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6人口

专题06人口

专题06人口
专题06人口

专题06 人口

【2018全国卷I】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答案】4.C 5.D

【解析】

4、首先弄清楚概念。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是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有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故选C。

5.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

【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弄清楚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概念,这考查了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能力,另外,考生还要仔细读图,首先图上第一个信息是:该地的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第二个信息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略微缩小(这一点考生不易发现,就很容易误选)。根据第一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地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根据第二个信息可以得出该市人口迁出回落,即该市劳动力需求增加。

【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0~11题。

10.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11.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10.B 11.C

【解析】10.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故B正确,D错误。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错误。

11.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2018JS卷】图7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

14.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

【答案】13.C 14.B

【解析】13. 读图可知,该国20—55岁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故C项正确。政局动荡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A项错误;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B项错误;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D 项错误。

14.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B项正确。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A、C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

【点睛】此题组第2问很容易在西欧和北美之间选择错误答案,北美和西欧经济发达,迁入人口较多,但是这些地区迁入人口并不是只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而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口都比较多。

【2018天津卷】13.(20分)度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3)据图11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6分)

【答案】(3)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解析】(3)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整体总结及迁入集中地的说明。读图可知,东区和西区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它区域少。

2018年高考真题之人口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人口专题 一、单选题 近年(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1、2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 答案: A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答案: D 户籍(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3.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答案: C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迁移人口(迁入或迁出口)。据图可知,该直辖市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比较稳定(接近400万),且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迁出大于迁入),外来务工人口小于外出务工人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逐年”太绝对,无依据,另外,该市人口迁出较多,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相应的老年人口比重可能会提高;由于该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变小,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的形势在减弱(人口回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会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根据材料无法确定。 4.该直辖市是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重庆市 答案: D 比较四个直辖市,只有重庆人口迁出大于迁入,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小,以迁出为主。 读图(2018年高考真题天津卷)文资料,回答10-11题。

区域人口学刍议

区域人口学刍议 摘要:区域人口学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一些学者常将区域人口学与人口地理学混淆,其学科名称、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特别是与人口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注重区域人口学,加强区域人口问题的研究,才能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人口发展规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标签:区域人口学;区域学;人口地理学 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研究的新方向,但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与人口地理学的关系还没有区分清楚。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应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就要改变对过去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看法,打破旧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的观点只是一种理论的尝试,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有助于区域人口学的发展。 一、区域人口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的新兴分支学科,目前笔者还没有见到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一般认为区域人口学是研究特定地区人口规律的学科,也称为区域人口统计学,或地区人口学、人口地区学。如苏联学者瓦连捷伊的《人口学体系》中称为“地区人口学”,认为:“地区人口学研究的直接客体是个千姿百态的过程,其中每个过程都带有普遍性,可用统计指标说明。这里包括出生率,结婚率,死亡率,人口健康状况,地区常住人口和常备劳动资源形成的情况,新老住户潜在的和实际的迁移活动,各经济部门间劳动资源的分配状况,人口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许多现象。”[1]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存在多种类型,主要是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的场合,它可以被视为人口地理学的新名称。 第一,研究对象。区域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与普通人口学是相同的,即人口发展的过程,包括人口现象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区域人口学通过对特定区域人口过程的研究,总结地区人口的特殊规律,使其既是地方人口决策的主要依据,也为一般人口研究提供范例。 第二,研究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区域人口学不仅研究区域的现阶段人口状况,还要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人口状况以及对区域人口前景作出预测。或者说可以按其研究的时段和任务不同分为三大门类:区域历史人口学、区域现代人口学、区域人口预测学。就广义的空间范围而言,大到整个世界、各个大洲、各个国家都可称为区域;而按照通常的狭义理解,区域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一地区,如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某一民族聚居区等,区域人口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一般就指国家内部这些地区。 第三,研究内容。区域人口学研究的学科范围与中国人口学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空间范围的不同,其他方面应完全一致。目前公认的人口学研究内容主

2013 高三地理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专题七人口与城市 要点串讲 ②对迁入地的影响

