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电阻参数

热电阻参数

热电阻参数
热电阻参数

PT100铠装热电阻技术参数:

产品执行标准:

IEC751;

JB/T8623-1997;

JB/T8622-1997;

常温绝缘电阻;

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PT100铠装热电阻测量范围

热电阻感温元件100℃时的电阻值(R100)和它在0℃时的电阻R0比值:(R100/R0)

分度号Pt100:A级R0=100±0.06Ω

B级R0=100±0.12Ω

R0/R100=1.3850

PT100铠装热电阻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阻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常温绝缘电阻的实验电压可取直流10-100V任意值,环境温度在15-35℃范围内,相对温度应不大于80%,通过铠装热电阻隔的测量电流最大不超过5mA。

PT100铠装热电阻安装与使用

热电阻应避免安装在炉旁或距加热体太近之处,应尽量安装在没有震动或震动很小的地方,同时要便于施工和维护。安装位置应尽可能保持垂直,但在有流速时则必须倾斜安装。接线盒出孔应向下方。

热电阻应按规定接线,一般采用三线制。连接导线应采用绝缘(最好是屏敞)铜线,其截面积应≥1.0平方毫米,导线的阻值应按显示仪表的规定配准。

由热惰性使热电阻变化滞后温度变化,为消除它的引起的误差,应尽可能地减小热电阻保护管外径,适当增加热电阻的插入深度使热电阻受热部位增加。

要经常检查保护管状况,发现氧化或变形应立即采取措施,要定期进行校验。

应用

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等配套使用。直接精确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200~500℃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

特点

●热响应时间少,减小动态误差;

●直径小、长度不受限制;

●测量精确度高;

●进口薄膜电阻元件,性能可靠稳定。

工作原理

铠装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其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征来测量温度的。当阻值变化时,工作仪表便显示出电阻所对应的温度值。

主要技术参数

IEC751 IEC1515 JB/T8623-1997 JB/T8622-1997

●铠装热电阻保护带直径及材料

●测温范围及允差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绝对值

●常温绝缘电阻

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

●热响应时间

型号及规格

W 温度仪表

| | | | | | Z 热电阻

|

|

|

|

P 感温元件材料

|

|

K 铠装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铂热电阻元件

2

单支

双支

|

|

|

|

|

|

|

|

|

|

安装固定形式

1

2

3

4

5

无固定装置

固定卡套螺纹

活动卡套螺纹

固定卡套法兰

活动卡套法兰

|

|

|

|

接线盒形式

2

3

6

防喷式

防水式

圆接插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9

扁接插式

补偿导线式

|

|

|

|

|

|

|

|

|

|

保护管直径

3

4

5

6

8

Φ3

Φ4

Φ5

Φ6

Φ8

|

|

|

| | |

W Z P K 2 - 2 3 4 典型型号示例其它推荐产品

铠装热电阻选型表:

例:A铠装热电阻,Ptl00型,B级,固定螺纹M16×1.5,长度450mm,插入长度300mm。WZPK-223,Ptl00,L:450×300,B级,M16×1.5。选型须知:1、型号;2、分度号;3、精度等级;4、安装固定形式;5、长度或插入深度。

铠装热电阻技术参数:产品执行标准:

IEC751

JB/T8623-1997

JB/T8622-1997常温绝缘电阻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偶丝直径材料:

测量范围及允差:

热响应时间:

工业热电阻选型

工业热电阻选型 ◆ 概述 工业用热电阻作为测量温度的变送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200~+850℃范围内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防爆结构适用于防爆场合。 ◆ 原理 工业用热电阻分铂热电阻和铜热电阻两大类。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当被测量介质中有温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层中的平均温度。 ◆ 结构 装配式热电阻主要由接线盒、 保护管、接线端子、绝缘瓷珠和感 温元件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 安装固定装置组成。结构见右图 ◆ WZ系列装配式热电阻型号 ◆ 无固定装置式热电阻

防溅式120、121型 防水式 130、131型 注:1.括号内作特殊规格定货。 2.型号120、121为防溅接线盒,型号130、131为防水接 线盒。 ◆ 固定螺纹式装配热电阻 固定螺纹 防溅式 220、221型 防水式 230、231型 注:1.括号内作特殊规格定货。 2.型号220、221防溅接线盒,型号230、231为防水接线盒。 3.一般M0=27×2mm,如选用其它的固定螺纹应特别注明。

◆ 活动法兰式热电阻 活动法兰盘 防溅式 320、321型 防水式 330、331型 注:1.括号内作特殊规格定货。 2.型号320、321为防溅接线盒,型号330、331为防水接线盒。 ◆ 固定法兰式装配热电阻 公称压力:6.4MPa

