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的通性 、pH值 教案三

酸的通性 、pH值 教案三

酸的通性 、pH值  教案三
酸的通性 、pH值  教案三

酸的通性、pH 教案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电离观点了解酸的通性,使学生逐渐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并会运用。

3.了解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科研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酸的通性和金属活动性顺序。

2.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出认识酸一般性质的必要性。导入新课。

【板书】酸的通性pH

一、酸的通性

【练习】复习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完成表内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规律。

[学生总结]酸的通性

【板书】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5)酸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讲述】通性是一般规律,带有普遍性。但规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能绝对化,任意套用。如金属和硝酸、浓硫酸反应就得不到氢气,不发生置换反应。也不是所有

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有哪些规律呢?观察下列实验。

[演示实验](1)实验,铜、银分别置于稀盐酸中观察有无反应发生。

(2)补充实验:在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2 mL—3mL,然后向三支试管里同时加入镁、锌、铁三种金属,观察发生的现象,比较它们跟盐酸反应的激烈程度。

引导观察:铜、银不跟盐酸反应。锌、镁、铁能跟盐酸反应,反应激烈程度各不相同。

结论:金属活动性各不相同。

【板书】2.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讲解】(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酸反应)

(3)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五个一组分段记忆)

【板书】3.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4.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设问】在中和反应中怎样才能证明可溶性碱与酸发生了反应?

【演示实验】实验,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好接近,各取0.5md /L为宜。滴入盐酸的速率要慢)。

引导观察:试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结论:溶液碱性消失。

【讨论】(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②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2)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科研中有哪些应用?

【小结】1.酸的通性。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3.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关系。

4.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作业】1.阅读课文

2.记忆酸的通性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3.理解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

4.课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酸的分类和命名。

2.了解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pH试纸的用法,溶液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重点和难点溶液的pH。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酸的通性,这节重点学习酸的分类和命名,以及酸碱度的表示法——pH。

【板书】二、酸的分类和命名

[学生阅读]酸的分类和命名。

[讨论问题]课本中介绍了酸的几种分类方法?各种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命名?

【练习】(1)给下列酸分类并命名。

HF、HI、H3BO3、H2SiO3

(2)在H2S、HCl、H2SO4、H2CO3、H3PO4中选适当酸的化学式填入空格里。

说明硝酸的特殊性。

【引入】在生产和科研中只知道溶液酸碱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测定和控制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演示实验】(1)补充:用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盛有0.1mol/L的盐酸、醋酸、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四个试管中。

(2)分别将上述四种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实验结论: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能测出溶液的pH。

【板书】三、pH——酸碱度的表示法

【讲解】(1)pH的范围

(2)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板书】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演示实验】实验,测土样浸取液的pH。(讲明正确操作方法,忌用pH试纸直接浸入试液中)。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讨论】(1)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哪些重要的实际意义?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酸碱度的应用。

【小结】1.酸碱指示剂只能测试溶液的酸碱性,而pH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pH大小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4.酸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5.酸的通性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作业】1.阅读课文。

2.课本相关练习。

3.理解并记忆酸的通性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小学科学课教案

小学科学课教案 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 实验结果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 值;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重中轻镙 帽各一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 4、集体汇报。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5、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 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 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及生活经验说 出群体生活的动物。 观察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 析解答。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 结合蜜蜂的社会行为并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 论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 观察白蚁群体成员的分 工图片。根据阅读作连线 题。进一步理解社会行为 的特征。 观察“拴羊而牧”的图片,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存 在的问题。“羊群有等级, 控制头羊即可控制羊群”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成了人 类社会,成员很多行为具 有社会性,引出动物的社 会行为的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哪些动物 是群体生活的? 出示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引导观察: 1、个体的大小、工作、地 位是否相同? 2、个体的行为是否只为自 己服务?这种利他行为是 什么行为? 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 些征?参与讨论、指导阅 读。 引导观察、分析。 小黑板出示连线题。 出示漫画家丰子恺给友人 的“拴羊而牧”漫画,引 导观察,利用本节知识说 出画中存在的问题? 出示狒狒群体生活图片。 .为什么你说他是首领?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 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 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 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 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 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

