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

关于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

关于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
关于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

关于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10-31T11:58:11.9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刘鹏

[导读] 出现处理软土地基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在公路路桥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施工技术。文章首先概述了软土地基,简述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以及软土地基对于路桥结构设计的影响,对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刘鹏

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软土地基的处理是路桥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公路路桥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处理软土地基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在公路路桥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合理施工技术。文章首先概述了软土地基,简述了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以及软土地基对于路桥结构设计的影响,对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路桥结构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之前,要对软土地基场地进行勘察,并且进行精心设计与反复探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处理方法,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程度与土地承载力。

1.软土地基的概述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软土构成,它是在缓流水以及静水环境之下,不断沉积的弱粘性土或者是以淤泥为主的土层,其自身具备不稳定性、粘性低以及强度弱等缺陷。软土地基是指具有低强度、较高压缩量的软弱土层,绝大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其具有高含水量、较大孔隙、强压缩性、弱透水性、强灵敏性等特点,软土土层的层状分布复杂以及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差距较大,软土是由滨海、湖沼、谷地以及河滩等长期沉积而形成的抗碱强度弱的细粒土。

2.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其一是采用自然沉降的原则,即为达到稳定的要求,采取堆载预压的方式对地基进行自然沉降。其二则是对软土地基通过相应的工程技术进行处理的原则。一般而言,虽然采用自然沉降法更经济,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会因拨款、征地、施工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实施,仅限于施工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而第二种处理原则则能在有工期条件限制的情况之下,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就目前的施工人员而言,这种处理方法更为常见。

3.软土地基对于路桥结构设计的影响

由于施工条件有限,许多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到位致使地基出现许多问题,从而破坏路桥工程建设。

3.1路面侵蚀问题。因为在路桥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路桥路面主要是由碎石以及水泥等颗粒细料组成。而这些原料禁不起雨水冲击,大多在铺设结束后引发侵蚀现象,进而破坏原料自身的紧密程度。在雨天施工的情况之下,此类现象更加凸显,已铺设的路面在雨水的冲刷之下会逐渐松散,从而影响往后的路面稳定性。

3.2路面沉降问题。路面沉降问题是在路桥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通病之一,路桥结构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一系列问题而未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施工单位由于施工技术缺乏,未能较好地控制路基工程的压实度,致使工程的稳定性下降。由于在路桥过渡段结构排列不科学,在桥头出现的跳车现象,既不舒服同时也会影响出行安全,甚至会引发桥头搭板坍塌断裂。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引发路面沉降问题也不容小觑,路桥过渡段经雨水侵蚀,进而导致路面沉降现象发生。

3.3路面硬化问题。因为软土地基自身具有不稳定因素,与路面材料进行混合使用时较易出现路面硬化现象。在路面施工的材料中,属混凝土与沥青最为常见,而路面硬化现象的出现与这两种材料配合比例息息相关,如若两种材料的配合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则会导致路面出现膨胀以及沉陷之类的现象。

4.路桥结构设计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4.1换填法。换填法是对应于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首先将基础底部之下不太深的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继而用质地坚硬、具有较高强度、较高稳定性以及抗侵蚀性高的砂土、片石、素土、砾等去分层换填。与此同时,利用人工或者机械方法对表层进行压、夯、振动来处理土工合成材料,从而满足工程要求的全过程。

4.2土工织物加固法.运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公路软土地基。土工合成材料是指以人工合成的聚化物作为原料而制成的各类产品,能够放置于岩石亦或是其他工程结构的内部、表面或者各结构层之间,具备防渗、排水、过滤、隔离、加筋等多种特性,是一种保护和加强岩土的新型岩土工程材料。

4.3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改善地基排水条件以及采取加压、抽气、电渗和抽水等措施,来达到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强的目的,进而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并且提前完成沉降。排水固结法分为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以及电渗排水法四种方法。

4.4化学加固法。

4.4.1搅拌桩法。利用水泥或者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并且利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以及固化剂进行强制搅拌,通过软土与固化剂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化反应,从而形成坚硬拌和柱体,与原来的地层融为一体,起到复合地基的作用。

4.4.2灌浆胶结法。利用液压、气压以及其他电化学原理,将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各类介质的空隙之中,从而起到改善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作用。

4.5垫层法。在路堤底部铺上一层比较薄的砂层,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同时起到调整不均匀地基的刚度的作用,防止冻胀。垫层材料一般选用砂和沙石垫层材料,素土垫层材料,灰土垫层材料以及碎石和矿渣垫层材料等。其中砂垫层法最为常见,在软土地基上铺设0.5cm~1.2cm左右的砂垫层,可以达到巩固软土层的效果,从而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的作用,确保路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4.6挤密压实法。挤密压实法的原理是采取相应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等方式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进而提高地基强度。

