿效《经传释词》的体制,在语法学的基础上,兼采训诂学的办法,又写了《词诠》。《高等国文法》是以文法系统为主,《词诠》则以词为纲,是互相补足的姊妹篇

6)《古书虚字集释》

10卷,裴学海撰。收录虚词290个,博采各家虚词研究的成果,而以《经传释词》为主,体例上也是模仿《经传释词》,分为10卷,按照喉、牙、舌、齿、唇音的次序编排。

二、音义兼注的专著

此类专著分为两类:一是单注一书的音义,一是注释群书的音义。前者归入注疏类,此处谈后者。

1.《经典释文》

30卷,陆德明撰。所释经典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14种。其中《老子》、《庄子》,而没有《孟子》,因《孟子》在北宋以前未列入经部,而《老子》、《庄子》自魏晋以后为士大夫推崇,所谓“释文”就是释义和释音,故而这14种经典的释文分开来叫做“音义”

2.《群经音辨》

7卷,(宋)贾昌朝撰。该书把群经中一字异义、音从而不同的字汇集为四类:一为字同音异;二为字音清浊;三为彼此异音;四为字音疑混。最后一卷附“字训得失”一门。

3.《华严音义》

4卷,唐代和尚慧苑撰。引古书多。

三、形音义结合的专著

形音义结合的专著大致包括两类:

一类是每解一字,都说形音义。《说文解字》、《字林》、《玉篇》、《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

另一类是书中包含着说形音义,但不是逐字解其形音义。《匡谬正俗》

1.《说文解字》

14篇,并叙一卷,共15卷,东汉许慎撰。许慎,字叔重,河南郾城县人。师事贾陆,博学经籍,当时人称赞他是“五经无双”。《五经异义》10卷,《淮南子注》21卷都亡佚。

《说文》撰著历21年,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同时首创部首编排法。

《说文》的注解以清代为最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首推

2.《字林》

7卷,(晋)吕忱撰。为弥补《说文》漏略而作,体制上同样分为540部,收汉字12824个,比《说文》多3471个字。王力指出《说文》四个特点:

其一,收字较多

其二,收入一些异体字

其三,《字林》的小篆写得好

其四,注释也有所不同

3.《玉篇》

30卷,南朝顾野王撰。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的字典。在编排上,虽采用部首编排,但是与《说文》不同13部,同者529部,不同者13部。部首的次序和安排方法也不同。《说文》“据形系联”,《玉篇》则“以义类聚”。

《玉篇》30部大致分类:

天文、地理、颜貌、人伦、口舌、上肢、下肢、思想、言语、行止、宫室、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蔬菜瓜果、五谷仓廪、礼器、……虫蛇、羽毛皮革、丝索织物、巾帛衣裘、语词、数字干支。

在说解上,《玉篇》先注音,后释义,《说文》先释义,后解形、注音。且《说文》只释本义,而《玉篇》兼释引申义和假借义。

在注音方法上,《说文》用“读若法”,《玉篇》用反切。

《玉篇》奠定楷书字典的基础,此后字典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

4.《字汇》、《正字通》

《字汇》14卷,明梅膺祚撰。收33179个。注音先反切后直音。解释字义较为通俗易懂,在编排体例上,将《说文》的540部简化为214,按照子、丑、寅、卯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按笔画多少来排列。是一大创举。

《正字通》旧本或题“明张自烈撰”,或题“国朝廖文英撰”,或题“自烈文英同撰”。总12卷。所分部首与梅膺祚《字汇》相同,凡214部。部首次序和每部之内的字次都按笔画多少来排,这也跟《字汇》一样,但是《字汇》注释比较简单,而《正字通》繁博得多。以楷书为字头,大抵每字之下先注音,注音先以反切,再施之以直音。次释义,释义旁征博引,资料甚详。之后列出与该字头相关的一系列字,并判明与字头的关系,如俗、通、正、同、譌等等。是明代一部很重要的正字书,保存了大量俗字异体,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用字状况。惟引书有的失注篇名,一字又有重见于两部的,都是缺点。

5.《康熙字典》

42卷,清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奉诏编写,大型汉语字典,在《字汇》、《正字通》的基础上编写。

