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B》第1作业

《中药化学B》第1作业

《中药化学B》第1作业
《中药化学B》第1作业

A.

B.

C.

D.

E.

A.溶剂法

B.升华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压榨法

E.色谱法

A.乙醚

B.乙酸乙酯

C.丙酮

D.丁醇

E.氯仿

A.无机酸盐

B.游离状态

C.络合物

D.有机酸盐

E.苷

A.正丁醇

B.丙酮

C.乙醚

D.乙酸乙酯

E.氯仿

A.大孔树脂

B.弱酸型树脂

C.弱碱型树脂

D.强酸型树脂

E.强碱型树脂

A.甲醇、乙酸乙酯、乙醚、丙酮

B.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

C.甲醇、氯仿、乙醚、石油醚

D.乙醇、乙醚、乙酸乙酯、氯仿

E.乙醇、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8. [1分]

A.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B.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C.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啡>可待因

E.可待因>吗啡>罂粟碱

A.碱性氯仿

B.氯仿

C.乙醇

D.酸性乙醇

E.水

A.浸渍法

B.回流法

C.连续回流法

D.煎煮法

E.渗漉法

A.酸性有机溶剂

B.酸性水溶液

C.碱性水溶液

D.碱性有机溶液

E.中性水溶液

A.麻黄碱

B.轮环藤酚碱

C.阿托品

D.东莨菪碱

E.乌头碱

A.硅钨酸

B.二硫化碳-碱性硫酸铜

C.碱性硫酸铜

D.碘化铋钾

E.氯化汞

A.煎煮法

B.回流法

C.连续回流法

D.渗漉法

E.浸渍法

15. [1分]

A.

B.

C.

D.

E.

A.果胶

B.氨基酸

C. 粘液质

D.蛋白质

E.多糖

A.

B.

C.

D.

E.以上都难溶

A.次乌头碱

B.乌头次碱

C.次乌头次碱

D.乌头原碱

E.乌头碱

A.水煮醇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雷氏盐沉淀法

D.萃取法

E.结晶法

A.樟柳碱

B.莨菪碱

C.阿托品

D.东莨菪碱

E.山莨菪碱

A.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

B.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

C.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

D.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乙酸乙酯

E.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

A.紫外光谱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氢核磁共振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A.差向异构体

B.立体异构体

C.互变异构体

D.顺反异构体

E.酸碱异构体

A.蛋白质

B.多肽

C.鞣质

D.麻黄碱

E.苦参碱

A.乙醚

B.乙酸乙酯

C.丙酮

D.氯仿

E.石油醚

A. 白色沉淀

B. 红色沉淀

C.黄至橘红色沉淀

D.黄色沉淀

E.樱红色沉淀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紫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核磁共振法

E.红外光谱法

A.叔胺碱

B.季胺碱

C.酚性叔胺碱

D.酚性季胺碱

E.环叔胺碱

A.小于1

B.3~4

C.5~6

D.7~8

E.大于8

A.小檗碱

B.麻黄碱

C.番木鳖碱

D.新番木鳖碱

E.秋水仙碱

A.Vitali’s反应

B.

C.碘化铋钾试剂

D.Gibb’s反应

E.硅钨酸试剂

A.可待因

B.吗啡

C.莨菪碱

D.秋水仙碱

E.小檗碱

A.脂叔胺类

B.芳叔胺类

C.季铵类

D.酰胺类

E.脂仲胺类

A.磷酸盐溶解度差

B.草酸盐溶解度差

C.酒石酸盐溶解度差

D.硫酸盐溶解度差

E.游离碱溶解度差

A.双苄基异奎啉

B.有机胺

C.肽类

D.二萜类

E.吲哚类

A.红外光谱法

B.紫外光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E.质谱法

A.原阿朴芬型

B.普托品型

C.阿朴芬型

D.原小檗碱型

E.双稠哌啶型

A.pka大

B.kb大

C.ka小

D.pka小

E.pkb小

A.渗漉法

B.浸渍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连续回流法

A.乙醇

B.乙醚

C.正丙醇

D.异丙醇

E.丙酮

A.正丁醇

B.丙酮

C.乙醚

D.乙酸乙酯

E.氯仿

A.乙醚

B.氯仿

C.石油醚

D.丙酮

E.乙酸乙酯

A.纤维素

B.聚酰胺

C.氧化铝

D.硅胶

E.硅藻土

A.甲醇

B.乙醇

C.乙醚

D.丁醇

E.石油醚A.

