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一练习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1.(1)3个2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个3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 3=15 (2)5 ×()=25

(3)1×()=6 (4)()×2=12

(5)5 ×()=20 (6)1×()=1

3.在○里填“>”“<”或“=”.

(1)4×1○4+1 (2)5+3○4×2

(3)3×2○2×3 (4)4×4○4+4

(5)4×5○4+5 (6)2×6○2+6

(7)3×3○3×4 (8)4×3○4×4

(9)6×1○1+5 (10)2×3○3+2

4.列式计算.

(1)2个5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乘3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再加上53,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再减去l0,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表示乘法算式.

(1)2×3 △△△△△△

(2)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2+2+2+2___________________

(2)3+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4+4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6+6+6+6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设计:王史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展示情境图 师:这是哪儿?(游乐园)你们喜欢去吗?(喜欢)游乐园里有哪些东西? 游乐园里有没有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解答?谁来解释? 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一:3+3+3+3+3=15 解释一:一架小飞机里有3个人,有5架飞机,就是5个3相加。 问题二: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二:6+6+6+6=24 解释二:一节车厢里有6个人,有4节车厢,就是4个6相加。 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三:2+2+2+2+2+2+2=14 解释三:一节车厢里有2个人,有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 (有其他问题将算式写在黑板左边角落)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 1.认识“相同加数” 师:再来看看这三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加数都相同。 师: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 师:那谁来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里,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呢?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 相同加数相加。 (先说:3+3+3+3+3=15 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 3,有 5 个 3 相加(板书),再请 学生说另外两个算式)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列吗? (让学生照样子列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可以是用“你说我写”的方式) 2. 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列算式的游戏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快速打开 草稿本准备。 师:一只青蛙有几条腿?(4 条)那 2 只青蛙有几条腿呢,怎样列式?动笔写下 来。三只呢?(学生继续写算式)如果要算 49 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谁来列式? (让学生上台尝试) 师:要写几个 4 相加?(49 个 4)你在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生:很麻烦,很费时间。 师:49 个 4 相加,一个一个写真的很浪费时间,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写法? 生:乘法。 师:你能上来写一写吗?(49×4) 师:乘法这是一位新朋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板书课题) 3. 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师:谁来说说他刚才是怎么写这道乘法算式的? 生:先写 49,再写乘号,最后写 4。 追问:4 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加法算式中没有 49,49 又表示 什么?(49 个 4)那 49×4 表示什么?(49 个 4 相加,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一样)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 4+4+4+4+ ……+4 49 个 4 49×4 师:49×4 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乘号) 师:乘号像什么?(叉叉、英文字母里的 X 、把“+”转一下,介绍乘号的由来) 师:这个式子怎么读?(指名学生读),我们跟着他读一读。(49 乘 4) 师:49 个 4 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 49×4,还可以写成 4×49。 板书 4 ×49),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 2 道乘法算式。 师:将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法? 师:上面 3 题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怎么写?怎么读?

《乘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一、判断 1、5+5写成乘法算式是5×5。() 2、3个4相加的和写成乘法算式是3×4,写成加法算式是3+4。() 3、3与4的和写成加法算式是3+4,写成乘法算式是3×4。() 二、选择 1、4个6相加列式是()。 A.4×6 B.6×4 C.4+6 2、5与6相加列式是()。 A.5×6 B.6×5 C.5+6 三、填空 1、6×3读作()乘()或()乘(),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如0×5=() 3、6×3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 4、3×6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 四、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 3+3+3+3=()或() 5+5+5=()或() 1+1+1+1+1+1=()或() 0+0+0+0+0+0+0=()或() 五、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1)2×4---------------或---------------- (2)3×5---------------------或-------------------------- 六、看图列式计算 1、●●●●●●●●●●●● ()+()+()=() ()×()=()或()×()=() 2、▲▲▲▲▲▲▲▲▲▲

