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复习范围1

新闻学复习范围1

新闻学复习范围1
新闻学复习范围1

美国现代报业奠基人普利策所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在中国新闻学的发展过程中,洪仁玕是第一个较系统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政治家。在太平天国建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设立新闻馆、出版报纸和新闻论著等主张,并主张新闻必须真实。可惜,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这套主张并未实践。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首先表现在人际之间的新闻信息的沟通和传播。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这些信息传播的形式除了一般的街头巷议,还包括信件、电报、电话、会议等形式。在数字媒体发达的今天,还包括影响日众的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其次,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主要还是表现为正规的新闻传播事业,这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这些信息传播形式形成了庞大的新闻传播业,对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有的人,无论其阶级、职业、性别、宗教、民族的差异,都离不开新闻信息的获取,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局限于和大众媒体的接触,而是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了解到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对社会的信息调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新闻信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不断促进信息透明化,为社会发展塑造良好的信息流通环境;其次,充分注意大众传播与非大众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新闻信息的传播是弥散于日常生活中的,新闻的存在不仅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得到传播,同样可以通过人际的口耳相传和其他人际传播手段,如电话、手机等形式得到传播。因此,在现代社会,如何充分认识到新闻信息传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处理好不同形态的传播途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涉到社会良性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给你一种从事新闻工作的思维方式。

新闻工作涉及到新闻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新闻传播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献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新闻的本源”和“新闻如何能真实”。《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根本观点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观和唯心主义新闻观的界限,明确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因此,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该文对其后的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范长江: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新闻特性: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公开性、及时性

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新闻”是从应用新闻学的角度对媒介融合发展的研究。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一样,融合新闻是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新闻”前加的定语,新闻的特质不变。

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三点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新闻,二是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从新闻的传播功能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娱乐功能的异化,它扩张了娱乐性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离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娱乐化充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它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但是新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的信息。这并不排斥新闻事业的其他功能,比如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但它们不是主要功能。新闻娱乐化如果过分地强调了新闻的娱乐功能,那么娱乐功能的过分张显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功能的发挥,如果新闻仅仅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的话,新闻无疑就走入了歧途。应该承认,市场经济初期新闻娱乐化的某些作法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媒介走向市场、走向大众,贴近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但物极必反,新闻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如果对当前新闻娱乐化日益泛滥的现象不加防范,听之任之,则新闻很容易走向低俗化,甚至成为垃圾文化。

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1、具体事实确凿无疑

(1)必须确有其事

(2)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

(3)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必须真实

2、新闻报道概括事实必须准确

3、新闻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

“合理想象”是在讨论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1952.12)时提出来的。“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的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用“想象”写作,这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

“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

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

1、采访不深入,作风不扎实

2、知识不足,思想简单

3、追求名利,急功近利

4、职业道德问题

客观原因:

1、社会风气不正

2、上层的错误导向

3、媒介机制不健全

4、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个发展过程

新闻价值的主体:社会的需求

新闻价值的客体:新闻事实或新闻本身

新闻价值:新闻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它的需求的社会功用值。

新闻价值要素的定义:构成新闻价值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不变要素:真实性、时间性

可变要素: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人情味

新闻价值评价指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评定和发掘。

评价的标准

政治意识形态、媒介的办报宗旨、记者编辑个人、受众

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评价的关系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表现出来的是主客体的实践关系;新闻价值评价是主观的,反映的是主观对客观新闻价值的评价与认知关系。

新闻价值评价以新闻价值为根据,新闻价值决定新闻价值评价,新闻价值的体现必定要经过新闻价值评价。

古代新闻活动的特点:

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不经过专门的媒介机构。

其规模小,新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古代社会的新闻活动基本由统治阶级所垄断,统治阶级内部新闻活动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主要是规模上)。

报纸产生的条件:

1)自然经济被打破,社会规模扩大,使人们关心各地新闻的需求增加

对信息的需求推动新闻事业产生,发展

具备一定的社会需求即社会条件,决定新闻传播的内容

2)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告,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企业。