A合理的人口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不合理的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B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民工进城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促进了城市商业和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盲目无序的流动人口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③人口迁移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可调整人口分布,对民族和种族的融合起重要作用;改变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状况 3.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①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本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总人口三大高峰。在人口问题现状中,五大难点相互叠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②我国的人口政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掌握以下四个城市相关要点 1.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又称之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又称之为微观因素。下面以武汉市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①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②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③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流径流量丰富,为武汉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人口与城市专题五年高考真题汇编(2014-2018年)

人口与城市专题选择题14-18年真题汇编 (2014全国1卷10-11)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2题。 1.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2014全国1卷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3—4题 3.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4.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0 (2015全国1卷4-6)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5~7题。

5.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7.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018全国1卷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8.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9.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2018全国2卷4-5)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2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 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10.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 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 11.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B.曲折 C.坡大D.路面凹凸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一

《专题6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一 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2.该国可能是( )。 A.美国 B.芬兰 C.巴西 D.印度 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经过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增长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增长减缓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但是出生率有所下降;低速增长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2题,由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该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应该是发达国家;18世纪80年代,该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不可能是美国。 答案? 1.D 2.B 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读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 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 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4.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 )。 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5.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 B.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 解析?第3题,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而图中总人口的变化趋势与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可以判断2005~2016年上海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第4题,总人口曲线与外来人口曲线的差值即为户籍人口数量,由此可知外来人口数量少于户籍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才能使总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上海市的外来人口以青年劳动力为主,因此会使人口平均年龄降低,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第5题,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上海以外的地区转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部分常住人口离开上海到其他地区谋生致使常住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 3.C 4.D 5.B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单位:分钟)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相连接的道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下列交通方式,对解决“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 C.高铁 D.高架道路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城市提升卷(20210210162152)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提升卷 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44分) (2017 ?皖东联考)读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完成 1 ?下列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0?14岁人口比例1953?1964年递减 B. 0?14岁人口比例2000?2010年增加较慢 C. 15?64岁人口比例1964?1982年增加较快 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00?2010年增加最快 2. 未来一段时间内,该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增长过快B .劳动力不足 C.文化素质偏低D .人口老龄化 (2017 ?陇西联考)读韩国1980?2005年不同年龄段生育率变化图,完成 每小题4分, 1?2题。 3?4题。 人口尅堆(万人1 人口 人口意截.414岁人.63岁且上人(万人) 口比例(%》口比M(%)

3. 此期间该国()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6. 影响贵州、湖南 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展夜均寒 (2017 ?成都二诊)读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 7?9题。 7?卧城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 ) A. 东部B .东南部 A. 各年龄段生育率均呈下降趋势 B .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C. 生育高峰年龄段发生明显变化 D .有推迟生育的趋势 4. 该国生育率变化将导致( A. 总人口数量减少 B .青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C.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D .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201 7 ?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 图。读图完成5?6题。 ?- 7 6- ' FJrr K 常噸 £末 河 帕和- 江唏M "1O tffl r * -■a ?ir 宁 5. 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届我沟少 昼参夜少 居少夜直

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 人口和城市

专题六人口和城市 考点一结合“综合思维”,从“人地协调观”角度 认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考情报告]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时空分布规律、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人口问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以统计图表、区域图、文字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人口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C (2)B

1.巧用综合思维分析人口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抚养比、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2.落实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考向1 人口性别结构 (2019·福建福州期末)下图示意2017年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教育水平B.产业结构 C.宗教信仰D.生育政策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西亚某产油国(甲国)人口性别比很高,南亚某人口大国(乙

