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鸿章其人

李鸿章其人

李鸿章其人
李鸿章其人

XXXXX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名称关于李鸿章其人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系别

班级

姓名(学号)

. . .

李鸿章其人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

李鸿章其人

【制作方案】

李鸿章生平简介

详细事迹介绍

其个人与国家的联系及后人的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

(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汉族,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

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入仕之前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当时,曾国藩患肺病,僦居城南报国寺,与经学家刘传莹等谈经论道。报国寺又名慈仁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栖居所。面对内忧外患,强烈的参与意识使曾国藩步亭林以自喻。他在桐城派姚鼐所提义理、辞章、考据三条传统的治学标准外,旗帜鲜明地增加了“经济”,亦即经世致用之学一条。李鸿章不仅与曾国

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

《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

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

“丁未四君子”。太平军起,曾、李各自回乡办理团练,曾氏

又将自己编练湘军的心得谆谆信告李鸿章,足见期望之殷。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

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

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

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

以抒发胸怀。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

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

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

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

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

修之职。

湘军幕僚

咸丰三年,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

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他曾因咸丰五年,1855年,十月率团练收复庐州之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次年又以克复无为、巢县、含山的战功,赏加按察使衔。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时之间,谤言四起, 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七年,1857年,皖抚福济奏报李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翌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翰章处。他本人遂于九年,1859年,末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

适湘军三河新败,需人孔急。因此,曾国藩对于招李鸿章入营襄助,甚为积极主动,但也深知李才高气盛,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他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将其与胡林翼、李续宜等方面大员同等看待,当时,湘军幕府中有不少能言善辩之士,如李元度、左宗棠等,曾国藩经常有意无意让他们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以挫其锐气。至于曾氏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如李爱睡懒觉,曾则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逼李每日早起,又李好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曾多次正言相诫,待人惟一个“诚”字。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曾则大谈“挺”经。如此苦心孤诣,使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指南针,获益匪浅。”而曾国藩的评价则是,“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组建淮军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钱鼎铭

先动之以情,每日

泣涕哀求,言江南

士绅盼曾国藩如久

旱之望云霓,继而

晓之以利,说上海

每月可筹饷六十万

两,这对时感缺饷

的湘军,不啻是一

大诱惑,同时,钱鼎

铭还利用其父亲钱

宝琛是曾国藩和李

文安同年的关系,

走李鸿章的门路要

说动曾国藩。曾国

藩最初属意派曾国

荃领兵东援,但曾

国荃一心要攻下天京,建立首功,而不愿往。随后,曾国藩又函请湘军宿将陈士杰出山,但陈亦以“母老”力辞,曾国藩最后转商于李鸿章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

两淮地区,民风强悍,尤其是“兵、匪、发、捻”交乘的皖中腹地,民间纷纷结寨自保图存。庐州地区的团练武装,以合肥西乡三山,周公山、紫蓬山、大潜山,的张树声、周盛波、刘铭传三股势力最大,百里之内,互为声援。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独立江北,真祖生也”。由于庐州团练的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李鸿章首先通过张树声招募了合肥西乡三山诸部团练。接着,又通过前来安庆拜访的庐江进士刘秉璋与

驻扎三河的庐江团练头目潘鼎新、吴长庆建立联系。潘、刘自幼同学,又同为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门生,吴长庆的亡父吴廷香也与李文安有旧交,自然一呼而应。同治元年,1862年,春节过后,淮军最早的部队张树声、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四营即陆续开赴安庆集训。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命令三弟李鹤章回合肥故乡招募旧部团练,响应投军的有内亲李胜、张绍棠,昔年好友德模、王学懋,以及父亲李文安的旧部吴毓兰、吴毓芬等,这些东乡团练与西乡周盛波、周盛传兄弟的“盛”字营,均属第二批成军的淮勇,后由陆路陆续开赴上海。

首批四营淮军抵达安庆后,曾国藩极为重视,亲自召见各营将领加以考察,并亲为订立营制营规。曾国藩担心新建的淮军兵力太单薄,还从湘军各部调兵借将,其中整营拨归淮军的有,1、属于湘军系统的“春”字营,张遇春和“济”字营,李济元2、太平军降将程学启“开”字两营3、湖南新勇“林”字两营,滕嗣林、滕嗣武,以及后到的“熊”字营,陈飞熊和“垣”字营,马先槐4、曾国藩送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的亲兵两营,韩正国、周良。其中,以桐城人程学启部“开”字两营作战最为凶悍,士卒多系安徽人,丁汝昌当时即在该部。这样,李鸿章初建的淮军,就有了14个营头的建制,每营正勇505人,长夫180人,共685人。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随后《上海士绅花银18万两,雇英国商船7艘,将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往上海。由于“济”字营留防池州,因此乘船入沪的淮军共计13营约9000人。