新闻事业:专门的新闻机构及其所从事的开放性的新闻传播活动。

(1 )一种专门化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是由职业的传播者(组织)来从事新闻的搜集与传送。

(2 )一种开放性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是面向社会、对全社会开放的。

新闻事业的特点

1、新闻事业的社会位置特点

(1)代表性民意代表

(2)中介性社会新闻信息流通的中介组织

(3)经济联结性

对新闻的报道,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信息基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新闻媒介刊登了广告,使商家通过广告联系买卖

新闻事业本身的经济属性

2、新闻事业活动特点

(1)现实性(2)连续性(3)纪实性(4)广泛性(5)大众性

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从当今世界来看,发达国家有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媒介,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介整体较为落后。直接的因果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规模扩大,刺激了信息需求;②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受教育面扩大,读者群扩大;③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告越来越多,媒介易于生存和发展;④生产力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惊人,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4、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报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专业课;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学院;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聘请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私营媒介的基本特点

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

依托财团

以赢利为目的

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

迎合受众

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公营媒介的基本特点

由各阶层的代表所组成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新闻媒介

半官方机构

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强调对公众负责

不播广告

国营媒介的特点:

完全依赖政府

政府宣传机构

节目严肃呆板

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工作者中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思想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新闻报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积极忠实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

新闻实践要服从、服务于党的方针政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在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各级党的机关报和各类新闻单位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工作。新闻单位除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外,还必须遵守宣传纪律。

在党领导之下的所有新闻单位,所有新闻事业中的党组织,所有在新闻事业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都不允许利用新闻舆论工具公开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定、指示的报道或言论。有不同意见,应按照党章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向党组织反映。

宣传是个人或团体通过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的社会活动。

宣传的要素

6W1H :宣传者(who )、被宣传者(whom )、宣传内容(what )、宣传场合(where )、宣传时机(when )、宣传动机(why )、宣传方法(how )。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根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1、传播目的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宣传的本质在于说服或劝服。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

2、信息的归宿不同

新闻:并不非常关心效果,由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宣传:关心宣传效果,要人们理解、接受和支持它(传播的观点)。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3、传播的方式不同

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宣传一般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过程性的特征,这是源于宣传的意图性和计划性。

4、传播内容重点不同

新闻:用事实信息本身宣传观念,事实本身是有价值的

宣传:用事实信息为思想做注解、工具

5、传播规则(要求)不同

新闻: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能够恰到好处的说明观点的正确。看所选的事实信息能否体现我们的观点,是否能为观念服务。

宣传为何要借助新闻(媒介)

1、由于技术发展,新闻媒介到达范围广,宣传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要借助新闻(媒介)。

2、新闻以事实的、客观的报道出现,公信力较高,宣传搭载在新闻媒介上,也会有一定的受众信任度。

3、新闻每天播出,为宣传的重复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4、宣传比较容易流于干巴的说教,运用新闻形式宣传传播就会生动一些。

舆论:公众对近期发生的、共同关心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相同或相近意见。

舆论的特点

1、公众性

与权力层对立的狭隘“民意”≠舆论

2、公开性

3、自发性(非强制性)

尽管有诸如权力层决策、新闻媒介引导等多种复杂因素参与,但从本质上说,它的形成完全是一种舆论主体自觉行为。

4、现实性(时评性)

5、倾向性

倾向性表现的形式,即主流社会话语系统。

两个舆论场: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

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

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

舆论与个别人意见、一般性议论的区别

1、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定范围内对某种舆论客体持某种意见的公众人数低于整体的三分之一,由于无法对整体形成起码的精神压力(影响),所以不能视为舆论

在一定范围内有三分之一多点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由于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故它已经从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舆论

在一定范围内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已经可以统领全局,当然更是舆论,而且成为主导舆论

2、舆论的强烈程度

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例如静坐、游行示威和其他更激烈的行为。这种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和体验进行估量

