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带来的重重困难,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全省经济运行呈现高开稳走态势,农业大灾之年保增长,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消费需求旺盛,对外贸易恢复强劲增长势头,金融运行良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除CPI指标外,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为云南“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达到7220.1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其中:工业增加值2606.04亿元,增长14.7%,建筑业增加值617.89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0.40亿元,增长11.5%。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人均GDP达到15749元,比上年增长11.6%。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创造增加值2931.38亿元,占全省GDP 的比重达40.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粮食生产大旱之年再夺丰收

201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省上下开展了一场“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的攻坚战,在小春作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650万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初步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21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896亿元,增长3%,林业产值208亿元,增长7%,牧业产值588亿元,增长8%,渔业产值45亿元,增长10%,农业服务业产值63亿元,增长5%。农业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对GDP的贡献为15.3%。

主要农产品生产再获丰收。2010年全省蔬菜产量1243.24万吨,增长0.4%,烤烟产量95.99万吨,增长9.0%,油料产量37.60万,甘蔗产量1739.69万吨,茶叶19.72万吨,增长7.8%,橡胶产量32.96万吨,增长10.5%,水果产量360.33万吨,增长5.1%,鲜切花产量60.50亿枝,增长8.0%。

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2010年肉类总产可达5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左右。其中,猪出栏4658万头,增长8.4%,猪肉产量411万吨,增长8.9%,牛出栏328万头,增长7.4%,牛肉产量39万吨,增长7.4%,羊出栏700万只,增长5.4%,羊肉产量14万吨,增长5%,家禽出栏2.2亿只,增长7.6%,禽肉产量39万吨,增长7.4%。奶产量达到57.4万吨,增长3.5%。畜牧业生产在一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林业生产形势良好。本年新育苗面积56824亩,低效林改造111.99万亩,造林预整地335.97万亩。全年完成900万亩的营造林任务,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10亿元,保持10%以上的增幅。

三、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向好,有力地带动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606.04亿元,增长14.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46.91亿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轻、重工业同步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7.45亿元,增长15.0%,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达1209.46亿元,同比增长15.0%,增幅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

烟草业效益平稳增长,卷烟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省内烟草企业产量完成714.76万箱,比上年增加23.18万箱,增长3.35%;实现税利677.86亿元,增长9.78%。一、二、三类烟产量分别增长28.0%、91.7%和10.8%,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3.1、0.3和3.2个百分点;重点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玉溪”、“云烟”、“红塔山”、“红河”四个品牌省内产量占总产量比重为78.4%,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完成797.2亿元,增长16.0%。

(二)各种类型企业全面增长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01.57亿元,增长18.0%;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9.31亿元,增长22.0 %;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2.17亿元,增长45.0%;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519.43亿元,增长1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20.44亿元,增长12.0%;其他企业完成增加值83.98亿元,增长11.0%。全省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585.44亿元,增长13.0%;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446.0亿元,增长18.0%。

(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点行业中,除制糖业因自然灾害影响,完成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5%外,其他几大行业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平稳增长,其中: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797.20亿元,增长16.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55.70亿元,增长1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5.91亿元,增长17.1%;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7.68亿元,增长12.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23.80亿元,增长1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13.53亿元,增长18.7%。这6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563.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6%,对全省工业增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四)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各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均呈向好态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7.8%,同比提高28.28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02.82亿元,增长27.6%;实现利税1165.2亿元,增长23.8%;其中利润377.95亿元,增长47.4%。全省364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035户亏损,减少175家,亏损面为28.4%,分别比1-2月、1-5月、1-8月下降9.3个、7.7个和5.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3.72亿元,下降36.1%。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云南抓住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跨越了5500亿元的新台阶,创历史新高,达到5528.71亿元,增长22.1%。比上年净增1001.69亿元,如期实现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新增1000亿元的目标。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结构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变化上,一是在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2010年全省第一产业投资225.89亿元,增长14.6%;第二产业投资1773.18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3529.64亿元,增长25.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为4.1:32.1:63.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二是投资经济类型的结构发生了转变, 2010年全省国有经济投资2623.07亿元,增长22.3%,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7.4%;民间投资2795.78亿元,增长23.7%,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5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9.86亿元,下降10.6%,投资比重仅占2%,民间投资重新占据了半壁江山,取得了投资主体地位。

