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4.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4.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明确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读: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课标紧紧地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山岳这一地表形态的形成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在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基础上,本节以山岳地貌为案例,剖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的内力地貌的学习中。重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分析在山岳地区不同位置,影响公路线路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以加深对“山岳影响交通运输”这一问题的理解。

本节有两大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并了解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6.学会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2.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1.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形成是本节的重点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3.背斜和向斜的判断,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是本节的难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