人口专题试题

人口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组 1.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过渡型 2.表中数据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 A. 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成本低 下表为2010年和2016年的中国大陆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3.对表中统计数据变化成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总人口增长较多是人口基数大造成的 B. 2016年0~14岁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政策的影响 C. 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 D.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与人均寿命延长有关 4.与2010年相比,2016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导致 A. 城市入学压力减轻 B. 青壮年劳动力数量增加 C. 青壮年劳动力负担加重 D. 养老负担减轻 读四川省遂宁市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5.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过渡型 6.表中数据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 A. 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成本低 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是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人数的比值,下表为2016年我国部分 省市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完成下面小题。 7.据表判断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 A. 广东 B. 北京 C. 浙江 D. 黑龙江 8.影响表中各省市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 就业机会 B. 自然环境C. 医疗水平D. 地理位置 下面左表是我国某城市常住户籍人口与就业人口变化统计表,右图为该城某功能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 A. 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大于郊区 B. 郊区增加的人口来自城区 C. 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 D. 外来务工人员比例持续增加 10.右图所示功能区为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教区 11.推测2010年以来,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产业迁入 B. 新校区使用 C. 城区房价高 D. 城区环境污染 2017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排名第一,2011-2014年深圳市人口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性别比为117:100(性别比),而深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100,而全国0-14岁性别比为118:100,下图为深圳人口来源地分布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2.对深圳外来人口分来源区域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 B. 空间距离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推力因素之一 C. 深圳对东部地区人口吸引力较强,可以推测,广州也是深圳主要人口迁出区 D. 文化差异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 13.对材料中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的分析是 A. 为调节性别结构平衡,深圳政府应增强第二产业中对男性人口的吸引力B. 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少于女性 C. 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 D. 深圳本地人口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 根据人口转型理论,一国的人口增长可区分为四个阶段。下图为人口增长阶段模式图,读后回答下题。 14.人口增长发展至低稳定阶段时,决定人口增长最重要的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 (解析版)

专题八人口与城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1950—205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曲线图(含预测)。回答下面三题。 1.(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已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但80年代后期出生人数仍出现一个次高峰,主要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B.多子多福生育观念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成活率上升 D.60年代中后期出生人数多 答案D读图可知,60年代的出生人数高峰期与80年代后期相差20余年。到了80年代后期,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已经到了婚育年龄,带来了出生人数次高峰。 2.(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在开放二孩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近年出现了一次出生人数小高峰。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 A.2010年1月1日 B.2014年1月1日 C.2016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答案C读图可知,自2010年以来,2016年出生的人口数量最多,据此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2016年1月1日。

3.(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由图示信息可知() A.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C.人口死亡率即将持续下降 D.人口总数即将大幅度减少 答案A读图可知,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从图示信息中看不出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我国人口总数仍在增加。 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前五位省区的排序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 甲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 乙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湖北 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 4.(2019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 B.广州、上海、北京 C.上海、广州、北京 D.北京、广州、上海 答案B北京、上海、广州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人们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就近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据此可判断甲为广州,乙为上海,丙为北京。5.(2019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近年来,上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 A.产业结构调整 B.生育政策的变化 C.生态环境优良 D.农业专业化发展 答案A随着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加,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

2017年人口区域分析报告

2017年人口区域分析 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一、人口流动:城市化的必然 (4) (一)人口现状:分布和流动 (4) (二)人口预测:规模和结构 (11) 1、现有人口未来的预测 (12) 2、未来将要出生人口的预测 (17) 二、城市化的现状和未来 (22) (一)城市化的现状:城市化率 (22) 1、人口密度 (23) 2、城市化率 (24) 3、有效城市化率 (26) (二)城市化的未来:下一批大城市的崛起 (28)

人口流动:城市化的必然。 人口现状:我国东部地区的省份人口较多,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广东、山东和河南,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年轻,北京、上海和广东是“中年阶段”的高龄省份,但是抚养比压力最小。 人口流动情况呈现“四周丰富,中间凹陷”的情况,我们按照流入量将各省市分成三类:净流入地区、动态平衡地区和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除了北京和天津,从地理位置上正好是中国最东部沿海的几个省份,从北到南依次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西部省份是人口动态平衡地区,净流出地区主要包括安徽、河南、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广西、贵州和河北,我国人口的流向不是“从西到东”而是“从中到东”。 人口预测:上海按照2000~2010 年的人口流入情况推算,人口会持续扩张,2050年将达到8137.5 万人,劳动力占比始终在0.7 以上,老龄化人口(65 岁以上)占比保持在10%左右。如果在2050 年让上海人口控制在5000 万以下,需要将各年龄段人口变动率调高16 个百分比,这个16%是5 年的复合变动率,平均每年3%,意味着上海要保持每年每个年龄段中减少3%的流入或者增加3%的流出。 河南按照2000~2010 年的速度流出人口,到2050 年河南省将拥有7163万人口,较2010 年减少2210 万,下降23.6%,到本世纪末河南省人口会减少一半,少于5000 万。 城市化的现状和未来。我国2015 年总城市化率是56.54%,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87.62%)也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其次分别是