路桥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研究

路桥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研究 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增长,路桥作为人们生活生产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得到了极大程度地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好路桥结构设计就成了广大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难题。这是因为路桥结构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建设的重要依据,它不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路桥结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实用性等,同时更决定着路桥建设质量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由此可见做好路桥结构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的路桥结构设计实践,首先对当前其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出一些路桥结构设计优化策略,以期在确保路桥结构设计合理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障其建设质量。 标签:路桥结构;设计;常见问题;优化策略 正如上文所述,路桥结构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建设的重要依据,其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所建路桥质量、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建筑企业也采取相应措施力图将此项工作做好。然而根据笔者对此发现,受诸多因素所影响,当前路桥结构设计仍旧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所建路桥质量、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无法到达建设要求。对此,下文将重点围绕于当前路桥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探究出一些优化的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当前路桥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实践来看,当前路桥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一般有安全性、耐久性以及疲劳损伤这三方面。 1.路桥结构设计中安全性问题 随着当前汽车数量与重量不断增大,路桥所承受荷载也因此而日益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其结构设计中具有足够的安全J陛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根据笔者对此研究发现,当前在路桥结构设计中存在着安全性不足的问题。结合实践来看,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受现场勘察不规范等因素所影响,致使设计人员无法准确掌握路桥建设区域地质情况、天气环境等数据,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他们在设计中因此而出现结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其次,设计人员因素。部分設计人员由于过于追求路桥外表、美观度所影响,导致其在设计中没有采取经实践证明较为可靠的技术,进而造成路桥结构安全性不足。例如在混凝土拱桥桥跨结构设计上没有确保好桥梁拱片斜腹的抗拉性与拉应力达到实际所需,从而导致该桥梁结构安全性因混凝土拱桥桥跨结构开裂而大大下降。 2.路桥结构设计中耐久性问题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析 王族友

