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

六;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

六;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
六;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

唐周历史研究之六

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

曹为平

四川南充市延安路372号

主题词:唐朝唐高祖周朝武士彟金轮皇帝武曌武则天农民起义刘世龙原百代曹为平

提要:武士彟力主唐高祖起兵,并有很大功劳。晋阳起兵不久,就有一东征将军攻下恒山郡及附近一大片地区,又有一南征将军攻下上党、长平等郡。两者合计户口是薛举所据地五倍。攻下长安不久,实力是薛举两倍的梁师都南犯,又有一北伐将军歼灭其主力。到武德元年初,已取得上郡、弘化两郡及延安郡大部,并攻克梁师都首都肤施。这三个将军只能是武士彟一人。告王威欲谋高祖的刘世龙,多半是他部下受他派遣。以后还有其他功绩。但出身低微受人排挤,尤其玄武门阴谋后被冷落在利州。高祖去世,武士彟也在悲痛中去世。他的事迹被封建史家削而不书,从而在唐朝开国史上留下了大空洞。

(一)从张纶说起

晋阳四战之地。北面是突厥支持的刘武周。南面、东面、西面均是旧隋官吏据守。唐高祖起兵晋阳不能不小心翼翼。他先派太子建成南下西河郡,便是小心地作一火力侦察。太子很快下了西河,深得群众拥护。高祖喜悦,说;“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

他令齐王元吉坐镇晋阳,以对付北面的刘武周及突厥,七月四日自己率兵南下。至于西面,《新、旧唐》写得十分简单。《高祖本纪》中只说:七月六日“甲寅,遣将张纶徇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

当时能独当一面,攻下西面三郡,使唐无西忧。是不小的功绩。可是在《新、旧唐》里,张纶均无传。他有些事迹散见在各处。

《通鉴》称义宁七月“甲寅,遣通议大夫张纶将兵徇稽胡。”并有注称:稽胡部落居汾、石间。他所任文散官为通议大夫,武职就不知道了。七月十七日“乙丑,张纶克离石,杀太守杨子崇。”九月十三日“乙卯,张纶徇龙泉、文成等郡,皆下之,获文成太守郑元璹。”据《旧唐·郑善果传·郑元璹附传》“义师至河东,元璹以郡来降,征拜太常卿。”根本不提张纶名字。但修得较早的《隋书·郑译》称:“大业末,出为文城太守。及义兵起,义将张伦略地至文城,元璹以城归之。”此张伦当是那张纶,不知谁讹了?这儿称他为义将。《隋书·郑译》未讳“民”“世”两字,可见为贞观初作。未受长孙无忌等篡改,故得留其名字。《杨子崇传》就不一样了,只提“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未提张纶名字。

但从《杨子崇传》中可以看到两点:一是高祖起兵深得百姓拥护。张纶至离石,城中豪杰响应。张纶当亦军纪良好。二是梁师都在当时是极大势力。文中写道:

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

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

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

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

收叛者父兄斩之。

几天以后张纶赶到,这个血债累累的刽子手,得到了应得的惩罚。

唐高祖尚未起兵,粱师都已尽得陕北

........。记住!

但自此以后,张纶的事迹,便隐了一段时间。直至武德二年刘武周大举南下,我们才从《通鉴》中得知,张纶已封西河公《唐高祖亲征河

东道》提到过。

先是李世民部属,左武威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援晋阳,为刘武周将黄子英败,均被俘。不久逃归。继续领兵击刘武周。又败,姜宝谊被俘牺牲。刘武周屡遣兵攻西河,为浩州(西河郡)刺史刘瞻拒之。李仲文引兵就之,与共守西河,河东中部及北部,西河成唯一为唐固守的孤城。张纶亦在西河,为行军副总管。

三月二十一日“甲申,行军副总管张伦败刘武周于浩州,俘斩千馀人。”(《通鉴》)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刘武周被高祖大败,又受张纶拦截。

接着“西河公张纶、真乡公李仲文引兵临石州,刘季真惧而诈降。乙酉(三月二十二日),以季真为石州总管,赐姓李氏,封彭山郡王。”

李仲文原是平阳公主之将,为李世民所盗,这次为行军总管。张纶什么时候为副总管?李仲文败于刘武周时,张纶如何?还有这儿又为什么把张纶名字排在李仲文前?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了。

但显然,张纶亦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功劳大大超出了姜宝谊。但《唐书》无传。后来也不见他的事迹。《新唐》还有姜宝谊传。《创业注》认为张纶曾为淮安王李神通节度。

然而张纶的功劳可能远不止这些。

众所周知,唐高祖起兵前,刘武周已下雁门郡。但《旧唐·地理志》称,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是在唐高祖登基前雁门郡已入唐手。什么时候下的?不见任何记载。反正不是李世民的功劳。如是唐高祖从晋阳南下时,便已下雁门,那当是唐高祖的直接间接功劳。如是唐高祖南下后下的,那就是齐王元吉攻下的。

但雁门郡归唐的最大可能,却是张纶。

据《通鉴》,义宁元年二月,刘武周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在突厥卵翼下即帝位,又引兵围雁门。郡丞陈孝意,先攻刘武周败绩,回守雁门,悉力拒守。围城百余日食尽,校尉张伦杀孝意以降。《隋书·陈孝

意传》所记相同,同时又记载当时:

百姓凶凶,将怀叛逆。前郡丞杨长仁、雁门令王确等,并桀黠,为无赖所归,谋应武周。孝意阴知之,族灭其家,郡中战栗,

莫敢异志。俄而武周引兵来攻,孝意拒之,每致克捷。但孤城独

守,外无声援,孝意执志,誓以必死。每遣使江都,道路隔绝,

竟无报命。孝意亦知帝必不反,每旦暮向诏敕库俯伏流涕,悲动

左右。围城百余日,粮尽,为校尉张伦所杀,以城归武周。

可见陈孝意极端残忍。

极大可能这张伦就是那“义将张伦”。这张伦对刘武周应是有大功者。但后来刘武周手下再不见有叫张伦的将军。如,此推断不错的话,那么雁门郡当是他主动率郡归唐的。他不满意隋朝统治,又不愿让雁门百姓做隋朝的牺牲品,就杀陈孝意以归刘武周。唐高祖起兵,他又弃刘武周归唐。无论他开始归刘武周,还是后来归唐高祖,都是进步行为。隋朝对百姓来说,实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首先得摆脱隋的暴政。至于起兵者臧否,得有个认识过程。粱师都最无耻,但他刚起兵,百姓纷纷杀隋官以叛归于梁。张纶当是比较了唐高祖与刘武周,发现唐高祖有民族气节,不满意刘武周投靠突厥,就跑到唐这边来了。这是一个极大的功绩。

刘武周所据,见诸于史册有以下四郡,似乎不能更多了。从《隋书·地理志》可知,在大业五年共有户数:

表一:

马邑郡4674户

雁门郡42502户

楼烦郡24427户

定襄郡3074户

————————————————

总计74679户

与薛举差不多。楼烦郡秀荣县在唐起兵时,即已入唐,置新兴郡。武德改忻州。楼烦原有静乐、临泉、秀容三县。《旧唐·地理志》称“忻州,隋楼烦郡之秀容县。义旗初,置新兴郡。领秀容一县。”从称郡不称州可知,秀容是在刘文静第一次出使突厥回来后归唐的。不知是不是与雁门郡一起归唐。但这且不管。至少雁门郡户口占了刘武周所据地一半以上。何况又失了秀容县。刘武周实力一下削弱了一半以上。如果是唐高祖用武力夺得的,那刘武周还不来拼死?可虽然李世民到处抹煞唐高祖与齐王元吉的功绩,如说刚起兵,唐与刘武周就在雁门郡发生过大战,似乎还不是事实。顺理成章的就是,雁门郡,可能还有秀容县,是自动来归唐的,为首者只能是张伦,即张纶。张纶本是当地反隋势力代表,刘武周毫无办法。