防溅式防水式 420、421型430、431型 注: 1.括号内作特殊规格定货。 2.型号420、421为防溅接线盒,型号430、431为防水接线盒。 3.选用其它型号的固定法兰盘应特别注明。 ◆ 锥形固定螺纹式装配热电阻

热电阻型号规格

热阻是中低温区域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器之一。热阻温度测量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特性。其主要特点是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敏电阻具有最高的测量精度。它不仅广泛用于工业温度测量中,而且已成为标准的参考仪器。大多数热敏电阻均由纯金属材料制成。铂和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材料。另外,镍,锰和铑已被用于制造热敏电阻。金属热敏电阻的温度敏感材料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铂丝。除了铂丝,还有铜,镍,铁,铁镍等。 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测量温度和温度相关参数的特性。大多数热敏电阻均由纯金属材料制成。铂和铜目前被广泛使用。镍,锰和铑已被用于制造热敏电阻。热电阻通常需要通过导线将电阻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控制设备或其他辅助仪器。 热阻规格和型号 热阻特性 1.压力弹簧式感温元件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 2.测温精度高; 3.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压; 4.进口薄膜电阻,性能可靠稳定。 热电阻的主要类型 普通型热敏电阻 从热电阻的温度测量原理可以知道,被测温度的变化是通过热电

阻的电阻值的变化直接测量的。因此,热阻体的引线电阻的变化会影响温度测量。 热阻规格和型号 铠装热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温度传感元件(电阻体),导线,绝缘材料和不锈钢套管组成的固体。其外径通常为φ2-φ8mm,最小直径为φmm。与普通的热敏电阻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体积小,内部无气隙,热惯性测量滞后小; 2,良好的机械性能,抗振性和抗冲击性; 3.灵活,易于安装; 4.使用寿命长。 端面热敏电阻 末端热电阻温度传感元件由经过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料制成,并靠近温度计的端面。与一般的轴向热阻相比,它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反映出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合于测量轴承衬套及其他零件的端面温度。 热阻规格和型号 隔爆热敏电阻 通过具有特殊结构的接线盒,由于火花或电弧的影响,壳体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受到限制,并且不会在生产现场引起爆炸。防火热阻可用于测量bla-b3c区域的温度。

铂热电阻 原理及介绍

热电阻是利用铂丝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基本原理设计和制作的,按0℃时的电阻值R(℃)的大小分为10欧姆(分度号为Pt10)和100欧姆(分度号为Pt100)等,测温范围均为-200~850℃.10欧姆铂热电阻的感温原件是用较粗的铂丝绕制而成,耐温性能明显优于100欧姆的铂热电阻,主要用于650℃以上的温区:100欧姆铂热电阻主要用于650℃以下的温区,虽也可用于650℃以上温区,但在650℃以上温区不允许有A 级误差。100欧姆铂热电阻的的分辨率比10欧姆铂热电阻的分辨率大10倍,对二次仪表的要求相应地一个数量级,因此在650℃以下温区测温应尽量选用100欧姆铂热电阻。 感温元件骨架的材质也是决定铂热电阻使用温区的主要因素,见的感温元件有陶瓷元件,玻璃元件,云母元件,它们是由铂丝分别绕在陶瓷骨架,玻璃骨架,云母骨架上再经过复杂的工艺加工而成。由于骨架材料本身的性能不同,陶瓷元件适用于850℃以下温区,玻璃元件适用于550℃以下温区。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厚膜和薄膜铂热电阻感温元件,厚膜铂热电阻元件是用铂浆料印刷在玻璃或陶瓷底板上,薄膜铂热电阻元件是用铂浆料溅射在玻璃或陶瓷底板上,再经光刻加工而成,这种感温元件仅适用于-70~500℃温区,但这种感温元件用料省,可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效率高,价格便宜。 就结构而言,铂热电阻还可以分为工业铂热电阻和铠装铂热电阻。工业铂热电阻也叫装配铂热电阻,即是将铂热电阻感温元件焊上引线组装在一端封闭的金属管或陶瓷管内,再安装上接线盒而成;铠装铂热电阻是将铂热电阻元件,过渡引线,绝缘粉组装在不锈钢管内再经模具拉实的整体, 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2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

