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工艺学作业习题加参考答案

生物工艺学作业习题加参考答案

生物工艺学作业习题加参考答案
生物工艺学作业习题加参考答案

生物工艺学作业习题

第一部分菌种来源

一、名词解释

1、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P34)

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所需菌株生长或不利于其它菌型生长的条件,从而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的数量,达到分离目的.

2、恒化式富集培养

即连续富集培养,属于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的一种。

是指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浓度来控制两种菌的比生长速率,使所需菌株占优势的菌种分离纯化方法。

3、随机分离方法

随机分离方法:P35

有些微生物的产物对产生菌没有任何选择性优势,可以开拓一种新的分离方法。因此常随机地分离所需菌种,并为此发展了一些快速筛选方法和归纳出高产培养基成分的选择性准则如下:⑴制备一系列的培养基,其中有各种类型的养分成为生长限制因素(即C、N、P、O);⑵使用一聚合或复合形式的生长限制养分;⑶避免使用容易同化的碳(葡萄糖)或氮NH),因为它们可能引起分解代谢阻遏;⑷确定含有所需的辅因子;⑸加入缓冲液以减

(+

4

少pH变化。

二、填空题

1、采集标本的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如加热、膜过滤;化学方法,如加1%几丁

质培养;诱饵法,如石蜡棒技术。

2、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包括抑菌圈法、稀释法、扩散法、生物自显法

等,在这些方法中,试验菌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

3、生长因子如氨基酸和核苷酸产生菌的分离用随机分离方法初筛,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分

离菌能否促进营养缺陷型的生长,来检出生长因子产生菌。

三、简答题

1、简述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的步骤?(来源:课件第一章)

答:采样、预处理、增值和富集培养、纯种分离(稀释、划线、组织分离)、性能测定(初筛、复筛)

以上许多步骤均可引入选择压力,以提高筛选的效率。

2、获得所需菌种的几个关键点?

获得所需菌种的关键点是:

(1)生物产物的来源——微生物的选择。

(2)采用什么的筛选方案(检测系统)。P(30)

第二部分菌种选育

一、名词解释

1、自然选育

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育。

2、诱变育种

在生产过程中,以基因突变为理论基础,经过人工处理,诱发菌种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叫做诱变育种。

3、营养缺陷型

是指通过诱变而产生的缺乏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等的能力,必须在其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株。

4、渗漏突变型

指因突变所产生的不完全遗传障碍,其基因所控制的反应程度不象野生型,但多少还能进行,称这种现象为渗漏(leakage),具有这种性质的突变型就称为渗漏突变型。它是处于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间的中间型,也叫缓慢生长型(bradytroph)。

5、抗结构类似物突变型(网上找的)

在结构类似物存在下仍可以合成末端产物的突变型

6、组成突变型(网上找的)

不管生长条件如何,酶的合成总量总是恒定的突变型

7、杂交育种

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合(或结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书上解释)

8、准性生殖

指真菌中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

9、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所谓原生质体融合就是把两个亲本的细胞壁通过酶解作用加以瓦解,使菌体细胞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只有原生质膜包裹着的球状体。两亲本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使只混合,由聚乙二醇昨晚助融剂使他们互相聚集,发生细胞融合,接着量亲本基因组由接触到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

10、感受态

Ca2+与细胞外膜磷脂在低温下形成液晶结构,后者经热脉冲发生收缩作用,使细胞膜出现空隙,细菌细胞此时的状态叫做感受态。

二、填空题

1、突变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大类;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结构中的某一部位发生变化,即点突变。

2、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是紫外线、快中子;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是亚硝酸和NTG 。

3、准性生殖过程包括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和体细胞重组。

4、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一般程序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再生和融合子的筛选。

5、原核表达系统常用的有大肠杆菌、谷草芽孢杆菌和链霉菌;真核

表达系统常用的有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6、目前常用的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鸟枪法、cDNA法和人工合成。

7、质粒在细胞质中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在细胞间具有的能力。

7、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菌丝速冻法、石蜡油封存法、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三、选择题

1、生长圈法可用于筛选氨基酸生产菌株.,使用的工具菌是( A )菌株

A 营养缺陷型 B. 野生型 C. 原养型 D. 异样型

2、细菌中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C )。

A由于染色体断裂;B由于引起移码突变;

C由于相邻胸腺嘧啶碱基结合在一起;D由于DNA的一个片段颠倒

3、保藏细菌效果最好、保藏时间最长的方法是:B

A斜面冰箱保藏法;B液氮(冷冻)保藏法;C石蜡油封藏法;D冷冻干燥保藏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自然选育的一般程序?

自然选育(自然分离)的一般程序,是把菌种制备成单孢子悬浮液,经过适当的稀释以后,在固体平板上进行分离,挑取部分单菌落进行生产能力的测定,经反复筛选,以确定生产能

力更高的菌株代替原来的菌株。

2、简述质粒不稳定现象?

1.由于某种环境或生理学上的原因,质粒会从某些宿主细胞中丢失,丢失率因环境、宿主、质粒的结构而有不同。

2.有时候重组质粒上一部分片段脱落,表现为质粒变小或某些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甚至丧失也会导致质粒不稳定。

四、论述题

1、质粒不稳定常见的是分裂不稳定,试述提高质粒稳定性的方法?

答:

1、选择适当宿主,如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比较稳定。

2、培养基加入选择性压力如抗生素,抑制质粒丢失菌的生长。

3、采用两阶段培养法。在培养的第一阶段以增加菌体的生长达到一定密度为目的,外源基因不表达,从而使工程菌与质粒丢失菌的比生长速率的差别减小,增加了质粒的稳定性;第二阶段再诱导外源基因的表达。

4、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培养基组分等,使工程菌体现出有优势的比生长速率。间歇供氧和改变稀释速率可以提高质粒的稳定性。

5、在质粒构建时插入一段能改良宿主细胞生长速率的特殊DNA片段,能起到稳定质粒的效果。

6、剔除质粒上不需要的DNA部分,选取不含可转移因子的质粒。

7、固定化重组菌以提高工程菌的稳定性。

2、何谓菌种退化,在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治菌种退化现象?

