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作者:————————————————————————————————日期:

?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第一节中药处方

一、处方的意义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置的重要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意义。

二、处方格式

中药处方由三部分组成。

(一)前记

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中医临床诊断及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正文

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三)后记

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医疗机构的处方,按规定格式统一印制。不同的处方使用不同的颜色纸印刷

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一)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1.炮制类

如酒蒸大黄,能缓和其泻下作用;蜜炙麻黄,能缓和其辛散之性,增强其止咳平喘功效;炒山药,能增强其健脾止泻作用。

2.修治类

如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鳞片等。

3.产地类

如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江枳壳等。

4.品质类

药材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

5.采时、新陈类

如绵茵陈(质嫩)、陈香橼、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等。

6.颜色、气味类

药材的颜色和气味也与质量密切相关。如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等。

(二)与调剂有关的术语

1.中药调剂

指调剂人根据医师处方,按照配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调配和发放药剂的一项操作技术。包括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的调剂。古籍中的“和药分剂”、“合和”、“合剂”等均属于中药调剂的范畴。

2.饮片用量

一般以g为单位,按干品重量计算,鲜品使用时,药品名称前要注明“鲜”。

3.饮片常规用量

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饮片用量的规定常规为一个数值范围,如黄芪,9~30g。

4.脚注

是对饮片复方中某单味药的特殊医嘱。脚注的内容包含特殊调剂方法、保存方法、

煎法、服法等。

5.小包装中药饮片

是一种新型饮片包装和调剂形式。

(三)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

1.脚注

2.煎药量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3.煎药方法

四、处方调剂的流程

中药调剂流程一般可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五个部分。审方计价是调配前的准备,复核是确保用药准确安全的关键,发药是药物到患者手中的最后一环,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法规):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第二节处方审核

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

在审方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对老年、妊娠期、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适宜性进行重点审核,如发现问题,应向处方医生或患者核对。

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但最长不得超过3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二、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

(一)处方规范性

1.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2.中成药处方的书写要求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二)处方的药品用名

1.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1)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中药正名是中药的规范化名称,是以《中国药典》(现行版)和《药品标准》(现行版)或《炮制规范》(现行版)为依据。

常见的中药正名与相关别名

别名正名别名

丁香公丁香竹茹淡竹茹、细竹茹、青竹茹、竹二青

儿茶还儿茶延胡索元胡,玄胡索

三七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

血余炭血余、发炭、乱发炭

滨七、金不换

姜炭炮姜炭、干姜炭血竭麒麟竭、麒麟血

土鳖虫地鳖虫、蛰虫、地鳌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

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牡蛎左牡蛎

别名正名别名

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麦冬麦门冬、杭寸冬、杭麦冬、寸冬、大

麦冬

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枣皮赤小豆红小豆、红豆

山药怀山药、淮山药、淮山苍术茅苍术

干金子续随子杜仲川杜仲、木棉

马钱子潘木鳖、马前、马前子牡丹皮粉丹皮、丹皮、牡丹根皮

正名别名正名别名

天冬天门冬、明门冬佛手川佛手、广佛手、佛手柑、佛手

天花粉栝楼根、瓜萎根、花粉辛夷木笔花、辛夷花、毛辛夷

木瓜宣木瓜羌活川羌活、西羌活

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白

故纸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正名别名正

别名

五味子辽五味子、北五味子、五梅

诃子诃子肉、诃黎勒

牛蒡子大力子、鼠猫子、牛子、恶

补骨脂破故纸

牛膝怀牛膝、川牛膝附子川附子片、炮附子升麻绿升麻、周升麻青皮小青皮、青橘皮丹参紫丹参、赤参青蒿嫩青蒿

乌药台乌药青果干青果、橄榄

功劳叶十大功劳叶忍冬藤金银藤、银花藤

正名别名正

别名

甘草粉甘草、皮革、国老油松节松节

艾叶祁艾、蕲艾、炙草、冰台郁金黄郁金、黑郁金、玉金

龙眼肉桂圆肉、益智佩兰佩兰叶、雀头草、醒头草

北沙参辽沙参、东沙参、莱阳沙参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白芍杭白芍、白白芍泽泻建泽泻、福泽泻

白芷杭白芷、香白芷细辛北细辛、辽细辛、小辛

白果银杏珍珠真珠、濂珠

梅花绿萼梅、绿梅花酋草红西草、茜草根、茜根、活血丹、

血见愁、地血

瓜萎全瓜蒌栝楼、药瓜茵陈绵茵陈、茵陈蒿

正名别名正

别名

芒硝马牙硝、英硝、金硝、牙硝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南沙参泡沙参、空沙参、白沙参、白参

西河柳怪柳、山川柳、观音柳、赤

怪柳

桅子山桅子、山桅

百部百部草、肥百部、野天门冬枸杞子甘枸杞、枸杞、枸杞果

当归秦当归、云当归、川当归厚朴川厚朴、紫油厚朴、川朴、赤朴、

烈朴

肉苁蓉淡大芸砂仁缩砂仁、春砂仁、缩砂密

正名别名正名别名

豆蔻肉果、玉果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黑白丑

朱砂丹砂、辰砂、镜面砂、朱宝砂香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皮

香附香附子、莎草根黄莲川连、雅连、云连、味连、鸡爪连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蛇蜕龙衣

前胡信前胡、岩风淫羊藿仙灵脾

首乌藤夜交藤续断川续断、川断、接骨草、六汗

穿山甲山甲珠、炮山甲、鲮鲤葛根甘葛根、干葛

秦艽左秦艽蛤壳海蛤壳

莱菔子萝}、子蒺藜刺蒺藜、白蒺藜

桂枝桂枝尖、嫩桂枝、柳桂椿皮椿根皮、臭椿皮

别名正名别名

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玉桔梗槟榔花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柴胡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磁石灵磁石、活磁石、生磁石、慈石