如果某种意见的行为表达强度几乎使人感觉不到,或者通过舆论调查测得的意见强度接近“中

立”或“无所谓”,这样的意见由于强度过于微弱而不能视为舆论

3、舆论的韧性

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任何舆论都有一定的存在时间,以表明公众关于某个舆论客体意见的顽强性和韧性,存在时间过于短暂的意见,例如过后就淡忘的某个话题,不能视为舆论;

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观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4、舆论对舆论客体的影响

舆论的无形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对舆论客体产生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几乎无法感觉到,那么所谓的“舆论”便谈不上是一种舆论,而可能是一种想象的意见,或者只是闲话之类。

新闻(媒介)对舆论的作用

1、议程设置

上世纪70年代传播学最重要的研究题目。1968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2、集中报道

时间上集中

内容上集中

媒介协调

3、言论出面

新闻(媒介)的舆论引导作用

反映舆论

统一舆论

舆论一律:毛泽东1955年提出,他写过《驳“舆论一律”》,在人民内部,允许舆论不一律,而对反革命分子,则要求舆论一律。

堵塞一些舆论不让不良舆论上媒介,使之没有公示的机会

传播机制——“沉默的螺旋”

新闻媒介对希望倡导的事件舆论保持强势意见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主体:

人民(群众)口头舆论监督

新闻媒介新闻舆论监督

第四种权力:关于新闻事业社会地位的一种比喻性说法,18世纪末,由美国政治活动家托·杰弗逊提出,指新闻事业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并对这三种权力起到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舆论监督的客体:政府政策官员

舆论监督的方式:事先(在政府行为没有发生之前)

过程(政策、行为进行过程中,保持警觉)

事后(政策、行为进行完以后)

批评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舆论监督可以以正常形式报道,重视事先,过程监督,能使批评报道下降,正常舆论监督上升。

网络等新媒体给新闻舆论监督带来的变化:

1.呈现时效快、手段新、领域新、监督力度强、变数大、数量多、引导管控难等趋势

2.微博等社交网络的自媒体性质,给网民关注和讨论公共议题提供了平台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真正成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舆论监督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而不仅仅是媒介监督。

3.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给网络媒体开展监督,增加了风险系数

由于网络上的失实报道、网络诽谤、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给新闻舆论监督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4. 和风起云涌般的网络舆论监督状态相比较,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受传统思维定势的禁锢、利害关系的权衡等诸种因素的掣肘,呈现出明显的疲软、滞后的状态。

这不仅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控制:社会中的权力机构为了特定的利益,利用权力对新闻事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内容进行调控。

产生新闻控制的原因

(1)新闻事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大系统的特点会影响子系统,同时社会要平稳发展各个子系统必然要受到控制。

(2)新闻事业拥有独特资源信息集中

信息制作

信息发布

(3)权力机构政治、经济

新闻控制的主体

政府、政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人

新闻控制的方式

政府的控制方式:法律;政策、法规;制度性控制(检查制、批准制、追惩制);信息源控制(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气会、发言人制度)

经济势力的控制方式

组织控制:广告控制、赞助、兼并、连锁

董事、股权、经济贿赂

所有者控制:办报宗旨、措施方针、人事

控制、报酬、个人意志

中西新闻传播社会调控的异同

中国以政党调控为主,西方以法律调控为主。

中国防范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西方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完备。

中国政党调控司法解释不易,西方行政法规可操作性强。

中国集团调控的态势日益显现,西方集团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

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有四种正规的途径:司法控制,即国家通过法律来监控新闻媒介;行政控制,即行政部门以各种规定、税收来控制新闻媒介;资本控制,即大公司垄断媒介市场,使新来者难以进入;媒介的自律。当然,对新闻传播最具威慑的社会控制来自受众,即公众乐意还是拒绝接受媒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本国的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都主要采取法律控制的手段。新闻法规是国家实施监控的主要依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要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确保在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3)在中国,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还有其自

身的特殊性。我国的绝大多数媒体,尤其是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在党领导下的,因此新闻传播事业还要接受党纪的约束,坚持党性原则。

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言论出版自由的是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在其政治学著作《论出版自由》中阐发了有关新闻自由的思想。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1644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国会发表了一个演说,抨击政府对新闻出版的专制统治,要求给予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这个演说后来作为小册子正式出版,名为《论出版自由》。

