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简答

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①,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

②,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

③,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④,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显然环境标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环境效益上,也表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

环境标准体系:指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环境质量标准: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更严格要求。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它对于直接控制污染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

填空

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中的指导性标准,是制定其他各种环境标准的总原则、程序和方法。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是制定、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技术根据和方法。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制定标准遵循的原则:

①,要充分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符合我国国情,既要技术上先进可靠,又要经济上合理可行。做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②,要建立在科学试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以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③,要做到与其他有关法规、条例、规定和标准协调配套,这样才能便于环境标准的实施和进行环境管理。

④,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合理修订。

⑤,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和国外先进的环境标准,逐步做到环境基础标准和通用的环境方法标准基本上采用国际环境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是加速我国环境标准制定步伐和提高我国环境标准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不利影响分为: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和微弱不利。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指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使组织全面了解自己的产品,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废弃处理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原

材料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运输销售、产品的使用与回用、产品的废置与再生。

填空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方法、物理模拟预测方法、对比法与类比法、专业判断法。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咨询法是特尔斐法。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巴特尔指数:引入评价对象的变化范围,把此变化范围定为横坐标,把环境质量指数定为纵坐标,且把纵坐标标准化为0~1,以“0”表示质量最差,“1”表示质量最好。

G I S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①,建立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数据库

②,建立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库

③,建立区域环境质量信息与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④,建立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

⑤,环境监测

⑥,环境质量现状与影响评价

⑦,环境风险评价

⑧,环境影响后评估

水体污染: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的现象。与自然过程相比,人类活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耗氧有机物常用的参数有:化学需氧量(C O D)、生化需氧量(B O D)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水体自净:指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耗氧过程:碳化需氧量衰减耗氧、含氮化合物硝化耗氧、水生植物呼吸耗氧和水体底泥耗氧。

复氧过程:大气复氧和光合作用。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食品工业:将农产品加工成消费者能食用的食品,要经过一系列过程,例如精制、防腐、产品改性、储存和输运、包装或罐制造。食品工业中大宗生产的是肉类和肉制品、鱼类加工;奶及奶制品;谷类碾磨、输运和食品制造;水果和蔬菜加工以及罐头制造等。

食品工业排放大量含可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废水中还含较高浓度的悬浮物,可溶性固体和油脂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添加剂。在有机物中含氮有机物浓度较高;氨氮和磷等营养物浓度也较高。

制浆和造纸业:纸浆生产和造纸过程排放的废水是重要水污染源。制浆厂包括草类或木材原料处理、碱法或酸法蒸煮过程、打浆洗涤、增浓、漂白和碱回收等工序。造纸厂包括浆料处理、造纸机运转、转性和润饰等工序。

排放的废水分为制浆废水和造纸废水两类。制浆过程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木质素、糖类和半纤维素等有机污染物;在漂白过程中漂

白剂与有机物产生多种多样具有致癌性的氯代有机物;造纸过程中产生大量含微细纤维素的废水。

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从环境保护的目标出发,采用适当的评价手段,确定拟议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分为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

二、评价现状。三、选择模型并进行预测。四、提出对策。

水域功能按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划分类别。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分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选一个就选枯水期,因为枯水期河流自净能力最小。

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即超过了空气的稀释、扩散的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大气污染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大气污染物种类: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卤代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

扇形(亦称平展形):扇形发生在稳定层结大气条件下,由于湍流活动弱,烟流的垂直扩散受到抑制,所以烟流垂直向起伏不大,垂直方向的扩散远小于水平方向。在此情况下,扇形烟流的内部污染物的浓度是很高的,在其上下,则浓度很快降低。

熏烟形(亦称漫烟形):上层逆温或夜间逆温日出后逐渐消散抬升至一定高度,下层不稳定。空气污染物向上扩散受抑而为对流不稳定气流夹卷向下并被带到地面,使地面浓度剧增造成局地严重污染的状况。

波浪形(亦称链条形):波浪形出现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存在着较大尺度的湍流,烟流曲折呈环链状,由连续及孤立片组成,烟流各部分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皆不规律。由于烟流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摆动剧烈,主体易于分裂,因而消散迅速。

圆锥形:圆锥形出现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低层的大气层结与干绝热递减率相近。此种形状多出现于阴天风力又较大的天气。这时烟体外形清晰,烟流离开排放口一定距离之后主轴基本上保持水平如同一个椭圆锥。