(二)重点行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首先,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发挥支柱作用。2010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5.35亿元,增长16%,其中,非电工业完成投资1051.1亿元,增长28.3%,非电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9%,成为各重点行业中投资比重最高的行业。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7.55亿元,增长7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7.7%,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最大“亮点”。其中公路投资达702.06亿元,增长88%; 航空运输业投资81.31亿元,增长7.7%。三是全省教育事业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完成教育投资181.2亿元,增长44.2%,教育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3%,成为全省投资发展新增长点。

(三)建设资金总体到位情况较好

2010年全省建设项目到位建设资金6544亿元,比2009年增长35.8%,其中,国内贷款1365.79亿元,增长23.7%;自筹资金2984.82亿元,增长44.5%;其

他资金1037.04亿元,增长32.4%,建设资金总体到位情况良好,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条件。

(四)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楼市成交活跃

2010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00.44亿元,增长22.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16.3%。其中全省商品住宅投资654.67亿元,增长18.4%,而90平方米以下房屋投资127.07亿元,增长30.4%;2010年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8784.97万平方米,增长28.5%。全省商品房楼市交易活跃。2010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959.43万平方米,增长32.7%,商品房销售额934.6亿元,增长43%。房地产业成为改善民生,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2010年,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大消费一揽子刺激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全省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上扬态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25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城镇市场发展快于农村市场

2010年,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92.72亿元,同比增长22.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07.52亿元,同比增长18.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增幅高于农村市场4.3个百分点。

(二)批发零售业仍是支撑全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0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业实现零售额202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80.9%,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

个百分点。随着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住宿和餐饮业面临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住宿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达362.84亿元,同比增长19%。住宿餐饮业已逐渐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14.5%,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个百分点。

(三)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热点突出

2010年,受汽车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影响,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健康消费、知识消费、娱乐消费成为消费时尚,文体产品需求量逐渐攀升,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9.8%,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41.7%;以追求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化妆品及金银珠宝类等商品销售成为近年消费品市场的热点领域,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化妆品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4%和31.2%。

(四)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销售稳中趋旺

2010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零售额888.30亿元,同比增长30.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5.5%,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个百分点。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正日益发挥强大的吸聚效应和提升商业消费能力的作用。

六、财政收支持续较快增长,金融运行良好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完成1809.2亿元,增长21.4%;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71.19亿元,增长24.8%,其中,各项税收收入702.16亿元,增长28.1%;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85.57亿元,增长17.1%。

金融机构贷款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继续企稳向好。201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411.49亿元,比年初增加2291.86亿元,增长20.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719.55亿元,比年初增加1050.94亿元,增长22.5%;企业存款4462.42亿元,比年初增加618.18亿元,增长13.2%。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56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789.1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中长期贷款7724.47亿元,比年初增加1695.81亿元,比年初增长28.1%;短期贷款2671.12亿元,比年初增加190.26亿元,比年初增长7.7%。

七、对外贸易恢复性快速增长,旅游业蓬勃发展

2010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33.68亿美元,增长66.7%,其中:出口完成76.06亿美元,增长68.5%,进口完成57.62亿美元,同比增长64.4%。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累计完成1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加工贸易完成4.59亿美元,增长66.7%;边境小额贸易17.36亿美元,增长37.7%。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完成53.99亿美元,增长39.3%;外商投资企业完成6.45亿美元,增长46.8%;民营企业完成73.24亿美元,增长97.3%。

农产品、纺织品及服装和电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完成13.52

亿美元,同比增长36.6%;电力出口2.87亿美元,增长38.7%;纺织品及服装出口7.02亿美元,增长1.3倍。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662.8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24亿美元,分别增长14.7%和13.0%;接待国内旅游者达1.4亿人次,增长15.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16.82亿元,增长25.5%。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06.83亿元,增长24.2%。