弥尔顿在这篇演说里阐述了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言论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因此,人人都有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第二,应该允许存在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学说(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都可以流行,通过自由竞争,正确的观点会保留下来,错误的观点会自行消亡;第三,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政府应保持中立,不要去协助任何一方。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弥尔顿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就是反对政府对报刊进行任何控制。

弥尔顿的这一思想,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基础。18世纪欧美等主要国家纷纷开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这一思想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了。

1789年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中通过了《人权宣言》,这个文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把言论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

美国国会于1791年也通过了宪法第一修正案(45个字),在这个宪法修正案里明确规定了公民拥有言论出版自由,不得制定剥夺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弥尔顿之后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其观点中的精髓为出发点,形成了“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的思想。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两个互为关联的概念,前者指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这些意见是对是错,均不受外来干涉和控制。后者指正是通过意见的公开表达与交换,正确的观点会在争论中不断丰富、不断修正,并最终战胜虚伪和错误而保存下来。

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新闻自由指公民传收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即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

媒介的新闻自由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的是新闻媒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践新闻自由权的也是新闻媒介,原因何在?

新闻媒介是向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的专业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即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新闻媒介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和发表权。

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营垒通常分为一些不同的政党和政治集团。它们一般都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为了争夺利润和政治权力,各个垄断财团之间的矛盾必然会经常激化,代表它们利益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工具必然会互相攻讦。当某一垄断财团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对政府制定的某项政策不满的时候,代表该财团的报纸就会批评政府。因此,西方新闻界对政府的批评,常常是表现得比较充分的。

但是要看到:第一,这些批评总是以公正的公众批评的形式出现,实质上却大多是代表报团老板们的观点的批评,它们大多是财团与财团、在野派与在朝派之间的斗争通过新闻工具的反映;

第二,这些批评不管如何抨击现任政府和现行政策,西方国家产生的始终是资产阶级政府,制定的始终是资产阶级政策;第三,这些批评是资产阶级内部调节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资产阶级就可以防止个别集团、个别人物独霸政权,从而把政权置于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监督之下,使政府不单为某一个资产阶级集团服务,而能兼顾其他集团的利益。通过新闻舆论工具对骂和互相拆台,是资产阶级两党或多党制互相斗争和互相制约的形式之一,在这种互相斗争和互相制约下,各个垄断集团的利益得到协调,整个资产阶级利益得到了保障。除了对政府、总统、高官及政府政策进行有分寸的批评外,西方资产阶级报纸上还常有一些对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犯罪等社会痼疾的批评。这些批评可以提请资产阶级政府引起关注,及时解决,树立政府高效为民的形象,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起到“社会排气阀”的作用。

新闻五要素,即新闻五W,构成新闻的必须的材料。

Who(谁)、What(什么)、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一、针对信息的概念和特性,新闻工作者在观念上必须明确: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二、针对信息的概念和特性,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事前有预测报道,发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馈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

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

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由各方面的综合,显示出事情的社会影响和发展趋势。

4、加强全方位报道

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全息”报道。既从微观、宏观的角度分析,又纵向、横向比较,既从积极方面、消极方面看,又立足于当前,放眼于未来。

客观报道的基本特征

1、注重事实

2、事实和观点分开

将事实和观点分开的最有效手段是清楚交代观点的出处。

3、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

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信息需求、心理调适、消遣娱乐、社会交际、教育求知。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学历等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团体、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等。

2、作为“市场”的受众

从市场的角度受众可以定义为:

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传媒向企业经营形态转变的过程中。

该观点认为:

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传媒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对象是消费者.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如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够解释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的特点。

缺陷:

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

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年龄等等.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容易把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传播权: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等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知晓权:受众有权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传媒接近权:受众有权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70年代的受众研究理论。传播学家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利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公共财政学》作业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课程名称公共财政学 学习中心(点): 专业:公共事务管理 层次: 姓名: 批次:

