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9—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3年12月9日批准,1994年10月1日实

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及其质量的检查验收。

1.3 在实施本标准时,各主管部门或勘查单位,可结合矿种、矿床类型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

2.1 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矿产勘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资料,用文字、表格和图件形式,阐明矿床特征,总结成矿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及时指导勘查工作,最终为编写勘查报告提供资料及图件。

2.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程序可分为:矿产勘查过程中的野外资料系统整理: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勘查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3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基本准则

3.1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做到边勘查、边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及时提交报告。

3.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要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和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各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以及宏观与微观现象相结合的原则。

3.3 在资料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根据地质理论及实际资料,对客观地质体(事件)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探索和认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派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讨论或争鸣。在作结论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3.4 在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依据阶段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分日、月、季及年终或阶段的整理研究;验收前的整理研究;最终编写报告前的综合整理。

3.5 综合整理过程中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至现场复查或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正。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修改。

3.6 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严格质量检查验收。

4 野外资料系统整理

是把野外编录中提交的单项原始资料,按照各矿种的技术要求,系统整理、综合及检

查,为综合研究提供资料。

4.1 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成果

4.1.1 将岩石、矿物、岩相、古生物、矿石及构造等样品的成果校核、分类、统计及列表。

4.1.2 选择有代表性的1—2条系统剖面和重要地质现象的标本、薄(光)片,结合野外特征系统观察补充描述,对其中有重要地质意义的重要标本,必要时应照相或录像。

4.1.3 收集补充完善矿床(区)内地层(地层层序、古生物、岩相;或岩浆岩单元),构造(判断构造性质、含矿构造、导矿构造),含矿带或含矿岩系,矿床成因、标志层(标志层或找矿标志)等的实物资料。

4.1.4 将系统整理后的标本(岩石、矿物、岩相、古生物、矿石、蚀变岩石、标志层、构造标本等),按项目内容选取成套标本陈列保存。其余标本待阶段工作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4.2 化学样品的分析、测试成果

4.2.1 分析或测试项目,一般先做单项分析(或常规多项分析),或光谱分析。待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后,确定组合分析项目和组合方法,全分析项目。

4.2.2 当样品分析测试成果收到后先校对,如发现缺号、缺项,应通知试验单位补齐;如发现错乱或与实际不符等,应至现场查明原因补救或纠正。在确认无误时,才能抄录至有关表册中交付使用。

4.2.3 对各类成果进行系统校核、检查及分类整理,审查各类项目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

4.2.4 内外检分析结果,应按季及时计算(或按批计算),编制计算结果对照表,掌握采样、加工及分析测试质量。如发现偶然误差超差或有系统误差时,应与测试单位联系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4.2.5 分析测试结果,应分类列表及编图,校正有关资料中岩石、矿石名称:修改原始编录资料或综合图件中矿体与围岩界线、矿石类型与品级界线;矿石自然类型界线。

4.3 专项标本、样品的鉴定、分析测试成果

4.3.1 为解决某项专门地质问题而采集的标本、样品(技术样品、选冶样品、同位素样品、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样品、色体测温、古地磁等)时,事先应对区域或矿床(区)地质特征有一定认识并综合研究后布点取样。

4.3.2 成果收到后分类登记,并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4.4地质填图资料

4.4.1 提供综合整理的图件及资料,首先必须野外验收合格。地质地形图须用铝板裱糊或使用透明薄膜纸清绘。

4.4.2 将完工工程分批投绘到地形地质图上,对工程中揭露出的地质现象(地层界线、标志层、矿体界线、蚀变带、主要脉岩、断层)进行联结或修正,或布置浅部工程揭露,使地表

与地下资料吻合。

4.4.3 对卫片、航片、照片、录像录音带资料解译、编辑和分类登记。对专项录像资料如:典型的成矿模式,与矿床成因有关的现象、找矿标志等,进行编辑、配音,作为独立资料汇交,但录像资料及磁介质储存资料应备有副本。

4.4.4 按照规定图式、内容,编制矿床(区)地形地质图,建立图幅资料。

4.5 探矿工程资料系统整理

4.5.1 系统检查、补充原始资料。如地层及代号,矿体界线及编号,采样位置及样号,断层编号,岩石、矿石名称及内容补充或修正。

4.5.2 将完工的探矿工程资料,投绘到有关的综合图件上(如地质图、工程布置图、采样平面图、中段地质图、纵投影图、勘查线剖面图等)。

4.5.3坑探工程资料

列表计算各工程采样点的矿体厚度、品位:坐标及标高,在素描图上标明各类样品的采样点的位置。

4.5.4钻探工程资料

4.5.4.1 列表统计钻孔弯曲度方位角,计算钻孔偏斜及方位:主要矿体(层)顶、底板、标志层及终孔坐标及标高。

4.5.4.2 投绘钻孔偏斜资料、地质资料到综合图件上(地质图、勘查线剖面图、纵投影图、底板等高线图)。分析对矿体(层)厚度、品位及储量级别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指导钻探工程布置和施工。

4.5.4.3 列表计算单工程厚度及平均品位(分矿体或矿层、矿石类型及品级)。

4.5.4.4 对典型矿床或工程中揭露的重要地质现象补充素描、照相,必要时系统录像。4.6 物化探资料

4.6.1 统计区内化探数据,计算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异常下限,编制化探综合平面图及剖面图定异常范围,结合地质条件进行解译,指导工程布置。

4.6.2 依据地质及测井资料,确定矿体(层)或煤层厚度、深度;地温、井径、钻孔偏斜等数据。

4.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4.7.1 系统检查补充原始编录资料。如水文地质图、钻孔水文地质柱状图、坑道水文地质图、坑道工程地质图等图件中的有关地层代号,矿体(层)编号,水质资料等。

4.7.2 对动态观测资料、气象资料;抽水、注水、涌水资料:水质资料,岩、土物理力学资料进行整理、编图。

5 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

5.1 综合研究的要求

5.1.1 综合研究使用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准确,综合研究中尽量使用先进理论、

方法和手段。

5.1.2 各类综合图件的编制方法及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但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图表化。

5.1.3 综合研究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方能提交报告编写使用。

5.1.4 勘查阶段综合研究重点

5.1.4.1 普查阶段:以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找矿标志和矿床(区)规模、矿石质量为主,注意选冶加工性能及水文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

