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古代军事思想中西方对比

(1)古代中国十分强调防御地位,而古代西方更加注重进攻(古长城)

(2)古代中国的军事非常重视安定内部,西方则主要着眼于对付

(3)古代中国重视战争道德,通常用道义之争掩盖利益之争。古代西方无视战争道德,对利益直言不讳。

(4)古代中国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用兵的最高境界,而古代西方把在战场上打败对手,靠武力维护统治作为用兵的最终目的。

(5)古代中国在战争指导上,强调以计为首,谋略制敌,奉行智慧加力量的逻辑;古代西方主张强兵为要,勇敢制敌,奉行力量加技术的逻辑。

(6)古代中国的军事家长于理论,战争战略著作丰富,理论造诣深;古代西方军事家长于就事论事,零星的战争观点被淹没在大量的历史性著作中。

近代军事思想

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1)认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的继续

(2)认识到装备的变化必然引起战术的变化

(3)认识到士气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教育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4)认为海权是推动国家以至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5)认为作战应确立打击重心、保持预备队

2、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1)战争和军事是一个历史范畴

(2)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3)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4)强调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5)战争的奥妙在于集中兵力

(6)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引起战略战术的变革

二、现代国防

1、现代国防的内涵

(1)现代国防内容

现代国防又称为大国防、社会国防,它是一个大系统,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工业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建设、人力动员准备、国民国防教育、国防法制建设等。(2)现代国防观

A国家利益既包括安全利益,又包括发展利益

B国家威力既有军事威力,又有非军事威力

C国家边疆既有地理边疆,又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宗教等边疆

2、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外交斗争,军备控制等

(2)战争潜力的转化【战争潜力: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和质量、生产能力、科技与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军事力量、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际关系、国家地位等】

(3)综合国力的抗衡【综合国力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支柱是国防实力,基础是经济力】(4)走质量建设的道路【在人类历史上,军队强大的标志——兵多将广。随着科技的进步,兵多必胜已被打破。】

(5)威慑作用的功能突现

3、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

(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天候与地形、自然环境、自然资源)(2)人口(数量、质量、劳动人数)

(3)经济(经济规模与发展、国民生产、工业能力、食品供应、财力)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史及西方军事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揭示战争的本质、基本规律并指导战争,阐明军队与国防建设基本理论与原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先进的军事思想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 本章主要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及当代军事思想的辉煌成就,初步了解西方近代和现代主要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这段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与西方古代军事思想相比,起源早,哲理性强,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高峰。中国古代兵书是记录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据统计,我国目前尚存的古代兵书多达2300余部,18567卷。这些兵书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治军”和“用兵”的基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体。 下面分别从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学习。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起源于夏、商、西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至元代,徘徊于明、清时期。 夏、商、西周经历了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鼎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了真正的战争及与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夏商之间的鸣条之战和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已经开始应用军事谋略。但此阶段的军事思想不完善,认识不深刻,军事论著很少且已失传。例如,《易经》中有反映商周之际谋略思想的内容,《尚书》、《诗经》中记载了一些军事理论片断。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志》、《军政》,这两部著作已经失传,但后世兵书中可以找到片断的引文,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并日趋统一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频繁的战争实践和军事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出兵家182家),使得军事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发展。军队的组织制度初步完善,战略战术原理走向系统,作战兵器也不断改良,许多军事家及兵书著作不断涌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春秋末期军事家孙子及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简介: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与孔子同代,生卒年月不详。因齐内乱投奔吴国,经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晋见吴王阖闾,献兵书,被吴王阖闾委以将军,经国治军,显名诸侯,助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其军事思想集

