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 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 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 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 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胶团

B.电位离子

C.反离子

D.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

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所以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其中由于④中氯离子数目大于①中硝酸根数目,参与聚沉溶胶的粒子数目多,所以④聚沉能力比①强。 二、填空题

1.1 mol H ,1 mol H 2SO 4,1 mol

2

1

H 2SO 4所表示的基本单元分别是H 、 H 2SO 4、21H 2SO 4。

2.丁铎尔效应能够证明溶胶具有光学性质,其动力学性质可以由布朗运动实验证明,电泳和电渗实验证明溶胶具有电学性质。

3.将等体积的0.003mol·L -

1 AgNO 3溶液和0.008mol·L

-1

KCl 溶液混合所得的AgCl 溶胶的胶

团结构式为 [(AgCl) m . n Cl -. (n –x ) K + ]x - . x K + ,该溶胶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三、简答题

1.什么叫分散系? 分散系是如何分类的?

答: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

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九种,包括气-气分散系、液-气分散系、固-气分散系和气-液分散系、液-液分散系、固-液分散系及气-固分散系、液-固分散系、固-固分散系。(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三种。分子离子分散系(d <1 nm )、胶体分散系(1 nm <d <100 nm )、粗分散系(d >100 nm ) 2.对稀溶液依数性进行计算的公式是否适用于电解质稀溶液和易挥发溶质的稀溶液? 为什

么?

答:不适用。当溶质是电解质的时候,拉乌尔定律发生偏离,主要原因电解质溶液由于溶质发生解离,使溶液中溶质粒子数增加,计算时应考虑其解离的因素,否则会使计算得到的Δp 、ΔT b 、ΔT f 、Π值比实验测得值小;另一方面,电解质溶液由于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比非电解质之间的作用力大得多,因此用离子浓度来计算强电解质溶液的Δp 、ΔT b 、ΔT f 、Π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偏离较大,应该用活度代替浓度进行计算。对易挥发溶质的稀溶液,由于其溶质不断挥发,溶液浓度不断变化,所以也无法进行依数性计算。 3.难挥发溶质的溶液,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它的沸点是否恒定?其蒸气在冷却过程中的凝聚温度是否恒定?为什么?

答:由于溶剂的挥发,溶液浓度逐渐增大,其沸点是逐渐升高的, 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在蒸气冷却过程中,由于溶剂是纯净的,其凝聚温度是恒定的,等于溶剂的沸点。 4.若渗透现象停止了,是否意味着半透膜两端溶液的浓度也相等了?

答:据范特霍夫的渗透压定律,若渗透现象停止了,说明渗透压相等,但其浓度不一定相等。5.溶胶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溶胶聚沉的办法有哪些? 用电解质聚沉溶胶时有何规律? 答:溶胶稳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另一个是聚结稳定性。溶胶的动力学稳定性系指在重力的作用下,分散质粒子不会从分散剂中沉淀出来,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性质。溶胶的聚结稳定性是指溶胶在放置过程中不发生分散质粒子的相互聚结,从而保持系统一定的分散度的性质。促使溶胶聚沉的办法有加入电解质、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及加热等。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取决于与胶粒所带电荷符号相反的离子,而且与其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离子电荷越高,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就越强,这个规律称为哈迪—叔尔采规则。

6.什么叫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结构有何特点?

答: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自由能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它的分子都是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极性基团如--OH,-COOH,-NH:,-SO3:H等对水的亲和力很强,称为亲水基;非极性基因如脂肪烃基-R,芳香基-Ar等对油的亲和力较强,称为亲油基或疏水基。在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后,分子中的亲水基进入水相,疏水基则进入油相,这样表面活性剂分子就浓集在两相界面上,形成了定向排列的分子膜,使相界面上的分子受力不均匀情况得到改善,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自由能。

7.乳浊液的类型与所选用的乳化剂的类型有何关系? 举例说明。

答:乳化剂不仅能提高乳浊液的稳定性,还能决定乳浊液的类型。一般来说,亲水性乳化剂有利于形成O/W型乳浊液,亲油性乳化剂有利于形成W/O型乳浊液。

8.解释如下现象:

(1)为何江河入海处常会形成三角洲?

答: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胶体的性质:当河水和海水混合时,由于它们所含的胶体微粒所带电荷的性质不同,由于静电作用,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导致胶体的颗粒变大,最终沉淀了出来,日积月累的堆积,就形成了三角洲。

(2)加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答:由于天然水中含有带负电荷的悬浮物(黏土等),使天然水比较浑浊,而明矾的水解产物Al(OH)3胶粒却带正电荷,当将明矾加入天然水中时,两种电性相反的胶体相互吸引而聚沉,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

(3)不慎发生重金属离子中毒,为什么服用大量牛奶可以减轻病状?

答:由于可溶性重金属离子(强电解质)可使胶体聚沉,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作为一种

胶体,遇到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凝结而变性,误服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如果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这类胶体溶液,可促使重金属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聚沉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离子对机体的危害。

(4)肉食品加工厂排出的含血浆蛋白的污水,为什么加入高分子絮凝剂可起净化作用? 答:因为含有血浆蛋白的污水具有胶体溶液的性质,加入高分子絮凝剂会对胶体溶液起到敏

化作用,促进胶体的凝聚,从而净化了污水。 四、计算题

1.10.00 mL 饱和 NaCl 溶液质量为12.003 g ,将其蒸干后得到 NaCl 3.173 g ,求: (1)NaCl 的质量分数;(2)NaCl 的质量摩尔浓度;(3)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4) 各组分的摩尔分数。 解:(1)2644.0g

003.12g

173.3)NaCl ()NaCl (===

总m m w (2)

1kg mol 149.6kg

1000/)173.3003.12(mol

)443.58/173.3()NaCl ()NaCl (/)NaCl ()NaCl ()NaCl ()NaCl (-? =-=-=-=

m m M m m m n b 总总

(3)1L mol 429.51000/00.10443

.58/173.3)NaCl (/)NaCl ()NaCl ()NaCl (-? ====

V M m V n c (4))

O H (/)NaCl (/)NaCl ()

NaCl (/)NaCl ()O H ()NaCl ()NaCl ()NaCl (2O H 22M m M m M m n n n x +=+=

09972

.0015

.18/830.8443.58/173.3443

.58/173.3=+=

9003.04901

.005429.04901

.0015.18/830.8443.58/173.3015.18/830.8)O H ()NaCl ()O H ()O H (222=+=+=+=

n n n x

2.今有两种溶液,其一为1.50g 尿素(NH 2)2CO 溶于200g 水中;另一为42.8g 未知物溶于10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开始沸腾,计算这种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解:由于都是水溶液,所以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K b 相同,又知,未知尿素t t ?=?,由稀溶液的依数性公式:B b b b K t ?=?,可得两种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等:

[])B (CO )(NH 22b b =

设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B (M ,代入上式得

)kg

(1000/1000)

B (/g 8.42kg )1000/200(mol g 06.60/g 50.1-1M =?

