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一单元选择题练习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一单元选择题练习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一单元选择题练习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第一单元选择题练习

③④

第一分册第一单元选择题练习

1、下列古代文明中不属于古代东方文明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图1中古代两河流域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1 3、图1中古代埃及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4、图1中古代印度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图2

5、图2中,属于古代两河流域人民使用的文字的是( C )

6、图2中,属于古代埃及人民使用的文字的是( D )

7、图2中,属于中国人民使用的古老文字的是( B )

8、下列选项中对《汉穆拉比法典》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比较清楚的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C、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D、是世界上最民主的成文法典

A B C D

A B

D

C

图3

9、图片3代表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B )

10、图片3中代表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C )。

11、胡夫金字塔高146.米,底部四边长各约230米,塔身约用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巨大石块砌成..它所用的石块都磨得很平,全部采用叠砌,缝隙密合,不能施泥灰,石缝之间连薄薄的刀片也插不进去.这段材料说明的是()

A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B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C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D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

12、古埃及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不列不能说明的是

A、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B、集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大权于一身

C、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

D、遇到事情需要得到宗教首领的同意

13、某位古埃及时代的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可能:

(1)期盼着来世可以过上好日子(2)被要求参加法老陵墓的修建

(3)用楔形文字给亲友写信(4)参与修建水利工程

A.(1)(2)(3)

B.(2)(3)(4)

C.(1)(2)(4)

D.(1)(3)(4)

14、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材料最普遍的是

A、石头

B、木片

C、纸草

D、陶片

15、埃及象形文字最终被人们遗忘的原因有

①时代变迁②艰涩难懂③外族入侵④强势文化冲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6、《西游记》中人物唐僧又被尊为“三藏法师”,“三藏”指的是佛教经典中的几部分()

a. 义、律、论三部分

b. 经、义、论三部分

c. 经、律、义三部分

d. 经、律、论三部分

17、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思想的宗教典籍是

A B C D

18、某国有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青年情侣被村里人处以极刑。以上新闻很可能来自于()

A、埃及

B、印度

C、法国

D、美国

19、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就用种姓来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种姓等级制度的特点是A.职业世袭、内部联姻 B.四大种姓、权利相等

C.宗教生活、不分等级 D.宗教经典、吠陀梵书

二、材料题:

1、下面材料出自法典的一部分:

a.如果一自由民伤了一贵族的眼睛,则应弄坏自由民的眼。

b.若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1米纳白银。

c.若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应折半赔偿。

d.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志剃除,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e.如果一个男子无力偿还债务,不得不出卖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为债务奴隶时,他们应该在买者或所服役的家中干3年活,到第4年应释放他们。

问题:

(1)说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是古代哪个国家制订的?

《汉穆拉比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

(2)简述这部法典的积极影响。

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一手文献。

(3)根据上述几款条文,说出这部法典的特点。

同态复仇

(4)说出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

巩固王国统治。

2、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但印度的历史“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在雅利安人的征服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种姓制度,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

请回答:

(1)种姓制度有什么特征?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因为种姓制度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2)据印度媒体报道,直至今日仍有74%的印度人不能接受不同种姓间的通婚。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的屋顶上。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种姓制度虽然废除了,但种姓观念在印度民众中根深蒂固,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分册第二单元选择题练习

1、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的居民是( )

A .苏美尔人 B. 雅利安人 C. 阿兹特克人 D. 玛雅人

2、明嘉靖三十九年的《平凉府志》中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

穗如稻而非实。”这种作物(图2)最初是由哪一地区培植的 ( )

A .亚洲

B .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3、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中独立发展出别具一格的文明,形成了三大文化中心。其中不属于的是是( )