党参潞党参、台党参、防参蝉蜕蝉衣、蝉退

拳参紫参罂粟壳米壳、御米壳

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赭石代赭石

浙贝母象贝母、大贝母墨旱莲早莲草海螵蛸乌贼骨僵蚕白僵蚕

正名别名正

别名

浮萍紫背浮萍、浮萍草、水萍、

田萍

娑罗子梭罗子

通草通脱木独活川独活、香独活

桑叶霜桑叶、冬桑叶肉桂紫油肉桂

桑白皮桑皮、桑根白皮黄芪条芩、子芩、枯芩、片芩

(2)饮片的并开药名

这是一种传统的用法,如二母即指知母、贝母。

常见的并开药名

处方药名调配应付处方药名调配应付

二门冬天冬、麦冬腹皮子大腹皮、生槟榔

二丑黑丑、白丑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

二术苍术、白术焦四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二冬天冬、麦冬炒三仙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二母知母、贝母炒知柏盐知母、盐黄柏

二芍赤芍、白芍生熟薏米生薏米、熟薏米

二决明生石决明、决明子全藿香霍香叶、霍香梗

二活羌活、独活生熟谷芽生谷芽、炒谷芽

二地生地、熟地谷麦芽炒谷芽、炒麦芽

处方药名调配应付处方药名调配应付

生熟地生地、熟地桃杏仁桃仁、杏仁

全荆芥荆芥、荆芥穗龙牡煅龙骨、煅牡蛎

全紫苏紫苏子、紫苏梗、紫苏叶荷叶梗荷叶、荷梗

苍白术苍术、白术知柏知母、黄柏

苏子叶紫苏子、紫苏叶猪茯苓猪苓、茯苓

羌独活羌活、独活生熟稻谷生稻芽、炒稻芽

赤白芍赤芍、白芍生炒蒲黄生蒲黄、炒蒲黄

二乌制川乌、制草乌棱术三棱、莪术

二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生熟枣仁生枣仁、炒枣仁

二风藤青风藤、海风藤盐知柏盐知母、盐黄柏

处方药名调配应付处方药名调配应付

二蒺藜刺蒺藜、沙苑子生熟麦芽生麦芽、熟麦芽

忍冬花藤金银花、金银藤白术芍炒白术、炒白芍

青陈皮青皮、陈皮芦茅根芦根、茅根

金银花藤金银花、金银藤乳没乳香、没药

砂蔻砂仁、蔻仁生龙牡生龙骨、生牡蛎

荆防荆芥、防风冬瓜皮子冬瓜子、冬瓜皮

潼白蒺藜沙苑子、刺蒺藜酒知柏酒知母、酒黄柏

(3)规范处方用名(了解)

为保障医疗安全,保证临床疗效,处方用名应符合《药典》、本省(区、市)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相关规定。没有统一规定的,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

2.饮片的处方应付

(1)常见的处方应付实例

①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如蒙苏子、莱菔子、谷芽、麦芽、王不留行、酸枣仁、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

②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如僵蚕、白术、枳壳等。

③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如草乌(水制)、川乌(水制)、天南星(矾制)、附子(炮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何首乌等。

④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如龟甲、鳖甲、穿山甲等。

⑤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煅),需调配煅制品,如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

⑥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炭),需调配炭制品,如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等。

⑦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蜜炙品,如枇杷叶、马兜铃等。

⑧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醋炙品,如延胡索等。

⑨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盐炙品,如补骨脂、益智仁等。

(2)处方注明炮制要求的,则按要求调配

①处方药名注酒炒,需调配酒炒品,如酒黄芩、酒当归等。

②处方药名注焦,需调配炒焦品,如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焦栀子等。

③处方药名注姜制,需调配姜制品,如姜半夏等。

④处方药名注霜,需调配霜制品,如柏子仁霜等。

⑤处方药名注煨,需调配煨制品,如煨木香等。

3.中成药的处方用名(了解)

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

(三)处方的用法用量

1.饮片处方的服用

(1)内服汤剂

①药液温度:一般汤剂应在温而不凉时服用,但热性病者应冷服,而寒性病者应热服。如发散风寒药最好热服,服后避风寒,遍身微微出汗为宜。

②服用次数(了解):重病、急病者可隔4小时服1次,呕吐患者或小儿宜小量频服。

③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宜于饭后服,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眠药宜睡前服,抗疟药宜在发作前1~2小时服用,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均应略有间隔,以免影响疗效。

(2)外用汤剂:汤剂的外用,主要是利用药物与皮肤接触从而达到“外治内效”。常见的有熏蒸法。

(3)汤剂的煎出量:汤剂内服一般采取二煎煎法,每煎得药液约200毫升。

2.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药物可通过口服胃肠道吸收、黏膜吸收、透皮吸收和注射吸收。中成药的主要用法有内服和外用。

(1)中成药的内服用法

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用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如活络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黄酒送服,一般用量为15~20g。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食盐味咸,能引药入肾,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可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清热导滞的至宝锭用焦三仙煎汤送服,以增强消导之功。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用鲜芦根煎汤送服,取其清热透表生津的协同作用。川芎茶调散用清茶送服,取其清热之效。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汤送服,取其保护胃气等。

有的中成药需要含服,将中成药含于口中,如速效救心丸、六神丸、西瓜霜片等。

(2)中成药的外用方法

①调敷患处

是将药物用适当的液体调成糊状,敷布于患处。药物直接接触患处,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液体辅料有白酒、醋、香油、茶水等:如治跌打外伤的七厘散,用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②涂患处