屋脊形:出现的气象条件与熏烟型相悖,下部逆温湍流扩散弱,上层湍流扩散强,形成烟流下缘浓密清晰,上部稀松或有碎块。此型常于日落前后观察到,它对高架源排放较为有利。

山区地形、水陆界面和城市热岛效应是三个最典型的下垫面对大气污

染的影响。

烟囱有效高度: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由于排放物原始的动量及热量而造成的最大抬升高度之和。

简答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识别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包括高速公路、隧道、高架快速道路、机场、航道、港口、码头的建设等,其中对大气产生影响比较显著的有高速公路建设、城市高架快速路的建设和机场建设。

在识别交通运输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时要注意几个特殊性:

①,汽车尾气污染的特殊性:汽车排气量虽小,但汽车数量多,尾气成分复杂。

②,汽车尾气排放口高度接近于人的呼吸高度。在一定范围内,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③,汽车的体积小,流动性大。汽车尾气污染具有流动性、不确定性。交通堵塞地区的有害物质高于其他交通地区。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建设阶段与建成阶段。建设时期,大量的土地裸露,并且由于车辆的运输与开挖引起很大的扰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和地面扬尘是主要影响因素。公路建成阶段,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机动车辆往复行驶,排放废气,公路成为对大气环境影响的线污染源。

火力发电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识别

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煤炭燃烧后的排放。因此,煤炭的种类和排放的条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产生非常大的作用。不同的排放方式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产生作用。在识别大气环境影响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排放量都大。发电机组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②,一般都以高架点源的形式排放污染物。为提高扩散能力,根据发电容量和当地的地质和气象条件烟囱高度从60m到240m。

③,影响范围大。由于高架点源排放,虽然污染物被稀释扩散,但影响的范围大。有时会造成跨区域的影响,如酸雨的形成及其造成的影响。

填空

监测点位置的布设方法大致有如下五种:

①,网络布点: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监测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面源为主)的情况。

②,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该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向多变的情况。

③,扇形布点法:该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

④,配对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线污染源的情况。

⑤,功能分区布点法:该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上风向:关心点、敏感点、村庄。)

简答

防治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

进行土壤资源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土壤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条例。

(2)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重视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加强清洁生产意识,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

(3)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完善监测制度,加强事故或灾害风险的及时监测,制定事故灾害风险发生的应急措施,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发展的跟进工作。(4)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

加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加强土壤退化的防治试验研究,

加强土壤资源调查及土壤合理利用规划,

加强土地复垦试验研究。

环境噪声源大体可分为四类:

①,工厂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冲床等发出的噪声;

②,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卷扬机和推土机等发出的声音;

③,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船舶汽笛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声;

④,社会生活噪声:例如人群大声喧闹、高音喇叭和收放机等发出过强的声音。

噪声频率高于1000H z为高频噪声;低于500H z为低频噪声;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频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A声级适于评价一个连续的稳态噪声,但是如果在某一受声点观测到的A声级是随时间变化的。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昼夜等效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为严重,将夜间噪声进行增加10d B加权处理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小时A声级的平均值(L d n),单位为d B。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1)按投资额划分拟建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受拟建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简答

噪声防治对策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即把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发声小的或者不发声的设备,比如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音,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音,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①,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是高噪音设备尽可能远离噪音敏感区。

②,利用自然地形物降低噪音。

③,采用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即把非噪声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

④,采取声学控制措施例如对声源采用消声、隔震和减震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吸声、隔声等措施。

(3)保护人耳。通过评价提出的对策要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①,同一性原则

要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境规划之中,并在制定环境规划的同时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②,整体性原则

以整体观点认识和解决环境影响问题。提出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区域开发集中控制的对策基础。

③,综合性原则

在区域内广大地区和空间范围内,评价工作不仅要考虑社会环境,还要考虑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因此,在评价分析中必须强调采用综合的方法,以期得到正确的评价结论。

④,实用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集中在制定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对策方面,应该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效果上可靠,能为建设部门所采纳。

⑤,战略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从战略层次评价区域开发活动与其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区域开发活动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并从总量控制的思想提出开发区入区项目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方案。

⑥,可持续性原则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该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及其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帮助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改进功能的环境管理体制,以确保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区域内所有的拟开发建设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编制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编制之前。