热电阻_规格_型号

热电阻及其测温原理 在工业应用中,热电偶一般适用于测量500℃以上的较高温度。对于500℃以下的中、低温度,热电偶的输出的热电势很小,这对二次仪表的放大器、抗干扰措施等的要求就很高,否则难以实现精确测量;而且,在较低温区域,冷端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误差也非常突出。所以测量中、低温度一般使用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较为合适。 1、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 t=R t0[1+α(t-t0)] 式中,R t为温度t时的阻值;R 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 t=Ae B/t 式中R 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2、工业上常用金属热电阻 从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看,大部分金属导体都有这个性质,但并不是都能用作测温热电阻,作为热电阻的金属材料一般要求: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温度系数、电阻率要大(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传感器的尺寸)、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材料的复制性好、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要有间值函数关系(好呈线性关系)。 目前应用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易被氧化。中国常用的有R =10Ω、R0=100Ω和R0=1000Ω等几种,它们的分度号分别为Pt10、Pt100、Pt1000;铜0 电阻有R0=50Ω和R0=100Ω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Cu50和Cu100。其中Pt100和Cu50的应用为广泛。 3、热电阻的信号连接方式 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热电阻型号命名方法

热电阻型号命名方法 WZP2-231 G型号示例

WZPK2-236G型号示例 WZP2- 241 G型号示例 ■ 装配热电阻主要应用 装配热电阻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电子计算机等配套使用。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的-200℃—+500℃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 ■ 装配热电阻按安装固定装置方法分为

感温元件 无固定装置装配热电阻 固定螺纹式装配热电阻 活动法兰式装配热电阻 固定法兰式装配热电阻 固定螺纹锥式装配热电阻 活络管接头式装配热电阻 直形管接头式装配热电阻 固定螺纹管接头式装配热电阻 活动螺纹管接头式装配热电阻 ■ 装配热电阻特点 1、压簧式感温元件,抗振性能好; 2、毋须补偿导线,节省费用; 3、测量精确度高; 4、进口薄膜电阻元件,性能可靠稳定; 5、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 ■ 产品执行标准 IEC751JB/T8622-1997JB/T8623-1997 ■ 常温绝缘电阻 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温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0V(直流)电极与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m ■ 测量范围及温差 注:t为感温元件实际测温绝对值 ■ 感温元件

■ 无固定装置热电阻 1、型号120、121为防喷式,防护等级IP65;型号130、131为防水式,防护等级IP55; 2、保护管材质为1Cr18Ni9TI,其余材质根据协议订货。 ■ 固定螺纹式热电阻

1、型号220、221为防喷式,防护等级IP65;型号230、231为防水式,防护等级IP55; 2、保护管材质为1Cr18Ni9TI,其余材质根据协议订货。 ■ 活动法兰式热电阻

热电偶安装和插入深度要求详细说明

热电偶安装和插入深度要求详细说明 热电偶工业测量仪表的一种产生,它的测温范围广泛,它的连接方式多样,它的安装简单方便?热电偶作为主要测温手段,用途十分广泛,因而对固定装置和技术性能有多种要求,因此热电偶的固定装置分为六种:无固定装置式、螺纹式、固定法兰式、活动法兰式、活动法兰角尺形式、锥形保护管式六种。正确使用热电偶不但可以准确得到温度的数值,保证产品合格,而且还可节省热电偶的材料消耗,既节省资金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两个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热电偶安装要求:应注意有利于测温准确,安全可考及维修方便,而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和生产操作.要满足以上要求,为了使热电偶和热电阻的测量端与被测介质 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应合理选择测点位置,尽量避免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装设热电偶或热电阻. 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和热电阻有传热和散 热损失,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应该有足够的 热电偶插入深度要求: (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偶,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 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偶或热电 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 (2)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 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采取保护管浅插方式或采用热套式热电偶.浅插式的热电偶保护套管,其插入主蒸汽管道的深度应不小于75mm;热套式热电偶的标准插入深度为100mm; (3)假如需要测量是烟道内烟气的温度,尽管烟道直径为4m,热电偶或热电阻插 入深度1 m即可. (4)当测量原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或加装支撑架和保护套管.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工作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热电阻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热电阻种类 (1)精密型热电阻: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 (2)铠装热电阻: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③能弯曲,便于安装; ④使用寿命长。