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 6 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教学内容: 学习颈总动脉的分离、插管及血压的记录与分析;分析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兔血管的作用,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实验材料和用品: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目的要求: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1 / 1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案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and Pharmakognosie)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药学 教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蔡少青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ISBN7-117-05650-9/R·5651 学时:总学时204学时(理论116学时,实验88学时)周学时8学时(理论4,实验4)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1 / 1

熟悉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熟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了解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2学时) 1、提要: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发展史(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2、要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几本重要本草。 3、难点: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4、方法:讲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第一篇药用植物学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细胞壁的特化及其鉴别法,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形态及鉴别法。掌握细胞的分化与组织的形成,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存在部位和功能;维管束的类型。 二、教学内容(8学时) 1、提要: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特化,细胞后含物种类);植物的组织(类型、特征);维管束类 型及特征。 2、要点:植物细胞主要结构,包括特化的细胞壁,后含物;机械、分泌、输导、保护组织;维管束类 型结构。 1 / 1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值 结合下表,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在纯水中溶入下列物质后,分析各项变化情况: 交流研讨: 下表给出了室温下一些水溶液的[H + ]或[OH - ],请填上空缺的数据。 1、溶液的酸碱性 在酸性溶液中也存在OH -,只是H +的浓度比OH -的浓度 ;在碱性溶液中也存在H + ,只是OH - 的浓度比H + 的浓度 。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 [H +]与[OH -] 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常温(25℃) 中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酸性溶液:[H +] [OH -] [H +] 1×10-7 mol/L 碱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2、溶液的pH : 人们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 范围:广泛pH 的范围为 。 注意:①当溶液中[H +]或[OH -]大于1mol/L 时,不用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归纳: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4、溶液pH 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 说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2)pH试纸法 使用方法: (3)pH计法(了解) 5、有关pH的简单计算 例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值。 例2、求PH=2的H2SO4溶液中H2SO4的浓度;求PH=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浓度。 [巩固练习]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 B、C(H+)增大 C、C(OH-)增大 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mol-2?L-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 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 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4、在pH=1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 A 、0 B、0.1 mol.L-1 C、10-7 mol.L-1 D、10-13 mol.L-1 5、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大、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7、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 ]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 B、[H+ ]=1×10-3mol·L-1 C、[OH- ]=1×10-11mol·L-1 D、[H+] ·[OH- ]= 1×10-14 mol-2?L-2 9、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10、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11、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w和Kc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0701110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护理学 学分数:学时数:15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制定/修订日期: 2013年5 月 18 日 二、教学目标 通过药理学实验,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从而更牢固的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在实验课中还应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实验要求】 1.掌握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 2.学会操作小白鼠、家兔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3.认识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其结果,联系临床实际。 【实验内容】 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外用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掌握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 2.学会操作哺乳动物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和滴眼药方法。 3.认识各实验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2.有机磷中毒及解救 3.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 4.生理、病生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认识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和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并联系其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2.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 第四章内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认识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 用途。 2.认识呋塞米的利尿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利尿药的作用 四、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每套仪 器人数 必开 /选开 1 药物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 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2 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和有机磷中 毒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3 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和生理、病生因 素、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4 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和尼可刹米对呼吸 抑制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 s)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药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54学时,3学分。 (六)相关课程: 药理学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 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 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ED 50及LD 50 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LD50和ED50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 主要讲授内容: 1.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一、知识与技能 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 探究“蚂蚁的通讯”,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视频、图片等)、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同群体中分工合作对种群生存的重要性和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 形成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1.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点。 2.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1.教师搜集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 学生诱捕和饲养蚂蚁。 2.学生预习探究实验,诱捕和饲养蚂蚁为实验做准备。 师: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也有营群居生活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吗?2.这些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成体系列到黑板上,比一比哪组做得更多更好。