()+()+()+()+()=() ()×()=()或()×()=() 3、★★★★★★★★★★★★ ()×()=()或()×()=() 4、◆◆◆◆◆◆◆◆◆◆ ()×()=()或()×()=() 5、■■■■ ()+()+()+()=() ()×()=()或()×()=() 七、应用 1、一辆小车需要4个轮子,算一算3辆小车需要几个轮子? ()+()+()=()()×()=()个或()×()=()个 2、一只小鸟2条退,算一算5只小鸟几条腿? ()×()=()条或()×()=()条 3、(1)2+2+2+2+2=10,表示有()个(),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2)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42。 写成乘法算式是()。 4、画△表示乘法算式。 (1)2×3△△△△△△ (2)5×3 (3)3×4 (4)2×6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2+2+2+2_______________ (2)3+3+3_________________ (3)4+4+4+4______________ (4)5+5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6+6+6+6________________ (6)3+3+3+3__________________ (7)4+4+4_________________ (8)1+1+1+1+1+1+1_____________ 八、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应用题专项练习

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应用题 1、56个桃子平均分给7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小兔子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 3、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学校一共买了几个乒乓球? 5、操场上有30个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 6、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7、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45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8、二年级一班有8组同学;平均每组有6个;二年一班有多少人? 9、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10、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8人一组;分了4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1、商店卖出5包白糖和2包红糖;平均每包3元钱;一共卖了多少钱? 12、有两群猴子;每群9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猴子? 13、一些鱼;分给6只小猫;每只刚好可以分得2条。如果每只小猫分3条;可以分给几只小猫? 14、学生在操场上做操;其中女生有3排;每排6人。女生有多少人?

15、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16、熊妈妈端来2盘苹果;每盘6个;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分几个? 17、一本故事书30页;吉祥每天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如果6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18、买3瓶饮料需要6元;买5瓶饮料需要多少元呢? 19、有6筐西瓜;每筐4个。把这些西瓜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几个? 20、3瓶饮料6元钱;8瓶饮料多少钱? 21、一条河堤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 22、儿童票5元;成人票8元;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和小红去公园玩;买门票共需付多少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感受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王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 (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 (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5、以小火车图片为例: (1)出示小火车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 (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 加法算式:3 + 3 + 3 + 3 = 12 乘法算式:3 ×4 或 4 ×3, 读作:3乘4 或4乘3 带领学生读两遍

(完整word版)表内乘法一练习题.docx

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告诉你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 1~ 5 的乘法口诀,还记得每句口诀的意义吗?比如,“四五二十”表示什么意思?它就 表示 4 个 5 相加的和是 20 。由“四五二十”可以写成两个 乘法算式: 4× 5= 20 或 5× 4= 20。 一、比比看 , 谁做的又对又快! 3×0=2×4=3×1=4×3= 2×2=4×5=2× 3=3×5= 5×5=0×2=5×5=1×5= 1×4=1×0=5× 3=0× 0=二、补充口诀 ( )四得八二五 ( )()得九 三四 ( ) 三五 ( ) 一()得五( ) 一四得() 五二十 三()十二 一五得() 四()十六 ()二十五

三、你知道()里应填什么数吗? 3×()=62×()=8 4×()=203×()=9 ()×() =12()×()=0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里 1. 下面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A.2+5B.4+4+4C. 2+2+2+1 2.用“二五一十”可以计算哪个算式的得数()A.2×5B.2+5+10C.2+5 3.两个因数都是3,乘法算式是() A.3+3 B.2×3 C.3× 3 4. 读作 2 乘 4 等于 8 的算式是() A.2+2+2+2=8 B.2×4 =8 C.4× 2=8 5.4 个 3 相加,结果是() A.7 B.12 C.21 五、在○里填上“+”“-”或“×” 3○ 3=63○5=156○ 3=3 4○ 5=93○3=95○ 3=8 5○ 3=155○4=202○ 2=4

六、解决问题 1. ()○()=() 2. ()○()=()3. ()○()=()4.一件衣服有6个扣子,两件衣服共有多少个扣子? 5. (1)买 5 斤香蕉需要多少元钱?