镇压起义

李鸿章本人于三月十日随首批淮军抵

沪,半月之后,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十月

十二日实授,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

“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

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李鸿章受任

之初,形势极为严峻。当时上海是全国最

大的通商口岸,华洋杂处,是江南财富集

中之地 淮军抵达时,正值太平军第二

次大举进攻,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

是摆在李鸿章面前的最大考验。李鸿章

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

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而由上海官绅

组建的“中外会防局”,一心指望外国

雇佣军抵御太平军,对洋人百般献媚,他

们和外国军队对淮军不以为然,“皆笑

指为丐”。面对这种情况,李鸿章激励将

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

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

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

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

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初步站稳

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

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人事上,他罢免了以吴、杨坊为代表的一批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不同于湘军幕府,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在军制上,

他从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从而产生“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的想法。淮军到沪未及一年“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转变成了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扩充实力,不到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头,约2万人,此后更进一步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在军费上,李鸿章采用“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政策,以关税支付常胜军、中外合防局及镇江防军的军需,而以厘金协济淮军,随着军事进展和湘淮军力的壮大,厘卡也层层添设,从而确保了饷源。在对外关系上 李鸿章利用洋人赫德和士绅潘曾玮当说客,巧妙地平息了因苏州杀降而引起的戈登率常胜军闹事事件,并最终巧妙地解散了常胜军,初步显露出他的外交手腕。同治元

年,1862年 十一月十八日,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李鸿章乘机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常的战役。经过与前来平叛的太平军反复激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趋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二年,1863年 七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是时,苏州太平军守将纳王郜永宽等发生动摇,与程学启部秘密接洽献城事宜。十一月初五,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但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率部屯居半城,不愿剃发解除武装,而是索要官衔及编制。为此,李鸿章采纳程学启的建议,诱杀了八降将,并遣散余众。苏州杀降,尽管引起戈登的不满,一度闹得不可开交,但就李鸿章来说,毕竟消除了“变生肘腋”的隐患,正如其在禀母亲的书信中所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赞赏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此后,淮军节节胜利。同治三年 1864年,攻克常州 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当时,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诏催李鸿章率淮军前往会攻。李鸿章从自己与曾氏兄弟的关系考虑,染指金陵必会被认为抢功,而得罪曾氏。于是,他一面在苏、常按兵不动,一面掉头南下攻入浙江,结果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

棠 左上奏朝廷,告李鸿章“越境掠功”,由此开始,二人做了一辈子对头冤家。五月十三日,李鸿章闻知湘军攻城地道将成,又因为朝廷一再催促,遂派刘士奇炮队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二十七营会攻天京。十五日,曾国荃出示李鸿章发来的出兵咨札,激示众将曰:“他人至矣,艰苦二年以与人耶 ”众皆曰“愿尽死力”,第二天,湘军终于攻克天京。事后,曾国藩曾执手向李鸿章表示感激:“愚兄弟薄面,赖子保全”。江苏肃清,湘淮军将帅均得加官进爵,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他统率的湘军大部分遣散。当时,北方的捻军起义正如火如荼,曾国藩不顾清廷责成他再顾皖省军务的命令而毅然裁军 固然是因为湘军“暮气已深” 更重要的是,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并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显然比曾氏高处一筹。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

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起初仅“铭”、“盛”、“鼎”、“树”四军共2.7万人,另带湘军刘松山部约8千人。后又命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招练马队2千人,并增调淮军杨鼎勋、刘秉璋、刘士奇、吴毓芬、王永胜等部共2.7万人,加上刘铭传新募的新营,总兵力6万余人。曾国藩一到前线,即采用刘铭传、李鸿章等拟定的方针,决定“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在安徽临淮、河南周口、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四镇屯扎重兵,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后来,曾国藩又在运河、黄海、沙河和贾鲁河一带分兵设防,实行“画河圈地”之策。但是,一方面,当时捻军正值势旺,作战快速多变,枯守堵御一时难以奏效,另一方面,曾国藩也无法有效指挥淮军。因此,历时一年半,曾国藩督师无功,清廷不得不于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一,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令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曾、李瓜代后。淮军继续扩军,李昭庆所部一军扩至19营,名武毅军,并添调“魁”字2营、亲兵1营、“凤”字7营。此外,又借调唐仁廉马队3营。合计剿捻兵力达7万人。李鸿章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抵达徐州时,捻军已一分为二,赖文光、任柱等率东捻军仍留在中原作战,张宗禹、邱远才等则率捻军入陕西。李鸿章首先决定倾全力对付东捻军。他虽然仍坚持采用“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但鉴于曾国藩分防太广,难以奏效的教训,改为“扼地兜剿”的战法,即力图将捻军“蹙之于山深水复之处,弃地以诱其入,然后各省之军合力,三四面围困之”。