张纶据地户口占刘武周一半以上,又是当地反隋势力代表,当有相当兵力,于是足以独立成西路军,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

唐高祖南下时,刘武周乘虚围攻晋阳,除了扩张实力外,也是为了报这一箭之仇。又乘张纶不在雁门。

张纶受命率师经略稽胡、离石、龙泉、文成等诸郡是六月二十三壬寅。下离石郡是七月十七日乙丑,相隔二十三天。但自离石道下龙泉、文城等郡,却是九月七日乙卯,相隔五十天。为什么会相差那么多天?只要我们注意,正是在这中间,唐高祖在贾胡堡举棋不定十四天,就可明白了。刘武周南下围攻晋阳,张纶既出自雁门郡,士兵都是雁门郡人当然不能坐视,多半是回援老家去了。最起码得像高祖那样举棋不定,一时不能南下。

以上推论是绝大可能的,在《隋书》中无论下三郡,还是在雁门,都叫张伦,不叫张纶。

在后来,张纶活动地区基本上是河东晋阳附近。那就是他的兵都是雁门人。

但不管以上推论是否事实,反正在唐朝开国史上这是一个空洞。唐朝开国史上空洞多了,这只能算是一个小空洞。

(二)河东东部情况

从《旧唐·地理志》可以看出,唐起兵时在东面攻城略地规模更大。我们可以清楚了,《新唐·高祖本纪》称:“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是什么意思了。高祖与太子南下,张纶徇西面,东面亦有人,齐王坐镇晋阳,不是中军是什么?

东面比西面地盘大得多,敌人强得多,打下东面功绩自然也大得多。

西面是贫瘠的吕梁山区,按《隋书·地理志》大业五年:

表二:

离石22300户

龙泉25830户

文城24081户

———————————————

合计72211户

这数字与李世民兵败于泾州的薛举所据五郡比,略少一些,但与东面就不可比了。在东面,仅上党郡就有125057户。长平郡还有54913户,均为大郡。仅此两郡就有将近十八万户。

还有太原是个大郡,其东面乐平曾置乐平郡,开皇初废郡,后又分

置辽州,辽山等县属焉。武德三年又置辽州,包括乐平、和顺、平城、

石艾四县。武德六年乐平、石艾、归受州。辽山成了州治,可见辽山地方也不小。《创业注》说:“太原辽山县令高斌廉拒不従命,仍遣使间行

往江都,奏(炀)帝主兵。炀帝恶李氏据有太原,闻而甚惧。乃敕东都

..

西京

..,严为备御。”但至少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时,辽山已属唐之并州,怎么下的竟是一片空白。

更重要的是,西面过了山区是黄河,过了黄河是贫瘠的陕北(关内道北部)。而河东东面是太行山,越过太行山便是辽阔富饶的华北平原,今河北、山东之地。那儿的郡,大业五年动辄十几万户,甚至二十几万户。唐面临的将是强敌。但不但没有让敌人从东面打过来,而且穿出娘子关,拿下了常山郡(恒山郡)。大业五年恒山郡有177571户,是薛举盘踞地的两倍多。

在现在的正面记载,从没有一句话提到哪个将军,在什么时候?如何?拿下了这些地方。有一点可以肯定,恒山郡、上党郡,都不是小地方,又是战略要地,隋朝不会轻易放弃,不可能不经一战就拿下来。就算那儿守将主动归唐,那也是大功,是大事,历史不应不记一笔。张纶下离石,我们知道有杨子崇被杀;下文城知道有郑元璹被俘。甚至刘武周攻雁门,还知道有个陈孝意。可下上党、下长平竟一无所知。就是下乐平,也该知道斩获了谁?抑或是谁率地归降的。

以上这些消息现在我们只能从《旧唐·地理志》中得到了。笔者在《谁并省了州县——揭穿李世民又一谎言》中,将说:《新旧唐·地理志》犹如一座丰碑,上面记载着唐高祖、唐高宗、大周金轮皇帝的丰功伟绩。仔细阅读,认真思索,可以发现许多被抹杀了的事实。

镇州秦东垣县。汉高改名真定,置恆山郡,又为真定国。

历代为常山郡。治元氏,后魏道武登常山郡,北望安乐垒美之,

遂移郡治于安乐城,今州城是也。周、隋改为恆州,后废。义旗

初,复置恆州,领真定、石邑、行唐、九门、滋阳五县,州治石

邑。《旧唐·地理志》

安乐城即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石邑今石家庄市。

可见唐高祖起兵不久,便有人拿下了隋恒山郡,隋该郡有县八。下面马上会说,另三县井陉、房山、灵寿也拿下来了。拿下恒山必须经过寿阳,还有今阳泉、平定等地,不知那时叫什么?那些地方或许可说,起兵前归唐高祖管辖,此时望风而归。那么恒山郡就绝对不是高祖管辖地,一般只有武力才能拿下来。

《通鉴》说:“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这表明灵寿很早已入唐手。《旧唐·地理志》称:“灵寿汉县,属常山郡。义宁元年,置燕州。”

另外,“井陉汉县,属常山郡。义宁元年,置井陉郡,并苇泽县。武德元年,改为井州。”,“房山县。义宁元年,置房山郡。武德元年,置岳州,领房山一县。”井陉、房山是怎么下的?是不是也像灵寿那样以县归唐,升格为郡?这些都未见记载。还有“国初置九门郡,领九门、新市、信义三县。武德元年改为观州。”不知为何从恒州分了出来。就是郗士陵也仅仅这一记载。他封燕郡公当是后来达到的最高爵位。当时许多农民军领袖,率更多兵归唐也未封郡公。总比不上孙华吧!孙华兵几万,开始仅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领冯翊太守。就是裴寂当时也仅是县公,郗士林怎么可能超过裴寂?也正因为仅几千兵,一县之地,所以不能想象恒山郡是郗士陵拿下的。

恒山郡离太原有好几百里路,中间经过寿阳,及今阳泉、平定等地,应该有个东征将军——很可能还是武力攻取,一直打到恒山郡,这样才

有郗士陵归降。房山、井陉、不是像郗士陵,就是安插有功的下属,再就是唐军来到,那些县的县令以县归唐,最后就是百姓响应杀隋官吏归唐。故升格为郡。

奇怪的是,为何惟独灵寿置燕州,而房山、井陉、九门都是郡?这说明一个问题,灵寿比那三郡先下。《唐高祖起兵晋阳》已说过,高祖反隋意识很明确,一开始就打出白旗,就会改郡为州。刘文静第一次出使突厥失败,裴寂建议改称奉炀帝为太上皇,以蒙骗突厥,旗帜杂用绛白,相应地就不再改郡为州。所以,燕州是在打白旗时下的,房山、井陉、九门则是刘文静第一次出使失败,改旗以后。到高祖登基,房山改为岳州、井陉改为井州、九门改为观州。恒山郡一开始就置恒州,也表明较早攻下。

唐高祖五月十五甲子捕王威,太子六月初五甲申去西河。相差仅二十天。杂用绛白旗在太子去西河前。也就是说,东征将军比太子先出发,不到二十天,就打下了常山郡或恒山郡,唐高祖改为恒州。郗士陵带灵寿县归唐,灵寿改为燕州,郗士陵当是当了燕州刺史。然东征将军拿下房山、井陉、九门时,刘文静已回,高祖已杂用绛白,所以也就只能置郡了。

