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察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察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察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察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查复习

(本课程期末考试方式为考查,拟出四道题,每题25分,每题答300字左右,开卷考试。复习范围主要掌握下列四个人物的思想:孟子、张载、朱熹、王阳明。

参考内容如下:

1、孟子的仁政学说。

2、孟子的性善论。

3、孟子的良知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反对严刑峻法,主张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即国家把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然后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这种“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的主张,称之为“制民之产”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使徙无出产,固定在土地上。孟子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并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2)在政治上,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颁发,把仁义放在第一位,反对功利。使人们从思想上自愿地为统治者效力,企图以宗法观念,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

(3)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和杨朱的“为我”思想,认为,讲“兼爱”会破坏以孝、悌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而讲“为我”则会无视君主,破坏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既不仁,且不义。

(4)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定生活上的满足,重视人民。

(5)“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孟子的性善论

(1)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或说“恻隐之心”,它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除此之外,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即是说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也可以说就是这四种心。这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并非外部强加于人的。因此,任性是善的,人而不善,那是由于他舍弃了这些本性。

(2)人要达到这些道德的标准,根本在于“反求诸己”。注意主观的反省,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若违背了封建道德,就应闭门思过,努力吧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谓之“求其放心”。同时,还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积累起来的,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以使人的所思所行皆符合封建道德准则的要求。

(3)孟子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虽说“性善”是人皆有之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实践中,有严格区分了“君子”和“小人”,认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能保存,而“小人”是不会保存的,页不可能恢复的。这使得孟子的“性善论”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3.孟子的“良知”说

(1)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不同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和才能为“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即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放弃或丢掉的天赋本性找回就行了,无须时间学习。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即只要充分发挥天赋的那四种“心”,就可认识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天”之意。“尽心”也就是“思诚”,“诚”心中的内容是“善”,思诚就是要明乎善,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只要主观上做到“诚”,就可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一切不必依赖于客观存在,而只要主观上做到“诚”即“明乎善”,则万物皆备于我心“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神秘的理性认识。认为只要用“心”去思想,运用天赋的这种能力,就能了解事物的本性,这才是“大人”,“大人”即圣人,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正己而物正者也”即他能端正自己的心,从而使别人也随之而端正。而用感官去认识外物只能受其蒙蔽,因此,就是“小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对人的划分:“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4)孟子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宣扬了宿命论。在他看来,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天赋的,理性的任务是认识天的意志,一切都是命定的,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不违“天命”,进而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果,即“正命”。“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4、张载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5、张载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6、张载的认识论。

7、张载的人性论。

8、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

4.张载“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1)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把“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有象可见的万物以及看来空虚无物的太虚,都是气所构成的。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气,空若无物的太虚亦不是空无所有,只是气散而未聚的本来状态。气聚结则成万物,气散开则化为太虚。“知太虚即气,则无无”。(2)张载依据“太虚即气”说,批判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气是太虚所产生的,即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一是认为万物是空无的太虚中出现的幻象,即佛教认为山河大地都是假象的观点。认为二者都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联系。坚持太虚即是气,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有力地批驳了佛、老宣扬的唯心主义。(3)张载对气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认为,凡有刚柔、动静的、广大深远的现象都是气,气无形而有象,气的基本特点是有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同一般的气区别开来。(4)气是经常运动永恒变化,气内部含有正反两方面,阴和阳,这统一的气成为“太和”,含有运动变化的本性。气的运动变化是非常复杂、微妙而不可预测的。“阴阳不测之谓神”。张载肯定了物质的自己运动,物质具有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运动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内在本性。(5)张载还讨论了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性问题。认为气的变化是有理的,天地之气,虽时聚时散,或相斥或相吸,变化多样,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是“理”。肯定了“万物皆有理”,理不能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从属于气。

5.张载的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1)在宇宙观上,张载提出了“一物两体”的辩证观点。他认为,作为世界物质实体的气是一个统一体,它包含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个实体中。因气作为对立面的统一体,故神妙不测;因统一体中包含对立面,故变化无穷。对立的相互作用就是变化运动的根源。“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对立面合成统一体叫做“参”。(2)张载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指出,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无非是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进一步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下永恒性。(3)张载还着重说明了“两”与“一”,即对立面与统一体的关系。指出,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如果对立的两面不在统一体中,则对立的两方面也就不会相互作用了。