精品工业铂热电阻技术条件及分度表

工业铂热电阻技术条件及分度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铂热电阻的技术要求,其电阻为一个已定义的温度函数。本标准适用于-200℃~+850℃整个或部分温度范围的工业铂热电阻。它主要与适合浸没的屏蔽元件有关。 本标准对符合此标准及相应试验设备的测试方法也作了描述。 2、定义 2.1 铂热电阻 由以铂作为感温材料的感温元件、内引线和保护管构成的一种温度检测器,通常还具有与外部测量控制装置、机械装置连接的部件。也可包括安装配件或接头。 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注:1、---- 在本标准的下一个条款中会涉及到其它热电阻。 2、---- 此定义不包括任何分离式的外壳或其它外部结构。 2.2 允差 铂热电阻实际的电阻-温度关系偏离分度表的允许范围。见表1。 3、分度特性 3.1 铂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 适用于本标准的铂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如下: --- 对于-200~0℃的温度范围: R t=R0 [1+At+Bt2+C (t-100℃) t3] ---对于0~850℃的温度范围: R t=R0 (1+At+Bt2) 对于常用的工业铂热电阻,在以上两式中的常数值分别为: A = 3.908 02 x 10-3℃-1 B = -5.802 x 10-7℃-2 C = -4.273 50 x 10-12℃-4 对于满足以上关系式中铂热电阻的温度系数为: α= 0.003 850 Ω·Ω-1·℃-1 α定义如下: α=(R100-R0)/100 x R0Ω·Ω-1·℃-1 在上述关系式中,R100为100℃时的电阻值,R0为0℃时的电阻值。 铂热电阻分度表可根据上述铂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制订,但不包括其它的电阻分 度表。 本标准采用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IPTS-68) 的温度值。 注:上述等式中所定义的电阻值不包含感温元件与终端之间引线的电阻值,除非厂商特殊说明。 3.2 电阻值 对于大多数铂热电阻,0℃对应的公称电阻值为100Ω或10Ω,优先值为100Ω。在温度超过600℃时,由较粗导线形成的10Ω电阻值更加可靠。 3.1条款中的电阻值见表1 3.3 允差 本标准中铂热电阻的允差分为A,B两个等级,见下表:

热电阻与热电偶的安装方法

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安装方法 一、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安装与检修实训 1、学会使用热电偶,热电阻进行温度测量; 2、掌握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安装方法; 3、掌握热电偶,热电阻与二次仪表的连接方法. 二、热电偶与热电阻的选型 1、被测量对象的温度范围在200℃以下的选用热电阻. 2、被测量对象的温度范围在200℃以上的选用热电偶. 三、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安装要求 对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安装,应注意有利于测温准确,安全可靠及维修方便,而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和生产操作.要满足以上要求,在选择对热电偶和热电阻 的安装部位和插入深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热电偶和热电阻的测量端与被测介质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应合理选择测点位置,尽量避免在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装设热电偶或热电阻. 2、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和热电阻有传热和散热损失,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应该有足够的插入深度: 2.1 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偶,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 2.2 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采取保护管浅插方式 或采用热套式热电偶.浅插式的热电偶保护套管,其插入主蒸汽管道的深度应不小于75mm;热套式热电偶的标准插入深度为100mm; 2.3 假如需要测量是烟道内烟气的温度,尽管烟道直径为4m,热电偶或热 电阻插入深度1m即可. 2.4 当测量原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或加装支撑架和保护套管.

配热电偶温度表不确定度评定

配热电偶数字温度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JJG617-1996《数字温度仪检定规程》 1.2 测量标准:UJ33-a 直流电位差计。 1.3 被测对象:0.5级,分辨率1℃, 配J 型热电偶,测量范围(0~400℃)的数显温度表。 1.4 测量方法 用输入基准法检定数字温度表。用直流电位差计给被检数字温度表输入与检定点标称温度值相对应的毫伏值,读出被检表的温度读数,以被检表的读数与检定点标称温度值之差作为被检表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 ??? ?????? ????+-=?ti s d t A e t t t 式中 Δt —仪表示值误差(℃); t d —被检表示值(℃); t s —标准器mV 值对应的温度值(℃)。 e —补偿导线20℃时的修正值(mV ); ti t A ??? ????—被检点ti 的电量值—温度变化率(mV/℃) 3 灵敏系数 1t t d 1=???= c 1t t s 2-=???=c ti t A e t c ? ?? ????-=???=13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4.1 被检表示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 t u 4.1.1 被检表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u 被检表的测量重复性相对于仪表分辨率来说很小,故采用寻找转换点法在同一转换点上通过连续测量来得到仪表的测量重复性。转换点为300℃ 被检表的示值重复性用A 类评定。数据如下: 300℃转换点时的电位差计输入毫伏值,单位mV 16.333,16.344,16.338,16.344,16.316,16.321,16.333,16.338,16.321,16.310 J 分度在300℃时的微分热电动势为55.5μV/℃,10次检定毫伏数据对应的温度值,单位℃ 300.1, 300.3, 300.2, 300.3, 299.8, 299.9, 300.1, 300.2, 299.9, 299.7 根据数据计算单次实验标准差() 1 1 2 --= ∑=n x x s n i i , ==S u 10.21℃。 4.1.2 被检表分辩力量化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u 被检表的分辩力为1℃,为均匀分布,故29.0129.02=?=u ℃