1)在编排方法上,(同《字汇》、《正字通》)把540部简化为214部,部首按笔画多少

进行排列,用12地支作为集名。将收的47035个字分为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2)在注音方面,《康熙字典》把多音字义分为正音和转音,与其释义中的正义、训义相

配合。“正义”是指字的本义;“训义”是指字的转注、假借义。

3)释义方面,《康熙字典》主要根据《说文》、《玉篇》,广采《广韵》、《集韵》和其他

经史传注中的训诂,义项丰富。

6.《辞源》、《辞海》

《辞源》编纂始于1908年(光绪34年),编者为陆尓奎、方毅等。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处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正续篇合订本。建国后经修订,至1983年出版了修订本。

收录内容一般止于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一般词语、常用词语、成语、典故,兼收各种术语、人名、地名、书名、文物、典章制度。单字12890 个(1979 年版),复词84134 条(1979 年版)。全书依十二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单字条由字头、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反切、声钮、释义、书证等组成。一字多音的分别注音,用“1 、2 、3……”表示,多义的单字或复词则用“(一)、(二)、(三)……”分项

修订版《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是一部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百科式大型工具书。全书共四册,收词近十万条,综计解说约一千二百万字,几乎超出了《资治通鉴》一倍。

《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自1915年秋启动,成书与1935年,1936由中华书局刊行,分上下两册,体例上与》辞源》相似。1957年9月在上海正式决定修订老《辞海》,任命陈望道教授担任主编,后因文革中断。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正式出版(上海辞书),收集单字14872个,词目91706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学科术语等。

7.《匡谬正俗》

8卷,唐颜师古撰。贞观年间,与孔颖达等同定《五经正义》,又给《汉书》、《急就篇》作注。他以为世俗之言有很多谬误,故“质诸经史,匡而正之”,与其子同撰《匡谬正俗》。纠正古籍和俗语中的字形、音、义的错误。范围广,考证精当。

第六章训诂的方法

一、依据古训

古训指古代的注释和字典辞书。

·《左传·襄公十三年》:“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农”是?

王念孙考证:“农力以事其上与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之转耳。”

根据文意可以对某词作出解释,加之以旧训作旁证更有说服力。

·《搜神记》:“吾昔梦从天换钱,外白以张车子钱货我,必是子也。财当归之矣。”

《南史·曹武传》:“武帝得过,曰:‘卿今为天下主,乃尓忘我顾托之言邪?我几饥寒无依,昔所换十七万,可还其市宅。’

两例的上下文可知“换”和借贷大致同意。《玉篇·手部》:“换,贷也。”说明确有此意。

二、因声求义

明了假借

根据声近义通的原则,从一个词族中认识词义,探求词源。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毛传:“剥,击也。”王安石撰《诗新经》:“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

“剥”应该是“攴”的借字,“剥枣”不是剥枣皮,而是打枣。

《说文·攴部》:“攴,小击也。”段注:“按此字从又卜声,又者手也,经典隶变作扑。凡《尚书》、《三礼》‘鞭扑”字皆作“扑”……《豳风》‘八月剥枣’假剥为攴。

后杜甫诗:“堂前扑枣任西邻”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按字面义理解,误。

王引之:“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栋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榖梁传》:‘祝发文身。’何、范并注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

三、审辨字形

1.以形索义——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察上古字义,实际上从“形训”演变而来。

·及

甲骨文字形表示人用手捉住另一个人,本义是追上赶上

《左传·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共出现六个“及”字:

故不能推车而及(被赶上)

及卫地(到达)

流血及履(流到)

将及华泉(到达)

病未及死(到)

而矢贯余手及肘(和)

四、排比用例

词无古训可考便需自作考释。Key:归纳法

排比归纳就是把出现同样用法的词语例证收集起来,排比、归纳其意思和用法。

·勿勿

郭在贻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中二王法帖部分等材料“认真检索,摘录、排比出现勿勿的句子,得出勿勿是疲顿、困乏、心绪恶劣之意。

羲之顿首。向又惨惨自举哀,乏气勿勿。(《全晋文》)

……

五、考察文例

1.连文(张相的“玩绎章法”)“连文”也叫“复文”