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析王族友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建设项目也日渐增多。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显著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也是制 约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软土地基的概念及基本特点进 行简要分析,接着分析了常见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进行 了验证,期望能够为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区域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路桥工程作为区域联系的 重要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路桥工程建设中需要克服众多难题,其中软土地 基当属其一。软土地基承载力差,稳定性不足,十分不利于路桥工程项目的建设,且软土地基类型众多,处置方法也不尽相同,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最为适宜的软 土地基处置办法是路桥工程建设人员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分析 依据建设部软土地基勘察规范中的标准,软土地基主要指的是空隙比不超过1.01,天然水的含量不超过液限,以灰色为主细小颗粒的土质类型。由此可见, 软土地基具备如下特点:(1)抗剪强度较低。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排水固结 条件及加荷速度间关系密切。一般排水状况下,其抗剪强度和固结程度呈正比关系,也就是固结程度越大,抗剪强度越大。固结程度下降,则其抗剪强度也随之 降低。(2)压缩性较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正是由于其天然水量大,液限 较大,使得其在承受荷载后,极为容易发现变形失稳现象。(3)软土地基的渗 透性较差。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空隙也较多,一般其天然空隙比位于1-2之间,通常不超过4,含水量却高达45%-75%,这也是导致其抗剪强度低和压缩性差的 重要原因。(4)稳定性较差。软土地基本身承载力就差,在遭遇恶劣天气时, 其可能会出现自然沉降,加之后期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出现不均匀沉降 现象。正是基于上述诸多特点,软土地基被视为路桥施工中的一大重要“病害”, 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加之处置,否则危害无穷。 二、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概述 软土地基类型众多,处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以下仅探讨常用的几种软土地 基处置技术。 (一)固结排水法 当软土地基为有机质粘土或者是饱和粘土,可以选取固结排水法来予以处置。固结排水法的排水系统多为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砂垫层两种类型。若土层渗透 性较好,厚度相对较小,且贴近于地表,则可以选择铺设砂垫层在其表面。通常 而言,水平砂垫层的厚度应保持在50cm左右,中砂或者粗砂最佳,并将两边预 留出宽于路基100cm的距离,以便于后期能够顺畅排水。而竖向排水来看,塑料 排水板则为首选,并和水平砂垫层要协调好,施工前还需预先铺设厚度为30cm 的砂垫层,并设置一定的横坡,然后再开始竖向施工。该处置方法具备较强的固 结地基作用,能够对地基进行有效的挤密,取得较好的加固软土地基功效。 (二)土质置换法 土质置换顾名思义就是用优质的土壤来将软土进行置换,以提升软土地基的 强度,降低后期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优质土壤多指的是稳定性高、承载力较 大的粗粒土。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暗洪、淤泥质图和暗沟等,多采 用土质置换法。该施工方法简单可靠,多用于工期较多的工程中,然施工成本相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 尹龙飞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尹龙飞 发表时间:2018-11-20T10:50:35.1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尹龙飞毕经超 [导读] 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在形态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显著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给交通工程的质量提出较高要求,以推进我国公路工程的积极发展。但是,由于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加,企业在建设期间也面对很大挑战。尤其是软土地基,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将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软土路基施工工艺的选择和处理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软土地基在形态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包括地基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其各项性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2)经济合理。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对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控制。要始终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可行性报告,并在综合考虑环保效益、机械设备使用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进行选择,要尽量将设备和材料的运输等费用降到最低,以有效地节约成本。 2软土地基的特性 (1)具有较大的变形应力。由于软土地基的抗剪切能力不高,因此,当外力作用发生变化,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后极易发生变形,并且在土体位移以及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基发生塌陷。(2)沉降不均匀。软土地基中的砂土与粉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基的微粒层造成影响,在外力作用下,地基会发生沉降,微粒层与软土层不同,其产生的沉降程度就会不同,导致地基整体出现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发生塌陷。(3)渗透性不好。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很高,其透水性差的特性导致过多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从而间接影响地基基础单位面积的承载力。 3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强夯法 强夯法在实际操作期间,是将重量为80千克到400千克的重锤在40米范围内的空中放开,确保其实现自由落体运动,保证落地后达到夯实地面的作用。该方法的使用在整体上具备一些优势。如:可以将强夯法应用在地基类型更为广泛的区域,也能对软土地基的强度进行优化改善,在能够提升抗振动液化能力基础上,也能保证地基压缩性的降低,确保其湿陷性的消除。所以说,强夯法的应用十分必要,在很大执行条件下,都能促进黄土地基、可液化沙土基地的有效处理。 