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07-14考研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中科院07-14考研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中科院07-14考研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中科院07-14考研地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该文档还可见附件)

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20分)

1.北京市的经纬度为(116.400,39.900),在UTM格网系统中所处的UTM带应该是:(A)20带(B)30带(C)40带(D)50带

2.墨卡托投影属于下列哪种投影?

(A)等积投影(B)等距投影(C)等角投影(D)等方位投影

3.下列矢量数据格式中,属于非拓扑数据结构的是:

(A)ArcInfo Coverage (B)Arcview Shape (C)TIGER (D)POLYVRT

4.在下列多边形M和多边形N的空间关系中,哪种不属于拓扑关系的范畴: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M位于N的内部

(C)M和N分离

(D)M与N重合

5.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地图叠加分析:

(A)相交操作(INTERSECT)(B)缓冲区分析(BUFFER)

(C)联合操作(UNION)(D)层叠加操作(IDENTIFY)

6.关于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是一种全局插值方法

(B)控制点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对插值结果的精度没有影响

(C)控制点与未知点的距离越近,其权系数越小

(D)在对某未知点进行估计时,如果参与计算的控制点的属性值为正,则未知点属性的估计值也必为正

7.地图制作需要理解色彩的三个属性。其中,颜色的丰富程度或鲜明程度所指的属性是:(A)色相/色别(hue)(B)色值/亮度(value)(C)饱和度/彩度(saturation/chroma)8.目前,数据库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模型是:

(A)层次模型(B)树状模型

(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9.以下哪种问题需要用到网络分析:

(A)邻域运算(B)资源配置

(C)成本距离量测运算(D)分带运算

10.我国南方山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若要对某县所辖山区的滑坡、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哪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A)坡度和地质图(B)坡度和海拔高度

(C)坡向和坡度(D)坡向和地质图

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解释5分,共计30分)

地理信息系统,大地水准面,空间索引,泰森(Thiessen)多边形,流域分析(Watershed Analysis),半方差图(Semivariogram)

三、简答题(每道简答题10分,共计50分)

1.说明局部运算与邻域运算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基本用途。

2.简述最短路径分析的原理及其应用。

3.试比较不规则三角网与高程格网在数字地形的构造与分析中的优劣。

4.简要说明GIS建模时选择栅格或矢量模型的依据。

5.已知栅格数据如下所示,按照Morton扫描顺序(起点位于格网左上角,终点位于格网右下角),写出栅格的游程编码。

3 3 5 5 1 1 1 1

1 3 5 5 1 1 1 1

5 5 7 7 1 1 1 1

5 5 7 7 1 1 1 1

7 7 7 7 5 5 3 3

7 7 7 7 5 5 3 3

7 7 7 7 5 5 3 3

7 7 7 7 5 5 3 3

四、论述题(每道论述题25分,共计50分)

1. 拟给某重大工程进行选址,要求其邻近海岸线,地形坡度小于5 度,基岩为砂岩或花岗岩,并远离居民区。请以GIS 为工具,设计为该重大工程选址的详细步骤。

2. 结合你的专业方向或研究兴趣,谈谈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前景。

(提示:可以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土地资源调查、地质找矿、环境监测等方面选择一个应用领域进行论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兴趣选择你所熟悉的应用领域进行论述)

2008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839

一、名词解释(5分*10)

地理空间,地图符号,空间元数据,空间数据质量,拓扑关系,栅格数据模型全球定位系统,地理编码,DTM,缓冲区分析

二、简答(8分*5)

1、空间数据的特征

2、栅格数据模型和矢量数据模型的比较

3、空间分析的方法

4、网络GIS的主要特征

5、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三、论述(20分*3)

1、GIS的组成及其功能

2、地理网络分析的方法

3、空间索引的方法和特点

2009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839考研试卷(回忆版)

一、选择题(以下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20分)

1、元数据FDGF

2、分幅UTM编码

3、SQL语言查询

4、拓扑结构COVERAGE

5、时间距离相等

6、空间差值分析7-10忘了

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解释5分,共计30分)

1、空间索引

2、大地水准面

3、标准线

4、地址匹配5-6忘了

三、简答题(每道简答题10分,共计50分)