西方近代军事思想精髓

西方近代军事思想精髓 (1640年—1945年) 总体战:德国军事家和陆军上将鲁登道夫提出总体战理论。鲁登道夫认为无论对于敌人还是本国人民,总体战都应该是突然的不宣而战;总体战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造成必要的兵力和兵器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优势突然打击敌人;必须将主力用于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同时必须无情地打击敌国的工业目标和居民;总体战应当是闪电式的速战速决。总体战是一种全面战争的理论,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持续能力,打击敌国居民瓦解其战争意志。未来的局部战争无论输赢必须是短暂的,打一场旷日持久或断断续续的局部战争不如直接打一场速战速决的全面战争。未来的全面战争,消灭敌国的武装力量让敌人丧失战斗力,变更敌国的政权让其承认战败结束战争。如果不能变更敌国政权才摧毁其经济基础和打击敌国居民。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空军制胜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提出空军制胜论。杜黑认为以能够夺取制空权并利用它来击破敌人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抵抗的空军,可以不依赖于地面上所发生的一切而保证取得胜利;空军的主要作用是夺取制空权,主要力量是轰炸机部队;空军是一支无法防御的进攻性力量,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陆军和海军将退居次要地位;必须建立与陆军和海军并列的独立空军,建设民用航空作为空军后备;空军夺取制空权后,对敌国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目标进行集中轰炸,摧毁敌国物质和精神的抵抗,即可赢得战争的胜利。夺取制空权是一种不需要建立大规模的武装力量和不需要进行持久战争就能获得最大胜利的斗争方法。 信息化导弹战和智能化光速战都是一种不需要建立强大空军,不需要飞机本身有多么先进,也不需要进行持久战争就能获得最大胜利的斗争方法。无论是争夺战场主动权,还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归根到底都是争夺摧毁权,谁拥有摧毁权谁就能战胜敌人。确保摧毁的核战略就是双方都拥有摧毁权,都不敢轻举妄动。掌握制空权,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从空中摧毁敌人的权力。掌握制电磁权,实际上就是让敌人变成瞎子聋子,拥有从各个方面摧毁敌人的权力。 战争就是争夺摧毁权和生存权的军事行动。只要能摧毁敌人,保存自己就行。只要陆基信息化导弹战系统足够先进,没有一架飞机,同样可以战胜敌人。对于全球信息战系统,必须首先摧毁其信息化力量的核心——探测性天基力量(卫星),然后摧毁其机动能力的核心——空军,这样就足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如果要以防万一,则必须首先建立先进的陆海空天激光反导弹系统,然后同时摧毁其探测性天基力量和猎杀其所有核潜艇,随后同时摧毁其空军和其他核力量,最后扫灭残余的陆军和海军,变更其政权,赢得胜利。 坦克制胜 英国军事家富勒提出坦克制胜论。富勒认为大并集中使用坦克和航空兵,实施突然有力的突击,可迅速突破对方主要集团的防线,深入敌纵深,摧毁一个战备不足的国家;坦克是决定性的力量,必须改革军队,建设少而精的机械化部队。坦克制胜论是一种不需要广大人民参加,仅靠少量精锐的职业军队最大限度地使用新式武器就能取得战争胜利的理论。 空军制胜论和坦克制胜论都是典型的武器制胜论,夸大了武器对战争胜负的作用。但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理论都是典型的谋略制胜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武器对战争胜负的作用。谋略和武器是战争胜负的双核,西方近代的武器制胜论与中国古代的谋略制胜论相结合就是最完美的军事理论。 军队的战斗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X战略战术水平X军事训练水平 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的数量X武器装备的质量X战略战术的质量X军事训练的质量 战争就是人的谋略和人研制的武器之间的决斗。信息化导弹战系统是注入了谋略思想且受人