解之得:)B (M =342.7 g·mol -1

3.将1.00 g 硫溶于20.0 g 萘中,使萘的凝固点降低1.30℃,萘的K f 为6.8℃·kg · mol -1,求硫的摩尔质量和分子式。

解:设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B (M ,根据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B f f b K t ?=?,将数据代入

得:

kg

)1000/0.20()

B (/g 00.1mol kg

C 8.6C 30.11M ?

??=-

解之得)B (M =261.5 g · mol -1

由于单个硫元素的摩尔质量为M (S) = 32.065g·mol -1, 则M (B)/ M (S)= 261.5/32.065=8.155,即约8个S 原子形成一个硫分子。所以该单质硫的分子式为:S 8

4.从某种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结构的有特殊功能的生物碱,为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将19g 该物质溶于100g 水中,测得溶液的沸点升高了0.060K ,凝固点降低了0.220K 。计算该生物碱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利用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能够测量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但一般选取相对较大的数据来计算较准确,这里我们选取凝固点降低来计算。设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为)B (M ,由公式

B f f b K t ?=?知,

kg

(100/1000))

B (/g 19mol kg K 86.1K 220.01M ?

??=-

解之得M (B)=1606.4g ?mol -1

5.101 mg 胰岛素溶于 10.0mL 水,该溶液在25.0℃时的渗透压是 4.34kPa ,计算胰岛素的摩尔质量和该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已知25.0℃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kPa)。 解:(1)设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B (M ,则由渗透压公式知:

cRT =∏

V

M mRT

RT V n )B (=

=

因而,7.5768)m (10.0/10Pa )100034.4(K 15.298mol K m Pa 314.8g )10/101()B (3

61133=???????==--ΠV mRT M g · mol -1

(2)由拉乌尔定律知,A

B *B A B *

B *n n

p n n n p x p p ?≈+=?=?

Pa

09999.0mol

)015.18/0.10()

mol .7g 5768/()10101(1017.3133

=???

?=-- 6.人体血浆的凝固点为272.59K ,计算在正常体温(36.5℃)下血浆的渗透压。

解:由于人体血浆为水溶液,因而其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可由其凝固点降低值求得。 凝固点降低值:K 56.0K 59.272K 15.273f =-=?t 由公式B f f b K t ?=?知,血浆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1

-1f f B kg mol 301.0mol

kg K 86.1K 56.0? =??=?=

-K t b 人体血浆的渗透压为-1B L mol 301.0?=≈c b

774.9kPa

36.5)K (276.15mol K L 8.314kPa L mol 301.0111= +??????==---RT c ΠB

7.硫化砷溶胶是由下列反应而制得的2H 3AsO 3 + 3H 2S = As 2S 3 + 6H 2O 试写出硫化砷胶体的胶团结构式(电位离子为HS -)。并比较NaCl 、 MgCl 2、 AlCl 3三种电解质对该溶胶的聚沉能力,并说明原因。

解:硫化砷胶体的胶团结构式为

{}+-+-?-??H H )(HS )S As (32x x n n x m

由于硫化砷溶胶带负电荷,所以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电解质阳离子对其起聚沉作用,且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强,所以NaCl 、MgCl 2、AlCl 3三种电解质中NaCl 的聚沉能力最小,AlCl 3的聚沉能力最大,MgCl 2的聚沉能力居中。

8.反渗透法是淡化海水制备饮用水的一种方法。若25℃时用密度为1021 kg · m -3的海水提取淡水,应在海水一侧加多大的压力?假设海水中盐的总浓度以NaCl 的质量分数计为3%,其中的NaCl 完全离子化。

解:依题意,每升海水的质量为1021g ,其中NaCl 的物质的量

mol 524.0mol 58.443g 3%

1021g )NaCl ()NaCl ()NaCl ()NaCl ()NaCl (1

=??===-M w V M m n 海水海水ρ

每升海水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

1(NaCl)

(NaCl)0.524mol L n c V -=

=?总

因为题意假定NaCl 完全离子化,所以溶液中粒子数应扩大一倍,根据渗透压定律:

kPa 8.5972K 15.298mol K L 8.314kPa L mol 524.02)NaCl (2111= ???????===---RT c cRT Π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化学反应系统在等温定容条件下发生一变化,可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完成: (1)放热10 kJ ,做电功50 kJ ;(2)放热Q , 不做功,则()

A.Q = -60kJ

B.Q = -10 kJ

C.Q = -40kJ

D.反应的Q V =-10kJ 解:选A 。

2.在298 K ,下列反应中θ

m r H ?与θm r G ?最接近的是()

A. CCl 4 (g) +2H 2O (g) =CO 2 (g) + 4HCl (g)

B. CaO (s) +CO 2 (g) =CaCO 3 (s)

C. Cu 2+ (aq) + Zn (s) =Cu (s) + Zn 2+ (aq)

D. Na (s) +H 2O (l) =Na +(aq)+?H 2 (g)+OH -(aq)

解:选C 。∵θθθθθθr m r m r m r m r m r m

ΔG ΔH ΔS ΔS = 0 , ΔG ΔH T =-≈当时 ∴反应C 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气体物质、物态也无变化,θ

r m Δ S 值较小。

3.已知反应 2H 2 (g) +O 2 (g)= 2H 2O (g) 的?r H m Θ=-483.63 kJ·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H m θ(H 2O,g) =-483.63 kJ·mol –1

B. ?r H m θ=-483.63 kJ·mol –1 表示Δξ = 1 mol 时系统的焓变

C. ?r H m θ=-483.63 kJ·mol –1表示生成1 mol H 2O (g) 时系统的焓变

D. ?r H m θ=-483.63 kJ·mol –1 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选B 。A 错,根据Δf H m θ定义,H 2O (g)的系数应为1。C 错,该方程为表示生成2 mol H 2O (g) 时系统的焓变。D 错,Δr H m θ >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增加,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r H m θ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减少,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下列反应可以表示θ

-1f m

2(CO ,g)===394.38 kJ mol G -?Δ的是() A. C (石墨,s )+O 2(g) ==== CO 2(g) B. C (金刚石,s )+O 2(g) ==== CO 2(g) C. C (石墨,s )+O 2(l) ==== CO 2(l)

D. C (石墨,s )+O 2(g) ==== CO 2(l)

解:选A 。B 错,C (金刚石,s )非参考状态单质,不符合标准状态下摩尔完全生成反应定

义;C 错,O 2(l) 非参考状态单质,不符合标准状态下摩尔完全生成反应定义;CO 2(l) 不符ΔrG m θ(CO 2,g) 的定义所指定的产物;D 错,CO 2(l) 不符ΔrG m θ(CO 2,g) 的定义所指定的产物。

5.反应(s)MgCO 3 MgO(s)+CO 2(g)在高温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 其逆反应在298K 时自

发, 近似判断逆反应的θm H r ?与θ

m S r ?是()

A. θm r H ?>0, θm r S ?>0

B.θm r H ?<0,θm r S ?>0

C. θm r H ?>0, θm r S ?<0

D.θm r H ?<0, θm r S ?<0

解:选A 。该反应有气体物质产生,故θm S r ?>0。且高温自发,低温非自发,根据

θθθ

r m r m r m ΔG ΔH ΔS

T =-判断结果应选A 。 二、填空题

1.解:用下列热力学函数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条件是

(1)m r m r m r 0:S H H ?