B.

C.

D.

E.

A.苦参碱

B.羟基苦参碱

C.氧化苦参碱

D.去氢苦参碱

E.安那吉碱

A.苦参碱

B.氧化苦参碱

C.秋水仙碱

D.麻黄碱

E.小檗碱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管理学作业册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参考答案(2010) 案例分析答案在最后一页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 (2)公益性 (3)正规性 (4)专门性 (5)志愿性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等于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480元)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净税收增加)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储蓄)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等于1 ) 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边际储蓄倾向为0.1)投资乘数等于(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若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规模(偏小)按凯恩斯理论,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错)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生产法是通过加总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错)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错)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货币的投机需求) 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增加) IS曲线表示(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 以下哪项的变化不是使IS曲线移动的原因(货币供给)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为正)货币的交易需求是指货币由于(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而被持有 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和收入有关,还和货币变为债券或储蓄存款的交易费用、市场利率有关,因此(交易需求随收入和交易费用的减少以及利率的下降而增加) 在凯恩斯区域内,(财政政策有效) 总需求曲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难以确定) 在经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价格水平(提高)通货膨胀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减少) 如果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小的损失出售,就可以说这种资产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对)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的增减。(错) IS曲线是用来表示货币市场供求均衡的条件。(错) 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r=kY/h-M/hp,则引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k变小,h变大)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在(一种收入水平和一种利率水平) 在IS-LM模型中,虽然从不均衡达至均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终总会达到均衡状态。错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使得民间投资减少,因此政府支出增加对产量Y的影响并不确定。错 根据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购买更多的债券) 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这意味着(利息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A主观题作业

第一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0道小题) 2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23. 简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理性人”或“经济人”)。该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4.谷贱伤农指在丰收年,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请用弹性原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 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理性人”或“经济人”)。该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5.简述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1、 ed >1,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涨价会减少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向变动。 2、 ed <1,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涨价会增加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向变动。 3、 ed =1,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4、 两种特殊情况:ed=,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e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26.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 依题意,可得Qd= Q5 由50-50P=—10+5P ,解得Pe =6,Qe =20 D S S' E 1 E 2 Q 1 Q 2 P 1 P 2 P O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方经济学(本)网上第一次作业答案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一、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含义和形成条件: (1)完全竞争的含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形成的条件: 1、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即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厂商所面对 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都。 2、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因此,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 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 3、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进退和自由流动。厂商可以根据各行业的 盈亏状况,无障碍地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这样,生产要素就会从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从而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4、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3)完全垄断含义: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 (4)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 1、厂商即行业,即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 要的全部产量。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有极大特殊性,且没有任何替代品,这样,厂商 就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 3、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在这种假设条件下,一个完全垄 断者就没有了竞争对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二、需要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每一个厂商都可以按照一个既定的价格售出其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因此,单个厂商在市场中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它表明在一定价格下,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消费者对某单个厂商的产品需求量是无限的,即厂商不可能高于市场价格出售产品,也没有必要降低产品价格。

公共管理学作业

1.第1题 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 A.政治学 B.行政学 C.经济学 D.行政法学 您的答案:C 2.第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3.第3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4.第4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5.第5题 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新西兰 您的答案:A 6.第6题 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 A.政府万能理论 B.政府失败理论 C.市场万能理论 D.市场失败理论 您的答案:B 7.第7题 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 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 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 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创立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A.彼得?杜拉克C.泰勒 B.帕金森D.法约尔 您的答案:C 此题得分:0.0 9.第9题 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半公共产品 D.半私人产品 您的答案:A 10.第10题 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D.墨菲法则 您的答案:B 11.第11题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1、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您的答案:D 13.第13题 对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公共组织 您的答案:C 14.第14题 关于绩效管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价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绩效管理与市场模式相统一 B.绩效评价与管理是分权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西方经济学上作业含复习资料