外用油膏、水剂多用此法。一般先洗净患处后立接涂抹,如獾油、癣药水等。

③贴患处

多为硬质膏药,如狗皮膏药,将膏药加热软化后贴于患处或可直接贴于患处。

④撒布患处外用散剂多采用此法。如生肌散、珍珠散等,将药粉直接撒布于患处。

⑤吹布患处多为散剂,用小纸筒将少许药粉,吹之使其散布于患处,如吹耳的红棉散,吹牙龈的冰硼散等。

总之,中成药的品种繁多,用法各异。一般外用药不可内服。

(3)特殊剂型中成药的正确使用

①滴丸

②软膏剂(乳膏)

③滴眼剂

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1次l~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3cm,勿使滴管口碰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滴后轻轻闭眼1~2分钟。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分钟;一般先滴右眼后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

(四)用药禁忌

1.饮片的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①“十八反”配伍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②“十九畏”配伍禁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斌炙博莫相依。

(2)妊娠禁忌

①妊娠禁用药:多为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中

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妊娠禁用中药有:丁公藤、三棱、干漆、土鳖虫、大皂角、千金子、千金子霜、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马兜铃、天山雪莲、天仙子、天仙藤、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朱砂、全蝎、红大戟、红粉、芫花、两头尖、阿魏、京大戟、闹羊花、草乌、牵牛子、轻粉、洋金花、莪术、猪牙皂、商陆、斑蝥、雄黄、黑种草子、蜈蚣、罂粟壳、麝香。

②妊娠慎用药:一般包括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的中药,慎用的中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

(3)饮食禁忌

病人在服药或用药期间,对某些食物不宜同时进服,称为服药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

如古人曾认为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白萝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患哮喘、过敏性皮炎、肝炎、疮疖等病人,在服药时,不能吃鸡、羊、猪头肉、鱼、蟹、虾、韭菜、发菜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含有异体蛋白,容易引发过敏反应,使病情加重。

(4)证候禁忌

如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

2.中成药的用药宜忌

(1)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2)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3)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4)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

(5)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8)病情需要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以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9)应谨慎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如果确需联合用药。

(10)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1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

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1(1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第三节处方调配与复核

一、饮片处方调配

(一)饮片斗谱安排

药斗是盛放饮片必不可少的容器,中药调剂室都以药斗的排列为布置中心。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

1.斗谱编排基本原则

(1)常用药物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操作。

(2)按饮片的质地轻重排序。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应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前者如磁石、赭石。后者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多放在斗架最低层的大药斗内。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3)按饮片药用部位或功效排列。如将饮片按其入药部位分为根茎、皮、花、

果实种子。或按其功效分为止咳平喘类、理气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等若干类。

(4)将同一处方中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

2.斗谱排列时还应参考的其他原则

(1)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能装于一斗或上下药斗中。

(2)外观性状相似的饮片,尤其是外观形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宜排列在一起。如蒲黄与海金沙。

(3)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应排列在一起。如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等。

(4)同一植物来源但不同部位入药的并且功效不相同的饮片不能排列在一起。

如麻黄与麻黄根。

(5)为防止灰尘污染,有些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而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如熟地黄、龙眼肉、生蒲黄、儿茶面、血竭面等。

(6)有恶劣气味的药物,不能与其他药物装于一个药斗中。如阿魏、鸡矢藤等。

(7)贵细药品,应设专柜存放。如牛黄、麝香

(8)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应按照有关规定存放,绝不能放于一般药斗内,必须专柜。

3.小包装中药饮片的斗谱设计

(二)饮片调剂用具

中药调剂工作中最常用的是传统的戥称(又称戥子),其次是分厘戥、盘秤、勾秤、台秤、天平及字盘秤,乃至现代电子秤的使用。

(三)药味调配

一方多剂的处方应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进行称量分配。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处方应按医师处方要求进行调配。不准生炙不分,以生代炙。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品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

二、中成药处方调配

1.调配中成药仍应遵从前述的调配工作制度,严格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程序进行。

执业药师应熟悉常用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剂型特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等。

2.中成药的调配必须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3.与单味中药一样,有些中成药也会损伤胎儿及母体,妊娠妇女应当有所避忌。一般分为妊娠慎用与禁用两类。

三、调配复核

复核,又称校对,是指对调配的药品按处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

(一)饮片调配复核内容

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每剂药的剂量误差应小于±5%。必要时要复称。还需审查有无相反(十八反、十九畏)药物,妊娠禁忌药物,毒麻药有无超量。调剂复核工作应当由主管药师或执业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二)中成药调配复核内容

按照“四查十对”审查调配药品。中成药复核工作应当由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第四节发药

发药是中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一、中药发药流程与要求

发药人员首先核对取药凭证,应问清患者姓名、注意区分姓名相同相似者,防止错发事故。中药饮片应核对药品贴数,中成药则要核对药品种类和数量,并核查药品有效

期。向患者或其家属做详细的用药指导,并解答其相关疑问。含毒麻药品的处方应留存,整理登记,备查。如发现差错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中药饮片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了解)

1.向患者耐心说明方药的用法用量,尤其是对中药不熟悉的患者,必要时介绍煎药流程。

2.向患者说明中药的用药禁忌。如忌食辛辣、油腻等。

3.对特殊煎法的药品,要逐一向患者说明各个药品的特殊煎法。

4.对特殊储存要求的饮片,如鲜药,需让患者明确储存方法。

5.如处方中有需患者自备的药引,需向患者强调。如热粥送服,黄酒送服。

6.如有需自行处理的饮片、贵细饮片,要特别做出说明。如红参需患者自行蒸软后,切、分入药。

7.如有关于药品疗效、药源情况、不良反应方面的咨询,应尽可能解答,如不确定,应在事后详查后予以回复。

三、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了解)

