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论语八则》练习题答案

期末复习卷之《论语》八则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解释下划线的字:(每空2分,2*17=34)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时:按时。习:实习,温习。说:通“悦”喜悦,高兴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怨恨、生气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喜爱,爱好不如:比不上乐:以(之)为快乐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 好的,这里指优点从:跟从,这里是学习的意思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行走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尝:曾经终:整寝:睡 8、以思,无益

益:收益,益处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调:凋谢。

二、翻译句子:(4*6=24)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他们的缺点就(引以为鉴)改正它。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其中。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快乐(的事)吗,

1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求快,不要(只)看到小利。想要求快,就不能达到目的;(只)看到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以此)来(进行)思考,毫无收益,还不如去学习。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已学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凭着(这一点)做老师了。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这知识就是知道这知识,不知道(这知识)就是不知道(这知识),这(才)是聪明的。

三、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春秋末期 (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每空1分)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 (2分)言行的一本书,也是儒 (1分)学派的经典。《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3、《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4、《论语》八则节选自《论语》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请任意列举三个: 温故知新、择善而从、欲速则不达。

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7、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择其善者而从之”来表示; 8、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

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

10、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

表达这种

2

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1、第三则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境界: 知之、好之、乐之,由高到低,其

中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每空1分)

12、第五则阐述了学习方法。温故是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知新是知识的吸

收和接受。(每空1分)

13、第六则用写“松柏”的不畏“严寒” 比喻 (1分)(修辞手法)为学不怕艰难,为人不畏逆境,阐述了为人为学的道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看出一个人

的意志品质。

14、第八则阐述,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从吾尝两个字可以看出这是孔子

自述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内容看,孔子认为学比思更重要。(每空1分)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