八、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压力

当前全省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结构性矛盾、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两难”选择增多;货币政策趋紧,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审慎灵活的货币政策;转方式、调结构、稳物价的任务艰巨。

(一)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

“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不协调;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发展之路;工业规模庞大而实力不强,粗放发展特征明显,尚未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轨道;服务业比重低,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的问题突出,难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尚未转入快速全面发展的轨道。

从经济增长结构看,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十一·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1%,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6.2%,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不协调。另外,云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滞后收入水平,影响消费的拉动作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全国第15位,而人均消费性支出列全国第20位,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消费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非农产业比重过低问题是云南经济中的突出“短板”,2009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7.3:41.9:40.8,服务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个百分点。

从就业结构看,就业结构转型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化。2009年全省就业人员产业构成62.3:12.0:25.7,与产业结构相比,就业结构转型明显滞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2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相对单一,转变发展方式紧迫而繁重。2006年以来,全省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轻工业增加值比重,2009年,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3.5%。分行业贡献上看,烟草制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为30.2%,采矿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为12.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8.8%,可见,云南的工业结构相对单一,工业发展过多依靠资源消耗。

(二)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困难加剧

投资的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核心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和存款影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010年下半年央行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三次上调国内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业界普遍预计,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出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考虑,加息通道或将正式开启;二是去年以来,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并实行更严格的住房贷款认定和管理办法,房产税收政策的加紧研究和试点的推行,增加了政策走向的不

确定性,房地产投资前景不容乐观;三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消费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储蓄的减少,从而影响投资的增长速度;四是投资效率[1]偏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不高,宏观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性。

1978~2009年云南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元)

(三)煤电油气运趋紧,能源“瓶颈”依存

随着汛期的结束及冬季用电高峰的到来,云南煤电油气运趋紧,受节能减排及用电供需矛盾的影响,去年11月总限电量约为2.4亿千瓦时,平均缺电率约为3.7%;全国“柴油荒”的波及以及全省成品油企业自采柴油“批零倒挂”问题突出,自采量下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去年11月份以来全省各地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柴油供应紧张、限量供应、排队加油状况,油气供需紧张影响了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制约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依然存在。

(四)收入分配问题受关注

从宏观角度看,收入分配领域面临的问题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是消费度低、投资率高的症结所在。据西蒙·库兹涅茨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人中由物质资本所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2009年,云南的生产总值中,劳动者报酬仅占49.6%,美国劳动收入在国民收人中所占的份额,在19世纪后期占到50%,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上升,到了20世纪后期上升到74%。从微观角度看,收入分配问题表现为行业、地区、城乡差距过大,2009年5个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州(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金融业是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的3.8倍,垄断性行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差距逐步拉大。2009年云南城乡居民收入比4.3:1(全国3.3:1),而1978年云南的城乡居民收入比2.5:1(全国2.6:1)。

(五)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研发经费投入较低。2009年,云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37.23亿元,R&D投入强度[2]为0.6%,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列全国第27位;二是研发机构较少,高层次人才少。2009年全省有各类技术开发机构576个,研发人员1.3万人,列全国第23位,其中博士和硕士0.3万人;三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2009年全省各类单位共申请专利2299件,其中发明专利1164件,列全国第21位,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1.53项,列全国第29位;四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科技活动产出水平35.1%,列全国第20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14.9%,列全国第23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48.14%,列全国27位。云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33.83%,指数值较上年下降0.33%,列全国第29位,西部地区第10位。

(六)通胀预期加剧,控胀压力加大

201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3.7%,控制物价上涨的压力日趋加大。一是全球极端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农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的成本推进;四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五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全球货币混乱,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加剧。