最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应用题四套

最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练习题 解决问题(一) 1.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 2. 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3. 每个筐里放了5个苹果,一共放了5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4. 有4辆车,每辆车限坐5人,19个人够坐吗? 5. 一件衣服需要5个扣子,那么4件衣服要多少个扣子? 6. 可乐:5元汉堡包:6元薯条:3元冰淇淋:2元 (1) 买5瓶可乐要多少钱? (2) 买1个汉堡包和1包薯条要多少钱?

(3) 买3个冰淇淋和1瓶可乐要多少钱? (4)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 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8.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每锯一次要5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解决问题(二) 1.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5名同学,站了3排,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 2. 有23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人,6条船能坐下吗? 3. 小红买了一块橡皮擦5角,买了一把铅笔2角,一共花了多少钱?

4. 每个小朋友吃了3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 5. 小朋友们画五角星,每个人画5颗五角星,6个小朋友共画了多少颗五角星? 6. 有三种图形 (1)5个一共有几条边? (2)1个和1个一共有多少条边? (3)3个和1个一共有多少条边?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 一只青蛙4条腿,5只青蛙多少条腿? 8. 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5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解决问题(三) 1. 花店里有郁金香,每枝6元,买5枝需要多少钱? 2. 一颗五角星有5个角,4个五角星有多少个角? 3. 有2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有5个杯子,另一个盘子里有6个杯子,一共有多少个杯子? 4. 小朋友们折纸鹤,每人折了5只纸鹤,6个小朋友折了多少只纸鹤? 5. 一共有19颗糖,每个人分4颗糖,5个人够分吗? 6. 5个小朋友分31块饼干,每人能分到6块吗?

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法算式中的乘号,初步熟悉乘法算式的意义。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口算练习(大屏幕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我觉得“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1.出示铅笔图: 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板书:5+5+5+5=20,4个5相加 2.出示小红花图: 4+4+4+2=14 3.出示小苹果图: 6+6+6=18,3个6相加 4.出示小星星图:“ 4+4+4=12或3+3+3+3=12 3个4相加4个3相加 师:(电脑图出示12个5)问一共有几只铅笔?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12个5,加法是5+5+5+5+5+5+5+5+5+5+5+5=60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5)现在有多少个5?用加法怎样列式?生:5+5+5+5+5……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5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相同加数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 表内乘法应用题教案 人教版

表内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掌握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种类型的应用题. 2.通过乘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分析、比较区别等能力.并使学生们学会简单地分析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3.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们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解题、仔细检查的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 1 (2)5个2相加是多少? 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 新授 1.出示例8(教师板书)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2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 4个☆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 ② 5个△用了15根小棒。 3+3+3+3+3=15 ③ 3个□用了12根小棒。 4+4+4=12 ④┅┅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 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新二年级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判断。 (1)5+5+5+5写成乘法算式是4×5。 ( ) (2)4个6相加是 10。() 二、综合训练 1.填空。 6×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连加。 3×6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连加。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 3+3+3+3 ( ) 5+5+5 ( ) 1+1+1+1+1+1 ( ) 3.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1)2×4_________________ (2)4×2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4+4+4+4+4+5 (2)3+3+3+3-4 2.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实际上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折长6米,求原 来绳子长多少米,实际上是求4个6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判断。 (1)√ (2)× 二、综合训练 1.填空。 6, 3, 3, 6, 3, 6, 6, 3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计算。 3×4=125×3=151×6=6 3.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略。 三、拓展应用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先认真观察每个加法算式的特点,第(1)题有5个4连加再加上5,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解法一:4+4+4+4+4+5=4×5+5=25 解法二:把5看作5个1,这样使每个4加上1得5。即看成5个5连加。4+4+4+4+4+5=5×5=25 解法三:4+4+4+4+4+5=4+4+4+4+4+4+1=4×6+1=25 第②题有4个3连加再减去4,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解法一:3+3+3+3-4=3×4-4=8 解法二:把减去的4看作4个1,从每个3里减去1得2,即看作4个2连加:3+3+3+3-4=2×4=8 解法三:3+3+3+3-4=3×4-4=8 (2)6×4=24(米)答:这根绳子原来长24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乘法(一)》测试卷 一、填空。(29分) 1、求几个()的和的运算,用()计算简便。 2、3+3+3+3=()或(); 7+7+7+7+7+7=()或()。 3、一只手有()个手指,四只手有()手指,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4、4个6相加和是(); 4与6相加和是(); 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5、一双筷子有()支,四双筷子有(),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6、一只青蛙有()条腿,五只青蛙有()条腿,就是求()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或()。 7、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坐了4个人,另一张桌子坐了3个人,一共坐了()个人,算式是()。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分+8分) 1×6= 5×5= 3×3= 2×3=