[单选题]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给谁消费()。 A:生产出这些商品的人 B:政治上紧密联系的 C:工作最努力的人 D:愿意且能够付出最高价格的人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资源是稀缺的”指()。 A: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B:相当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资耗尽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2000元 B:100000元 C:1000元 D:101000元 参考答案:A [单选题] 决策者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已经被花费出去且不能被收回的成本叫做()

B:固定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在要素市场上,下面哪一项不是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A:要素的供求双方具有完全的信息 B:要素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 C: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 D:要素没有任何的区别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关注评价,而()关注结果。 A: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 B: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 D: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参考答案:A [单选题] 旨在保护生产者利益、刺激生产的政策组合和福利效果是()。 A:最高限价、余额收购,消费者受损 B:最低限价、余额收购,消费者得益 C:最高限价、余额收购,消费者得益

D:最低限价、余额收购,消费者受损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 参考答案:A [单选题] 中国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最低限价,政府为维持最低限价,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实行补贴 参考答案:C [单选题] 哪种弹性是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 C:需求的交叉弹性 D:需求的预期弹性 参考答案:A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0009

东财《公共管理学》在线作业二-0009 1949--2002年我国经历了____次较大的行政体制改革。 A:六 B:七 C:八 D:九 答案:B 政策制订、政策执行、(  )、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构成一个政策周期。 A:政策反馈 B:政策评估 C:政策调整 D:政策监督 答案:B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____,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进行全面改革。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答案:A

按照()标准,公共组织分为: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和基金会 A:财务 B:公共权力 C:权威 D:等级结构 答案:A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市场模式 B:平等模式 C:等级控制模式 D:分权模式 答案:C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 A:系统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实验分析法 D:案例分析法 答案:A,B,C,D 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容一般包括等____。

西方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川大网络教育本科2018春《西方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X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雷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土豆。土豆是()。 A.低档物品√ B.正常物品 C.奢侈品 D.无法确定 2.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 A.上升√ B.减少 C.不变 D.先上升后减少 3.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 ()。 A.减少√ B.上升 C.不变 D.先上升后减少 4.如果政府对豪华轿车征收5000元的税,那么一般说来,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的上涨 幅度是()。 A.大于5000元 B.等于5000元 C.小于5000元√ D.无法判断 5.如果一种物品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我们把这种物品称为什么? A.奢侈品 B.低档物品√ C.正常品 D.必需品 6.如果弹性大于1,需求是()。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7.假设政府部门提高不熟练劳动市场的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这种提高对就业 会有什么影响? A.就业率上升 B.就业率下降√ C.就业率不变 D.没有影响 8.一张电影票卖30元,韩梅梅愿意为它支付50元,她的消费者剩余是()。 A.30 B.50 C.80 D.20√ 9.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 A.最高点 B.最低点√ C.永远不相交 D.无法确定 10.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A.税收 B.政府支出 C.货币供应量√ D.无法确定 11. A.A√ B. B C. C D.D 12.饮料公司的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假设成本只有需要支付工人的劳动报酬)。 正确的决策方法可能是()。 A.考查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饮料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B.考查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C.考查多卖一瓶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D.以上都不正确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 选择题 1 . (3分) 下面哪一项不是西方新公共治理的差不多理念?(C) A.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划浆” B.引进私营部门的治理手段和体会 C.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 D.公共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2 . (3分) 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有(ABCD)等方面的差别。 A.限制因素不同 B.物质基础不同 C.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D.绩效评估不同 3 . (3分) 在进行政策规划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阻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是(C)原则的表达。 A.优化原则 B.变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系统原则 4 . (3分) 依照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阻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为(AB)等 A.分配性政策 B.调剂性政策 C.元政策 D.差不多政策 5 . (3分)