A .玛雅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印加文化

D .大津巴布韦文化

1、 图1中属于古代希腊文明 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序号是

A 、5

B 、4

C 、3

D 、2

图1

2、 图1中属于古代罗马文明所在的地理位置的序号是

A 、5

B 、4

C 、3

D 、2

3、 古代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A 、小国寡民

B 、国大民多

C 、小国多民

D 、大国寡民

4、希腊古典时代是指

A 、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

B 、公元前8至公元前4世纪

C 、公元前11至公元前8世纪

D 、公元前11至公元前4世纪

5、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是辉煌的“古典时代”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所有公民享有民主权

D.对外族入侵屡获胜利

6、“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伯里克利。你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文化的繁荣活跃 ②商贸的频繁 ③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④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 . ①②④

图2 1 2

3

7、下列人中有公民权的是

A 、外邦人

B 、妇女

C 、雅典成年男性

D 、奴隶

8、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克里斯蒂尼

B.伯里克利

C.梭伦

D.希罗多德

9、某校邀请一学者作报告,报告主题如右图海报。下列不适合出现在海报上的是:

A .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西方史学的源头

C .基督教的诞生地

D .欧洲哲学的发源地

10、某同学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据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盲诗人,书中有很多神话的历史传说,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该书应该是( )

A .《伊尼特》

B .《荷马史诗》 c .《罗摩衍那》 D .《奥德赛》

11、 他被称为“史学之父”,他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方法。他是

A 、司马迁

B 、希罗多德

C 、司马光

D 、修昔底德

12、“底层民众的反抗、日耳曼人的入侵,冲垮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中世纪的钟声也随之敲响……。”按上文的意思,“帝国”指的是:

A.蒙古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西罗马帝国

13、近代西方人怀念古希腊、罗马,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主要是因为古希腊、罗马……

A 、具有悠久的历史

B 、成为古代实践民主、法治的摇篮

C 、扩张为地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D 、出现了梭伦、查士丁尼等一批杰出政治家

14、《十二铜表法》第3表载: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拘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这表明…( )

A .债权人具有任意裁量权

B .债务人可以不偿还债务

C .该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D .该法强调担保人的作用

15、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时间是

A 、公元前509年

B 、公元前27年

C 、公元392年

D 、公元496年

16、《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A.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B.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C.贵族特权被限制

D.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17、罗马公民法适用的范围是

A 、贵族人员

B 、罗马公民

C 、所有在罗马的人

D 、所有罗马人

18、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是指

A 、追求法律平等

B 、内容极其丰富

C 、体系极其完备

D 、规定极其严格

19、伊斯兰教的典籍是

A B C D

20、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典分别是

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

B.经藏、律藏、论藏

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

D.律藏、经藏、论藏

二、材料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的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执政官、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以担任执政官及其他一切官职(司库除外)。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牛扼级”,只以担任低级官职。——《世界全史》(第11卷)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材料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人在大会上都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世界全史》(第11卷)史仲文、胡晓林主编问题:

(1)材料一划分公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依据:按财产多寡划分。

意义: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内容有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中的官职除十将军外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没有社会财产和等级的限制。

说明:雅典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3)综合两段材料,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摧毁了氏族制度,保证公民较广泛的民主,它开创的民主原则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是历史的进步。

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但是雅典民主是有限的,广大妇女、外邦人的奴隶没有公民权,雅典民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等于现代民主。

2、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问题: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古典时代或?雅典全胜时期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第一分册第四单元选择题练习

1、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

国王

土地(采邑)资助效忠军事支持

封君

土地资助效忠军事支持

骑士

保护资助效忠劳役

农奴

A 氏族制度

B 封建制度

C 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2、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扩展,到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过程中,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的关键事件是()

A.法兰克王国建立B.隶农制产生

C.查理.马特改革D.等级代表会议出现

3、以下不属于采邑改革的影响的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B、加速了农民农奴化进程

C、导致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D、促进西欧经济快速发展

4、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时间是

A、6世纪

B、8世纪

C、11世纪

D、13世纪

5、中世纪庄园的特征是

A、自给自足

B、人人平等

C、等级森严

D、家族统治

6、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7、欧洲中世纪城市自治斗争最常用的手段是:

A.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B.民主评议和司法裁决

C.商人表决和元老投票

D.领主与市民协议办理

8、我们从历史文献The Book of the Office of Seneschal《管家之书》中可以了解到13 世纪、管家、采邑官、监守官以及犁倌、马车倌、羊倌、猪倌等各自的职守。空格内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A. 奴隶主

B. 庄园主

C. 自由民

D. 工场主

9、下列对等级君主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背景是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

B、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权

C、推动西欧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D、司法和军事权力被贵族和市民掌握王权削弱

二、材料题

1、观察以下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A B

(1)以上两幅示意图分别表达了西欧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并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图A是制,图B是制。(2分)

判断的理由是

图A是封建等级制,图B是等级君主制。(2分)

判断的理由:左图中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底层,封建主阶层层层分封,体现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而右图反映的是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符合等级君主制的特征。(大意正确即可,2分)

(2)概述从图A表示的结构向图B表示的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政治上,进入12世纪以后,国王为改变封建割据的局面,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而等级代表会议作为新的权力机构适应了加强王权的需要。(大意正确即可,2分)经济上,随着12世纪以后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市民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市民作为一个阶层在等级代表会议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大意正确即可,2分)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上海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虎门销烟 1领导人:林则徐 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二《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 2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 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 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3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 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 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2中国社会的变化: 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 一“修约”交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 1时间:1856年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2017上海高中地理合格考[优质文档]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2017年6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土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天王星 2.月球表面环形山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火山喷发②陨星撞击③太阳风吹拂④风力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地球上大潮发生时的月相是 ①新月②上弦月③满月④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20:30,全球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熄灯一小时,以响应全球“地球一小时”活动。下列城市中最早熄灯的是 A.伦敦(零时区) B. 上海(东八区) C. 东京(东九区) D. 纽约(西五区) 5.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于 A. 23°26′N纬线 B. 26°23′N纬线 C. 23°26′S纬线 D. 26°23′S纬线 6.去年暑假小林乘坐高铁,一路向北游玩了上海、南京、济南和北京等地,游玩期间,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A. 上海 B. 南京 C. 济南 D. 北京

7.太平洋西部边缘分布有深海沟-岛弧链,与此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A.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8.近年来,日本、新西兰、智利等国多次发生地震,这些国家均位于 A. 大陆断裂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 环太平洋地震带 D. 东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9.在新疆克孜尔“魔鬼城”有许多宛若蘑菇的巨石,这里的地貌类型属于 A.流水地貌 B.风成地貌 C. 黄土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10.我国利用喀斯特地貌区的“天坑”,建成了直径500米的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该“天坑”最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地区 B. 黄土高原地区 C. 内蒙古高原地区 D. 云贵高原地区 11.图1所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最可能呈现图2景观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 丁地 12.在大气垂直分层中,雨、雪、雾、霜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13.一般而言,与晴朗的夜晚相比,阴天夜晚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辐射较弱 B. 大气逆辐射较强 C. 地面辐射较强 D. 大气逆辐射较弱 14.右图表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甲地因 A.受热,形成低压中心 B. 受热,形成高压中心 C. 冷却,形成低压中心 D. 冷却,形成高压中心

第一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有机化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使用班级:专科2010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C C CHCH 3Cl CH 3CH 2 H 1. CH 3CH 2CH 3 2. 3. 4. (CH 3)2CHC(CH 3)2 CH 3CHCH 3 5. (CH 3)3CCH 2CCH 3CH 2 6. C C H CH 3 C 3H 7-i C 3H 7-n 7. (3E )-2-甲基-1,3-戊二烯 8. 2,2,5-三甲基-3-己炔 9. 反-4,4-二甲基-2-戊烯 10. 3-乙烯基-1-戊烯-4-炔 11. (2E,4E)- 2,4-己二烯 12. 2-甲基-1-丁烯-3-炔 1.(E )-2 -氯-3-己烯 2. 仲丁基 3. 2,2,4-三甲基戊烷 4. 2,3,3,4-四甲基戊烷 5. 2,4,4-三甲基-1-戊烯 6. (E )-3-异丙基-2-己烯 7. (3E )-2-甲基-1,3-戊二烯 8. (CH 3)3CC CCH(CH 3)2 9. C C H CH 3 H C(CH 3)3 10. 11. 3(9)(10) CH 2H C=C =C CH 3