《公共财政学》作业 一、填空题: 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模式。 4.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5.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延期纳税和盈亏相抵等。 6.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7.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8.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9.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五种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 10.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大致可归为两类:自然偏差现象和人为偏差现象。 11.国际重复征税减除的三种方法是扣除法和低税法,免税法和抵免法。 12.我国的税种一般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 1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 14.从税收支出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15.改革开放后,我国针对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目前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三大保险为主和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选择题: 1.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BC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2.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BC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3.税收支出从所发挥的作用看,可分为( AD ) A照顾性税收支出 B调节性税收支出 C补贴性税收支出 D刺激性税收支出4.一般说来,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 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BC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国家发改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着性 (四)接近性(五)趣味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就不是新闻。 其次,定义明确指出,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报道。 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2020年编辑)财政学考试——解述题(10套合集)

简述题 1.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2)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3)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 2.如何分析技术进步与财政收入规模的关系? (一)技术进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生产质量,增加了国民收入,总而使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技术进步降低了物耗比例,提高了人均产出比率和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率。 3.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一)税种因素。税负转嫁与商品价格变动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对于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的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价格的联系不密切或不直接的税种,其税负则较难转嫁。从主要税类看,一般来说,商品课税容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而所得课税难以转嫁,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二)商品的供求弹性。商品的供求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供给或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具体为商品价格变动程度与商品供给量变动程度(供给弹性)或与商品需求量变动程度(需求弹性)的比值。对于供给弹性而言,一般来说,供给弹性较大的商品,生产者在调整和确定生产数量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并最终能使其在所期望的价格水平上将商品销售出去;而供给弹性较小的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数量的回旋余地较小,从而难以控制商品销售价格水平。对于需求弹性而言,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买方;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购买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小,商品价格更多的取决于卖方。显然,从税负转嫁的角度看,对供给弹性大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若把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结合起来分析,则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可以转嫁出去;而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销售方的大部分税负只能由自身承受。在个别情况下,若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则税负由销售方和购买方等量承担。 (三)课税范围。一种税的课征范围不同,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若一种税对所有商品都同等课征,购买者无法找到不征税的替代商品,只能接受因课税而形成的商品加价,因而税负容易转嫁;若一种税只对部分商品课征,且购买者可以找到不征税的替代商品,则这种税的税负难以转嫁。 4.简述公共收费与税收和异同。 公共收费与税收在属性上具有很多共同特征:第一、公共收费和税收的执行主体都代表国家或其授权机构,体现一种国家或公共部门的行为。第二、公共收费和税收在本质上都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并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第三、通过公共收费和税收形成的收入都用于满足国家履行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公共收费与税收的差异是:立法层次不同;执行主体不同;收入性质不同;功能不同;款项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不同。 1.简述财政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国家主体性。 2.如何控制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的消费性决定了国防支出必须得到合理控制。国防支出的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个方面。 宏观控制是指预算控制,即控制国防预算的总体规模。(1)估算国防支出的需求;(2)考虑国家财力的可能;(3)重点保证国防科研费.工程费.武器装备费,走精兵之路。 微观控制是指国防支出的经费管理。国防费的具体安排一般是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国防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与一般的财政支出不同。一方面,它主要依赖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寻找一种替代公众监督的外部监督机制。 3. 公共收费的功能有哪些? (1)筹集财政收入;(2)管理社会事务和公共资源;(3)提高公共商品的效益。 4.试述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 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其要点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

新闻学概论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新闻: A.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 B.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 2、信息的定义: A.广义信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B.一般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C.狭义信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 立场态度等),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 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 5、舆论: A.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 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B.特点: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 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6、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局限于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递信息,也包括 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7、新闻事业:是新闻事件采集、生产、传播以及管理机构的总称,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