九、2011年云南经济发展形势展望和总体发展思路

20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经济形势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仍然在延续着复杂多变的运行态势。有很多结构性矛盾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同一方向的经济政策难以奏效。欧元区债务危机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剧;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重振美国经济,反而造成全球货币混乱和国际油价走高;油价大幅上升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滞胀”风险;物价上行压力依然较大。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已走出危机阴影,全球经济复苏已经确立。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12月1日发表了《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称,自2010年年中起,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明显的减速。各项经济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将在2011年以较缓慢的速度增长,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为3.1%,2012年将为3.5%。亚行预测,中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9.6%,2011年为9.1%。综合判断,世界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增长,但增速会放缓,影响复苏力度的风险依然存在。2011年,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宏观大背景下,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逐步凸显,各种有利因素和支撑条件将强力推动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扩大消费。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首先,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第二,政府加大对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增加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让社会保障不仅覆盖城市,而且也覆盖农村。第三,增加居民支付能力,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

(二)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

对云南这个内陆省份而言,扩大内需对拉动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在强调提速消费引擎的同时,保持投资引擎平稳快速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迈进。一是吃透西部大开发精神,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大项目支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二是创新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搭建融资平台,鼓励和带动社会民间资本,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三是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协调机制,努力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四是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抵制投资率的过度上升,提高投资效率。

(三)调整产业内部结构,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落实好国务院相继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标准、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价格、税收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引领能源、矿产类工业企业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链,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制高点,加快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生物产业。

(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不低于、甚至应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高收入的税收调节,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五)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应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一是加快科研机构和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全省现有的科研机构,继续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重点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力度,培育扶持新生的研发机构。通过培养、引进、留住、用活高层次人才,解决科技发展中人才不足的瓶颈问题,从而实现

科技创新的新发展。二是创造自主创新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引导作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健全企业科技投入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建立风险投资的支持系统及市场运作机制,为创新型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三是加快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六)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优化就业结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首先,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据测算,云南省就业对GDP的弹性系数约为0.2%,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5.6万人就业。其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水平,尽量减少结构性失业。第三,承接产业转移应与云南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结合起来,优先考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四,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

(七)采取有效措施,平抑通胀

物价上涨过快,不仅会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保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通胀预期仍继续加剧,通胀水平仍有上升趋势。今后应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一是要强化政府及职能部门责任,签订责任书;二是完善储备,稳定生产,增加供给,保障市场供应;三是完善价格调控手段,相机使用经济、法律、行政等调控手段;四是加强市场和价格秩序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云南省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

[1]投资效率通常用增量资本─产出比来衡量(ICON),ICON是指1个单位的GDP增量需要多少个单位的投资拉动。ICON越高说明投资效率越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CON大约在2左右。

[2]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是国际社会用于衡量一国在科技创新上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和《云南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和《云南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6-12-26 17:48:00 厅办〔2002〕97号 (2002年4月25日) 各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委、办、厅、局、公司: 现将《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和《云南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印发你们,并结合我省医保工作实际,强调以下意见,请一并组织落实。 一、全省所有企业(包括中央、省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 二、企业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和《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省政府〔1999〕86号令)的要求,执行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规定,参加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按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按月代为扣缴。 三、对于少数困难企业,可以先参加住院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暂不建个人帐户,职工个人也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待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建立个人帐户。 参加住院医疗保险的企业应按照所在统筹地区确定的住院医疗保险缴费费率,按月缴纳住院医疗保费。同时,按统筹地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规定,由单位和个人按时缴纳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企业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住

院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待遇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四、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效益较好的企业职工现有的医疗消费水平不降低。按照国务院〔1998〕44号文件规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列支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列入成本”。各地应照此执行。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模式、管理办法和具体支付比例等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五、要采取多种方式和办法,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积极探索职工互助医疗办法,开展职工门诊、住院互助医疗保障活动,解决职工因患大病、特殊疾病个人负担过重和遭受意外伤病而导致的生活、医疗困难问题。对少数未参保的困难职工和困难群体,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争取资金实行社会救助。 六、各地可根据《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和《云南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抓紧、抓好、抓实贯彻落实工作,扩大覆盖面,把企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 附件: 1、《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 2、《云南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附件1: 云南省困难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和《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沟通交流制度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事调配 【发布部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12.02.17 【实施日期】2012.02.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信 息沟通交流制度的通知 各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关系民生、权力集中、资金管理量大、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加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信息沟通与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种腐败现象对我省人社系统工作造成危害,经研究,决定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建立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沟通交流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沟通交流制度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明