以后这位东征将军还拿下了赵郡、博陵郡部分地方。

《旧唐书·地理志》写道:“槀城汉县。唐初,置钜鹿郡,领槀城、桓肆、新丰、宜安四县。武德元年,改为廉州。”查《隋书·地理志》,槀城属赵郡,赵郡至少有一县已于唐兵初起时已属唐。(桓肆、新丰、宜安大概是分槀城,或从邻县得的,查遍《隋书·地理志》,新丰倒有几个,都不在那儿,另两县根本不存在。)而且这儿说的唐初,不是高祖登基以后,而是泛称唐起兵不久,高祖登基就不会置郡了。鼓城也可能拿下了。《旧唐·地理志》“武德元年,张志昂以郡归国,改为赵州,领平棘、高邑、赞皇、元氏、廮陶、栾城、大陆、柏乡、房子、槀城、鼓城十二县,

其年,以槀城属廉州,以鼓城属深州。”名义上鼓城与槀城,是随张志昂过来的,但我们已知槀城早已归唐,置钜鹿郡了。高祖登基改廉州。而鼓城也改属深州,应该是早有唐军镇守鼓城了。

张子昂以赵州归唐有记载,但恒山郡那么早属唐却不记所来,这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说明有人的功绩,封建史家要抹煞。

恆州于武德元年,陷窦建德。四年平窦建德,于河间郡之饶阳县置深州,这已是第二次置深州了,早在武德初已在安平县置过深州。隋属博陵郡(见《隋书·地理志》)可见武德前已有人拿下了博陵郡部分。

东征将军打下恒山郡后,很自然会打赵郡与博陵郡。也许东征将军与张志昂打过。隋炀帝死,张志昂归唐,成了一家人。那么如不是那位将军打到恒山郡,并拿下了赵郡、博陵郡部分地方,张志昂就不会归唐,或许归其他势力了。赵郡大业五年有148156户,又是一个大郡。十一县平均每县有13468户,两县就是26937户,相当于一个中等的郡了。博陵郡十县,102817户,平均一县10281户。依此判断,东征将军在起兵不久就在河北,打下了大业五年二十一万户的地方,几乎是薛举所据地的三倍。

东征将军打下那片地方很快。但从到武德,张志昂才归唐看,他在河北很早就停止发展了。但河东东部有了个南征将军。

沁州下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

(《旧唐·地理志》)

按此,唐起兵不久,但已杂用绛白,有位南征将军打下了上党郡的部分,置郡。不久上党郡整个下了。

潞州大都督府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领上党、长子、屯留、潞城四县。(《旧唐·地理志》)

隋上党有十县:上党、长子、屯留、潞城、沁源、铜鞮、襄垣、黎城、涉、武乡(隋为乡)。至此还差四县,可襄垣曾设韩州。

襄垣隋县。武德元年,于县置韩州,领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五县,又割并州之榆社来属。(《旧唐·地理志》)

可见上党十县,很早已全属唐,而且就在义宁元年刚起兵不久。榆社处交通要道,武乡也在沁源前,应先打下榆社、武乡,才能打下沁源。但沁源偏僻较小,而襄垣是交通要道,地方较大,因此沁源或可派偏师,主力应向襄垣。所以韩州完全可能比沁州先下,也是义宁元年,就是不知曾叫什么郡。接下去就是拿下整个上党郡。

武乡县历史上就曾叫武乡,但隋叫乡县,这可见隋书。《旧唐·地理志》说:“武乡汉垣县,后魏曰沮城,移治于南亭川。改为乡县,属韩州。州废,属潞州。则天加‘武’字。神龙年,去‘武’字,复为乡县。后又加‘武’字。”——这又是谎言!唐高祖在孙华来归时,就封他“武乡县公,”可见唐还没打下长安,乡县就改了武乡,或改过武乡。也就是南征将军拿下武乡,是在下长安前,那么上党也就在下长安前就拿下了。可是不但东征将军被“削而不书”了,南征将军也被“削而不书”了,连武乡县在下长安前就拿下,并改名“武乡”也被“削而不书”了,甚至连以前曾叫过武乡也要忌讳。他们为什么那么怕提那个“武”字?尽管如此,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叫“武乡”,一千三百年以后,在我的《红卫兵地图》上还有那个“武乡”!

泽州上隋长平郡。武德元年,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又置盖城四县。又于濩泽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

县。(《旧唐·地理志》)

至此这个长平郡全部攻下。——长平郡不大可能是高祖亲率的南下部队打下的。到蒲州时,裴寂主张必须攻下蒲坂,李世民别有用心地要先西去长安。没有人提出要东向也不应东向。高祖只可能派人打下浍州(翼城)以屏障潞州等地隋军侵犯。唯一的可能是:那位南征将军西向攻下长平郡,到长安与高祖会师。沁州、韩州、潞州、盖州、泽州,当是一口气打下的。上党是个大郡,如不一口气打下势不两立,因此都在义宁元年,甚至下长安前。再往西就是已属唐的浍州了。但我们已可知,南征将军到长安附近与唐高祖会师时,一定比较晚。诸书皆说高祖至长安,诸军皆集,合二十馀万。除了那位南征将军以外,还有什么军未集?但正因为到得晚,所以嘴巴坏、喜欢造谣的人就会说他:“初为义师将起,……不预知”“首参起义,例封功臣,无戡难之劳,有因人之迹,载窥他传,过为褒词。”“凡涉虚美,削而不书。”——无论如何,如此大片肥沃、富裕、人口众多的土地,在武德前就归唐,尤其起兵不久就归唐,在史书中没有一句说是如何下的,总不是正常的事!!!

而且我们可以断定,这位南征将军与东征将军是同一个人。否则难以想象东征为何停止,又如何冒出一支足以攻下上党的军队。恒山是个大郡,上党亦是大郡。该将军必然是一路走一路发展军队。原本未必指望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但军队扩大了,目标也就大了。那些地方大,是个劲敌,但人口多被压迫的人民多,也就为军队急剧扩大提供了条件。先打到恒山郡,郗士陵等小股农民军大批加入,又打到赵郡。后来回师从榆社打下来,胃口越来越大,直至吞下上党、长平,到浍州后,再过黄河,进关中与高祖会师。

(三)从贾胡堡十四天看晋阳援军

问题是河北是个大地方,是块肥肉,为什么打到赵郡、博陵,未把它们整个打下,并在河北进一步发展便回师呢?——我们不能不再回到《唐高祖起义晋阳》。

唐高祖南下时,曾在贾胡堡举棋不定十四天。李世民说是“或传”那是瞎说。应是刘武周投靠突厥,确实乘虚袭晋阳。尤其张纶如确是刘武周那儿,以雁门郡归唐的话,刘武周更不能不夺回雁门郡。唐高祖南下,晋阳空虚,正像高祖所说:“以人事见机而发,无有不为。此行遣吾当突厥、武周之地,何有不来之理?”镇守晋阳的齐王仅虚岁十五,兵估计不过一个师,几千人。元吉奋勇抵抗,使高祖舍不得北返。但毕竟元吉年幼兵少,不能放心。以至举棋不定,后来终于决定北返。

李世民说是他号哭于外,使高祖改变主意也是瞎说。堂堂大将军岂能为小儿之哭改变主意?使高祖下令追回回撤之兵的,只能是得到消息,刘武周已打败,晋阳已安然无恙,果然不久粮至。

凭齐王兵力,能守住晋阳已很不容易,击退刘武周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原因便是有援军,这只有东征将军放弃攻赵州,回援晋阳。击败刘武周后,便改道南下。后者更可能是上党隋军北犯促成的。

谁都知道唐高祖南下有两个敌人,霍邑的宋老生与蒲坂的屈突通。就不想到上党隋军同样是劲敌,可能北上。宋老生地狭兵少,当时到处有农民暴动或企图暴动,以至高祖在贾胡堡举棋不定时,宋老生不敢主动出击。这不能看作他个人的无能。屈突通兵力众多,走麦城时尚有数万,但竟不能北上与宋老生会合,共击唐军。这同样不是他个人水平低,他打败过杨玄感,后来归唐立有大功。当时,河东与关中乱成一团糟。平阳公主有七万军队,李神通、段纶各万余,孙华有数万,唐弼曾有十

万,还有白玄度、刘鹞子、刘炅、“奴贼”等,还有大批“小贼”。北有梁师都、西有薛举。屈突通要照顾关中,拱卫京师,他能北上吗?所以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没有人民群众,十个唐高祖也不能成功。他当时不过三万人,如屈突通能与宋老生会合,他就必败了。唐高祖本身也是这人民革命洪流中的一份子。他完全懂得这一点。据《创业注》:

西京留守代王,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

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余人据河东,

与老生相影响。仍命临汾以东诸郡

......(注意着重号),所在军民城

守,并随便受老生、屈突等征发。帝闻而笑曰:“亿兆离心,此

......

