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

茶与酒文化

一、选择题

1.茶的故乡在(B)

A日本B中国C印度D巴西

2. 《茶经》的作者是(A)

A陆羽B神农氏C有巢氏D共工氏

3.《茶经》中记载茶的名子除了“茶”以外还称为(ABCD)

A槚B蔎C茗D荈

4.茶在我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饮品(D)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5.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D)

A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

6.传说中,茶被发现是基于它的哪种功效(B)

A贡品B药用C食用D饮用

7.从制茶工艺角度看,红茶区别与其他茶的最主要特征是(A)

A深度发酵B萎凋C揉捻、D干燥

8.红茶与绿茶的区别有哪些(ABCD)

A制作工艺B茶叶形态C茶汤颜色D饮用口感

9.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是(D)

A红茶B黑茶C花茶D绿茶

10.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的红茶是(A)

A祁门红茶B大吉岭红茶C锡兰高地红茶D阿萨姆红茶

11.绿茶具有的特点有(ABCD)

A香高B味醇C形美D耐冲泡

12.绿茶制作工艺经过的过程(A)

A杀青-揉捻-干燥B发酵-揉捻-干燥C杀青-发酵-干燥D杀青-干燥-压缩

13.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ABCD)

A炒青绿茶B烘青绿茶C蒸青绿茶D晒清绿茶

14.炒青特点: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较强,炒制杀青主要包括(ABCD)

A长炒青B圆炒青C细嫩炒青D扁炒青

15.白茶我国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精品。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

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的种类有(ABCD)

A银针B白牡丹C贡眉D寿眉

16.青茶也称乌龙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下列哪个省不是乌龙茶主要产地(B)

A福建B浙江C广东D台湾

17.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其鲜叶制成青茶质量最佳。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品质最好的产于(A)

A福建安溪县B福建福鼎C福建崇安D福建政和

18.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芽茶和黄大芽茶。黄茶属于部分发酵类,制作方法与绿茶相似,具有绿茶的特点。黄茶与绿茶加工相比,多了一道什么过程,是区别于绿茶的重要标志。(B)

A发酵B闷黄C杀青D干燥

19.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冲泡有“三起三落”之称,产于(A)

A湖南B江苏C江西D安徽

20. 黑茶的加工过程与黄茶大致相似,但其原料多采用粗老的茶叶,发酵时间往往较长,因而制成的茶叶色泽乌黑或呈褐色,故称之为黑。。主要品种有(ABCD)

A云南普洱茶(黑茶中的名品)B广西的六堡茶C湖南黑毛茶D湖北老青茶和四川边茶

21.茶叶种类上属于再加工茶是(C)

A红茶B青茶C花茶D绿茶

22.在两晋、南北朝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俗进入日常活动,加之文化雅士将其升华,茶从简单的饮品被赋予了文化品味,中国茶文化在此阶段属于(A)

A萌芽阶段B现成阶段C盛行阶段D高度发展阶段

23.自<<茶经>>问世后,茶文化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可谓“比屋皆饮”,家家饮茶。茶道盛行于(A)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4.民间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寻常百姓的礼仪美德。开始于(D)A唐朝末年B宋朝末年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

25.名山产名茶一说主要是因为茶树生长的条件需要(ABC)

A温暖、雨量充沛、湿度较高B酸性土壤C弱光照D生长周期长

26.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何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A)

A狮峰B龙峰C云峰D虎峰

27.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产地位于(A)

A江苏太湖之滨B江西鄱阳湖畔C湖南洞庭湖畔D安徽巢湖畔

28.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

除毛峰外,还有(ABCD)

A休宁的“屯绿”B太平的“猴魁”C歙县的“老竹大方”D祁门红茶

29.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出产的中国名茶是(B)

A庐山绿茶B庐山云雾C庐山毛峰D庐山红茶

30.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质最佳。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什么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C)

A食用B饮用C入药D观赏

31.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传统名茶,有诗赞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是指的。(B)

A洞庭春B君山银针C碧螺春D洞庭云雾

32.在《茶经》中把光州茶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定论。光州茶是指(A)

A信阳毛尖B淮南绿茶C信阳毛峰D六安瓜片

33.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十八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喜爱,曾有美誉为(A)A百病之药B茶中精品C中国名茶D东方神迹

34.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铁观音因其什么功效在日本和东南亚广受欢迎。(D)

A助消化B有利睡眠C舒筋活络D健身美容

35.创制于1875年,以工夫茶为主,采摘、制作均十分严格,产于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一带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是(C)

A黄山毛峰B休宁的“屯绿”C祁门红茶D太平的“猴魁”

36.茶叶好坏,从色、香、味、形鉴别,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ABCD)

A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B香气C叶片D茶汤色泽

37.茶叶的保管应该要(ABCD)

A适宜的温湿度B隔氧C避免光照D无异味场所

38. 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名称是(B)

A盖碗茶B大碗茶C早市茶D下午茶

39.古往今来中国关于饮茶有不少佳作都影响深远,其中谁的茶诗堪称千古绝唱(D)

A钱起《与赵莒茶宴》B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C赵佶《大观茶论》D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40.《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写到茶的沏泡、品饮技艺,以及茶诗、茶赋与茶联等,其中谈及茶事的有近处。可谓是“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B)

A 400

B 300 C200 D 100

41. 他因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是西晋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传说他个子矮小、其貌不扬。其人豁达洒脱,放浪形骸,不拘礼俗,积毕生之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他是(D)

A曹操B杜康C阮籍D刘伶

4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借着酒兴时的传神之作。全文共325个字,其中的“之”字就有个,但每个“之”字的笔势各异,神韵不同,可说是“万象齐赴,姿态独绝”,等到他酒醒之后,自己也大吃一惊。事后,他曾多次再重写《兰亭集序》,但都写不出那样的意境。(B)

A20 B19 C18 D17

43.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在他的劝酒诗中,以《劝酒十四首》最为有名,在六十七岁时,写下了《醉吟先生传》。他是(D)

A李白B杜甫C王安石D白居易

44.《饮中八仙歌》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的作者是谁?(B)

A李白B杜甫C王安石D白居易

45.伟大的诗人李白,有诗句“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被称为“诗仙”、“酒仙”。为了称颂这位,古时的酒店里,都挂着的什么招牌,流传至今。(AD)A太白遗风B太白酒家C太白在此D太白世家

46.李清照留存到今天的词作中有与饮酒有关。她常常以酒助兴赋诗、抒闺阁之愁、寄思夫之愁、消亡夫之痛、浇国仇家恨等。(D)

A17% B30% C40% D50%

47.目前比较通行的传说是中国造酒的起源有(ABCD)