一、军事理论概述

一、军事科学概论 1、军事科学的定义: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知道战争的准备和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是在战争实践中形成起来的,并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之后,人们便以不同的方式总结战争经验,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知道战争,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特定范畴、内容丰富的军事科学。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或政治集团都有为其自身利益服务的军事科学。军事科学对于赢得战争和遏制战争具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战争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战争作为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社会现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暴力冲突,是人类战争的初始形态。进入阶级社会后,战争便成为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势,对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乃至人类自身的安危,都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人们总是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从事战争的研究,这就产生了军事科学。在人类战争之初,以生产工具为武器,参战者既是平时的生产者。随着战争发展,人们开始制造专门的兵器,修筑城堡,建立军事扈从对。随着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常备军,军队成为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军事成为国家事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条件下,军事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联系更加密切,用于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实现特定目的的军事手段逐渐增多,军事的范围和内容随之拓展。诸如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国防与军事设施的规划和建造,后备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以及裁军、军备控制、维护国家稳定的各种军事活动等,都属于军事范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战争与和平时交替出现的,但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活动总是在持续不断地进行,而战争始终是军事活动的中心。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军事活动的不断发展,是你军事科学的源泉和动力。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战争,就必然有军事科学。3、军事科学的任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及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指他的社会政治性质,如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或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或反民的战争。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如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持久战争和速决战争、核战争或常规战争,正规战争和游击战争等。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战争规律包括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是可以认识的。只要对上述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可以找出战争的内在规律。根据战争的内在规律,就可以对未来战争进行科学的预测。并根据不同的战争性质和规律,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战争指导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和实施。 4、军事科学的性质: 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一方面,军事科学以战争为研究对象,而战争有自己的内涵和规律,如战略的、战役的和战术的规律,等等。所以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另一方面,战争又是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敌对双方力量总较量,战争的准备于实施涉及各个方面,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往往先应

第一章第一节国防概述

《国防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有关国防概述的话题,接下来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对于国防概述的教学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导向。而我本次所选讲的国防概述选自胡金波、张政文主编的《军事理论教程》其中的第一章的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中国国防历史和启示。前两部分是对国防的大概的了解,第三部分则通过具体实践告诉我们国防的重要性。本节内容开启了军事理论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 (一)知识目标:解国防的含义和我国国防的兴衰,了解我国的国防建设政策和国防法规, (二)能力目标:能从我国国防的历史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目标: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难点:中国国防历史和歧视 四、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军事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课堂讲解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很少,只能鼓励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法: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同学们介绍国防的概况,只有单调的文字介绍的话,很容易使学生“游离“课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借助PPT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有关国防的图片外,当然在介绍图片的时候,也会配有我的详细解释,图文并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图片直观,为我的教学环节中的交流讨论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设置一定的情境,也是为解决教学重点“埋下伏笔”。 2、集体讨论法 不能仅靠直观教具教学,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影院”,有的学生会像一个过客似的,脑海中只是留下一个印象,还无法形成对此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谈论,并且集合小组意见,集思广益,发表意见,这样不仅是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分三个环节推进 (一)课前导入 在开始新课伊始,我在课件上出示《后汉书?孔融传》和《金文考录》中的

大学现代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

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A、2 B、6 C、24 D、32 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火力B、人才C、信息D、高技术武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5.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使人们长期从事 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华名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名族。在其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军事思想一直是一朵绚烂的奇葩。在此做一概述。 中国军事思想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 事思想。而近代军事思想又可以分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第一次国内革命之前为一个 阶段,从第一次国内革命到新中国建立为第二阶段。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为第三阶段。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 史时期。 ⒈萌生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军事 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伸张正义和保民。②治军上强调齐 众以律,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由于这一 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⒉形成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 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 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 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 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 发展。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 谋略。 ⒊充实提高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 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军事技术有新的进步,铁兵器种类增多,杀伤性能 有所提高;军事交通、筑城、造船也有较大发展。各朝军制多有所变革,武装力量体制基本 成型,大致由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部分组成,集权于皇帝。战争规模增大,时间延 长,区域范围广,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横渡江河作战、水上交战以及水陆配合作战较多。 汉代注重兵书的搜集整理,并将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这一时期 军事思想在继承先秦传统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运用,内容更加丰富,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度重视战略谋划在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表现出高超的 战略思想和决策能力。 国防指导思想呈现新的特点根据当时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及周边形势,秦朝修筑万里长城, 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限胡马之足"、以墙制骑、安边设防的思想。 ⒋系统完善时期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历经辽、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 明、清(前期)几个朝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系统完善。这期间,中央政权与北方民族 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较长时期处于并立状态,既争斗,又融合,中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军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较大的发展,统兵用兵之权高度集中。 以兵权高度集中为统兵建军宗旨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割据,大权旁落的历 史教训,力主兵权高度集中,战略思想更加丰富,在战略进攻上,北方各民族将帅普遍注意 发挥骑兵机动能力强、善于野战的特长,主张进攻速决,在战略防御上,南宋提出了依靠江 河,藩篱三层,扼守要点的点、线、面结合的设防思想。