3×4= 4×5= 6×3= 5×2= 5×5-5= 6×5-7= 2×6+5= 4×4+12= 6×6+5= 4×6-10= 5×3-3= 3×5+6= 三、在○里填上“+”“--”或“×”。(4.5分) 5○5=10 4○2=6 5○4=20 3○4=12 5○2=3 2○2=4 3○3=6 2○1=3 5○1=4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4.5分) 4×()=24 6×()=36 ()-6=24 5×()=5 ()×3=12 ()×3=9 ()+20=31 6×()=12 ()×2=8 五、把结果相等的算式连起来。(4分) 5×4 2×6 3×4 6×3 6×2 3×6 5+5+5+5 4×3 3+3+3+3 4×5 6+6 6+6+6 六、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6分) 一()得一二三得()三()得九二()得八()四十二二五()()五二十三()十八二六()四()二十四六六()()三十七、列式计算。(14分)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合适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解放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第单元《表内乘法一》练习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口诀: 2、4×3,读作,()与5相加得30。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6+6+6+6= 4、写口诀。 二三得()()得九三()十五 四()二十四()四十二五六() 三、看图列式计算。 1.☆☆☆☆☆☆☆☆ 2. ♂♂♂♂♂♂ = 3 四、解决问题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出多少张照片? 2、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3、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琬”,每个人都要顶6个碗。 (1)3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3、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

(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5、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 (1)汉字“森”的笔画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6、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瓣、4瓣和5瓣。 (1)5朵3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2)1朵3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3)3朵4瓣的和1朵5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一头亚洲象有2个前肢和2个后肢,每个前肢有5个脚趾,每个后肢有4个脚趾,这头亚洲象一共有多少个脚趾? 8、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 (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最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应用题