1、编码方面的,自行Moton序编码,四叉树画法。

2、传统数据库的类型,为什么不适合制作……

3、雨量估计(A、数目估计的方法B、构建泰森多边形的方法C、总降水量的计算)

4、矢量数据结构转化成栅格数据结构的方法。

5、什么是空间关系,空间关系的类型。

四、论述题(每道论述题25分,共计50分)

1、谈一下你对当今GIS技术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并说明之。

2、居住区选址的思路。

2010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839考研试卷(回忆版)

一、选择题(以下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20分)

1、UTM和高斯转换

2、二值化是针对什么的3-10忘了

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解释5分,共计30分)

1、三次卷积插值

2、晕暄法

3、地面控制点

4、地图叠加5-6忘了

三、简答题(每道简答题10分,共计50分)

1、四叉树编码过程结果,既能无损压缩又能有损压缩的格式。

2、道格拉斯普克简化的方法,画出一步,说明其缺陷。

3、元数据及其内容。

4、道路和草坪的实际面积计算,造成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5、说明反距离权重插值的原理,及选择局部插值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道论述题25分,共计50分)

1、四川大熊猫选址,用指数模型。

2、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关于全省各县的各种统计数据,并能在图上显示各县的经济情况。

2011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839考研试卷(回忆版)

一、选择(每个2分,共20分):

1、南极地区适合的投影方式:

A、圆柱投影

B、方位投影

C、伪圆柱投影

D、多圆锥投影

2、矢栅转换中不适合用的方法:

A、面积占优法

B、中心点法

C、长度占优法

D、重要性法

3、对元数据影响较大的标准:

A、OGC

B、FDGC

C、ISO …

4、对地图叠置四个操作出的选择题

5、不存储拓扑信息的是:

A、Coerage

B、shapefile

C、双重独立编码

D、geodatabase

(6-10缺)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数字化、重分类、地图叠置、专题地图、地貌晕渲图、大地基准

三、简答(每个10分,共50分):

1、Morton码为何能表示空间位置?给出一个栅格数据的线性四叉树十进制Morton编码,要求推原栅格,并用游程编码对栅格数据第一行进行编码;

2、什么是色调,明度和彩度?并阐述其他常用的色彩方案;

3、DEM的含义,并列出至少五个应用;

4、空间插值的含义及利用IDW阐述基于采样点生成规则高程格网的过程;

5、点线面常见拓扑错误。

四、论述(每个25分,共50分):

1、舟曲县城选址;

2、给出一段材料,阐述GIS在城区网格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提出解决方案(城区网格管理系统:将城区化成一个个格网,对每个格网如清洁人员、城管人员、基础设施等分别进行管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该文档还可见附件)

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6 题,小计30 分)

(1)大地基准

(2)拓扑

(3)屏幕数字化

(4)图幅拼接

(5)HSV 模式

(6)地理可视化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7 题,小计70 分)

(1)IDW 插值常要求用户做以下操作,运用GIS 知识说明所做操作的意义,并

解释搜索半径类型不同则用户输入选项不一样的原因。

λ输入点图层数据;

λ选择Z 字段;

λ输入次数(order);

λ选择搜索半径类型,如果选择半径为可变类型,则要求用户输入点的数目和

最大搜索距离,如果选择半径为固定半径类型,则要求用户输入距离和最少

的点数。

(2)写出高斯-克里格投影的变形特点以及选择分带投影的原因,并说明该投影

方式适合的地图比例尺。

(3)现有一幅扫描后的等高线图,请问将该图转换为一个含有高程属性的矢量

图的方法?

(4)仿射变换的原理是什么,在地理配准中有何用途?

(5)写出用线性四叉树编码(以十进制Morton 码为例)栅格图像的原理,怎样才能够通过该编码获得栅格单元对应的空间位置?

(6)什么是空间索引,建立空间索引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GIS 软件常用的空

间索引技术(写出三种以上)。

(7)举例说明局域运算和邻域运算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5 分,共2 题,小计50 分)

(1)论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误差来源及数据质量

控制的主要方法。

(2)2011 年 3 月,日本9.0 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福岛第一核电站6 座反应堆不同程度被损坏,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核泄漏可能会对我国的影响以及

影响的程度,并讨论该事件对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借鉴意义

2013年中科院839地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6 题,小计30 分)

(1)专题地图

(2)四叉树编码

(3)无损压缩

(4)TIN

(5)空间分析

(6)地图符号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7 题,小计70 分)

(1)什么是拓扑关系,GIS 中建立拓扑关系有什么优缺点?