1.与患者核对药品种类和数量,根据处方向患者明确药品的用法用量,如用药时间、用药间隔等。对特殊剂型,如栓剂、滴眼液、贴膏剂等,需特别说明使用方法。

2.向患者说明中成药的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

3.如有联合用药情况,向患者交代联合用药需注意的问题,如中成药和西药,应相隔半小时左右服用。

4.如有需特殊储存的药品,提醒患者按要求储存。

5.对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妊娠妇女等,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避免发生药害事件。

6.如有关于药品疗效、药品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咨询,应尽可能做答,如不确定,应在事后详查并予以回复。

第五节中药汤剂

一、中药汤剂沿革(了解)

(1)传统汤剂;

(2)小包装中药饮片。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

(一)中药汤剂的煎煮程序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20~30分钟,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但不宣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以免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遇热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一般用水量以高出药面3~5cm为宜,第二煎则应酌减。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

4.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分钟为宜,二煎药沸后煎15分钟为宜;解表药一般沸后用武火煎10~15分钟为宣,二煎沸后煎5~1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30分钟,二煎沸后煎20分钟为宜。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7.每剂药的总煎出量:成人400~600ml,儿童100~300ml,分2~3次服用。

8.煎出液的质量要求:依法煎煮的药液应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霉烂、酸腐等其他异味。剩余的残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取药号、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二)中药汤剂的煎煮注意事项

煎药的用具一定是以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所煎之药起化学变化为前提。煎药可选择砂锅,砂锅有受热均匀、保温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价廉等优点,也可选择耐高温玻璃器皿及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不锈钢器皿等。

(三)特殊煎药方法

1.先煎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2)某些有毒饮片。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缩短药物的煎煮时间,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

(1)气味芳香类饮片: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降香、

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2)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分钟入

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3.包煎

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等。

(2)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烊化(溶化)

5.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饮片,为使其成分充分煎出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较疏

松者,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而羚羊角、水牛角等质地坚硬者,则应单独煎煮2~3小时。

6.对服

再行对入服用,

7.冲服

如雷丸、蕲蛇、

8.煎汤代水

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等。

对于质地松泡、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

第六节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

一、特殊管理的中药

毒性中药品种有28种。按麻醉药管理的饮片只有一味罂粟壳,其炮制规格有生罂粟壳和蜜罂粟壳,处方用名罂粟壳是给付蜜罂粟壳。

(一)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曰极量。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不属于毒性饮片处方。

(二)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罂粟壳也称米壳,有生罂粟壳和蜜罂粟壳两个炮制品。临床使用时的用量一般在3~6g。本品有成瘾性,故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

罂粟壳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药处方方可调配,每

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二、有毒、小毒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

中药毒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神农本草经》将正文记载的365种药物按其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很早以前,中医就已经对药物的有毒与无毒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毒与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同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次注黄帝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这些至今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重要原则。

小毒:丁公藤.九里香.土鳖虫.大皂角,小叶莲.JlI楝子.飞扬草.水蛭.北豆根.艾叶.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金铁锁.南鹤虱.急性子.草乌叶.重楼,鸦胆子.猪牙皂,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蛇床子.紫其贯众.蒺藜.棱藤子,鹤虱有毒:三棵针.干金子.千金子霜.土荆皮.山豆根.干漆.天南星.木鳖子.仙茅.半夏.甘遂.白附子.白屈菜,白果.全蝎.华山参.朱砂.两头尖.芫花.苍耳子.附子,京大戟.制川乌.制天南星,制草乌.苦楝皮,金钱白花蛇,洋金花.牵牛子,轻粉.香加皮,狼毒.臭灵丹草,商陆.常山,硫黄.雄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蟾酥大毒: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斑蝥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 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 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 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中药调剂知识汇总

中药调剂知识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配伍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配伍禁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用药说明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歌诀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蟅虫。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慎用的包括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慎用的中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2019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解析《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9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五味理论认为,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的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五味。凡邪未尽慎用的是酸味。因此选择C。 2、在七情配伍中,半夏与生姜同用的配伍关系是 A、单行 B、相须 C、相使 D、相畏 E、相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配伍相畏。半夏畏生姜——相畏。因此选择D。 3、产于云南的道地药材是 A、麦冬 B、甘草 C、木香 D、泽泻 E、当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道地药材。云南的道地药材有:三七,茯苓,木香,重楼。因此选择C。 4、提取莪术挥发油常用的方法是 A、浸流法 B、渗流法 C、超声提取法 D、加热回流法

E、水蒸气蒸馏法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挥发油具有挥发性,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因此选择E。 5、按《中国药典》规定,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药材是 A、川乌 B、天仙子 C、防己 D、马钱子 E、千里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碱。防己中的质量控制成分粉防己碱,粉防己诺林碱的结构类型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因此选择C。 6、某女,40岁、按甘草附子汤的组方取药,药师嘱其所用制附子应先煎,之后与他药共煎。 制附子先煎的目的是 A、长时间煎煮可提高乌头碱的溶出量

B、制附子中的化学成分水溶性差、需要长时间溶解 C、长时间煎煮促使制附子中生物碱与有机酸成盐、有利于溶出 D、长时间煎煮会促使制附子中苯甲酸与生物碱结合成酯、有利于吸收 E、制附子中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毒性,长时间煎煮可降低毒性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附子中的毒性成分。附子经过炮制后,其中的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发生水解,变为醇胺型生物碱,毒性降低。因此选择E。 7、燀法炮制苦杏仁可防止苦杏仁苷发生 A、加成反应 B、消除反应 C、甲基化反应 D、乙酰化反应 E、酶水解反应 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苦杏仁的炮制作用。苦杏仁中经过燀法炮制后,其中的酶失去活性,防止苦杏仁苷发生酶解。因此选择E。 8、除另有规定外、应检査融变时限的制剂是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精华卷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精华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甲苯法测定水分适合于 A.大黄 B.牛膝 C.党参 D.黄柏 E- 丁香 正确答案:E, 第2题 测定中药灰分温度应控制在 A. 100 ~ 105°C B. 25 - 300°C C. 300 ~ 400°C D. 400 ~500°C E. 500 - 600° C 正确答案:E, 第3题 每个维管束周围均有内皮层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大黄 C.何首乌 D.牛膝