(4)θ

r m 0G Δ:标准状态下,等温、定压且系统只作体积功(非体积功为)的化学反应系统。

2.系统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仅决定于系统的状态;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变化的过程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3.反应进度ξ的单位是 mol ;反应计量式中反应物B 的化学计量数v B 的值规定为负值。 4.正、逆反应的?r H m ,其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反应的?r H m 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5.所谓标准状态是在指温度T 和标准压力下该物质的状态。其中标准压力P θ= 100 kPa ;标准状态虽然没有指定温度,但是为了便于比较,IUPAC 推荐选择 298 K 作为参考温度。

6.根据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Δr G θm (T )= Δr H θm (T )―T Δr S θm (T )。若忽略温度对

?r H Θm 和?r S Θ

m 的影响,则可得到该式的近似式:θθθr m r m r m ΔG ΔH ΔS T =-

三、简答题

1.区别下列符号的意义。

H :系统的状态函数,焓,定义为H =U +pV ,无具体物理意义。

ΔH :系统焓的改变值,物理意义为在定压,只做体积功的情况下,系统与环境交换的热。

θ

m

r H ?:标准条件下,当产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只做体积功,且反应

在定压条件下按照所给定的方程式完全反应,此时的反应热。

θ

m

f H ?:在温度T 时,由参考状态的单质完全生成1mol 物质B 时的标准摩尔焓变。 S :系统的状态函数,熵,代表系统的混乱度。

θ

m

S ?:标准状态下,物质B 的摩尔熵。 θ

m r S ?:反应的标准摩尔熵,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按照给定方程式完全反应系统的熵变。

G :系统的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定义为G=H-TS,无具体物理意义。

m r G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即该反应能对外所的最大非体积功。

θm r G ?: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θ

m

f G ?:标准摩尔生成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 2.若将合成氨反应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分别写成 N 2(

g ) +3H 2(g)==2NH 3(g) 和

2

1

N 2(g ) +2

3

H 2(g)==NH 3(g) ,二者的Δr H m θ和Δr G m θ是否相同?两者间有何关系? 答:不相同,这些符号都与热力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θθ

r m,1r m,2

Δ2ΔH H = θθ

r m,1r m,2Δ2ΔG G =

四、计算题

1.由附录查出298 K 时有关的θf m H Δ数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θ

r m H Δ(已知:

θ

-1f m 24(N H ,1)50.63 kJ mol H =?Δ)。

(1)24222N H (l)+O (g)===N (g)+2H O(l)

(2)22221

H O(l)+O (g)===H O (g)2

(3)2222H O (g)===H O (l)

不查表,根据上述3个反应的θr m H Δ,计算下列反应的θ

r m H Δ。

242222N H (l)+2H O (l)===N (g)+4H O(l)

解:(1)-(3)×2得(4) (4)-(2)×2即得所求式。

查表计算得1θ

m r mol kJ 33.622)1(,-?-=?H

m r mol kJ 74.149)2(,-?=?H 1θm r mol kJ 50.51)3(,-?-=?H 1θm r mol kJ 8.8181)4(,-?-=?H

2.甘氨酸二肽氧化反应为

2482322223O (g)+C H N O (s)===H NCONH (s)+3CO (g)+2H O(l)

θ-1θ

-1f m 4823f m 22(C H N O ,s)745.25 kJ mol ;(H NCONH ,s)333.17 kJ mol H H =-?=-?ΔΔ

计算:(1)298 K 时,甘氨酸二肽氧化反应的标准摩尔焓。

(2)298 K 及标准状态下,1g 固体甘氨酸二肽氧化时放热多少?

解:(1)已知θ

m f H ?(C 4H 8N 2O 3,s)=-745.25kJ ?mol -1 θm f H ?(H 2NCONH 2,s)=--333.17kJ ?mol -1 θm f H ?(CO 2,g)=-393.51kJ ?mol -1

θ

m f H ?(H 2O,l)=-285.85kJ ?mol -1

所以 3O2(g)+C 4H 8N 2O 3(s)=H 2NCONH 2(s)+3CO 2(g) +2H 2O(l)

θm f H ?=[θm f H ?(H 2NCONH 2,s)+3×θm f H ?(CO 2,g)+2×θm f H ?(H 2O,l)]-θ

m f H ?(C 4H 8N 2O 3,s)

=-1340.15kJ ?mol -1

(2)因为 M(C 4H 8N 2O 3)=132g ?mol -1,所以1gC 4H 8N 2O 3氧化时放热: (1340.15÷13)kJ =10.15kJ

3.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理论中,总要涉及动植物体内的一些复杂的化合物能否自发地由

简单化合物转化得来。例如,298 K 及标准状态下,计算下列反应的θ

r m G Δ,判断尿素能否

由二氧化碳和氨自发反应得来。反应:

23222CO (g)+2NH (g)===(NH )CO(s)+H O(l),(已知θ-1f m

22((NH )CO,s)197.15 kJ mol G =-?Δ) 解:

23222θθθθθr m f m 22f m 2f m 2f m 311111CO (g)+2NH (g)===(NH )CO(s)+H O(l)

[((NH )CO,s)+(H O,l)][(CO ,g)+2(NH ,g)]

[(197.15kJ mol )(237.14kJ mol )][(394.38kJ mol )2(16.12kJ mol )](434.29kJ mol )(G G G G G -----=-=-?+-?--?+?-?=-?--ΔΔΔΔΔ1θr m 2426.62kJ mol )

0,CO G -?<Δ反应自发进行,说明氨和能合成尿素。

4.定压下苯和氧反应:6622215

C H (l)+

O (g)===6CO (g)+3H O(l)2

在25℃和标准状态下,0.25 mo 液态苯与氧反应放热816.91 kJ ,求1 mol 液态苯和氧反应时焓变和热力学能变。

解:1-θ

m r mol kJ 64.32670.25mol

1mol

kJ 96.816?-=?