微生物在传代过程中发生变异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菌种退化。为防止菌种退化需进行菌种保藏,即采用最合适的保存方法,使菌种的变异和死亡减少到最低限度。菌种保藏主要是根据其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创造条件,使孢子或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以减少其变异。一般可通过培养基营养成分在最低水平、缺氧状态、干燥和低温,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抑制其繁殖能力。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沙土管保藏法、菌丝速冻法、石蜡油封存法和真

空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参考课本P58—59)

第三部分微生物初级代谢调节

一.1酶的活性调节:微生物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控制代谢产物的一种方式,效果即时且迅速。酶活性调节包括两个方面:酶的激活作用和酶的抑制作用。

2酶的合成调节:微生物通过调节酶的种类和数量来调节代谢的一种方式.效果较慢。酶的合成调节的方式包括酶的诱导作用和酶的阻遏作用

3具有反馈抑制效应的酶叫变构酶

4具有二个不同结合部位而又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叫变构蛋白

5诱导作用:指培养基中某种基质的存在会增加(诱导)细胞中相应酶的合成速率.

6阻遏作用:指培养基中某种基质的存在会减少(阻遏)细胞中其相应酶的合成速率.

7葡萄糖效应:当菌体利用葡萄糖时产生的分解代谢产物会阻遏或抑制某些产物合成所需的酶系的形成或酶的活性。

8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9协同反馈抑制:催化物质生成的第一步的酶由于终端产物作用,活性部位和调节部位构象发生改变而导致活性受抑制的现象。

10酵母I型发酵:即生产生长相关型。在这种类型的发酵中,微生物的生长、碳水化

合物的利用和产物的形成几乎是平行进行的。酵母发酵生成酒精,以及葡萄糖酸和大部分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都属于这种类型(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对于这种类型的产物来说,调整发酵工艺参数,使微生物保持高的比生长速率,对于快速获得产物、缩短发酵周期十分有利。

11酵母II型发酵:即生产生长部分相关型,产物形成速率既和细胞的比生长速率μ有关,也与细胞的浓度有关。它的生产特点是:发酵第一时期菌体迅速生长,而产物形成很少或全无;第二时期产物高速形成,生长也可能出现第二高峰,碳源利用在这两个时期都很高。其

代谢主流产物,两类:一是经过连锁反应如丙酮丁醇;一是不经过中间产物的积累,如柠檬酸等。

12酵母Ⅲ型发酵:即生产生长不相关型,其生长特点是:当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微生物的生长停止以后,产物才开始通过中间代谢大量合成。即产生该类产物的微生物,其营养期和分化期在时间上是完全分开的。非生产联动型的产物大多数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数的抗生素和生物毒素,以及维生素类。它的产物形成与碳源利用无准量关系产量远低于碳源的消耗量。

二、填空题

1、末端产物(终产物)阻遏方式普遍存在于氨基酸、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中。

2、按照操纵子模型理论,在DNA分子的不同区段上至少有4种基因,即调节基因R 、操

纵基因O 、启动基因P 和结构基因S ;其中启动基因P 和结构基因S 又构成操纵子。

3、在酵母Ⅱ发酵液中添加葡萄糖发酵的终产物是甘油。

4、谷氨酸合成中,NH4+适量则生成谷氨酰氨,不足生成á-酮戊二酸,过量生成谷

氨酸。

5、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可以用来积累大量的中间产物和少量的末端产物。

6、突变发生在调节基因或操纵基因,都可获得()突变株。

三.1答:酶活性调节的两种主要调节机制为:

1)共价修饰: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与一化学基团共价连接或解开,酶的构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其活性活化或钝化的作用。除去或加入的化学基团可以是磷酸基、甲基、乙基、腺苷酰基,共价结合部位一般为丝氨酸残基的-CH2OH。可分为可逆共价修饰和不可逆共价修饰。

2)变(别)构控制:

①变构酶有一个以上的结合位点。除了结合底物的活性中心外,在同一分子内还有一些分立的效应物结合位点;如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

②主要位点和副位点可同时被占据;

③副位点可结合不同的效应物,产生不同的效应;

④效应物在副位点上的结合可随后引起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变化,从而影响酶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

⑤变构效应是反馈抑制的理论基础,是调节代谢的有效方法。

(P63-65)

2答:操纵子可分为诱导型操纵子(负向控制)和正向控制。负向控制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调节基因表达产物为阻遏蛋白,乳糖为诱导物。其调控过程:阻遏蛋白与诱导物结合成复合物→使阻遏蛋白结合位点变化→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操纵基因表达不被阻遏→结构基因Z、Y 、A表达→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通透酶、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能合成。

正向控制:如ara操纵子,其R基因的产物是一种蛋白质, 有诱导物存在下可转化为转录激活剂(激活蛋白), 是转录作用所必需的。

3答:生物素作为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酶乙酰CoA羧化酶的辅酶,参与了脂肪酸的合成,进而影响磷脂的合成。当磷脂合成减少到正常量的一半左右时,细胞变形,代谢产物向膜外漏出,积累于发酵液中。

油酸的作用是引起脂肪酸的成分或量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青霉素,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肽链的交联,由于细胞膜失去细胞壁的保护,细胞膜受到物理损伤,从而使渗透性增强。

四.1从菌种选育的角度如何提高初级代谢产物的发酵单位?