A杜康造酒B仪狄造酒C上天造酒D猿猴造酒

48.公元前13世纪—12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什么酒,已有了饮酒习惯。(B)

A白酒B黄酒C啤酒D葡萄酒

49.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黄酒美称的是(B)

A女儿红B五月红C会稽山D绍兴黄酒

50. 白酒是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得到的酒度较高的蒸馏酒。据考证,中国人何时发明了白酒。(D)

A西周时期B西汉时期C三国时期D南宋时期

51.葡萄酒和啤酒均为“舶来品”。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进什么酿造工艺,唐贞观十四年再度引进酿造法。(D)

A白酒B黄酒C啤酒D葡萄酒

52. 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啤酒厂,1904年,中国人自建啤酒厂名为(B)

A盛京啤酒厂B东北三省啤酒厂C哈尔滨啤酒厂D大连啤酒厂

53.刚开始时,人们是伏地而饮,手捧而食。但随着人类智力的提高,懂得选取身边的兽角、硬瓜、果壳来做简单的加工,成为最早的酒器,这可从文字上得到印证。所以过去的酒具都带有一个字旁(D)A瓜B酉C户D角

54.中国最初的酒字写成“酉”。中国人创造了许多以“酉”字作意符的形声字,下面哪些字都与酒有关:(ABCD)

A“酣”B“酗”C“酌”D“醇”

55.关于酒别名有:(ABCD)

A“杯中物”B“扫愁帚”C“钓诗钩”D“狂药”

56.在蒸馏白酒中,大约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2%是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能决定着白酒的不同风格和质量。白酒刚造出来以后,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需要靠勾兑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调整酒度. 勾的意思是(D)

A加水B加稥C蒸发D不同的酒混合

57.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其中茅台酒为(A)

A酱香型白酒B浓香型白酒C清香型白酒D米香型白酒

58.黄酒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利用酒药、麦曲或米曲所含的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酿制而成的,酒精浓度一般在(C)

A5%~10%之间B7%~12%之间C15%~18%之间D20%~28%之间

59.传统工艺黄酒分为(ABC)

A淋饭酒B喂饭酒C摊饭酒D加饭酒

60. 经过过滤除菌的啤酒为(C)

A纯生啤酒B熟啤酒C鲜啤酒D 扎啤

61.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含量不低于的饮料酒称为葡萄酒。(D)

A15% B12% C9.5% D8.5%

62.葡萄酒按酒的颜色分类(ABC)

A红葡萄酒B白葡萄酒C桃红葡萄酒D干白葡萄酒

63.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形之美,堪为世界之冠。商周时期酒器尤为复杂,其中不包括(D)

A盛酒器B煮酒器C饮酒器D分酒器

64. 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汉唐时期极盛,宋代以后,逐渐衰落下去,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D)

A划拳B对诗C猜谜D投壶

65.关于喝酒儒家讲究“酒德”两字。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中国古代酒德报括:(ABC)

A量力而饮B节制有度C饮酒不能强劝D让客人多喝

66.酒在一年当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在传统节日方面,清明节喝酒为(D)

A春酒B团圆酒C雄黄酒D不受限制

烹饪养生文化

1、烹饪作为食用成品的加工活动,在各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相应的烹任设备、炊事用具等,这是指烹饪的( A )特点。

A.技术性

B.科学性

C.文化性

D.艺术性

2、烹饪是对食物原料的加工制熟活动,其中蕴涵了大量的知识体系,这是指烹饪的( B )特点。A.技术性

B.科学性

C.文化性

D.艺术性

3、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食结构,其中“五果”是指( A )。

A.李、杏、枣、桃、栗

B.李、杏、蕉、桃、栗

C.李、杏、蕉、橘、柿

D.李、杏、枣、桃、柿

4、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食结构,其中“五畜”是指( D )。

A.牛、羊、猪、鸡、鸭

B.牛、羊、鹅、鸡、鸭

C.牛、羊、兔、鸡、鸭

D.牛、羊、猪、鸡、犬

5、在食物原料选择的方法上,烹饪过程中常用的是( A )。

A.感官鉴定法

B.理化鉴定法

C.生物鉴定法

D.其他鉴定法

6、在保藏中,能使食物原料提高渗漏压,降低水分活性,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从而防止腐败变质的保藏方法是( C )。

A.低温保藏B.干藏C.腌渍保藏 D.烟熏保藏

7、对食物原料进行杀菌、杀虫、酶活性钝化等处理后进行保藏,主要用于如粮食类、薯类、花生等的食物原料的保藏方法是( D )。

A.低温保藏B.干藏C.腌渍保藏 D.辐射保藏

8、通常在原料的表面切割成某种图案条纹,受热后收缩或卷曲成花形,这种刀工技艺是指( B )。A.斜刀法 B.剞刀法 C.直刀法 D.平刀法

9、在烹饪刀工技艺中,能使原料具有平滑、宽阔、扁平的特点的是( D )。

A.斜刀法 B.剞刀法 C.直刀法 D.平刀法

10、下列不属于液态介质导热制熟的方法的是( C )。

A.白焯B.氽溜 C蒸馏 D.炸烹

11、下列不属于气态介质导热制熟的方法的是( D )。

A.蒸馏 B.烤烘 C.烟熏D.焖

12、下列关于山东风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山东菜的口味极重纯正醇浓,咸、鲜、酸、甜、辣各味皆有,很少有复合味。

B.山东名菜有糖醋黄河鲤鱼、油爆双脆、九转大肠等。

C.山东菜善于制汤、用汤,常用制好的清汤、奶汤加入山珍海味鲜蔬杂货中。

D.山东取料以羊肉为主而以羊、猪合烹为常见,菜肴以热烫炙口、酥透人味而著称。

13、下列关于山西风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山西风味的基本味型,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

B.山西风味,具有油大色重,口味咸鲜偏酸

C.山西民间以“十八碗”为代表,盛行经济实惠的蒸菜

D.山西大厨炒菜不过油,不换锅,芡汁现炒现兑,急火短炒,一锅成菜

14、下列关于珠江流域的两广风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广东菜肴的质味重视配套,要求有香、酐、脆、肥、浓之分