意义:

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因此,可避免重大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

②,可为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筛选提供决策依据。

③,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环境状况和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有助于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规划和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促进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④,可以作为单项入区项目的审批依据和区域内单项工程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减少各单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也使单项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兼顾区域宏观特征,使其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同时缩短其工作周期。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化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建立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即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从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以及对区域社会经济活动起限制作用的环境条件两方面来构造,并且各指标应有明确的界定;

②,完备性原则:即尽量全面地反映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③,可量性原则:即所选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

④,区域性原则:环境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选取指标时应重点考虑能明显代表区域特征的指标;

⑤,规范性原则:即必须对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以便于计算,并对最终结果进行比较等等。

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而导致负面环境效应。

环境敏感区的分类:生态敏感区、文化景观敏感区、资源生态敏感区、自然灾害敏感区。

环境潜能分析:是指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别、需求以及环境潜能的关系,以了解环境特性对不同土地开发行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

环境限制分析:即发展限制分析,正是通过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行为以及环境敏感之间的关系,来了解环境特性对不同土地利用的限制。

论述

区域开发方案合理性分析

(1)区域开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分析:在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从开发区的性质和整个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分析开发区性质和选址合理性是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开发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区合理性分析:开发区规划合理性分析,不仅要看开发区与整个地域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一致性,而且要重视开发区内部布局与或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开发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①,工业区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工业用地合理性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关系分析和工业用地内部合理性分析。

②,交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开发区的交通运输担负着开发区与外界及开发区内部的联系和交往功能。交通工具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振动和尾气污染。因此,分析开发区交通布局的合理性,是开发区规划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布置开发区的内部交通,应:

A、根据不同交通运输及其特点,明确分工,使人车分离,减少人流、货流的交叉;

B、防止干线交通直接穿越居民区,防止迂回往返,造成能源消耗的

增加、运输效率的降低和污染的重复与扩大;

C、开发区对外交通设施,如车站等,尽可能布置在开发区边缘,对外交通路线应注意避开穿越开发区等。因此,在评价中应尽可能从上述方面论证交通组织的合理性。

③,绿地系统合理性分析:绿地对改善开发区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绿地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减噪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开发区绿地合理性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A、绿化面积或覆盖率:足够的绿地面积或绿地覆盖率是发挥绿地改善环境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规定郊区新建项目绿地覆盖率应超过30%,市区应超过25%,因此,在作开发区绿地面积分析时,应审查其绿地覆盖率是否达到标准。

B、绿化防护带的设置:绿化防护带的合理设置,可使开发区内污染源与生活区之间相隔离,从而减轻对生活区的污染影响。绿化防护带的位置可根据污染源的特点、自然条件或环境质量要求,通过扩散模式或风洞试验确定,也可通过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工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确定。

总之,开发区防护带的设置是否合理,取决于防护带位置是否合理,以及防护带有效宽度或距离是否能防止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或是否符合国家关于防护距离的规定。

论述1、2

1、区域环境管理指标选取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规范化原则,适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2、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所谓环境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有了环境目标就可以确定出环境规划区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控制水平。

确定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①,选择恰当的环境保护目标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

②,选择环境目标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④,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

初步确定环境目标之后,就要论述环境目标是否可以达到。因此,从整体上定性或半定量论述目标的可达性是非常重要的。

(1)从投资分析环境目标的可达性:环境目标确定以后,污染物的总量削减指标以及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建设等指标也就确定了。根据完成这些指标的总投资,可以计算出总的环境投资,然后与同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

(2)从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提高论述目标的可达性:我国五项新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发展到了由定性转向定量、由定源治理转向区域综合防治的新阶段。环境管理技术的提高必将进一步促进强化环境管理,为环境目标的实施提供保证。

(3)从污染负荷削减的可行性论述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在分析总量削减的可行性时,要分析目前削减潜力的可能性,然后粗略地分析今

后一定时期内可能增加的污染负荷的削减能力。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田和城市。

填空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专业判断法、调查评价法、费用—效益分析。

论述

如何使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1、就中国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状况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1)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需进一步拓宽: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上说,中国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偏重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较少。

(2)改进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要求运用于其中的评价方法也相应发展,而实际情况是评价方法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这就需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成果,比如流体力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

(3)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国公众有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力,有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出意见的权利。

