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

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C.NH3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

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征,应该是分解反应。

【答案】:C。

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

例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物质的分类要熟悉:按照物质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酸、碱、盐、氧化物。判定物质的分类主要看模型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集团的种类,前者代表了元素的种类,后者代表了物质的种类。本题中A中每个集团中有两种原子,且整个中只有一种这样的集团,所以它是化合物,B和C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个集团,属于单质,D是B和C那样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

例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解析】: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答案】:C。

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

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解析】:水电解是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它的过程应该是:水分子先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后后氢原子向负极移动,氧原子向正极移动,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大量氢分子聚集在负极,大量氧分子聚集在正极,且体积比为2:1。【答案】:A。

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

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

C.N2+O2=2NO D.N2+3H2=2NH3

【解析】:如果简单的判定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有一种物质,

是化合反应,那这个题仍然没有答案。再进一步判定反应前是两种单质,仍然有ACD三个答案。其实微观模型除了告诉物质种类外,还表示了反应前后粒子的个数关系,这是根据模型寻找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本题中反应前后两种双原子单质与生成的化合物的个数比是

1;1;2.符合这个关系的方程式只有C。

【答案】:C。

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

【解析】: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就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它们的数量关系。此题反应前都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没有差别,因此要看生成物。由反应知道生成物应该是HCl,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且每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要生成两个HCl分子。正确表了生成物是氯化氢,数量比是1:1:2的就只有C。

【答案】:C。

十、比较模型微粒的质量和半径

例10: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

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

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

或“>”或“≈”填空。

(1)m(Na)____m(Na+);(2)r(Cl)___r(Cl-);

(3)r(Na)___r(Cl);(4)r(Na+)_____r(Cl-)。

【解析】:此题形式新颖,别致有趣。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图形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电子质量所占很小,得失对原子影响很小。那么钠原子和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的质量就几乎相等。半径要看清模型: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钠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钠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

【答案】:≈;<;>;<

十一、说明模型图示的微观意义

例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