工业铂热电阻常识

工业铂热电阻常识 ■概述: 本系列铂热电阻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与使用温度的不同,按照绕制的骨加来区分,有云母、陶瓷、簿膜等元件。作为测温元件,它具有良好的输出性能,可作为显示仪、记录仪、调节仪以及其它“电脑”之类仪表提供精确的输入值。若配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可输出4~20mA 和0~10V等标准电流和电压信号,使用更为方便。 ■结构和原理: 装配式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不锈钢保护管、接线盒以及各种用途的固定装置组成。 铠装式铂热电阻比装配式铂热电阻直径小、易弯曲、适宜安装在装配式无法安装的场合,它的外保护管采用不锈钢,内充满高密度氧化物质绝缘体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抗污染和优良的机械强度,能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合使用。 隔爆式铂热电阻通常用于生产现场伴有各种易燃、易爆等化学气体、蒸气的场合,如使用普通铂热电阻极易引起环境气体爆炸,因此在这种场合必须使用隔爆式的铂热电阻,杭州热电偶厂生产的隔爆铂热电阻,能适用在dⅡBT1—6以及dⅡCT1—6温度组别区间内具有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内。 以上系列铂电阻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在温度作用下,铂热电阻丝的电阻值随之变化而变化,且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即分度特性完全和IEC标准等同,因此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来测量-200—+600℃的温度。 ■主要技术指标: 铂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称R(0℃)和100℃时的电阻值称R(100℃)以及R(100℃)/R(0℃)叫作比值W100。 Pt100其含义为(0℃)时的名义电阻值为100Ω,目前使用的一般都是这种铂热电阻。 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如下: A级——R(0℃)=100Ω±0.06Ω±(0.15+0.002︱t︱) ℃ B级——R(0℃)=100Ω±0.12Ω±(0.30+0.005︱t︱) ℃ 比值W100=1.3850 A级±0.0000006 B级0.00012 上式中“︱t︱”为实际温度的绝对值。 ■其它热电阻: 除Pt100铂热电阻外,还生产Pt10和Pt1000的铂热电阻与Cu50、Cu100的铜热电阻。

配热电偶动圈温度仪表的调修

配热电偶动圈温度仪表,以其测量准确度高、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可做远距离测量、测温范围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仪表的损坏也是常见现象,因机械部分损坏较少,下面以测某炉温为例着重对电路部分的调修做一介绍: 一、测量部分故障调修 1.温度升高后指针在原位不动。可能是量程电阻Rs(可参照电路图)断或动圈内部断路,区别二者的方法是:将热电偶接线拆下,打开后盖,用模拟万用表×10kΩ或×1kΩ档将黑表笔接热电偶的“+”接线端,红表笔触碰“Rs”的两个连接点,如果触其中一点,动圈指针摆动,触另一点,指针无反应,则为Rs烧断,更换相应阻值的Rs,一般用锰铜线绕制而成。如果红表笔触Rs的两端,指针均无反应,则动圈断,更换或焊接好即可。 与第二种情况相同的也可能是温度补偿并联电阻R1、Rt1断路,这种情况发生极少,可同样用上述方法检查排除。 2.指示值偏大。这种情况是因为Rs偏小或磁分路片位置变动。调整的方法有两种,如果偏离标准值不大,可顺时针调整磁分路片;如果有十几度以上的误差或磁分路片已调到极限,必须调Rs,可将电阻箱串入Rs回路中,输入标准毫伏数使示值准确,再取用与电阻箱相同电阻值的锰铜线电阻(可自行绕制)串入Rs回路中。 3.指示值偏小。这种情况是因为Rs偏大,磁分路片位置变动或永磁体退磁造成,可参照“2”方法但方向相反,如果必须调整Rs,可用电阻箱代替Rs,通过差值计算,使Rs 减少相应值。 二、控制部分故障的调修