(4)加强交流与合作:这要从两方面来做:一方面,环境科学本身是跨学科的科学,环境影响评价应及时吸收相关学科有用的发展成果,以充实自身,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

2、就世界范围来说,需要共同努力

(1)全球化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冲击:全球化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甚至政治的各个领域中的人类活动。这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而这种环境影响有其特定含义,既具有全球性。(2)全球性环境影响评价:全球性环境问题除酸雨、全球变暖、污染物越境转移等传统的问题外,又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另外,国与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资金、技术、物质发生转移,识别和评价由此对输入国环境状况的影响,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3)伦理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际公平。当代人的行为对下一代人的生存的环境影响如何识别和评价,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伦理观念。

(4)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环境是一个系统,研究环境状况,预测和评价它的发展趋势需要建立一个研究框架。

工程分析

定义: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作用:

①,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②,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

③,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④,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确认分担率

如果条件具备,应在当地环保部门的主持下,根据建设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预测的污染分担率、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改造和长远发展规划、当地的地理地形和气象特征等因素给出各污染因子的标准分担率。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应在对评价区及其界外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和预测之后,按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比较合理的标准分担。治理环境保护对策,应力求减轻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良影响,并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

环境保护对策:

①,改变原燃料结构。

②,改进生产工艺。

③,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环保治理

④,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

⑤,重点污染源的合理烟囱高度原则。

⑥,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途径。

⑦,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⑧,当地土地的合理利用或调整。

⑨,厂区及评价区的绿化,必要时可提出防护林带的设置方案。⑩,环境监测大纲的建议。

11,关于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议。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一、了解项目背景 1、了解该项目用地是否经过土地局、发改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2、了解该项目的工艺、设备、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了解当地的产业和发展总规划 二、项目开展 1、实地调研 厂址(四周边界情况、用地情况、居民点分布) (1)场地建设情况(已建设的房屋不考虑施工影响) (2)该地生态状况(植被、河流等) (3)保护区 敏感点确定(要有照片) (1)居民点(距离、方位、影响人数、居民点名称) (2)河流(方位、距离、水文特征) (3)地下水(有无水井、温泉等) 2、进行公共参与(环评报告书有要求) (1)贴公示(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需对公示进行拍照) (2)对相关政府部门(村镇居委会等)及公众(附近居民点)进行问卷调查 3、安排监测(联系监测公司,了解监测因子) (1)声(场界噪声、居民点噪声) (2)气(居民点空气污染) (3)水(河流、地下水) 三、编写环评报告 1、分配章节(看导则、了解评价内容和重点)

2、书写 (1)总论(体现标准要准确、评价等级) (2)工程分析(用总结性的语言分析污染源及要采取的措施) A、工况(现有状况、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B、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种类、量、浓度) C、概述污染防治措施 (3)环境概况 A、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B、当地规划概况 C、环境现状(通过监测,包括背景值的调查和现状叠加) (4)施工期环境影响 A、生态(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占地情况) B、噪声(施工机械噪声) C、水(施工期生活污水、设备废水) D、气(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废气) E、固废(生活垃圾、土渣、建筑垃圾) (5)运营期环境影响 A、噪声(产生噪声设备、位置、原强)预测并作出等声线图 B、水(排放的污染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还是非正常排放) C、气(气象参数,包括:风速、方向、预测敏感点增量) D、固废 E、生态(主要针对生物量方面) (6)环保措施(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其核心因子为公共参与) A、通过公示反映出来 B、问卷调查情况(调查人员信息、调查结果) C、意见反馈(对于反对者的意见回访)

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价报告书简本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年收集、综合利用废酸15万吨、废碱液2万吨、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23000吨、废有机溶剂1000吨、废矿物油500吨项目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乙字1976号) 2015年5月

1、项目概况 1.1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1.1项目建设地点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钱桥镇胜丰工业园内(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1.1.2项目背景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为危险废物经营处置单位,专业从事水处理技术服务、环保工程调试安装、以及废乳化液、废碱液、废酸、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现由于企业危废处置量及工艺发生变化,物料用量及配套设施有调整,根据环评法,无锡市惠山区环保局要求该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生产工艺 1.2.1概况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由原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无锡惠钱水处理有限公司合并而成。合并后,全厂现有员工75人,生产工人采用两班制,每班8小时,每年工作300天。企业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见表1.2-1。 表1.2-1 收集处置危废的种类和数量表 1.2.2建设及调整内容、存在问题 1.2.2.1建设及调整内容 1.2.2.1.1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表1.2-2 企业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1.2.2.1.2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根据工程分析和现场踏勘,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现有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与原环评报告存在一定变化。由于原报告中设备比较笼统,未将主要岗位的设备说明清楚,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后评价进行了细化。 实际生产装置区主要设备详细情况见表1.2-3。 表1.2-3 无锡金鹏水处理有限公司实际主要生产设备配置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docx