3.2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是运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产生桩孔,之后再回填素土、灰土、石灰土、水泥土等材料并加以夯实,继而产生大直径桩体和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一起承受上部荷载。挤密桩法的优势是不用取土,在之前地基上挤压成孔、横向紧密,所以施工工作量小,施工进度相对快,能够就地取材,工程造价相对低。灰土、素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与杂填土地基,为5m~20m左右的处理深度。当地基土大于24%含水量、大于65%饱和度时,不能使用这方法。 3.3换填法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软土地基,其工作原理是:将基础地基以下较浅范围内的松散、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质地坚硬、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性高的砂石、片石等进行填充。在这个过程中,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对表层进行压、夯、振动处理,从而使其满足工程要求的全过程。 3.4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钻机的高压作用将浆液注射到土体中,实现土体与浆液的混合,从而形成水泥土体,以达到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用钻机在地基上钻孔,将浆液注入高压设备中,通过高压作用使浆液形成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然后,将注浆管插入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中,插入深度要深一些,以确保泥浆与土体的良好混合。泥浆注入后,要将其与土体进行搅拌混合处理,确保其混合均匀,这种方法形成的土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土体中颗粒较小的部分会随着水一起浮到表面,而颗粒大的部分会在重力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与浆液混合并重组。目前,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黏性和砂类土中,由于其操作简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较多。 3.5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对软土地基的表层做出分析。在大多数发展情况下,主要是为其添加一些合适的材料,并增加排水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确保能将软土地基中存在的大量水分排出去,也能减少表层上的含水量,确保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以达到良好的处理目的。在该方法使用期间,其具备的优点能够实现软土地基的优化处理,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也能在深层次范围内,实现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避免其对土质结构产生很大影响,确保在积极防范基础上,降低对土质结构产生的影响,也能实现软土地基切变现象的防范工作。在该方法使用期间发现,不仅能将软土地基表层上的水分进行排除,也能促进沙土处理工作的完成。在排水处理工作中,也能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发展情况的分析,为其挖一个排水槽,确保排水工作的完善性。在进行沙土处理工作中,要基于其存在的较多水分和软土地基的薄度做出分析,确保为其增加一定厚度的砂垫层,该执行手段不仅能达到降低水分含量的目的,也能获得良好的软土地基加固工作。 3.6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一般分为搅拌桩法和灌浆胶结法。搅拌桩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泥或其他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在施工过程中,在地基深处利用特制的搅拌机械对其进行搅拌,通过软土和固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坚硬的固体,并与原有的地基层相结合;灌浆胶结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干砌片石、碎石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土工布、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搅拌桩。施工时间安排在2002年11月11日至2003年8月31日。 软土路基处理时遵循的施工原则 施工季节: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 工序安排: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在开槽施工。 4.4.1.一般路堤浅层处理施工 采用排水砂垫层,土工格栅设置在排水垫层顶部,坡角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护坡背后设置土工布反滤层。 4.4.1.1.换填砾类土垫层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砂垫层施工工艺框图。 砂选用中粗砂,在开工前对砂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取样进行分析,主要测定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含量,选择符合设计标准的砂方可使用。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砂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洒水或晾晒: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进行洒水。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必要时旋耕机翻晒。 机械碾压:碾压是保证砂垫层达到密实度要求的关键工序。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检验签证:砂垫层的检测采用K30荷载仪进行检测地基系数,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 施工防排水:砂垫层施工完成后,在两侧挖临时排水沟,使排到砂垫层里面的水能及时排出。严格管理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以免冲刷路基各部与取土处。 4.4.1.2.单向单层土工格栅处理软土地基施工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铺设单层单向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在上面填厚30cm的中粗砂,压实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表面进行整平,去除表面石块,并将去除石块后形成的凹坑补平,然后在上面满铺一层单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幅与幅之间纵向采取密贴排放,横向采用连接棒连接或搭接法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横向接缝错开不小于1m。铺设时使格栅与土层密贴,每隔一定距离用U型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层上。 格栅铺设后及时用砂或其他渗水材料覆盖20cm厚,并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砂,外边逐幅回折2m,用砂压住。然后进行整平、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路基填筑。