1.加热不停。这种情况会使炉温远远超过设定值而造成严重后果,如炉子烧坏、影响生产等。可检查振荡管BG1(3AG1E)是否烧坏,因其短路后放大管BG2(3AX81)导通而使继电器吸合,无法断掉加热电源。BG2的短路同样产生这种情况,可用9012代替。代用管的放大倍数以使仪表在断偶后继电器动作为宜。 2.不加热。这种情况原因较多,反应在仪表内部如BG1或BG2烧断、D2断路或损坏、R4开焊或阻值太大(一般大于2.5kΩ即不加热)、检测线圈断、继电器线圈断、D3、D4短路或断路等,均可造成此种现象。在排除外部电路故障情况下,可在这些元件上逐一查找。首先测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继电器是否断,再量D2和R4,最后查BG1、BG2,这样可较快查到问题。 三、断偶保护部分故障的调修 1.断偶后指针不能打至设定温度处。这种情况下断偶保护电路不起作用,电炉会不停加热而引起严重后果。如电源电压正常,一般为Rp过大使供给动圈的电流太小造成。Rp 约20kΩ时断偶后指针只打一半量程,可将设定温度旋到满量程,调节Rp为(2~6.2)kΩ,使测量指针在断偶后打满量程有余即可。 Cp的变质使容量降低也能产生类似现象,可更换标称容量的电容。 2.断偶后指针不动。在测量部分正常情况下,可测变压器输出端电压是否为正常值,没有电压则是变压器烧坏。如电压正常,可逐一单独测量D3、D4是否损坏,Dp是否短路,Rp是否太大或断路,Cp是否开焊或已损坏。

工业铂、铜热电阻试题

工业铂、铜热电阻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题5分) 1.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温标是温标,于起开始实行。 2.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检定规程号为,其规定热电阻的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 3.检定热电阻时,标准器选用;检定铜热电阻时,也可采用。 4.检定热电阻时,应选用成套工作的测温电桥或等精度的其它测量仪器;四点转换开关的接触热电势不得大于。 5.检定热电阻时,选用的油恒温槽其工作区域的垂直温差不大于;水平温差不大于。 6.检定工业铂、铜热电阻在100℃的电阻值时,恒温槽的温度偏离100℃之值应不大于,温度变化每10分钟应不超过。 7.二线制热电阻的电阻值偏差的检定,应包括的电阻值;测量其电阻时,应在,然后按接线测量。 8.在热电阻温度计中,R0和R100分别表示和时的电阻值。分度号为热电阻的R100/ R0 = 1.3851;分度号为热电阻的R100/ R0 = 1.4280。

二、选择题(请在正确的答案前打“√”,每题3分) 1.水的三相点是多少? ℃℃℃℃2.在相同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分度号Pt100铂热电阻比Pt10铂热电阻变化范围大,因而灵敏度较: 高低一样 3.一般的情况,铜热电阻的测温范围比铂热电阻的测温范围: 宽窄一样 4.热电阻温度计是借金属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工作的。下述有关与热电阻温度计配套的金属丝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经常采用铂丝也有利用铜丝也有采用镍丝 也有采用锰铜丝通常不采用金丝 5.温度越高,铂、镍、铜等材料的电阻值越 大小不变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检定热电阻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多大较为合适、为什么? 2.简述铠装热电阻有什么的优点?

热电偶热电阻产品选型样本详解

产品选型样本 温度仪表 一、热电偶 1、WR□□-□□□系列装配式热电偶 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是一种常用温度传感器,通常 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 控制系统。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液体、蒸汽和 气体介质及固体表面温度。 □型号构成表 型号举例:WRK2-230表示感温元件为镍铬-镍硅、双支、固定螺纹、保护管直径为Ф16mm 金属管(不作特殊标注为1Cr18Ni9Ti)的装配式热电偶。

□主要技术指标│ ◎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t0.5表示。

◎公称压力 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而且还与其结构、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 ◎热电偶最小插入深度 对陶瓷保护管而言,应不小于其保护管直径的8~10倍;对金属及合金保护管,应大于其保护管直径的10倍以上 ◎绝缘电阻 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为直流500±50V,测量常温绝缘电阻的大气条件为:温度15~35℃,相对湿度45%,大气压力86~106KPa。热电偶在该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小于2小时。 a.对于长度超过1米的热电偶,它的常温绝缘电阻值与其长度的乘积应不小于100MW·m。 即:Rr·L ≥100MW·m L ≥1m 式中:Rr-热电偶的常温绝缘电阻值,MW L -热电偶的长度,m b.对于长度等于或不足1m的热电偶,它的常温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W。 ◎接线盒结构(统一设计型) ◎外形尺寸