何为也

...。(注意着重号)老生乳臭,未知师老之谋。屈突胆薄,

尝无曲突之虑。自防轻敌,二子有之。阃外相时,俱非其事。且

屈突尝破玄感,时人谓其能兵。老生数胜群盗,自许堪当敌。无

识之徒,因相谄附,谓其必能制我,不遣援兵。我若缓以持之,

彼必以吾为怯。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

若非“亿兆离心”就缓不得了!

但上党隋军就可能北犯。他不像宋老生那么地狭兵少,又不像屈突通那样有后顾之忧。唐高祖南不南下,他都有“此行遣吾当上党隋军之地,何有不来之理?”代王所令的“临汾以东诸郡”就以上党为大。对唐来说,原本应该集中兵力进取长安,不该东征、南征。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隋军不会不尽力进犯,可“亿兆离心”不但没伤到唐,反而培养出一个兵力强大的东征、南征将军,还丢了恒山、上党、长平等郡和其他地方。这些地方人力资源至少是薛举五倍。(大业五年总计应是三十九万户)因此即使不是强迫青壮年当兵,军队也将十分可观。当是唐第三大主力。我称之为第四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平阳公主。唐高祖自统军

队原有三个师。右三统军被李世民败了。太子的左三统军到了蒲州大盛,连其部下刘弘基都发展到六万人,并有了一定的独立行动能力。这就是第一野战军。高祖一定还有个中统军,也有发展,加上段纶组成了第二野战军。后来南下巴蜀,为首当是李瑗、李孝恭等宗族。

上党隋军受到代王命令后,趁唐高祖军南下而北犯。高祖在贾胡堡举棋不定与此亦当有关。后来上党隋军威逼、甚至打下了介休,高祖不得不急忙北返。这时传来消息,东征将军已回师,与齐王一起击败了刘武周。高祖就撤回,让东征将军对付上党隋军。东征将军就成了南征将军,收复了介休,高祖就置介州。在乡县大败隋军,乘胜收下了上党郡与长平郡。就是这个原因,高祖将乡县改回了古名“武乡”。

后来这位将军参加了攻长安。但所带当是精兵,不会多也不会少。恆州、燕州、井陉郡、房山郡、九门郡、钜鹿郡、深州、沁州、韩州、上党郡、长平郡、盖州无不需守军。在帮助齐王打败刘武周后,也得拨一部分兵力给齐王助守。他自己的兵力却分散了。后来刘武周有一年多无消息,除了齐王的功绩被李世民抹去外,力量不足当是主要原因。这也是齐王后来能兵至数万的一大原因。不能设想高祖一开始就能给他几万兵。

东征将军放弃攻赵州,回援晋阳,这是极端无私、极端顾全大局的行为。如有私心完全可以置晋阳于不顾,只顾朝河北发展自己势力。打下一大片地方后,也可据地拥兵自重,向河北和其他地方发展。对野心家来说,还可借助守为名,夺下晋阳,拿下整个河东。正由于这位将军照顾大局,唐高祖得以顺利南下,很快拿下长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而这位将军自统的兵力却分散了。

(四)谁击败了粱师都

唐朝开国史上的大空洞并没有到此为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谁击败了梁师都?歼灭了梁师都主力?夺占了梁师都盘踞的大部分土地?

现有《唐书》与《通鉴》中,梁师都似乎是实力单薄的割据势力。以至到武德二年,才见段德操等与梁师都打。双方兵力都不大,只有几千人,甚至千把人。唐进入长安,梁师都将近两年似乎无所作为。但这决不是事实。

《薛举传》里分明说郝瑗劝薛举连结梁师都,共为声势,厚赂突厥,饵其戎马,合从并力,进逼京师。只是突厥后来没有参加,让汉族人打汉族人。

梁师都的实力决不会小。据《隋书·地理志》,大业五年梁师都盘踞地有:

表三:

朔方郡11637户

雕阴郡36018户

延安郡53939户

弘化郡52437户

盐川郡3763户————————————————————————

合计157866户

论人力资源,梁师都与薛举所据五郡比,是两倍,兵力也应比薛举强得多。当时北方五个割据势力,郭子和、李轨、刘武周、薛举、梁师都,以梁师都实力最雄厚,兵力应该最强。

郭子和居榆林,大业五年共2330户,有兵两千骑。差不多壮丁都当了兵。对各割据势力来说,这当是正常现象。《李世民兵败泾州》里已算过,即使壮丁几乎都当兵,加上羌族,薛举最多七、八万兵。梁师都户

口是薛举两倍,也有:“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兵力应是薛举两倍。也就是

十五、六万。打败梁师都,是比打败薛举大得多的功绩。

这决不是无端猜测。前引《隋书·杨子崇传》不是说?杨子崇从孟门关企图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依此计算,陕北已全部落入梁师都手中。杨子崇曾捕杀农民起义军数千人。如果梁师都仅几千兵力,他又何必逃回呢?当起离石全部兵力击之。

唐入据长安,梁师都不可能不来争夺。上郡是第一个目标。上郡亦是大郡,大业五年有53489户

这样唐五面是敌。晋阳方面,或许刘武周不久前被打败,已衰落,暂时无大作为。东面洛阳,太子建成东向。西面薛举,李世民西向。这就占去了唐第一与第三野战军。由李孝恭、李瑗、段纶等组成的第二野战军南下巴蜀。对付梁师都就非第四野战军莫属了。昔日的东征将军、南征将军现在又成了北伐将军。

还有梁师都究竟建都何处?现在只知道朔方岩绿,一个极小的地方。大业五年仅11673户,县三,每县平均不到四千户。天明白梁师都为什么选这个地方为首都?

梁师都的首都只能是今延安——当时的延安郡治肤施。延安郡大业五年有十一县,53939户,该郡以肤施特大,人口集中。稍有政治常识的人,就应知道除此别无选择。

梁师都所据地不是别的,就是抗战时期共产党的陕甘宁边区。斯诺西行时,延安还未下,首府保安。延安一下,便立即迁到了延安。这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唐高祖未及起兵,陕北百姓便纷纷杀隋官,依附梁师都。那么到唐高祖下长安,梁师都已坐稳了陕北,并一时得到百姓拥护,便无容

置疑了。据《旧唐·梁师都传》,“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也。代为本郡豪

.....