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制度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加强风险防范,及时总结交流全省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和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各地、各单位工作的沟通与交流,切实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纪检监察信息》推广廉政经验、宣传反腐做法,传播自律信息,弘扬廉政文化,促进廉政宣传教育,指导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强和推进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北大核心目录 (第七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和2014年出版过七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编者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五版的研制经验,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17 学术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1 社会科学研究 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 社会科学战线 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浙江社会科学 26 江西社会科学 27 南京社会科学 28 天津社会科学 29 学习与探索 30 河北学刊 3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3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 学海 34 江汉论坛 3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38 甘肃社会科学 39 浙江学刊 40 人文杂志 4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4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43 求索 44 求是学刊 45 贵州社会科学 46 思想战线 4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探索与争鸣 49 广东社会科学 50 中州学刊 5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5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5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54 国外社会科学 5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5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57 东南学术 5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 山东社会科学 60 东岳论丛 61 云南社会科学 6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64 河南社会科学 6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6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6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69 社会科学辑刊 7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71 学术交流 72 学术论坛 7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75 学术界 7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17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第八版)

2018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文史哲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 社会科学12. 社会科学战线13. 江苏社会科学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浙江学刊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 浙江社会科学21. 天津社会科学22. 社会科学研究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 求是学刊26. 人文杂志27. 江西社会科学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与探索3 1. 江汉论坛3 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中州学刊40. 南京社会科学4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3.甘肃社会科学4 4. 思想战线4 5.山东社会科学4 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47.社会科学辑刊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5 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广东社会科学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57. 东岳论丛58.东南学术59.学海60学术论坛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64.探索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67.齐鲁学刊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74.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 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6.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8.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80.湖南社会科学81.学术探索82.探索与争鸣8 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人文社科论坛.86.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7.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云南省专家协会等单位申请设立职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云南省专家协会等单位申请设立职业培训机构、增加培训工种等级等有关问题的批复 【法规类别】会议差旅 【发文字号】云人社复[2010]71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10.06.23 【实施日期】2010.06.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云南省专家协会等单位申请设立职业培训机构、增加 培训工种等级等有关问题的批复 (云人社复〔2010〕71号) 云南省专家协会等单位: 你们关于申请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增加培训工种等级和变更地址、法人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下列单位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 (一)云南省专家协会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名称为:云南兴业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编号00000138:地址昆明市西昌路225号:负责人杨汝鉴:培训工种为:农产品经济人、蔬菜加工工、餐厅服务员、营业员、客房服务员。培训等级为:初、中级。

(二)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名称为: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编号00000139:地址昆明市永昌路189号:负责人杜汝清:培训工种为:蔬菜加工工、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手绣工、农产品经纪人、花卉园艺工、果树工、绿化工、插花员、砌筑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培训等级为:初、中级。 (三)云南省继续教育协会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名称为:云南云跃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编号00000140:地址昆明市如安街省军转培训中心:负责人薛丽丽:培训工种为: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等级为:初、中、高级。 (四)云南技工教育集团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站,名称为:云南技工教育集团职业技能培训站,培训站编号00000141:地址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北路2号:负责人周世华:培训工种为: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计算机操作员、无机化学反应工、和成氨生产工、过磷酸钙生产工、复合磷肥生产工、微量元素混肥生产工、硫酸生产工、磷酸生产工、烧

河南省社会工作知识培训(行红芳)

主讲教师简介 行红芳副教授 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博士,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经在《中州学刊》、《青年研究》、《河南社会科学》、《河南日报》(理论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过论文和研究报告三十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项,主持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河南省决策招标项目一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七项,主持及参与完成厅级项目七项。曾任首届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展过多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社会政策与法规 行红芳 一社会政策概述 1 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社会政策是国家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祉为目的,以国家的立法与行政为手段,促进 社会各阶层均衡发展的施政方针,基本原则与具体的行动路线。 它是国家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是一系列法律、法规、措施、办