热电偶基础知识及选型

热电偶基础知识及选型 一、热电偶基础 1. 热电效应:将两根不同的导体连接在一起,当导体的两端温度不一致时,导体构成的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叫物质的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热电特性是物质普遍具有的一种物理特性。 2. 热电偶:以测量热电动势的方法来测量温度的一对金属导体。注意是两根不同的均质导体,且只有热电特性曲线线性好、稳定性好、热电势率较大、耐蚀性好的一对金属导体才可用于热电偶。 3. 热电极:构成热电偶的两根金属导体叫热电极,其中一根叫正极,另一根叫负极。 4. 测量端与参比端:热电偶的焊接端叫测量端,也叫热端,另一端用于连接显示仪叫参比端,也叫冷端。 5. 热电动势:热电偶回路中由于测量端和参比端温度不一致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叫热电动势,包括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势两部份。当参比端温度恒定时,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大小与测量端温度一一对应。 6. 热电势率:指温度每变化1℃引起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变化值,又称“塞贝克系数”,单位为μV/℃。温度需换算成热电动势才能进行运算。 7.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连接导体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8. 热电偶起源:基于1821年塞贝克发现的热电效应,1826年贝克雷尔首先根据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9. 分度号:对热电特性在一定范围内一致的一个类别的热电偶的命名符号。热电极化学成分相同的两支热电偶,其分度号相同。 10. 分度表:每类分度号的热电偶在每摄氏度对应的热电动势的数据表,叫热电偶分度表。 11. 热电偶的结构:两端五部,热电偶三要素 12. 装配热电偶:热电偶偶丝、绝缘材料、保护套管经过装配而成,并可拆卸的热电偶。 13. 铠装热电偶:热电偶偶丝采用氧化镁粉绝缘,将偶丝、绝缘材料、保护套管组装在一起,反复拉拔缩径,加工成一体化的细长的不可拆卸的热电偶电缆,再分剪成需要的长度,制作测量端和接线端,即成为铠装热电偶。 三、热电偶选型基础

最新工业铂热电阻0℃电阻值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工业铂热电阻0℃电阻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 一、 数学模型 2 R (0℃)=R i -(dR/dT )t=0t i 3 t i =(R i *-R *(0℃))/(dR/dT )*t=0 4 R i ――被检热电阻在温度t i 时的电阻值; 5 (dR/dT )t=0――被检热电阻在0℃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 6 R i *、R *(0℃)――标准铂电阻在温度t i 和0℃时的电阻值; 7 (dR/dT )* t=0――标准热电阻在0℃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 8 二、 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9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1的评定 10 对被检铂热电阻进行了六次重复测量,其数据为(单位:Ω) 11 100.0199 100.0206 100.0205 100.0205 100.0199 100.0193 12 根据贝塞尔公式得:u1=2.07×10-4Ω 13 2.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u2的评定 14 根据检定规程,R tp *的检定周期不稳定性为5mK ,转换成电阻为4.99×10-4Ω,呈正态15 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16 u2=4.99×10-4Ω/2=2.50×10-4Ω 17 3.数字多用表引入的不确定度u3的评定 18

19 因为数字多用表的不确定区间为±0.005%,则其半宽为 20 100Ω×0.005%=0.005Ω,呈均匀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21 u3=0.005Ω/√3 =2.89×10-3Ω 22 4.冰点槽引入的不确定度u4的评定 冰点槽为我们自制,其同一水平面上的最大温差不大于0.01℃,换算成电阻值为 23 24 0.01℃×0.391Ω/℃=3.91×10-3Ω,呈均匀分布,故其引入的不确定度u4为25 u4=3.91×10-3Ω/√3 =2.26×10-3Ω 三、灵敏系数 26 27 因为以上各量互为独立,故其灵敏系数为 28 c1=1 c2=1 c3=1 c4=1 29 四、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 30 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热电阻型号规格

热电阻型号规格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电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金属热电阻常用的感温材料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铂丝。工业测量用金属热电阻材料除铂丝外,还有铜、镍、铁、铁—镍等。 1、压簧式感温元件,抗振性能好; 2、测温精度高; 3、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压性能好; 4、进口薄膜电阻元件,性能可靠稳定。 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二次仪表上。 3主要种类: 普通 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

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 铠装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 1、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 2、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 3、能弯曲,便于安装; 4、使用寿命长。 端面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隔爆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热电偶一般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热电偶一般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发生故障现象: A热电势比实际值小。 原因分析: (1)短路。 (2)热电偶接线盒内接线柱间短路。 (3)补偿导线因绝缘烧坏而短路。 (4)补偿导线与热电偶不匹配。 (5)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 (6)插入深度不够和安装位置不对。 (7)热电偶冷端温度过高。 处理方法: (1)经检查若是由于潮湿引起,可烘干;若是由于瓷管绝缘不良,则应予以更换。 (2)打开接线盒,把接线板刷干净。 (3)将短路处重新绝缘或更换新的补偿导线。 (4)更换成同类型的补偿导线。 (5)重新接正确。 (6)改变安装位置和插入深度。 (7)热电偶的连接导线换成补偿线,使冷端移开高温区。 B热电势比实际大。 原因分析:

(1)补偿导线与热电偶型号不匹配。 (2)插入深度不够或安装位置不对。 (3)热电极变质。 (4)有干扰信号进入。 (5)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偏高。 处理方法: (1)更换相同型号的补偿导线。 (2)改变安装位置或插入深度。 (3)更换热电偶。 (4)检查干扰源,并予以消除。 (5)调整参考端温度或进行修正。 C,测量仪表指示不稳定,时有时无,时高时低。 原因分析: (1)热电极在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2)热电偶有断续短路或断续接地现象。 (3)热电极已断或似断非断。 (4)热电偶安装不牢固,发生摆动。 (5)补偿导线有接地或断续短路现象。 处理方法: (1)重新接好。 (2)将热电偶的热电极从保护管中取出,找出故障点并予以消除。(3)更换新电极。

(4)安装牢固。 (5)找出故障点并予以消除。 D热电偶电势误差大。 原因分析: (1)热电极变质。 (2)热电偶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法不当。 (3)热电偶保护套管的表面积垢过多。 (4)测量线路短路(热电偶和补偿导线)。 (5)热电偶回路断线。 (6)接线柱松动。 处理方法: (1)更换热电偶。 (2)改变安装位置与安装方法。 (3)进行清理。 (4)将短路处重新更换绝缘。 (5)找到断线处,并重新连接。 (6)拧紧接线柱。 热电偶输入产生故障判别法 按照仪表接线图进行正确接线通电后,仪表先是显示仪表的热电偶分度号,接着显示仪表量程范围,再测仪表下排的数码管显示设定温度,仪表上排数码管显示测量温度。若仪表上排数码管显示不是发热体的

工业热电阻通用技术规范

工业热电阻通用技术规范

工业热电阻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填写”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6、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货物需求一览表中数量各项目单位和设计院必须填写,如不能确定准确数量,可以填写估算数量。

工业热电偶热电阻选型指南

工业热电偶热电阻选型指南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是一种仪表。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 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热电偶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 装配式热电偶 产品介绍 WR系列装配式热电偶是工业用装配式热电偶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0℃~18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根据国家规定产品为符合IEC国际标准分度号铂铑30—铂铑6—铂铑10—铂、镍铬—镍硅、镍铬—铜镍、铜-铜镍、铁-铜镍等型式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当测量端和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

应温度值。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导体材质以及两端温差有关,和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装配式热电偶主要由接线盒、保护管、绝缘套管、接线端子、热电极组成基本结构,并配以各种安装固定装置组成。 技术参数 温度测量范围和允许误差 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t0.5表示。 型号表示 WR□-□□□

热电偶公称压力 一般是指在室温情况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还与其结构形式,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等有关。 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8~10倍(特殊产品例外)。热电偶绝缘电阻(常温)

热电偶型号

●结构与原理 工业热电偶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它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若配接输出4~20mA、0~10V等标准电流、电压信号的温度变送器,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装配式热电偶是由感温元件(热电偶芯)、不锈钢保护管、接线盒以及各种用途的固定装置组成。 铠装式热电偶比装配式热电偶具有外径小、可任意弯曲、抗震性强等特点。适宜安装在装配式热电偶无法安装的场合,它的外保护管采用不同材料的不锈钢管(适合不同使用温度的需要),内充满高密度氧化物质绝缘体,非常适合安装在环境恶劣的场合。 隔爆式热电偶通常用于生产现场伴有各种易燃、易爆等化学气体。如果使用普通热电偶极易引起环境气体爆炸,因此在这种场合必须使用隔爆热电偶,隔爆热电偶适用在dⅡBT1—6及dⅡCT1—6温度组别区间内具有爆炸性气体的危险场所内。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 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两端经焊接,形成回路,直接测量端叫工作端(热端)接线端子端叫冷端,当热端和冷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里产生热电流,接上显示仪表,仪表上就会指示所产生的热电动势的对应温度值,电动势随温度升高而增长。

热电动势的大小只和热电偶的材质以及两端的温度有关,和热电偶的长短粗细无关。 ●热电偶的种类 热电偶的主要种类区别在其热电偶芯(两根偶丝)的材质不同而不同,它所输出的电动势也不同,热电偶主要有以下几种(见下表), 说明:表中“t”为实测温度;代号后加“K”字即为铠装式热电偶。 1>装配热电偶 装配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可选型号 B型、S型、K型、E型 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