(拓宽思维,举例说明,解答学生疑惑,介绍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 展示蚂蚁、蜜蜂、猴子、鹿、羚羊、企鹅、牛、斑马、黑猩猩等动物图片 师:请说出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 生:能认识到,这些动物都是进行群体生活的。 师:单只狼见到野猪会逃跑,但群狼见到野猪就不怕,为什么? 生:集群捕食的好处。有些动物借助于群体的力量与其他动物抗争。 师:极地生活的企鹅,为什么常常是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 生:便于捕食、御敌、交配、育幼,集群还可以相互取暖,这种群体生活方式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师:动物营群体生活与营单独生活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归纳: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防御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分析各种动物进行群体生活的特点,引导归纳动物营群体生活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二)社会行为的重要 观看社会生活的动物(如蚂蚁、蜜蜂)的录像片 师:生活在一个蚁巢中的蚂蚁外形都一样吗?它们不同的外形与其在群体生活中的作用有关系吗? 生:根据观察区分出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并说出其在蚁群中的相应作用。 (比较不同动物群体生活的特点,归纳得出群体生活中个体间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师:群体生活的动物还有什么特点?观看大雁的迁徙、角马的迁徙、头羊的作用等资料。 生:说明雁群、羊群以及黑猩猩等群体生活动物中往往都有起带头作用的首领,进一步说明一般是群体中身体最强壮的成为首领。 师生总结: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进一步明确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强化概念,认识到动物的社会行为产生于群体中,但往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药学是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对代表性的生药要着讲解,其他生药则比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教学中适当结合课堂讨论,自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6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实验20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生药学的研究对象 (二)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三)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1学时) (一)生药的分类 (二)生药的记载项目与拉丁名 (1)记载项目 (2)生药的拉丁名 第三章生药化学成分(3学时) (一)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 (二)生药的化学成分: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类、其他成分 (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自学) 第四章生药的鉴定(4学时) (一)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二)生药鉴定的依据及《中国药典》收载生药的标准 (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方法

(四)中成药鉴定 第五章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2学时) (一)植物组织培养 (二)植物细胞培养 (三)毛状根培养 (四)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 (五)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 第六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2学时) (一)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二)生药的贮存。 第七章我国的生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学时)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海洋生药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 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保护现状;与生物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篇各论 第八章根与根茎类生药(5学时) 大黄、何首乌、黄连、当归、党参、半夏、人参、川贝母、三七、丹参、天麻、黄芪板蓝、根柴胡、白芍、桔梗、川乌、甘草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 第九章茎木类生药(1学时) (一)沉香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 第十章皮类生药(2学时) (一)肉桂的来源,采收加工、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及功效。附桂枝 (二)黄柏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显微特征、含量测定、药理作用。 (三)香加皮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第十一章叶类生药(1学时) (一)番泻叶和侧柏叶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主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及功效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全册)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目的】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 一、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基于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互动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动物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节课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分析和实验用的素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获取动物社会行为方面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体验情感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重点: 1. 信息交流的意义

2. 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难点: 1. 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2. 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 描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4. 认同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5. 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入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 问:1这些动物取食行为都相同吗? 2.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动物。 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学生走入生活 新 授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行为的特征。 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 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6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