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实质: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行动 2 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社会保障政策 ?公共医疗卫生政策 ?公共住房政策 ?公共教育政策 ?劳动就业政策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 ?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体系 ?社会政策的其它内容,如行为矫治、家庭政策、社区发展政策3几对概念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护 ?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 4 社会政策的目标 ?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 5社会政策的功能

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正式版

The cooperation clause formulated through joint consultation regulates the behavior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has legal effect and is protected by the state. 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正式 版

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协议资料适用于经过共同协商而制定的合作条款,对应条款规范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并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的保护。如果有一方违反合同,或者其他人非法干预合同的履行,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签订劳动合同须知 一、本劳动合同样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云南省的有关规定制定。 二、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劳动合同应当用钢笔或毛笔认真填写。有约定事项的,经审查备案编号,双方签字盖章,以活页形式插入。劳动合同内容不得涂改。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

效。 四、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五、劳动合同期限内合同条款发生变更或者劳动合同期满需续订的,应将签订的相关“协议书”附后。 云南省正规劳动合同范本 甲方(用人单位)简明情况 名称 地址 所有制性质法定代表人 备注 乙方(劳动者)简明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照片

民族文化程度籍贯 居民身份证号码 职称或技术等级技术专长 住址 本人简历(包括主要学历)年月至年月在何处任何职(工种)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固定期限:本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无固定期限:本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以完成等工作任务为期限:本合同自年月日起,预计至年月日止。工作任务完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离休退休退职 【发文字号】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第4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日期】2007.04.30 【实施日期】2007.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 (第4号)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已经2007年3月21日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办法(试行)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省属行业管理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6〕139号)精神,现就我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退休审批作如下规定: 一、提前退休审批 (一)从2007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提前退休全部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审批。 (二)审批对象 1、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和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规定,在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高空或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或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以下简称“特殊工种”),且男55周岁以上、女在管理(技术)岗位50周岁以上或在生产(工勤)岗位45周岁以上的职工。 2、原在全民所有制及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已达到规定年限,现到其他类型企业工作或从事个体工商户、自谋职业人员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退休条件的人员。 3、2000年12月31日前安置到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工作且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即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长期严重亏损,在岗职工的实际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男55周岁以上、女在管理(技术)岗位50周岁以上或在生产(工勤)岗位45周岁以上的军转干部(包括在岗、下岗、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和符合相关文件规定条件且现仍在职的复退军人(含内退、协议托管人员)。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并经州、市级或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告第5号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7年05月21日阅读次数:722[ 字体:大中小][ 打印] [ 关闭] 登记编号:云府登326号 第5号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已经2007年3月21日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委、办、厅、局,中央驻滇企业: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云政发〔2006〕139号、以下简称139号文件)的要求,结合贯彻执行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关于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用人单位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等原因造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偏低的,其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二、因用人单位对职工档案管理不善、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等原因,导致职工不能按时办理退休手续的,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支付退休退职费用适用法规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121号)第2条的规定,职工未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前应与其他职工享有同等待遇。 三、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20号)的规定,参保人员个人中断缴费的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四、新参保的用人单位和由未参保企业转移到参保企业工作的职工(不含合同制职工和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单位和职工按以下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补建个人账户。 (一)补缴时段 1、新参保的用人单位及职工应当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1995年9月3 0日前成立的用人单位,从1995年10月1日补缴;1995年10月1日后成立的用人单位,从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之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从业人员从规定的时间起补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2、从未参保企业转移到参保企业工作的职工,1995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且1995年10月1日以后符合退休条件的,从1995年10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995年9月30日前国家和省认可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之月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补缴基数和比例。2005年12月31日以前用人单位和个人按补缴年度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1%缴纳,其中个人缴费比例按补缴年