答: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在直线式的合成途径中,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只能累积中间代谢物而不能累积最终代

谢物。但在分支代谢途径中,通过解除某种反馈调节,就可以使某一分支途径的末

端产物得到累积。

(2)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抗反馈调节突变菌株,就是指一种对反馈抑制不敏感或对阻遏有抗性的组成型菌株

,或兼而有之的菌株。在这类菌株中,因其反馈抑制或阻遏已解除,或是反馈抑制

和阻遏已同时解除,所以能分泌大量的末端代谢产物。

(3)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微生物的细胞膜对于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具有高度选择性。采取生理学或遗传学方

法,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代谢产物迅速渗漏到细胞外。这种解除末

端产物反馈抑制作用的菌株,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

(4)能荷调节

细胞通过调节腺苷酸的比例,来协调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代谢速率。在糖分

解途径中,NAD、ADP、AMP等可作为变构效应物与变构酶结合,促进或抑制糖分解

代谢产生能量。

(5)筛选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株解除分解代谢阻遏。

通过诱变使菌株缓慢利用速效碳源,而使得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都能同时被利用,从而解除分解代谢产物阻遏作用。

第四部分微生物次级代谢调节与代谢工程

一、名词解释

1、次级代谢

1、次级代谢主要涉及合成过程,其终产物、次级代谢物对菌的生长不是必需的,对其生命活动可能具有某种意义,通常是在生长后期开始形成的。(上册P72)

2、前体

前体是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某些化合物,能被微生物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无多大变化,且具有促进产物合成的作用。

3、代谢工程

是指籍某些特定生化反应的修饰来定向改善细胞的特性或运用重组DNA技术来创造新的化合物。

4、诱导物

在生长期内生产期前促进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

1、次级代谢调节类型包括诱导调节、碳分解产物调节、磷酸盐调节、生长速率调

节、反馈调节和生长速度调节。

2、通过前体单体聚合的次级代谢物有四环类、大环内酯类和安莎霉素类等抗生素。

3、肽类抗生素的合成与蛋白质的合成不同,无需核糖体、转移RNA 和信使RNA 。上册课本86页

三、论述题

1、试述头孢菌素C和红霉素的生物合成机制。

1.养分的摄入;

2.通过中枢代谢途径养分转化为中间体;

3.小分子建筑单位(次级代谢物合成的前体)的生物合成(前体聚合:四环类、大环内酯类、聚酮类和肽类抗生素);

4.如有必要,改变其中的一些中间体;

5.这些前体进入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的专有途径;

6.在次级代谢的主要骨架形成后做最后的修饰,成为产物。

第五部分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一、名词解释

1、发酵动力学

生化反应工程的基础内容之一,以研究发酵过程的反应速率和环境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为主要内容。通过发酵动力学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征,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合适条件,以及各种发酵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发酵罐的设计放大和用计算机对发酵过程的控制创造条件。

2、分批培养

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接种后只维持一定的温度,对PH 值不加控制,对于好气培养过程还需通气搅拌,不向培养基中加入或移去任何物质的培养方式。(课本上册200页)

3、比生长速率(μ)

将菌体浓度的自然对数与时间作图得一直线,其斜率为u,即比生长速率。是反映细胞生长特性的重要参数。

4、维持系数

维持代谢所消耗的碳源与细胞浓度和时间成正比,即式中m 为维持系数

t mX S M ?=?-)(

5、稀释率

即培养液流量与发酵罐内培养液体积之比,是指单位时间内加入的培养基体积占原培养基体积的分率,其倒数是指培养液在发酵罐中的平均停留时间。

6、补料分批培养:是一种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操作方式,在进行分批培养的时候,向反应器内加入培养基的一种或多种成分,以达到延长生产期和控制培养过程的目的.

二、填空题

1、Monod 方程的表达式为 m U S S U K S =

+ ,它描述的是微生物生长和

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2、在分批培养中,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包括适应期、对数生长期、

生长稳定期和死亡期四个不同生长阶段。

3、在进行任何连续培养的开始,都要先做分批培养,待进入对数生长期,才

开始以恒定的流量流加新鲜培养基。

三、选择题

1、黑曲霉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柠檬酸的过程属于:C

A、生长偶联型

B、非生长偶联型

C、部分偶联型

D、以上都不对

2、灰色链霉菌生产链霉素的过程属于:A

A、生长偶联型

B、非生长偶联型

C、部分偶联型

D、以上都不对

3、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延长分批培养中

的C

A、迟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四、论述题

1、请谈谈和分批培养相比,连续培养的优点?

答:1)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单位时间产量,只保持一个期的稳定状态。2)发酵中各参数趋于恒值,便于自动控制。3)易于分期控制,可以在不同的罐中控制不同的条件。

2、生长曲线中的稳定期对发酵工业有何意义?如何延长稳定期?

答:稳定期是次生代谢产物发酵生产形成的重要时期(抗生素、色素等),生产上应尽量延长此期,提高产量。如初生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生产或收获菌体时可在稳定期收获。延长稳定期措施:补充营养物质(补料);调pH;增加溶氧;调整温度。

第六部分发酵工艺调控和过程参数检测

一.1呼吸强度:即比耗氧速度(QO2),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

氧气,mmol O2/(g菌?h) 。

2摄氧率(r):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发酵液所需要的氧量,mmol O2/(L?h)。

3临界氧浓度: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3拟塑性流体:在速度梯度达到相当值后,其切应力随du/dh的增长率逐渐降低的流体。

4胀塑性流体:在剪切流动中流体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大,表现出剪切变稠的性质的流体。

二、填空题

1、微生物发酵中供氧是指氧分子从空气泡里通过气液界面、固液界面和

液相主体扩散到细胞中。

2、供氧阻力包括气膜、气膜界面、液膜和液流;

3、耗氧阻力包括菌丝或细胞周围液膜、扩散、细胞膜和细胞内反应。

4、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亚硫酸法、排合法和取样法。

5、只含有单一液相,且粘度小的典型溶液属于牛顿流体;含有固相、气相和液相而

且粘度较大的发酵醪属于非牛顿流体。

三、选择题

1、氧气由气相扩散到液相的过程中,气液界面的两侧是:A

A、气相和液相

B、气膜和液膜

C、气相和气膜

D、液相和液膜

2、单细胞的细菌和酵母中,不存在下列哪种耗氧方面的阻力?B

A、细胞周围液膜阻力

B、菌丝丛或团内的扩散阻力

C、细胞膜的阻力

D、细胞内反应阻力

3、发酵罐中档板的存在有助于:B

A、增加径向液流,减弱轴向液流

B、增加轴向液流,减弱径向液流

C、同时增加径向和轴向液流

D、同时减弱径向和轴向液流

4、对于粘度小,易分散均匀的牛顿型发酵液,搅拌叶和转速的配置应该是:D

A、小叶径、高转速

B、小叶径、低转速

C、大叶径、高转速

D、大叶径、低转速

5、发酵罐容积一定时,为了提高氧的利用率,一般发酵罐的径高比H/D为:C

A、小于1

B、等于1

C、2~3

D、大于5

6、应用复膜电极直接测定发酵过程中溶氧系数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氧分子能透过复膜