性安排。 8、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必须的材料。 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 9、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要求: A.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B.要求报道尽可能地准确,叙述尽可能地量化。 10、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和人们切身利益无多大关 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谈资。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散文笔法)。 11、新闻学: A.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 B.研究重点: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C.研究内容: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D.研究范围: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12、新闻选择: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13、新闻价值:新闻所陈述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共同兴趣) 14、新闻价值观:在长期的频繁的新闻传播收集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逐渐形成了判 断新闻价值的较为稳定的看法。这种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即新闻价值取向。 15、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点及提供方式的选择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市场适合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原因:市场与政府运行机制不同 。市场运行机制是竞争性的 。政府运行机制是非竞争性的。 具有社会职能,满足公共需要是其职责; 是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征税的权力,可以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 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决定 1.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私人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中标的私人企业去经营,但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一方面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另一方面又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2)政府参股。对于那些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通过控股参与建设。(3)政府补助。对于那些提供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的私人机构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私人企业,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 混合产品的有效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

《公共财政学》作业1

《公共财政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答: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财政掌握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并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 2、市场失效 答: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方面称之为市场失效。市场失效理论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3、财政 答: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社会的公共意志强制性地集中一部门社会产品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的分配。 4、财政支出 答:也称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分配活动。 5、购买支出 答:是指政府在市场上购买为执行其各种职能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行政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支出,以及购买用于举办公共投资事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支出。 6、转移支付 答:或称转移支出,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政府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 二、简答题 1、公共产品为什么需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 答: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与私人产品完全不同的特征,不能由市场机制来有效提供。 (1)公共产品的整体性。公共产品在数量上不可分割成细小单位,其所提供的利益也不能分割而由个别消费者独占享用。 (2)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增加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他人的消费,且无法在技术上将不愿支付费用的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2、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天然垄断导致市场竞争失效。 2、公共产品的提供导致市场价格机制失效。 3、经济利益外溢性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失效。 4、信息的不完全导致市场运转不完善。 5、市场运行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财政学》考试题1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1 一、单项选择 1.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指( )。 ①数理统计法②唯物辩证法③历史归纳法④归纳演绎法2.( )分配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财政②企业财务③价格④信用 3.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 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分配收入的职能 ③维护国家的职能④稳定经济的职能 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①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②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③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④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5.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①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 ②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③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 ④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6.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①经济效益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7.财政对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属于()。 ①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②财政对社会管理部门的支出 ③财政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支出④财政对社会服务部门的支出8.财政支出增长的正常来源应当是()。 ①发行公债②税收的增长③财政向银行透支④进行货币发行9.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①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②科学研究 ③义务教育④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10.财政补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①价格补贴②企业亏损补贴③财政贴息④税收补贴

11.财政补贴支出区别于其他转移支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政策性②强制性③价格相关性④灵活性 ⑤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兼并性 12.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水平相适应。 ①消费②生产③交换④收入 13.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①从价税和从量税②价内税和价外税 ③直接税和间接税④中央税与地方税 14.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①扣税法②免税法③抵免法④税收饶让 15.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大量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和经济运行方式的()。 ①市场化②集中化③计划化④自由化 16.为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收费订价的意见,应该建立()制度。 ①价格听证②价格审批③价格检查④价格预测 17.公债是政府依据()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 ①计划②市场③信用④自愿 18.政府能否维持高的债务余额,关键是看其能否在年度财政支出中安排足够的() ①投资支出②补助支出③消费支出④利息支出 19.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 ①财政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国务院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政府对( )的管理来实现的。 ①有效需求②有效供给③总需求④总供给 二、多项选择 1.财政的一般特征是( ) 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无偿性④强制性⑤人民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②公平原则 ③权责利相结合原则④效益原则⑤稳定原则

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2016中农大公共财政学_在 线作业_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04 09:38:16 一、单选题 1. (5分)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A. 中央收人占GDP比重 B.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C. 地方收人占GDP比重 D.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2. (5分)按计税依据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 ? A. 从量税 ? B. 价外税 ? C. 货币税 ? D. 价内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3. (5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 A. 财政配置 ? B. 计划配置 ? C. 市场配置 ? D. 调节经济结构机构配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4. (5分)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 政府收费 ? B. 国有经济收入 ? C. 公债 ? D. 税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5. (5分)世界各国均实行:() ? A. 复式预算 ? B. 充分就业预算 ? C. 单式预算 ? D. 零基预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6. (5分)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A. 社会福利 ? B. 社会抚恤 ? C. 社会保险 ? D. 社会救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7.

