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益与无益 作文讲评

有益与无益 作文讲评

有益与无益  作文讲评
有益与无益  作文讲评

“有益与无益”

——2011年福建省高考省质检作文题题析

一、关于此题作文的审题

一是此次作文是给材料命题作文。命题材料起引出命题的作用,作文应以命题为据,材料可用可不用。

二是命题是一个关系型(思辨型)标题,作文时要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把题目放到历史与现实的广阔背景下去审视,尤其是要赋予题目的时代色彩,挖掘题目涵盖的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立意,赋予作文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据此,作文时务必揭示二方面的辩证关系。

三是要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

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

抽象和具体。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

掌握了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就能找到事物、问题、现象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问题、现象的本质。譬如着眼于这则材料,或着眼于现实社会,我们就会发现,有的事物、问题、现象表面上看来无益,实质有益;有的表面上看来有益,实质无益;有的表面上看来分不清哪是有益,哪是无益,但只要运用辩证思维,就分得清了。

二、关于此题作文的例证分析

下面列举当今的几个热点问题分析:

“城镇化率”的问题。表面上看是越高越有益,实质上看也不是越高越有益。因为,城镇发展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使用劳动力、环境承载严重压力基础上的。尽管当今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但大量矛盾没有化解,遗留的问题很多。近年来,地价房价、资源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较快上涨,尤其是农民工及其家属没能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以致城镇化率存在一些不可持续、甚至无益的因素。

身为“富二代”的问题。表面上看对自身成长很有益,实质上看也不是很有益。

“富二代”从出生下来开始就具有各种优势资源,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起点。而且即使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碰到困难、陷入困境,家长和亲属也会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在与别人和社会的竞争中显得比他人有底气。

但是,身为“富二代”或老是以“富二代”自居也未必有益。首先,“富二代”的成功总是受到严重质疑,经常与不光彩的舆论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奋斗历程从一开始就会处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其次,“富二代”生活在“声色犬马”之中,他们的失意、颓废、沉沦往往比其他人群的子女来得容易,很符合“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再次,“富二代”更多地是直接继承家族已有的物质成就和资源财富,很少有属于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奋斗经验,极容易走上依靠炫富耀权的歧路。正如巴菲特对儿子的教诲一样:“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个银勺子的人,最后可能变成背上扎着银匕首的人,因为他们容易产生权利感而鲜有成就。”

与此相似的还有“官二代”“名二代”(名人的后代)等。如刚辞世的鲁迅之子周海婴,就不止一次地感叹身为鲁迅之子、之后的压力,流露出“做鲁迅的儿子不易”“做鲁迅的儿子很难”的喟叹。

“关注民生”的问题。表面上看很切实、很有益,实质上看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文明的发展不甚有益。因为,现阶段的“关注民生”多是停留在提高物质生

活水平方面,如住上现代化的住房,用上汽车、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穿上时髦服装等等。但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不等于现代文明行为和现代化头脑的形成。人民的文化品位的提高和精神层面的升级,需要培养、锻炼,还要加上环境氛围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可见,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更显重要。忽视这些方面,“关注民生”或许会从“有益”变成“无益”。

“刻苦学习”的问题。表面上看对人的成长很有益,实质上看一味的刻苦学习,甚至盲目的刻苦学习,跟风的刻苦学习不是很有益,甚至是完全无益的。学习关键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实践品质和良好的创新品质。懂得怎样去获得知识,懂得怎样去发现问题,懂得怎样去解决问题,懂得怎样去生发问题,懂得怎样去运用知识;懂得怎样形成经验,懂得怎样欣赏别人,懂得怎样弥补不足,懂得怎样珍视自我,懂得怎样去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操作、生活技能;能在别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能坚持,别人发现不了的我能发现,别人做不好的我能做好,别人想不到的我能做到的等等。这样的刻苦学习才有益,反之,再怎样刻苦也无益。