正确答案:A, 第4题 单子叶植物根类中药维管束类型是 A.有限外韧型 B.无限外韧型 C.周韧型 D.周木型 E.辐射型正确答案:E, 第5题 威灵仙的药用部位是 A.根 B.块根 C.根茎 ,D根及根莲 E-块茎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具“狮子盘头”特征的药材是 A.防风 R银柴胡 C.太子参 D.羌活 E.党参 正确答案:E, 第7题 川乌和附子为 A.同科不同属植物 B.同属不同种植物 C.同种植物药用部位不同 D.同种植物产地不同 E.不同科植物 正确答案:C,

下列哪项不是板蓝根的性状特征 A.根头部略膨大 B.根头部可见暗绿色的叶柄残基 C.质坚实,不易折断 D.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E.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正确答案:C, 第9题 粉末中无草酸钙结晶的药材是 A.甘草 B.黄芪 C.商陆 D.人参 E.太子参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杭白芷根上部的形成层呈 A.圆形 B.近方形 C.多角形 D.三角形 E.波状 正确答案:B, 第11题 蓼大青叶的气孔轴式多为 A. 一不等C.直轴式 D.平轴式 E.环式式 B.不定式 正确答案:D, 第12题 药材浸水中,水被染成黄色,柱头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的是A.西红花 B.红花

执业药师中药学考试专业知识课件

2015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真题回忆整理版 欢迎大家补充,批评指正。(附件是Word版)。 A型题 1清代本草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 2.气虚阴亏不宜的的五味是:辛味 3.白芷治疗头痛类型 4.柴胡和升麻共有的功效:升阳 5.决明子的功效:润肠通便 6.赤芍的功效 7.能清热解毒明目止痉是哪味药 8全蝎研末入丸、散的用量:0.6--1g 9服用下列哪个中药时不能饮茶:使君子 10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的:桑枝,香加皮等 11秦皮不具有什么功效:利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 12下面那个体现相畏:石膏配知母,人参和莱菔子,生半夏和生姜 13下面具有化痰止咳,和胃止逆功效的中药:枇杷叶,葶苈子 14巴戟天的功效 15厚朴配伍枳实的功效:消积 16芫花--泄水逐饮 17白鲜皮的功效 18马齿苋的功效- 19益母草不具有的功效 20清热排脓:薏苡仁 21利水渗湿,泻热:泽泻 22马钱子除消肿定痛还有通络散结功效 23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24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中粉 25关于置换价的计算。置换价为2,空白栓重2g,药物重0.2g,制100粒要好多基质?26滴丸药物以PEG400为分散介质,用什么助悬剂? 27大输液灭菌方式:热压灭菌

28去“火毒”的是:黑膏药 29不用做溶散时限检查的:A水丸B浓缩丸C滴丸D小蜜丸E大蜜丸30助悬剂:A枸橼酸盐B酒石酸盐C磷酸钙D硅酸铝 31糖衣片的粉衣层(粉底层)材料为:糖浆+滑石粉 32接近药品实际贮存条件的有效期试验:长期试验法 B型题 A巴豆B番泻叶C芫花D甘遂 1性寒,泻下导滞: 2性热,逐水退肿: A秦艽B千年健 3祛风湿,强筋骨: 4治风寒湿痹痛: 5寒疝腹痛:荔枝核 6止呕: A苎麻根B侧柏叶C仙鹤草 7止血药中,安胎: 8止血药中,肺热咳嗽痰多: 9止血药中,久痢: 10温肾固精缩尿: 11暖肾开胃摄唾:益智仁 12芡实:补脾去湿 13补肝肾,行血脉:续断 A重镇安神B养心安神 14朱砂:A 15龙骨:A 16酸枣仁:B 17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鳖甲 A附子B肉桂C花椒 18引火归元:B 19杀虫:C 20温肾纳气:沉香 21运脾:鸡内金 22止痛: 23消肿利咽:山豆根 24牡丹皮:活血散瘀 25白鲜皮:祛风燥湿止痒 26麝香的功效 27金樱子的功效 28石榴皮的功效 29凉血解毒;西红花, 30解郁安神:西红花 31补肝肾,行血脉:续断 32平肝疏风:野菊花 33滋阴润燥的:天冬 34炮制后,性由寒转温的是:地黄 35杀酶保苷:黄芩