洋务运动

捻军覆灭后,清廷开复李鸿章迭次降革处分,并

赏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在湖广

总督任上,李鸿章一度奉命入川查办四川总督吴棠

被参案。他和吴棠是在皖办团练时期的“金石至

交”,又深知慈禧对吴“圣眷颇隆”,因此曲意回护,

以查无实据结案。会武昌后,于同治九年,1870年初,

奉旨督办贵州军务,镇压苗民起义。尚未成行,复以

甘肃回民起义军入陕,清廷因左宗棠远在平凉不及

兼顾,又改命援陕。但李鸿章实在不愿与左宗棠共

事,故一再拖延,直至六月下旬才抵西安。七天后,

因天津发生教案,列强军舰麇集大沽口,奉密谕“酌

带各军克日起程赴近畿一带相机驻扎”。匆匆赶赴

直隶。后因成功调解天津教案,被任命为直隶总督,

旋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 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直隶、山东、江苏、广西、广东、台湾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 而以他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组成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鸿章不仅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还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雇用英国人马格里会同直隶州知州刘佐禹,首先在松江创办了一个洋炮局,此后又命韩殿甲、丁日昌在上海创办了两个洋炮局,合称“上海炸弹三局”。同治三年,1864年,松江局迁到苏州,改为苏州机器局。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厂,。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厂。同治九年, 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另一个是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已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尔后,在引进西方设备进行近代化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他又进一步得出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反映出其认识的深化。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同治十一年,1872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现任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1875年、江西兴国煤矿,1876年、湖北广济煤矿,1876年、开平矿务局,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胥铁路,1881年、上海电报总局,1884年、津沽铁路,1887年、漠河金矿,1887年、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87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

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外交事件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果然,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政府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光绪五年,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在与日本交涉的前后,李鸿章还分别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 光绪二年 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前者旨在保护华工 后者则是因“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在他建议下,清政府派郭嵩焘赴英国道歉,郭氏遂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命李鸿章统筹边防战事。李鸿章则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他先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签订“李宝协议”,旋为法国政府反悔,继与法驻日公使洽谈未果 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慈禧改组军机处,主和舆论渐起。李鸿章在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 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李氏故居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

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

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李鸿章生于合肥,葬归故里。李鸿章故居

位于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

南背北,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面对着日夜川流不息的人群。故居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过厅、中厅以及内眷所住的走马楼。古色古香的故居具有明显的江淮官宅特点。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故居当年规模很大,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气势。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李府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改革开放后,合肥市政府对李鸿章故居采取保护措施,在原地修复重建,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模样,只是现存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

最后谢幕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

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

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

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

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

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

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

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

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

粤不奉诏。”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

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

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

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

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

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

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

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 如果大清国的

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

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

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此一悲惨事件发生之前,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1900年7月17日,当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

感叹道 “不能预料 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样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

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外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整个京城由各

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这六项严重侮辱大清

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

“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

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

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望电报如饥渴”,虽然大清国于1900年夏天发生的巨祸是由慈禧一手酿成,但李鸿章必须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竭力磋磨”————“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 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李鸿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占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议和大纲”上“画押”。李鸿章对“不明敌情”却“局外论事”的张之洞十分恼火,他表示如果坚持不“画押”,谈判即刻便会破裂,结果只能是将大清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乱————联军在京城屯兵数万,有随时扩大战争的能力 在这种内外皆危之际,高谈阔论并不能扭转危难。而因为“议和大纲”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于是朝廷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而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关于惩办问题的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他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正法”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鸿章没忘给张之洞传话,说是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要他不要再发“空论长电”,凡事可以摘要发出,以节省经费。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的回电是:“应准照办。”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难以想象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 “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 “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李公趣事

在英国餐桌上有很多礼仪,如吃烤鸡先用叉按住,再用刀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1896年李访英,受到热情款待,李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样。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同时,天天西餐使李无胃口。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扑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菜 答曰杂碎。李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个个赞不绝口。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李鸿章杂碎”。这说明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无高下之分。编辑本段后世评价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 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对李鸿章的评论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中国传统外交体制解体的历史悲剧中,李鸿章是晚清中国官僚集团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地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力图建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明确的原则和适应性的方式,但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他认识到时代变局需要中国变革,而又无法从体制上乃至文化上采取根本的变革,他实现

了从崇拜皇权到推崇国权的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证明他本质上仍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家,但他在外交操作上的现实主义与晚清外交面临的两难,既要维护帝国的传统外交体制、天朝礼治体系或朝贡体系的传统理想,又要适应完全对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际关系

体系的现实 便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两难之下,对李鸿章对外交涉的评价,必须

对他的鲜明的时代意识予以充足的关注。

客观的说,在晚清权臣中,李鸿章是最具洞

察力的。李鸿章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并为

此提出著名的“千古变局”的命题。在1865

年、1872年和1874年他在致友人的信及

若干奏折中,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是“实为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深切认识到中国必须