族.,仕隋鹰扬郎将。大业末,罢归。属盗贼群起,师都阴结徒党数千人

.........,杀郡丞唐宗,据郡反。自称大丞相,北连突厥。隋将张世隆击之,反为所败。师都因遣兵掠定雕阴、弘化、延安等郡,于是僭即皇帝位,称梁国,……”与薛举、刘武周比,起手就不凡。欲南下以争夺也已有历史资料证明。但却没有任何战梁师都的资料,近两年是空白。

唐军与梁师都,必然得在上郡打一场大争夺战。唐军胜后北进延安。梁师都也只有主力被歼,失延安后才会退到岩绿。可《唐书》、《通鉴》都无记载。

《通鉴》只有一句话:“世民帅新附诸军北屯长安故城,至并听教。延安、上郡、雕阴皆请降于渊。”生拉活扯地把延安、上郡、雕阴之下,记到了李世民功劳簿上。《新、旧唐书》避而不谈。查遍全书,只有梁师都曾据延安,后又来争延安,根本没有说唐什么时候,如何下延安。还有弘化郡怎么到唐手里,也没有个交待。如延安三郡都会请降,那弘化也当传檄而定了。

且不说所谓的新附诸军,实际是平阳公主、李神通、段纶等的军队,不属李世民。长安故城在渭水之南,也绝不可能因李世民屯在那儿,陕北的延安、雕阴、上郡就会请降了。更重要的是:延安、雕阴在梁师都手里。雕阴在极北,延安又必然是梁师都首都,怎么会不打一仗就到了唐手里?就是上郡在攻下长安以前,那儿隋将也不会轻易降唐。河池(大业五年11202户,小郡)太守萧瑀,平凉(大业五年27995户,中郡)太守张隆,所据郡小得多,重要性也远不如上郡(大业五年53489户,大郡),降唐都有名姓。如上郡降唐,功绩比他们大得多,为什么没有留下名字来。至于延安、雕阴,即使唐军兵临城下,梁师都也必然要以死相争。岂能望风而下?下面会说到,雕阴是有明确历史资料,说是武德三年下的,还不是全部。

《新唐·高祖本纪》有“宜君贼刘炅皆来降,因略定鄠、杜。”在攻

下长安以前,唐在关内地盘最北,就是这儿。唐军必须集中力量先攻下长安。没有,也不可能先北进、西略。扶风太守窦琎是唐高祖亲属,窦抗之弟,也是唐攻下长安后,于义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一丁酉才归唐。当时有隋将在上郡与梁师都对持,对唐是有利的。无端北进不但分散了兵力,弄得不好又多了两个敌人。只有下长安后,才有能力北上西进。梁师都与薛举想抢占长安,也串通一气攻唐。这使唐又不能不北伐西战。因此在李世民于义宁元年底,到扶风郡的同时,唐必然有人带大军北攻上郡。

现版本《创业注》只说在义宁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乙丑,榆林、灵武、五原、平凉、安定诸郡,并举城降。并遣使诣义军请命。于是遣书发使,慰喻巴蜀。”根本没有提上郡、延安郡、弘化郡与雕阴郡。灵武是窦抗在那儿——我们在《唐高祖起义晋阳》中已知道了。这儿只有榆林搞错了(温大雅大概不会搞错,那是谁的责任?)。榆林在郭子和手里。《新、旧唐郭子和传》及《通鉴》,都说郭子和是武德元年降唐的。《通鉴》还有具体日期。为什么那一天?下面会说。

从《旧唐·地理志》可以看到,上郡、延安郡,绝不可能在下长安前便望风而下。攻打延安还相当曲折。一般来说,上郡大致是义宁元年,延安郡应是义宁二年或武德初。分别改为鄜(fu)州与延州。

《隋书·地理志》告诉我们,隋延安郡有十一县:肤施、丰林、魏平、金明、临真、延川、延安(非今延安)、因城、义川、汾川、咸宁。《旧唐·地理志》说:“丹州下隋延安郡之义川县。义宁元年,于义川置丹阳郡。武德元年,改为丹州,领县五。”可见丹州先于义宁元年下。丹州包括隋延安郡之义川、汾川、咸宁三县。义川大致就是今陕北宜川县。武德元年由义川分出云岩,今宜川北还有一个云岩镇。汾川在武德三年分出门山,故丹州有五县。地理位置在延安郡最南端,因此最先攻下。

丹州攻下,上郡更应该攻下了。上郡武德元年改鄜州,郡治今陕北富县。鄜与富同音,解放后改为富县。上郡乃大地方,且在交通要道上,去延安必经上郡。而丹州所处偏僻。当然应先打下上郡,再收拾丹州的。延安郡主体还在后面。

在说延安郡时,还得先提一下弘化郡。

“乐蟠义宁元年,分合水县置”合水是隋弘化郡治。这说明,当唐军与梁师都在上郡大战时,梁师都弘化郡曾派兵增援。结果不但帮不了忙,连郡治合水,也有部分地方丢了。合水主城仍在梁师都手中。唐高祖就把夺得的合水部分地方,置为乐蟠县。

但弘化郡治及部分县也入唐手,应是这以后及武德以前的义宁二年。“庆州中都督府隋弘化郡。武德元年,改为庆州,领合水、乐蟠、三泉、马岭、弘化五县。”其中合水、马岭、弘化来自弘化郡。三泉来自北地郡。

“同川义宁二年,废北永州,分宁州彭原置于三泉县故城。武德三年,复治同川城,改为同川县。”既然三泉是义宁二年分宁州彭原置,可见弘化郡的确是在义宁元年以后,武德元年前的义宁二年入唐手的。

据隋志,隋弘化郡有七县:合水、马岭、弘化、归德、洛源、弘德、华池。其中洛源、华池:“大业十三年,为胡贼所破,县废。”剩下五县,现还差两县归德、弘德,不知所终。最合理的解释,便是唐未拿下,仍在梁师都手中,在以后与梁师都的长期战争中两县俱废。华池于武德四年尚能复置,洛源在贞观二年梁师都灭亡后得以复置,但归德、弘德竟一蹶不振,战争超过了突厥的南侵。

由此可见,弘化郡当然不是下长安前望风归降的,而是义宁二年打下来的。战争还相当之激烈。后来梁师都主力被歼,还有不断的小规模战争。我们在书上看到的就是这些战争。大战被“削而不书”了。弘化郡如此,延安郡就更不可能于义宁元年前不战而下了。下延安肤施当在以后。

唐朝文化 教学设计

《唐朝文化》教学设计 第一小学杜慧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繁荣昌盛的唐朝文化。 2、感受和体会唐朝文化的发达。 3、在某个方面加深对唐朝文化成就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 1、朗读课本文字部分,欣赏图片; 2、运用学过的方法收集有关唐朝文化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 3、从文学、书法、农业、名人、茶艺、敦煌壁画或其他这七项中选择本 小组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对唐朝文化进行合作学习; 4、选择你们小组认为最吸引人的方式做准备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1、大量阅读有关唐朝文化的资料。 2、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 主持人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唐诗。 (初识唐文化) 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不仅知道了唐朝政治经济繁荣,国际交往频繁,都城长安宏伟繁华,还认识了任人唯贤的唐太宗,不怕艰辛的鉴真和增进民族友好文成公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文化》。翻开课本自由朗读文字、欣赏图画,用一句话说一说,你们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读书。 3、指名回答。 (相知唐文化) 1激趣过渡:同学们,无论是唐朝的书法、茶艺、绘画,还是文学、农业,无不向我们展示她丰富多彩的魅力,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就组内最感兴趣的一方面继续深入交流学习,然后向全班展示,好吗?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方法并解疑。 3小组汇报成果,全班交流点评。 4、感受影响深远 A、师:要说的话太多,要展示的内容太丰富,同学们,唐朝已经离我们远