B.客家菜,用料以肉类为主,口味偏咸,注重酥香浓厚,乡土气息浓郁

C.广西风味,主要由桂北菜、桂东南荣、滨海菜和民族菜,四个流派组成

D.“炸虾枣”、“红炖鱼翅”、“烧雁鹅”、“马蹄泥”、“豆酱鸡”是桂北菜肴的代表

15、在菜肴色系中,能给人以素洁、软嫩、清淡之感,被他色映衬时,则给人以鲜美的味觉启示,通常是( A )。

A.白色 B.红色 C.黄色 D.绿色

16、在菜肴色系中,会损害味感,但运用得当能给人以淡雅、脱俗之趣,是( B )。

A.白色 B.紫色 C.黄色 D.绿色

17、在下列菜肴香味搭配中,合适的搭配是( A )。

A.鲜花香气馥郁,多配甜食、洒露汤羹

B.葱、椒、姜、桂之香,多配瓜果

C.酒糟之香醇浓,多配五谷糕饵

D.薄荷龙脑之香,多用于腥物

18、在下列菜肴香味搭配中,不合适的搭配是( A )。

A.白芷之香,宜配豚蟹

B.油脂乳酥之香,多用于热烹之食物;

C.茵香、丁香,多与冷冻、水晶类莱希配伍;

D.蒜薤之香,宜配重腥等。

19、下列有关菜肴的酸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酸味是由氢离子刺激味觉神经引起的感觉

B.含酸味的调料主要是醋、番茄酱和柠檬汁等

C.适当食用酸味,可刺激胃口,增加食欲,并有去腥解腻、提味爽口和分解原料中钙质的作用。D.酸味一般可独立呈味

20、下列有关菜肴的辣味,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辣味是辛辣物质作用于口腔中的痛觉神经和鼻腔黏膜而产生的灼痛感

B.辣味具有增香、解腻、压异味、增加食欲的作用

C.无论热辣味(火辣味)还是辛辣味都可作用于鼻腔

D.辣味的原料主要有辣椒、胡椒、生姜、芥末等

填空题、名词解释:本部分比较难出,暂时没有。

简答:

1、简述烹饪对人类的意义。

答:人类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把可食原料用适当方法加工成卫生、安全、营养、具有

美感的食用成品的活动。

2、简述烹饪的特点。

答:技术性、文化性、科学性、艺术性(适当解释)

3、简述中国菜点烹制技艺。

答:在原料使用上,具有用料广博、物尽其用的特点,注重辨证施食,讲究荤素搭配、性味搭配、时序搭配;

在刀工上,具有切割精工、刀法多样的特点,常常是基本刀法与混合刀法并重,切割而成的原料形态多为丝、丁、片、条等小巧型,有利于满足快速成菜和造型美化等需要;

在加热制熟上,具有用火精妙、烹法多样的特点,擅长以液体为介质传热的烹饪方法,如炒、爆、蒸、炖、焖等;在调味上,具有精巧与多变的特点,重视加热过程中的调味,特别强调味型的丰富与层次;

在菜点的造型与美化上,强调意境美,装盘讲究繁复、秀丽,常刻意通过细致入微的拼摆、雕刻装饰、点缀菜点,并且非常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以此构成美妙的意境。

4、简述常用的蔬菜分类。

答: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低等植物蔬菜类。(适当举例说明)

5、简述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

答:即感官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和生物鉴定法。(适当展开)

6、烹饪原料有哪些保藏方法?

答:食物原料常用的方法有低温保藏、干藏、脯渍与烟熏和辐射保藏等方法。(适当展开、举例说明)

7、简述中国烹饪调味的基本原则。

答:因料调味:“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

因地调味:“一方水土养—方人”;“南甜、北咸、东淡、西浓”。

因时调味:夏季/秋冬

因人调味:“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

8、简述中国烹饪中制熟方法。

答:热制熟方法(一是固态介质导热制熟的方法、液态介质导热制熟的方法、气态介质导热制熟的方法)

非热制熟方法包括四类:发酵制熟的方法、化学剂制熟的方法,、凝冻制熟的方法、调味制熟的方法。

9、简述四川风味及其代表菜肴。

答:川菜味型丰富,无与伦比,其复合味型有23种之多,且各有变化;辣椒,为川菜厨师运用得淋漓尽致;川菜在烹调方法上,讲究刀工和火候;炒菜不过油,不换锅,芡汁现炒现兑,急火短炒,一锅成菜。

代表菜肴有“竹荪肝膏汤”、“虫草鸭子”、“清蒸江团”、“开水白菜”、“家常海参”、“推纱望月”。

10、简述湖南风味及其代表菜肴。

答:湖南风味,以湘中、湘南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三种风味为代表。

湘中、湘南地区风味,是以长沙、湘潭、衡州为中心,其特点是用料广泛,制作精细,品种繁多,口味注重鲜香酥软,擅长煨、炖、腊、蒸、炒等技法;

洞庭湖区的菜肴,以烹制湖鲜、水禽见长,多用煮、烧、蒸的制法;

湘西莱,擅长烹制山珍野味和各种腌制品,有浓厚的山乡风味。

湖南名菜有“腊味合蒸”、“麻辣仔鸡”、“清炖牛肉”、“酱汁肘子”、“冰糖湘莲”、“荷叶软蒸鱼”、“蒸钵炉子”、“红烧寒菌”、“湘西酸肉”等。

11、简述中国烹饪中菜肴配色的依据和原则。

答:同类色菜点组配:采用“顺色配”的方法,即将具有相近色彩的原料组配成一个菜点。

对比色菜点组配:采用“花色配”或“异色配”的方法。

互补色菜点组配:在色相环直径相对应的180度两端,互为补色,又叫对色或余色。在色光上,只要这两种色光混合会得到白光的即为互补色;从颜色上讲,凡两种混合得黑色的亦为互补色。12、简述中国烹饪中菜肴的命名方法。

答:(1)根据菜肴的原料,包括主料、佐料、调料,给这道菜命名。(2)根据烹调方法命名。烹调方法直接关系到菜肴的质量,关系到菜的色、味、形等,根据烹调方法命名,可以反映一道菜质量方面的特点。(3)借用相关的人名或地名来命名。可以反映出菜肴的起源,适用于烹调有特色或具有地方色彩的菜肴。(4)根据菜的色、香、味、形来命名。突出了菜肴、的显著特点,形象鲜明,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具有较好的吸引顾客的效果。(5)寓意性的命名。

论述:

论述中国烹饪思想及其对中国烹饪实践的影响。

答:在饮食思想上,由于中国哲学讲究气与有无相生,在文化精神上形成了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注重模糊等特色,使得中国人在烹饪科学上产生了独特的观念:

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念、食治养生的营养观念与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强调饮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食用养生与审美欣赏的和谐统一,讲究饮食品的色、香、味、形、器与养协调之美,既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即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食功

一、简答题:

1、简述饮食文化的内涵和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1)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2)研究内容: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前提:原料、器具),吃什么(对象:具体肉、蛋、果蔬),怎么吃(方式:生吃、熟吃,用筷子、用手、用刀叉),吃了以后怎样(结果功能:有益健康、有害健康)等等的学问。