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

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 篇一:军事理论感受及收获 军事理论课感想及收获 关键词:国防军事思想,伟人毛泽东 在接触军事理论这门课程之前,军事理论对于自己来说还停留在在常识性的了解与肤浅的认识上。在进入到大学之后,第一个学期亲历军训,而第二个学期更是由大学军事理论课程的先行者艾跃进教授传授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军事理论的重要性。 记得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艾教授严明的课堂纪律就让我们为之一振。而随后轻松自由却不缺乏纪律讲解又深深打动了我们。艾教授授课语言风趣流畅,在一个个颇富趣味的故事中对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让我们印象深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掌握军事国防知识和服兵役一样重要。“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快实现中华的腾飞。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统一。”“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变革发展。”“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请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韩国男性全民服兵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采取的高科技战争技术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防观念更为重中之重。 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也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军队之魂,战争之神。它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等内容。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具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源于实践,以反过来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发展完善。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1840年国门被强行打开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一批批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开眼看世界,借鉴外国军事思想,糅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所形成的关于军事问题的成系统的观点和理论。从1840年到189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成长的阶段;从1894年到192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阶段;从1924年到1949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起来。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家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革命战争的巨大熔炉,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们以丰富的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论证了战争的社会历史根源,明确区分战争的政治性质,揭示阶级社会战

争的阶级本质,阐发了战争的基本规律,并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建设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军事斗争纲领和作战方法。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它包含了一整套关于建设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并且包含了研究战争与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人民及其军队,运用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终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所有反动武装力量,建立并且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历史事实,充分显示了中国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着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发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大约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战国,发展于秦至清(1840年鸦片战争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哲理深刻,影响深远 中国军事思想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观察分析,宏观上具有一览群山的博大气概纵横联络的系统思想,言兵而不限于兵,而是将军事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心理、艺术等有关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血考虑。微观上的分析往往入木三分,深刻独到,发人深省。在战争观、安全观、建军思想、作战准则、方法与谋略等方面都有充满哲理与智慧的真知灼见。例如,《孙子兵法》归纳的: “道、天、地、将、法”战争五个取胜因素; “智、信、仁、勇、严”的将帅五项素质指标;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 “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着名论断;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精妙见解;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思想; 对计与战、力与智、利与害、全与破、数与胜、奇与正、形与隐、虚与实、动与静、迂与直、势与能等范畴的深刻分析,像金子虽历经千载而光彩依旧,被无数古今中外兵家名将作为座右铭。中国军事思想对当今世界军事领域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窥见一斑:美国根据“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建立’确保摧毁、确保生存”的核威慑战略;24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在1991年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中成了美军指挥官的必备之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了西方一些中高级军事指挥院校的常设课程,尽管他们开设此课的指导思想与我们不同。 二、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日本历史学家浅野先生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军事历史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事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以非战主义为原则,尽量通过外交和谋略活动,求得政治解决。第二个特点是在军事上力争把战争控制在局部并在短时间内结束”。“中国的兵学的价值是以政略性和道义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兵家的得意之处在于外交和谋略,其着眼点是极力避免诉诸武力”,“他们主要是以用兵的方略和讲究道义而闻名于世的”。也许是旁观者清,浅野先生对中国军事思想特点的概括,确有翔实的历史根据。以中国古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伟大的三位军事思想家孙武、孙明和毛泽东为例,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中国军事思想中的崇尚道义、追求和平的可贵之处。孙子把“道”也就是道义作为战争取胜的头一条因素,并告诫人们一定要慎重对待战争,战争关系到国家的“死生”、“存亡”,“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战国初期的《司马法·仁本》也提出“好战必亡”的着名论断。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孔明,在他运筹帷幄的戎马生涯中,始终以“据道讨淫”为宗旨,并指出,“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他的“七擒七纵”的杰作,充分表现出他那不图杀戮,只求安邦的思想。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段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毛泽东,始终把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种,坚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始终把战争作为消灭战争、实现和平的一种手段。 三、注重谋略,力求智取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而谋略思想在中国出现之早,受到重视的程度之高,施计用谋的着名战例之多,变谋论略的不朽着作之丰,足智多谋的古今将帅之众,却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中国军事谋略思想的产生与运用,可以溯源到远古的战争。黄帝、炎帝联盟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已经孕育着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商朝着名的鸣条之战,就已运用了离间计。周朝着名的牧野之战,是“兵家之祖”、“军事谋略的奠基人”吕望奇计良谋的杰作。此后,从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到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中国军事历史上运用奇妙方略的经典战例举不胜举。最早的战略名着《孙子兵法》首篇就言计,它明确指出:“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主张先计而后战。还在书中提出了旨在“全胜”、速胜、巧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系列至今还被反复引用的不朽的谋略思想。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在军事谋略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强调思危,未雨绸缪 进入中国军事思想宝库,人们会发现,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这一宝库中古今皆具的“通宝”。古代中国的战争相当频繁,因此,做好战争准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有极强的思危意识,都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军事理论基础题《军事思想》章节