同义连文:在汉语词汇由单音节为主向双音节为主的演变过程中,以同义并列式构成的双音节词在全部产生的双音节词中占了大多数。

王引之:“古人训诂,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指。”

2.偏义连文(“偏义复词”)

由反义或近义的两个词素组成,但只有其中一个词素表义,另一个只起语法(陪衬)作用。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公;姥:婆婆;公姥:兼指公婆,但是在此处只指焦仲卿的母亲。

3.对文

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位置相对应的两个词,往往具有同义、近义或者反义的关系。

《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和“作”对文同义

4.异文

指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文字上有差异。

原因:

音近、形近而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同义相代

5.用词惯例(辞例)

·“某人作(为)某地”是六朝人著作中一类常见的省略句式,意思是某人担任某地的行政长官。

作(为)某州就是担任某州刺史《世说新语》:殷仲堪既为荆州=殷仲堪担任荆州刺史

作(为)某郡就是担任某郡太守(或尹、内史)

六、方言佐证

方言口语忠实地保存了古词的音义。自汉扬雄《方言》、晋郭璞作注,征引方言是训诂学家的一个传统。

唐人喜欢用方言入诗。Eg.“颠狂楚客歌成雪,妩媚吴娘笑是盐”宋尤袤:或云:关中人谓好为盐,通艳,美好。

顾况《松张卫尉》诗:绿树村中谢豹啼。吴人称“子规鸟”为“谢豹”。

蒋礼鸿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府续貂》中多次征引了方言。

“解”——嘉兴而外,吴方言也称锯木为“解”

第六章训诂术语

训诂术语代表古人对古代文献语言认识的不同角度和分析的不同途径。

一、某,某也;某者,某也;某也者,某也

判断句形式释义。

被解释的字、词和用以解释的字词是义同或义近的关系。

《周礼·天官》:“常建邦之六典”郑注为:“典,常也,经也。”

《说文·士部》:“士者,夫也。”

二、曰、为、谓之、之谓

下定义、立界说

被释者一般是一种名物或制度,用以解释的词则是一个短语。

除“谓之”以外,被解释的词都在解释词之后。

《诗经·周南》:“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毛传:六尺以上曰马

《左传·文公三年》:“执事不以衅鼓”杜预注:“以血涂鼓为衅鼓”

三、谓、言

1.谓——主要至被释词在句中特指某一事物

《诗》:“何有何亡”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左传·僖公》:“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杜注:“晋君谓惠公也”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

2.言——串讲文意,有“说明”之意。

《诗经·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郑笺:“此章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辞。”

“言”有时候只有“说”的意思:

《诗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郑笺:“于以,犹言往以”

四、貌

用“貌”指事物形状,所解释的都是形容词。

《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也。”

五、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一个音义相通的词来解释被解释的词。目的是说明被释词的语源。训释双方无论意义是否相通,读音必定相同或相近,其作用有二,一是同源词进行直训,沟通两词之间的音义关系;二是说明假借,求取本字。

《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为言借也。”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郑玄注:“拜之言拔也。”“拜”是假借字,“拔”是本字。

六、辞、词

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者“词”。东汉以后又叫做“语助”

《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

《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

《诗经·邶风·柏舟》:“日居月诸”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故《日月》传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诸也。《檀弓》云:‘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云:‘居,语助也。’《左传》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服虔云:‘诸,辞。’是居诸皆不为义也。”

七、读若、读如、读为、读曰

汉代训诂中,常用“读若”“读如”“读为”“读曰”等术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凡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注经必兼兹二者,故有‘读