最新河南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申报-河南社会科学院汇编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申报指南 支持方向一:科技攻关 支持对象为高校、科研单位、公益机构,以及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包括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支持额度一般为10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两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超过2019年12月。 一、农业领域 (一)项目指南 1.种业创新:农作物、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等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及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优异种质材料创制与评价。 2.种植技术:主要农作物果蔬节水、减药、减肥、增效生产技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替代物料与技术,污染农田修复技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集成,病虫草害生物防治与生态治理,应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农作方式。 3.养殖安全:畜禽安全养殖技术,养殖装备、新材料研发,新型饲料产品、添加剂替代产品研发,畜禽疫病防控技术,新型动物疫苗、兽药研制。 4.食品工程:冷链食品、发酵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专用智能装备,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的研发。 5.农业工程: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装备,农产品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利用,科技扶贫信息化技术;农产品贮运技术、工艺与装备,仓储理论与仓型设计。 (二)申报要求 1.鼓励产学研合作,合作单位包含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或星创天地依托单位的优先支持; 2.拟资金支持种业创新40项以内,种植技术30项以内,养殖安全30项以内,食品安全30项以内,农业工程20项以内。 二、高新技术领域 (一)项目指南 1.电子信息 (1)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性能测试评估、信息安全共享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基于北斗位置大数据的位置数据存储、热点分析、态势预测等技术研究;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文件 云南省文化厅 云文人〔2009〕46号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文化厅 关于评选表彰云南省基层文化工作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各州、市人事局、文化局、省文化厅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基层文化单位和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 签发 王建明 黄 峻

重要部署和要求,坚守阵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激励全省文化系统广大文化工作者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兴起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新高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决定,评选表彰一批云南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 (一)评选范围 1. 州(市)从事文艺表演、社会文化、文物博物的单位和个人。 2. 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管所、文工队、乡镇文化站等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3. 省文化厅各直属单位和个人。 州(市)文化局、县(市、区)文化局及其工作人员,非公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列入评选范围。 (二)表彰名额 “云南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30个,“云南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100名(名额分配见附件2) 二、评选条件 (一)云南省基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处理意 见》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6日阅读次数:437 [ 字体: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 云劳社〔2002〕76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11月28日发布《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云政发[20 00]212号)后,各地在执行中提出一些操作性问题。现特就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终止劳动关系自谋职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问题 1.原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从1986年10月1日国发[1986]77号文件实施后,至19 95年9月30日前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自谋职业的,凡符合云政发[2000]212号文件第十八条第(三)、(四)款规定,可从1995年10月1日起,按2001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其原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时间,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认可为连续工龄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离开单位之后至1995年9月30日前的时间,不予补缴养老保险费,也不视同缴费年限。 2.上述人员于2000年10月31日前已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也不再纳入养老保险统筹,按有关规定申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3.符合补缴条件的人员,由本人填写《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审批表》(表附后),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根据本人原始档案材料认真进行资格审核后,办理有关补缴手续。 4.符合补缴条件的人员办理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手续的时间到2002年12月31日止。 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和养老金计发问题 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教养、开除公职、除名、自动离职的人员,其原工作年限不得视同缴费年限(国家政策另有规定的除外),达到退休条件时,只能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基本养老金。 三、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退休问题 1.在生产(工勤服务)岗位工作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女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并且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时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达到规定年限,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的职工,可以办理退休。 2.原从事特殊工种达到规定累计工作年限,现在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可以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办理退休。 3.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自谋职业并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的,其在企业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累计达到规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可以按特殊工种办理退休。 4.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厅函[2000]143号文件的规定,职工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前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可以按规定折算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但折算工龄增加的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且仅限于作为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参照,退休后按国家政策调整基本养老金时,只能按其实际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龄)确定;建立个人帐户后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可计算为特殊工种年限,但不得再进行工龄折算。 5.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由地、州、市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和职工的原始档案进行认定。特殊工种只能按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及1985年3月4日至1993年7月3日之间国务院各部、委、办报国家劳动部门同意的特殊工种目录规定执行,不得跨行业(部门)目录参照执行。 6.职工在原单位从事的工种属于特殊工种,并且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已达到规定年限的,因工作需要转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目录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学术月刊 4.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浙江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9.复旦学报.社会 科学版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江 海学刊13.文史哲1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16.河北学刊17.社会科学研究18.学术研究1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天津社会科学21.社会科学2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浙 江社会科学24.江苏社会科学25.社会科学战线2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7.浙江学刊28.求是学刊2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湖南 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1.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32.学习与探索33.西北师大学报 社科版34.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35.人文杂志3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A/K综合 学版37.南京社会科学38.中州学刊39.广东社会科学40.东南学术41.甘肃社性人文、社 会科学42.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学海44.江汉论坛45.四川大学学会科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6.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4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0.江西 社会科学51.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国外社会科学53.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4.思想战线55.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56.山东社会科 学57.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8.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首都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60.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6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河南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5.学术界66.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同济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探索与争鸣69.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0.兰州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1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73.学术论坛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5.东岳论丛76.河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社会科学辑刊78.学术交流79.河南社会科学8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中国青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 云劳社发[2008]7号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待遇的通知 云劳社发[2008]7号 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3〕185号),为切实保障企业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基本生活,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07年12月31日前,已按月领取伤残津贴(原称伤残抚恤金)的1至6级工伤职工(不含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工伤退休人员);已按月领取生活护理费的1至4级工伤职工(含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工伤退休人员);已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调整标准 (一)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一级每人每月增加190元,二级每人每月增加160元,三级每人每月增加130元,四级每人每月增加100元。调整后达不到统筹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最低工资标准。 (二)5—6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以原领取的伤残津贴为基数,按照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同步提高伤残津贴。企业平均工资负增长的,伤残津贴不降低。 (三)生活护理费:完全护理依赖(含已领取生活护理费的1级伤残)每人每月增加110元,大部分护理依赖(含已领取生活护理费的2级伤残)每人每月增加80元,部分护理依赖(含已领取生活护理费的3—4级伤残)每人每月增加60元。 (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原领取金额低于600元(含600元),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原领取金额高于600元,每人每月增加80元。 三、资金渠道 本次待遇调整所需资金,与原领取待遇的资金渠道一致。即参加工伤保险后发生工伤的1—4级人员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6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未参加工伤保险或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工伤的1—4级人员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四、各州、市劳动保障局,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及时兑现相关待遇。