(2)图形编辑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数字化时纸质底图发生扭曲形变需要用什么

方法进行纠正?

(3)请说明多边形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方法。

(4)在栅格数据存储时,一般GIS 软件包中会有一个头文件表示该栅格数据的相关信息,请问头文件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怎样才能确定某一个行列的空间位置?假设有如下栅格数据,请按照十进制Morton 码编码方式对该数据进行编码压缩并写出编码结果。

A ABBCCCC

C ABBCCCC

B B D D

C C C C

B B D D

C C C C

D D D D B B A A

D D D D B B A A

D D D D B B A A

D D D D B B A A

(5)简述高斯克里格投影与UTM 投影的区别,高斯克里格投影在我国主要用在何种比例尺的地图上?

(6)什么是空间数据的元数据?它在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有哪些?

(7)什么是色调、明度和彩度?简述常用的色彩方案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5 分,共2 题,小计50 分)

(1)阐述空间数据引擎(Spatial Data Engine)的概念、特点及涉及的主要技

术,并列出两种以上常见的空间数据引擎。

(2)我国一位知名专家指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请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举例说明智慧城市建成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014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839考研试卷(回忆版)NEW

名词解释.

1游程编码,2标准线,3合并,4局部函数,5数字正射影像,6仿射变换

简答题

1投影文件包含哪些信息。2dem在洪水灾害的应用。3重采样及方法简述。4dj算法计算题。5缓冲区分析及应用。6.GIS软件中设置属性符号时常用分类的方法,写出5种常用的数据分类方法。

7.什么是空间自相关?GIS中哪些功能会用到它?

论述

1城市居民受pm2.5危险性分析方案25分

2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就是完全掌握了地理信息系统说法,给出你的观点10分

3网络gis架构模式,客户端,服务器分别功能10分

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1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51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完整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51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完整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1.鞭毛和菌毛 2.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3.微生物生态系统 4.生命三域学说 5.生物修复 6.前体激活 7.无义突变 8.原生质体恢复 9.病毒的核衣壳和包膜 10.人工免疫和免疫调节剂 二、匹配题(每空1分,共20分。每个答案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问题)(一) 1、首先发现微生物的人a、Alexander Fleming 2、否定“自然发生说”的人b、Louis Pasteur 3、发现青霉素的人c、Robert Koch 4、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的人d、Watson 5、提出双螺旋结构的人e、Antony van Leeuwenhoek (二)

1、蓝细菌 2、大肠杆菌b、化能异养 3、硝化细菌c、碳源 4、紫色非硫细菌d、光能自养 5、CO2e、光能异养 (三) 1.信号肽a.切除修复 2.包涵体b.核糖体和DNA结合位点 3.细菌转化c.与细胞膜进行结合 4.光复活d.外源基因的表达 5.SD序列e.蛋白和DNA的融合 (四) 1、NK细胞a、特异杀伤 2、噬中性粒细胞b、自然杀伤 3、巨噬细胞c、体液免疫 4、T细胞d、吞噬作用 5、B细胞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微生物按照()染色法可以分为()和()两种。 2.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此外还有少量的()和()。 3.微生物命名法的主要根据是林奈的()法,种名主要由()和()构成。 4.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主要有()、()、()、()、()和水这6种。 5.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竞争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下面是由托普仕留学(中国首家高端精品留学机构)专家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的介绍,希望对准备去留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SRI) 该公司成立于1969年,总部在美国加州,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商,其商业合作伙伴计划,在全球有超过2000个领域开发商、咨询服务商、增值代理以及数据提供商,与分布在80个国家的国际代理一起,构成了ESRI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 2、东方道迩数字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之一;公司侧重于空间信息领域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空间数据产品。公司以发展成“世界数据工厂”为目标。 3、北京北方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在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成立北京公司。该公司以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4、中国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中国乃至亚洲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企业,主要从事GIS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软件的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 Note: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GIS从实验室转变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工业。——Jack Dangermond Jack Dangermond是ESRI公司创始人,现任总裁,被公认为GIS业界先驱和技术领导者。2008年1月21日-22日,Jack Dangermond先生先后到访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他的演讲中既有宏观的谈论GIS在改变世界中的价值,也具体谈到了未来GIS的发展的趋势,以及他本人对GIS产业发展的看法和感受等。致力于学习GIS的学生可以详细阅读他的演讲稿,相信对求学之路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由托普仕留学(中国首家高端精品留学机构)专家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的介绍,希望对准备去留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或者感兴趣的话,可以咨询托普仕留学专家。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2018环境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包含体: 细胞膜: 衣原体: 同宗配合: 酵母菌: 生态系统: 碳源: 拮抗: 菌种复壮: DNA的变性: DNA复制: 根际微生物: 物质流: 类菌体: 硝化细菌: 细菌活性污泥法: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细胞固定化: 堆肥化:

自生固氮作用: 二、是非题 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 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 微生物生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 > 碱基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存在于RNA或DNA,但只RNA中有胸腺嘧啶。( >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 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三、选择题 1.大部分微生物___。 (a>是原生动物(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2.噬菌体是一种感染____的病毒。 (a>酵母菌(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d>原生动物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___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4.下列微生物中,_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 5.下列能产游动孢子的霉菌是____。 (a>腐霉(b>毛霉 (c>赤霉(d>青霉 6.硝酸细菌依靠____方式产能。 (a>发酵作用(b>有氧呼吸(c>无氧呼吸(d>光合磷酸化 7.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____ (a>5.0-6.0(b>3.0-4.0(c>8.0-9.0(d>7.0-7.5 8.进人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____。 (a>乙醇(b>丙酮酸(c>乙酰CoA(d>三磷酸腺苷 9.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___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b>在低浓度氧中 (c>没有ATP或葡萄糖(d>只在有病毒时 10.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____。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1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_____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d>菌体体积减小 12.下面所有特征皆适用于胞嘧啶和胸腺嘧啶,除了___之外。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中科院地理所GIS历年真题

中科院地理所1997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拓扑关系 2.缓冲分析 3.关系数据模型 4.空间叠加 二、简答题 1、GIS的主要功能略 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 三、问答题选2 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 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 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 中科院地理所1998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包括答案)(这年的博硕一样的)一、名词解释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指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超出、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空间拓扑叠加——即overlap,指针对多种类型输入数据层的某种函数的叠加运算,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间位置叠加到一起,合成新的一层,是GIS 中最常见的模型分析方法叠合过程,往往是对空间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作集合的交、并、差、余运算,并可进一步对属性作其它的数学运算包括面与面、线与面、点与面的叠合也可分为简单的视觉信息叠合和较复杂的分类模型叠合。 数字地形模型——即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二、简答 1、GIS构成 答: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等)、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中央处理机CPU 和磁盘驱动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 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 (2)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而强有力的组织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另外,从系统的数据处理看,GIS 由5 个基本模块组成数据输入子系统、数据存储与检索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和数据输出子系统组成。 1、关系数据库构成 2、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

环境工程A-考研真题(98-09年)中科院生态中心+11年

中科院生态中和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工程A考研试题98-09年 1998年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试题 简述以下各题(共四题30分) 1 废水有机物的主要特性指标及相关性。(6分) 2 胶体颗粒的基本特性及带电原因。(8分) 3 废水脱氮、除磷的目的及方法。(8分) 4 给、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分) 5 滤料层在过滤工程中的水头损失经验公式为 式中:沙层的水头损失(厘米);–过滤速度(厘米/秒); –沙层孔隙率;–沙层的当量粒径(厘米)。试论述与、及之间的相关关系。(15分)5 为什么用氯处理含氰废水是要严格控制pH值,以液氯处理含络氰化铜离子废水时,理论上需要多少活性氯?(15分) 6 膜分离法主要包括哪几种方法,试从其主要两种方法在其原理、设备构造、运行条件及其适用范围进行对比?(20分) 7 试论述好氧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范围,以及近年来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发展趋势?(20分)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199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试题名称:环境工程学 一.简述下列各题(每题8分) 1.列出五种评价诚市污水的指标,并说明其所代表的意义。 2.按照污水处理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几级处理?简述其内容。 3.目前常用的给水消毒方法有几种?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4.天然水体中主要的离子成分有哪些?简述其相关性。 5.什么叫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举出五种实例。 二.计算题(20分) 某地表水源的总碱度为0.2mmol/L,市售聚合氯化铝(含Al2O3约16%)投量28mg/L,试计算需加石灰(市售的纯度为5%)多少mg/L?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及近年来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2.概述常规给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原理及各单元的作用。如水源受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微污染时,应增加哪些其他工艺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200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一.说明下列各指标或参数的意义,并注明其单位(2×5=10分) 1.BOD5 2.氧转移效率(EA) 3.污泥龄 4.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或溢流率) 5.滤池反冲洗强度 二.简述下列各题(5×6=30分) 1.简述混凝机理。 2.快滤池的冲洗方法有几种?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3.什么叫水体污染?污染类型有哪几种?