去,但是它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现在的我们!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你在哪里找到了唐朝文化的影子呢? B、指名回答: 生:我们语文书上就有《浪淘沙》和《牧童》两首诗都是唐朝人写的。 生:我现在学习的书法就是“颜体”,我知道还有人在学“柳体”。 生:唐装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服装了。 生:我知道唐太宗的一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这句话影响了许多人。 生:我知道春节晚会的节目《千手观音》就是根据敦煌壁画来的。 …… 5、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棒,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倾听了这么多,你们对唐朝文化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博大精深 生:影响深远 生:丰富多彩 …… (携手唐文化) 师: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了那一段历史,繁盛的历史必然迸发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其实唐朝文化的精彩不仅仅在于你们刚才呈现出来的东西,还有许许多多,如“唐三彩”、唐装、丝绸之路、孙思邈的《千金方》、雕版印刷术、画圣吴道子等等等等,每当我们去学习和了解它们时,我们都会钦佩和赞叹唐朝人们的智慧,为唐朝的繁荣昌盛而自豪,为祖国有如此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而骄傲!如果感兴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 课堂作业: 完成“唐朝小百科”。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日本的文化起源于历史上的中国。而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最广泛的,古代的日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上都吸收了唐文化,继而逐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带有鲜浓中国意味而又独特的日本文化。 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此时传入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所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双方民族才会共同进步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

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展览,我们将全面了解、学习鉴真精神,大力弘扬鉴真精神,进一步促进扬州与日本在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的交流,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攻坚克难,加快崛起,为实现“两个率先”的伟大目标而奋发有为。 在文化的本源上,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近的或相通的。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有着独特的眼光,他们会吸收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并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的文化。例如像日本学习中国儒家文化, 中国的“忠”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忠诚。“忠”本身和“义”联在一起。在日本,“忠”是“臣对君无条件忠诚”,意味着家臣必须无条件的为主君献出一切,包括生命。这与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制度是相一致的。也正是因为日本儒学强调这种无条件的绝对“忠诚”,失去了中国儒学中的人本思想,而增加了凶残和野蛮的一面,为以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埋下了祸根。唐文化博大精深。日本不仅从作为思想体系的儒学中吸收、借鉴,还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参考、改良。 谈到儒家思想,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中欧你改过的富佛教思想对日

隋唐文化简介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一隋唐文化发达的原因和特点 1 原因 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隋唐政府,尤其是唐朝统治者,倡导科举考试,大力兴办学校突破了选拔人才对门第出身的种种限制,并且不断增加考试科目,拓展考核范围。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③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继承传统文化。 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2 特点 ①全面繁荣 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②兼收并蓄 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③世界领先 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泽被东西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论唐代乐舞文化对日影响

浅论唐代乐舞文化对日影响 晋巧(历史学2010级2班 201016031228) 【摘要】中日双方的传统友谊,大多表现在文化的交流学习上。中日文化交流在唐代达到高峰,唐代中日音乐交流为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范本。盛世唐朝的人民学习并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了自己灿烂的乐舞文化,同时通过“遣唐使”等制度,唐朝的乐舞传播到日本,又在日本人民的发扬下新生,对日本乐舞的发展进步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日本;乐舞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进步发展,民族的杂居融合,国内各民族间以及中外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为隋唐音乐的兴起蓬勃提供了条件。隋朝统一南北后,继承了南北朝的文化——包括乐舞文化。唐代时值盛世,在音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雅乐、散乐以及佛教音乐等蓬勃兴盛。在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候,其中有不少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乐舞产生了很大影响。日语中“音乐”一词来源于中国,说明了包括音乐在内的中日两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共通性。通过“遣唐使”制度,日本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回本国,促成了日本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的综合发展和并行生长。在先进的唐朝乐舞文化的影响下,日本这一时期的乐舞可谓是蓬勃发展了。 一、唐朝乐舞文化的发展 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继承和发扬南北朝文化传统,广泛吸收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因此,新的音乐得到发展并普遍传播。 唐朝原有音乐机构太乐署、鼓吹署、教坊,由太常寺管辖。唐高祖将隋九部①伎扩充为十部伎,即取消《礼毕》而增加《高昌伎》和《燕月伎》,八世纪初,玄宗又在原有“教坊”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设置“教坊”、“内教坊”、“梨园”等,用以专门培养乐伎②,传习俗乐,是收集民间乐舞、培养乐工的地方,也是提高乐舞艺术、传播乐舞的地方。在唐玄宗的提倡下,乐舞盛行,风靡一时。 中原音乐和边疆少数民族的音乐以及外来音乐的长期接触融合,诞生了新的乐舞文化——“唐乐”,唐乐以中原音乐为根本,吸收各地区优秀的新鲜的音乐成分,有国际意义的内容,同时又是中国新的民族形式的高度艺术创造。有记载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唐朝盛世,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盛世局面是为历代人民所称颂的,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出现“盛世”的局面,其原因如下: 一、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李世民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他经常告诫各官员要处理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太宗还比较重视人才选拔和发现人才。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朝廷的头等大事来对待。他强调要德才兼备,不避亲仇,注重品德。此外,唐朝对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也为广选人才开辟了基本途径。 唐太宗能够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在谏臣中尤为突出,他曾对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和太宗讨论问题能直言进谏,既使引起了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初唐时由于太宗的虚怀纳谏,避免了封建君主制度下由于皇帝的独断专行而产生的许多弊病。 二、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推行一系列重农业的政策,轻徭薄赋。隋末唐初战乱频繁,人口稀少,李世民一方面竭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李世民比较注意勤俭节约,做了皇帝后,住得仍是隋朝的宫殿,大部分已经破旧。当洛阳发大水,百姓房屋被冲毁时,他还下令拆掉洛阳的一些宫殿,把木材分给百姓修房用。 三、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 唐前期沿袭了前代的府兵制,到太宗时进一步得到改进,使之更为完善。府兵制是建立于均田制基础上,府兵战时出征,平时在籍,春、夏、秋务农,冬季习武,兵农合一。对“贞观之治”起到积极效果。到唐玄宗即位时期,由于边防危机已十分严重,也为顺应时势,改府兵为募兵,养马屯田,凭借强盛的国力和兵力,逐步恢复了失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之后不久,便出现了有名的“开元盛世”。由此可见,军事制度的正确与否,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的重要标志与保障。 四、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新课程标准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解析与点拨 例1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解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唐朝又是对外交往发达的时期,其中与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往尤为密切。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某些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由此可见。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例2 唐都长安的特点 解析:长安城虽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能“海纳百川”,但它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古典都市。居民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坊”中间,商业只是在市中进行,不是到处可以开店铺。市由官吏管辖,日中击鼓开市,日落鸣钲闭市,街上也一样,日落时街鼓擂动,行人就不能在街上逗留。总之,唐长安还是个限制很多的城市,不仅与现代的城市不同,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城市也不同。 例 3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地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所了解地一些诗人、诗作地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灿烂地古典诗歌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地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地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 【教学设想】 这节课是《唐诗宋词选读》地起始课.目地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地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置和辉煌成就.从而为后面课程地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地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定义: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地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地思想感情与丰富地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地节奏,和谐地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地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地思想感情;第三,丰富地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地发展历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先秦时期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地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地诗歌作品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地精华部分.《诗经》地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地光辉起点.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地基础上创制地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地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地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地“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地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地第一个伟大地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地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地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地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 .代表两汉诗歌地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地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地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地名称.汉乐府最基本地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唐朝繁荣的原因