-=?H

1-3-1-θ

m r θm r J kJ 10K 298K 8.341J mol 2152

12-kJ 64.3267???????? ??--=?-?=?nRT H U

=-3263.92kJ

5.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

(1)C (石墨,s )+O 2(g) ==== CO 2(g) θ

-1r m,1

393.51 kJ mol H =-?Δ (2)2221H (g)+O (g)===H O(l)2

θ

-1r m,2

285.85 kJ mol H =-?Δ (3)332227CH COOCH (l)+O (g)===3CO (g)+3H O(l)2

θ

-1r m,3

1788.2 kJ mol H =-?Δ 计算乙酸甲酯(CH 3COOCH 3,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乙酸甲酯的标准摩尔生成反应为

3C (石墨,s )+O 2(g )+3H 2(g )=CH 3COOCH 3(l )

根据盖斯定律,题中所给的反应式(1)×3+(2)×3-(3)即为CH 3COOCH 3的生成反应,所以

θ

θθθ3,2,1,3333)l ,COOCH CH (m r m r m r m f H H H H ?-?+?=?

=3×(-393.51kJ·mol -1)+3×(-285.85kJ·mol -1)-(-1788.2kJ·mol -1) =-249.88kJ·mol -1

6.葡萄糖在酵母菌等的作用下,经过下列发酵反应生成乙醇:

C 6H 12O 6(s)→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甘油醛-3-磷酸→2CH 3CH 2OH(l)+2CO 2(g)。查

附录,计算标准状态和298 K 时全发酵过程的标准摩尔焓θ

r m H Δ。(各物质的溶解热可忽略,已知葡萄糖的θ

1f m

6126(C H O ,s)1274.4kJ mol H -?=-?) 解:因为葡萄糖的全发酵过程的方程式可写为 C 6H 12O 6 (s) = 2CH 3CH 2OH (l ) + 2CO 2 (g)

所以θθθθ

r m

f m 32f m 2f m 61262(CH CH OH,l)2Δ(CO ,g)Δ(C H O ,s)H H H H ?=?+-

=2×(-276.98 kJ·mol -1)+2×(-393.51 kJ·mol -1)-(-1274.4kJ·mol -1) =2615.38 kJ·mol -1

7.液态乙醇的燃烧反应: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l)

利用教材附录提供的数据,计算298 K 和标准状态时,92g 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反应C 2H 5OH(l)+3O 2(g )=2CO 2(g)+3H 2O (l )是乙醇的完全燃烧反应

θθ

r m c m 25ΔΔ(C H OH,l)1366.75H H ==-则: kJ·

mol -

1 M (C 2H 5OH) = 46 g·mol -1,则

mol 2mol

g 46g 921

=?-,H ?=2mol×(-1366.75kJ·mol -1

)=-2733.5kJ 8.大力神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态N 2H 4和气体N 2O 4作燃料,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和气体推动火箭升高。反应为

2424222N H (l)+N O (g)===3N (g)+4H O(g)

利用有关数据,计算反应在298 K 时的标准摩尔焓θ

r m H Δ。若该反应的热能完全转变为使100 kg 重物垂直升高的位能,试求此重物可达到的高度(已知:θ-1f m 24(N H ,l)50.63 kJ mol H =?Δ)

。 解:根据反应2N 2H 4 (l) +N 2O 4 (g) = 3N 2 (g) + 4H 2O(g) 计算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θr m H Δ。

θθθθθ

r m f m 2f m 2f m 24f m 24Δ3Δ(N ,g)4Δ(H O,g)2Δ(N H ,l)Δ(N O ,g)H H H H H =+--

= 0+ 4×(-241.84kJ·mol -1)-2×50.63 kJ·mol -1-9.66 kJ·mol -1 = -1078.28 kJ·mol -1

设重物可达到的高度为h ,则它的位能为mgh = 100 kg×9.8 m·s -2·h=980 Nh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980Nh=1078.3×103J , h =1100m

9.植物体在光合作用中合成葡萄糖的反应可近似表示为

22612626CO (g)+6H O(l)===C H O (s)+6O (g)

计算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并判断反应在298 K 及标准状态下能否自发进行

(已知葡萄糖的-16126θ

m f mol -910.5kJ s),O H (C Δ?=G )。

解:6CO 2 (g)+6H 2O (l )=C 6H 12O 6 (g)+6O(g)

l)O,(H 6Δg),(CO 6Δg),(O 6Δs),O H (C ΔΔ2θ

m f 2θm f 2θm f 6126θm f θm r G G G G G --+=

= -910.5 kJ·mol -1+0-6×(-394.38kJ·mol -1)-6×(-237.14kJ·mol -1) = 2878.62 kJ·mol -1

10.查教材附录数据计算25℃时反应24226C H (g)+H (g)=C H (g)的r m G θ

?,指出该反应在25℃和

100KPa 下的反应方向。 解:C 2H 4 (g)+H 2(g )=C 2H 6 (g)

θθθθ

r m f m 26f m 2f m 24ΔΔ(C H ,g)Δ(H ,g)Δ(C H ,g)G G G G =--

=-32.86kJ·mol -1-0-68.15kJ·mol -1 =-101.01kJ·mol -1

在25℃和100kPa 下,乙烯的加氢反应可以正向进行。

11.将空气中的单质氮变成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反应叫固氮反应。查教材附表根据θ

f m G Δ数值计

算下列三种固氮反应的θ

r m G Δ,从热力学角度判断选择哪个反应最好。

(1)22N (g)+O (g)===2NO(g) (2)2222N (g)+O (g)===2N O(g) (3)223N (g)+3H (g)===2NH (g) 解:(1) N 2 (g)+O 2(g )=2NO (g)

)g ,O ()g ,N ()g NO,(22θ

m f 2θm f θm f θm ,1r G G G G ?-?-??=?

=2×86.69 kJ·mol -1-0-0 =173.38 kJ·mol -1

(2) 2N 2 (g)+O 2(g )=2N 2O (g)

)g ,O ()g ,N (2)g O,N (22θm f 2θm f 2θm f θm ,2r G G G G ?-??-??=?

= 2×103.66 kJ·mol -1 =207.32 kJ·mol -1

(3) N 2 (g)+3H 2(g )=2NH 3 (g)

θθr m,3f m 3Δ2Δ(NH ,g)G G =

=2×(-16.12 kJ·mol -1) = -32.24 kJ·mol -1

因为θr m,1ΔG >0 θr m,2ΔG >0 只有θ

r m,3ΔG <0,所以选择(3)

12.查教材附录数据计算说明在标准状态时,下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

(1)22N (g)+O (g)===2NO(g)

(2)43322NH HCO (s)===NH (g)+CO (g)+H O(g) (3)32222NH (g)+3O (g)===NO (g)+NO(g)+3H O(g)

(已知:θ-1f m 43(NH HCO ,s)849.4 kJmol H =-Δ;θ

-11m 43(NH HCO ,s)121 J mol K S -=??)