2、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

1)本味主张

2)饮食疗疾

3)饮食养生

4)孔孟食道

3、建设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性

1)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

2)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

3)肴馔制作的灵活性

4)多区域文化的通融性

5)彩的饮食习俗

4、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情趣。

中国饮食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色、香、味、形、质、意六个基本方面,这六个方面付诸人的各部分感官,并构成了中国菜点品尝与审美的全方位和多角度。

5、简述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1)食药一体的营养观

2)天人相应的整体食疗观

3)药攻食补论

4)调理阴阳的营养观

5)辨证施膳

6)食疗的宜和忌

6、简述中医食疗与健康养生的内涵

1)品种繁多内容丰富

2)辨证(质)施食以食疗疾:据食物性、昧、功效、分类与宜忌行饮食调护;据病症辨证行饮食调护指导;药食同源,相须相辅行饮食指导

3)预防为主滋补强身

食礼

一、选择题

1、“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句话出自( B )。

A.《论语》

B.《礼记》

C.《仪礼》

D.《周礼》

2、现代赴宴中的入座礼应该是( C)。

A.右入右出

B.右入左出

C.左入左出

D.左入右出

3、现代宴会中入座后不正确姿势是( B )。

A.脚踏在本人座位底下

B.手肘靠在桌子边缘

C.手自然平放于大腿

D.正式用餐还未启动时不随意翻动桌上的碗筷

4、在中国比较正确的上菜礼应该是( C )。

A.汤-凉菜-热菜-主食-点心-水果

B.凉菜-主食-汤-热菜-水果-点心

C.凉菜-热炒-大菜-汤-主食-水果

D.水果-凉菜-汤-热炒-主食-点心

5、对下面汉代画像石中的饮食情景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天气炎热所以席地坐在地上

B.画中饮食是一种“合食”现象

C.汉代主要用大匕来取食和进食

D.高椅在汉代还未出现,故跽坐而食

6、下面左右图分别是唐代壁画《野宴图》和《宴饮图》(甘肃敦煌473窟),两图描绘的都是多人在一张长桌前准备进食的场面,每人面前都摆着匕和箸。对此论述正确的是( A )。

A.匕和箸共同成为了唐时期饮食的重要食具

B.匕和箸的共同使用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C.画中饮食情况说明唐代已经广泛流行“会餐”

D.匕和箸只是偶尔使用,唐朝仍然保留了孔子时期“抓饭”的传统

7、我国古代由分食到合食转变的时间大致是(C )。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我国由分餐到合食转变的最终形成是在( D )。

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关于我国现代宴饮的餐座和座次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B )。

A.靠近主人为尊,里为尊 B.左为尊,面门为尊

C.右为尊,面门为尊 D.中为尊,右为尊

10、关于下图中的饮食礼仪,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右边女士不应将脚到过长的位置

B.左边女士的做法完全正确

C.右边女士的做法完全正确

D.两位女士不应相互对望

11、司马迁《史记·宗微子世家》有记载:“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此段记载中关于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商纣时期象箸已经被普遍使用

B.商朝已有大量象箸、玉箸和金银箸

C.商朝时期的象箸只作为玩赏之用

D.我国商纣时期已经出现了象箸

12、下述不属于筷子使用的禁忌的是( A )

A.用前对齐、各指配合、拿法各异

B.品箸留声、交叉十字、当众上香

C.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品箸留声

D.乾坤颠倒、定海神针、泪箸移珠

13、关于筷子的使用,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A )

A.合食中推荐使用双筷 B.应该更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筷子使用可以随心所欲 D.筷子在饮食中可有可无

14、关于我国饮食发展阶段,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D )

A.产生之处就是生熟食共同出现 B.生食-熟食-生食

C.熟食-生食-熟食 D.生食-熟食-多样化的烹饪

15、关于我国饮食发展阶段的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B )

A.陶烹期-火烹期-铜烹期-铁烹期 B.火烹期-陶烹期-铜烹期-铁烹期

C.火烹期-陶烹期-铁烹期-铜烹期 D.火烹期-铜烹期-陶烹期-铁烹期

16、一日三餐的定制大致在( A )时期为民间普遍采用。

A.汉 B.唐 C.明 D.清

17、重要节日喜吃年糕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C )。

A.蒙古族 B.赫哲族 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18、泡菜在我国( B )民族最为普遍与知名

A.蒙古族 B.朝鲜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19、囊是我国( A )区域少数民族的特色食物。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20、奶酪食品在我国( C)区域的少数民族饮食中最为常见。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1、烤羊肉或烤全羊在我国( A )区域少数民族中极为常见。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22、一般来讲,最不可能成为节日起源的因素是( D )

A.天文历法 B.原始崇拜 C.特殊纪念 D.个人爱好

23、“破五”这个说法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A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国庆节

24、以王安石巧对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故事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B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5、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传说,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C )。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26、“把酒赏菊”“便插茱萸”最有可能说的是我国( D )的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27、我国南方地区流行吃青团的节日是(B)

A.春节 B.清明节 C.中秋节 D.腊八节

28、主张素食是以下四大宗教中(D)的饮食习俗。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29、斋戒通常是(A)的饮食习俗。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30、火鸡是(C)在其重要节日的必要且重要的食物。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单项选择题:

1.西方饮食文化中,女主人的位置一般在(C)。

A.男主人的右侧

B.第一主宾夫人的左侧

C.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

D.背靠门离门最近的

2.西方哲学理念与处事方式对西方饮食文化影响深远,下列哪项不属于西方哲学观念的(C)。

A.以人为本

B.个人主义

C.理性主义 C.天人合一

3.西餐往往包括①餐酒、②蔬菜和汤、③甜点和咖啡或茶、④主食,一般遵循(B)上菜顺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③②

4.西餐就餐过程中,如果要略作休息,人们一般会(A)。

A.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

B.刀叉交叉置于盘子中央

C.刀叉整齐置于盘子左侧

D.刀叉整齐置于盘子右侧

5.正式就餐场合,男士着装可以选择(B)。

A.高档名牌便服

B.西装并佩戴领带或领结

C.职业服饰

D.无所谓

6.西方就餐时,餐巾一般会(D)。

A.塞入领口

B.垫在盘子底下

C.放在盘子一侧,以便擦拭

D.盖在膝盖以上双腿部分

7.西餐中的主菜往往是(C)。

A.汤类

B.面包等面食

C.牛排或羊排等肉类

D.蛋糕等甜品

8.在西方,下列哪种情况,就餐人必须支付消费(C)。

A.麦当劳等快餐厅就餐

B.就餐人由主人邀请赴餐厅就餐

C.就餐人邀请朋友在餐厅就餐

D.飞往欧美国家的航班上就餐

9.黑森林火腿是哪个国家的名菜(A)。

A.德国

B.英国

C.挪威

D.美国

10.伏特加是哪个国家的名酒(B)。

A.美国

B.俄罗斯

C.德国

D.英国

简答题

1.简答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之处。(10分)