(4) 张载还提出变化下两种形式的学说。认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著地变化专称“变”,一是逐渐的变化专称“化”。两种形式是相互转移的。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在变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5)张载同时也认识到对立的两方有一个斗争的过程,但斗争的结果必归于调和,“仇必和而解”。

(6)张载的辩证法的宇宙观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泉源,但未认识到“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是绝对的”这一面,而把融合统一看成最高理想。

6.张载的认识论(唯理论的认识论)

(1)在认识论方面,张载肯定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外物是感觉的源泉。“人本无心,因物为心”。人的认识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的结合,强调必须穷究万物之理,“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这些都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2)张载还着重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作用问题,认为仅有耳目感官的感性认识是不能穷尽万物之理的,必须扩大自己的心,运用理性认识方能体会天下万物之本性。即所谓的“尽心”“尽性”。

(3)张载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一是“见闻之知”,即感性认识;一是“德性之知”,即以理性为基础的超经验的知识。认为“德性之知”是不依赖于“见闻之知”的,而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它虽不靠见闻,却还是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即“合内外于耳目”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又认为不依赖感觉经验便可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倒向了唯理论。

7.张载的人性论

<1> 张载企图从他的一元论观点来说明人性问题。他认为,万物都是气凝聚而成的,人也一样,气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合虚之气,有性之名”“太虚”本性和阴阳二气的结果,便构成了人性。

<2> 张载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太虚”本性,为“天地之性”。另一方面,人生成以后,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的不同,身体条件彼此不同,每个人又有其特殊形体和特殊本性,叫做“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万恶的来源,“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人人都有“天地之性”,犹如冰有水性一样,它是“太虚之气”的本性,清澈纯一,所以是无不善的;人的各种欲望和一切不善都来自“气虚之性”,人的气质是杂而不纯的,有好有坏。

<3>张载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变化气质”,即通过道德修养,克制人的“耳目口腹之欲”。人们只要善于反省,就可以认识到“天地之性”,气质不好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

<4>张载认为,如果人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是与一切人一切物相同的就会泛爱一切人一切物。进一步阐发为他的“民胞物与”思想。

8.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

<1>张载认为,如果人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是与一切人一切物相同的,就会泛爱一切人一切物。所以要立己且立人,求知必须同知万物,爱己且爱人,成己且成物。这奠定了“民胞物与”思想的基础。

<2>张载进一步发挥了泛爱思想,即是“民胞物与”。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做“民胞物与”。但这种“爱”并非提倡“平等”,而是以封建宗法关系为基础的“仁爱”,似是一种阶级调和论。

9、朱熹的理气论。

10、朱熹的“格物穷理”论。

11、朱熹的人性论和历史观。

12、朱熹的思想方法论。

9.朱熹的理气论

<1>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即是说,理是第一性的,是创造万物二根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创造万物的材料。

<2>朱熹认为,就具体事物来讲,理气是不相离的;但从根源上来讲,理是逻辑上先于气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即所谓的“理在事先”。“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没有理也就不成其为事物,事物之间的具体差别和联系,都是有一个根本的道理所决定的,是理的特殊的体现。“理”又称“天理”,强调了“理”是最高的、绝对的、永恒的呵必然的。

<3>朱熹认为,太极是世界万物的最初根源,也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个最根本的的理的内容,这个最根本的的理叫做“太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虽无动静、无生灭、而一切具体事物的产生、变化、消灭都是由它那里来的。

<4>“ 理——特殊”。朱熹认为,太极也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成地体现整个太极,这叫做“理——分殊”。即认为,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理只是一个太极,太极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万物只是它的分别的体现。“物物有太极”,每一具体事物虽具有整,个理,却因各自凛受的气不同而表现出来时有昏有明,有开有塞。

<5>1朱熹认为,一切人,一切物都是由理和气所构成的,人物凜理以为性,凜气以为形。“人物之生,必凜此理,然后有性,必凜此气,然后有形”。人物的本性是理那里来的,人物的形体是从气那里来的。2必包含了理与气,必要认识的对象也就是本来就存在于心中的理,心的直觉作用是心的认识自己心中之理的一种机能,心对理的认识也是理的自我认识。