CH (8) H H CH 3 CH 3 (9)(CH 3)2C=CHCH=CHCH 3 12. C CH (3)HC CCH 2Br CH=CH C CH (6)HC C C CH 3 CH 2 二、选择题 1.下列两烷烃,分子式均为 C 8H 18,哪一个沸点较低? b (a) (b)() 2.一列两个己二烯,哪一个能量较低? a (a) (b)( )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c CH 3 CH 3CH 2C CH 3 CH CCl 2CH 2CH 3CH 2CH CBrCl CH 3CH 2CH C CH 3CH 3 A. B. C. D.4.下列化合物加入 ,有白色沉淀的是 。 A. B. C . D. 5.下列烯烃与浓硫酸的反应活性最大的:( ) D A. B.C. D.CH 3CH CHCH 3CH 3CH 2CH CH 2CH 2 CH 2 (CH 3)2C CH 2 6. 比较下列化合物构象最稳定的是( )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四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1)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B) 1、形成背景: 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 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形成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A) 1、时代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b、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

第一课 古代两河流域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楔形文字(A);《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B)一、两河流域的地理概况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古代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流域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合于发展农业耕作。 二、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 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历史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 1、法典的特点:法典严厉打击各种社会犯罪,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通过严刑峻法全面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法典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法典是以神的名义进行颁布的,保留着原始习惯法的遗风;法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法典的历史价值: (1)法学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史料价值:比较清晰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古代埃及 考试内容及要求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A);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金字塔与来世信仰(A);象形文字与纸草(A) 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的水量,适合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的居住。 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拥有对全

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7 地貌-学案设计(有答案)

地貌 【学习内容】 地貌类型、地貌与经济建设、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掌握并会判别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2.会判别等高线地形图 3.理解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并会判别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2.会判别等高线地形图 3.理解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一)主要地貌类型 1.地球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称为地貌,它是在地球_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主要地貌类型有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3.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__;中游流水减缓,河谷宽阔,河床遭受_侧蚀___形成_曲流__,凹岸不断遭受侵蚀,而泥沙在凸岸不断堆积;下游河床平缓,流水_堆积_作用强盛,往往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__。以我国广东省丹霞山命名的___丹霞__地貌,也是一种流水侵蚀地貌。 4.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___西南__各省区。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石芽、石林、溶蚀盆地、落水洞,还有相对高度较大的“峰林和“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指溶洞。 5.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我国的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 6.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在干旱和沙漠地区常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积地貌主要有沙漠(沙丘)和黄土。分布于中国内

陆荒漠里的雅丹地貌也是一种 风蚀 地貌。 7.黄上地貌是指在黄土地区经 流水长期侵蚀 和 切割 而形成的地貌,广泛分布在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以我国 黄土高原_地区最为典型。 (二)等高线地形图 相关概念 1.地形图:在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 地貌形态的地图。 2.等高线:在地图上将 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曲线。 3.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 的 。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 如右图:甲地的海拔是 ; 乙地的海拔是 ;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三)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类型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等高线特征 高原 地面坦荡, 边缘陡峻 山地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要点】 1. 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书:练习一第3、4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习二第2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和p9的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 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7. 并能看懂地图。(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8. 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 生活中的方向常识:(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C.不会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C.东北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A.东 B.南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B.西 C.北 二、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资本原始积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英国圈地运动典型途径之一。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1、百年战争及影响 (1)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2)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英国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明晰;法国在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基本要素 (1)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 (2)基本要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前提;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动力;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增加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3、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2)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1)背景: 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贸易逆差;《马可·波罗游记》刺激引发的寻金热;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西欧各国不得不开辟新的航路;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多桅帆船、地圆说、航海仪等)(客观条件)。(2)概况: 时间国家人物航线 15—16 葡萄牙王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