最新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 解决问题练习题 1.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3个人,6辆车可以坐几个人? 2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3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3.每个筐里放5个苹果,放了5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4.有4辆车,每辆车最多可以坐5人,19个人坐得下吗? 5.一件衣服有5个扣子,那么4件同样的衣服有多少个扣子? 6.可乐:5元汉堡包:6元薯条:3元冰淇淋:2元 (1)买5瓶可乐要多少钱? (2)买1个汉堡包和1包薯条要多少钱? (3)买3个冰淇淋和1瓶可乐要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8.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每锯一次要5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9.同学们参加合唱比赛,每排站5名同学,站了3排,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 10.有23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人,6条船能坐下吗? 11.小红买了一块橡皮擦5角钱,买了一支铅笔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12、每个小朋友吃了3个苹果,5个小朋友吃了多少个苹果? 13.小朋友们画五角星,每个人画5颗五角星,6个小朋友共画了多少颗五角星? 14.一只青蛙4条腿,5只青蛙多少条腿? 15.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5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16.花店里有郁金香,每枝6元,买5枝需要多少钱? 17.一颗五角星有5个角,4颗五角星有多少个角? 18.有4蓝桃子,一个蓝子里有5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19.小朋友们折纸鹤,每人折了5只纸鹤,6个小朋友折了多少只纸鹤? 20.一共有19颗糖,每个人分4颗糖,5个人够分吗? 21.每个小朋友分6块饼干,5个小朋友31块够分吗? 22.一双筷子有2根,4双筷子有几根呢? 23.一头大象有4条腿,4头大象有几条腿? 24.一只青蛙有2只眼睛,6只青蛙有多少只眼睛? 25.有一根木头要锯成6段,每锯一次要4分钟,锯完这根木头需要花多少分钟? 26.摆一个▲需要3根小棒,摆4个▲需要几根呢? 27.一张桌子4条腿,5张桌子几条腿? 28.小朋友们摆卡片,每2个卡片一组,一共摆了6组,一共摆了多少个卡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1课时) (4的乘法口诀2课时) (乘加乘减2课时) (6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 2 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 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 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内 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 1、2题。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 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 内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完 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 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 成第2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自由谈一谈。 五、 教学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表内乘除法口算练习(一)姓名 表内乘除法口算练习(二) 56÷8= 63÷7= 8×6= 9×8= 9×3= 7×8= 24÷6= 14÷7= 54÷6= 49÷7= 9×7= 4×7= 3×7= 24÷3= 72÷9= 15÷5= 64÷8= 8×4= 4×5= 54÷9= 6×9= 24÷8= 56÷7= 72÷8= 45÷5= 9×3= 4×9= 9×9= 24÷4= 63÷7= 16÷4= 48÷6= 9×5= 4×8= 64÷8= 8×5= 27÷3= 16÷2= 48÷8= 48÷6= 49÷7= 5×4= 8×6= 25÷5= 40÷5= 18÷9= 40÷5= 9×4= 5×3= 36÷9= 2×8= 28÷7= 16÷8= 40÷8= 30÷6= 72÷9= 6×4= 2×6= 27÷9= 25÷5= 18÷6= 36÷9= 81÷9= 6×2= 14÷7= 5×8= 36÷9= 18÷3= 36÷6= 56÷7= 54÷9= 7×7= 2×9= 28÷4= 16÷2= 20÷5= 30÷6= 63÷9= 7×5= 16÷8= 4×8= 5×4= 20÷4= 30÷5= 18÷3= 45÷5= 7×4= 8×8= 36÷4= 20÷4= 21÷7= 25÷5= 45÷9= 7×9= 21÷3= 7×6= 9×8= 21÷3= 12÷6= 24÷3=

表内乘除法口算练习(三) 班级姓名 6×4= 27÷9= 48÷6= 4×8= 18÷9= 36÷9= 36÷6= 5×4= 25÷5= 2×8= 30÷6= 7×5= 28÷7= 40÷8= 72÷9= 7×4= 36÷4= 36÷9= 6×2= 18÷6= 9×8= 12÷6= 7×7= 28÷4= 5×8= 14÷7= 8×5= 5×4= 30÷5= 54÷9= 8×4= 3×6= 25÷5= 7×9= 20÷5= 9×9= 56÷8= 8×6= 8×7= 4×8= 16÷2= 9×7= 3×7= 14÷2= 45÷5= 9×4= 6×9= 56÷7= 8×9= 21÷7= 2×6= 16÷4= 9×5= 7×8= 7×6= 18÷3= 49÷7= 8×6= 15÷5= 63÷7= 63÷9= 2×8= 16÷8= 9×3= 24÷6= 8×8= 18÷6= 81÷9= 8×5= 4×7= 21÷3= 54÷9= 2×9= 18÷9= 64÷8= 54÷6= 4×8= 20÷4= 72÷9= 24÷8= 4×5= 21÷7= 45÷9= 9×7= 4×9= 24÷4= 63÷7= 9×8= 20÷5= 48÷6= 48÷8= 4×7= 24÷3= 45÷5= 27÷3= 5×3= 24÷8= 72÷8= 7×6= 5×4=

