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中学语文论文

一堂示范课的感悟

张全敏

上周听了一节示范课,我受益匪浅,特将几点感悟记录下来以贻方家。

一、教学案例《老人与海》片段摘录

(课文梳理略)

师:通过两位同学精彩的讲述,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老人的形象。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1:老人勇于承担,“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善于自我安慰,“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

生2:老人有两句话非常典型。“星鲨,来吧,星鲨”,“我要跟它们斗到死”,可以看出老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

生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句可以看出老人是非常自信的人;28页第二段“想点开心的事吧,老家伙”说明老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师:同学们读得很细致。请大家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

生4:老人是“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有着刚毅顽强、机智勇敢、永不服输的性格特征。

师: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不挠有意义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学生前后桌展开热烈讨论,5分钟后)

师:请大家发表看法。

生5:我认为值得。虽然马林鱼最终被吃个精光,但老人至少曾经奋斗过,不像那些懦弱的人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老人可以无悔了。

生6:有意义。大马林鱼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怎能轻易放弃?

生7: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与其与鲨鱼做徒劳的搏斗,不如早点回家,休息好了再出海,说不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鱼。

师: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有时候理智的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同学们想听听我的看法吗?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我们难道会因为生命的最终结局是死亡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吗?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百分之一可能等于百分之百;放弃,百分之九十九也会等于零。第三句话:这并非最终结局。无论面对怎样糟糕的局面,都要乐观、积极、自信,谁能说山穷水尽的后面不会是柳暗花明呢?(生鼓掌)师:学了这篇小说,同学们一定深受启发。下面请大家用精辟的语句写下学习本课后的感悟和启示。(3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8: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着的精神。

生9:人生路,意踌躇。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道路上,拔开荆棘才能迎来鲜花。

生10:勇气,是梦想的帆;奋斗,是梦想的桨。带上勇气和奋斗,人生的大海,我不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诗意盎然而又豪气万丈,真美!建议大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学生意犹未尽)

师:同学们还有许多话要说,看来小说《老人与海》确实是一部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书,因为它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愿同学们铭记这些闪烁着智慧和勇气光芒的精彩语句,并把它们化作直面人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二、几点感悟

这节示范课,教师预设充分,引导得力,使课堂生成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是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体现。本节课之所以如此成功,做到了以下几点:

1.充分而精心预设,奠定了课堂生成的基础

课堂教学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保障,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心理情况进行的课堂准备活动,但它是静态的。而语文课堂是开放式的课堂,故教师在预设准备过程中必须全方位的进行思考,一定要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学生的心理,上课的时间等各因素进行思考,从而使预设更加充分。其次还须从文本出发,精心预设,营造生成的良好氛围,为课堂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案例可看出,授课教师完全做到了这一点,预设非常充分,既紧扣文本,又注重个别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层次。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还善于在引导中质疑,营造生成的环境,让学生完全、充分地理解题目的内涵,使教学任务落到了实处。

2.关注思想碰撞的火花,灵活把握生成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课堂生成才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千变万化的,面对这些千变万化的“节外生枝”和“意外情况”,如何灵活把握生成就显得至关重要。案例中,教师能够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引导学生自己撰写名言,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在面对学生生成时,能够灵活把握,

由浅入深,层层追问,让学生不仅慢慢把握问题的含义,更能结合文本,从段落结构的特点出发,把握了文章主旨。教师抓住课堂生成中的闪光点——学生独特体验相互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充分引导学生,使其思想激烈碰撞,形成精彩生成,这一点在本节示范课上显得尤为突出。

3.预设生成的统一,完善了和谐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许多生成性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构思,摒弃过多的预设与计划、规范与机械,更多的凸显课堂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

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在本节课的预设上显得稍微偏高一些,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它的整体效果。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没有放弃对学生的引导,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问题的答案出发,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无论预设还是生成,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把预设和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预设为基础、以生成为目标,让课堂教学绽放更为璀璨的亮点。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在预设的过程中要做到全方位的思考,才能够使课堂教学不断生成智慧的火花。总之,精彩的课堂,既要有教师的充分预设,为精彩的生成打下基础;又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让课堂更加灵动、充实。只有把预设和生成完善的结合起来,才能完善和谐的课堂,让教学更加有效进行。

★作者单位:贵州道真中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