药学专业药物实验教学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 肖美凤,赵碧清,周晋(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长沙410208) 摘要: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何提高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450(2012)12-0979-03DOI:10.3969/J.ISSN.2095-1450.2012.12.31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方法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掌握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如何控制药品质量[1]。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从而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 4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合格而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检验教学效果,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4]。实验考核成绩占生物化学期末总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实验考试三个方面综合计算,每一个方面都具体量化指标。实验报告除了书写常规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外,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比如造成实验失败有哪些原因,结果出现误差有哪些原因,本次实验有哪些收获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细致认真,真正做到边思考边动手操作。我们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能调动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实验当中。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考勤和做实验的情况而定。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勤,对3次或3次以上无故不上课的学生,成绩给予不及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态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课后检查实验台面的整洁性,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结果登记方可离开。 实验考试成绩综合现场操作(占60%)和现场问答(占40%)两部分给分。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抽签任选一个独立完成,如醋酸纤维素薄膜点样与上样、电泳仪的正确操作及与电泳槽的连接、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的制胶灌胶过程等,学生操作完毕后老师当场评分。其次就是实验理论的现场回答,这部分内容包括本学期所做实验所涵盖的知识点,老师随机挑两个题目让学生现场作答。而针对护理、中医等课时少的专业,采取每次实验随堂打分,最后实验成绩取平均分的方式。以上这种实验考核办法可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朝晖,龙石银,胡小波,等.把握专业特色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374-375. [2]贾连群,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160. [3]李予霞,高剑峰,李馨,等.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63-164.[4]吴功庆,徐敏,刘意.改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广州化工,2008,36(1):61-63. 作者简介:汤婷,女,1984-05生,硕士,助教. [收稿日期:2012-07-23] · 979 · 基础医学教育,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1220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种子的发芽实验(一 【案例背景】 本节是以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的,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推测的途径,很好的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和小组合作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实验来说话的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科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并参考书本上的对话和图解来设计如何做实验,然后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指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探究学习气氛。 本课的引入从谈话开始,通过对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开始,提问它的发芽需要什么引入,学生会很快说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教师再给予分析与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通过选择一个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时强调学生要观察和记录。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 师:植物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二新课教学 师:让学生展开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会讨论出需要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 师:那么大家想想,依据经验猜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学生: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师:为了探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首先我们选择一个研究条件,那么选择什么?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可能会选择水分,可能会选择适宜的温度,也可能会选择空气。 师:这里我们选择水分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讨论怎么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 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方法:实验分两组,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为实验组;一组得不到水,保持干燥为对照组,这个实验至少要有 两组同时进行。 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观测它们的大小,让学生记录它们的大小,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 下面来指导学生实验: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想清楚操作方法。步骤:<1>首先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两个盒子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3>在纸巾上各放三颗绿豆种子。<4>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不滴水。<5>最后给它们进行编号,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第三节社会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课前准备教师: 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 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 五、--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群体生活的动物(狮子、斑马、大象、狒狒等)具有社会行为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哪些动物是群体生活的。播放录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白蚁的社会分工:雌蚁、雄蚁、工蚁、兵蚁。。观察社会生活的动物的录像片,讨论社会行为的特征。提问: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讨论、表达交流: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并以实例说明。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雌蚁、雄蚁、工蚁、兵蚁。质疑:为什么雌蚁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实验一附子炮制前后致小鼠中毒死亡的情况比较 实验目的:用小鼠死亡数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毒性的不同 实验原理:附子的有毒成份主要是乌头碱。它的性质不稳定,经长时间用水浸泡和加热煎煮炮制,都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生附子中乌头碱含量高,经过炮制后乌头碱含量减少,毒性也降低,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剂量就比生附子大得多。实验器材:小鼠笼(或罐)、电子天平、注射器(1ml),小鼠灌胃针头。 药品:生附子和熟附子水煎液1g/1ml、苦味酸。 材料: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拘。 实验方法 1,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附子和炮制后的附子水煎液灌胃。30min后观察两组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数有无不同。 2,生附子灌服后约20min动物出现腹部收缩,身体摇摆,步态不稳和不安静等现象;30min 左右可能死亡。而炮制附子水煎液灌服后则无此中毒现象。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中药炮制后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2.为预防附子中毒,应如何降低其毒性

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醋酸扭体法观察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 实验原理:延胡索的醇制浸膏、醋制浸膏、散剂等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延胡索乙素为镇痛主要有效成分,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优于复方阿司匹林,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没有成瘾性。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也无便秘等副作用。生品中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低,醋制后生物碱成盐,易溶于水,镇痛作用增强。 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一个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 受体,使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方法: 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延胡索和炮制后的延胡索水煎液灌胃。45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15min后观察小鼠们15分钟内扭体的次数。 实验结果: 思考题: 1.炮制后延胡索镇痛作用增强的原因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参加教师所在单位 珙县珙泉中心校梁红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五节。他是在学习了电磁力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能量的转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该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它让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用一只倒扣的杯子和两根橡皮筋作固定装置,将转子安放在铁丝支架和“v”形电线架上,连接电池开关,使转子转动起来。并通过改变电磁铁的远近和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极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 实验的不足之处: A、装置图虽简单,但难操作。倒“v”字线头与铁丝支架高度仅靠 两根橡皮筋难统一高度,从而导致转子转不起来或转动过程中掉落下来。 B、由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手持磁铁,易造成遮挡,阻碍了学生

对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的观察,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成功率低,很多教师都不易将实验成功演示。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改进固定支架,使转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掉落。 B、增加了一个固定磁铁的支架,让学生便于观察。 C、增加一条有色毛线,更利于学生通过毛线的转动情况,得知转 子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快慢。 D、能更好与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电机部分相衔接。 4、实验器材 转子、电池组、导线、开关、彩线、电板、磁铁、小电动机模型5、实验原理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6、实验过程 A、安转支架和电路 B、安放转子 C、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 D、改变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 7、实验效果 成功率高,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效果好。 8、自我评价 通过对实验器材和组装的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提高了可视度和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