(河南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河南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是专为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而设计的一个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 【一】系统的安装 将《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贝到电脑某一硬盘指定的文件夹中。双击该文件,系统即可运行。未安装Access2000的用户,请通过更新Office2000来增添Access组件。 【二】录入校对 系统运行后出现的主界面是“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录入”窗体,用于录入和校对相关课题内容。 1.录入时请使用Tab键移动光标〔也可使用鼠标〕。点“添加新课题”,进入一个空白界面,能够录入新课题的材料。假如某课题有重复或者是多余的,能够直截了当点“删除本课题”,删除的只是界面上显示的课题,可不能妨碍到其他课题。 2.“编号”系指课题《指南》中的题目序号。自选课题也必须录入一个编号。确定编号的方法为:在《指南》中找一个和自选课题最接近的题目,定该题目的编号为自选课题的编号。 3.“类别”分两类,假如是指南课题录1,假如是自选课题那么录2。 4.“学科分类”也分两类,人文类课题录1,经济类课题录2。 5.“工作单位”只录单位名称,不录该单位之下的二级单位,如“郑州大学化学系”录为“郑州大学”。 6.“参加者”限4人以内,要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录入4个

空格中。 7.其他项目据实录入。 8.浏览或校对录入的课题时,点击界面底端“记录”后面的左、右箭头能够快速找到录入的课题内容 9.点“打印校对表”能够预览和打印已录入课题的要紧数据,请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假如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10.点“打印汇总表”能够预览和打印本单位申报课题项目汇总表,请加盖公章后上报。假如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三】数据上报 将硬盘中已录入数据的《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入软盘即形成上报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2016年12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