(浙江选考)201X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专题整合学案

专题五人口与城市 专题整合(五) 一、人口容量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强调点实质体现共同点 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 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 口) 一 个 警 戒 值 生 存 历史时期不同, 制约因素也不一 定相同(不确定), 故具有不确定 性;但在具体时 期,制约因素相 对不变的情况 下,可进行相对 定量的估计,即 具有相对确定性 人 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 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 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 人口(最佳人口) 一 个 合 理 值 发 展 环境承载力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 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 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 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 的限制性因素 一 个 警 戒 值 生 存 2.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理解,具体如下表所示: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二者与制约因素的相 关性表现 (1)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2)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 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 二、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方法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下左图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下中图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下右图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当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人口专题

人口规模专题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5年2月

目录 第1章专题研究背景 (1) 1.1统计口径及相关说明 (1) 1.2研究背景 (3) 第2章人口现状分析 (4) 2.1县域人口现状分析 (4) 2.2中心城区人口现状分析 (8) 2.3人口调控的对策 (8) 第3章人口规模预测 (10) 3.1人口规模预测依据 (10) 3.2桦南县县域人口规模预测 (11) 3.3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 (14) 3.4各乡镇人口预测 (19) 第4章城镇化水平预测 (20) 4.1城镇化水平预测 (20) 4.2协调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措施 (23)

第1章专题研究背景 1.1 统计口径及相关说明 1.1.1 研究范围 桦南县城市的人口根据总体规划审批的要求分为两个层次:桦南县域和桦南中心城区。 (1)桦南县域 桦南县县域包括驼腰子镇、石头河子镇、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闫家镇、金沙乡、梨树乡、明义乡、大八浪乡。但不包括桦南林业局、桦南种畜场、曙光农场。2012年桦南县县属总人口为40.5万。 (2)桦南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桦南县县政府驻地建成区及规划新增用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0.30km2。人口主要包括桦南县中心城区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截至2012年底桦南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为8.1万人,暂住人口约3000人。 1.1.2 名词解释 (1)户籍人口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在户口管理部门登记的常住人口。 由于地方称谓不同,调研资料中由桦南县公安局提供的常住人口全部落户,故本专题所提及的户籍人口,若无特别注明,即为桦南县公安局所提供的常住人口。 (2)暂住人口 暂住人口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居住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的外来人口。 调研显示,桦南县公安局所提供的流动人口数据中,流动人口以务工和经商为主,流动人口的居所为居民家、单位内部、出租房屋,无旅店居住人口,即在城市规划中均应考虑配套设施。故本专题所提及的暂住人口,若无特别注明,则

(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作业手册 专题限时集训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专题限时集训(六)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图Z6-1中的图(a)为我国某地区,图(b)为世界某岛国轮廓图。读图回答1~2题。 (a) (b) 图Z6-1 1.与图(b)中岛国相比,图(a)所示区域( ) A.人口密度小,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B.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C.河流总长度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D.石油加工工业更发达,发展条件更优越 2.水资源紧张是困扰该岛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导致该岛国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 ①年降水量十分稀少②国土面积小,使得河流短小,淡水的储存条件差③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很不均匀④人口急增与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 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 图Z6-2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图上方为正北方。读图,回答3~4题。 图Z6-2 3.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风 D.东北风 4.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下图为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据此回答5~6题。 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15 87 西班牙15 113 白俄罗斯15 93 匈牙利15 107

5.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D.匈牙利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包括 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③死亡率回升,人口负增长④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图Z6-3),回答7~8题。 图Z6-3 7.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 ) 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 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 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 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 8.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城市规模过大 B.人口过于密集 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D.城市连接成片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图Z6-4),回答9~10题。 图Z6-4 9.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 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 10.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019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总结语文

2019年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专题总结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 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全国卷)最新2019年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专题01 人口专题测试卷