一、名解 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具体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环境标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经常用流程图来表示。 环境影响识别: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的定量描述即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和预测。 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和方法标准。 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功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环境标准的等级: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标准。 执行关系: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执行,行业标准优先于地方标准执行。 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水体自净: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 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i=mi/ci 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筛选: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问答题: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 答:⑴具有法律强制性。⑵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⑶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⑷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⑸分类管理。 1.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作用? 答:[1]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 知道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 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 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3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是怎样划分的?论述各级、各类环境标准的关系? 答:它分为两级、7种类型. 此外.还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 (4)环境方法标准 (5)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6)环保仪器设备标族 [7)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总之,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推的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故标淮 是实现环境质量标肤的主要手段和搭仇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个助指 导性标准,是制定其他各种环境标准的总原则t程序和方法。向环境方法标准、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环评(简本)doc-昆山环境保护局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 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1总论 1.1 任务由来 计算机资讯、通讯、以及消费性电子(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3C产业)已成为全球工业中成长最快速的产业。印刷线路板乃是提供电子零组件安装与插接时主要的支撑体,是所有电子资讯产品不可缺的基本构成要件。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富民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亿2千万万人民币,主要生产单、双面及多层柔性线路板、高密度多层刚性线路板,年产量为12万平方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委托苏州工业园区新东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材料,经过踏勘现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调查、收集并核实有关项目资料,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该项目的工程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环境保护有关部门的要求,编写了《昆山大洋电路板有限公司年产柔性线路板9万平方米、高密度刚性线路板3万平方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生产运营后对周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库2016重点题库(参考答案)给学生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99+ 2、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3、下列不属于“三本帐”内容的是(c ) A 现有工程排放量 B 新扩建工程排放量 C 现有工程事故排放量 D 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所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4.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含二氧化硫的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产生量为18g/s,测得脱硫装置出口气体为80000m3/h,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为200mg/m3,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为( C )。 A.86.2% B.90.0% C. 75.3% D. 73.4% 解析:计算型。脱硫效率为:1-80000×200/(18×1000×3600)=0.753=75.3%,注意单位变换

5. 下列选项中,(C)是新建项目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A、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B、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C、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减去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新建项目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的污染物排放量 6.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 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 倍 B.超标1.3 倍 C.超标0.3 倍 D.未超标 解析:B,要求型。要清楚水质因子标准指数和超标倍数的关系,1 为标准值,大于的部分即为超标。 7.某大气环境监测点总监测数据50 个,其中,超标数据有15 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数据有8 个,未检出点数的数据有5 个,则超标率为()。 A.40.5% B.35.7% C.33.3% D.30% 解析:A,计算型。在计算超标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数据,比如不符合要求的、未检出的,主要影响的是总监测数据。总的里面包括未检出的,但是不包括不符合要求的。所以,超标率=15/(50-8)=35.7%。 8.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包括()。 A.噪声源现状评价 B.声环境现状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附件一: 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二OO五年五月