开放,与西方竞争。这才有了后来洋务运动

的兴起。李鸿章的变局观如实地反映了

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就

提不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命题,也就不会有对时局的冷静思考。

塞防与海防之争 李鸿章的现代海权意识

1875年,清廷内部出现塞防和海防之争。当时清廷面临着双重危机,西部新疆几乎完全丧失,东面日本正凯觎台湾。实际上这还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财政预算,二是国防思想的现代化。前一个问题又和左文襄(左宗棠)与李中堂(李鸿章)的个人权力有关。在爱国情操之外,两人多少都有些本位主义,左宗棠督师西北,而新疆是西北要塞,力争收复新疆自然是“份内”之事。而当时国家财政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左宗棠后来出师新疆相当一部分还是靠自筹资金。不过,左宗棠比李鸿章的理论似乎更有煽动性,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能否可行姑且不论,仅从政治斗争上,他就比主张海防建设的李鸿章高出一筹。以恭亲王奕为主的朝廷中和了二者的争论,李鸿章被委任为北洋大臣。而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这一点,又是塞防论所不能达到的。另外,李鸿章认为日本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对当今的中国人仍然具有警醒的价值。当然,如果把政策的重点完全放在海防上,也不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毕竟,经过明治维新而走上现代国家之路的日本,无论在体制上、经济上、战略上,还是军备上,都已经甩开清朝甚远。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清王朝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如何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安全防御体系。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究竟哪一方是国防战略的重点,战略重心应设立在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引起了清王朝众多政治家的广泛争论。这次争论的结果初步改变了中国已经延续千年的国防战略格局,对中国近代国防的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这次国防大讨论为转机,近代中国的国防开始实现了战略性的转移,海防成为国防重心。这就是海防和塞防之争的历史价值。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2012年02月27日11:07 来源于人民网强国论坛

100多年前, 晚清重臣李鸿章逝世,日本人对李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对李鸿章的探讨暂放一边,借这个评价,我们可以知道日本人100多年前的世界观。

一,100多年前日本人认为“西来“是”大势”。不用说100多年前,现在国人对于这一点也绝不苟同。

二,100多年前 日本人认为效法“外国文明”,能“自强”。 100多年前国人认为外国是“蛮夷” 后来认为是“野心家”,现在能心平气和的认识并学习“外国文明”了吗。

三,“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这个体现了日本人的处事态度。应该说中国不缺伟人,大家还在等待伟人。民族的认知水平决定民族的强盛与否。我们达到日本人100多年前的认知水平了吗? “知耻而后勇“,贬低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去掉有色眼镜看世界,多对比,才知道什么是好坏。拿出真实的数据来说服人,我们自己来分析评价好坏吧,不要等伟人来告诉我们结果。

参考文献

对李鸿章的看法

班级:生工2班学号:1202012001 姓名:蒋臣鹏

1202012012 纵玉荣

1202012033 陈萍

1202012027 周慧敏

1202012035 俞倩雯

李鸿章生前位极人臣,对中国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令人诟病的事迹。

不过,我个人认为他对中国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毕竟李鸿章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许多事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也不是他所能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挽救,比如说《马关条约》,如果清王朝统治者不同意割让台湾,李鸿章签约了又有何用,相反在清王朝统治者默许甚至逼迫之下,他也只能忍辱签下这种卖国条约去承担骂名。

同时李鸿章也始终在为中国自强而努力。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

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不过李鸿章始终没有逃脱时代对思维的束缚,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企业初建之时官府没有实力独立创办,便与民资合作。待企业步入正轨,官府便想方设法排斥民资,形成官府独霸企业。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这些重病缠身的企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资本的崛起难逃悲剧命运。

就像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李鸿章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啊。

高一写人作文-关于李鸿章的作文范文1000字

高一写人作文:关于李鸿章的作文范文1000字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在列强眼中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李鸿章也得到同时代优秀人物的认可,比如(在义和团之乱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出面与诸大臣商议对策。北京不保,万一太后与皇帝在战乱中罹难,中央政权面临崩溃,国家将陷入彻底无序的混乱。为免出现这种情况,群臣合议,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

“总统”以主持大局。 李鸿章重视西方科学,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批留学生曾经考入耶鲁等名校,詹天佑就是这批留学生的代表。此外,中国的电报业也是由这批学生开拓的。李鸿章积极学习新鲜事物,一次问一个留洋生什么是“抛物线”,小伙子解释了半天,李仍一头雾水。小伙子急了:“撒尿就是抛物线!”李恍然大悟。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而且这个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李鸿章是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当时那种国际大环境下他已经尽到一个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浅谈李鸿章的体育思想