微生物考研试题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 微生物学试题(一) 一、写出下列名词解释的中文翻译及作出解释 1.Gram positive bacteria 2.parasporal crystal 3 ,colony 4, life cycle 5,capsule 6,endospore 二、简答题 1,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2,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 _______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__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_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___和___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_____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食用菌是由 ______和 ___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__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______。 10.根瘤菌可与_________共生固氮 四、学名互译 1.A.niger 2.B.subtilis 3. B.thuringiensis 4. A.oryzae 微生物学试题(一)答案: 一,1,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染色后最终染成紫色的菌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半胞晶体3,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5,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二,1,①在微生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上,通过食品罐藏防腐,酿造技术的改造,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以及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发明,使得 古老的酿造技术迅速发展成工业发酵新技术; ②微生物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例如,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生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以菌做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③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当代全人类广泛的重视。微生物是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角色;是生态农业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首要推动者;以及是环境污染和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等等。 ④微生物与在食品上的应用。调味品,发酵食品,酸乳,蔬菜加工。 ⑤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抗菌素,维生素。 ⑥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得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得其保持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较薄,外膜层内酯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燃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保留最初的紫色。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一)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快

中国科学院大学838环境化学2015年考研真题答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838环境化学 智从教育独家编辑整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拮抗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输入集体,其中一种化学物质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质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质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物质任何一种单独输入机体的强度。 2.生物放大: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积蓄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增大而提高的现象。 3.光化学第一定律:首先,光子的能量大于化学键能时,才能引起光解反应;其次,分子对某特定波长的光要有特征吸收光谱,才能产生光化学反应。 4.酚酞碱度: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强酸滴定,当溶液由较高的pH值降到8.3时,此时表示OH-被中和,CO32-全部变成HCO3-,作为碳酸盐只中和了一半,得到的结果称为酚酞碱度。 5.矿化作用::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过程的总称。 6.Fenton试剂:指在天然或人为添加的亚铁离子时,与过氧化氢发生作用,能够产生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的试剂 7.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 8.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9.干沉降: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10.PM2.5: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一、考试内容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要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2、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 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方法 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方法 空间数据索引与查询分析 常见的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 3、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 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 空间数据编辑与拓扑关系建立 地图拚接与裁剪 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 数据显示与制图 4、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空间数据插值方法 趋势面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反向距离加权法、样条曲线法等 常见的矢量数据分析方法 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常见的栅格数据分析方法 局部运算、邻域运算、分带运算、成本距离量测运算等 5、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 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表示方法:DEM vs TIN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制图与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的常见用途 6、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专业术语,理解我国大地坐标系和常见地图投影的参数,理解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理论,掌握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方法。 2、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 比较深刻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常用空间分析方法,能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资源与环境评价、城市与区域规划等应用实例进行简单的综合分析,了解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软件,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有一定的认识。 三、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三小时,试卷满分数150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 (美) Kang-tsung Chang著, 陈健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陈述彭、鲁学军等.《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微生物学考博试题答案