上海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二分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了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 姜寨遗址的特征(A)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 神话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A)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保留传承的。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的传说,大体反映了早期先民生活经历的几个阶段。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4.中华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 (1)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2)核心区域: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B) 2. 二里头考古发现(C)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商代人相信青铜器上铸有浅浮雕动物纹饰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 甲骨文(B) (1)甲骨文的定义: 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2)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甲骨卜辞、后世文献和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一系列考古资料,几种性质的史料多重印证让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4. 二重证据法(D) 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首创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也是研究中国古史的基本方法,即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以旧释新,或以新证旧,以获得对古史的新证新释。 二重证据法让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 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定都镐,史称“西周”。 2.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B) (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分封已臣服的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的功效;(3)影响: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 周公是礼乐制度的制定者(C) 周公为维护封邦建国的新局面,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制度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以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五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C)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最深刻]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逐渐失效。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战争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奖励农耕军功,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中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②政治: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各国当政者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内政改革,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5课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光荣革命(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17~18 ..) .....世纪 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 鸠、卢梭、狄德罗等 (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c)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主

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 直接民主 ..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进程 1、独立战争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 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 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 计划,敬请原谅。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一分册 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A】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西亚)。 东:伊朗高原西:阿拉伯大沙漠北: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 大致与今伊拉克共和国相当。 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A】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汉穆拉比法典》: 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影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价值/评价①) 内容: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评价: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价值/评价②) 特点:①神明裁决②同态复仇③保护私有财产④严刑峻法⑤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第二课古代埃及(尼罗河) 【A】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A】统治模式: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绝对权威,自奉为神或者神的后裔。 君主专制: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强化王权神授,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 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 控制所有的军队。 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A】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 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A】象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500年以前。 材料工具:以刻刀和石头做书写工具,书写材料以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灭亡原因:复杂难懂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四分册教学目标和辅助栏目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练习与测评 1、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改进;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2、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马克思语),怎样理解这是一段“血和火”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答: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末,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充满了残酷的剥削,所以马克思称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西欧主要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在国内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在国外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方式。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练习与测评 1、简述近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答:(1)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2)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领土的统一是政治因素;(3)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这是经济因素;(4)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是文化因素。 2、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所述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他航海探险的动机还有哪些? 答:⑴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必须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而且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⑵材料中所述哥伦布的目的是“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他的其它动机是掠夺梦寐以求的黄金、白银、香料等。 2、请为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制作一张表,以展示他们的航海历程。 根据书上大字内容整理归类,仅供参考:

人教版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练习题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听力部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选项。 ( )1. A. i B. E C. G ( )2. A. four B. floor C. door ( )3. A. goose B. good C. girl ( )4. A. doll B. board C. ball ( )5. A. classroom B. classmate C. computer ( )6. A. me B. many C. near ( )7. A. what B. where C. who ( )8. A. hat B. cat C. hand ( )9. A. desk B. doctor C. duck ( )10. A. farmer B. fish C. beef 二、听录音,将下列的图片排序。每小题读两次。 1. () 2. () 3. () 4. () 5. () 三、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的图片是否与录音内容相符合。相符的在图片下方打“√”, 不相符的打“×”。每小题读两遍。

()()() ()() 四、听对话,在相应的空格中打“√”。每小题读两遍。 Clean the board Put up the picture Sweep the Open the door floor Susan Mike Peter Jack Amy 五、听录音,根据所听句子选出相应答语,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 ) 1. A. Thank you. B. Three. C. It’s near the door. ( ) 2. A. Fifteen. B. There’s a ruler. C.It’s pink. ( ) 3. A. Good idea. B. Yes. C. Thank you. ( ) 4. A. It’s blue. B. Sorry. C. It’s a desk. ( ) 5. A. Sorry. B. OK. C. Thank you.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知识整理