B、发酵液性质和通风搅拌对测定没有显著影响

C、复膜可耐高温灭菌

D、不能直接测定发酵过程的溶氧系数

7、在适当搅拌的情况下,供氧方面的阻力中的哪一项不是主要阻力?D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

8、发酵罐中较好的搅拌器组合是:B

A、上组、下组均为半浆

B、上组、下组均用涡轮浆

C、上组平浆,下组涡轮浆

D、上组涡轮浆,下组平浆

9、对于粘度大,菌丝易结团的非牛顿型发酵液,搅拌桨叶径和转速的配置应该是:A

A、小叶径、高转速

B、小叶径、低转速

C、大叶径、高转速

D、大叶径、低转速

10、当保持溶氧系数不变时,发酵罐容积、转速和通风量的关系为:A

A、容积大,转速低、通风量大

B、容积大、转速低、通风量小

C、容积大、转速高、通风量大

D、容积大、转速高、通风量小

11、关于发酵热的正确表达式为:C

A、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B、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C、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D、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四、问答题

1、作为发酵工业生产用种子需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 144)

1、菌种细胞的生长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迟缓期短;

2、生理性状稳定;

3、菌体总量及浓度能满足大容量发酵罐的要求;

4、无杂菌污染;

5、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

2、根据气液传质理论,论述提高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溶氧系数(K La)的方法?

根据气液传质理论,论述提高机械基础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溶氧系数的方法

答:提高设备的供氧能力,以氧的体积传质系数,KLa表示,从改善搅拌考虑,更易收效。(1)搅拌转速对溶氧的影响,搅拌加快使氧的传质提高,有利于产物合成,搅拌加快,很少发生因溶氧不足而使发酵“发酸”,单位不长的现象

(2)培养基养分的丰富程度的影响,限制养分的供给可减少菌的生长速率,也可达到限制菌对氧的大量消耗,从而提高溶氧水平,

(3)温度的影响由于传质的温度系数比生长速率低,降低发酵温度可以得到较高的溶氧值。这是由于C*的增加,使供氧方程的推动力(C*—CL)增强,和影响了菌的呼吸。

(4)产中采用控制气体成分的办法既费时又不经济,但是对于产值高度品种,规模较小发酵,在关键时刻,即菌的摄氧达到高峰阶段,采用富氧气体以改善供氧状况是可取的。

3、发酵过程中检测的主要参数有几类?

①设定参数

②状态参数(指能反应过程中菌的生理代谢状况的参数,如pH、溶氧、溶解CO2、尾气O2、尾气CO2、黏度、菌浓等)

③间接参数(指那些通过基本参数计算求得的参数,如摄氧率(OUR)、CO2释放速率(CER)、K L a、呼吸商(RQ)等)

4、发酵过程污染的原因及其控制途径有哪些?

过程污染的原因:种子包括进罐前菌种室阶段出问题;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不彻底;设备上特别是空气除菌不彻底和过程控制操作上的疏漏。(上册P181)

控制途径:(这一部分我不是在书上找的,而是在一本叫《生物工艺原理》(贺小贤主编)找到相关资料,对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再进行作答。抱歉了,各位)

(1):对于种子带菌问题,控制途径有:a、严格控制无菌室的污染,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特点,建立相应的无菌室,交替使用各种灭菌手段对无菌室进行处理。

B、在制备种子时对沙土管、斜面、三角瓶及摇瓶均严格进行管理。

C、对每一级种子的培养物均进行无菌检查,确保任何一级种子均未受杂菌感染后才使用。(2):对菌种培养基或器具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保证在利用灭菌锅进行灭菌前,先完全排除锅内的空气,以免造成假压,使灭菌温度达不到预定值,造成灭菌不彻底而使种子染菌。

(3):杜绝无菌空气带菌,就得从空气的净化工艺和设备的设计、过滤介质的选育和装填、过滤介质的灭菌和管理等方面完善空气净化系统。

(4):减少操作失误导致染菌。

(5):严密规范如接种、过程加糖补料或取样操作等过程控制。

5、发酵中泡沫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

答:发酵过程中因通气搅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发酵液中糖、蛋白质和代谢物等稳定泡沫的物质的存在,使发酵液含有一定数量的泡沫,这是正常的现象。

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多寡与通气搅拌的剧烈程度和培养基的成分有关,玉米浆、蛋白胨、花生饼粉、黄豆饼粉、酵母粉、糖蜜等是发泡的主要因素。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性质随菌的代谢活动不断变化,是泡沫消长的重要因素。

消除方法:①机械消沫:籍机械引力起剧烈振动或压力变化起消沫作用。

②消泡剂消沫:天然油脂类、聚醚类、高级醇类和硅树脂类。

第七部分微生物培养基

一.1生长因子:①指在组织培养中,除了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以及无机盐等正常成分之外,其可以代替培养基血清高分子物质的而促进细胞生长的物质。②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

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均称为生长因子,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指维生素。

2培养基的设计及优化:(P108)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的基本理论,参照前人所使用的较适合某一类菌种的经验配方,再结合所用菌种和产品的特性,采用摇瓶、玻璃罐等小型发酵设备,按照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选择出较为合适的培养基。(P108)3方差分析法:正交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排除试验误差的干扰,得出比较科学的实验结论。但该法由于计算复杂,所以多因子实验中主要用于判别因子的主次或判别因子作用的显著性问题。(P114)

二、简答题

1、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补料培养基的组成特点及其如何衔接?