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2分)。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3分)。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又与西方饮食文化密切相关(2分)。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3分)。

2.结合现实,回答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10分)

饮食结构上,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人吃的菜蔬种类繁多。在

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分)

材料使用上,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2分)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中国人就此持有异议。(3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2分)

3.结合现实,简要回答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10分)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2分)。

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2分)。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2分)。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2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2分)

论述题

1.论述中西饮食观念差异(20分)

“泛食主义”与“食用主义”的差异。(2分)

在中国,“吃”不仅仅是“吃”,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一事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民以食为天”的这种思想,也被很多学者称为“泛食主义”。饮食,在国人心中不止是一种对“胃”与“味”的满足,它亦溶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精神世界挂钩。(3分)

而在西方人眼中,“吃”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他们更多看中的食物可以提供的营养及那能量。可见比起中国的“吃”,西方的吃只是停留在生存交际方面,没有赋予更多样而深远的含义。(2分)“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2分)

中国人受儒道两教长期的影响,追求“仁”“爱”,想要创造的是个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集体主义”。在宴饮时,中国人也喜欢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敬酒聊天,欢声不绝于耳,而且共同享受桌上的菜肴。一片其乐融融之景象。(3分)

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他们的主导价值观,相对中国的而言,是“个体主义”。他们吃饭的时候,多数是每人各有一小份食物,不是像中国人一样从桌上的大盘里夹菜喝汤,而且一般是和坐在隔壁的人说话,声音较小,不似中国式的满桌交谈。结伴出去吃饭是也是AA制。(2分)

“讲排场”对”随意简单”(2分)

“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加之中国人好面子,就会觉得请客关乎面子问题,讲究排场是必要的。一般正式的宴请时要上七八道大菜,不包括之前的零嘴及收尾时的甜点汤饮在内。菜色越多,品质越好,就越是显示出主人的好客及身份。当然这种情况下,很多食物是吃不完的(2分)

而西方人没有这样的面子观念。他们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2分)

2.结合现实,谈谈中西方饮食内容上的差异(20分)

中国饮食“求精美”,而西方更侧重于“营养重均衡”。(3分)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见中国人极重视食物的口味。中华料理内容丰富,有诸多菜系及流派,其中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为代表(2分)。可见,国人对料理有“精”的追求。孔子也曾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也是人们对食材精品意识的体现。同时,还要色香味俱全,这是“美”的要求。国人在追求味蕾的满足的同时也重视对才的外观及颜色的搭配效果(2分)。

比起重精美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更讲究营养均衡。西方人对食物的味的要求没有很高,在他们看来,饮食是为了生存及健康。他们注重的是食物中维生素,蛋白质,卡路里等的含量(2分)。所以在西方国家的食品上都有明确表明歌成分及其比重,在菜单上也会标注菜肴的成分及重量。我们吃的自助餐中,就会表明牛排的分量。他们在下厨时常用有刻度的量杯,秤等厨房用具来对食材的量进行度量。西方人基本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在吃上面(2分)。

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3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2分)。

(与现实结合程度4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饮食文 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他在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历史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阶段。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继承与发展 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法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又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行为层次,包括烹调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出现了这么四个高峰:大约1万年前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新的谋生手段,告别了单纯依赖自然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大约50个世纪,创造出相当灿烂的原始饮食文化。约在4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区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经历商朝和周朝,统称“三代”,约延续了16个世纪,成为古代东方鼎盛的奴隶制国家。三代在原始社会丰厚的食料生活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进行国土开发,在黄土高原、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片片以犁耕农业和沟渠工程相结合的井田,那时大抵能亩产一石,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稳产高产田,初步奠定了大农业的基础。三代出现了较系统的烹调理论,反映了认识食料的一定深度和广度,以及膳食制造业的成熟;对饮食卫生、保鲜与食疗等,都已积累了成套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从战国到南北朝,约经历了10个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向上发展时期。在这段历史最繁盛的汉代,除了保持黄河流域的垦区外,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饮食习惯健康调查问卷

大学生饮食习惯与饮食习惯健康调查问卷 欢迎参加本次答题Q1: 你是男生还是女生?男 女 Q2:你所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Q3:你有每天都吃早餐的习惯吗 有,基本上每天都吃 视情况而定 偶尔吃 基本不吃早餐 Q4:你是否喜欢吃牛奶、鸡蛋、水果? 很喜欢,每天都会吃 一般,有就吃,不会特意去吃 不喜欢,基本不吃 Q5:你认为一天喝多少杯水为健康? 1~3杯水 4杯水 5~7杯水 8杯水 Q6:你经常吃方便面并且以此代替正餐吗?经常吃,并且经常以此代替正餐 经常吃,但不以此代替正餐 偶尔吃,视情况而吃,但是不常吃 不吃,我基本上不吃方便面Q7: 你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吗? 定时定量 定时不定量

定量不定时 不定时不定量 Q8:你觉得路边摊怎么样? 大家都吃,没问题 喜欢吃,并且经常吃 不卫生,少吃 强烈反对路边摊 Q9:你是否有经常去校门对面聚餐或者宵夜的习惯?是的,经常去 偶尔,有组织聚餐的时候才去 不去,从来不去宵夜或聚餐 Q10:你是否有,或者有过为了减肥而节食的想法?是,有此类想法并实施过或正在实施 有想法,但是并未实施过 没有过这类想法 没有,并且抵制这种想法,认为其不健康 Q11:你是否挑食? 是 否 Q12:你是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饮食和饮食习惯?会,心情好吃多点,心情不好少吃或不吃 有时候会,视心情而定 不会 Q13:你是否有抽烟跟饮酒的习惯? 有抽烟跟饮酒的习惯 有抽烟但没有饮酒的习惯 有饮酒单没抽烟的习惯 没有抽烟也没有喝酒的习惯Q14: 你是否有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的习惯?有, 感觉好喝,经常喝 没有这个习惯,但偶尔喝 从不喝碳酸饮料 Q15:你是否有喝咖啡的习惯? 有,经常喝,提神醒脑 偶尔喝 没有,不喝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本科生论文 题目过年吃饺子的寓意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_年级2013级_ 指导教师 2016 年 5 月 22 日