执业药师考试专业知识一中药学

答案:D 201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表示药物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 是 A.涩味 B.辛味 C.酸味 D.淡味 E.咸味 答案: D 中药学部分3.寒凉类药所不具备的功效是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第一章 A.凉血 B.回阳救逆 C.解热毒 D.清热 E.泻火重点解析 答案:《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B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神农本草经》;《中华本草》 4.不属于沉降性的功效是 A.泻下 B.清热 C.解表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D.止呕 E. 平喘 答案:例题: C [5-6] 1、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A.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甘味 B.淡味 C.酸味 D.涩味 E.苦味 5. E.《本草拾遗》药物能渗湿利水的味是 D.《本草纲目拾遗》 6.药物能补虚 和中的味是答案:D 答案:B,2.以图文对照法编著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 [7~《新修本草》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 9] A.有毒无毒 B.四气 C.升降沉浮 E.D.《本草纲目拾遗》《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 D.五味 E.归经 7.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确定的是中药的C 答案: 8.根据药物特性和药物疗效确定的是中药的 3、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 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9.主要以药效,参以口尝确定的是中药的 C.A.《本草纲目》 B.《新修本 草》《本草纲目拾遗》 答案:B、E、《本草经集注》D.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D [10-11] 答案:D A.清泄 B.软坚[4-6] C.渗利 D.和中 E.活血 10.苦味的作用是、苏敬、陶弘景、李时珍、唐慎微A B、赵学敏 C D E 11.甘味的作用是《证类本草》的作者是、 4答案:5、 A, D 《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12.寒凉性表示药物具有的作用包括《本草经集注》 的作者是6、A.清热 B.泻火 C.凉血答案:ABD D.散风 E.解热毒 答案:7、 ABCE 《神农本草经》13.365 B、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种药性理论的内容 主要有 AA.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 写模式C四气五味 B.升降浮沉 C.有毒无毒 D.用药禁忌 E.煎煮方法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七章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第一节处方概述 ■处方的意义(略) ■处方的格式 ■处方术语 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蛇去头和鳞;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处方旁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冲服、煎汤代水。 ■处方的分析要点(略)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属于处方正文内容的是 A.患者姓名 B.规格 C.临床诊断 D.药价 E.药师签名 [答疑编号501232070101] 『正确答案』B 最佳选择题 中药处方脚注中不包括 A.包煎 B.剂数 C.后下 D.烊化 E.打碎 [答疑编号501232070102] 『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 中成药处方正文应含有 A.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址 B.药品的名称、剂型 C.药品的规格、数量 D.药品的用法用量 E.医师签名、药师签名、药价及现金收讫印 [答疑编号501232070103] 『正确答案』BCD 第二节中药饮片处方名称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正名的依据:《中国药典》一部和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每年必考别名: ■丁香---公~ ■儿茶---孩~ ■木瓜---宣~ ■牛膝---怀~

■乌药---台~ ■苍术---茅~ ■牡蛎---左~ ■青蒿---嫩~ ■松节---油~ ■秦艽---左~ ■蛤壳---海~ ■赭石---代~ ■僵蚕---白~ ■功劳叶---十大~ ■肉桂---紫油~ ■升麻---绿~周~ ■白芍---杭~~药 ■白芷---杭~香~ ■防己---粉~汉~ ■羌活---川~西~ ■泽泻---建~福~ ■茵陈---绵~~蒿 ■独活---川~香~ ■桔梗---苦~白~玉~ ■柴胡---北~南~软~ ■当归---秦~云~川~ ■桑叶---霜~冬~ ■蒺藜---刺~白~ ■橘叶---南~青~ 重点记忆: ■干姜炭---炮姜炭姜炭 ■土鳖虫---地鳖虫地鳖蟅虫■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山药---怀~淮~淮山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五味子---辽~北~五梅子■白果---银杏 ■肉苁蓉---淡大芸 ■千金子---续随子 ■杜仲---木绵 ■辛夷---木笔花 ■细辛---小辛 ■青果---橄榄 ■牵牛子---黑白丑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佩兰---省头草醒头草

执业药师中药学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中药学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 (2) 总分:120 分及格:72 分考试时间:120 分 A1型 (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目录中收载野生药材物种( ) (2)具有中枢性肌松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 (3)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阴的是( ) (4)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的配伍方法是( ) (5)承担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应当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 ) (6)肾为气之根,主要指的是( ) (7)下列关于防己的现代应用,错误的是( ) (8)下列关于银杏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错误的是( ) (9)含有京尼平苷的药物是( ) (10)中医的“肾虚”指的是( )

(12)急诊处方用量一般不得超过(

(27)下列关于大黄保肝、利胆作用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60)下列不属于药品的是( (15)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16)青蒿抗炎的成分是 (17)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18)属于劣药的是 (19)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20)其功能依赖于肾之气化的脏腑是 (21)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22)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的药物是 (23)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24)细辛抗炎的成分是 (25)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26)易侵犯下部的病邪是 (27)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28)基本的药品储存养护措施 (29)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30)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31)根据材料,回答{TSE}题 (32)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的着作是(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中药学基础知识——药性、配伍及中药调剂 薛玲 第一部分概述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中药是以植物,动物、矿物为主要来源,尤以植物为多。故传统的中药专著称之为“本草” 。我国地域辽阔,跨寒,温、热三带,天南地北,平原,高山,丘陵,盆地,各处有着非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世界著名的天然药材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已达五千多种。 中医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 ,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两类不同的性质。温与热, 寒与凉是性质相同仅在程度上的差异。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是古时医家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 一般属于凉性或 寒性。反之,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和热性。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原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 逐渐发展为利用医疗作用来说明药物的味,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对疾病产生不同的作用;相同味道的药, 其作用也有相近和共同之处,而后逐渐演变成中药药性的五味。然而, 中药的味, 其实也是其所含化学物的滋味。如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大多具有苦味, 由于生物碱类物质大 多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含一些无机盐类如钠、钾、钙、镁的药物大都具有咸味。含有机酸类如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的药物则具有酸味。含糖类、氨基酸、淀粉类的药物则具有甘味。含挥发油的药物则具有辛味。以五味归纳出的中药五类基本作用, 也主要是中药中的一些能治病的化学物质所表现的药理作用。 升降浮沉也是从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主要是表示药物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与疾病中气机逆乱的趋向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人体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一旦升降出入反常便导致疾病的发生。实践中发现,能使气“升”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浮” ,能使气“沉”的药物往往也能使气“降”,所以,中医常按作用趋向将药物分为升浮药与沉降药两类。升浮药属阳,沉降药属阴。此外,中医有时还用升降浮沉表示药物所治疾病的大致部位,认为,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能治上焦病证,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能治下焦病证。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的治疗作用, 也就是指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和作用的部位。中药口服后, 其中的药效物质经吸收入血液循环后可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然而, 中药口服后并不是对全身各部位都发生作用, 而是只对某个或某几个部位发挥作用, 即药物对机体某部位有选择的作用。 归经是中医在用药治病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药物作用的又一特性同属性寒的药可用来治疗热病, 但又有清肺热和清肝热的不同;同是补气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差异, 从而发现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有侧重, 将这一对药物作用特性的认识用脏腑经络理论加以归纳, 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然而中药归经的作用特性其根本也是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祛湿药的性味多为()。 A.苦温B.苦凉 C.苦寒D.苦平 E.苦微温 答案:C 解析: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如黄芩、黄连等。 2.依据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 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 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 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 答案:A 解析: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3.以6年生秋季为适宜采收期的栽培药材是()。 A.天花粉B.山药 C.桔梗D.人参 E.太子参 答案:D 解析:皂苷的积累随人参栽培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6年生的产量和人参皂苷总含量均较高,所以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 4.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常采用的方法是()。 A.NMR B.IR C.UV D.MS E.DEPT 答案:D 解析:质谱(MS)可用于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和提供其他结构信息。 5.《中国药典》中,以士的宁为质量控制成分之一的中药是() A.苦参 B.麻黄 C.马钱子 D.连翘 E.地骨皮 答案:C 解析:《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对马钱子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6.天仙子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 A.东莨菪碱 B.汉防己甲素 C.乌头碱 D.巴马汀 E.药根碱 答案:A 解析:天仙子主要的生物碱有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中国药典》以东莨菪碱和莨若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7.《中国药典》中,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为质量控制的药是