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三种。

1)孢子培养基孢子培养基是供菌种繁殖孢子的一种常用固体培养基,对这种培养基的要求是通使菌体迅速生长,产生较多优质的孢子,并要求这种培养基不易引起菌种发生变异。

2)种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要求比较丰富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要高些,但总浓度以略稀薄为好,这样可达到较高的溶解氧,供大量菌体生长繁殖。种子培养基的成分要考虑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能维持稳定的pH,其组成还要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特征而定。

一般种子培养基都用营养丰富而完全的天然有机氮源,因为有些氨基酸能刺激孢子发芽,但无机氮源易利用,有利于菌体迅速生长,所以种子培养基中常包括有机及无机氮源。最后一级种子培养基的成分最好能较接近发酵培养基,这样可使种子进入发酵培养基后能迅速适应,快速生长。

3)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基是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它既要使种子接种后能迅速生长,达到一定的菌丝浓度,又要使长好的菌体能迅速合成所需产物。因此,发酵培养基的组成除有菌体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外,还要有产物所需的特定元素、前体和促进剂等。但若因生长和生物合成产物需要的总的碳源、氮源、磷源等的浓度太高,或生长和合成两阶段各需的最佳条件要求不同时,则可考虑培养基用分批补料来加以满足。

2、如何研制生产用培养基?影响培养基的质量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控制?

2答:1)根据前人的经验和确定培养基成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来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份;2)通过单因子实验最终确定最为适宜的培养基成分;3)采用一些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法对培养基各成分之间的配比(复配)进行优化,确定最适浓度。

影响培养基的质量主要因素:培养基的组分(包括这些组分的来源和加工方法)、配比、

缓冲能力、粘度、消毒是否彻底、消毒后营养物质破坏的程度以及原料终杂质的含量等。

如何控制:参照前人所使用的较适合于某一些菌种的经验配方,再结合所用菌种和产品的特性,采用摇瓶、玻璃罐等小型发酵设备,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前体等进行逐个单因子试验,观察这些因子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量的影响。

3、工程菌与宿主菌对培养基要求有何不同,为什么?

4、什么叫微量元素?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性。

4答: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微量元素如铁、磷、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以作为其生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或生理活性作用的调节物。这些微量元素一般在低浓度时对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常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举例:硫存在于细胞的蛋白质中,是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和某些辅酶的活性基,如辅酶A、硫锌酸和谷胱甘肽等。在某些产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分子中硫是其组成部分。所以在这些产物的生产培养基中,需要加入如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等含硫化合物作硫源。

三、论述题

1、有一培养基如下: 甘露醇, MgSO4, K2HPO4, KH2PO4, CuSO4, NaCl, CaCO3, 蒸馏水。试述该培养基各组分的作用,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哪类微生物?

1答:MGSO4 K2HPO4 KH2PO4 CUSO4 NACL 提供微生物生长过程需要的某些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P,MG K NA CL S 等。K2HPO4 KH2PO4是一对PH缓冲剂,可用于调节培养基的PH。CaCO3能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起反应,形成中性化合物和CO2 后者从培养基中逸出,因此CACO3对培养液的PH有一定的调节作用。H2O除直接参加一些代谢外,

又是进行代谢反应的内部介质,水是所有培养基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微生物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甘露醇(C6H14O6)为单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该培养基缺乏氮源,可用于培养硝化细菌。(答案在课本P105)

2、pH对微生物生长有何影响?如何控制微生物培养过程培养基pH变化?

答: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除了需要适宜的营养环境外,其他环境因子也应处于是以的状态。其中ph事极为重要的一个环境因子。

控制:配置培养选取营养成分时,除了考虑营养的需求外,也要考虑其代谢后对培养体系ph 缓冲体系的贡献。从而保证整个发酵过程中ph能够处于较为适宜的状态。

第八部分产品各论

一、名词解释

1、优先合成途径

优先合成途径:(图解见下册书P206)在分枝点后,其中的一个终产物E优先合成。优先合成后的关键酶,即催化C→D反应的酶受E的反馈抑制,催化A→B的反应的共用酶受第二个终产物G的反馈控制。首先E比G优先合成,E过剩时,反馈控制催化C→D反应的酶,转换为合成G。G过剩,催化A→B反应的酶,就会为G所控制。假使人为地让特定氨基酸(G)过剩的话,就会因为E的合成不足,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2、标准呼吸链

标准呼吸链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电子载体构成的,从NADH或FADH2向氧传递电子的系统。还原型辅酶通过呼吸链再氧化的过程称为电子传递过程。其中的氢以质子形式脱下,电子沿呼吸链转移到分子氧,形成粒子型氧,再与质子结合生成水。放出的能量则使ADP和磷酸生成ATP。电子传递和ATP形成的偶联机制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整个过程称为氧化呼吸链或呼吸代谢。

3、侧呼吸链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课后习题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

课后习题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 群英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5、微

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Bacillus subtilis。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 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二)分布广,种类繁多 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三)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四)易变异 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1 章 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 答: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微米一下的超微小微生物。 特点:大小在0.2微米以下,故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你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方可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一附答案

一、单选题 1、(D)不就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2、(A)不就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同时性 B.独立性 C.实时性 D.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就是(C )。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 4、操作系统就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1 B]与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置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2 C],其中包括[3 F],[4 A],外部设备与系统中的数据。操作系统中的[3 F]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管理。操作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叫做[5 B]。 供选择的答案: [1] A.速度 B.利用率 C.灵活性 D.兼容性 [2] A.程序 B.功能 C.资源 D.进程 [3] [4] A.主存储器 B.虚拟存储器 C.运算器 D.控制器 E.微处理器 F.处理机 [5]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检索系统 D.数据库 E.数据存储系统 F.数据结构 G.数据库管理系统 5、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就是(B )。 A.CPU的利用率不高 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不就是 6、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按功能特征的不同,可把操作系统分为[1 B]、[2 E]、[3 C]、网络操作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其中[1 B]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与效率,而[2 E]就是一旦有处理请求与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例如[4 D]等。 供选择的答案: [1][2][3] A.单用户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 E.实时系统 [4]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航空订票系统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2