过年吃饺子的寓意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方政指导教师:吴正云 摘要:饺子,因为饺子里又有面又有菜,而且吃起来很随意,是倍受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面食,也是我国人民欢度新春的传统美食,尤其是北方,人们习惯于过年包饺子。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民间流传着“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初六捏面团,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饭,十一十二八宝粥,十三十四汆汤丸,正月十五元宵圆。”现在每逢在春节来临前,政府领导人都会指示,让每位穷人和五保户都能在农历除夕吃上饺子。可见饺子在北方人心目中位置重要。 关键字:年夜饭饺子 正文 饺子,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民间俗话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饺子的习惯。老年人过去常说,好吃莫如饺子,舒坦莫如倒着(睡觉),饺子就酒,越哈(喝)越有。就饺子的馅来说,大致可分为荤,素两种;各种肉馅,海鲜馅,蔬菜馅,肉菜合馅,野菜馅,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白菜猪肉馅、韭菜猪肉陷、芹菜牛肉馅,牛肉馅或羊肉馅,以及虾米、海参、鱼(或鸡蛋)的三鲜馅及韭菜鸡蛋馅,还有苋菜和肉馅的,煮出来也是鲜红的颜色,很好看,口味也很鲜美!据民间传说,之所以叫“和”面,是取“和和美美”之意。将一个个小面团擀成圆圆的饺子皮,叫作擀皮。擀出的饺子皮是圆的,即寓意“团团圆圆”,这种团圆象征着亲人间血脉的融合。看着一个个圆圆的饺皮想想其美好的寓意,令人为之心动实属必然。饺子的烹熟方法多用水煮,蒸,汤饺、烫面饺和煎饺。过去三十晚上家家都要剁馅儿,剁得越响生活越红火,是三十晚上一道特殊的交响乐。 前几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当被问到为何走上文学之路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想一天三顿都能吃到猪肉饺子,因为当时的作家相对工资较高,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我们这代人能体会莫言说这些话时心中对饺子的那种渴望。 饺子原名“娇耳”、,饺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饺子,被称为“汤中牢丸”或“馄饨”,但与今日的饺子是不同的。三国时,魏国张揖在《广雅》书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偃月,即半月,就和今天的饺子一样了;已是天下通食可见那时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学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BACHELOR 论文题目: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朴率智 学生学号: 5091419072 专业: 传播系 指导教师: 禹卫华 学院(系): 媒体与设计学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饮食传播研究--以留学生为例 摘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饮食文化不仅仅指的是对食物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也包括了在消费的过程中,怎样去吃,吃的礼仪,等等。中国人会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可以用相同的食材加工出不一样的美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也是一种艺术。饮食文化不仅仅包含了味觉,视觉和嗅觉的满足,也包含了文化的精神。本研究侧重于从跨文化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效果,本课题的文献述评部分侧重于这些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从留学生的视角,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留学生,跨文化传播

STUDY ON THE CHINESE FOO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 TAKING THE STUDENTS AS AN EXAMPLELE ABSTRACT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i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etary culture not only means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but includes eating method and etiquette, etc. in consumption process. Chinese can make different food materials into various fine foods and make the same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good foods. Cate is not only food, but also an art. Dietary culture contains not only gustatory, visual and olfactory satisfaction, but also cultural spirit.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analyzing the propagation effect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place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is aspect.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help us make a deep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status and cause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verseas student. Key words:Chinese dietary culture; overseas student; trans-culture communication

《饮食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饮食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列子》与饮食文化概论 学号:20133630206 姓名:金毓慧 籍贯:河南省

前言: 千年至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文化也是连绵不绝。古有先秦诸子,今有文学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饮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与身后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体系,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三大饮食王国之一。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人善于在极其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和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子(御寇)所著经典。该书题材广泛,意义多样,充分体现了列子淡泊名利、清净修道的脱俗思想。而《列子》中的许多思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映射出对饮食的广大影响。 【关键词】自然观阴阳五行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正文: 下面就从《列子》一书中的几个方面来浅谈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一、《列子》遵循自然的观念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中华博大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和繁衍,与自然息息相关,这一切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食物原料来自于大自然,食器源于自然的给予,而我们的观念文化也在提倡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回报自然。万物衍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 研读列子,我们可以发现《列子·天瑞篇》的人生观便是从自然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万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说明万物生存要按客观规律尽天年,体现了人生态度和生命原则。 《列子·天瑞篇》亦有言:?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这是说,原已产生的颜色明显了,而产生颜色的物质却没有显现;愿意产生的滋味已经尝到了,而产生滋味的滋味物质却没有呈现。这样的情况都是顺应自然、不勉强而为的?道?的职能促成的。万物都隐藏着本原,而这适用于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味佳肴,我们并看不到它背后的物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在敬畏和积极作用于自然的前提下,形形色色的的饮食文化才能够得以延续。 二、《列子》中社会地位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拥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其对饮食的要求是大相径庭的。中国饮食包含宫廷饮食、家庭饮食、市肆饮食等多种方面,不同的社会地位,对日常饮食的满足度不同。这也是饮食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原因。 《列子·力命篇》中有言:?北宫子谓西门子曰:‘……朕食则粢粝,居则蓬室……子衣则文锦,食则粱肉……北宫子既归,进其茙菽,有稻粱之味。’?这

中美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 英语论文

淮阴工学院课程论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以中美饮食文化为例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英语任课老师:余洪虹 姓名: 植云 班级: 艺术1093 学号: 1092202325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以中美饮食文化为例 摘要: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以食表意,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而美国的饮食则是吃什么就是什么。在中西方文化互相交融的今天,美国文化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中华饮食文化的优点也要继承,本文着重从中美饮食文化进行比较,从而用客观的视角去审视中西方饮食文化。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国饮食,美国饮食,文化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因此饮食文化也比较丰富,它也是祖国丰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都是以大杂居为主,远古时期以部落为单位,后来一直演变,直到现代社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团团圆圆一直是中国人的愿望,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家人都是吃一桌菜,并且大多数家庭是以圆桌为主,一家人围在一起,表示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中国人的饮食很讲究色、香、味原则,三者缺一不可,为使食物色美,通常是在青、绿、红、黄、白、黑、酱等色中取三至五色调配,也就是选用适当的荤素菜料,包括一种主料和二、三种不同颜色的配料,使用适当的烹法与调味,就能使得菜色美观。食物香喷,可以激发食欲,其方法即为加入适当的香料,如葱、姜、蒜、辣、酒、八角、桂皮、胡椒、麻油、香菇等,使烹煮的食物气味芬芳。烹调各种食物时,必须注重鲜味与原味的保留,尽量去除腥膻味;譬如烹调海鲜时,中国人则爱用葱姜。因此适量的使用如酱油、糖、醋、香料等各种调味品,可以使得嗜浓味者不觉其淡,嗜淡味者不嫌其浓,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人口稠密,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因为主食的单一性,所以,只有在菜上面花功夫,因此,中国的菜大都比较注重口味,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学校:青岛超银中学 班级:2012级二班 组长:程谟怡 组员:蒋小倩,程凤,吴相甫, 王阳阳,韩梓浩 指导教师;邵林 目录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目的??????????????????3