(5分)一般地,()的税收负担具有累进性。 ? A. 所得税 ? B. 商品税 ? C. 财产税 ? D. 行为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8. (5分)下列几种产品中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 ? A. 公园 ? B. 国防 ? C. 高速公路 ? D. 食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公共财政学 展开解析 9. (5分)公共财政应当更多地体现()

财政学考试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00060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 3.政府与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 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1)贫困指数(2)基尼系数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内容包括: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实现途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自动稳定器”,二是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章新闻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这两个定义对于新闻互为表里,在不同场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2、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客观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 判断:是对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做的结论。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3、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新闻来源:记者采访他人;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查阅有关资料或读者来信。 4、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 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研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 5、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 信息尽可能量化。(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政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 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 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 二、问答: 1、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影响和作用: ●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发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人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 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互联网) ●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2、什么是新闻要素,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 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what,when,where,why.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3、新闻类别: 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生新闻、社会新闻 按新闻发生地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

财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期末考试)陈共-第六版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或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

新闻传播学考题资料

填空题 1、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消息总汇”、“供应新闻的大动脉”。通讯社是现代新闻媒介的纽带,是新闻的搜集和批发组织,不断给报刊提供重大消息。 2、新闻和其他信息把全球人包围在超量的信息密度中,有害或无效信息的泛滥使受众大脑产生失衡,心理也出现不适,这统称为信息污染或信息病。 3、新闻媒介有时泛指新闻业,即新闻传播机构与记者的总称,许多教科书把它称为新闻事业。实际上,新闻媒介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中介物,即新闻意媒、质媒和新闻机构的总和。 4、主流媒体是一个舶来词,在报业发达的欧美是指高级报纸或者称为严肃报纸,发挥引领主流人群的作用。主流媒体信誉卓著,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覆盖率和影响力较大。 5、媒介权威是由媒介的知名度、社会威望、名记者群、重大报道、重要言论出现的频率以及媒介覆盖率等要素构成的。 6、新闻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 7、新闻属性的表达方式称为新闻范式,这是对世界的一种图式化的再现。新闻是一种图式,以一幅幅画面再现外部世界,让人们认识千姿百态的生活。 8、新闻的性质又称为新闻的本质,指从新闻与社会关系方面考察新闻表现人类生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内在属性,在深层次上回答新闻是什么的问题。新闻的性质揭示的是新闻内在的东西,即新闻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规定性,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现实观念的原料和社会的公共议题。 9、新闻的建构是由新闻的事态与意态共同完成的,新闻既是对事实的描述,又是对意义的追问。新闻构建必然包括事实建构与意义建构两部分,并用相应的手段将其呈现出来。10、新闻意态的建构是通过记者选择事实、选择角度和阐释事实实现的。记者按照事实的倾向选择重要事实,寻求和确定事实的意义,是新闻意态建构的主要出发点。 11、新闻叙事是指记者把新闻事实有层次的叙述出来,再现事实的清晰脉络,完成新闻具象化的特征,包括陈述事态层,事象层和事理层。 12、由于记者把某些因素加工到新闻中,这种普遍特征称为新闻的涵化。包括技术涵化、专业手段涵化、语言涵化和框架涵化,新闻涵化是记者的报道意图或痕迹暗藏于新闻中的现象。新闻涵化实际是媒体在新闻中有意渗透的思想,用以引导受众的观念,但又不直接地说出来,西方传播学将其称为涵化理论,有的称为教养理论或培养理论。 13、记者陈述事件使用的意化性词语,公开或暗示自己对事实的主张,称为新闻话语,包括态度话语、符号话语和高频话语。 14、新闻选择即记者在众多事实中辨别,选取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写成新闻,包括事实选择,角度选择、意义选择和价值选择。 15、新闻公正是指记者尊重报道对象的平等权利,坚持公平原则和客观立场,体现记者是非明确,褒贬持正。 名词解释 1、数字鸿沟在西方统称为“Digital Divide”,有时也叫digital gap或者digital division,是指数字差距或数字分裂,又称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异,包括国家、民族、性别和代际差异,甚至还有阶层、行业、城乡和年龄差异。 2、信息超载又称信息过剩、信息超载,是指个体所收到的信息数量、阅览所耗费的时间和