浅谈李鸿章的体育思想 发表时间:2010-11-15T09:59:17.0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袁庆1 万仲平2 [导读] 公元1823年2月李鸿章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耕读之家 袁庆1 万仲平2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184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在众多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中,李鸿章是影响时间最长的。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李鸿章的生活年代背景简单介绍他的养生、军事和体育教育思想及他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关键词:李鸿章体育思想原因公元1823年2月李鸿章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耕读之家。1847年,他以进士出身步入官场,不久便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称谓后来淮军的统领。他先后被清政府任命为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使他成为当时政府中最有实力的人物,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开始脱离权力中心,并与1901年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李鸿章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东西文明的碰撞以及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些都对李鸿章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他的体育思想带有显著地时代痕迹。 1.养生体育思想 李鸿章6岁开始读书,从小就表现出的才思、气魄与其他人的迥然不同而得到其父的赏识。后来跟着是享塾老师的伯父李文煜学习,再后来拜当地的一位姓周的名儒老师为师。正是由于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儒家思想文化和如何做人有着独特的自我认识,而这恰恰使他与传统的养生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鸿章曾制定了十六条养生戒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了他的养生之道。他认为,生活之中的养生之道一定要注意的。李鸿章曾多次向家人介绍他运用按摩和导引进行养生的心得。其导引具体内容为:1、叩齿2、咽津3、浴面4、鸣天鼓5、运膏肓6、托天7、左右开弓8、摩丹田9、擦内肾穴10、擦涌泉穴11、夹脊穴12、洒足。他在《致四弟》的家书中说“人虽有文章、名誉、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所以他说“故养生之术,不可不注意也。养生非求不死,求暂时之康健而处安乐之境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身体强健的重要认识,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中国传统的养生体育的内容,既包括身体的修炼,也包括精神的修养,而这种精神的修养就是心理调节,这种心理调节称谓李鸿章养生体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并体现在生活得各个方面。他告诉自己的亲人,“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精心读之,亦足以养病”,告诉亲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良好的心态。李鸿章认为,人得养生应该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只有在自强的条件下,才可能做到自立,国家也是这样。做到以“诚”为本。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李鸿章之所以把“诚”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境界,这和他从小就受到的儒家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2.军事体育思想 1862年李鸿章仿照湘军制创建了淮军,它是李鸿章私人招募的军队,不受清廷兵部的指挥。作为淮军统帅的李鸿章,因为“职在主兵,亦不得不考求兵法”,从带兵中学会了练兵,从战争中的不断磨练,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套军事体育思想。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清了西方列强侵占中国的野心,也让国人看到了西方列强军事装备的技术进步。淮军初创时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受到外国人的嘲笑,一开始,李鸿章不以为然,认为军队“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但他在上海亲眼看到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的情景时,才真正感到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因此下决心学习西方,增强淮军战斗力。 李鸿章明确指出要“师其所能,夺其所侍”,以推进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所以李鸿章指出首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西洋武器和装备。在鼓励学习和掌握新式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走在前面,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主要仿造洋枪、洋炮、洋船并兼有购买洋枪样跑的任务。 李鸿章认为,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军队,还必须进行新式武器的装备训练,以掌握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制器与练兵,相为表里。练兵而不得其器,则兵为无用”,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鸿章深刻认识到学习西方军队训练方式和购买武器同等重要,所以要大力引进和采用西洋的兵操训练。李鸿章很早就开始了对西方军队练兵方法和攻防战术的了解与学习,雇佣大批外国军官到淮军的各营中担任军事教习,帮助淮军进行兵操训练。除了推动兵操训练以外,李鸿章还对整个清朝军队的近代化建设问题也曾有所建议,明确提出重新组建的陆军军队一律改为洋枪队,沿海防营并换用后门进子枪,各海口仿照洋式,修筑沙土炮台。聘用德国人为淮军的兵操教练,选拔年少力壮的中下级军官赴德国学习陆军知识。 3.体育教育思想 李鸿章认为“西人求学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鸣其理”,所以他强调学西学,办教育是“中国自强根本”和“目前当务之急”。他多次呼吁“士大夫留心经世者,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奏请“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要改变过去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他还抨击无用的科举制度,建议设立“洋学局”,献身于这类学问的人同样取得功名,所以1881年和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分别创办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 在《光绪政要》中,对天津水师的课程开设要求“日间中学西学,文事武备,量晷分时,兼并课程”,并强调说“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意思是说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接受体育训练。水师学堂的体育课内容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足球、跳栏比赛、跳远、跳高、游泳、滑冰、木马、单双杠和爬山运动等等。武备学堂当时开有学科和术科两种,术科即有体育之意,说明在学堂应该有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 小结 李鸿章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李鸿章的身上曾打下深深地儒家文化的烙印,从他的养生体育思想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自强和自立给我们后人深刻的启示,无论做人做事,以诚为本,自强自立。从他的军事体育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追求进步的,吸取他人长处为我所用的人。这对以后对我们生活学习等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李鸿章能够在教育方面提出开设新式学堂,要求不但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应该接受身体锻炼,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等主张并付诸实施是难能可贵的,是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和改革,为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结题报告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结题报告 课题背景: 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而通过此课题研究能使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有个全新的认识。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结题报告 班级名称:高三9班 一、课题选择的缘起 对这个课题的选择,主要是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 二、课题的目的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传统精神,让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操,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接触社会,为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充分准备。 三、使用方法,研究采访对象,地点 1.资料收集,整理,课堂学习,查找资料等 2.校内外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 3.网吧,图书馆,各校校园 四、研究过程 1.吴多贵,蔡小丽去图书馆,网吧查找资料 2.林春平,周经超整理资料 3.冯行道,胡贤华总结调查问卷。 4.冯乃文、李毅去请教老师进行校外采访。 5.各组员写下自己在社会实践后的心得体会。 五、组员、指导老师 组长:冯行道 组员:冯行道、胡贤华、冯乃文、李毅、吴多贵、林春平、蔡小丽、周经超 指导老师:冯运灼 六、研究成果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内容摘要:现今的电影、电视对历史人物再现,认识上与课题教学过程中,人物演绎与史实再现不一样,使我们在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上,容易受到电影,电视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虚假认识。而通过此课题研究能使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再现有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李鸿章卖国贼爱国者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了李鸿章的一些历史资料,他在国内外的评论也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看法一:他是个卖国贼,李鸿章作为晚清封建官僚,尽管其主观动机是为了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他在任期间,以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其可说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但和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相比。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自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不当,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不仅如此,他还在1875年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1896年,他与俄国代表签定了《中俄条约》,根据材料记载,俄方为了让李鸿章签定这个条约,俄方提出给李鸿章三百万卢布的报酬;在1901年,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看法二:李鸿章是爱国者,是一流的“外交家”。有人称其为“东方俾斯麦”,就连梁启超都说他是数千年中国历史上的焦点人物。必为19世纪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还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身为清廷重臣,他对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他把自己比作一个“裱糊匠”,清王朝在风雨变幻的时代臣变中好比纸糊蔑扎的房子。假如是小风小雨,他能抵挡一阵。如遇狂风巨浪,他也无能为力。在甲午海战前,他对中日海军的军事实力实际上有充分的认识,为此和一批主战派进行了了唇枪舌战,但在主战派占上风的情况下,他也无可奈何,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决一死战。结果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尽管他被当时的西方评价为那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外交官,但是弱国无外交,他纵有才能也只能忍气吞声签下了被世人唾骂的《马关条约》。这不算是他的错,如果当时他不签