表内乘法_应用题

课题《表内乘法(一)》应用题 教学目标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重难点理解题干。 考点计算,乘法应用题 知识点剖析 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 1 应用题60min 2 3 今日授课○新课○复习课知识点难易度○难○较难○简单 学员课堂表现理解程度及互动亮点 精神状态及配合程度 下次课 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班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日期 习题: 表内乘法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 或 倍数×这个数。 2、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例题:列式计算 1、8的4倍是多少? 2、8比4多多少? 应用题 1、买一瓶大可乐要6元,小青买了3瓶,应付多少元? 2、小朋友们去操场做操,二年级(1)班的同学排成一排,方方的前面有5人,她后面的 同学是前面的3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一、列式计算 1、6个4相加,和是多少?6个4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4、3和6的积是多少? 5、2和4的和是多少? 二、应用题 1、一顶帐篷可以住4人,8顶帐篷可以住35人吗? 2、停车场停了6辆小汽车,停大卡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3倍,停车场停了多少辆大卡车? 3、小强买4本图画书,每本4元,一共付多少元?

4、李老师买1个西瓜用去了8元,买一串葡萄用去了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5、5头大象搬木头,每头搬3根,还有2根木头没有搬走。原来一共有多少根木头? 6、校园里有5排教室,每排6间,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7、果品公司运来60筐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少25筐,运来梨多少筐? 8、每个学生宿舍有4张床,5个这样的宿舍有几张床? 9、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都选出4名三好学生,一共选出多少名三好学生?

表内乘法(一)单元测试卷

表内乘法(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仔细看题,认真填写。(30分) 1.(3分)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3分) 乘法算式:□×□读作:□乘□ 3.(5分)2+2+2+2+2=()×() 8+8+8+8=()×() 25+25=()×() 4+4+4+2=()×()+() =()×()-() 4. 4个6相加,和是()。(1分) 5. 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1分) 6. 每组画5个△,画3组。(4分)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7. 5个5相加是(),再减去1个5得()。(2分) 8. 把口诀补充完整(3分) 三五()三()十八 四()十六()六三十六 五六()二五() 9.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4分) 二四得八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

10. 写出四道积是12的算式。(4分) ()×()=12 ()×()=12 ()×()=12 ()×()=12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10个3相加,算式是()。 ①10+3 ②3×10 ③3+3+3 2. 下面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①5+5+5+5+5 ②8+8+2+5 ③3+2+1+3 3. 4×3读作()。 ①4个3 ②4和3 ③4乘3 4. 汉子“日”的笔画是4画,汉字“晶”的笔画是()画。 ①8 ②12 ③9 5. 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5个人需要()根筷子。 ①5 ②2 ③10 三、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得打“×”。(5分) 1. 计算3×4和4×3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2. 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8。() 3. 2×2的积与2+2的和相等。() 4. 5+5+5+5+4=5×5+1。() 5. 一只兔子4条腿,4只兔子16条腿。() 四、计算我最棒!(20分)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分) 6×3= 5×5= 2×2= 3×3= 4×6= 1×5= 5×2= 6×6= 4×5= 6×1= 5×6= 3×5= 4×3+25= 4×6-10= 4×4-8= 3×3+3= 6×6+6= 6×3-6= 2. 认真填一填。(8分) 五、在○里填上“+”“-”或“×”。(8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几个几,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准备 预习导航,课件,小卡片等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创设游乐场动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自主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个几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请小老师汇报预习收获老师根据学习的重难点在关键处切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和算式,发现每架小飞机(小火车)上的人数是相同的、算式中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通过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自主发现这里有()个()相加。 2、进一步认识几个几 设问: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是()个2相加再增加一节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2相加”这规律,这样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几个几的概念。 3、引发认知冲突,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设疑:如果有20节车厢,怎么列式如果有50节车厢,怎么列式这个算式写起来感觉如何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后,激疑:这么长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写法?从而引出课题。 4、疑难攻关、理解乘法的意义 设计小精灵疑难攻关游戏:2×7=14中2在加法算式中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哪里能找到72×7又表示什么①小组讨论研究。 ②汇报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2表示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2有()个,2×7表示7个2相加。③举一反三:7×2=14中的2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7×2又表示什么 ④小结:虽然这3个算式长的样子不一样,但是它们都表示7个2相加。 5、强化乘法意义的理解 把加法算式3+3+3+3+3=15改写成乘法算式,把前面的20个2相加、50个2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师生小结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