中药调剂学

《中药调剂学》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中药调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课程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胜任中药调剂工作,达到中药调剂工种的要求,为今后从事中药调剂工作,成为调剂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以“市场需要的人才”为培养导向。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进行中药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胜任中药调剂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技术与相关理论知识水平达到工种要求的技术标准,并能考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中药调剂学》训练周 教学内容: 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工作岗位人员的角色转换。 1、开展“模拟药店”的实训教学,加强中药调剂技能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饮片质量鉴别、常见中药鉴定等的训练。

2、常见200种中药鉴定。 3、组织学生到医院、医药公司、药店参观学习,接受第一线的中药调剂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规范操作中药调剂技能,达到在药品企业或医院中药房实习时,能独立规范完成中药调剂操作全过程,完成由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转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达到“中药调剂员”工种的标准,成为中药调剂一线技能专业型人才。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考试题库中药综合

第十四章中药调剂操作技能 ◆ A型题: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的字母图黑。 第1题 当处方遇有特殊情况需要修改时,可由 A.药房划价人员修改并签字 B.药房调配人员修改并签字 C.处方医师修改并签字 D.患者修改并签字 E.任何医师都可修改 正确答案:C 您选择的答案:# 第2题 处方超过三日后 A.处方予以没收,作废 B.药师更改日期,并签字后才可调配 C.病人修改日期后继续使用 D.处方医生更改日期并重新签字后才可调配 E.医师更改日期后即可调配 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 第3题 煎药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周期是 A.1月/次 B.3月/次 C.6月/次 D.12月/次 E.24月/次 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 第4题 中药处方调配分帖规范的操作方法应是 A.估量分帖 B.手抓分帖 C.逐药分帖 D.随意分帖 E.等量递减 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 ◆ B型题: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第5-7题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5年 1.煎药人员需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体检 2.含毒性中药处方留存 3.含麻醉药处方留存 正确答案:BCD 您选择的答案:# 第8-10题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冲服 E.烊化 1.薄荷在煎服时应 2.海金沙在煎服时应 3.生瓦楞子在煎服时应 正确答案:BCA 您选择的答案:# 第11-14题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皮类中药别名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或根皮。处方别名:楝皮、苦楝皮、苦楝根皮 紫荆皮:为木兰科植物盘柱南五味子的根皮。处方别名:子荆皮、紫荆皮、紫今皮、紫金皮 姜皮:为姜科植物姜的块茎皮。处方别名:姜皮、姜衣、生姜皮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处方别名:安石榴、酸石榴、石榴皮、丹若、若榴川槿皮: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处方别名:木槿皮、川槿皮、白槿皮、川荆皮 地枫皮: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的树皮。处方别名:地枫、地枫皮、钻地风 扁豆衣: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处方别名:扁豆衣,扁豆皮、眉豆皮 绿豆衣: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处方别名:绿豆衣,绿豆皮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处方别名:大夫皮、大茯、大腹皮、槟榔皮、大腹毛、大腹绒、伏毛、腹毛、腹皮、槟榔毛、槟

榔衣、枣儿槟壳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二】中药鉴定的取样规定 依据:《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取样规定: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 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 (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三】中药的贮藏方法 1、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试题

2013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考试试题 1.下列属疾病名称的是: A.湿热 B.肝郁 C.瘀血 D.暑湿 E.感冒 2.其性属阳性药的是: A.黄芩 B.黄柏 C.附子 D.麦冬 E.石斛 3.根据五行学说,金的特性为: A.生长 B.生化 C.升发 D.收敛 E.滋润 4.称为'刚脏'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与血液的生产和运行有密切联系的两脏是: A.心与脾 B.肝与脾 C.肺与肝 D.肝与肾 E.脾与肾 6.在养生防病时阳盛体质的宜忌是: A.宜寒忌温 B.宜凉忌热 C.宜平忌消 D.宜泻忌补 E.宜温忌寒 7.具有黏滞特性外感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E.燥邪 8.面赤易见于: A.寒证 B.痛证 C.虚证 D.热证 E.饮证 9.弦脉所主的病证是: A.痛证 B.热证 C.食滞 D.血瘀 E.精伤 10.知饥不食.舌红少苔常见于: A.胃气虚证 B.胃热证 C.肝胃不和证 D.胃阴虚证 E.食滞胃脘证