2010年中科院微生物考博真题答案 1.通过核酸分析鉴定微生物的主要方法,试简述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点和 基本操作步骤 (1)G+C含量的测定 (2)核酸分子的杂交:DNA-DNA杂交;DNA-rRNA杂交;核酸探针 (3)16s rRN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的原理:核糖体rRNA对所有生物的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16 S rRNA在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被称为细菌的“分子化石”。在16S rRNA 分子中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此很适于对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种生物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其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借鉴恒定区的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RNA 基因片段扩增出来,测序获得16S rRNA基因序列,再与生物信息数据库(如GenBank)中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比较,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该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之间在分子进化过程中的系统发育关系(亲缘关系),从而达到对该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目的。通常认为,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小于97 %,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种,同源性小于93~95 %,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属。 优点:(1)rRNA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其功能是任何生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其功能保持不变。 (2)16S rRNA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它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16S rRN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适中,便于序列分析。 (4)16S 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中,可作为测量各类生物进化的工具。 基本操作步骤: (1)设计合成引物 (2)PCR扩增16S rRNA片段 (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4)胶回收16S rRNA片段 (5)16S rRNA基因片段通过pMD18-T载体进行克隆 (6)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 (7)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哪几类?各有何功能?按所需碳源和能源的性质来划分,微生物的 营养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类?各营养类型举一例说明。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1)碳源:碳源是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碳源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后,成为微生物自身的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同时,绝大多数碳源物质在细胞内生化反应过程中还能为机体提供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碳源也是能源物质。氮源:氮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氮素来源,这类物质主要用来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能源,只有少数自养微生物可以利用铵盐硝酸盐等作为氮源与能源。氮是组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氮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无机盐: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其生理功能是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求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名单、备考经验

一、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环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基础学院之一。著名自然地理学家秦大河院士任名誉院长,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江桂斌院士任院长。师资队伍及科研遵循“三统一、四融合”的科教融合办学方针,资环学院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植物研究所协办。学院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具有多个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研究生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除了可申请教育部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还可以申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同时,实行“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和“教学助理”制度,有利地保证了研究生正常生活与学习需求。 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年预计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30名(包括: 预计接9收推免生10名;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约4名;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约4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843遥感概论: 1.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戴昌达等,《遥感图像应用处理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4. 839地理信息系统: [1] 张康聪(Kang-tsung Chang)(作者), 陈健飞等(译者),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八版),科学出版社,2016年。 [2] 周成虎,裴韬等,2011.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科学出版社。 841生态学: 1.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复试原则 1.英语测试。满分100分,包括:英文自我介绍(不超过3分钟)(20分)、英文听力会话(30分)、科技文献翻译(50分)。 评分标准:从语法、词汇、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考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业务能力测试。满分100分,包括: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情况;专业知识问答。 评分标准: (1)现有专业知识与硕士期间计划从事的科研活动的吻合程度(20分) (2)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扎实程度(20分)

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微生物学考研试题

华南农业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一、判断题(以“√”表示正确;“ ”表示错。每小题1分,共20分) ()1.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除了巴斯德消毒法外,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也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2.一般认为食品A W值在0.64以下是食品安全储藏的防霉含水量。 ()3.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4.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5.细菌的芽孢、放线菌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繁殖体。 ()6.处于生长稳定期的细菌培养物细胞数量最大,生长速率最高。 ()7.异型乳酸发酵的终产物是乳酸、乙醇和CO2。 ()8.促进扩散是逆浓度运输,需载体蛋白。 ()9.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fermentation, such as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by yeasts. ()10.对儿童注射胎盘丙种球蛋白通常用于治疗或应急预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主动免疫。 ()1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肉毒梭菌都能产生耐热性强的毒素。 ()12. 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连续培养方式为恒化培养。 ()13. 土壤和空气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14. 荚膜是细菌的特殊构造,其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5. 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环境诱发出来的。()16. 血球计数板法测定细胞数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并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运动与否、判断其死活。 ()17. 能否利用CO2为唯一碳源是自养型与异养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 ()18. 链霉素的抑菌机制在于引起细菌细胞壁的降解。 ()19. 霉菌和酵母菌都是分类学上的名称,也是一个形态学类群。

