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6.1拓展延伸: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1.6-6.1拓展延伸: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1.6-6.1 拓展延伸:如何进行死亡教育?

【案例再现】

主题班会:《绽放生命的花朵》

初一年级时,我班一位聪明可爱的女孩张某,因患急性脑炎突然死亡。这一事实,对

全班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来说,简直无法接受。我一边怀着沉重的心情安抚着全班同学,

一边寻思着怎样开展一次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

我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了张某同学的送别仪式,在仪式现场,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生命

的脆弱;张某家人的痛心疾首,让大家懂得了孩子对其父母来说有多么重要;朋友的失去是多么令人惋惜。

回校后,我发动同学们利用一周空余时间,去图书馆找资料、上网搜寻、与家人访谈

等多种途径收集材料,决定召开一次名为《绽放生命的花朵》的主题班会。

首先,我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寻常经历。有的学生讲述了母亲生自

己时的不易,有的描述了自己重病时医生的极力抢救,有的陈述了自己因父母闹矛盾苦恼时

老师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的对一次陌生人的帮助记忆犹新……通过这一件件经历的讲述,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个人的成长得到过众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认识到自己决不能辜负他人的厚望。

然后,我让学生谈谈生活中不珍惜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大家又争先恐后地发

言。有的说平时我们要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有的说生命在疾驶而来的车辆面前是绝对脆弱的,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说毒品对于人的危害实在太深了,我们青少年必须远离毒品;还有的说网络游戏犹如精神鸦片,过多接触会使人精神萎靡……

接着,我让学生阐述生命的真正意义,如何使生命绽放光彩。有的说:“生命是一种进攻,生存是一种拼搏,生活是一种进取,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困难、太多的竞争、太多

的诱惑,所以必然会有太多的考验,经受住考验的生命才会有意义。”有的说:“只要活得有意义,生命就会接近永恒,不再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呢?那必须要从事

有意义的工作。”有的说:“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追求完美,作家为了一篇文章的完美,不惜

再三修改。歌唱家为了一首歌的动听,台下反复的练习。”有的说:“历史长河中,无数英烈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做出了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投入了汩罗

江中;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血洒咸阳殿;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千古绝唱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为了生命

的精彩躺倒在蒙古人的大刀之下;‘一腔碧血勤珍重’的鉴湖女狭秋瑾为了生命的精彩,命丧

清狗刀下。无数的英雄儿女,不甘平凡,舍生取义,使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有的引用塞内卡的话:“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有的说:“生命只有焕发光彩,方不辱没生命的意义。小草生长在瓦砾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苍松矗立于绝壁之上,

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骆驼奔走于沙漠之中,才显出它生命的精彩。只有精彩的生命才能在宇宙之中永生不灭”……

学生们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畅所欲言,最后,每位同学以制作心愿卡表达美好意愿

的方式把班会推向了高潮。

【专家点评】

从全国名牌高校到各地普通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自杀现象发生。时有报道某学生因

为一点小事走上绝路,终止自己的生命;因为新奇刺激而吸毒走上不归路;因为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彻夜不归。加之交通事故、结伴下河游泳溺水死亡等非正常死亡事件以及类似马加爵

杀害他人的事件发生,一桩桩血的教训触目惊心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自己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不尊重、不珍惜,使得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孙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利用主题班会

的形式进行生命教育的成功案例。

首先,善于利用身边鲜活的教育资源。班主任不是回避学生张某死亡的事实,而是组

织全班学生参加张某送别仪式,让学生现场感受生命的脆弱,体会生命死亡给家人、亲人和朋友带来的伤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

其次,主题班会准备工作充分。没有精心的准备就没有成功的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

召开以前,班主任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找资料、上网搜寻、访谈家人等多种途径收集材料,为

班会的成功召开作了大量而又有效的前期准备,同时,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生命教

育的过程。

第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班主任设计了“感受关怀——反思生命——展望生命”三个活动阶段,既环环紧扣,又逐渐提升,显示了组织者的独具匠心。

感受关怀。不少自杀事件的发生,正是由于当事人觉得关爱的缺失而造成的。通过分

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寻常经历,让学生们体会到他人和社会的关怀与温暖。这是珍爱生命、让生命绽放的基础。