。 解:(1)N 2 (g)+O 2(g )=2NO (g)

1

1-2θ

m f 2θm f θm f θm,1r mol

74.180mol kJ 90.372)

g ,O ()g ,N ()g NO,(2-=??=?-?-??=?H H H H

θ

r m ΔS =2×

210.77kJ·mol -1-191.60 J·mol -1·K -1-205.14 J·mol -1·K -1 =24.8J·mol -1·K -1

K

7288K mol J 8.24mol kJ 74.1801

1

==转--???T

(2)NH 4HCO 3(s )=NH 3(g)+CO 2(g)+H 2O(g)

θ

r m ΔH =168.09kJ·

mol -

1

θ

r m ΔS =474.34 J·

mol -

1K -

1 T 转=354.4K

(3)2NH 3(g )+3O 2(g )=NO 2(g )+NO (g )+3H 2O (g )

θ

r m ΔH =-509.38kJ·

mol -

1

θ

r m ΔS =16.76 J·

mol -

1K -

1 因为θ

r m ΔH <0 θ

r m

ΔS >0 标准状态及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自发。 13.固体AgNO 3的分解反应为3221

AgNO (s)===Ag(s)+NO (g)+O (g)2

查教材附表并计算标准状态下AgNO 3(s)分解的温度。若要防止AgNO 3分解,保存时应采取

什么措施。

解: AgNO 3(s)分解的温度即为反应AgNO 3(s)=Ag(s)+NO 2(g)+

2

1

O 2(g)的转化温度。 根据公式:θ

m

r θ

m

r S H T ??=转 )g ,AgNO ()g ,O (2

1)s Ag,()g ,NO (3θm f 2θm f θ

m f 2θm f θm r H H H H H ?-?+

?+?=? =33.85kJ·mol -1-(-123.14kJ·mol -1) =156.99 kJ·mol -1

θ

θθθθ

r m m 2m 2m m 31Δ(O ,g)(NO ,g)(Ag,s)(AgNO ,s)2

S S S S S =

+--

=2

1

×205.14J·mol -1K -1+240.06J·mol -1·K -1+ 42.72 J·mol -1·K -1-140.92 J·mol -1·K -1 =244.43 J·mol -1·K -1

-1

11

156.99 kJ mol 642K 244.43 J mol K T --?==??转=(642-273)℃=369℃

分解温度T >369℃

若要防止AgNO 3分解,应低温避光保存。

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反应 2SO 2(g)+O 2(g) NO(g)

2SO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dt

dc dt c )O ()SO (d 22=

B. t

c t c

d 2)SO (d d )SO (d 32=

C. t

c t

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

t

=-

解:选D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

t

v c

t v c t v c t v c v d d d d d d d d Z Z Y Y B B A A ====

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 B. 4v C. 2.8v D. 2.5v

解:选C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

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A. 50 kJ·mol -1

B. -50 kJ·mol -1

C. 90 kJ·mol -1

D. -45 kJ·mol -1 解:选A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E a,逆。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

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A. 29倍 B. 1×103倍 C. 1.2×105倍 D.5×102倍

A B Y Z A B Y Z νννν---???=???++

解:选C 。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

E a

-

,可得5298

314.8290001

2102.1e

e

2

1

?===?-RT

E E a a k k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解:选D 。对于一个基元反应,aA + bB = cC + dD ,有反应速率为(A)(B)a b v kc c =则其速率常数k 的单位的通式可写成:(mol · L -1)1-a-b ·s -1,反推可以得到为三级反应。

6.已知反应 2NO(g)+Cl 2(g)===2NO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2(NO)c (Cl 2)。故该反应( ) A. 一定是复杂反应 B. 一定是基元反应 C. 无法判断 解:选C 。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但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不一定都是基元反应。反应是基元反应还是复杂反应,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7.已知反应 N 2(g)+O 2(g)===2NO(g) Δr H m θ>0,当升高温度时,K θ将(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解:选B 。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对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能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反应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将增大。 8.已知反应 2SO 2(g)+O 2(g)

3(g) 平衡常数为K 1θ,反应 SO 2(g)+21O 2(g)

SO 3(g) 平衡常数为K 2θ。则K 1θ和K 2θ的关系为( )

A. K 1θ=K 2θ

B. K 1θ=θ

2K C. K 2θ=

θ

1K D. 2K 1θ=K 2θ

解:选C 。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是有关的。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影响着平衡常数的指数项。

9.反应 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 Δr H m θ< 0,欲使KMnO 4褪色加快,可采取的措施最好不是(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酸

D. 增加C 2O 42-浓度 解:选B 。欲使KMnO 4褪色加快,即增大反应的速率,只能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加入催化剂等来考虑。所以这里降低温度不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10.设有可逆反应 a A(g) + b B(g)

D(g) + e E(g) θ

m r H ?>0,且a +b >d +e ,要提高A

和B 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高温低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低温高压 解:选B 。根据吕·查德里原理,对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能吸热)的方向移动;当增大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减小压力(即分子化学计量数之和小)的方向移动;

所以为提高反应物A 和B 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高温高压。 二、填空题

1.已知反应 2NO(g)+2H 2(g)===N 2(g)+2H 2O(g) 的反应历程为 ① 2NO(g)+H 2(g)===N 2(g)+H 2O 2(g) (慢反应) ② H 2O 2(g)+H 2(g)===2H 2O(g) (快反应)

则该反应称为 复杂反应 反应。此两步反应均称为 基元反应 反应,而反应①称为总反应的 定速步骤 ,总反应的速率方程近似为 v =kc (H 2)c 2(NO) ,此反应为 3 级反应。

2.已知基元反应 CO(g)+NO 2(g)===CO 2(g)+NO(g)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kc(CO)c(NO 2);此速率方程为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此反应对NO 2是1级反应,总反应是 2 级反应。

3.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改变反应途径,降低了活化能。 4.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活化分子总数 增加,提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加。

5.增加反应物的量或降低生成物的量,QK θ,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对于气相反应,当Δn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不移动;当Δn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Δn >0时,增加压力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7.在气相平衡 PCl

5(g)

PCl 3(g)+Cl 2(g) 系统中,如果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

惰性气体,平衡将不移动;如果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将向 右 移动。

8.化学平衡状态的主要特征是 v 正=v 逆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压力可使平衡发生移动,但K θ值 不变 ,如温度改变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此时K θ值 改变 。

9.某化学反应在298 K 时的速率常数为1.1×10 - 4s -1,在323 K 时的速率常数为5.5×10 -2s -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是 ,303 K 时的速率常数为 。 三、简答题:

1.根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

E a

-

,对一切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加快吗?反

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解:根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E a

-

,,温度与速率常数成正比,而速率常数又与反应速率

成正比,所以对一切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加快。反应速率常数大小由反应物

性质决定,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与温度成正比。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反应速率常数,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能否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得出?次氯酸根和碘离子在碱性介