《军事思想》章节 一、单选题 1、关于军事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A.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B.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C.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不能指导军事实践。 D.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的分类不正确的是(D) A.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B.按阶级属性划分,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C.按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划分,如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 D.按军事领导人划分,如毛泽东军事思想 3、那部著作属于外国古代军事思想著作(A) A.《高卢战记》 B.《共产党宣言》 C.《制空权》 D.《机械化战争论》 4、哪一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军事著作(B) A.《孙子》 B.《论持久战》 C.《司马法》

D.《六韬》 5、近现代西方军事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A) A.对先进主战武器的应用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的研究B.对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研究 C.对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研究 D.对近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研究 6、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什么为技术标志的(C)A.火药 B.机械化武器 C.核武器 D.信息化武器 7、对《孙子兵法》评价不正确的是(D) A.词约意丰,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 B.在军事哲理方面,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C.存有糟粕,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 D.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重要来源 8、对《战争论》评价不正确的是(C) A.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 B.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 C.是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顶峰之作 D.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之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倡导的新国家安全观。 新国家安全观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以发展共同利益为核心,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新型政治理念在国际安全的延伸和继承。 2、简述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构成的。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依赖于全民的强烈的国防观念。 3、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4、国家与国防的关系。 1,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5、现代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国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各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3,国防是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6、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1,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 2,军事思想是研究各门具体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 3,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7、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 8、简述《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1,重战、慎战、备战的思想。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4,“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9、简述近代中国主要的军事观点。 主要有:师夷长技,重整军备;依靠民众,积极备战;避敌之长求吾之短;以弃为守,诱敌入险。 10、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跟名战争具体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 2,是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指南。 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4,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12、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1,国际体系具有整体性。 2,国际体系具有有序性。 3,国际体系具有变动的不平等性。 13、国际格局的特征是什么? 1,稳定性。 2,整体性。 3,过渡性。 14、当前国际格局的特征? 1,复杂性。 2,斗争性。 3,曲折性。 15、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霸权主义。

军事理论 (2)