应用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4)加载PSW;(5)置特殊 寄存器;(6) 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 启动I/O指令。 答:(3),(4),(5),(6),(7)。 2、假设有一种低级调度算法是让“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运行,试解释这种算法对“I/O繁重”型作业有利,但并不是永远不受理“处理器繁重”型作业。 答:因为I/O繁忙型作业忙于I/O,所以它CPU用得少,按调度策略能优先执行。同样原因一个进程等待CPU足够久时,由于它是“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就能被优先调度,故不会饥饿。 6、若有一组作业J1,…,Jn,其执行时间依次为S1,…,Sn。如果这些作业同时到达系统,并在一台单CPU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执行。试找出一种作业调度算法,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答:首先,对n个作业按执行时间从小到大重新进行排序,则对n个作业:J1’,…,J n’,它们的运行时间满足:S1’≤S2’≤…≤S(n-1)’≤S n’。那么有: T=[S1’+( S1’+S2’)+ (S1’ + S2’+ S3’)+…+(S1’ + S2’+ S3’+…+ S n’)]/n =[n×S1’+( n-1)×S2’+ (n-3)×S3’]+…+ S n’]]/n =(S1’ + S2’+ S3’+…+ S n’)-[0×S1’+1×S2 ’+2×S3’+…+(n-1) S n’]/n 由于任何调度方式下,S1’ + S2’+ S3’+…+ S n’为一个确定的数,而当S1’≤S2’≤…≤S(n-1)’≤S n’时才有:0×S1’+1×S2 ’+2×S3’+…+(n-1) S n’的值最大,也就是说,此时T值最小。所以,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调度时,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10、有5个待运行的作业,预计其运行时间分别是:9、6、3、5和x,采用哪种运行次序可以使得平均响应时间最短? 答:按照最短作业优先的算法可以使平均响应时间最短。X取值不定,按照以下情况讨论: 1)x≤3 次序为:x,3,5,6,9 2)3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与水中的污染物迁移、分解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微型水生动物和水生/湿生植物,特别是应用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生物种类。细菌等原核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2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 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 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多。 (2)分布广。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 细菌的大小一般是用什么单位测量的? 细菌的大小一般只有几个μm,故一般用μm测量。 2 以形状来分,细菌可分为哪几类? 细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弧菌及螺菌)3种,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是细菌的基本形态。自然界中,以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4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和关键是什么?它有何意义? 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Hans Christian Gram提出了一个经验染色法,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其操作过程是: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这就是最常采用的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一般解释为:通过初染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发生明显收缩。再加上它不含脂类,酒精处理也不能在胞壁上溶出大的空洞或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阻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呈现出蓝紫色。与此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肽聚糖位于内层且含量低和交联松散,与酒精反应后其肽聚糖不易收缩,加上它的脂类含量高且位于外层,所以酒精作用时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空洞或缝隙,这样,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就很易被溶出细胞壁,脱去了原来初染的颜色。当蕃红或沙黄复染时,细胞就会带上复染染料的红色。 酒精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可误染为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5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薄膜,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 整体细胞膜的结构,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镶嵌模型",其要点是: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②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方式不断运动,因而膜具有流动性。③膜蛋白以不同方式分布于膜的两侧或磷脂层中。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为: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③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⑥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7 什么是菌落? 将单个或少量同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层)时,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光照等),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许多细胞聚集在一起且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合体,称之为菌落。准确地讲,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团。 8 什么叫菌胶团?菌胶团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何特殊意义? 当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时,称为菌胶团。菌胶团是活性污泥中细菌的主要存在形式,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说,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其性能的好坏,主要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定。 9 简述放线菌的特点与菌落特征。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它的细胞结构 1 / 7

华师操作系统作业答案

华师操作系统作业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华师《操作系统》作业答案名词解释: 进程: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的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 长期调度:按照某种原则从磁盘某些盘区的作业队列和交互作业中选取作业进入主存,并为作业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和作业完成后的善后工作。 死锁:一组进程中,每个进程都无限等待被该组进程中另一进程所占有的资源,因而永远无法得到的资源,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这一组进程就称为死锁进程。若死锁发生,会浪费大量系统资源,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SPOOL系统:spool系统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点型设备的动作,使独点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这种技术被称为虚拟设备技术,实现这一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被称为SPOOL系统,或称为假脱机系统。 绝对地址:——是指存储控制部件能够识别的主存单元编号(或字节地址),也就是主存单元的实际地址。 综合分析题