质中发生下述反应:ClO - + I -??→?-

OH

IO - + Cl -其反应历程为 (1)ClO - + H 2O === HClO + OH -(快反应) (2)I - + HClO === HIO + Cl -(慢反应) (3)HIO + OH - === H 2O + IO -(快反应) 试证明 v =kc (I -)c (ClO -)c -1(OH -)

解:反应速率方程式和反应级数不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直接得出,因为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且用于定速步骤。对于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因为反应(2)为定速步骤,所以-2(I )(HClO)v k c c =

由反应(1)可得平衡常数K =--(HClO)(OH )(ClO )c c c 所以 --(ClO )(HClO)(OH )

K c c c =

代入速率方程得:--

2-(ClO )(I )(OH )K c v k c c =整理得:--2-(ClO )(I )(OH )

c v K k c c = 令k 2K =k 所以--1-(I )(ClO )(OH )v kc c c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的表示式。 (1)CH 4(g) + 2O 2

(g) 2(g) + 2H 2O(l) (2)MgCO 3

(s) 2(g)

(3)NO(g) +

2

1

O 2(g) 2(g)

(4)2MnO 4-(aq) + 5H 2O 2(aq) + 6H +

(aq) 2+(aq) + 5O 2(g) + 8H 2O(l)

解:

(1)2θθ

242θθ(CO )(CH )(O )p p K p p p p ?? ???=???? ???????

(2)θ2θ

(CO )p K p ??= ???

(3)2θθ1/22θθ(NO )(O )(NO)p p K p p p p ?? ???=???? ???????(4)25

2+2θ265-+422θθθ

(O )(Mn )(MnO )(H O )(H )p c c p K c c c c c c ???? ? ?????=?????? ? ? ??

????? 四、计算题:

1.A(g) → B(g) 为二级反应。当A 的浓度为0.050mol·L -1时,其反应速率为1.2 mol·L -1·min -1。(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2)计算速率常数。(3)在温度不变时欲使反应速率加倍,A 的浓度应为多大? 解:(1)依题意有:)A (2kc v =

(2)依据)A (2kc v =,代入数据计算:2)05.0(2.1k =得到

min mol L 480-1-1??=k = -1-1s mol L 8??

(3)依据)A (2kc v =代入数据计算:)(4804.22A c ?=得到 c(A)=0.0707mol.L -1

2.在1073K 时,测得反应 2NO(g)+2H 2(g)===N 2(g)+2H 2O(g) 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N 2

的生成速率如下表

(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并指出反应级数; (2)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速率常数;

(3)当c (NO)=4.00×10-3 mol·L -1,c (H 2)=4.00×10-3 mol·L -1时,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反应速率。

解:(1)设速率方程为:v =kc x (NO)c y (H 2)

代入实验数据得: ① 1.92×10-3=k (2.00×10-3)x (6.00×10-3)y

② 0.48×10-3=k (1.00×10-3)x (6.00×10-3)y ③ 0.96×10-3=k (2.00×10-3)x (3.00×10-3)y

①÷②得 4 = 2x x =2 ; ①÷③得 2 = 2y ,y = 1 所以v =kc 2(NO)c (H 2) (2)k =8×104 L 2·mol -2·s -1 (3)v =5.12×10-3 mol·L -1

3.已知反应 N 2O 5(g)=== N 2O 4(g)+2

1O 2(g) 在298K 时的速率常数为3.46×105s -1,在338K 时的速率常数为4.87×107s -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在318K 时的速率常数。

解:

???

? ??-=1212a 12ln T T T T R E k k ????= =-1511s 1046.3K

298k T ????==-172

1s 1087.4K

338k T 则:E a =103.56 kJ.mol -1

???

?==-151

1s 1046.3K 298k T ???==?K 31833k T 代入公式???

?

??-=131

3a 13ln T T T T R E k k 得k 3= 4.79×106 s -1

4.在301K 时,鲜牛奶大约4h 变酸,但在278K 的冰箱中可保持48h ,假定反应速率与牛奶变酸的时间成反比,求牛奶变酸的活化能。

解:t v 1∝所以t k 1∝,124

48

11211

212====t t t

t k k ???? ??-=1212a 12ln T T T T R E k k )278K 301K 278K 301(mol K J 314.812ln 1

1-K

?-??=

-a E 则:E a =75.16 kJ.mol -1

5.已知反应 2H 2O 2===2H 2O+O 2 的活化能E a =71kJ·mol -1,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活化能降为8.4 kJ·mol -1。试计算298K 时在酶的催化下,H 2O 2的分解速率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A RT

E k ln ln 2a 2+-

= ①; A RT

E k ln ln 1a 1+-

= ②

RT E E k k 2a a 12ln -== 298

314.8840071000?-=25.27 所以=1

2

k k 9.4×1010 即v 2/v 1=9.4×1010

6.在791K 时,反应 CH 3CHO===CH 4+CO 的活化能为190 kJ·mol -1,加入I 2作催化剂约使反应速率增大4×103倍,计算反应在有I 2存在时的活化能。 解:A RT