第六分册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知道: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2、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4、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入南京后,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理解: 1、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决定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2)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和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它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知道: 1、八路军相继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华中的新四军也迅速开辟了苏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 2、1938年10月,日军在占领武汉后,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3、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理解: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1938年3月,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召开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道: 1、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章节测试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2019年元旦将至,重庆(30°N,106°E)某同学想在新年钟声識响的那一封和伦教(51°N,0°)的姐视须通话道一声祝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旦这一天,当中国新年钟声敲响时伦敦时间为 A.1月1日04:00B.12月31日16:00 C.12月31日00:00D.1月1日08:00 2.1月1日,与伦教相比,重庆 A.正午时刻更晚B.日出方位更偏南 C.白昼更长D.自转角速度更大 为了纪念己故中国天眼FAST的创始人南仁东,2018年10月15日,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目前已知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位于图中的( ) A.甲乙轨道之间B.丙丁轨道之间 C.丁戊轨道之间D.己庚轨道之间 4.图中表现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 ) A.地球可以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B.各行星在同一平面上绕日运动 C.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b 点的节气为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6.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7月初地球公转角速度最慢B.5 月初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 C.1月初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D.10月初地球自转角速度最慢 7.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A.20°N附近B.25°N附近C.30°N D.35°N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是() A.a;c B.b;d C.c;a D.d;b 9.在上题的前提下,地球从b点公转到d点,地球公转的速度是() 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 10.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左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上海:高中历史第六分册答案____电子版

第一单元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基础练习 1.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瓦窑堡抗日民族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C 4.D 5.C 6.B 7.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l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任举四例)。 二、拓展练习 8.(1)西安事变;1936年。(2)对张发动西安事变目的看法的矛盾;是和平解决还是武力解决;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即“杀蒋”还是“放蒋”。(3)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是由其各自利益决定的(可引用材料中的史实加以证明);西安事变时各方的态度围绕“杀蒋”和“放蒋”展开,可见,国内和国际矛盾相当复杂;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基础练习 1.平型关李宗仁台儿庄2.太平洋缅甸3.B 4.A 5.D 6.C 7.B 8.(淞沪会战)1937.8—11 太原会战(1937.9—11) 徐州会战(1938.1—5) (武汉会战)1938.6—10 二、拓展练习 9.(1)淞沪、太原、徐州及武汉;台儿庄战役。(2)1937年,洛川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后,八路军开辟了晋察冀、晋绥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也开辟了苏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3)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重要战场。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企图。消耗了日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再加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方针,正面战场的战局对中国抗战形势不利。(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全民族统一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少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抗日战争。尽管当时的中国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分歧,但在抗日救亡这个共同目标上,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基础练习 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2.8 15 台湾3.D 4.D 5.C 6.B 7.B 8.D 二、拓展练习 9.(1)《马关条约》;1895年。(2)南宋时台湾与大陆就有隶属关系;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属中央。(3)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条款》。

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上海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分册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古代东方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学会识图) 2、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国家(A) 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苏美尔人率先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奠基者。 3、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B)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4、《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C) 特点: (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 (2)得益于楔形文字而保留下来的古代宝贵文献 (3)法典制定的理论依据——君权神授 历史价值: (1)法学价值: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史学价值: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状况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1、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A) 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学会识图) 2、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A)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形状类似汉字中的“金”字,被中国人称作“金字塔”。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3、金字塔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B) 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展示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金字塔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具体成就。 4、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A) (1)简介: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发明象形文字 (2)特征: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3)书写工具:最初为刻刀和石头,后发明笔和墨水,纸草成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A) 南亚,印度河与恒河(学会识图) 2、古代印度四大种姓的名称及特征(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