唐朝经济的繁荣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唐时期的经济制度和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特点,并认识该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和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时期经济制度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对赋税政策的调整。 (2)、通过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表现及其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多种形式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以适应新高考的趋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隋唐前期统治者调整改革赋税制度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及国家的统一、政治稳定、对外交往,为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2)、通过对唐繁荣经济的感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隋唐气韵”的风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通过对唐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土地资源、放火烧山、开垦山地、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消极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区别,正确评价江南土地资源的开发,综合归纳唐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和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知道在国外的华人华侨被成为什么吗?——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被成为唐人街为什么这条街不叫秦人街明人街呢?看来唐朝必然有其独特之处。文化流传的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那么是什么促使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时期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老师会带领大家将这些原因一一分析出来。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唐朝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大家回顾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局面是不是造成了经济的严重破坏?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太不稳定了,,整天打仗,连木兰都替父从军了,哪里来的时间来当步织啊?所以要想经济发展首要条件就是政局要稳定是不是。而隋唐是继秦朝之后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时期,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这样一来,不用打仗了,人民不用流离失所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就有了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所以,第一点原因可以归纳为: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国家统一了,社会安定了,但是如果像秦始皇那样,整天横征暴敛不说,还今天修阿房宫,明天修骊山墓的,还是会民不聊生的。最终也落了个短暂而亡的命运。所以统治者的统治政策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来看一下唐朝的统治者,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无不是实行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政策。唐朝最有名的经济政策就是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大家来回顾一下,租:成年男子每年缴纳一定的谷物,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庸:纳绢代役,无年龄限制。这样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就减轻了。而两税法则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取消了一切杂税,分春秋两次纳税,而且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负担,许多荒地被

辉煌的隋唐文化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当时国家统一,疆域广阔,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本课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几课隋唐政治、经济成就的结果,也对宋元时期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掌握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相关内容,锻炼观察图片,从图片提炼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锻炼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通过从历史角度对诗歌的分析,加深对唐朝历史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树立德才兼备的典范。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突破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播放视频和设置游戏等方式突破重点。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口能力,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从历史角度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突破方法:采用诗歌赏析,分析三位诗人所处历史背景来突破难点。【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展示自己,参与意识强烈,同时厌恶枯燥的说教,必须针对其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视频《雕版印刷术》等展示赵州桥以及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采用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讲述

日本史书中关于唐文化对日本影响的记载

【内容提要】中世纪的日本,对唐代文物制度多所仿效,两者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以往唐史界对此似乎注意不够。本文依据日本史书,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了中世纪的日本所受唐朝的重要影响,可供学界参考。 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成书的汉文《日本书记》记载,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七月,留学隋唐的学生福因,学问僧惠齐、惠光,药师惠日等回到日本,向天皇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些人又多次建议召回已经学成的留学生、学问僧,让他们在日本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以“大唐国为蓝本来建立…法式备定?的天皇制国家”。〔1〕 自舒明天皇二年(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日本向唐朝先后正式派遣唐史20余次,除3次“送唐客使”、1次“迎入唐使”和2次未能成行外,实际入唐14次。〔2〕这些遣唐使和随船的留学生、学问们,在唐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特别是留学生进入唐朝国子监系统学习唐文化,据送唐客使伊吉博德记载,”所朝诸蕃之中,倭最胜”〔3〕。大批留学生学成回国,无不将其所学引进到日本,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差不多接收过去了,真可谓“全盘唐比”了。本文以在日本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大化改新”、奈良文化和平安文化为例,略加考察,以见其是如何“全盘唐化”的。 一、重要制度的影响 公元645年6月,日本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迫皇极天皇退位,拥立孝德天皇即位。中大兄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为内大臣,“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进退废置,计从事立”。〔4〕长期在华留学的高向玄理、学问僧僧旻这时被任命为国博士,充当最高国务顾问。学问僧灵云、惠云等亦因参预改新而被列为“十师”。大化二年(646)元旦,孝德天皇颁诏“改新”。首先是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施行了“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6岁以上的男子授田2段〔5〕,女子为其2/3,私奴婢给良民的1/3,死后归公。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租为每段2束2把〔6〕,庸为每人每年10日,调为每户交布1丈2尺。到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又颁《田令》,规定“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凡国郡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田令》中还规定:“凡职分田,太政大臣卅卌町,左右大臣大卅町.大纳言廿町”,“凡内外诸司公厩田,交代以前种者,入前人”。又有:“正丁(21岁至60岁)每人每年服役十日,次丁减半”〔7〕。“调”则分两种,有“田调”、“户调”之分。由此《田令》可见,不仅“口分田”、“职分田”、“公厩田”、“宽乡”、“狭乡”、“正丁”、“次丁”,租庸调等等名称均与唐朝相同.而日具体条文也颇相近。 在政治体制方面,“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大化四年,根据国博士高向玄理和僧旻制定的方案,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号称“三公”,与唐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相当。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纳言、少纳言、左辨官、右辨官。左辨官掌中务(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贵族婚娶、对外事务)、民部(管户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军)、刑部(管司法、刑罚)、大藏(管财政、利税)、宫内(管官田、官营手工业)四省。这与唐朝的尚

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外部原因: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蓄、文化上的中外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环境。1、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唐太宗贞观 四年打败突厥,原属东突厥的各属国,归附唐朝,唐朝成为东亚盟主。贞观八年打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打败西突厥。唐朝势力之强大,延续一百余年,直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发展,至天宝中达到顶点。 2、唐朝的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广泛地吸收各族文化,丰富了文化的 内容。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和文化。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唐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至玄宗朝,李华还说:“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思想。 3、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融合,也丰富了唐文化的内容。整个唐代,都在广泛接受外来文 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饮食、衣着、乐舞,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唐人婚俗,也受到鲜卑族婚俗的影响。另外,唐代妇女有较高的地位,男女较为平等。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4、盛世造就的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1、)盛世为唐代士人提供的入仕途径增多。国力的日渐强大,为士人提供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人有更多的途径,这也就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狭窄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寒漠,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2、)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中的不少人,自信与狂傲集于一身。 这种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尤其是诗)中的昂扬情调。 5、多种多样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 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吟。唐代不但创造了被后世称道的盛唐气象,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大繁荣与大破坏都经历过了,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些都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素材。 6、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对文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创造了有利于文学繁荣的环境。 (1、)唐初设立史馆,修著贞观八史。八史的修撰,提供了丰富的修史经验,不久便有刘知几的《史通》出来,广泛地论述史学问题,反映了一种求实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与文学潮流发展同步。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潮的产物。(2、)唐代绘画、书法、雕塑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唐人咏画、题画诗,《全唐诗》中著录189首。诗画的融通有很大发展。画论、诗论交融渗透、相互影响,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3、)音乐、舞蹈的繁荣,与文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唐诗记事》所记1150诗家中,诗作与音乐有关共200家。《全唐文》中有关音乐之作200篇。《全唐文》中涉及乐舞的就更多了。这些作品对乐声和舞容的精妙描写,充分说明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日本向唐朝学习的内容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除医师、画师、乐师及各类工匠外,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 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乃至风俗习惯等,皆为朝鲜、日本广泛吸收。 在东亚文化圈内,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广泛摄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流倾向。日本、朝鲜等国学习唐朝文化的目的是:一是学习和引进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弥补自己之短处;二是学习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融汇到自身的文化中去,从而既保持传统文化,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以及能够持续进展的先进文化。 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11111111111111111111112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因为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222222222222222222222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搞“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现在国外的“唐人街”就是哪个时代文化交流,中国人定居所遗留的实物见证。连很多外国人直到现在还习惯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可见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唐朝与朝鲜、日本以及和333333333333333东南亚、南亚各国都有深广的经济文化交流,如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文化受到唐朝文化的巨大影响,其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衣服、茶道)、钱币铸造、文字都和唐朝接近。唐王朝和中亚诸国的友好往来以及对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王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唐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历史贡献。