[41-42]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41.主精神运动的脏是: 42.主司调畅情志的脏是: [43-46] A.正气 B.邪气 C.谷气 D.元气 E.四气 43.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是: 44.从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45.机体内起抗邪气作用的物质总称为: 46.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因素称为: [47-48] A.气海 B.血海 C.髓海 D.阳脉之海 E.阴脉之海 47.冲脉为: 48.任脉为: [49-51] A.升散 B.趋下 C.重浊 D.开泄 E.收引 49.寒邪的性质是: 50.暑邪的性质是: 51.风邪的性质是: [52-54] A.真虚假实 B.正实假虚 C.虚中夹实 D.实中夹虚 E.上虚下实 52.大实有赢状,其病机属于: 53.至虚有盛位,其病机属于: 54.湿热伤津,气阴两伤,其病机属于: [55-56] A.恶寒发热 B.但寒不热 C.但热不寒 D.寒热往来 E.长期低热 55.半表半里证常见的症状是: 56.虚寒证多见的症状是: [57-58] A.无汗 B.盗汗 C.战汗 D.绝汗 E.自汗 57.伤寒表实证多见: 58.气虚卫阳不固多见:

中药调剂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药调剂学资料 名词解释 1.合理用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 2.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3.处方:俗称药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4.中药正名:以《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为依据,以历代本草文献作参考的中药名称。 5.临方炮制:在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要求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新鲜中药或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加工的过程,简称“临方炮制”。 6.中药调剂: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7.药品的安全性: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8.药品质量特征:指药品与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要求的固有特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 填空 1.清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2.药物对人体的效应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3.中药调剂的质量管理包括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 4.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二花。 5.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6.晚期癌症患者可凭借《麻醉药品专用卡》,持本人身份证申请使用罂粟壳。 7.处方的意义在法律上、技术上、经济上。 8.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和调和药。 9.甘草又称粉甘草、国老、皮草。 10.硫磺在储存过程中易燃,冰片、薄荷易升华。 1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12.储存过程中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3.中药的经常性检查中要求中药每个月至少检查1次 14.山药别名淮山药、怀山药。罂粟壳别名米壳和御米壳。 15.中药仓贮绿色标准是指合格药品区、红色是不合格药品区,黄色是待验药品区,蓝色是销毁品区。 16.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内,冷库2℃-10℃,相对湿度在45%-75% 17.中药出库发货员按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并在发货单上填写批号,复核人签章后方可发出。认真做好记录并保存3年。 18.如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应挂黄牌。 19.中药服用时间,病位在上宜饭后服,在下饭前服,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的宜饭后服,驱虫药、祛湿利水要宜清晨空腹服,泻下药宜饭前1小时空腹服,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 20.不良反应应“可疑即报”。 选择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二)学习方法

本文介绍了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二)学习方法,供大家学习! 《中药化学》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重点内容,而且《中药化学》的专业性很强,需要良好的无机、有机化学基础,如果对化学理解困难,可以以鉴定为主;虽然鉴定的内容也很专业,但背记还是有很大作用的;要准确理解并记忆中药化学的知识点需要良好的有机化学基础,并在对化学结构式熟悉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相应内容,对大部分学员而言,结构式似乎毫无规律可循,记忆难度的确很大;但是一定要多看多记。 对非药学专业出身的学员来说,中药学和中药鉴定学是相对容易通过的科目,主要内容也多为背记的简单知识点,下面给出一个中药鉴定的学习方法供参考。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在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上进一步学习本门课程,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考生常反映此课不好学。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第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中药鉴定学是应用学科,必须把握鉴定中药材的理论与技能。学习本课只背出是记不住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记住理论,才能学会鉴定药材的本领。药材的性状一定要对照药材标本来学,不然学不好。只说考试这一方面吧,如X型题,列出药材的多项特征,有的对,有的错。如认不准一定答错题。显微鉴定也要看显微镜,并对照教材上的图来记,否则死背,也记不住。理化鉴别也要在有条件下做一下。有的考生反映中药鉴定难学,实际上是难记。理论联系实际去学,其实并不难学。 第二,把握规律: 每一类药材都有一定的鉴定规律,因为每一类药材(植物药材)都是一个器官,植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统一的规律。如根类根类的特点,花类有花类的特点等等。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前面概述,就谈到本节的药材鉴别特点与规律翳学教育网整理,同时还可以参考复习思考题,来帮助你学习。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 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 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 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 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 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 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 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 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 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 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 (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 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各位考生,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工作接近尾声,准考证打印工作尚未开始,8、9月为考生备考的关键时期!为帮助各位考生备考本站将不断更新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经验及辅导信息,请点击文章最下面查看! 【郑重承诺】考试将于10月17、18日举行,会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敬请期待! 【考生经验抢先版】 2015年执业药师复习“五步走”和“三大锦囊” 一、“五步走” 1.复习旧知识远比学习新知识重要。这个尤其适合在职考生对于双休日和长假的利用。当复习完成一遍之后,原则上不学习新东西,要利用真题进行测验和回顾、反思,查漏补缺,复习基础知识。 2.在复习中一旦出现大的偏差要及时做出回应,用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间做出决断,尽量不要让自己改变原计划。 3.遵照考试时间,尽量多的做执业中药师考试模拟题,看解析,从真题中把握考试的时间观念、考察方向和考察重点。

4.考点要理解记忆,重视教材和法规的结合。 5.了解人类的复习状态。 每日学习过程——根据统计数据,每天记忆的时段为:上午:9点、10点、11点;下午:14点、15点、16点;晚上:19点、20点、21点、22点,共计10小时/天;其中,(二小时用于复习之前所学;一小时预习当天应当所学;不少于三个小时进行当天学习;一小时复习当天所学; 二、“三大锦囊” 1、制定学习计划 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在考前完成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脑里知识循环 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经常回忆也就是滚动的学习,我们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抽出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重要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没有。这样可以随时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