读李鸿章奏折有感

读李鸿章奏折有感 作者:董宝珍的博客 我最近阅读了《中国近代战策辑要》,这是一本记录中国1840年以来所发生的重要战争,核心决策者彼此之间的书信和奏折为内容的书。书中有一篇李鸿章所写,关于中法战争的奏折令我产生很多感想!中法战争刚开始,首战中国就失利,丢掉了重要城池,导致士气低落,清朝核心决策层在战还是和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李鸿章在中法矛盾初期是主和派,当李鸿章发现和平已经没有办法维持的时候,变成主战派。在中国首战失利后,李鸿章上书,反对停战议和并强烈主战!以下是李鸿章的奏折: 《李鸿章上遵旨妥筹边计折》 “臣惟中外交涉,每举一事,动关全局,是以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败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刘永福以新集之军隔河而守山西,本是危道;杀伤相当,弃城走险,疆域胜负,彼此何常?此意未足介意。即敌或径犯北宁,三面受兵,势颇难守。然我兵终无遵罢之理……岂可望风震慑,仓卒撤防,使法窥我内怯,要挟多端,增环海各国狎侮之渐哉?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一败则诓儒言和,浮议喧嚣,终至覆灭。若汉、唐以前,则英君智将,和无定形,战无定势。卒之虚憍务名者恒败,而坚忍多略者恒胜:足以知致敌之奇,终在镇定。伏愿朝廷决计坚持,增军缮备,内外上下,力肩危局,以济艰难,不以一隅之失撤重防,不以一将之疏挠定见,不以一前一却定疆吏之功罪,不以一胜一败卜庙算之是非,与敌久持以待机会,斯则筹边致胜之要道矣。” 李鸿章的奏折中,解决了一个极具一般价值的重要课题:“在战略方针受挫后,是坚持原有方针,还是改弦更张?”李鸿章说道“以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投资人借鉴重要的原则。每一次投资行为都不可以轻易启动,谋划、决策时要反反复复从里面到外全面立体的收集信息、深谋远略,不要轻易的做出投资决定。投资如同打仗事关重大,必须慎思考,没有接近百分之百的把握,决不能轻易投入。一旦决定投资,不可避免要遇到与预期不符的阶段性挫败,此时不轻易放弃、认输。遭遇战争挫折之后,不要轻易言和,为此李鸿章进一步说道:“坚忍多略者恒胜:足以知致敌之奇,终在镇定。伏愿朝廷决计坚持,增军缮备,内外上下,力肩危局,以济艰难,不以一隅之失撤重防,不以一将之疏挠定见,不以一前一却定疆吏之功罪,不以一胜一败卜庙算之是非,与敌久持以待机会,斯则筹边致胜之要道矣。”意思是说与敌人打仗最根本的在于保持镇定和坚韧。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改变最根本的战略决策,也不要轻易改变原来的战术。不要对打了败仗的将士轻意治罪,继续信任他们,继续让他们发挥能力,用持久的方式坚持下去,等待时局的改变这是根本的制胜之道。 李鸿章的这种观念不仅在军事上,在投资上、在人生的其他领域都具有普遍价值。没有一个投资人能做到不经历任何意料之外的挫折,在不随心意遭受挫折后的应对是投资主要挑战,李鸿章给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写到这我不由的从李鸿章的奏折,想到了蒋介石先生的《庐山讲话》。《庐山讲话》是在七七事变后的一篇抗日动员书,讲话从始至终贯穿的是:“谋划之始,断不可轻于言战,而挫败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关于不轻易言战《庐山讲话》中留下了:“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关于战争启动后决不中途放弃,决不求和,《庐山讲话》有:“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最后关头一至,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从整体抗日战争可以看出,中国启动抗日是深思熟虑,整个决策历经十多年才启动的战争,在战争启动后,中国在过程上一度相当被动,但抗日决心、基本战略从未发生改变,在抗日战争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李鸿章(感想和意义)