5.1.4.2 详查阶段:以研究工业矿体的数量、规模、产状、形态及展布特征;矿石质量、类型、品级及分布;选冶加工性能为重点。收集研究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做好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工作。

5.1.4.3 勘查阶段:对于国家拟定近期开采地段全面综合研究。以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产状、形态及厚度变化;矿石质量(品级、类型);矿床(区)控制和研究程度;矿床综合评价为重点,并做好选冶加工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床技术经济的研究及评价。

5.1.4.4 由于勘查阶段、矿种及矿床类型不同,在综合研究时,应结合实际突出综合研究的具体内容。

5.2 矿床(区)地质的综合研究

5.2.1 矿床(区)地层的综合研究

5.2.1.1 在区域内多重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区内地层层序;含矿地段或含矿岩系的层序,指出区内层序在地层格架中所处的部位(体系)。编制区内综合性的柱状图,当区内岩性、岩相变化大时另附对比图表示。

5.2.1.2 研究含矿地层或含矿岩系与地层、岩相及化学地层间的关系,编制有关综合图件。

5.2.2 矿床(区)岩石的研究

5.2.2.1 对区内岩石统一划分、命名。岩浆岩区应在区域内划分单元、序列基础上,确定区内的单元、序列。对侵入机制、火山期次、矿化富集特征,除在地质图上表示外,应利用同位素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变质岩按岩石地层划分对比。

5.2.2.2 对区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配合主干剖面测制采样研究。

5.2.3 矿床(区)构造的研究

5.2.3.1 研究矿床(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控制矿床(区)构造的性质、序次、产状形态;区分控矿构造、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5.2.3.2 对节理、裂隙、面理(线理)、层面构造应系统测量统计及作图分析,指出与成矿有关或与构造配套有关的特征及方向。

5.2.3.3 对破坏矿体的断层、破碎带及挤压带的宽度,经研究确定其位置、产状后,按勘查阶段的要求用工程控制。

5.2.3.4 区内若褶皱构造发育时,应研究褶皱形态、轴向及产状。用底板等高线图表示其特征,对较大褶皱轴向、拐点设计工程控制。

5.2.3.5 当区内褶曲、小断裂极发育时,可沿地表走向或倾向一定范围统计发育规律。即褶曲长及弧度;断层产状、性质、断距。

5.2.3.6 划分构造复杂类型

5.2.4 其他专项研究。结合矿床特征,在需要和可能条件下,开展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古地磁方面的研究工作。

5.3 矿体(层)的综合研究

5.3.1 对矿体(层)的数目、产状、形态、厚度长度沿倾向、走向的变化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厚度变化系数,区分主矿体、次要矿体及小矿体,或矿体群。确定矿体(层)稳定程度。

5.3.2 研究矿体三度空间的变化。用地质图、中断面、横剖面图、纵剖面图、纵投影图、矿体等厚线图反映变化特征。对明显受一定层位、岩相和构造控制的矿体(层),应研究其控矿作用与厚度变化的关系。对多矿层的矿区,应确定标志,进行矿层的对比,编制矿层对比图。在首采地段主矿体上覆小矿体,应注意研究产状、形态及赋存规律。

5.3.3 对矿体中的夹层、无矿天窗破坏矿体的侵入体、脉岩,需研究与沉积构造、岩相或构造裂隙的关系,设计工程圈定分布范围。

5.4 矿石质量及其加工选冶性能的研究

5.4.1 矿体(层)矿石的物质成分

5.4.1.1 研究矿体的主要组分(品位)、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选择主干剖面编制品位变化曲线图,或区内品位等值线图,品位变化系数等图件资料反映品位变比规律,修改或确定有关鉴定,分析测试项目。

5.4.1.2 研究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包括矿物种类、含量、粒度、晶体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组合关系、选择与研究品位相同的主干剖面系统采样鉴定。

5.4.1.3 研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应用相关分析、表格及变化曲线图,分析矿石中的矿物成分与有益组分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

5.4.1.4 研究矿体(层)厚度与主要组分的相关关系;主要组分与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对有害组分超过规定的地段,应单独圈定其范围。

5.4.1.5 对某些非金属矿床除研究品位外,尚须研究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确定矿石质量,其研究项目可根据矿种具体情况确定。

5.4.2 研究划分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及品级。依据矿种的工业指标、矿物成分、品位及物相分析资料划分其类型、品级,分别将界线(含推断线界)表示在综合图件上,研究并重点设计工程控制界线。

5.4.3 矿石选(冶)性能的综合研究

5.4.3.1 矿石选冶性能研究应以国内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行,指标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

5.4.3.2 研究应从矿石类型的化学组分、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选矿比、层矿品位),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几个方面统计分析入手,来判别流程的合理性及选矿效果。具体做法可结合已知矿床或附近矿山相同类型选(冶)加工资料类比评述;或确定选(冶)加工试验的种类试验及样品件数、采样方法。

对特殊矿种的选(冶)工艺,如煤、铀、非金属,按该矿种规定进行。

5.4.4 对矿石中共生或伴生的元素(矿产)进行综合研究,根据矿石全分析资料,及选矿试验资料分析考查,确定这些组分利用的可能性作出综合评价。

除研究上述组分外,还应对围岩中、或顶、底板及夹层中的有益、有害组分取样评价。

5.5 矿床(区)勘查研究程度的综合研究

5.5.1 确定勘探类型,依据由矿体规模、矿体(层)厚度及品位稳定性、构造复杂程度的资料分析确定。并定期分析验证网度的合理性。

5.5.2 统计研究主矿体的厚度、品位及构造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是否达到相应勘查程度的要求。用综合图件(纵投影图、底板等线图、等厚、等值线图、纵横勘查线剖面图、品位厚度关系曲线图)对比研究,或选则一定块段,用不同网度验算储量误差对比论证。

5.5.3 对矿体(层)延伸大的矿床(层)应确定合理的勘探深度。依据地貌条件,可能的开拓方法及技术经济因素,修改设计。

5.5.4 研究各级储量的分布、比例。首采地段储量级别是否达到生产部门特殊要求。

5.5,5 对矿床工业指标的研究。在可能条件下,根据矿石品位、选(冶)资料,技术经济资料,统计分析(可选用统计法、类比法、价格法或方案法)提出矿床工业指标,共生伴生元素综合性指标方案,提供工业部门作为下达矿床工业指标的依据。

5.6 矿床(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综合研究

5.6.1 矿床(区)水文地质综合研究

5.6.1.1 确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含水层、隔水层。依据水文地质测绘资料,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察资料,水文地质原始资料,结合物化探成果综合研究,并编制水文地质图、剖面图,