10.朱熹的“格物穷理论”(第79页)

<1>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中虽含有万理而不能直接自己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就事物加以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从而对于天地万物之理无不了然了。

<2>朱熹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渐进阶段,“即物穷理”,就事物加以尽量研究;第二是飞跃阶段,“豁然贯通”,大彻大悟,了解于一切之理。“飞跃阶段”以“渐进阶段”为基础,否则不积累便要求大彻大悟,必然流于空疏;但仅停留在渐进的阶段,不能将积累的知识“豁然贯通”,也必然流于支离。强调将两个阶段结合起来。反对“务博”和“务约”两派的认识论。

<3>朱熹讲的物穷理,包括研究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的规律,但更注重的是读书。他所谓的“豁然贯通”,指研究一切事物之理以后,久而久之就会忽然觉悟统一的理了。故而心中本来含有一切之理,须经格物的启发方能认识。格物如同擦拭宝珠,除去气的遮蔽则理便显露出来。研究事物之理也就是得到心中固有之理的自我认识。

<4>“格物”的目的是要人们“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人,为臣止于敬”。“格物”是要人们认识“天理”,提高道德修养的境界。在他那里,认识论与修养分不开。

<5>知行问题。他认为,知指的是封建时代的学问,行指的是道德修养。即“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穷理是知,涵养是行,二者交互作用,但知在先。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知以后才能行,知是第一的,行是第二的。这与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反。但他所讲的知是知理,行是行理,知行“相须”是以所知之理来指导行,以所行之理来启发知,归根结蒂是统一在理上。

11.朱熹的人性论学说和历史观

(1)朱熹继承的人性论,认为理表现在这方面,就叫“性”,同时采

用载的名词,也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也称“天地之性”,也即先验的理性,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理是至善的,天命之性也是无不善的;二是:“气质之性“,即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有善有恶。

(2)朱熹又从“心”的体用关系来说明人性问题。1、他认为,性和情都统一于“心”,是“心”的体和用。“心”的本体,也就是“天命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无不善,叫做“道心”,“心”的用,也就是“情”,有善有恶,成为“人心”。受到物欲利诱或牵累,发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2、“人心”、“道心”源自《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认为,“人

心”、“道心”不是两个不同的心,而是同一个精神主体,只是从追求和满足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来讲,叫做“道心”。不分圣凡人人具有。圣凡之别在于圣人能精察道心,排除耳目私心杂念,使“人心”服从于“道心”,专一于天理。3、朱熹认为使“人心“服从于“道心”的修养原则是“去人欲,存天理”。即所谓的“天理人欲之辩“。”天理“是至善的道德标准,而”人欲“则是一切不善行为的根源,是”人心“中恶的一面。”天理“、”人欲“绝对对立不可并存,必须”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这即是要求人们的一切思虑动机,都必须符合道德标准,而一切违反封建道德的要求都必须清除干净。

(3)历史观。朱熹强调五霸之辩,宣扬历史退化论。在五道政治,君主心中完全是“天理流行“;在霸道政治君主心中则”未免乎利欲之私“。认为,从夏商周三代以后在政治道德上是一个退化过程。

12.朱熹的思想方法论

朱熹从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形成他的一套方法论。

<1>朱熹认为,格物即是穷理,而理却是不生不灭、永恒变化的,即以这个固定的、不变的理来应付千变万化的事物。即“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用古代的道理驾驭当代的事件,用不变得概念制约变动的实际。“理定既实,事来尚虚。用应始有,体该本元,稽实待虚,存体应用。执古御今,以静制动。”

<2>强调道德修养的方法,“持敬为穷理之本”。认为应该以持敬作为穷理的基础,在格物时,心中不忘道德的准则,以此来观察一切,规范一切。确切来说,就是要仁、义、礼、智作为最高指导原则,贯穿始终,作为行动的指南。

<3>朱熹所谓格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读书,特别是儒家经典。他认为,通过读书就能了解圣贤思想,进而利用这些思想去观察世界。他把儒家经典看作包括