反思生命。如果说因为缺少关爱产生的自杀行为是“无情”所致,那么一些因疾病或事

故对生命的伤害往往就是因为“无知”而造成的。通过反思生活中不珍惜生命、不负责任的行

为现象,树立自觉预防疾病、遵守交通规则、远离毒品等思想,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展望生命。积极的人生应该是为希望而活,为追求而活。班主任引导学生谈古论今,

旁征博引,使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丰富性,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确立人

生的目标,追求人生的意义。创造积极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绽放光彩,是生命教育的最高

境界,也是本次主题班会的最大亮点。

【深度思索】

当前,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死亡教育已有

了相当的发展。比较而言,我国内陆目前正规的、系统的、自觉的死亡教育实践却相对滞后。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民族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诸种因素,人们对“死”字深恶痛绝、讳莫如深。另一方面,由于不少人对“死亡教育”这一概念本身望文生义,往往掩盖了其真正的意

旨所在。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漠视自我与他人生命,轻生自杀、伤人杀人现象日渐增多,由

这类现象反观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关注其生命质量,深入地思考当今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

这必然地会引发出一个我们不能不正视的话题——死亡教育。

一、死亡教育的概念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生就意味着死”。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探讨死亡、认识死亡,使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均达于完善,是教育义不

容辞的任务。那么,什么叫做死亡教育呢?

概括地说,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的知识、认识死

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学生由死观生、由生观死、珍惜生命、直

面死亡,增进学生对生命的欣赏,激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

二、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

⒈死亡教育是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亡作为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同生命一样都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可以说,在人的一

生中,缺乏死亡内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死与生对立统一,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明显地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

⒉死亡教育是遏制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重要手段

根据有关报道,自杀已经是当前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而且低龄化趋势

日渐严重。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有增无减。这些在花季年华就匆匆告别人世

的青少年,给后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遗憾与伤痛。如果这些轻生的青少年了解如何对待生活

中的挫折,知道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和珍惜生命,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自杀的道路。

⒊死亡教育有利于破除迷信和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载文,对北京高中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认为鬼

神“有”和“可能有”的占27.4%。这足以证明,如果缺乏必要的死亡教育,青少年就不可避

免地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此外,死亡文明包括三个环节:即文明终——临终抢救的科学和适度;文明死——从容、尊严地优死;文明葬——丧葬的文明化改革。人类自身生产的大多数环节已逐步走上现代文明的道路,如晚婚、节育、优生、优育、健康、长寿等,而只有死

亡这个环节,尤其文明死这个死亡文明中的中心环节尚存在着盲目和愚昧。只有对学生进行

普遍的健康的生死观和死亡文明教育,才能促进形成崇尚科学文明死亡的社会风尚,从而提高人口素质,推进社会文明。

4.死亡教育可促使学生更加珍惜有限时间

当学生意识到死亡这一事实,在筹划个人的一生时,便会格外珍惜有限的时间,因为

时间代表了生命,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进取拚搏,以自己事业的辉煌来迎接死亡的到来。

5.死亡教育可缓和学生失落亲人的悲痛

当自己的亲人逝去时,活着的人经受着比死者更为强烈的离别痛苦。而过度悲伤又是

癌症、心脏病、精神障碍等疾病的诱因。死亡教育可促使学生接受亲人死亡的现实,缩短悲

伤时间,尽快地度过悲伤期,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开展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中小学进行的死亡教育,属于大众化、普及性的死亡教育。其内容与个体生活具有

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涉及如何看待死亡现象、死亡的标准、死亡焦虑及恐惧的克服,如何对待亲属以及周围人死亡、避免自杀等。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国中小学开展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生命与死亡的意义;(2)自杀及其预防;(3)人类的生命历程:出生、成长、衰老及死亡;(4)亲属死亡后学生心理的调试;(5)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谈丧葬的风俗问题;(6)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谈保险、遗嘱、葬礼安排等方面的事宜;(7)儿童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表现中

的死亡主题作品赏析等等。

四、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表明,儿童5~9岁已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如果不及时进行死亡教育,就有可

能造成对死亡产生神秘感和惧怕心理。因此,死亡教育应从童年抓起,把死亡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之中。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有:

1.专门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不同,开设相应的死亡教育课程。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破除对死亡