财政学考试资料整理

财政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起征点与免征额是与减、免税有关的两个概念。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 税的数额。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认为, 从政府税收来看,决定税收收入总额的因素,不只是税率的高低,还要看税基(国民收入)的大小。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税率不一定都会使税收收入增加,有时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因为,税率过高,税收负担加重,经济主体活动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削弱劳动和资金的投入量,会造成生产下降趋势。 3税制模式可以分为单一税制模式和复合税制模式两种类型,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称为单一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称为复合税制。 ①单一税制模式。单一税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税制由一个或少数几个税种组成。②复合税 制模式。复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税制由多个税种组成,它表现为多种税同时并存、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复合税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税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税制符合经济运行的要求。 4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和内部构造。合理的税制结构能促进税收制度的效率、公平以及财政目标协调一致地实现。一般而言,只有在复合税制类型条件下,才有税制结构问题。在税制结构中,不同税种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税制模式。税制模式是指在一国的税制结构中以哪类税作为主体税种。税制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体税种(税制模式),决定着税制系统的总体功能。 5.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 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它是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6.国债规模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国债负担率。 8.政府预算就是政府通过法定的程序制订的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政府收支计划。 9.分税制:又称分级分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普遍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独立的预算主体。 10、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11、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一国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具体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因此,财政政策是一个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新闻学》复习资料

公选课《新闻学》资料 1、如何理解新闻的定义 我们认为,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有三个关键词:事实、新近发生、报道。 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其次,定义明确指出,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这个环节就是“报道”。不经过报道的事实,要么默默无闻地自我生息消长,要么成为秘闻而不为大众知晓。“报道”二字,还有一层含义,即新闻对事实的反映,不是机械地有闻必录。在反映过程中,报道者有主观能动作用,要对事实进行选择、分析和整理。 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在无穷无尽的客观事实中,只有那些新近发生、发现和正在发生的、具有新意的事实,或事实的新变动,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报道者在衡量一个事实可不可以报道时,除了时间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它具有哪些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能在多大范围内引起受众的关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信息需求。 2、新闻政策的内涵及要求 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它是政党或政府管理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 新闻政策选择的要求 (1)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 一切事业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国家制定新闻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对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 (2)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社会舆论机构,维护公共利益应是其当然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公共利益”,是指那些涉及公共领域的,能够给社会与公众带来共同利益的东西。它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群众基本生存和生活权益的前提条件。

(3)符合新闻控制者利益 任何新闻政策的制定者都要使自己制定的新闻政策符合新闻控制者的利益,防止出现由于政策原因导致发生损害新闻控制者利益的新闻传播行为的情况。 (4)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从维护新闻控制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因此,新闻政策对新闻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限定往往是出于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考虑。 3、新闻价值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 时新性:新闻事实越新,越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越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时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二是新闻事实在内容上是新鲜的。 事实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高。 重要性: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事实越重要,越有社会意义,报道该事实也就越有价值。一般来说,凡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实都具有重要性。 显著性:显著性指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显著性同新闻事实涉及的人物、社会组织、地区、事件、时间(如节日)等因素的知名度有关。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与政界要人、商界名流、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相关的事实,一般具有显著性;同某些特殊的地点、建筑物或以往著名事件相联系的事实,也具有显著性。 接近性:接近性指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 接近性最常见的表现是地理上的接近,人们对离自己或亲戚朋友工作和生活所在地越近的事实越是关注,因为这些事实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响更大。 接近性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心理上的接近,包括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职业、信仰、爱好、利益等方面的接近相似。具有心理接近因素的事实,更能在社会类型相似的人群中引起共鸣。 趣味性:新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受众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称为趣味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