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本规定引用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建设项目,其它类型项目可参照执行。火电、石油化工、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交通及港区码头等建设项目执行相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定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报告表中专题评价执行本规定相应要求。 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准确描述项目拟建地所在行政区(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省、市、县、镇村。 详细规范描述评价区所属水系,说明水系水文特征及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排污及废水受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指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渔业水域、重要湿地等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规范描述当地气候特征,给出常年风玫瑰图。说明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以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1.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1.2.1 区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保发展现状。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说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水域与岸线利用、生态保护、以及太湖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太”清水通道、沿岸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内容。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臵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阐述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条件及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保规划的批复意见。 1.2.2 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 说明本区域是否属于“两控区”或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等。说明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列出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内无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如废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1.2.3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等,按表1-1填写: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华安工业集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规划背景 华安县丰山工业集中区位于华安县东南部的丰山镇、漳州市区北郊,东邻长 泰县,北连华安县沙建镇,西南与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接壤。集中区距漳州城区18公里,距离厦成高速(规划2009年建成)玉兰枢纽互通口不到1公里,距离漳龙高速华安互通口仅6公里,鹰厦铁路贯穿集中区东侧的镇区,漳州至龙岩的省道(208)漳华线穿境而过及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工业区独具交通、地理、水能优 势。 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厦漳泉龙城市联盟,华安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安县丰山镇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漳州市经济发展圈的四个乡镇之一,华安工业集中区是市委市政府实施“两区三片”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发挥华安县丰山镇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工业园区启动,龙头企业带动,工业项目拉动,优质服务推动”的发展思路,实行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工业企业取得较大发展。 华安工业集中区地处华安县南大门丰山镇,是华安县承接大工业、大项目的平台。2005年工业区创办以来,共有53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4个,其它项目也正在开展征地、办证等前期工作。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创产值150亿元,税收7亿元以上。但是,由于华安工业集中区目前尚未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在融资、征地、机构设置、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严重阻碍了工业区的开发建设。为此,华安县正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将华安工业集中区列入省级经济工业区。 华安工业集中区?新社工业园位于丰山镇九龙江北溪以西的地区,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324hm2,从2005年发展至今,区内工业用地现已基本饱和,拓展空间有限。为此,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华安县工业集中区此次拟在现有新社工业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1.环境影响 ⑴定义: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⑵研究目的: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 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措施限制人对人的不利影响) ⑶分类,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不利与有利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不同的个人、团体、组织等由于价值观念、利益需要等的不同,对同一环境变化的评价会不尽相同,导致同一环境变化可能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影响不易。 2?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使人类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环评法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⑴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⑵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即需要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2?我国环评制度的特点: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②分类管理、 分级审批;③明确规定鼓励公众参与;④环评内容丰富,为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数据;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技术审查制度。 分类管理:按照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造成重大影响、轻度影响或影响很小的,分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这一特点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 全面评价;②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 报环境影响登记表;④新建项目强调选址的环境可行性;改扩建和技术改进项目突出 分级审批:对于不同投资主体、不同投资规模、不同行业等的建设项目,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县等不同级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其环评文件。原则:对资源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一些行业和项目提高审批等级。 意义: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制度适应了我国具体国情和政治体制,对于提高环评管理审批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3?公众参与的两个阶段: ⑴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 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类似于国际通行的程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 从建设方的环境影响申报(咨询)开始,环保管理部门根据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筛选)的原则,提出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类型并明确审批部门,建设方根据环境影响申报/咨询意见,委托具有恰当资质的环评 机构开展环评文件的编制工作,期间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受影响公众的意见。环评文件需经环保部门的评估或咨询机构(如有行业主管部门,则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专家评审后出具评估意见,再报审批部门审批,审批过程中需要有公众参与。建设方获得批文后方能施工,在施工结束后仍向审批环评的环保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完成竣工验收报告(监测报告、调查报告)并通过竣工验收后正式投产。按法律法规进行后评估及跟踪评价。 环境影响申报,开始项目论证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开始设计 编制竣工验收报告(监测报告-污染类,调查报告-非污染、生态类) 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产后评估及跟踪评价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课后题及复习资料

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具体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环境标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经常用流程图来表示。 环境影响识别: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要素优劣进行的定量描述即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和预测。 环境质量标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和方法标准。 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功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环境标准的等级: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标准。 执行关系: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执行,行业标准优先于地方标准执行。 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水体自净: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 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i=mi/ci 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筛选: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指一定是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收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浓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原材料的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有关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 (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 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论