5.6.1.2 分析研究矿床(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床充水因素、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及矿坑进水和边界。在取得可靠计算参数的基础上,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提出矿坑防排水措施和地下水综合利用,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意见或建议。对缺水矿区,提供供水源方向。

5.6.2 矿床(区)工程地质综合研究

5.6.2.1 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如岩组特征及力学性质: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的特征及分布:岩溶、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分布:氧化带、岩体风化及蚀变程度特征及分布:构造带(破坏带、挤压带宽度、裂隙及节理发育程度)特征及分布规律。变质矿床的片理、线理特征及分布。统计规律,编制工程地质图、剖面图,划分工程地质类别及工作类别。

5.6.2.2 对矿层顶底板岩石、矿石、夹层(特别是软弱层)力学性质统计分析,采样点应放在首采地段或浅部。根据研究结果论证顶底板、围岩的稳固性。

5.6.2.3 对露天开采矿床(区)论证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根据岩石土壤类型和岩体结构、物理力学资料分析边坡稳定条件及影响因素,预测边坡可能滑动变形地段、范围,为确定采场边坡稳定性提供资料及图件。

5.7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综合研究

5.7.1 研究与开采技术条件有关参数。如体重、湿度、块度、粉化性、松散系数统计研究,但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5.7.2 对矿体(层)、围岩中含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瓦斯、硫化氢、汞等)、粉尘时,要研究含量、赋存状态、逸出因素及产出的地质条件,并圈定影响范围。设计取样时应注意代表性。

5.7.3 对矿体(层)埋藏较深,或地温较高的地区或特殊的矿种煤、硫铁矿,要研究地温资料,圈出地热灾害区。对煤、硫铁矿、自然硫等矿产应研究其自燃性。

5.7.4 收集停采矿井、老硐开采资料,并圈定分布范围及采空区范围

5.8 矿床(区)环境地质的综合研究

5.8.1 研究矿床(区)自然环境现状

5.8.2 研究矿床(区)内地质背景,对危害人体超限的元素种类、含量及分布(或异常范围)进行研究评述。

5.8.3 研究区内灾害地质(如地震、滑坡、山崩塌陷等现象、分布;采矿选矿活动中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大气、地下水、地表水),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

5.9 矿床成因的综合研究

在矿产勘查各阶段均应注意收集矿床成因的资料,并视需要与可能进行成因综合研究。研究内容可根据勘查阶段的特点、矿种、矿床类型有所侧重。

5.9.1 研究成矿作用与地层、岩石、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时间、空间关系;沉积岩相、围岩蚀变及矿化作用与矿体富集分布的规律。

5.9.2 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热力学的方法对矿床(体)形成的机理及物质成分的特征进行研究。5.9.3 对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运移和成矿流体的研究,成煤条件的分析。对大、中型矿床应有同位素及包体测温资料。

5.9.4 研究矿化富集的因素和规律,煤质特征变化因素及分布。后生作用对矿体富集或贫化的规律。

5.9.5 矿床(体)找矿标志的研究。从物探、化探及地质特征出发,综合研究后确定找矿标志。

5.9.6 有条件的单位应对盲矿体赋存条件,形成规律,找矿标志进行研究,提出找矿方向。

5.9.7 典型的大、中矿床,应对成矿模式或成矿系列进行专题研究。

5.10 区域成矿远景综合研究

5.10.1 全面收集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及岩矿鉴定、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域地质研究史、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研究。

5.10.2 对区域内的矿种,在成因类型、形成时间、空间分布及其特征综合研究:对物化探背景、异常特征及分布与地质背景相关关系综合研究。编制卡片、表册及矿产分布图。

5.10.3 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进行成矿模式或成矿系列的分析,编制相应图件。构造矿产图、构造-岩相图、岩相古地理图。

5.10.4 区域成矿远景的综合评价,在编制成矿规律图或成矿预测图基础上,指出下步普查的矿床(点)。

6 勘查报告编写前的最终综合整理

6.1 最终综合整理要求

6.1.1 最终综合整理是将野外系统整理和勘查过程中综合研究的资料、图件,按照地质设计和地质报告的要求编制图件、表册及文字。参加最终整理的人员,基本上应是矿床(区)内参与综合整理和综合研究的人员。

6.1.2 最终综合整理的资料(原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资料)必须正确、齐全,综合图件必须突出反映矿床(区)地质某一方面的特征或综合特征:或阐明某一专项地质问题,反映同一地质体的图件应相互吻合。

6.1.3 图件的内容、图式、图例、文字,必须符合规定、规范要求,做到表格化、规范化、标准化。

6.1.4 组织专人负责根据国家标准,对图件、表册及文字检查验收。

6.2 原始地质编录的最终综合整理

6.2.1 将原始编录资料进行最后校核、分类编号.然后登记造册。

6.2.2 根据设计及报告要求,将列入设计和报告中原始编录资料如槽、井、坑素描图及磁盘,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要求整理后清绘或复制。

6.3 综合图表的编制

6.3.1 综合图件的编制

6.3.1.1 综合图件的种类按固体矿产不同勘查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结合矿种和矿区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

6.3.1.2 图式、内容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

6.3.1.3 图例按规定的图例执行,但可结合矿种、矿床(区)的地质特征允许合并或简化、增补,但同一矿床(区)设计和勘查报告中各类图件(含插图)图例应统一。

6.3.1.4 综合图件经最终检查校对后编号清绘复制。

6.3.2 综合表册的编制

6.3.2.1 表格的种类、格式,应根据矿种、报告的种类、储量计算的方法、采矿的方法编

制相应的附表。

6.3.2.2 各类表格经检查、校对后方能复制。

6.3.3 基础数据的精度和修约原则

6.3.3.1 基础数据的精度,应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各类表册、图件的文字中采用的同一数据应相同。修约按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

6.3.3.2 最终资料及图件中的数据一般不得修正,若发现明显错误需要修正时,应查明原因,若是转抄错误或综合上的错误。应报请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方能修正。对原始资料数据不能改动。