中科院02-2010年微生物真题

2002微生物学 一问答题(每题20分,共完成5题,1,2,3题必答,4,5,6题中任选2题) 1 目前主要用什么分子作为进化指征,依据是什么,对生物分类学有什么影响? 2 以噬菌体感染原核细胞为例,试述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3 试述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4 何谓生物降解?何谓降解性质粒?如何确定降解基因是否在质粒上? 5 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为例,试述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策略 6 何谓基因芯片?试述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3微生物学 一名词 1、Viroceptor 2、IRES 3、Endospore 4、Vransduction 5、Viroid 6、Fertility factor 7、Mycoplasma 8、Selective medium 9、V ource of nitrogen 10、IFN 二简答 1、简述微生物同化CO2的方式 2、为什么Ti质粒被广泛用于构件转基因植物 3、对数生长期中微生物生长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并示出所有参数的意义 4、何谓标记拯救?举例说明其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5、何谓抗原?简述特征 三论述 1.述M cAb制备的原理和基本程序 2.述在微生物育种中,通过选育突变株获得高产、优质、低耗菌株的筛选策略 3.试设计一个试验,测定病毒的毒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 1、质粒和类核体 2、朊病毒和噬菌体 3、内毒素和外毒素 4、互生作用和拮抗作用 5、古生菌和极端环境微生物 6、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7、操纵子和基因组 8、芽孢和分生孢子 9、准性生殖和溶原转变 10、 O抗原和H抗原 二、是非题,请在()中打“+”表示是,或“-”表示非。(10分) 1、 SARS的病原体是噬菌体。()

历年中科院遥感所 GIS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博真题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空间拓扑关系 2. 地址匹配 3. 元数据 4. 栅格数据结构 5. 空间数据精度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 1.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 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 3. 叠加分析 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2. 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 3. 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址匹配 2. 地图精度 3. 关系数据库 4. 四叉树 二、简答题 1. GIS的特点及应用 2. GIS的结构及功能 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 三、论述题 1. GIS的发展趋势 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 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 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空间 2. 行程编码 3. 地址匹配 4. 拓扑关系 5. 空间数据元数据 二、简答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 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

三、问答 1. GIS的发展历程 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 2003中科院遥感所GIS部分试题(版本一) 一、名词解释 1. GIS 2. 数据挖掘 3. 空间索引 二、简答题: 1、GIS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 2、数据质量标准 三、论述 1、关于长江三峡搬迁的,求几个数据。很麻烦。 2、关于温度梯度的 2003年GIS试题(版本二) 一名词解释 DEM、TIN、平移转换、栅格结构 二、简答 1、GIS的组成 2、空间拓扑分析 3、GIS互操作 三、论述(任选二个) 1、GIS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2、WebGIS的核心模型及其应用 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GIS的应用关键和潜在领域 2005年中国科学院遥感所GIS考博试题 一、简答题 1. 传统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缺陷 2. GIS中TIN的生成步骤 3. 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GIS标准化的内容 5.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6.谈谈GIS与RS的关系 7.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8. 电子地图的特征 9. 空间索引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 印度洋海啸造成重大伤亡。请设计一个海啸预警、检测、评估系统的系统方案。

微生物学考研试卷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微生物学 1.主动运送 2.朊病毒 3.“拴菌”试验 4.发酵 5.氧化磷酸化 6.抗抗体 7.操纵基因 8.自然免疫 9.羧酶体 10.微生态制剂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 1.下面所述不是微生物共性的是()。 A.体积小 B.性状稳定 C.繁殖快 D.分布广 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3.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 A.互生 B.共生 C.寄生 D.合生 4.肽聚糖物质存在于()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 细菌的细胞膜 5.以下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是()。 A.放线菌 B.酵母菌 C.支原体 D. 衣原体

6.以铵盐作营养,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含氮物的作用,称为()。 A. 铵盐同化作用 B.硝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 7.以下微生物中,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真细菌 B.蓝细菌 C.衣原体 D.显微藻类 8.有丝分裂过程发生()。 A.只在细菌中 B.在病毒和细菌中 C.在真核生物中 D. 只在化学限定培养基中 9.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群体处于最旺盛时期 C.菌体产量达最高点 D. 细胞分裂速率最大 10. 原核生物细胞DNA发现于()。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 B.染色体和质粒 C.鞭毛和菌毛 D.细胞壁和细胞膜 11.青霉素族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12.所有下列特征皆适合酵母菌细胞,除了()。 A.它们不形成菌丝 B.它们是典型的卵圆形细胞 C.它们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D.它们是多细胞的真菌 13.发生在土壤中的氨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 A.尿素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14.BOD是用来表示()。 A.废水的污染程度 B.土壤的过滤能力 C.100mL水样中的细菌数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类型。 15.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组成。 A.DNA但无RNA B. RNA但无DNA C.同一个病毒中既有DNA又有RNA D. DNA或RNA 16.一种微生物致病力程度的强弱以它的()来表示。 A.毒血症 B.中毒 C.特有的潜力 D.毒力 三、填空题(每空格1.5分,共 24 分) 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pH值和⑴。 2.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⑵、发展期和⑶。