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18-11-15T13:06:11.0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作者:万巧叶[导读] 路桥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详细的讲述了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了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对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有所帮助。 万巧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在路桥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逐渐提高,科技成果为路桥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进而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存在失误,会影响路桥工程的质量,对于整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路桥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详细的讲述了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了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对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路桥工程;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我国路桥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迅速,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路桥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繁荣,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年来天气的急剧变化,自然灾害的不可控力,使得人们愈发看重路桥工程建设的质量,关乎人们出行是否安全。地基是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施工区域的路况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施工前期需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检测,避免出现不适合施工的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处理措施,否则会影响路桥工程的质量,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改变地基的质量,才能够保障路桥工程的质量。 1.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的特点介绍 1.1软土地基 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高、天然空隙比较大、压缩性能高、承载力低的黏性土,一种呈现的状态是由软塑到流塑,外观看上是由灰绿色、灰黑色为主的细微土粒,软土的主要成分是淤泥和淤泥质土,其内含有矿物质和有机物质,且有机含量不低。软土的结构是呈现蜂窝状或者海绵状的,具有海绵的特质,内部空隙比较大、极易容易吸收水分、透水性差、强度低,触感较为黏滑,还伴随着有腥臭的气味。软土地基是指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等构成的地基,根据路基的材质检测判断是否为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地基结构稳定性不好、强度低,受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沉降的现象。 软土地基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其承受的符合不断变化会使得路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压缩性能高的路基容易出现沉降的现象,路面的积水会破坏软土路基,车辆行驶易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软土路基的承受力度有限,在不断地按压、振动负荷超出承受范围内,地基的强度遭受到破坏,不同程度的沉降和地基出现滑动的现象,会使得路基出现裂痕,情况严重会破坏整个道路的构架,道路的工程质量遭受破坏[1]。 1.2软土地基的特点分析 受淤泥、淤泥质土等的影响,软如地基相较于一般的地基,会出现含水率高,透水性差、强度低的现象,软土地基的土质易于压缩、承载力差,难以承受大型货车。软土地基排水系统不好,遇上暴雨天气会对路基造成破坏,路段或者部分路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路面出现变形或者坑坑洼洼的现象,会对人们出行的安全造成影响,路面出现开裂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巩固地基,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返工修复或者重建,都会影响居民的日常出行,既浪费了的大量的资金,又影响经济的增长。简而言之,必须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巩固措施,以期望改变地基的土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进而使得路桥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土层层次复杂等等,影响了路桥工程的质量,需要在施工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检测施工现场的土质是否是软土,根据软土地基的特征,采用对应的处理技术,进而改变软土地基强度低,透水性、稳定性差的缺点,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 2.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体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软土地基的危害 2.1.1天然含水量高、天然空隙大 软土是由黏土、细土粒组成,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软土的性质和海绵相似,具有戏水的特质,其天壤含水量高,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空隙大的结构,软土的状态是具有流动性质的,介于软塑和流塑之间,内部含水量比较大,结构空隙大,造成了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低,其土质的压缩性能大,承载力度相应的减小,不适合路桥工程的建设,含水量的指标无法达到国家工程建设的标准指标,会影响路基的质量,路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路面坑坑洼洼,会导致交通更加得不畅通,难以满足人们对道路的需求,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路桥工程使用一般是车流量大,且承载力度要求大,可以在保证每天的车流量的同时,确保路桥工程使用的寿命时长、使用性能良好。因此,针对路桥工程的质量需求,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技术处理,调整土质的强度、含水量,增加其承载力,才能满足路桥工程施工的要求。 2.1.2易吸收水分、渗透系数小 软土的天然水含量高,软土路基与一般的土质相比较渗透作用比较小,这就导致了土质的固结系数小,固结的时间与一般的土壤相比较很长,软土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在土壤中产生细小的气泡,造成土壤内部通道的堵塞,破坏了土质内部的流通性,出现了软土渗透系数较小的特征,使得抗剪强度减小,不利于路桥工程的实施。由于软土内部层次结构复杂,土壤的横纵向渗透系数不一样,在软土地基复杂的层次结构中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工程建造的过程中,土壤受内部有机物质的影响导致渗透系数小、透水性差,土质沉降的时间过于长、且强度低,不符合路桥工程施工的标准,路桥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难以投入正常的使用,影响路桥的使用寿命。 2.1.3结构不稳定、强度低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办法优选稿