00819训诂学复习资料

《训诂学》复习资料 第一讲导论 一、什么是训诂? 训”和“诂”原是解释词语的两种不同法则。“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 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魏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言;训者,谓字有意义也。” 唐孔颖达《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故《尔雅序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也。”?“训”、“诂”连用,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二、训诂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黄侃先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根据黄先生的阐述,综合历代学者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训诂学这门学科的性质: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并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科学。它是兼包解释、翻译和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训诂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训释方式,掌握其系统条贯,说明其表达情状,进一步探求语言的发展规律、本原和演变,从而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三、由于时地变迁,人们阅读古书有哪些障碍? (1)语音方面的变化。文字产生之初,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它的读音当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发现,相同声符的形声字在周秦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如以“以”(余母之韵)为声符的“台”“似”“矣”的字一分化成三个不同的音。 (2)词汇的变化。旧词旧义的消失,如《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毛传:“奰,怒也。” 《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 宰,甲骨文中指作坊或厨下做事的奴隶,西周以来的典籍中很少见原始意义的用例,而引申成为“奴隶主家中掌管家务的总管”,“官吏的通称。” 方言与通行语的差别,《颜氏家训·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如《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榖;谓虎;菸菟。”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训诂学名词解释笔记整理1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的本义不是“词语解释”的意思,而是先王(尧舜禹汤)的古言古道 ■【训诂】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先分别叙述如下: Ⅰ【“狭义的”训诂】: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三合也。象三合之形。”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锴曰:“屮者,木始甲拆,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⑴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例如:《尔雅?解诂》:“阻、艰,难也。”又《释言》云:“征、迈,行也”;“靡、罔,无也”。《说文》:言部云“谛,审也”;“诚,信也”。《诗?七月》“宵尔索绹”传:“宵,夜;绹,绞也”。《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卒,终也。”《诗?硕鼠》郑玄笺:“硕,大也。” ⑵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例如:《周礼》“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诗?东山》“勿士行枚”笺:“勿犹无也”。《孟子?梁惠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赵岐注:“嗜犹甘也”。(注:①嗜:喜欢、爱好;②甘:自愿、乐意。) ⑶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例如:《尔雅》曰:“善父母者为孝,善兄弟者为友”。(注:①善:善待)《诗?七月》“四月秀葽”传:“不荣而实曰秀”。(注:①秀:果实;②葽〔yao一声〕: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野甜瓜,帅姑草。③荣:开花;④实:结果实;⑤秀:古代称植物不开花而结果实)《诗?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传:“风行水成文曰涟”。 《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贾逵左传诂》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餮”读音tao 一声;“餮”读音tie四声。)《说文》云:“兰,香艸也”;“薰,香艸也。”(艸cao三声,草的古字。) 《说文》云:“能,熊属”;“麋,鹿属”。(“能”的本义是“熊”)《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有“淇水汤汤”传:“汤汤,水盛貌。”(注:①汤汤shangshang一声,水盛大的样子。)●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 〔一〕、说义的术语: ⑴“犹” 《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 《国语?周语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韦昭注:“同犹一也”。 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 一定相通)《诗?唐风?采芩》“舍旃 舍旃”笺:“旃之言焉也”。 《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 言则也。阳,温也”。 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 这些字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 《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 雨貌”。又“蜎蜎者蠋”传:“蜎蜎, 蠋貌”。(注:①蜎〔yuan一声〕: 孑孓,即蚊子的幼虫;②蜎蜎:形 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③ 蠋〔zhu二声〕:蝴蝶、蛾等昆虫的 幼虫。) 《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 敦厚之貌”。(氓〔meng二声〕:青 年男子。蚩蚩〔chichi一声〕:敦 厚的样子。) 《诗?葛屦》“好人媞媞,宛然 左辟”传:“宛,辟貌”。(注:①屦 〔ju四声〕:葛麻制成的鞋。②好: 指容貌美,漂亮。③“好人”:犹美 人。④媞媞〔titi二声〕:美好安 详的样子。⑤宛:藏〔cang二声〕。 ⑥宛然,婉转回避的样子。⑦辟: 通“避”。⑧左辟:避让于道左,以 示谦让。) ⑷属、别。(凡说“属”或“别”的, 是明其类别。 《说文》云:“秔,稻属”(秔 〔geng一声〕:同“稉”、“粳”,水 稻的一种。);“鸽,鸠属也”。 《说文》云:“稗,禾别也”。段 玉裁说:“谓禾类而别于禾也”。 ⑸辞。(说明某字是助词,往往用 “辞”或“辞也”。) 《诗?芣苡》“薄言采之”传: “薄,辞也”。(芣苡〔fou2yi3〕: 车前草,其叶煎水服用可预防感冒, 古人认为它的字实可以治妇人不 孕。薄:助词。) 《诗?汉广》“不可求思”传: “思,辞也”。 〔二〕、拟音的术语。 ⑴读如 《礼记?中庸》“武王……壹戎 衣而有天下”郑注:“齐人读殷如 衣”。(注:①壹:统一。②戎衣: 军衣,军服。) 《吕览?制乐篇》“饬其辞令” 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注:①饬:chi四声,告诫;② 敕:chi四声,告诫。) ⑵读若 《说文》云:“宄,奸也。读若 轨”。(注:①宄〔gui三声〕,奸〔jian 一声〕:都是“奸邪、狡诈”的意思。) 〔三〕、改字的术语 ⑴读为、读曰:凡说“读为” “读曰”的,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字 来解释词义。 《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笺云:“泮读为畔,畔涯也。 言淇与隰皆有涯岸以自拱持,今君 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按泮的 愿意为散,与本文不合,所以郑玄 把它改读成畔字来训释它。(注:① 淇〔qi二声〕:水名,源于河南淇 山,流入卫河。②隰〔xi二声〕:a: 低湿的地方;b:所开垦的田地。③ 泮〔pan四声〕:a:散,解;b:通 “畔”。④畔〔pan四声〕:a:田地 的边界;b:边,如“河边、水边、 桥边、枕边”等等。⑤放恣:放纵 任性。⑥心意:心情,思虑。⑦拘 制:牵制,固守。) 《汉书?景帝纪》“减耆欲”注: “耆读曰嗜”。按耆的愿意为老,与 本文不合,所以颜师古把它改成嗜 字。(注:①耆〔qi二声〕:年老; 耆〔shi四声〕:通“嗜”。②嗜〔shi 四声〕:爱好,喜好。) ⑵古字某同,古声某同。 《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 按郑氏改用哉字来解释材。 《诗?东山》“烝在栗薪”笺: “骨折声栗裂同也”。按郑氏改用裂 字来解释栗。(注:①烝〔zheng一 声〕:祭祀。②栗薪:堆积木柴。) 〔四〕、正误的术语。凡有“字误” 或“声误”而必须改正的,则用“当 作”“当为”: ⑴字误 《老子》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 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 王念孙说:“案佳当作佳,字之误也。 佳,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 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 文义正相承也”。(注:①夫〔fu三 声〕:发语词。②佳〔此处读“wei 二声”〕:只有,因为。③兵者:兵 器。④物:他人,众人,人们。⑤ 或:都,全都。⑥故:所以。⑦不 处:不使用。) ⑵声误 《礼记?曲礼》“拾级聚足”注:“拾 当为涉,声之误也”。按旧注:“拾 级,涉阶之级也。聚足,后足与前 足相合也。”(注:①拾〔she四声〕: 古同“涉”,历经,经由。如:拾级 而上〔沿着台阶而上〕。) Ⅱ【“广义的”训诂】:是指“训诂 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 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一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 书面语中的训诂。 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是:语义。 即古代书面语言中字(词)的含义。 其中以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 主。重点是研究词义的思想内容和 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 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 展。 三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 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 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义例、 方法和运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 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 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 四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 ⑴专门解释某部著作,如《毛诗传 疏》、《论语注疏》、《春秋左转集解》、 《韩非子集解》等。 ⑵收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 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 《广雅》等。 五训诂学的源流:(即指训诂学 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①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 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 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 宿:夜晚。 ②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 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 《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 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 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 《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 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 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 正的训诂学。 ③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 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 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 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 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 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 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 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 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 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 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 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 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 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 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 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 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 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 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 “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 等。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 早见于 √. 《毛诗诂训传》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 《说文解字》 ×. 《尔雅》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 的是 ×注释工作 ×. 纂集工作 ×考证工作 √. 编辑工作 □魏晋隋唐时期是 ×. 训诂的产生期 √.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 探讨期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 √顾炎武×. 戴震 ×段玉裁×.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许慎×. 梅膺祚 √段玉裁×. 戴震 □《墨子间诂》属于 ×传注×. 章句 ×义疏√. 集解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 义不同的一书是 ×. 《史记集解》 ×. 《荀子集解》 ×. 《论语集解》 √. 《春秋左传集解》 □《尔雅》分为 √十九篇 ×. 二百零九篇×.二百一十六篇 ×. 五百四十篇 □《释名》的作者是 ×许慎×. 段玉裁 √刘熙 □, 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 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 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 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 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 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 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 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 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 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 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 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 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 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 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 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 “诠”、“疏”、“证”、“微”、“诂”、 “注”、“义证”、“正义”等,都是 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 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 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 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 《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 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 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 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 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 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 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 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 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 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 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 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 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 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 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 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 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 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 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 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 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 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 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 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 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 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 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 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 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 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 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 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 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 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 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 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 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 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 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 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 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 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 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 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 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 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 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 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 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 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 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 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 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 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 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 《小尔雅》、《方言》、《说文》、《释 名》、《广雅》、《玉篇》、《广韵》、《集 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 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 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 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 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 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 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 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 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 “形”和“义”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 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 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 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 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 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 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 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 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 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 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 《尔雅》、《小尔雅》、《方言》、《释 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 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 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 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训诂学复习资料