第6题: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采用最佳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 作业的页架数为3时,试 写出页面调度的过程,并 计算缺页次数 答:页数为三,先把前三个页面装进去,7,0,1,发生3次缺页次数;下一个 是2,按照最佳置换,应该把7拿出去,变成2,0,1,累计4次缺页次数;下 一个是2,在内,不动,不发生缺页;下一个是0,在内,不动,不发生缺页; 下一个是3,应该把1拿出去,变成2,0,3;。。。。。。。;依次往下推; 累计发生9次缺页。 第7题据所给出的参数,请分析操作系统的不同调度算法,计算并填写下表中 空白的地方。 答案: 第8题请画出进程的五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过程,并作相应解释 运行状态(Running):进程占用处理器资源;处于此状态的进程的数目小于等于 处理器的数目,在没有其他进程可以执行时(如所有进程都在阻塞状态),通常 会自动执行系统的空闲进程 2)就绪状态,进程已获得进程可以按多个优先级别划分队列,例如,当一个进 程由于是境片用完而过入就绪状态时,排入低优先级队列,当进程由I/Or操作 完成而进入就绪状态时,排入高优先级队列。 3)阻塞状态,当进程由于等待I/O气操作或进程同步等条件而暂停运行时,它 处于阻塞状态。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第一章 思考题: 10、试叙述系统调用与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 答: (一)、调用形式不同 (二)、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三)、提供方式不同 (四)、调用的实现不同 提示:每个都需要进一步解释,否则不是完全答案 13、为什么对作业进程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答:批处理时提交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由系统操作员把作业按照调度策略,整理为一批,按照作业说明书来运行程序,没有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可以使CPU和外设并行工作,当一个运行完毕时系统自动装载下一个作业,减少操作员人工干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18、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叙述实时操作系统的分类。 答: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 有三种典型的实时系统: 1、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控制) 2、信息查询系统(情报检索) 3、事务处理系统(银行业务) 19、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响应时间是用户提交的请求后得到系统响应的时间(系统运行或者运行完毕)。它与计算机CPU的处理速度、用户的多少、时间片的长短有关系。 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占用200KB。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0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CPU的利用率=1-P n,其中P为程序等待I/O操作的时间占其运行时间的比例1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4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4=59% 2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9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9=87% 所以系统CPU的利用率提高了28%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完整版)操作系统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作业 1.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为了实现并发进程中的合作和协调,以及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方面要做哪些工作? 答:为了从变化角度动态地分析研究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真实的反应系统的独立性、并发性、动态性和相互制约,操作系统中不得不引入进程的概念。 为了防止操作系统及其关键的数据结构如:PCB等,受到用户程序破坏,将处理机分为核心态和用户态。对进程进行创建、撤销以及在某些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控制。 2.试描述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状态改变时,操作系统进行进程切换的步骤。答:分为两种情况: (1):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根据进程的自身的情况插入到就绪队列的适当位置,系统收回处理及转入进程调度程序重新进行调度。 (2):运行状态→阻塞状态:系统会调用进程调度程序重新选择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3.现代操作系统一般都提供多任务的环境,是回答以下问题。 为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系统必须建立哪些关于进程的数据结构? 答:系统必须建立PCB。 为支持进程的状态变迁,系统至少应该供哪些进程控制原语? 答:阻塞、唤醒、挂起和激活原语。 当进程的状态变迁时,相应的数据结构发生变化吗? 答:会根据状态的变迁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将进程PCB中进程的状态从阻塞状态改为就绪状态,并将进程从阻塞队列摘下,投入到就绪队列中。 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从进程管理、中断处理、进程通信、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及存储管理的角度设计进程控制块应该包含的内容。 答:PCB:描述进程本身的特征、状态、调度信息以及对资源占有情况等的数据结构,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控制块所包含的内容: ①进程信息描述;②CPU信息状态;③进程调度信息;④进程控制和资源占用信息。 5.假设系统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这10个进程轮换执行,每隔300ms轮换一次,CPU在进程切换时所花费的时间是10ms,试问系统化在进程切换上的开销占系统整个时间的比例是多少? 解:P=(10*10)/[(300+10)*10]=3.2% 6.试述线程的特点及其与进程之间的关系。 答:线程的特点:是被独立分派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与进程的关系: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进程内的一个实体;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必须有一个线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及答案

作业2 1.若1页大小为4KB,计算机地址总线为32位,则页号共有多少位?逻辑地址 空间最多包含多少页?逻辑地址60000在第几页?页内偏移是多少?若该页被装进物理块1280中,则物理地址是多少? 解:所以页内偏移即页内地址占 12 位页号占 32-12=20 位逻辑地址空间最大页数为页 60000=(EA60)16=(1110 1010 0110 0000)2 其中低 12 二进制位为页内偏移,即(A60)16=2656。高 4 二进制位为页号,即(E)16=14。物理块号1280=(500)16 物理地址=(500A60)16=5245536. 2.假定当前磁头位于100号磁道,进程对磁道的请求序列依次为57,61,39, 20,88,161,139,38,175。当采用先来先服务和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时,总的移动的磁道数分别是多少?(请给出寻道次序和每步移动磁道数) 解: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43 +4+ 22+ 19+ 68+ 73+ 22+ 101 + 137 = 489 12 + 27 + 4 +18 + 1+ 18 + 119 + 22 + 14 = 235 。 3.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 A资源的数量17,B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表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来避免死锁。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2)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3)在(2)的基础上,若进程P1请求资源(0,2,0),能否实现资源分配?为什么? 进程最大资源需求量已分配资源量系统剩余资源数量 A B C A B C A B C P1559212233 P2536402 P3******* P4425204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吉大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 作业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完成,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1. 生物利用度(3 分) 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生物利用度是反映所给药物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比例,它描述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及经过肝脏而到达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占口服剂量的百分比。 2. 统计学模型(3 分) 指以概率论为基础,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的模型。 3. 肾清除率(3 分) 单位时间内肾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与尿中该物质浓度的比值 4. 膜脂(3 分) 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 5. 药物治疗指数(3 分) 等于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用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好。 6. 吸收(3 分)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7. 消除(3 分) 消除是指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的总称。 8. 二阶矩(3 分) 二阶矩是随机变量平方的期望,以此可以类推高阶的矩 9. 蓄积(3 分)

有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 10. 剂型因素(3 分) 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二计算题 (共2题,总分值30分 ) 11. 某患者以每小时150mg的速度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1/2=1.9h,V=100 L,问C ss是多少?滴注经历10 h血药浓度是多少?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3μg/ml,静脉滴注速度应为多少? (15 分) 12. 某药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呈一室分布,其血药浓度如下表和下图所示,试求该药的有关动力学参数。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吉林大学大作业答案:生物制药学

《生物制药学》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技术制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药物,用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2.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3.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体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或体内通过生化反应或生物自身的代谢获得目标产物的装置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等等。 4.接触抑制: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分散贴壁生长的细胞一旦相互汇合接触,即停止移动和生长的现象。 5.单克隆抗体:因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二、问答题。 1.特点:细胞生长时胞体呈棱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中央有圆形核,胞质向外伸出2~3个突起。细胞群常借该突起连接成网,生长时呈放射状、漩涡状或火焰状走行。 来源:中胚层组织来源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骨细胞等。

2.特点:①原代培养细胞呈活跃的移动,细胞分裂不旺盛,并多呈二倍体核型; ②原代培养细胞与体内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相似性大; ③细胞群是异质的,即各细胞的遗传性状互不相同,细胞相互依存性强。 例如:鸡胚细胞、原代免或鼠肾细胞、以及血液的淋巴细胞。 3.免疫毒素可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病,并能克服组织移植排斥反应,可单独给药也可以包裹在脂质体及其他微粒中给药。由于重组免疫毒素是在胞浆物质代谢中发挥作用,相对分子质量又小,渗透力强,故效果好。 4.在发酵过程中,在已有设备和正常发酵条件下,每种产物发酵的溶氧浓度变化有自己的规律。发酵时生产菌大量繁殖,需氧量不断增加,此时的需氧量超过供氧量,使溶氧浓度明显下降。从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就可以了解微生物生长代谢是否正常,工艺控制是否合理,设备供氧能力是否充足等问题,帮助查找发酵不正常的原因和控制好发酵生产。 5.(1)酶的稳定性提高。 (2)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产物中无残留酶,易于纯化,产品质量高。 (3)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转化反应的连续和自动控制。(4)酶的利用效率高,单位酶催化的底物量增加,用酶量减少。(5)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操作系统作业答案