软土地基成因及处理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X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系部:X X工程系 专业名称:XXXXXXXX 班级:012365学号:01 姓名:XX 指导老师:XXX 完成时间:2012年5月13日 目录

浅谈软土地基的形成与处理方法 摘要:在水运工程中,各种软基加固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着水运工程科技的发展,许多带有本行业特征的地基处理方法如反压法、粉体搅拌法(粉喷法)、强夯法、换土垫层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等蓬勃发展,并在其他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作出了一定的描述,简要总结了软土地基的特点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对相应方法的适用性作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软土地基、原因、特点、处理方法 前言 软土地基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而成的、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层。它主要包括内陆湖塘盆地、江河海洋沿岸和山间洼地沉积的各种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基础不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使得建筑物在使用期内不致发生较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建筑结构能正常使用。

1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 软土是第四纪全新世形成的近代沉积物,其地质年龄一般为10000-15000年,按其中有机质含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含或很少含有机质的软粘土和粉质软粘土;第二类是含大量有机质的泥炭土。 所有的软土都是在淡水或盐水中沉积的,由于沉积的地质环境(如海滩、三角洲、河口湾、泻湖、湖泊、沼泽等)的不同,其空间范围和天然性状也因其沉积环境及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异。我国工程界有的把松软的吹填土和杂填土等也列入软土,谓之广义软土。 软土的来源主要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其成分直接取决于母岩。而软土的类型,主要有软粘土、人工填土、松散砂土和粉土几类,其成因也各不相同,其成因如下。 1.1软粘土形成成因 水运工程由于工程所在地濒临水域,浅部地层多为软粘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它是在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是第四纪后期形成的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的粘性土沉积物或河流冲击物。有的软粘土属于新近淤积物。以淤泥质土为主的混合土,如淤泥质土混砂有时也属于此类土。 1.2人工填土形成原因 港区的陆域形成,后方堆场的回填,沿江沿滩的围垦大量采用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的形成原因按照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以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三类。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研究 王学洪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研究王学洪 发表时间:2018-07-18T16:21:20.3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王学洪 [导读]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路桥过渡段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施工部分,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全面提升该部分的质量水平,以促进我国道路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保证道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当前的经济环境越来越趋同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在此背景下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的国民生活也得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条件不断改善,路桥工程的建设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迅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由于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较为普遍,是人们生活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建设项目,而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驾车舒适度,特别是过渡段的质量问题,容易出现跳车的现象,因此需要从设计阶段把握好质量的控制,减少跳车现象的发生。 1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存在的问题 1.1 路桥过渡段软土地基处理问题 地基是路桥工程的主要承载部分,当前很多的路桥工程都建设在病害高发区域内,比如桥头跳车,是由于地基发生了沉降所造成的,严重影响路桥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在设计的过程中,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勘探工作落实不到位,设计过程中对于软土路基的基本性质了解不充分,导致地基设计与实际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而就造成了地基沉降现象[1]。 1.2 边坡防护不到位 路桥过渡段的边坡防护对于整体工程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在该路段中,边坡防护难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导致在雨季积水过深,在持续冲刷的过程中导致了桥台背上的填土被冲掉,造成了交通运行安全性下降,浪费了大量的工程材料,后期的工程负担会持续加重。 1.3 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桥梁技术水平明显不高,导致在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当前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引入到路桥设计中,但还是难以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很多的路桥工程的结构设计都存在问题,影响着我国的道路桥梁整体设计水平。 2 无搭板设计方案 2.1 台背填筑 路桥过渡段的常见的质量通病是地基的沉降,其原因是该路段的路基路面结构在长期承受过车辆载荷的情况下,结构被压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因此路桥过渡段承载载荷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主要受到该路段填充料性能的影响,填充料固结充分致密、抗压缩性好,则承受能力就强,有研究证实,车辆的荷载作用深度能够达到路面以下两米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桥面面层厚度如果能等同于搭板的高度,两者之间就没有沉降差的影响,因此进行结构设计时通常搭板不要高于两米厚。但在实际的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其所使用的填充料的性能存在限制性,固结、凝块性能有其限值,即使加设搭板也无法完全避免由于路桥过渡段沉降而出现的跳车现象。基于此,在台背填筑进行施工时首先选用易压实、渗水性强的填料,并在施工时充分压实,使整个台背得到有效的加固。 2.2 地基的处理 地基中软弱地层对于跳车现象的影响较大,软弱地基的空隙率较大,可压缩性较强,不易完全固结,因此无法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在过往车辆施加载荷的长期影响下容易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致使跳车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其承载力,避免沉降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先要对软弱地基进行足够的勘探,详细了解其实际情况,选择好地基处理加固的方式,如基底换填、桩基础加固、注浆加固等措施,确保有效的解决跳车现象的问题。 3 有搭板设计方案 在路桥过渡段设计搭板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由于其对防止跳车现象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效果。在路桥过渡段设计搭板防止跳车的机理为:如果搭板的长度足够,在承受过往车辆的载荷时,就会使得路面随之发生弯曲变形,由此就可以缓冲荷载对地基的冲击,同时能够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如果桥涵台背出现了沉降的情况,搭板仍能够保持平整,不至于出现凸凹不平的现象。此种设计方案虽然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着某些问题,搭板的设计过程较为复杂,影响搭板效果的因素较多,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基于此,人们研究出了预留反向坡度的方法,如此便能使得搭板与桥台处在同一高度上,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搭板与桥台搭接处应当预留出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实现预留反向坡度的施工效果。 4 搭板设计要点 4.1 搭板类型及埋深 根据搭板厚度的不同,一般有台式、等厚式和变厚式,而搭板施工时的埋深也有所差别:其顶面与桥台的高度一致的为高置式;若其离桥台较远一端的顶面高度低于顶面而高于基面则属于中置式;其离桥台较远的一端顶面高度低于基面则属于低置式。如何选择合适的搭板类型和埋深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设计,而其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高置式的适合于路面为混凝土型的,可以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在实际的设计中,对于某些沥青路面来说,也可以采用这种搭板方式,但存在着易产生坑洼或错台等现象,不利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因此如果路面为沥青,一般采用其他两种搭板方式,效果差别不大,但中置式的搭板方式操作较为便捷,应用更为广泛。 4.2 搭板长度 该项指标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搭板在运行时纵坡会有变化,应当考虑其允许值;二是应当覆盖破坏棱体的范围;三是填土前通常预留一定的缺口,因此应覆盖预留缺口的上口;四是应保证适当的有效长度。特别是纵坡变化允许值以及预留缺口的覆盖更要重视,应当在设计中着重的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同时还要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一般的长度越长的搭板越有益于受力,通常长度应当大于五米,小