E k ln ln 2a 2+-

= ①; A RT

E k ln ln 1a 1+-

= ②

RT E E k k 21a a 12ln

-=因为31

2104?=k k

, 所以K

791mol K J 314.8303.2mol J 190000)104lg(1

1

-a 13

2

????-? =

?--E

则2a E =135.4 kJ .mol -1

7.已知下列反应在1362K 时的平衡常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模拟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模拟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 填空题 1. 将1.17 g NaCl (M (NaCl )=58.44)溶于200 g H 2o 中,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 。 2. 将12mL0.01mol ·L -1溶液和100mL0.005mol ·L -1AgNO 3溶液混合,以制备AgCl 溶胶,胶团结构式为 。 3. BaCO 3(sp K Θ=8.1×10-9)、AgCl (sp K Θ=1.56×10-10)、CaF (sp K Θ =4.0×10-11)溶 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由MnO 2 0.95V Mn 3+ 1.51V Mn 2+(酸性溶液中,)可知当三者浓度均为1 mol ·L -1 的反应方向是(用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5. 写出3HCO -(a K Θ=5.6×10-11), 24H PO -(a K Θ=2.6×10-7),HF (a K Θ=3.5×10-4) 的共轭并排出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 6. 222Cu Ag Cu Ag +++=+在溶液中的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 7. 22222NO Cl NO Cl →+是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 8. []33K PtCl NH 的名称是 。 9. 内能、焓、功、熵、热五个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10.在硝酸钾溶于水的变化中,水温是降低的,由此可判断此变化的H ? , G ? ,S ? 。(用﹥0或﹤0表示。) 11.4CCl 与3CH Cl 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 12.3BF 和3PF 中B 和P 的杂化轨道分别是 杂化和 杂化, 是 极性分子。 13.数据m=0.0260g ,pH=4.86,c (1/5 4KMnO )=0.1023 mol ·L -1中0.0260,4.86, 1/5三者的有效数字依次为 、 、 。 14.某元素价电子构型是2344s p ,则该元素是第 周期 族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 o 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 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 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 (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 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A (260J48Y )试题(A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 入表中则不计分): 1.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 2.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A) CH 4(l) + 2O 2(g)? →?CO 2(g) + 2H 2O(g) (B)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g) (C)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l) (D) CH 4(g) +2 3O 2(g)?→?CO(g) + 2H 2O(l) 4. EDTA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所形成的多个环为 (A) 五元环 (B) 六元环 (C) 四元环 (D) 不成环 5.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叙述是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6. 0.100 mol·kg -1 KCl 溶液在稍高于 -0.372℃时结冰,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水的K f = 1.86 K·kg·mol -1) (A) KCl 未完全缔合 (B) 离子互吸 (C) 离子互斥 (D) 溶液蒸气压下降 7. 已知 Zn(s) +21O 2(g) = ZnO(s) m r H ? 1 = -351.5 kJ·mol -1 Hg(l) +21O 2(g) = HgO(s,红) m r H ? 2 = -90.8 kJ· mol -1 则 Zn(s) + HgO(s,红) = ZnO(s) + Hg(l) 的 m r H ?为(kJ· mol -1) (A) 442.3 (B) 260.7 (C) -260.7 (D) -442.3 8. 有一原电池: Pt│Fe 3+(1 mol·dm -3),Fe 2+(1 mol·dm -3)‖C e 4+(1 mol·dm -3),Ce 3+(1 mol·dm -3)│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9. 电池反应:H 2(g,100kPa) + 2AgCl(s)?→? 2HCl(aq) + 2Ag(s) E = 0.220 V,当电池的电动势为0.358 V 时,电池溶液的pH 为 (A) 2 H p E E - (B) 059 .0220 .0358.0- (C) 059 .02220 .0358.0?- (D) 0 10.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并失去 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1. 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 2(g) + Cl 2(g) = 2HCl(aq)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Zn + Ni 2+ = Zn 2+ + Ni (D) Cu + Br 2 = Cu 2+ + 2Br -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121)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集 一、填空 1、稀溶液的依数性有、、、。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 3、溶胶的基本特征是、、;胶 体的性质有、、;其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4、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特征,常数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5、25℃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 mol.dm3,若在1dm3的水中加入1 molNaCl,估计此过程的△G ,△S (填>0或<0或=0)。 6、缓冲溶液就是的溶液。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 7、对一个氧化还原电对来说,电极电势越大,则其态的能力越强。 8、能斯特方程式为,其中为标准电极电势,即指电极在有关浓度 为,气体压力为,温度为的电极电势。 9、配合物[Co(NH3)3(H2O)Cl2]Cl的中心离子是,配位体是,中心离子 的配位数是,配合物的名称是。 10、Ag2S沉淀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根据溶液积规则,当Qi>Ksp时,溶液 为,这时沉淀,当Qi=Ksp时,溶液为;当Qi≤Ksp时,溶液为,这时沉淀。 11、对于△r H?m < 0,△r S?m < 0的反应,可以判断温度与反应自发性的关系 是。 12、已知NO2(g)+CO(g)→NO(g)+CO2 (g)是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为,反应级数为。 13、反应Al2O3(s)+3H2(g) 2Al(s)+3H2O(g)的K?表达式。 14、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5Fe2+ + 8H+ + MnO4- =Mn2+ + 5Fe3+ + 4H2O在标准态下设计 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17、标准溶液的配制有法和法。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为、、、。 18、系统误差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 机误差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少。 19、准确度量是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接近程度。用__________表示。精密度 是指_______________之间彼此符合程度,用_______表示。 20、根据分析任务分为,和。根据分析对象分为 和。根据分析时所依据的原理分为和。 根据所用样品用量和操作规模分为,,和。根据待测组分含量分为,和。 21、测量值与之间的差值叫误差,误差越小越高;系统误差根据其性 质和产生的原因分为:,、 和。它由某种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具有性,性。 随机误差又称,其在分析操作中是避免的。 22、滴定分析法主要包括,,和。 23、化学反应必须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可用于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分析。 24、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分析方法。 25、酸碱滴定曲线描述了随着的加入溶液中的变化情况。以滴定曲线 为依据选择指示剂时,被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或落入范围内。 26、EDTA中含有个配位原子,和金属离子的络合比为;EDTA的结 构式为;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量时,用作指示剂,溶液的PH ,终点是颜色变化为。 27、沉淀滴定的莫尔法使用的指示剂是,标准溶液是,可测定离 子,佛尔哈特直接法使用的指示剂是,标准溶液,可测离子终点产物_______。显示颜色为____________.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

1.根据下列酸碱的解离常数,选取适当的酸度是共轭碱来配 置PH=和PH=的缓冲溶液,其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应是多少 HAC,NH3·H2O,H2C2O4 ,NaHCO3 ,H3PO4 ,NaAC,NaHPO4,C6H5NH2,NH4cl 解:选择HAC和NaAC来配置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可由以下来计算 检表得:K aΘ(HAC)=×10-5 K bθ(AC-)=Kw/ K aΘ=10-14/×10-5)=×10-10 由PH=14-Pk bθ+lg((C(AC-))/(C(HAC)))可得 =14-lg(×10-10)+lg((C(AC-))/(C(HAC))) 解得:(C(AC-))/(C(HAC))=4/7= 选择NH3·H2O和NH4cl来配制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如下 K bθ(NH3·H2O)=×10-5 PH=14- K bθ(NH3·H2O)+lg(C(NH3·H2O)/C(NH4cl)) 10=14-lg(×10-5)+ lg(C(NH3·H2O)/C(NH4cl)) 解得:C(NH3·H2O)/C(NH4cl)=5:1 2.欲配制250mlPH=的缓冲液,问在125ml,·L-1NaAC溶液中 应加入多少毫升 mol·L-1溶液 解:由题意得可设还应加入xml, mol·L-1的HAC溶液检表得K aΘ(HAC)=×10-5