三、研究步骤??????????????????4 四、进行调查 问卷??????????????????5 五、得出结果: 1、感受??????????????????7 2、倡议书??????????????????9

研究背景 暑假里的一天,我上完了上午的辅导班后,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 进了旁边一家肯德基吃饭,准备下午的课。狭小的快餐厅里挤满了人,点餐柜台旁等待点餐的人排到了门口。 正当我急得直跺脚时,抬头瞥见对面装饰典雅的中式菜馆里却人 迹寥寥,冷冷清清,只有几位穿着讲究的人在推杯换盏。我不禁起了 疑问,同样是餐馆,同样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几乎一样的地点,为什 么大部分人们选择了洋快餐,而不去中式餐馆呢?

前不久,我和爸爸去一家中式餐馆吃饭,发现这里也有水果沙拉之类的西餐---- 纯正的中式餐馆越来越少了。点完菜后,我们便坐着等菜,等了好一会,几盘简单的菜才上来,而那道纯正的鲁菜五花酱 肉我们却等了近一个小时。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尽量不选 择中式餐馆。 但我仍不甘心,便针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上下延续了一百七八十万年之久,是唯一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中式餐饮种类繁多,著名的 有鲁菜,苏菜,粤菜,川菜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却对中国餐饮文化越来越陌生,到 中式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许多装饰典雅的中式餐馆因客人太少, 而不得不倒闭,被洋快餐取代。 我想通过这份研究性学习报告,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饮食 文化,并弘扬这种文化。多去中式餐馆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 尽量少去洋快餐店。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有数千年的文化积存,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各地不同的食风、风格迥异的特色饮食及由来已久的我国岁时食俗和饮食礼仪等共同交织成多姿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历代积存下来的有关饮食文化的文献资料极其丰富,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饮食提出新的、 更高的时代要求,使得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和发展的趋势。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的酒和茶;“食”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的人物轶闻、文献典籍、历史掌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中国人善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喜庆、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用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饮食活动的伦理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烹饪事业的繁荣。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与中国文化共生同长,历经数千年盛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中一朵璀灿的奇芭。中国餐馆开遍五大洋、七大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烹调在世界上赢得“烹饪王国”的崇高美誉,追根溯源,是由于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古以来的诸子百家和各种教派都密切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对饮食思想多有建树,形成高度成熟而又发展完备的饮食理论体系。一、以食为天,儒家的饮食思想;二、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三、茹素修行,佛家的饮食思想;四、清净为本,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五、伦理化,四教合一的认同。四教合一的饮食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源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二、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中国大学生饮食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饮食情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出现了营养摄入不均衡、吃零食过多等不健康饮食现象。下面是XX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大学生饮食情况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大学生饮食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确实,饮食习惯的良好与否极其重要。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代表了其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有志青年正在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是否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其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饮食不仅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天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对任何才能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还不知,对于怎样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还不了解,更不知道或不重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长期的不良的饮食习惯正在影响着大学生身体的发育,威胁着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状况。为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的饮食现状,以便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有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组织了这次有关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多数大学生饮食习惯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饮食状 况,以便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好的发展自己。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由于调查是在寒假期间进行,因此问卷发放形式主要是 通过网络发送并回收。) 四、调查时间:XX年1月~2月寒假 五、调查内容:见附录 六、调查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汇总,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在早餐方面。很多大学生都不注重早餐的重要性。虽然通过调查得知93%以上的大学生都吃早餐。可是在中间有大约47%的人选择带到教室里吃,通过进一步了解,有的同学甚至在上课时吃早餐。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的纪律。其中还有23%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吃,而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走路时吃饭,尤其是在公路旁,容易加大对灰尘的吸收量,同时在走路时吃早饭,对于胃功能的消化差生一定的负作用,尤其是在一边吃一边跑时,更容易对胃造成损伤,造成消化不良,胃痛等情况。而从问卷汇总上显示再不吃早饭的学生里面有28%的人是为了减肥。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笔者在这里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着手。而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而要谈中国饮食文化就必须涉及到中国文化,两者的关联是极其密切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 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呢?这必须了解一下早期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主要温床黄河流域的土地十分虽然较肥沃,但是其它环境较恶劣,多风少雨,生存的条件亲不好。文明产生以后,当时的文化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谦让需要少欲,而一个社会需要什么的时候,往往是她缺少什么的时候。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早熟的特征。马克思就曾经认为,中国文明是一个早熟的婴儿,她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反观西方文明,则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的希腊文明,以其独有的浪温气息写入文明史,马克思曾经认为希腊文明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中国文化的生存土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得于农业的生产,由于土壤及其它因素等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现实的苦难产生不了文化的浪漫,因而中国文明以其强烈的道德和禁欲特征贯穿始终。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但这只是理想而已。战国之际,列国纷争,以实力相较,最终秦国因鼓励军功,奖励耕战而一统天下,这是人心所向。天下纷争,百姓如何生活,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只有一统,才不至于“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语)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楚国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义的思潮,但是很快被北方现实主义的思潮所笼罩和淹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书同文,以后的历史就是天子一统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这一统的局面,允许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饮食文化调查问卷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饮食文化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 男 女 其他 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5~40岁 40岁以上 3. 您每月外出就餐的频次 1~2次 3~5次 6~10次 更多 4. 您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吗 是 否 5. 您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解吗 还是比较多的 有一定的了解 一点点 不了解 6. 你喜欢的饮食地点

KFC、必胜客等快餐厅 在家里吃 其他 7. 您偏爱的饮食种类 风味小吃 传统正餐 快餐 其他 8. 您认为对于一道菜什么最重要 营养 外形 味道 其他 9. 您知道我国的四大菜系是哪些吗 鲁菜 徽菜 川菜 浙菜 闽菜 苏菜 湘菜 粤菜 10. 您了解传统饮食(本地特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家庭

网络 餐馆 报刊 朋友 其他 11. 传统饮食中最吸引您的是 样式 制作方法 味道 风土人情 食材 其他 12. 您喜欢以下哪种烹调方式 油炸 清蒸 炆炖 烧烤 爆炒 13. 您有喜欢的传统美食或地方风味小吃吗?您了解它的来源、做法以及对当地人的影响吗 有、了解 有、一般 有、不了解 没、不了解