的神秘感、恐惧感的课程,让学生了解死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消除存在鬼怪神灵的认识;对于初、高中学生,则开设了解生与死的医学、心理、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怎样避免不必要的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从而更加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2.学科渗透

在语文、思品、生理卫生、生物、社会、科学、艺术等学科教学中,结合适宜的内容,渗透关于生命与死亡主题的教育。

3.课外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从动植物生命的生死交替来了解死亡的必然性;从文学

作品、影视作品的故事中来领会复杂的生死问题等等。鼓励并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的临终关怀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感受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感受爱心和互助的宝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当学生遇到亲人不幸去世时,不应让他们回避。要让他们体会浓浓的亲情和亲人去世

带给自己的悲痛和思念。如果可能,可让他们参与丧事的处理,了解丧事处理的主要过程和手续,知道什么部门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丧葬的礼仪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把亲人的丧事办得得体圆满。

⒋心理辅导

生命个体的死亡会直接终结其生存期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与其相关的社会人群产生

情感上的撕裂感和一系列消极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承受“他死”,便会严重影响到自我的成长和健康。因此,当学生的亲人去世后,班主任或心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

心理辅导。此外,对于心理脆弱,心理压力过大,有过自杀念头或倾向的学生,也必须给予

及时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勇敢地承受挫折,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相关链接】

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

作者:欧召霞(2009年湖南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怀化市通道县一班)

这个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开学伊始,班上的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是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女孩,名叫小丽,长得眉清目秀,成绩非常差,特别不爱做

作业。如果谁叫她做作业,她就逃跑,还动不动就说要上吊、要跳楼,寻死觅活的。向家长

反映这个情况,家长也无可奈何,真是伤透了脑筋。

显然,对生命的漠然使得小丽对一切都无所谓,而家长怕她真的做傻事,不敢严格要

求。对于这个学生,其他老师都好心提醒,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千万别管她,免得引火烧

身。可是面对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如果任其发展,那就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是我们教师的

失职。我决定慢慢将小丽的心理调节过来。

首先,我在班上召开“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主题班会,播放了一段介绍婴儿长成少

年的视频。学生看了视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抚养自己的艰辛,纷纷谈起和父母在一起的往事。同学的发言让小丽很新鲜,原来小丽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由外婆照顾。前年外婆去世了,小丽觉得没有人关心她了,说到死,她觉得并不可怕,反正外婆

已经先去了。

接下来,我问学生,除了亲人,你们得到过谁的帮助或帮助过谁?互相说一说。小丽

曾经帮过同学捡笔的事也被说了出来,她自己都忘了的事,同学还记得,小丽既惊讶,又激动。我趁机提出:“你的学习有困难吗?需要同学的帮助吗?”小丽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几名热心的同学开始帮助她完成作业,之后的两个星期,小丽都交上了作业。班会上,

我特意郑重的表扬了她的进步。听到老师的表扬和大家的掌声,小丽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可是,没过多久的一次课间,班长急匆匆的来找我,告诉我小丽又要寻死了,连书和

本子都撕烂啦。我赶紧把小丽找来。从她断断续续的哭泣声中,我隐约明白了发生的事:两

个同学课间嬉闹,把她刚做好的作业划花了,她一气之下就撕了书和本子。我找来两个闯祸的学生,他们看见小丽情绪这么激烈,也吓坏了。我没有再责怪他们,只是轻轻地问他们怎

么办,他们主动向小丽认错,小丽还在抽泣,并且不停的说:“我死了,他们就不会笑了。”“

难道你就只为别人的看法而活?你就没有自己想干的事吗?”我语重心长的说。同学拿着已经

粘好的书递给她,再次诚心的向她道歉。小丽终于平静了下来,我又慢慢对她说:“从这件事,老师看得出来,你已经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了,你能为弄坏的作业伤心,也一定能学好它。老师送你一个新本子,用它做出更好的作业,好吗?”小丽听了,接过本子,看着我,认真

的点了点头。

这事之后,我在班上又进行了一次“我们能否轻言放弃?”的大讨论,同学们讨论得很

激烈,小丽也发了言。孩子们终于认识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让它焕发光彩,

我们绝没有权利轻言放弃。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挫折和艰辛,只有坚强地去面对,

才能战胜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

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

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目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