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概要

浅析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在勘察过程中切不可马虎松懈,本文从软土特性出发,分析了软土工程地基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作出了勘察方法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问题勘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公路铁路的修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物理力学性质差且分布面积较大的第四系软土类区域,软土体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它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地基条件差别巨大,根据相邻建筑物或相邻地域的地质资料来设计,一点微小的差异就可能给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重视,我们施工中充分利用信息,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工艺,避免了施工期间可能引起的附加沉降,体现了当今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为一体的全过程综合岩土工程实践理念。 一、软土的特征及其危害性 软土指的是所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的细粒土,处于软朔或流朔状态。我国的软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各大江大河的入海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区。内陆主要是湖泊或山谷冲击而成,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布范围比较小。主要包含饱和软粘土包括泥炭、泥炭质土,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一般具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在工程应用上的

表现为地基沉降量大,可以达到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地基沉降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到数百年,特别严重的是沿海地带的软土地基,因为厚度过大,所以固结速度比较慢;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多是由上部结构的特性和荷载差异所引起;地基抗剪强度低。软土上述的特点,容易影响公路铁路工程质量,引发一些地质灾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软土地基不均匀和过大沉降将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牵制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度;路基路堤还可能会随着软土地基一起产生滑动现象,从而导致路面的整体遭到破坏,鉴于软土地基潜在的种种危害性,各部对于软基的处理标准要求高,也更高地要求了地质勘察在软土地基工程的深度和广度。 二、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所述出的软土地基固有的特性以及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使用各程序阶段的失误,造成了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结构损伤工程倒塌等一系列工程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地质勘测时深度不够,没有查清楚软土土层的分布、厚度以及一些暗沟暗塘的具体情况,造成建筑物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结构构件开裂,甚至工程不负荷载倒塌的事故。 (二由于地质勘察不深入,不细致,未取得的地质资料不具可靠性,以致错误的将软土判断为好的地基土,使设计也随之错误,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建造物受力结构变化,裂缝倒塌,引起工程事故。 (三软土的承载力比较低,地基无法承受,发生剪切的破坏,基础失去稳定性,带来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使上部建造物结构受损,造成工程事故。 (四对软土地基未作出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过关,使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开裂,不得不二次或多次进行加固和处理。 四、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 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 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 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 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强夯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反压护道法,桩基法 换土法,灌浆法,加筋法等,排水砂垫层,石灰浅坑法及其他辅助方法!不同的软 土地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主要类型危害路基工程地基承载力影响使 用性能抗剪强度工程质量有机质空隙比含水量地基土投资变形 一软土地基的辨认 软土地基的确认是一项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我们在具体施工时决定用 量化的试验指标来控制和确认。在确定软土时要查明软土及与之共同存在的一般 土层的成因、类别、范围、物理力学性质和必要的化学性质,以便采取经济有效 的处理措施。既可降低造价,又能确保质量、缩短工期。由于各省区各公路工程 的软土成因不尽相同,因此会同乐监理和业主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鉴别方法,对本 路段的主要软基取样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规律: 1.1 土质的影响一般天然细粒土的天然密度在1. 60~1. 75 g/ cm 3 之间,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密度远小于土的天然密度,所以对于同样的土质,含 水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土体干密度的减小,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路基填料时其压实度 的降低,这对地基成型后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1.2 液塑限的影响由以上结果分析,液塑限对软基的断定并非必然的联系,只要含水量控制得当,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料紧缺地段,用高液限土作路基填料 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在本工程中,我们遇到了相当多的高液限土(约 为60 %),考虑到该工程为二级公路,压实度要求仅为94 %左右,为降低工程造 价我们采取了分段开挖晾晒、换位填筑路基的办法,将软土全部挖除晾晒换填,考虑到路基耐久性的要求,只是在换填段增加了30~50mm 厚的砂砾料垫层,这 样既解决了软土路段的交通问题,又避免了大量的土方调运,缩短了工期,降低 了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当然,高液限土( w l > 50 %) 是一种不适宜材料,击实试验表明液限大,最佳含水量也较大,自然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就会较小,一般高液限粘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 55~1. 65g/cm3。 1.3 孔隙比的影响孔隙比与含水量有较大的关系,其公式为e 0=Gρ ω(1+ ω)/ρ-1,其中ρω为水的密度,G为土粒比重,ρ为天然密度,ω为含水

护栏施工方案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闽赣界)总承包部 将军排大桥混凝土护栏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分部 监理单位: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日期:二0一五年五月一日

A1标将军排大桥混凝土护栏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①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②《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F 50-2011; 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邵武至光泽(闽赣界)高速公路A1合同段施工图; ④《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比标准》JTG F80-1-2004; ⑤《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2编制原则 1.2.1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文件内容及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则,据此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2.2仔细考察工程实况,认真研究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综合特点、场地、交通、水文、运输、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部位、工程特点 将军排大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5+833,桥孔采用三联3*30+5*30+5*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T梁,全长分别为397米,位于R=1500米及R=1100米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段上。桥孔T梁直梁预制,通过调整内外翼缘宽度或防撞栏位置变化来调整路线线型,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台配桩基础,墩台基础均为径向布置。本桥的设计流量为831立方米/秒,流速为2.36米/秒。 本桥混凝土护栏共有48根,其中180cm的32根,200cm的16根,7#-11#混凝土护栏较高均在30m以上,最高的达到35.336m高,桥台处设D80型伸缩缝,桥墩处设D160型伸缩缝,本桥共有62道混凝土护栏。

关于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关于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 由于结构型式的不同,从桥台刚度大的混凝土结构逐步过渡到柔性的填土路基结构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其强度不一致。因此软土地基处治时,各段不同强度之间需设置强度过渡段。同样的,地面上的路堤亦需要设置强度过渡段。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要求在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堤之间宜设置50m的强度渐变段,使用不同的级配填料,确保路堤强度过渡。如果设置50m 渐变段有困难,建议在渐变段长度不得小于30m。如果桥头引道不存在软土地基,若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5cm,沉降坡差按0.4%控制,则强度渐变段长度应大于13m。 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路桥过渡段的路基条件 在桥头引道路堤填筑过程中,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并不能提高地基承载力,也不能有效阻止地基沉降。只有当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在路堤填土自重荷载与车辆荷载的联合作用下不致破坏而产生较大的沉降时,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才会产生明显效果。因此,公路路桥过渡段的地基条件应保证路基的工后沉降10cm,沉降差小于5cm,沉降坡差0.4%的控制标准,路基条件应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合适的路桥过渡段的结构型式 在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设计中,应优先采用土工格栅技术。当土工格栅与土一起承受车辆荷载和土体自身荷载的同时,土工格栅能使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充分发挥,约束土体的侧向变形,控制路基填土的侧向