6.3.3.3 编图、绘图精度。图上每一界线(含图框线)相对误差、综合或累计不大于O.5毫米。

6.3.3.4 少数民族文字使用。工作区隶属自治区(相当于省级单位)时,图名下标注少数民族文字。

6.4 储量计算

6。4.1 储量计算根据勘查阶段的要求计算储量,或在某一阶段的要求(设计、年终总结)计算储量。

6.4.2 储量计算工作中要求和修约原则

6.4.2.1 储量计算按照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进行。若工业部门未下达工业指标的矿床(区),则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矿床一般工业指标为依据计算储量。

6.4.2.2 对矿石组分或矿体(层)结构复杂的矿床(区),要加强对矿体(层)的圈定、储量级别及块段划分的研究。

6.4.2.3 参与储量计算的参数、原始数据(品位、厚度)必须与原始资料吻合,对体重的使用应与矿石类型、品级相适应,对特高品位、特大厚度的处理,应详细研究后提出合理的方法。各种数据计算应准确到小数后两位(铀矿等特殊矿种准确到小数后三位)。手工测定面积两次测定值不大于3%-5%为合格,采用电子计算机不作具体规定。数据修约、图件表册的精度要求同6.3。6.4.2.4 原始数据不能改动,综合数据检查如有错误,当事人查对后改正。若有重大错误或最终成果需改动时,应报请技术负责人批准,查明原因后纠正。

6.4.3 储量计算方法

6.4.3.1 储量计算方法应依据矿体的产状、形态、厚度、品位及变化和勘探阶段或阶段总结确定。选择方法时,应尽量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6.4.3.2 根据计算的方法编制相应的图件表册(储量计算剖面图、矿体纵投影图、中段地质图:或储量计算水平图及垂直纵投影图附底板等高线图:品位、厚度、块段、储量分水平表格及总表…等)。

6.4.3.3 使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时,计算方法及结果录于磁盘中,汇同报告资料一起提交。

6.4.3.4 储量计算结果,应选择10%有代表性的块段,采用第二种储量计算方法计算,二者相对误差不大于10%。

6.5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根据矿种、勘查阶段要求,确定评价的项目。

6.5.1 资源形势的分析

6.5.1.1 国际市场资源形势分析。包括该项产品的供需量、市场价格。

6.5.1.2 国内市场资源形势分析:包括该项产品在国内的需求量与保证程度,矿产开发政策,中长远规划,市场价格等。

5.5.2 矿床地质评价及其勘查投资效果的研究。在矿床主要基本地质、矿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成矿件、资源量及远景、地勘投资效果。

6.5.3 矿床开采建设条件分析

6.5.3.1 综合分析矿床建设条件。如自然地理、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水、电供应等,确定矿山建设利弊。

6.5.3.2 对矿山开采的研究。综合分析地质、采矿及技术经济因素,研究矿山可能开采方案、规律和生产服务年限。

6.5.3.3 开采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可能的开采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估算,若估算有困难时。可采用扩大指标分析估算。

6.5.3.4 选矿工艺流和技术经济指标的研究。分析选矿工艺流程在现时技术条件下的可行性、合理性;精矿品位、回收率是否达到指标要求,共生、伴生元素回收综合利用的可能是否已评价。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利用勘查阶段提供的选矿结果,采用扩大指标分析估算。

6.5.4 矿床利用价值估算或未来开发经济效益分析。按现场价格与财务制度,从矿山企业角度计算,分析和预算评价矿山投资预期经济效果。

6.5.5 综合分析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6.5.5.1 综合分析评价,通过上述分析资料,结合勘查阶段要求,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6.5.5.2 国民经济评价,站在国家角度,来考虑矿山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行评价。

6.6 声相资料编辑

依据报告内容及声相资料,编出脚本,剪接、编辑,必要时补充摄制,最后配以解说。使用幻片的,可根据脚本制成相片,转制幻灯片。

6.7 信息资料录制

信息资料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数据或叫原始数据(包括槽、井、坑、钻孔坐标、品位厚度、标高……等),另一类为综合数据(包括平均品位、厚度、面积……等),按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录于磁盘中,随同报告上交。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地质矿产部云南省地质矿产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铣、王大师。

资料整理编辑要求

资料整理编辑要求 一、整理要求 1.每盒资料包括“正标、侧标、目录、内容”四部分。 2.每盒资料(包括每项活动)按照“上级文件(通知、方案、制度)、学校制度、方案(计划)、总结、过程性材料、新闻报道”等顺序摆放。每盒资料目录与资料标题要一致,同一活动方案与总结标题要一致。如果一盒资料里面主题活动不止一个,则按活动主题放资料,一项活动的资料在目录上只要写一个名称:如“××活动通知(文件)、方案、总结、新闻报道等相关资料”。如果一盒资料只有一项主题活动,则可分开列目录。 3.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摆放,近期在上,远期在下。一份资料(如方案、计划),要先单独装订(一律在左侧钉两个钉子),再与其他资料夹在一起(夹子颜色、位置尽量统一)。每份资料要加统一封面。方案、计划、总结等材料的公章一律盖在落款上,其余资料(如新闻报道、图片集、文集等)一律盖在首页右上角。 4.新闻报道资料尽量从区教体局网站上打印,要求打印成“网页”页面(包括“蜀山区教育体育局”等字样)。从学校网站上打印要求一致。 5.各项资料要按规定字体字号行间距整理打印,要求双面打印。 二、编辑要求 1.资料常规格式要求:标题二号宋体加粗,有副标题的字体用三号宋体,正文四号仿宋GB2312,正文中有大、小标题的加粗,行间距固定值26磅,页边距上下左右 2.5厘米。 2.所有方案、计划、总结、制度标题均以学校全称开头(如: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2014-2015学年度××活动实施方案),均要有落款,在最后一页右下角。落款包括校名和日期,字体与正文一致,字号等于或小于正文,校名要用全称(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落款日期均为阿拉伯数字,尽量具体到日,如2014年11月1日,不要写成2014.11.1或2014-11-1,落款时

勘察成果整理资料

勘察成果整理

第七章勘察成果整理 勘察成果整理是在搜集已有资料后,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反分析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一、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评价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设计计算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参数选定的合理性。岩土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用以设计岩土工程,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工程上对这两类岩土参数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和适用性。可靠性是指参数能正确反映岩土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性状,能比较有把握地估计参数真值所在的区间。适用性是指参数能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假定条件和计算精度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主要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参数。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体受到扰动的程度和试验标准。它涉及到两个问题: ①取样器和取样方法问题; ②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问题。 通过不同取样器和取样方法的对比试验可知,对不同的土体,凡是由于结构扰动强度降低得多的土,数据的离散性也显著增大。对同一土层的同一指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发现,所获数据差异很大。 二、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测定方法、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等种种原因,岩土参数是随机变量,变异性较大。故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应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作统计分析,了解各项指标的概率系数,确定其标准值和设计值。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前,一定要正确划分工程地质单元体。不同工程地质单元的数据不能一起统计,否则因不同单元体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差异较大而导致统计的数据毫无价值。由于土的不均匀性,对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土层)取的土样,用相同方法测定的数据通常是离散的,并以一定的规律分布,可以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分布密度函数来表示。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管理规定最版加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管理规定最版 加