天津师范大学军事理论 1、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1、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总结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主要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2)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国防巩固的基石 (5)武器装备的优劣对国防的强弱、战争的胜负起重要作用 (6)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 3、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4、现代国防基本特点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质量建设的道路 (4)威慑作用的功能 5、现代国防的主要任务 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民武装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 7、我国的国防动员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1)进行动员决策 进行动员决策,是战争动员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实施了动员决策,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部门或领域才能相应地转入战时体制,进行动员的各项活动。

(2)发布动员令 动员令是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某些部门转入战时状态的命令。动员令的发布关系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命运. (3)充实动员机构 动员机构是指平时负责动员准备、战时负责动员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一旦实施战争动员,和平时期的动员机构无论在人力上还是物力上,都难以适应需要,必须及时调整和加强。 (4)修订动员计划 战争动员计划是实施战争动员的依据,修订战争动员计划一般是与实施动员机构同时进行。 (5)落实动员计划 落实动员计划是指计划见之于行动,实施战争动员的关键环节。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战争观,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人民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和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 9、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 10、21世纪中国国防根本任务是什么?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保持国家长期的战略稳定;创造有利于国家持续发展的战略态势。具体表现为: (1)抵御一切外来侵略,保障人民的和平劳动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2)坚决制止任何分裂国土的行为,确保最终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3)有效组织国家战略资源与正当权益包括合法的海洋权益 (4)支持国家以和平方式公正合理地解决与相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5)支持国家开展平等互利的国家交往,维护国家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与竞争 (6)粉碎一切图谋颠覆政权,制造社会动乱的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活动 11、军事思想是各种军事理论、军事原则的理论基础。对军队建设、作战行动和国防建设起根本性指导作用。 12、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战略形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后的安全构架已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以“冷战思维”处理国际事务,试图构建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构架 (3)近期积极因素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明显,对霸权主义有一定制约作用 (4)各主要国家已将军事战略的重点转移到应对地方冲突,在裁减军队的同时加快了质量建军的进程

军事理论要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论述类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 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结合现实谈谈我国周边环境及其特点 一方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继续得到改善,但另一方面,仍存在着各种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主要挑战:1.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 2.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 3.台湾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 4.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度我国的威胁增大。 5.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国防是支柱 1.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 2.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3.和平是相对的,和平时期加强国防建设为了实现威慑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4.现代国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 要点类 4.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 1.直接命中概率高2. 具有自主制导能力3. 作战效能好、经济效益高 5,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3)作战指挥体系将扁平网络化 6.什么是信息化战争? 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见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第一节 国防概述1

第一章国防教育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选择题(单选): 1.“国防”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一本书? A.《后汉书》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孙子兵法》 答案:A 2.“国防”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A.国家主权 B.国家内政 C.国家主体 D.国家领土 答案:C 3.台湾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什么问题? A.主权 B.内政 C.争议领土 D.遗留 答案:B 4.香港是在中英哪个条约中划给英国的?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5.钓鱼岛南沙问题是什么? A.领土争议 B.主权问题 C.人权问题 D.政治问题 答案:A 二.判断题: 1.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 (√) 2.台湾问题是否是国家的内政问题. (√) 3.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 4.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活动. (×) 5.中国的国防属于自卫型. (√) 三.选择题(多选): 1.古代最早的防伪手段有下面哪几个? A.石墙 B.城楼 C.石柱堆 D.设岗 答案:A B 2.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防基本类型的有哪几个? A.扩张型 B.自卫型 C.联盟型 D.中立型 答案:A B C D 3.国防的要素有下面哪几个? A.国防的主体 B.国防的形式 C.国防的目的 D.国防的结构 答案:A B C

4.广义的领土指的是下面什么? A.领陆 B.领海 C.领空 D.领岛 答案:A B C 5.国防的目的是什么? A.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 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C.保卫国家的经济发展 D.保卫国家的人民和平 答案:A B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 奇葩。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 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 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 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 形成发展主要成就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 争指导的理性原则; 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 其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 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 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 《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 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 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 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 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 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 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 最高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