位移,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增大了路基的变形模量;由于土工格栅与路基填土的摩擦作用,使上部荷载可以在路基中重新分配,降低了桥台台背局部范围土中的垂直应力,使路基土体承载力得到提高,从而减少沉降;由于水平摊铺的土工格栅具有弹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减少或不会产生变形的累积。由于在路桥过渡段铺设土工格栅具有明显的工程效果,因此在路桥过渡段高填方路堤可采用桥台台背回填加铺土工格栅的结构型式。土工格栅的设置间距和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选择合理的路桥过渡段桥台结构型式以利将来施工 在型式多样的桥台结构中,桩接台帽的桥台结构施工过程是:填筑路堤,钻孔桩基施工,台帽和耳背墙施工。从其施工步骤可知,其过渡段路堤在桥台结构施工前填筑,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有利于大型机械碾压,不遗留施工死角,压实均匀,压实度易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桥台结构施工时,又为过渡段软土地基和路堤填土留有一定的沉降期,有助于减少过渡段路堤工后沉降。因此,在桥梁设计时,宜首先选用桩接台帽式桥台结构。

谈路桥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5-0053-03 谈路桥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收稿日期:2012-11-22作者简介:吴顺(1981-),男,工程师 吴 顺 (山西运城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软土地基施工现状,分别阐述了排水法、垫砂法等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技术及粉喷桩加固处理地基的 操作要点,并对路桥工程中桥涵通道的处理作了简要说明,并从经济性入手,指出多种方法组合使用能够降低造价。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粉喷桩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软土分布的地区相对比较广泛,而这些地区基本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急需路桥的建设。在路桥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依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使用表层施工、喷桩加固以及竖向排水等几种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1目前我国软土地基的施工现状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制宜、因层而异。在对路桥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稍微出现马虎,就可能导致质量事故发生,最常见的事故有:侦测设计不详细或是不够清楚,使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方并未得到设计和处理,明明知道是软土地基,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致使路堤失去稳定性,严重威胁到了周边的建筑物;即便做了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但是施工措施的力度不够,施工不当,同样也会造成路堤失去稳定性;施工材料的堆料不合理,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导致了路堤失去稳定性。在软土地基之上,通常会有一层比软土强度更 强的土层,这种土层被称之为“硬壳层”。这种“硬壳层”可以起到很多作用,例如可以承重以及扩散应力等作用,假如施工方们利 用好了这种“硬壳层”则可以大大减少工程中的投资。有很多地区的施工单位认为,只要“硬壳层”存在于软土之上,即便不对软 土做特殊处理, 利用“硬壳层”的各种扩散作用,同样可以起到填筑路堤的作用。应注意的是,如果对“硬壳层”的检查、利用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台背填土会让结构物产生负摩阻力以及推挤作用,所以很容易使桥台发生变位甚至是损坏。 2对软土地基的表层做技术处理 在地表面极为软弱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表层处理,这种 方法是在实施铺设以及材料增加、 排水等等多项措施之后,实现地表面硬度以及强度的合理提高,预防其余部位出现形变情况, 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同时,需使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面。这种表层处理的方法有:排水法、垫砂法、铺设材料法以及添加剂法等。 2.1排水法 对于那些本身土质较好,但因为含水量太多而变软的软土地 基,在填土之前,要对地表面进行开挖沟槽,将里面的地表水充分排出,要降低地表层的含水率,使得机械可以通行。为了使沟槽可以在施工中达到沟盲的效果,要使用水性很好的砂砾或者碎石。在对沟槽进行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自然坡度所形成的排水以及来源于周边挖方部位所形成的地表水、土地里被渗入水分等等情况,尽可能使沟槽间距相对密集一些,加强其排水能力,就算是出现切断沟槽的现象,也不会使沟槽排水被影响阻碍。沟槽的尺寸一般为0.5mm ,深度为0.5mm 1mm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之和周围环境安全和及时调整优化设计及施工的目的。 解决好基坑周边堆载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可利用的空间较小,迫不得已在基坑周边堆载,但设计方案没有考虑这些荷载,使得周边堆载常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工况,特别是有较大的动荷载时,更容易造成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过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相结合,或在设计方案阶段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堆载,或施工方案中控制周边堆载,满足设计要求和工况,总之设计和施工要紧密配合,及时在设计方案或施工方 案确定前解决此类问题,不留隐患。 4 结语 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度和变形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实施、验证、修改设计方案,并优化设计的过程,也是判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过程能否按设计工况实施、改进循环的过程,提前预测、预防、动态设计、信息施工是深基坑支护结构安全度和变形控制经济实用的方法,并且实施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循环改进才能降低深基坑风险,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On safety degre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tructure YUAN Jun-jie (Shanxi Aluminum Base Branch of China Aluminum International (Tianjin )Engineering Co.,Ltd ,Hejin 044000,China )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afety degre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for the support struc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the respective exploration for the design safety degree and the deformation control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llustrates relative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Key words :prevention measures ,space-time effect ,dynamic desig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 35·第39卷第5期2013年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5Feb.20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