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建设管理局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管理规定 一、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要求 建设项目文件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建设项目档案必须真实反映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归档的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各个程序要有责任者的签字或盖章手续,并必须齐全,具有法律效用。归档的项目建设文件,应做到书写材料符合档案保管要求、字迹工整、图像清晰,有利于保存。 归档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建设程序和工程特点,归档能够分阶段进行,也能够在单位或分部工程经过竣工验收后进行。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任务完成时,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各自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建设单位归档。 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收齐工程文件并整理立卷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城建管理机构的要求对档案文件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施工单位城建档案一般做三套,一套(原件)移交曹妃甸工业区住建分局城建档案馆(室),一套移交建设单位,一套施工单位自己保存;建设单位需向档案馆(室)移交工程综合资料(前期开工手续及后期验收手续);监理单位需向城建档案馆(室)移交一套完整的监理资料。城建档案馆(室)只对建设单位办

理移交手续,建设单位填写城建档案交接目录、接收和移交证明书、鉴定表(一式两份),需在交接书上双方签字,盖章。 二、工程资料分类 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和《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 )规定,将工程资料分为四个部分。 (一)工程准备阶段和竣工验收资料,包括工程可研、立项、审批、征地、拆迁、勘察、设计、招投标、开工审批、概预算及工程竣工验收等阶段的项目建设文件与资料,由建设单位整理提供。 (二)监理资料,包括监理规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监理通知、工程总结、合同、勘察、设计、施工等实施过程的监理资料,由监理单位整理提供。 (三)施工资料,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与功能检验、观感质量检查和竣工图等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提供。 (四)工程档案资料,包括工程档案立卷及移交等,由建设单位整理提供。 三、工程资料归档范围、质量要求、立卷原则及方法 (一)工程文件归档范围 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凡在曹妃甸工业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投资额在20万元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及其以上的建筑工程资料均应归档。 (二)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文件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

材料整理要求

材料整理要求 1、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各为一页,不同页。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一段完成,关键词为3-5个。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格式如下: 中文摘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关键词:策略;绿色倾销;超市;自有品牌;开发 其中,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字样一律加粗,五号宋体。摘要页不加论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正文采用五号宋体,不加粗。行距为1.5倍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2、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为页面底端脚注,采取右上标方式以阿拉伯数字1,2,3等连续标注,直接标于引文或出处的右上角,每页重新标注。注释要求标明著作的具体页码,或者杂志的具体期数。每份毕业论文,至少要有3——5个注释。 参考文献正文后连续编写,不单独成页。正文后的“参考文献:”字样顶左端,加粗;具体的文献内容全部缩进2字符。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3、正文部分和摘要部分要求插入页码,页码数字居中,格式为1,2,3等。正文首页需加论文标题,标题与正文内容之间空两行。正文首页中的论文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字。论文正文不能少于8000字。 4、论文各级标题在正文中一律左端顶头,不空格。一级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字,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宋体字,三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各级标题应尽量简单,最后都不加标点符号。正文部分采用五号宋体,除标题顶头外,具体内容开头要缩进2字符。各级标题一律加粗。论文正文两端对齐,1.5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5、开题报告书、文献综述、中英文翻译等内容,一律采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两字符。 6、答辩前,每位同学要交1份完整的成套论文资料给指导教师(此套资料不含论文评议书),供答辩使用。答辩后,根据导师和答辩委员会指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并在答辩后一周内上交辅导员成套资料1份用于存档,同时另交2份论文评议书用于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和教务存档。其中,论文评议书全部要求双面打印,答辩记录不能少于3个问题,问题回答不能过于简单。此外,上交成套文本资料的同时,每位同学按专业必须以“2012+论文编号后三位数+专业+姓名”文件夹形式(如2012135经济某某某)上报辅导员相关电子文档。辅导员统一收齐后,交系主任审查、存档。 7、论文编号:各专业同学论文编号,请根据本专业同学学号顺序,按给定的编号区间顺序填写。具体分配如下: 08财会,区间为:1012012001——1012012060; 08会计: 区间为: 1012012061——1012012099; 08人力,区间为:1012012100——1012012157;

工程地质勘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现代远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工程地质勘察 学生姓名批次 专业学号 学习中心

摘要 人类社会一切建筑工程活动都是在地壳上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在几乎所有时、空尺度上观察和监测地球系统能力,为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而且也为勘查技术各分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地质勘查技术室地质可科学研究报告的“先行官”,是地质调查工作的“倍增器”,是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关键。充分认识和了解与工程有关的岩土体、研究和掌握该部分岩体的工程属性,是安全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科技发展;成就 ABSTRACT The human society all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in the earth's crust certai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no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greatly enhance the human in almost all the time and space scales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earth system ability, for earth science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for exploration technology branc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office geological can repo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ander of an advance vanguard", is the geological survey work "multiplier",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key geological work. Fully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engineering rock mass, research and grasp this part of the rock mass engineering properties, is safe and reasonable to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premis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exploration technology;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achievement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 绪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 ①油气成因问题 ②油气成藏问题 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一、名词解释 1.石油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 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3.油田水 广义 : 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 13C1 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 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 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 主要元素:碳和氢次要元素:硫、氮、氧 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 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 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和丙烷最为常见 非烃气体: N2,CO2,H2S,H2,CO,SO2,和汞蒸气等 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 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 NaHCO3型、 Na2SO4型、 MgCl2 型、 CaCl2 型; 油田水主要为 CaCl2 型 NaHCO3型和 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 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 地层封闭性: CaCl2>NaHCO3>MgCl2>NaSO4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一、名词解释 1, 储集层 :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 为储集层。 2, 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3,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中只有单相流体存在,并且流体与岩石不发生任何的物理 和化学反应,此时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Q—单位时间内流体的通过岩石的流量,/s F—岩石的截面积, U—液体的沾度,