梁启超说过,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从李鸿章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少年得志但最终因大环境不利而最终郁郁不得志的有志人们。所以,民族、国家、个人其实是三位一体的,看看以前,想想将来,我们那一个人能说自己身上没有一份责任呢?李鸿章签署的卖国条约其实是一个国家腐朽、落后的证明,他固有他的责任,但让他一个人来抗这个责任是不正确的。在飞雨看来,把战败、签丧权辱国条约的责任归到一个人的头上是不正确的,这实际上是对其他人的责任解脱。我们现在可以嘲讽那些当年在‘戊戌六君子’被砍头时无动于衷的先民们,我们认为他们麻木、愚昧、自私,回头反省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们,难道不是还有吗? 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要抵御外侮,一方面要忠于那个腐烂的朝廷,一方面还要面对顽固派的攻击,弱国无外交. 李鸿章只是一个可怜加无奈的人,大清的败落是封建文化衰败的必然结果.. 国不幸~~~人之不幸~~ 但是,在腐败无能的清廷统治下,李鸿章所做的一切,所进行的一切未触及本质的改革,只能对贫困而苦难的国家进行缝缝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国力日盛,国人地位大增,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一扫东亚病夫的形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GDP 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在快速、全面地发展,正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从没有过的和平盛世时代,个人发展空间也空前广阔,电子信息技术已让我们与世界“零距离”接触,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我们生活在盛世时代的中国,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工作,从高处讲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尽份心,出份力;往近处讲则是为自己负责,做好这份工,不求做英雄,最起码也不能做庸人。同时,我们也应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世界,积极对外开放,在坚持“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应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西方国家友好交流,促进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甲午战争》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七年级下《甲午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立意】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策划而发动的侵华战争,对国际格局产生长远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战败,促使民族日渐觉醒。日本却因胜利而日益膨胀,走上军国主义不归路。列强则因刺激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目标】 知道甲午战争主要战役和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从多视角、多维度的材料去体验甲午战争的发生和对各方的影响;感受甲午战争对国际格局的长远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难点: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环节1:引用法国《小日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见附录1)切入课题。 设计意图:以当时国外报纸的报道切入课题,引导学生从国际舆论视角看甲午战争。 环节2:祸起丰岛:讲述丰岛海战爆发,引用多重材料(见附录2、3、4),分析日本战前准备,与中国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国际社会反应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用多重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战争爆发前日本在政策制定、军事实践、舆论引导、情报刺探等方面的准备,了解西方国家的态度及原因,与中国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体悟中国失败的必然性。 环节3:黄海决战:简述黄海战役的过程,清政府全面崩溃的结局和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失败已成定局。 设计意图:通过对甲午战争过程的了解,感悟战争的危害性,理解日本所谓文明之战的欺骗性。 环节4:凶狠马关:讲述马关条约的过程;通过比较法,分析《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

设计意图:引用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甲午战争失利后清政府在外交上的屈辱。将《马关条约》内容与之前不平等相关条约比较,说明《马关条约》的危害性,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分析的历史学习法。 环节5:战争回响:引入战败后谭嗣同等人的言论(附录5)、日本战前预测 (附录6)和国外媒体的报道(附录7)等材料,启发学生分别从中国、日本和列强三个角度分析战争影响。 设计意图:从中国、日本和列强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感悟甲午战争后中国因战胜而觉醒,日本因战败而膨胀,列强因刺激而瓜分中国,体会甲午战争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搜集甲午战争中,中日双方舰艇的资料,探究中日武器装备的区别。 【资料附录】 1、 我们见识到花费了巨款建造出来的最新一代舰艇……究竟威力如何。……(亚洲人)他们的武器已经和我们的一样先进……你看到了吗?在日本,战争这么雄壮地揭开了帷幕,欧洲国家多么羡慕啊!————1894年8月13日,法国《小日报》转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2、