习题一 1、举例说明为什么对并发执行的程序不加控制会产生与执行时间有关的错误? 解: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是共享的,而且常常资源数少于程序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数,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因为竞争资源导致存在间接制约关系,这种间接制约使得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随机性(异步性),即“执行—暂停—执行”,它们何时启动、何时停止是未知的。例如:飞机售票系统、堆栈的存数与取数过程等(示例说明略)。 2、程序并发执行为什么会失去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解:所谓“封闭性”是指程序执行得到的最终结果由给定的初始条件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共享,导致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又由于存在程序执行的随机性,所以程序的运行失去封闭性。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即虽然它们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各不相同。 习题二 1、试用加锁的方法解决飞机售票系统的问题。 例:民航售票系统,n个售票处 2、用机器指令(testAndset)解决飞机售票系统中任一进程的算法。

习题三 1、进程在做P、V操作时对自己和其他进程有何影响?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P操作后,若信号量的值为正,当前进程继续执行;若信号量的值为负,当前进程变为等待状态、放弃处理机,其它进程则有机会获得CPU。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V操作后,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影响,但当信号量的值不大于0时,需要唤醒在该信号量上所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进程。 2、设课程的前驱、后继关系如下,若每修一门课程看作进程Px(x∈1..6)试用P、V操作算法描述这种前驱与后继关系。 答: Semaphore:S1:=S2:=S3:=S4:=S5:=S6:=0; Begin Cobegin P1、P2、P3、P4、P5、P6 coend; end. P1()P2()P3() Begin begin begin 修计算机导论;P(S1);P(S2); V(S1);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修计算机组成原理; V(S2);V(S3)V(S4); End; End; End; P4()P5()P6() Begin begin begin P(S3);P(S4);P(S5); 修数据结构;修86汇编语言;P(S6); V(S5);V(S6);修操作系统; End; End; End; 习题四 1、有三个进程R、W1、W2,进程R 从输入设备上读数据送缓冲区B,若是奇数由W1 进程从B 取数输出;若

吉大19春学期《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二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生物体内进行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是() A.肝微粒体代谢酶 B.乙酰胆碱酯酶 C.琥珀胆碱酯酶 D.单胺氧化酶 正确答案:A 2.多剂量或重复给药经过几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是() A.3 B.10 C.4-5 D.6-7 正确答案:C 3.关于药物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B.药效强度取决于分布的影响 C.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 D.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E.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肝脏的代谢无关 正确答案:E 4.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体内循环的影响 B.血管透过性的影 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的影响 D.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E.药物制备工艺的影响 正确答案:E 5.对药物动力学含义描述错误的是 A.用动力学和数学方法进行描述 B.最终提出一些数学关系式 C.定性地探讨药物结构与体内过程之间的关系 D.可知道药物结构改造、设计新药 E.制订最佳给药方案 正确答案:C

6.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A.溶剂需经脱气处理 B.加热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 C.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D.开始计时,至45min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 E.经不大于1.0μm微孔滤膜滤过, 正确答案:E 7.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没有 A.给药途径 B.给药剂量 C.酶的作用 D.生理因素 E.剂型因素 正确答案:E 8.药物的清除率的概念是指() A.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浆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B.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液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C.药物完全清除的速率 D.药物完全消除的时间 正确答案:A 9.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一般最快的是 A.舌下给药 B.静脉注射 C.吸入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正确答案:B 10.关于药物零级速度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药物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 B.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 C.半衰期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D.药物消除时间与剂量有关 正确答案:C

操作系统作业全答案

2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图2-17所示的前驱图。 (a) (b) 图2-17 前驱图 解:(a) Var a,b,c,d,e,f,g,h: semaphore: =0,0,0,0,0,0,0,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 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 begin wait(b); S3; signal(e); end; begin wait(c); S4; signal(f); end; begin wait(d); S5; signal(g); end; begin wait(e); S6; signal(h); end; begin wait(f); wait(g); wait(h); S7; end; parend end (b) Var a,b,c,d,e,f,g,h,i,j: semaphore: =0,0,0,0,0,0,0,0,0,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signal(a); signal(b); end; begin wait(a); S2; signal(c); signal(d); end; begin wait(b); S3; signal(e); signal(f); end; begin wait(c); S4; signal(g); end; begin wait(d); S5; signal(h); end; begin wait(e); S6; signal(i); end; begin wait(f); S7; signal(j); end; begin wait(g); wait(h); wait(i); wait(j); S8; end; parend end

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业(一)(附答案)

一、单选题 1、(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2、(A)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同时性B.独立性 C.实时性D.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C )。 A.高吞吐率B.充分利用内存C.快速响应D.减少系统开销4、操作系统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1 B]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置的基本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2 C],其中包括[3 F],[4 A],外部设备和系统中的数据。操作系统中的[3 F]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管理。操作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叫做[5 B]。 供选择的答案: [1] A.速度B.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 [2] A.程序B.功能C.资源D.进程 [3] [4] A.主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运算器 D.控制器E.微处理器F.处理机 [5]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检索系统 D.数据库E.数据存储系统F.数据结构 G.数据库管理系统

5、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B )。 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 6、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按功能特征的不同,可把操作系统分为[1 B]、[2 E]、[3 C]、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基本类型。其中[1 B]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和效率,而[2 E]是一旦有处理请求和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例如[4 D]等。 供选择的答案: [1][2][3] A.单用户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E.实时系统 [4]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D.航空订票系统 7、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8、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B)。 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 B.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 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使用 D.与系统的命令一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