贰练习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9、____《尔雅》____、《说文》、《方言》、___《释名》____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___》,著者是__扬雄____。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复习资料(精华)

填空题 □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

训诂学名词解释1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作”。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训诂学

对《离骚》中“修能”的解释考证 对《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中的“修能”的解释历来有多种。本文试在搜集历来多家的解释的基础上,从而力求对“修能”作出综合性的理解。 “能”,朱熹《楚辞集注》中说:能,叶奴代反,一作“态”,非是。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中说:“态字是也。修态,古恒语。《招魂》‘姱容修态’是也。古‘能’、‘态’两字多误,《怀沙》‘非俊疑杰,固庸态也’,《论衡·累害》篇引作‘能’,及‘非俊疑杰,固庸能也’。又如《汉书·司马相如传》‘君子之态’,《史记集解》引徐广本作‘能’,皆是。”在《招魂》中“姱容脩态,絙洞房些”,这里的“修态”似“重之以修能”,所以姜亮夫把“修能”解释为“修态”。 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修能”与“内美”为对文,“修”为“能”的形容词已是无疑,不应拘泥旧训,因辞害意。 又清朱骏声说:“能,读若态,姿有余也。按巧艺高材曰态,经传多借能字为之。”《离骚补注》此说虽有据,但原文作“能”文理通顺,似有不烦更以假借为说。 又洪兴祖、钱杲之都说“能”宜叶韵,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按“能”与“佩”古音同在之部,可以相押。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宋人叶韵之说不可信。这两句的解释是:我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

好品质,又加之以优秀的才能。 清胡文英在《屈骚执掌》中说“内美,本质也。修能,学力也。‘能’字与‘均’字本属一韵。他解叶入‘佩’韵,牵强不可从。下凡本有此韵,而不必叶者,多仿此。”胡文英在此也并不同意洪兴祖、钱杲之的“能”、“佩”叶韵之说。 詹安泰在《离骚笺疏》中认为:“‘修能’,能读若耐。修,长;能,才能;修能即长才。”扬雄《方言》一:“修、骏、融、绎、寻、延——长也。陈楚之间曰修。” 洪兴祖《楚辞补注》:“能,本兽名,熊属,故有绝人之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叶韵。”朱注:“修,长也。能,才也。”钱注:“修,长也。能,材能也。”詹安泰认为均正确。 龚景瀚《离骚笺》:“修,《说文》曰:饰也,《玉篇》曰:治也,其义当与大学修身同训为修饰俱可。下文‘修名’、‘好修’皆因此。”也可通。王逸解修作远,似太曲折,能一作态。 张家英《屈原赋译释》:“修,美好的,奇异的。修能,奇异的才能。” 从上述诸家学者的不同看法中,大致归纳出四种基本意见。一是“修能”,以朱熹、张家英为代表;另一作“修态”,即是“态”、“能”为通假字,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以姜亮夫、朱骏声为代表;另一作叶音说,即“能”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以洪兴祖、钱杲之为代表;第四种是认为“修能”和“修态”皆通,詹安泰持这种观点。 同时在《说文解字》中“態”属“心”部,意也。从心从能。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他代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可见,从《说文解字》中解释,“修能”是解释不通的,而“修态”正好能够贴切的表达文意。 下面再对以上四种观点作出具体的解释: 一是依照原文本,仍旧作“修能”。一是由于在古文的训诂之中,最高境界及最好的训释是不删改原文。除非在彻底解释不通或者有充分语料能证明错误之时才改动。由于原文创作之时距离训释之时代久远,如果任意改动则会轻易的删改文意,变动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是,在原文中,“修能”仍能够解释的