竣工资料组卷顺序及说明

单位工程竣工资料整理顺序 注:交给运营维护单位的资料,应当按各维护单位要求进行整理和移交。

单位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内容说明和要求: 1.施工结果综合资料 (1)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交接记录表,即铁验表-5;填写时,应将单位工程名称填在表头前面,如“彩虹特大桥工程竣工验收交接记录表”;应采用A3纸制作,装订时作折叠处理。 (2)开工报告:含开工报审表及批复等文件;当单位工程为特大桥、长大隧道、特等站房或重点控制等工程时,应当附上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报批文件。 (3)施工小结:单位工程施工小结应当按规定的八个部分写:工程概况、开竣工日期、变更设计的原因及次数、施工方法、施工中遇到的重点问题突发事件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结果、材料和材质试验情况、工程质量评价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维修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小结有撰写人、审核人(一般为工程项目负责人)签名,盖施工单位公章。 (4)竣工工程数量表:其中,路基数量表有好几种,一定要齐全;应有制表人、审核人签字,填上日期。 (5)建交表:主要专业均有建交表,用于记录建筑安装主要控制参数,共有28张。 (6)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由一套5张表组成,即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铁程检-47,反映分部工程验收项目及验收结果)、单位工程质量控

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测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感观质量检查记录;铁路房建单位工程验收时,也应有这5张记录表。 (7)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根据验标和相关规范规定和施工设计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各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资料应按规范规定顺序或施工工艺流程顺序排序整理。 (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根据验标和相关规范规定和施工设计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资料应按规范规定顺序或施工工艺流程顺序排序整理。 (9)变更设计资料:变更设计通知单为原件,附件可以采用复印件;排序时,变更设计通知单放在前面,其它资料按运作顺序排列,放在变更设计通知单后面。 (10)竣工测量资料:各专业工程根据验标及相关测量规范进行的竣工验收前后主要控制参数测量记录,如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资料,桥隧涵和构筑物竣工测量,房屋建筑坐标定位测量记录、主体沉降观测记录,四电的系统检验、测试和设备调试等等各专业单位工程竣工测量或系统检测记录资料。 2.施工过程记录资料 (11)各类工程检查证:铁程检、质统表等铁路专有的施工过程记录表; (12)各种检验批:铁路、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或规范规定的施工、安装过程记录资料;当同一施工部位还有其它不同式样记录表记录时,应将它们收集在一起,不应破套收集和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统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口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第2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球的构造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mantle):上地幔主要是硅氧,呈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核(core):由铁银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0(49.13%)、Si、Al、Fc、Ca、Na、Mg... § 2.1主要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基本概念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行程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泄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由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 自色:(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矿物的本身的颜色 他色: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具体又分为:①玻璃光泽②珍珠光泽③丝绢光泽④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⑤金刚光泽 ⑥土状光泽 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矿物的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是矿物的一个重要鉴左特征,鉴别矿物硬度时,是用两种矿物对划的方法来确左矿物的相对硬度。 由软到硬分十度,称为摩氏硬度汁: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解理一受外力作用,矿物能沿一泄方向破裂成平而的性质。 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或不完全解理 断口一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而以外方向破裂。

工程资料报验顺序

工程从进场到竣工资料报验的一般程序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 2、图纸会审记录 3、技术(安全)交底 4、开工报告 5、管理人员名单 6、各类材料报验 7、设计变更 8、现场签证 9、隐蔽报验 10、检验批报验 11、分项工程报验 12、分部工程报验 13、单位工程报验 14、竣工报告 其中6-8穿插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资料整理及上报顺序: (一)进场伊始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表附施工组织设计 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表附企业资质 项目管理人员名单附资格证书复印件 与甲方办理进场手续、签定安全协议

内部资料 整理施工队伍人员名单 附身份证复印件及特殊工种上岗证复印件 对施工队进行现场及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存档. 技术资料 将经设计签认的图纸存档作为施工的依据。 (随时存档图纸的变化) 工程合同及施工队的合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 按需要与施工队签定协议作为对合同的补充并存档 要求甲方提供书面的控制线交底、和安装的技术交底并存档. (二)材料进场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 附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 内部资料 材料进场的票据、进场时间、数量、经手人记录存档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及时的追索并要求证明文件的有效(如出具的时间、时效、有否单位盖章) 工程安装报验 工程样板报验 如有要求可自制表格署明位置、报验内容、时间等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按要求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等

交接检查记录 与上下道工序相关单位进行试验、检测 三性检测、拉拔试验、探伤、胶的相容性试验等。按要求选做、由甲方选型、抽样。 内部资料 施工进度计划 材料进场计划 人员调配计划 机具进场计划 试验检测计划 资料报验计划 施工日志 (四)工程经济、技术文件 工程洽商变更、收发文记录、报价单、认价单存档 图纸及图纸变更存档 (五)施工日志 包含天气变化、施工内容进度、安全管理内容、重要事件的发生记录。(六)工程竣工 竣工资料整理暂不细述 工程决算单与施工队的决算单 工程移交 工程总结

档案整理规范模板

档案整理规范

目录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一、立项文件 1、项目建议书 2、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前期工作通知书 3、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近 4、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5、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 6、专家建议文件 7、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二、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 1、选择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 2、用地申请报告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议用地批准书 3、拆迁安置意见、协议、方案等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近 5、划拔建设用地文件 6、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勘察、测绘、设计文件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 3、建设用地叮桩通知单( 书) 4、地形测量和拔地测量成果报告

5、申报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6、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 7、技术设计图纸和说明 8、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及审查意见 9、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人防、环保、消防、交通、园林、市政、文物、通讯、保密、河湖、教育、白蚁防治、卫生等) 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 10、施工图及其说明 11、设计计算书 12、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批意见 四、招投标文件 1、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 2、勘察设计承包合同 3、施工招投标文件 4、施工承包合同 5、工程监理招投标合同 6、监理委托合同 五、开工审批文件 1、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申请文件 2、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批复文件或年度计划项目表 3、规划审批申报表及报送的文件和图纸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规划

5、建设工程开工审查表 6、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7、投资许可证、审计证明、缴纳绿化建设费等证明 8、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六、财务文件 1、工程投资估算材料 2、工程设计概算材料 3、施工图预算材料 4、施工预算 七、建设、施工、监理机构及负责人 1、工程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 及负责人名单 2、工程项目监理机构( 项目监理部) 及负责人名单 3、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构( 施工项目经理部) 及负责人名单 监理文件 1、监理规划 ①监理规划 ②监理实施细则 ③监理部总控制计划等 2、监理月报种的有关质量问题 3、监理会议纪要中的有关质量问题 4、进度控制 ①工程开工/复工审批表