中科院微生物生态学复习题

微生物生态学 1、重要人物及贡献: A. 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在国外,有人认为“生态学时代”的出现开始于该书的出版。 B. 恩斯特·海克尔: 德国人,第一次提出生态学概念。 C. 列文虎克:改进了显微镜以及,首次观测到了微生物个体,建立了微生物学。 D.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否定自然发生说(自生说)及倡导疾病细菌学说(胚种学说)和发明预防接种方法而闻名,为第一个创造狂犬病和炭疽的疫苗的科学家,他和费迪南德·科恩以及罗伯特·科赫一起开创了细菌学,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 E.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提出“科赫原则”。 F. Robert Hungate:发明了厌氧培养基,并从牛胃中成功培养出厌氧微生物。 G. 马丁努斯·拜耶林克: 病毒学的开创者,发现了氮气转化为植物所能够吸收的铵离子的过程──固氮作用,认识到细菌能够以硫酸盐代替氧气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H. 维诺格拉斯基(Sergei Winogradsky):确定了它利用无机物H 2 S作为能源、以CO2作为碳源。他首次提出了自养生物的概念及其与自然循环的关系。成功分离出固氮菌。描述了微生物的H2、So 和Fe2+的氧化发展了富集培养技术。 I. Carl Woese:16S指出16S的特殊性,建立生命三域假说。 J. 佐贝尔(Zobell C E):明确海洋微生物这一特殊群体的普遍意义;基本确立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法(Zobell 2216E);认识并加深钻研海洋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开创和发展海洋微生物在物质转化、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研究;关注海洋微生物的经济重要性。 2、未培养微生物:是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包括生理/生态功能未知,没有相应培养技术,可能代表一大类微生物。以及生理/生态功能已知,具有培养技术,但尚未获得培养,目前分离报道的多数菌种属于此类。 3、MPN: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菌落原位杂交(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是将细菌菌落从一主平板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然后将滤膜上的菌落细胞裂解以释放出DNA,将DNA烘干固定于膜上与32P或荧光标记的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或激发荧光以检测菌落杂交信号、并与主平板上的菌落对位。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使用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微生物自然群体的16S rRNA 基因,产生长度相同但序列有异的DNA片段的混合物,然后用DGGE分离产物混合物。DGGE 胶是在6%聚丙烯酰胺胶中添加线性梯度的变性剂,变性剂的浓度由上到下,从低到高成线性梯度。 Quantitative Competitive PCR,QC-PCR: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已知量的竞争性模板作为内标,与未知浓度的目标模板一起进行PCR扩增。通过二者产物的比值反映初始目

2017年中科院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并具有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一、考试内容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要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掌握)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熟练掌握)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了解) 2、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 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方法(熟练掌握) 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方法(熟练掌握)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互相转换的方法及其应用(灵活运用) 空间数据索引与查询分析(掌握) 常见的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熟练掌握) 3、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 地图投影与空间坐标变换(灵活运用) 空间数据编辑与拓扑关系建立(掌握) 地图拼接与裁剪(掌握) 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掌握)

数据显示与制图(掌握) 4、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 (1)常见的空间数据插值方法 趋势面分析(掌握)、泰森多边形分析(掌握)、克里格插值法(熟练掌握)、反向距离加权法(熟练掌握)、样条曲线法(掌握) (2)常见的矢量数据分析方法 缓冲区分析(灵活运用)、叠加分析(灵活运用)、网络分析(灵活运用)(3)常见的栅格数据分析方法 局部运算(掌握)、邻域运算(掌握)、分带运算(掌握)、成本距离量测运算(掌握) 5、数字高程模型与地形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熟练掌握) 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表示方法:DEM vs TIN(掌握)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制图与分析(熟练掌握) 数字高程模型的常见用途(熟练掌握) 6、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掌握) 网络GIS(了解)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灵活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灵活运用) 二、考试要求 1、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专业术语,理解我国大地坐标系和常见地图投影的参数,理解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理论,掌握空间数据的整合与管理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