01 人口 选择题 (河北五个一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报告中全球总和生育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世界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的特点是 A. 下降速度越来越快 B. 从2015年前后开始匀速下降 C.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下降速度最快 D. 21世纪中期以后下降速度开始减缓 2.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长期低于2.1。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社会负担减轻,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B. 家庭负担减轻,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 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制约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 D.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1. C 2. D 始减缓,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 人口的生育率较低,会导致人口的出生率较低,会导致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较少,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减轻和家庭负担会加重,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AB错误,D正确;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城市,而且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因此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答案D。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为197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 1980年 B. 200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 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B. 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 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答案】3. C 4. A (怀化市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考)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20~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以上)之比。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比值小于7.5时,经济中速增长;比值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提升卷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提升卷

读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7~9.卧城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1)据图分析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6分) (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4分) (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12分) 13.(2017·茂名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是与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分不开的。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城市规划图(2009~2020年)。 (1)简述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标志。(8分)

(2)试描述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8分) (3)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人口增加的主要方式及原因。(8分)

专题六人口与城市 提升卷 1.C 读图中0~14岁人口比例折线可知,0~14岁人口比例1953~1964年呈上升趋势,2000~2010年呈下降趋势;1964~1982年,0~14岁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变化不大,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增加较快;由图中65岁及以上人口折线曲线可知,在2000~2010年增加速度小于1990~2000年。 2.D 该市在2010年人口总数接近900万,总量大,且劳动力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青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人口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统计数据中没有关于文化素质的数据,按一般发展规律,城市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2010年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已经接近10%,未来一段时间内,老龄化问题会加重。 3.D 根据图中曲线可知,25~29岁,30~34岁年龄段生育率呈波状变化趋势。人口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故人口自然增长在减慢。各个时段生育高峰年龄段仍主要出现在25~29岁之间,没有明显变化。2005年生育高峰年龄段在30~34岁的百分比增加,说明有推迟生育的趋势。 4.B 总人口数量变化由自然增长率决定,生育率影响出生率,图中生育率下降,说明自然增长率下降,说明人口增长变慢,青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在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在增加,但总人口变化还要考虑死亡率。生育率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明显。 5.A 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故A项正确。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故B、C、D项错误。 6.B 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7.A 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们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口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东部。 8.D ①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流动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工作区(比如工厂);③处为卧城(如上题所述);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白天来购物,晚上要睡觉。 9.D 在城市功能区布局时,风向对功能区布局影响较大。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住宅区的影响,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据上题解析可知,③以住宅为主,④中也有住宅区,因此当地盛行风可能为东北风或东南风。 10.A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伦敦城市人口减少,处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人口向配套设施趋于完备的郊外、乡村和小城镇迁移,但城市用地规模并未缩小;东京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人口要向城区迁移,产业结

2018二轮复习最新模拟题专题训练6:人口专题

二轮复习最新模拟题专题训练6:人口专题 一、单选题 读历(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3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史上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数据统计表。完成20、21题。 1.甲、乙、丙、丁分别为 A.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 B.大洋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D.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答案: C 2.关于表中四个大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人口容量先变低后变高 B.乙—生产力水平先变低后变高 C.丙—人口数量总体保持增长 D.丁—环境恶化导致承载力下降 答案: C 户籍(浙江省嘉兴市2018届高三3月学考选考联考)(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 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 年我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完成21、22 题。 3.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衢州 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出 B.舟山户籍人口 老龄化程度最低 C.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 净迁入 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为最少 答案: A 4.第19 届亚洲运动会于2022 年9 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农民工进入杭州,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B.宗教C.环境D.气候 答案: A 读浙(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19-20题。

5. 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 A. 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B. 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 C. 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 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 答案: A 6.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工程建设 B. 交通运输 C. 家庭婚姻 D. 产业结构 答案: C 吴语(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是浙江的主体方言,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由于各种原因,其它各方言呈“岛”状分布于浙江境内。下图为浙江方言岛分布图,完成2~3题。 7.衢州(管辖常山、开化、江山、龙游等地)方言种类繁多,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位置特殊 C.交通落后 D.商贸频繁 答案: B 8.淳安话在浙江多地乃至安徽、江西均有分布,这主要是因为 A.移民安置 B.战争避难 C.务工经商 D.文化教育 答案: A “推(四川省仪陇中学高2008级文综地理考前热身卷)拉理论”(pushandpull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