14. 中国传统饮食和西方饮食,您偏向哪种饮食 中国传统饮食 西方饮食 都可以接受 两种都不喜欢,偏向其他饮食 15. 您家附近的当地菜餐馆多还是外来菜或西餐厅多 前者多 后者多 差不多 16. 相比西餐安静的用餐环境,广东宴席上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面对这样的氛围您的态度是 非常喜欢,有气氛 不热衷,但是可以接受 有点不习惯 厌恶,无法接受 17. 您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今能与哪些领域相结合 营养保健 旅游特产 连锁餐饮 其他 18. 您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复习过程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 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论文题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目: 授课老 师: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目录摘要 Abstract 关键字 一、前言 二、饮食文化 1、特点 1.1中国饮食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1.3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宗教性 1.4 中国饮食文化的开放性 2、现状 3、快餐文化 4、发展趋势 5、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结 四、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摘要: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发展离不开饮 食。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从商周开始,钟鸣鼎食,到满、清的满汉全席,每一样经典菜式,都是从生活中不断的研究而来。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长久发展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而如今步入二十一世纪,由于世界饮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的快餐文化,使得我国的饮食文化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融合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Abstract : Living in the world,just food and clothing the two things . Review of the 5000 years, all the development can not do without food. So in total all kinds of dazzling delicacy is born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last a long time .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o the Qing Dynasty, it’s luxurious, and every classic dishes are from life in the continuous research.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360 industry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while the catering industry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ther word,it is a kind of "eat" culture.And now into twenty-first Century,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world's food culture, especially the western fast food culture, so that our country's food culture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form food culture.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字:饮食文化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快餐文化融合与创新

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调查问卷分析

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调查问卷分析 摘要 关键词中国美食文化特色美食调查现状 1调查问卷设计 近期,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各地美食文化关注程度显著提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文化的发展现状也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或各区域的发展建设。为了了解各地特色美食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居民对特色美食文化的认知程度,中国医科大学于2012年8月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有关饮食文化认知了解、发展现状及趋势、传承推广及制约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共设计30个问题。主要了解影响我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建设的因素以及群众对其认知程度,进一步认清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有利于饮食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调查问卷关注以下主要内容:特色美食的食用地点、受关注方面、宣传途径;特色美食和美食老店的传承情况;群众对美食文化现状、传承、发展以及推广的认知情况;美食节的相关情况;本地美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美食文化消退的因素。 于湖北襄阳市发放问卷33份,回收30份,回收率90.9%。调查对象为市区居民,采用不记名方式,每人次耗费7分钟答卷。 2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2.1您是否是本地居民(单项选择) 选项人数比例 是27 90% 否 3 10% 合计30 100%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本地居民为大多数,占90%,非本地居民仅为10%,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可反映本地美食文化。 2.2您的年龄是(单项选择) 选项人数比例 20岁以下 5 17% 20岁-30岁12 40% 30岁-40岁10 33% 40岁-50岁 2 7% 50 岁以上 1 3% 合计30 100%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年龄分布以20-40岁为主,占73%,30岁以上居民占43%,调查问卷反映的认知情况较为全面客观。 2.3您的文化程度是(单项选择) 选项人数比例高中、中专及以下20 67% 大专7 23% 大学本科 3 10% 硕士研究生0 0%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

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

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

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

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

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调查问卷分析

中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调查问卷分析摘要 关键词中国美食文化特色美食调 查现状 1调查问卷设计 近期,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各地美食文化关注程度显著提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文化的发展现状也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或各区域的发展建设。为了了解各地特色美食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居民对特色美食文化的认知程度,中国医科大学于2012年8月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围绕有关饮食文化认知了解、发展现状及趋势、传承推广及制约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共设计30个问题。主要了解影响我国各地特色美食文化建设的因素以及群众对其认知程度,进一步认清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有利于饮食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调查问卷关注以下主要内容:特色美食的食用地点、受关注方面、宣传途径;特色美食和美食老店的传承情况;群众对美食文化现状、传承、发展以及推广的认知情况;美食节的相关情

况;本地美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美食文化消退的因素。 于湖北襄阳市发放问卷33份,回收30份,回收率90.9%。调查对象为市区居民,采用不记名方式,每人次耗费7分钟答卷。2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2.1您是否是本地居民(单项选择) 选项人数比例 是27 90% 否 3 10% 合计30 100%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本地居民为大多数,占90%,非本地居民仅为10%,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可反映本地美食文化。 2.2您的年龄是(单项选择)

20岁以 5 17% 下 20岁 12 40% -30岁 30岁 10 33% -40岁 40岁 2 7% -50岁 50 岁以 1 3% 上 合计30 100%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年龄分布以20-40岁为主,占73%,30岁以上居民占43%,调查问卷反映的认知情况较为全面客观。 2.3您的文化程度是(单项选择)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作者:张运珠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

春节饮食文化调查报告

春节饮食文化调查报告 生命科学系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唐晨 11420117 食品班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农历十二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中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所占据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例如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都要采买充足。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北方春节食俗 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饮食文化 研究性学习报告 学校:青岛超银中学 班级:2012级二班 组长:程谟怡 组员:蒋小倩,程凤,吴相甫, 王阳阳,韩梓浩 指导教师; 邵林

目录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3) 三、研究步骤 (4) 四、进行调查 问卷 (5) 五、得出结果: 1、感受 (7) 2、倡议书 (9)

研究背景 暑假里的一天,我上完了上午的辅导班后,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进了旁边一家肯德基吃饭,准备下午的课。狭小的快餐厅里挤满了人,点餐柜台旁等待点餐的人排到了门口。 正当我急得直跺脚时,抬头瞥见对面装饰典雅的中式菜馆里却人迹寥寥,冷冷清清,只有几位穿着讲究的人在推杯换盏。我不禁起了疑问,同样是餐馆,同样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几乎一样的地点,为什么大部分人们选择了洋快餐,而不去中式餐馆呢? 前不久,我和爸爸去一家中式餐馆吃饭,发现这里也有水果沙拉之类的西餐----纯正的中式餐馆越来越少了。点完菜后,我们便坐着等菜,等了好一会,几盘简单的菜才上来,而那道纯正的鲁菜五花酱肉我们却等了近一个小时。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尽量不选择中式餐馆。 但我仍不甘心,便针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上下延续了一百七八十万年之久,是唯一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中式餐饮种类繁多,著名的有鲁菜,苏菜,粤菜,川菜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却对中国餐饮文化越来越陌生,到中式餐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许多装饰典雅的中式餐馆因客人太少,而不得不倒闭,被洋快餐取代。 我想通过这份研究性学习报告,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并弘扬这种文化。多去中式餐馆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餐饮文化,尽量少去洋快餐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