PH=Pk aθ(HAC)+ lg((C(AC-))/(C(HAC))) 5=-lg(×10-5)+ lg((C(AC-))/(C(HAC))) 解得:(C(AC-))/(C(HAC))= n(AC-)=×1mol·L-1=;n(HAC)=6x×10-3mol +x×10-3)/(6x×10-3/+x×10-3))=(6x×10-3) 解得:x=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3) mol·L-1NaOH和 mol·L-1 NH4cl溶液混合解:由题意的 检表可得 K b(NH3)θ=×10-5 ; K aθ(NH4+)=Kw/ K b(NH3)θ=10-14/(×10-5 )=×10-10 n(OH-)= n(NH4+)= C(NH3·H2O)=(+)= mol·L-1 C(NH4+)=(+)= mol·L-1 PH=Pk aθ(NH4+)+lg(C(NH3·H2O)/C(NH4cl))=-lg(×10-10)+0=(5) mol·L-1Hcl和 mol·L-1NaAC溶液混合 混合前:n(H+)= n(AC-)= 混合后:C(HAC)=(+)mol·L-1= mol·L-1 C(AC-)=(+)mol·L-1= mol·L-1 PH=Pk aθ(HAC)+lg((C(AC-))/(C(HAC)))检表得:Pk aθ(HAC)=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o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 5.4322O N ≈+=+=p p p 总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C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多次平行实验 D.回收实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 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 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 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 3、四份质量相等的水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D )。 A.葡萄糖(式量180) B.甘油(式量92) C.蔗糖(式量 342) D.乙醇(式量46) 4、医学上称5%的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这是因为( C )。 A.它与水的渗透压相等 B.它与5%的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它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D.它与尿的渗透压相等 5、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D ) A.CO 2(g) + CaO(s) → CaCO 3(s) B.1/2H 2(g) + 1/2I 2 (g) →HI(g) C.H 2(g) + Cl 2(g) →2HCl(g) D.H 2(g) +1/2O 2 (g) →H 2O(g) 6、反应CaCO 3(s)≒CaO(s) + CO 2(g),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进行, 其逆反应在298K 时为自发的,则逆反应的Δr H m Θ与Δr S m Θ是(C ) A.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B. 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C.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D.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7、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B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 B.基元反应 C .任何均相反应 D.任何能够进行的反应 8、温度一定时,有A 和B 两种气体反应,设c(A)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增加了100%,c(B)增加了300%,该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 ) A. v=k c(A) c(B) B. v=k c 2(A) c(B) C. v=k c (A) c 2 (B) D.以上都不是 9.在饱和BaSO 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则BaSO4的溶解度(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10、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正确的是( C ) 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 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 D.电子的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11、形成Π键的条件是( C )。 A.s 与s 轨道重叠 B.p 与p 轨道“头碰头”重叠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_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所以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其中由于④中氯离子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 O 11 )溶液 B. 葡萄糖(C 6 H 12 O 6 )溶液 C. 丙三醇(C 3H 8 O 3 )溶液 D. 尿素( (NH 2 ) 2 CO)溶液 解:选A。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 12H 22 O 11 溶液 C. HAc溶液 D. H 2 SO 4 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 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 溶液最多,所 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 3 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A 考试方式:闭卷 课号:X01G10A 试卷编号:C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将压力为 0.67 kPa 的氮气 3.0 dm 和压力为 0.54 kPa 的氢气 1.0 dm 同时混 合在 2.0 dm 密闭容器中, 假定混合前后温度不变, 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 0.61 kPa (B) 0.64 kPa (C) 1.2 kPa (D) 1.3 kPa 2.下列溶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溶液,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 ) A 、C 6 H 12 O 6 B 、 C 12H 22 O 11 C 、 CO(NH 2 ) 2 D 、 C 2 H 5 O H 3.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n=3 l =1 m= +1 m s =+1/2 B n=4 l =5 m=-1 m s =+1/2 C n=3 l =3 m=+1 m s =-1/2 D n=4 l =2 m=+3 m s =-1/2 4. 下列液体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物质是( ) A O 2 B SO 2 C HF D H 2 O 5. 冰熔化时,在下列各性质中增大的是( ) A 、 (A) 蒸气压 (B) 熔化热 (C) 熵 (D) 吉 6. 布斯自由能 反应 H 2(g)+I 2(g)=2HI(g)的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为 v kc H 2 c I 2 ,则该反应 一定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能确定 7. 合成氨反应 3H 2(g) + N 2(g) 2NH 3(g) 在恒压下进行时,当体系中引入氩 气后,氨的产率是( ) 3 3 3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分散体系习题参考答案 1-1、16.67克;0.292mol/L 解:m(Na 2CO 3)=3%×1.03×200=6.2(g ), Na 2CO 3则需16.67g Na 2CO 3.10H 2O,c= 310 20014.106/2.6-?=0.292mol.L -1 1-2、 123.7克 解:△T f =273.15-268=5.15K △T f =K f b ,b=)()(A m M ((B)B m ? ∴m(B)=100086.15009215.5???=123.7(g) 1-3、(1)0.375;(2)0.666;(3)13.04mol/kg;(4)10.43mol/L 解:(1)w(B)= 503030+=0.375;(2)X(B)=1545046304630+=0.666 (3)b(B)=310504630-?=13.04mol/kg;(4) c(B)=3 1028.150304630 -?+ =10.43mol/L 1-4、5760g/mol 解:M(B)=V mRT ∏=001 .01034.4298314.8001.0101?????=5760(g) 1-5、373.30K; 272.6K 解:b=3.0298 314.8750=?=RT π ; T b =K b b+T b ※=0.512×0.3+373.15=373.30K T f =T f ※-K f b=273.15-1.86×0.3=272.6K 1-6、S 8 1-7、692.8kPa 1-8、400g.mol 1-9、2.3kPa; 373.37K; 272.22K; 1023.12kPa

2007年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D卷及答案

一、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Δc H mθ(C,石墨)=Δf H mθ(CO2,g) 。( √) 2、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3、用直接配制法可配制HCl ,NaOH ,K2Cr2O7标准溶液。(×) 4、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对放热反应没有影响。(×)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6、稳定单质的Δc H mθ,Δf H mθ,Δf G mθ, S mθ均为零。(×) 7、缓冲溶液pH值的大小,决定于K a或K b的值。(×) 8、在NaH 和H2O分子中,H的氧化数相同。(×) 9、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10、误差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五、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放热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B.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r G mθ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2、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kJ/mol,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热效应是多少?(A ) A. 1.9kJ B. -1.9kJ C. - 395.4kJ D. - 393.5kJ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 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C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4、在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溶液,溶液的pH值将(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判断 5、在Cr (H2O)4C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只有1/3的Clˉ被沉淀,说明:(D )

兰叶青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第二章 习题解答 2-10解:(1)×;(2)×;(3)√;(4)×;(5)×;(6)×; (7)×;(8)×;(9);(10)×;(11)× 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 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 (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 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 Q p =△H= 40.6kJ ·mol -1 W=-p 外△V ≈-n R T =-8.314×373.15=-3.10 kJ ·mol -1 △U = Q + W= 40.6+(-3.10)=37.5 kJ ·mol -1 2-14解:(1) r m B f m B f m 2f m f m f m 231 B) 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 ()+ΘΘ ΘΘ ΘΘ (2) r m B f m B f m 2f m 2f m f m 21 B) 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 ()+ΘΘ ΘΘ ΘΘ (3) r m B f m B f m 2f m f m 2f m 31 B) 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 ()+ΘΘ ΘΘ ΘΘ 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 为: (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 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 r m r m r m r m -1 (4)2(2)3(3)(1) 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 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