单位工程施工资料整理内容及顺序

单位工程施工资料整理内容及顺序 第一册施工管理 一、开工报告 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三、施工组织设计 四、施工技术交底 五、施工日记 六、施工合同 七、企业资质证明 八、项目组织构成及上岗人员证件(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操作工、特种工等) 九、进场施工机械进出场报验及调试验收记录 十、其它 第二册材料实验 一、进场材料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1、砂(材料进场统计表、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2、碎石、毛石(材料进场统计表、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3、水泥(材料进场统计、合格证、三天、二十八天出厂报告、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4、钢筋(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5、砌块(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6、防水材料(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见证取 样单)

7、钢材(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 8 连接、焊接材料(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9、预制构件(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10、隔热保温材料(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11、门、窗及其五金玻璃配件(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见证取样单) 12、木材(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13、面砖、地砖、静电地板(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14、吊杆、龙骨、面层材料及其它吊顶配件(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15、油漆、涂料、防腐材料(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16、其它材料(材料进场统计、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 第三册施工试验及施工测量 一、回填土实验 1、密实度实验(取点分布图、见证取样单) 2、击实实验报告 二、砂浆 1、配合比(见证取样单) 2、基础汇总表、评定表、试块报告(包括抽样报告、见证取样单) 3、主体汇总表、评定表、试块报告(包括抽样报告、见证取样单)

关于项目部资料整理规范的通知

关于规范项目部竣工资料收集整理的通知 项目部所属各单位: 为规范项目部资料的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规范地完成工程档案的顺利移交。根据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文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项目竣工资料的收集范围及分类、组卷、排列 1、收集范围及归档部门见(附录一)。 2、项目文件应与项目建设同步收集,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后及时收集。 3、项目文件应为原件。因故无原件的合法性、依据性、凭证性等永久保存的文件,提供单位应在复制件上加盖公章,便于追溯。 4、需要闭环的项目文件(整改单、设计变更,涉及有变更的联系单、设备缺陷单等),执行单位应在完工后按质量管理要求编制相对应的闭环文件,实行闭环管理。 5、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分门别类按原材料的品种、型号等特征及原材料管理台帐编制原材料质量跟踪记录,便于原材料质量的追溯。 6、设计更改文件,应按专业编制设计更改执行情况汇总表(见附录 B.表1),保证竣工图编制依据的准确性。 8、独立成册、成套的项目文件,应保持其原貌,不宜拆散重组。(页码问题) 9、施工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组卷。单位工程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管理文件、质量验收文件、施工记录及相关试验报告顺序排列。

a、单位工程的管理文件,应按审核签字页、开工审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设计、原材料、计量器具登记表、竣工验收报告等顺序排列。 b、施工质量验收文件,应按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表排列。报验单在前,验收表在后;质量验收文件在前,支持性记录在后。 c、施工记录,应按施工工序(程序)排列,相关的试验报告、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应依次排列施工记录之后。 10、设备缺陷及处理文件(设备缺陷通知单及设备缺陷处理报告单)按专业单独组卷。 11、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分专业按材料种类、型号组卷。卷内文件按质量跟踪记录,原材料进场报审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委托单及复试报告顺序排列。 12、设计更改文件(设计更改通知单、变更设计洽商单、材料代用通知单、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应分专业按流水编号顺序排列。卷内文件应按设计更改执行情况汇总表,设计更改文件、执行情况记录依次排列。 13、土建专业的施工日志除移交公司外还要移交业主,并按单位工程组卷,其余专业的施工日志只移交公司。 二、项目竣工资料的质量要求及编制、整理要求 1、文件、表格采用激光打印,签名、日期要手签。 2、文件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表格栏目填写完整,签字、图表、盖印公章手续完备。 a.纯文字材料标题一律采用3号宋体加粗,正文采用4号宋体,若文字内容过多可将正文字体改为小四号宋体;若文件材料为表格,大标题为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复制地址 转载自赵换 2011年03月02日 23:03 阅读(0) 评论(0) 分类:天下杂侃权限:指定好友可见 ?字体:大▼ o小 o中 o大 ?更多▼ o设置置顶 o权限设置 o推荐日志 o转为私密日志?删除 ?编辑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2009-12-28 上午 11:44 工程资料整理指南: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A 土建部分: A(一)施工管理资料(建筑与结构) 1、开始组织施工前,要有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有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项目施工安排的指导思想及施工阶段划分;施工布置,施工顺序和工程总进度(网络计划);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劳动力用量;施工机械、材料、半成品及予制构件需用量计划和运输计划;大型临时设施规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安全措施;施工平面布置图;质量体系;安全体系等。 2、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技术交底:分三级交底。一级交底为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向施工队或工区施工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二级交底为施工队或工区负责人(项目经理)向单位工程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及有关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三级交底为单位工程负责人或技术主管工程师向各作业班组长和各工种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4、随工程进度应注意搜集整理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要签字盖章。 5、施工日记要自开工之日起每天一记,要反映真实施工情况。施工日记不许隔天,雨、雪天气要有记录,停水、停电、停工待料等也要记录在案,设计变更