国环评证乙字第2225号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三月

1 项目概况 福州桂湖生态温泉城(融汇泉景A区)选址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湖山村胡中村。征地面积117550m2,实用地面积117550m2(合176.24亩),总建筑面积298143.9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29140.3m2,不计容建筑面积69003.6m2;住宅面积223644.3m2,幼儿园面积3430.2m2,物业管理面积795.7m2;容积率1.95,建筑密度16.9%,设地上、地下机动停车位1841辆。项目总投资23.0115亿元。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施工期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施工废水、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运营期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商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2.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水环境保护目标:桂湖溪。 (2)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断面各现状评价因子标准指数<1,均未出现超标。桂湖溪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施工期净车废水、地下涌水、桩基泥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因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建议采用“化粪池+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桂湖溪。桂湖溪无饮用水源地,且根据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各断面的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项目施工时间短暂,废水量较少,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a.分析表明项目雨水经收集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区外规划路市政雨、污水管网,污水最终由桂湖片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 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 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 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 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1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EIA):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管理服务。 4、环境质量:所谓“环境质量”,一般是指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5、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了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6、环境标准值: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污染物的含量(上限)。 7、环境基准值:环境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不产生有害或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 8、环境本底值: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某一地区的元素含量。 9、环境基线值:某地区日常监测所获取的某元素的现状实际值。 10、环境背景值: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相对清洁区监测所得的统计平均值。 11、环境标准的两级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 我国分为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其它标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 总则 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防治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滦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1 规划概况 1.1 规划背景 随着滦河流域气候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内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平原河道防洪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新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流域综合规划,在流域水资源配置、防洪工程建设、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为此,在海河水利委员会统一部署下,为协调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关系,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开展了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为流域经济快速平稳有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1.2 规划任务 1.2.1规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为2010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 1.2.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滦河和冀东沿海诸河,总面积为5.55万km2。其中:滦河流域的面积为45872km2,滦河冀东沿海包括陡河、洋河、沙河、石河等,面积为9650km2。 1.2.3规划任务 1、配合减灾体系建设,完善防洪工程 2、扩建城镇供水设施,实施灌区节水改造,保证城乡供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3、增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水质,维护河流健康 4、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与景观 5、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建设

1.3 规划主要内容 1.3.1 防洪规划 1、水库工程规划 (1)水库除险加固 滦河流域内需要除险加固的3座大型水库和9座中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部分小型水库尚存在各种病险问题需要进行除险加固。本次规划到2020年完成流域内全部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小(Ⅰ)型水库24座,小(Ⅱ)型水库144座。 (2)新建水库 规划期内主要包括在建双峰寺大型水库、新建老亮子、四道河子、西庙、燕子窝四座中型水库。 2、滦河干流规划 (1)山区重要河段治理 滦县铁路桥以上山区干流河段治理包括滦河武烈河口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板城段、双滦区段;承德县的滦河大杖子段、青龙河口段、迁西县段、迁安县段等,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 (2)滦县铁路桥以下干流治理规划 ①防洪大堤整治工程 滦河左、右防洪大堤治理标准均为5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按25000m3/s 进行治理。滦河右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低,防洪保护区面积大且防护目标重要,治理措施以堤防超高2m进行治理;滦河左大堤外围保护区地势较高,堤防溃决后造成的淹没灾害相对较小,治理措施以地方超高1.5m进行治理。 ②防洪小埝整治工程 按照保护对象的总体要求,近期防洪小埝的规划标准提高至5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8230m3/s;最终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13600m3/s。堤防等级为5级。根据防洪小埝的等级、性质以及工程总体布局,本次规划中将防洪小埝左右堤的堤顶超高统一确定为1.00m。左、右小埝规划堤顶宽度均为4.5m,迎水坡、背水坡坡度均为1:3。为满足汛期交通需要,防洪小埝堤顶统一规划为碎石路面。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 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是由国家环境保 护局1993年发布并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的。2021年由环境保护 部修订并发布,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自修订后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废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21)规定了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适用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 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 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接受环境影响 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在研究相关技 术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实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展开初 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 状资料,能够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秦,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 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实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展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实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展开公众意见调查。若建设项目需要实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实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篇三】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依法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注重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集与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复习题集及答案 填空题: 1、环境标准的分类:(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综合性)(指导性)。 3、生态多样性含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是世界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 4、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影响因素的识别)(影响对象的识别)(影响效应识别)。(注意主体和受体识别的容) 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大气自净能力:是指由于大气自身的运动而使大气污染物输送、稀释扩散,从而起到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包括(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清除)等机制。 7、清洁生产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8、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10、三个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服务期满后或退役期)。 11、生态系统的定义: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运行过程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调节反馈)的调控过程。 12、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得到的。 13、(水)和(湍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热力因子) 14、大气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工业粉尘)。 15、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16、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按生产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和(面源)。 17、噪声痛阔定义及其指标(使人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声压值为:20Pa) 18、焚烧时产生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二恶英类) 19、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500米) 20、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总氮)(总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