一切真理的百科全书,认为其中的每句话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应用到古往今来的一切事件中。

<4>朱熹格物穷理的道德目的,就是要实现封建道德的准则,使人能“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达到穷理和尽心的统一。他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进一步又将圣、凡对立起来。

<5>朱熹要求不能脱离实际格物,对事物大小粗细进行周密的考虑,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其思想方法从主要方面来分析,是体验的、脱离实践和片面的方法。

13、王阳明心外无理说。

14、王阳明致良知思想。

15、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16、王阳明的道德学说。

13.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说P410-412

<1>王阳明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人人心中固有的鲜艳的意识,就是心中之理,这心就是一切的根本。天下无心外之理、心外之物。

<2>王阳明继承并发挥了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的错误就在于他把心和理分别为二。事物的规律,不能离开人世主体(“心”)而存在,离开认识主体来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的事物规律是没有的;同样,离开事物规律来讲认识主体,这样的认识主体也没法说是什么。心含有万事万物之理,但其中心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几十所谓“忠孝之理”。(他认为这种忠孝之理是人人头脑里所固有的实行忠孝,关键在于主观上是否尽到了“忠孝之理”)

<3>王阳明还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他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这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根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意之所在便是物”(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知觉意念而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知觉意念。(强调精神意识是根本的第一性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4>王阳明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这统一体的核心是精神性的。即所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他认为,“我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都依靠“我”的知觉灵明而存在,甚至鬼神也不例外。“我”死了,我的“灵明”游散了,我的世界也就没有了。

<5>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14.王阳明的致良知

<1>在认识论和修养论上,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他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就是生来固有的关于道德真理和认识,致良知则是完全彰显心灵本体,也就是对心中之理论的自我认识。

<2>“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虑,此便显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先天固有的认识。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这就是他对“格物致知”解释的思想基础。

他认为,致知不是寻求对于外在事物的知识,而只是完全彰显本来固有的良知。格物也就不是考察客观事物,而只是改正自己的所思所念。所谓物就是主观意识所注意的内容,即所思所念,“意之所在便物”格式改正,格物就是改正那些不正当的思念。

王阳明认为,物就是事。物只是意念之所在,不离开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是所思所念的内容,他认为既然事都要通过人的主观活动来做,这就证明物也就不能离开主观意识而存在。

王阳明还认为,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把我心的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上。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把良知的推致到事事物物上,则事物也就合理了。致我心的良知是致知,事事物物都合理就是格物,这是合心与理而为一的。这所谓的事事物物主要是指人伦事物和道德实践,事事皆有其理,也就是使人伦关系和活动都符合道德原则。

<3>王阳明反对向外探求食物的客观规律,专讲反省内求,主张“向里寻

求”“从自己心上体认”所谓致良知,只是对于道,原则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是认识事物的规律,而关于特殊事物的认识,还是不能从所谓的良知,天理中推出来,需要问别人。这又使的他的理论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15.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1)“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颇具特色的命题。他强调知与行的不能分离,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中含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二为一”;“以知为行”把“行”说成是“一念发动”。

(2)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强调知行不能相离,只有在“行”方面有所表现的知才算真正的知。认为,知行只是一事的两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3)王阳明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他进一步提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论断。模糊了行与知的区别。

(4)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与其心即理之说是互相联结的。“知行合一”就是“求理与吾心”。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其致良知说,良知是知,致的工夫是行。

但他所谓的知指道德意识,不是我们所谓的认识,他所谓的行指内心世界的道德修养,不是实践。他提倡知行合一,是要以思想根本防止任何违背正流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即她所谓的“破心中之贼”,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

16.王阳明的道德学说

(1)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她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的人性论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人生来就有分别是非善恶的良知,这就是人的本性。是非善恶的情感是道德的根源。“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习称“四句教”。

(2)王阳明认为,心的内容就是天理。致良知是对心中天理的自我认识。人除了良知之物还有私欲,私欲能遮蔽良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去尽人欲,纯是天理,便是圣人了。又讲“拔本塞源之论”,即除却一切私念物欲之本,除去堵塞一切违反封建社会规范之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