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

二、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三、写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作者为清代学者孙诒让。《周礼正义》是疏证周代官制的书,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是清人诸经新疏中最晚出而成就最高的学术巨著。 2.方言——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全名《楢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今存13卷。体例是先列举词条,然后分别说明通行情况。书中所记载的都是古代不同地区的词汇,还掺杂少数当时少数民族的语言。《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转语等,从中可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轮廓。《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在中国和世界的方言学史上都享有盛名。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作者蒋礼鸿,语言学家。字云从,浙江省嘉兴人。《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一部考释敦煌变文中词语的专著。该书对语词的通释研究,使敦煌变文的词义多已涣然得释。这对于读者读懂变文及当时的其他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助益的。该书为语词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论清代训诂学的成就和特点

论清代训诂学的成就和特点 摘要: 清朝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实行严厉的思想禁制,迭兴文字狱,学者们乃不得不躲进故纸堆以求安身立命,这倒给训诂学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温床。再者自明末以来,西洋的科技文化渐渐传入中国,学者们受了科学的熏陶,眼界开阔,方法精密。清代训诂学来了一个大的飞跃,进入了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清代学术训诂成就乾嘉学派段玉裁 从训诂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训诂学的兴盛,两汉是一个高峰,清代是一个高峰。两汉学者的训诂著作和经传的注释为训诂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两汉训诂学的兴盛跟语言变化的加剧和古文经的传布有极大的关系。清代的训诂学有理论,有方法,发展为一门语言学科,跟经学、史学的考证和古音学等的成就有密切的关系。近代以来,学者受语言学、语法学的影响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范围上都有了新的建树,改变了旧日墨守古训,拘牵文字形体,和重古略今的风习,开创了新的途径。 清朝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实行严厉的思想禁制,迭兴文字狱,学者们乃不得不躲进故纸堆以求安身立命,这倒给训诂学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温床。康雍乾时期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慌,摧残人才。许多人才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清代禁书真是五花八门,令人有望洋兴叹,叹为观止的感慨。凡是涉及思想,历史,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书籍被禁被毁,当然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量纯粹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书籍也赫然在目,实在不知道统治者打的究竟是什么算盘了。凡是涉及明朝,比如明人的文集,明人的诗集,明代的历史,明代人物传记,都在被毁名单之列。再者自明末以来,西洋的科技文化渐渐传入中国,学者们受了科学的熏陶,眼界开阔,方法精密。加之乾隆时代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奠立了古音学的基础,这对训诂学的发展实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清代训诂学来了一个大的飞跃,进入了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清代训诂学理论的建立,清代学者受晚明焦竑、杨慎等人提倡古学的影响,极力推崇汉代的经学和小学,重考据,求实证,不尚空谈性理之学。到乾嘉时代“汉学”大为昌盛,为经书、子书作注解的人很多。要解释经传就不能不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因此语言文字之学盛极一时。《说文》、《尔雅》成为人所必读之书。研究《说文》、《尔雅》的重要著作都多至数十种,或刊正文字,或发明古训,各有述造。训诂之学有了极大的成就。著名的训诂学家指不胜数。在理论方面,清代学者在训诂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沟通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提出研究文字和字义必须理解声音,不理解声音就无以解决从文字形体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有时会陷于迷惘而不知所措。因为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意义的,文字只是记录语音的符号,所以必须了解文字的声音,从声音去探求意义。戴震说:“训诂音声相为表里。”(《六书音均表序》)这是很重要的见解。后来王念孙在《广雅疏证自序》里说:“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段玉裁为王念孙《广雅疏证》作序,也说:“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这些话十分精辟,成为清代学者研究训诂的准绳,从而建立了许多推考字义的理论和方法,把零散的知识贯串起来,使训诂学在中国语言学科中成为有系统、有理论、有严谨方法的一门学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