以下属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间接主体的是(B)。 A.政党 B.智囊专家 C.立法机关 D.行政机关 6 . (3分) 公共治理者要紧是指(ACD)。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 . (3分) 界定政府职能的要紧依据是(C) A.财政赤字 B.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C.市场失灵 D.政府干预 8 . (3分) 公共治理者的职业能力要紧包括(ABC)方面的能力。 A.治理认知能力 B.治理诊断能力 C.治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9 . (3分) 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要紧活动领域有(ABD)等方面。 A.环境爱护 B.扶贫救困 C.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社会公益 10 . (3分)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差不多特点有(ABCD)。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理想性 第2 大题 简答题 1 . (10分)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哪些方面?答: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表达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2、强化社会治理,保证社会公平、公平。 3、实现宏观调控,稳固经济进展。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2 . (10分) 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哪几个步骤?答:公共政策规划的差不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立政策目标。 2、拟订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

西方经济学作业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C) A. 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 B.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C. 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 D.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3.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4.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B) A. △Q/△L B. MP·P C. △TR/△Q D. MP·MR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 A. 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D. 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 之和小于1 6.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D. 不动 7.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 A. E=(ΔB/ΔA)·(A/B) B. E=(ΔA/ΔB)·(B/A) C. E=(ΔB/B)·(ΔA/A) D. E=(B/ΔB)·(A/ΔA) 8.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A) A. 完全竞争 B. 完全垄断 C. 垄断竞争 D. 寡头垄断 9.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 A. 不变 B. 下降 C. 增加 D. ∝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D) A. 水平垂直 B. 向左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 C. 向右下方倾斜,向左下方倾斜 D. 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11.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 A. 右端 B. 左端 C. 最低点 D. 无法确定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五测试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A.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 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 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 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满分:2 分 2. 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 凯恩斯 B. 莫迪利安尼等人 C. 弗里德曼 D. 杜森贝 满分:2 分 3.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A. 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B. 社会投资减少 C. 社会投资增加 D. 利率水平上升 满分:2 分 4.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万元 满分:2 分 5.

下列选项在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 A. 旅行支票 B. 活期存款 C. 定期存款 D. 其他支票存款 满分:2 分 6. 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增加 满分:2 分 7.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满分:2 分 8.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满分:2 分 9.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A. 银行贷款的扩张 B. 预算赤字 C. 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 投资率下降 满分:2 分 10.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A. 增加投资 B. 减少投资 C. 增加消费 D. 减少消费 满分:2 分 11. 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 A. 更大,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增大 B. 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C. 不变,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满分:2 分 12.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 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 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 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 满分:2 分 13.

《公共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雪城会议)(政策)(商业)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结果或产出)(外部取向) 5.(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组织)。 6.(共同目标)(协作愿望)(沟通)。 7.(政府失败或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8.(等级控制)(网络) 9.(公正)(他律)(自律)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

公共管理学(第2版)_在线作业_1

公共管理学(第2版)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2-18 16:19:23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国企 ? B. 政府 ? C. 事业单位 ? D. 管理机关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2. (5分) ? A. 《行 政之研 究》 ? B. 《政治与行政》 ? C. 《行政学导论》 ? D. 《经济与社会》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公共管理是以( )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而依法运用多种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从1887年威尔逊发表论文发表( )之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5分) ? A. 《政治科学与公共政策》 ? B. 《政治、经济与社会:美国的政策成果》 ? C. 《政治科学中的政策分析》 ? D. 《政策科学百科全书》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 A. 政府工作的目标 ? B. 教育因素 ? C. 人口因素 ? D. 文化因素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 ? A. 政策检查评估 ? B. 政策过程评估 ? C. 政策制定评估 ( )为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奠定了基础。 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因素有( )。 政策评估的主要类型有政策效果评估、( )、政策效率评估。

? D. 政策执行评估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 A. 计划性 ? B. 战略性 ? C. 分配性 ? D. 组织性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 ? A. 特格韦尔(R.G.Tmg well ) ? B. 托马斯·戴伊(Thamas Dye ) ? C. 哈罗德·D·拉斯韦尔(H. https://www.doczj.com/doc/9c965618.html,sswall ) ? D. 艾拉·夏康斯基(Ira Shar kansky) 得分: 5 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第2版)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公共政策的功能有导向性功能、调控性功能及( )功能。 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 )主编出版了《政策科学:近来的范畴与方法上的进展》,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的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