近代史论文——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中华书局时间:2012年8月 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任公之学术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其《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念》等等,已成为今人国学入门之必读书目。梁启超先生心中的理想传记,“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此种专传,其对象虽之一个人,而目的不在一个人”。以此而言,《李鸿章传》则正为其理想之人物传记。 全书提纲挈领,紧紧围绕李鸿章一生之关键活动,分列“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主题,夹叙夹议,纵论李鸿章之一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务。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 书中指出“李鸿章所办洋务,略举于是矣。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同时他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 中日甲午战争:它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的耻辱。 正如书中所说,李鸿章失去机会一共有三件事,“光绪十一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定约,载明异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相知照。于是朝鲜又似为中日两邦共同保护之国,名实离奇,不可思议。后此两国各执一理,纠缠不清,实基于是,而其祸本不得不谓外交遗策胎之。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一事。”“论者谓袁世凯欲借端以邀战功,故张大其词,生此波澜,而不料日本之蹑其后也,果尔,则是以一念之私,遂至毒十余万之生灵,隳数千年之国体。袁故不能辞其责,而用袁听袁者,不谓失知人之明哉?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二事。”“平时兵力,已不能如人,而临时战备,又复着着落后,使敌尽扼要冲,主容易位,盖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三事。”三机既失,战事遂开。 我眼中的李鸿章1、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一个人,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地侵略和世界近代化浪潮冲击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初步结果。虽然不可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但却导致封建体制的破裂和资本主义的萌生,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第一步。2、是促进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的一个人,李鸿章长期跻身于晚晴“外交第一冲要”。外交的成败,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正误。李鸿章推行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 1.序言 (1) 2.李鸿章简介 (1) 3.生活的时代背景 (2) 4.为华工争取权利 (2) 5.李鸿章与太平军 (3)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4) 7.洋务时期贡献 (6) 8.简评 (7) 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8) 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8) 1.序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

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 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成也时势,败也时势 ——《李鸿章传》读后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卷首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诚然,评价一个人不可盖棺论定,更不可断章取义,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梁启超先生之所以在卷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不得不认为,在梁启超先生的时代,甚至时至今日,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而唯一相对不那么贬义的地方,就是在洋务运动一章,而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封建统治”被世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象征着落后和屈辱,因此,便在脑海里给李鸿章扣上了一顶“权臣”的帽子。 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所处的时局而观之,世人只知李鸿章是代表清廷与列强缔结不平等条约之人,而不知李鸿章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知人善任,也善于交际,同时在那个时代,他具有一定的远见。 他是时势所造就,当时的清政府内有忧,外有患,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廷花费十年有余而不得平定,官军军备废弛,一片萎靡,而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曾国藩令李鸿章平定江浙一带的太平军,因此,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无往不利,这与李鸿章个人所拥有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息息相关,也与当时的李鸿章能够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淮军将领曾国荃率军于南京城下鏖战之时,朝廷也曾多次敦促李鸿章率洋枪队前往协助,而李鸿章深知曾国荃处于即将战胜之时,并不想夺取其功劳,

因此他面对荣誉能够按捺得住,而曾国荃收复南京之后,朝廷许多大臣都曾因嫉上谗言,而李鸿章却能够尽力维护之,可见李鸿章并不是逞一时之快,目光短浅之人,而是调和人脉,八面玲珑之人,这也能够体现其外交潜力。 除此之外,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在其位,谋其政,它能够比清廷的其他官员更能认识到清朝的军队,相对于国外的军队弱在哪里,因此他能够发起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工厂和西式学堂,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前往海外留学专攻西洋之术,主张修建铁路等等,李鸿章对于世界格局的认识是逐步开阔的,从朝鲜事件时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故步自封,到北洋舰队于刘公岛惨败的痛心不已,可以说李鸿章也是逐步在开眼看世界的,他的目光相较于那些认为铁路的铺设是“扰东陵,毁庄稼”的目光短浅的清朝大臣开阔许多。因此,李鸿章得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纵览中国大权,立于世界政治的舞台。 李鸿章在晚年也评论自己的一生,都只是在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只是一位裱糊匠而已,他的确是一位忠臣,不过也正是这份忠诚,使他不敢去做真正救亡图存的事情,只是将自己局限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件事上,他只是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并不能够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自居天朝上国而贻误战机,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失败探索,李鸿章做工作始终是畏首畏尾的。 此外,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基本上是在许多国家之间寻求平衡,采用一方势力制衡另一方,首先求助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英国或者俄国,这也是李鸿章招至诽谤的一个方面,但这也是屈服于时势的无奈之举,然而他善于辞令,也能够在其间周旋,尽一己之力减少清廷的损失,能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凭一己之力争取到4.5亿两,已是壮举。梁启超先生说他“不学无术”我认为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乃科举出身,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尽管他才能卓著,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