等也应在施工日记中记录。何时制作何部位的混凝土、砂浆试块也须在施工日记中反映出来。麦假、秋假、年假要注明“假期停工”字样,要有停开工日期。A(二)材料试验、合格证(建筑与结构) 1、每批钢筋进场,要有钢筋质量证明书(要原件,如果是复印件,要有经销单位的销售专用章,上面注明原件证号和原件存放处,同时应有抄件人签字、抄件日期),每批钢筋进场,都要委托检验,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钢筋焊接,应按批量(200个或300个接头)委托试验,每层至少一次,试验报告上应附上焊工证。 3、工程所用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批量、批号取样复试,28天后向水泥厂索要水泥质量证明书(三天强度或七天强度)和28天强度。 4、砖(砌块)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批量复试。 5、予制构件进场要有附件,附件包括该批构件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砂、碎石、配合比、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等。进场后要选要代表性的构件按批量进行委托试验,委托试验须在第一次使用前进行。 6、防水卷材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批量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检验。 7、砂、石骨料要按批量(200M2)进行委托检验。 8、装饰装修材料要有合格证,如门、窗、玻璃、油漆、涂料等,市(或县)质量检测站要求检验的还要按批量委托检验。 A(三)施工试验 1、基槽开挖前,要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定位放线,出具工程定位记录,施工单位要进行复核,形成《测量复核记录》。 2、施工前,要有地质勘察单位的《地质勘察报告》。 3、基槽开挖后,进行钎探,有《钎探记录》,经验槽确认无特殊情况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4、建筑物施工至一定部位时,要安装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形成《沉降观测记录》。 5、混凝土、砂浆施工前,要有检测部门出具的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报告。 6、如果地基有处理现象,要按规范规定取环刀试验。 7、回填土要有环刀取样试验,一层回填完毕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才能回填上一层。 8、每次浇筑混凝土,要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块,到28天龄期后到市(或县)质量检测站委托检验,全部混凝土试块检验完毕按规定进行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评定。 9、每次使用砂浆,要按规范规定留置试块,到龄期后委托检验,全部完毕要按规范进行砂浆试块评定。 10、地面工程混凝土、砂浆要按规定留置试块,委托检验。 11、屋面防水工程完毕,要进行淋水(蓄水)试验,形成记录。 12、建筑抽气(风)道工程完毕,要有建筑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13、建筑物外门窗要有型材,成品测试报告(有要求的情况下)。 14、内墙砖、外墙砖、地板砖要有合格证,市(或县)质量检测站要求的时候要委托检验。 15、玻璃幕墙要有结构胶合格证、玻璃合格证,要求情况下要有结构胶相容性测试报告和幕墙物理性能测试报告。 A(四)施工及验收记录(建筑与结构) 1、基槽开挖、钎探以后,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

最新内业资料整理要求

内业资料整理 一、前期审批手续及技术资料 1、前期审批手续资料主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中标通知书、国家建设用地申请表、防雷审核意见,节能审查、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抗震设计审批、质量监督备案表、质量监督方案、七方责任主体承诺书等相关资料按楼号进行存放。 各审批文件和备案文件中的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参建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应一致。 2、工程资料中参建单位名称、参建单位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名字、签名笔迹和质监站备案的质保体系中的名称及签名笔迹应一致。各参建单位资质和各参建单位人员岗位证书进行统一存放(证书复印件需加盖相应单位公章)。若质保体系中有人员变更,变更人员所属单位应提前办理人员变更手续,经建设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资料中人员签名应按照变更时间进行更改。 质保体系资料的日期填写时需注意前期审批手续日期、开工报告日期不能相互冲突。3、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岗位证书依据现场人员分工情况按楼号或者分地块进行存放,岗位证书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监理单位见证员、施工单位取样员需有单位授权书,并在质监站、实验室进行备案。4、勘察和设计文件如:地质勘察报告、图纸审查合格证书、图纸会审、设计变 更、技术核定单等文件按楼号进行存放。 二、施工资料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楼号存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封皮必须有编 制、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名。 编制人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为项目经理、批准人为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盖公章、方案可盖项目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需加盖齐缝章。 2、技术交底交底人为施工员,接收人为被交底班组的班组长,并有技术负责人

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规范

档案整理规范 一、档案的收集范围 招标采购项目档案是指在招标采购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及声象资料等,可分为项目开标前文件资料、项目开标文件资料、项目评审文件资料、项目中标(成交)文件资料、履约文件资料和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二、档案的收集整理责任主体 招标人(以下简称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机构)是档案的收集整理责任主体,代理机构负责项目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及时移交至市交易中心归档,并于次年三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项目档案移交完毕。同时应将全套档案资料复制两套,由招标人和代理机构各留存一套。中标人如有电子版投标文件的由招标人自行保管。外地代理机构不得将档案资料带离本市。招标人自行招标的项目档案由招标人保管。 三、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要求 招标采购项目档案按项目整理组卷,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附件1)的顺序装订成卷,并按文字页顺序编排页码,前置档案卷内目录,后置卷内备考表,并加装封面。当一个招标采购项目资料过多时,可将资料按顺序分册装订。 (一)档案卷内文件目录的填写要求 招标采购项目基本文件资料全部列入卷内目录(附件1),如果还有其他文件资料,按生成的时间顺序编入。

卷内目录采用表格形式,表格栏目设置包括:序号、责任者、文件题名、具备状况、日期、页数、备注。各栏目具体填写要求:序号:按照文件题名以流水号顺编; 责任者:应填写文件形成者或第一责任者; 文件题名:依据招标采购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主题命名; 具备状况:根据册内有、无或未生成该题名文件,分别填写“有”、“无”或“未”; 日期:应填写文件形成的时间---年、月、日; 页数:应填写每件文件总页数; 备注:可根据实际填写需注明的情况。 (二)卷内备考表的填写要求 卷内备考表设置包括:本卷情况说明、立卷人、审核人和立卷时间(附件2)。卷内备考表应排列在卷内全部文件之后。各项填写要求: 本卷情况说明:填写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果没有要特别说明的事项可以不填写; 立卷人:案卷整理人签名; 审核人:单位审核负责人签名; 立卷时间:具体立卷的日期。 (三)案卷目录的填写要求 代理机构要建立档案案卷目录(附件3),表格栏目设置包括:序号、档号、案卷题名、总页数、保管期限和备注。各栏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勘察工程地质包括报告内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勘察报告主要内容成都地质勘察报告 篇一:地勘报告包含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1)勘察目的、要求和任务; (2)拟建工程概述; (3)勘察方法和勘察任务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的描述与评价; (5)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6)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7)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 (8)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9)必要的图件。

篇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次性勘察) 重庆市勘测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重庆市城投公租房建设有限公司 经开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一、二组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参与人员:报告编写:审核:(一次性勘察)陈翰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 冯永能教授级高工注册号:何忠良 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注册号: 何忠良、陈小平、陈永川、李沙、朱维、任亚飞陈小平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江景雄 教授级高工 注册号: 重庆市勘测院 建设部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311018-KJ 二○一二年十一月 . . 目录 4.2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3 4.3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 ....................... 16 4.4 小区道路 .................................................................... ........................................... 24 4.5 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型式的选择 .................................................................... ....... 24 4.6 场地施工建议 ....................................................................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2011(代替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Compilation and Study on Geological Data about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征求意见稿) 2011-×-×发布201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多年来矿产勘查、开发实践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试行)》(地矿字〔1980〕290号)、《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的基础上,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

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