茶馆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馆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许杨 (园艺园林学院茶学一班班级,学号200941736108) 摘要:我国的茶馆文化历史悠久,茶馆是茶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在这种条件下茶馆文化得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茶馆文化理念也更深刻的透到人们心中。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茶馆的分析、对茶馆文化功能的演变以及各地茶馆风格的阐述,期待中国茶馆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茶馆;文化;起源;发展;派别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是季节性的、流动式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 ,这是唐代陆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的一种观点。茶馆的产生和兴盛以饮茶之风的盛行为前提,在茶馆初步形成之前,是漫长的饮茶发展史。 1.茶馆文化的历史渊源 1.1古代茶馆文化 在茶作为药用时,由于茶叶产量低价格昂贵,它只限于贵族、富豪使用。随着茶叶种植、生产和饮用相对普及后,茶才可能成为普通民众的消费之物。一开始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发生密切联系的不是茶馆而是茶摊,自唐朝开元年间,在许多城市已有煎茶,卖给茶的店铺,只要投钱,即可自取随饮。 公元780 年,陆羽《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从此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文化已形成一定的气势,茶馆已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但茶馆并未普及和完善。从发展阶段上可以这样归纳:东晋是原始型茶馆的发展阶段,南北朝时形成初级型的茶寮,唐代是茶馆的正式形成时期。从此,茶馆正式在中国包括城市乡镇的土地上有了广泛的立足之地,并发展为全国性、商业性、集体性的饮茶场所。唐代的茶馆主要以卖茶为主,设备简单,这个“土店”,很可能

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姓名:殷芳利班级:法学院12级法学3班学号:20121857 内容摘要:中国与日本隔海相邻,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由于古代交通比较不便,相邻国家的联系就更加的亲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都占有领先的地位,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自己先进的文化体,对周边的国家也产生了莫大的辐射力。日本是一个很理性的国家,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路线,并没有全盘照搬,日本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也是定然。 关键词:中国日本文化影响 一、大化改新的由来及对日本的影响 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此年为大化元年。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日本以大化革新为起点进入了律令制国家的形成期 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劳动人民同天皇、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皇室和贵族之间的矛盾,皇室和贵族之间的斗争趋势是不断加强皇权,建立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645年,要求革新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足等发动自上而下的政变,拥立教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大和时代结束。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1.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2.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3.中央设神祀、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4.兵制方面,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土地、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天皇成为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贵族从国家得到一部分土地,成为政府的官吏,职务不能世袭,他们的势力受到很大的打击,因此旧奴隶主贵族顽固反抗。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斗争,大化改新才最后完成。同时由于农民可以有些园地、宅地,可以使用山林、池沼,在经济上获得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对生产的兴趣有所提高,这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就这方面来说,大化改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化改新以后,日本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化改新是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农民仍旧是皇室和贵族的基本剥削对象。到8世纪中期,农民迅速分化,不堪租税和劳役负担的农民有的逃亡,有的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但是贵族的土地不断增加,也就是庄园在发展。庄园主为维持其统治地位而畜养的武士,逐渐形成武士集团。他们对日本的政治是很有左右力量的。 二、唐朝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但应注意,遣唐使并不是朝贡使节,没有称臣的行为。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后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

唐代历史和唐诗发展繁荣原因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国土面积达1251万平方千米(公元669年)。中唐后漠北、西域的领地相继失去,到晚唐时衰退到等同中国本土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区。 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已专且勤矣,而又堂陛之赓和,友朋之赠处,与夫登临宴赏之即事感怀,劳人迁客之触物寓兴,一举托而于诗。虽穷达殊途,悲愉异境,而以言乎摅写性情,则其致一也。夫性情所寄,千载同符,安有运会之可区别。 (清)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唐代科举常年定期有下列科目: 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进士科;

唐进士科每年录取二三十人,少时只有10余人,甚至一二人,超过60人的仅四年,最多高宗咸亨四年(673)录取79人;唐代289年共录取进士6300余人;平均每年20余人;东部和南方的官吏取代了西北贵族,其文化底蕴更多南朝文化的特点。 科举之重(例): 薛元超是唐尚宗时的宰相,是一位位极人臣的事业成功者。临死的时候,他还跟别人说,我这一生有三大遗憾:第一,虽然做宰相,却不是进士出身;第二,老婆不是贵族出身;第三,不能参与编写国史。三大遗憾中,把不是由进士出身摆在第一位。学历的位置,在当时天下人的心目中可谓重矣。 唐代格律诗的成熟:格律诗起源于南齐,成熟于初唐,有“结构严谨、平仄有秩”的特点。

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金女院胡晓 06090319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特色的国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辽阔无边的中华文化惊叹不已。然而自从我们接触历史,我们就知道,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强盛开放的唐朝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解密唐朝文化繁荣基因,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 1.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 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儒三教为了维护各自的地位,既相互争斗,又相互渗透。到了唐朝,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使这种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唐王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帝国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佛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向成熟,进而成为中国式宗教的。 2.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唐太宗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事迹给后世开了个好头,以后的高宗、武后、玄宗也都代代相传,使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 3. 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

唐代文化的成果及原因

唐代是一个气势恢弘的时代,辽阔的疆域、繁荣丰富的都市生活、清明的政治及灿烂的文化一起将唐王朝浓妆艳抹。虽然在后期唐王朝渐渐衰落,但凭借在前期及中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唐朝文化的繁盛还是令众多帝国望尘莫及。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一段记忆:坐在书桌前或站在父亲面前,熟练的背着唐诗……每个中国人都会有唐诗情结,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人生第一本教材。让我们从唐诗开始,领略一下灿烂的唐朝文化。 “诗唐”——文学传奇 闻一多先生曾把唐代称为“诗唐”,唐朝300年间创造出了诗的神话。在唐代,几乎认识字的人都会吟诗。且不说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就是幼小时的骆宾王都可以吟出像模像样的作品,还有上官昭、薛涛这样的女诗人。吟诗已成为各个阶层的习惯,据说唐太宗、玄宗、武则天都喜好吟诗。在《全唐诗》中,有诗歌48900首,诗人2000多位。唐代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诗人们完善了乐府体,将绝句、律诗推向了高峰。而在风格方面,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并存的局面。在题材方面,也多种多样,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将诗歌的思想深度加深了,揭露权贵的腐败生活、关心百姓等等,大批能产生历史共鸣的佳作将唐诗推向文学的顶峰,而作为铺垫的,正是数以万计的诗人群体。值得一提的是,词也在唐朝时兴起,李白就曾做过许多优秀的词作,直到温庭筠,将词发扬光大。 唐初,魏晋盛行的骈体文成为文坛主流,也有《滕王阁序》这样的名篇流传下来。陈子昂最先在诗歌领域批判了这种齐梁遗风,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作”,一扫文坛绮丽的散文风格。韩愈、柳宗元随后掀起古文运动,为今后散文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杰作。唐末,小品文异军突起,诸多短小精悍、活灵活现的小品文以其鲜明的特征深受后人喜爱。 在小说方面,唐传奇的发展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唐代传奇盛行,特别是从唐代宗到宣宗100多年时间里,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题材多以爱情为主,还有大量历史题材的作品。唐传奇的兴盛说明时人已接受小说这种通俗的文体,特别体现了士人群体的通俗的审美情趣。唐传奇又大量借鉴了诗歌的特点,具有诗意化情调。 唐代文学在诗歌、散文、小说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一方面自然有文学自身规律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体现了文人的自觉意识及文学平民化。 挥毫落纸——大气的艺术创作 唐代是书法与绘画的黄金时代。在书法方面,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楷书名家,又有怀素、张旭这样的草书名家。他们发展了书法艺术,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并铺平了一条新的道路。在绘画方面,整个画坛新鲜活泼、充满活力,中国的绘画艺术文人化,出现了完备的绘画理论,更出现了吴道子这样的大师。唐人张彦远用“灿烂而求备”一语概括了唐代绘画的气派。值得一提的是,唐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