“家长教育子女”的问题。表面上看对子女的成长是有益的,实质上看家长的一些教育是完全无益的。譬如家长们总喜欢说如下这些无益的话:“别人为什么做得到,你为什么做不到”“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从小到大不知道为你操了多少心,你怎么就不知道回报呢?”“多跟成绩好的同学玩,少跟那些成绩差的坏孩子玩”“爸爸妈妈这样都是为你好”“你笨吗?你比谁都聪明,就是不认真不刻苦。”“跟学习无关的活动少去参加”“一心想着学习就好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你那些同学。”“我们家以后就指望你了。”“你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就这点小挫折你就倒下了?”“你这个时候还混,你想干啥啊?”“多去学学别人会怎么做的?”“你既然生在中国,就必须面对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你想想大家都是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学习的,你为什么学不过别人呢?”等等。只要仔细推敲,上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话都是有问题的,都是对子女无益的,甚至对子女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由此也联想到当前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表面上看是有益的,实际上看是无益的。如近日北京师大某教授对他的学生宣称:到了40岁,还赚不到4000万的,不要来认我,也不要说是我的学生。看是勉励学生的话,实是彻头彻尾、恬不知耻的功利教育、金钱教育,与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精神相去

甚远,更与近日涌现的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优秀群体“为了一个不是约定的约定”而坚守15年,扶持逝去同学的父母所追求的境界相去甚远。这是教师的耻辱,学校的耻辱,对于教育和人生都是毫无益处的。

“牢骚与抱怨”的问题。发点牢骚、发点抱怨看似对调节个人情绪,促进社会发展有益,实质上多为无益。譬如:抱怨风气不正,流弊盛行,造成人心不古;抱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导致“端碗吃肉,撂碗骂娘”;抱怨前途渺茫,际遇不顺,感到没有奔头;抱怨提拔太慢,待遇不高,人生总是失意;抱怨丈夫无能、妻子不贤,孩子无为等等。看似有正气、有追求、有责任感,不平则鸣、不满则怨、敢于畅所欲言,实则以偏概全,全盘否定、求全责备,于人于己于社会于民族于国家无益。一个人能于人于己于社会于民族于国家有益,就务必时刻保持冷静、理性的大脑,面对名利不浮躁,面对掌声不忘形,面对嘲讽不颓废,面对坎坷不沮丧,面对怪责不怨恨,遇事宁静一点,宽容一点,忍耐一点;平时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坚持一点,多吃苦一点,头脑就会更清醒,心志就会更平和,胸襟就会更宽广。如若这样,就真正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

上面所列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各大报刊或其他媒体均可捕捉到。这表明,多元的社会需要我们对一切事物、问题和现象进行多元的理解,通过多元的理解产生多元的追求,这就极其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只有掌握辩证思维的锐利武器,同时又热爱生活,才能随时找到事物、问题、现象的靶子,写出真正有独到见解的思想深刻的作文。

事实上,前人已就“有益与无益”这对辩证关系做了很多精辟、全面的诠释。如林则徐的“十无益”:

十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就当今的现象和做法来看,做风水、奉神、交友、读书、聪明、博学、积聚、布施、医药、妄求等等都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存心不善,父母不孝,兄弟不和,行止不端,做事乖张,心高气傲,为富不仁,劫取人财,不惜元气,时运不济,都是统统无益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不满足某种条件、违背某种原则和规律,有益的事情也会变成无益的事情。如果我们用林则徐的“十无益”去衡量当今的人和事,我们便会发现,在当今心浮气躁的社会里,很多人表面上看是在做着“有益”的事情,实质上做的是“无益”的勾当。如有的人表面文章做得很美,内心已被铜臭严重侵蚀;有的人在仕途上孜孜以求,行为举止已严重走偏;有的人很有哥们义气,灵魂却已纸醉金迷等等。

三、关于优秀作文例析

例文一:

有益与无益

妈妈的房间里塞满一个一个的木头箱子,在我看来,那些破木箱毫无益处,可妈妈却总是说?留着,总有用。?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小到大,爸爸妈妈老宠我了,我要娃娃、要玩具车、要裙子……他们无一不满足我,家里的玩具与衣服要是收到现在应该堆积如山了吧?可是,我总喜新厌旧,有新的就不要旧的,反正旧东西也没什么用呀,记忆里妈妈总跟在我身后默默地捡起那些伴我成长的小花裙、小娃娃。

在这十八年里,妈妈房里那又旧又笨重的破木箱似乎长得比我还快,为什么妈妈老收着她呢?这样的疑问一直到那天才破解开,原来在我看来无益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却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最有益的宝藏。

自从上了高中以来,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来我也总说学习忙,没时间……了了几句话就挂掉电话。每一次回家,从妈妈房门经过总看见那几个无益的破木箱显眼地伫立在哪里,都多久没回来了?为什么那些木箱总是干干净净呢?有一次我出家门后因想起忘记带书便跑回去拿,经过妈妈房门我惊呆了。妈妈打开箱子,地板上那只洋娃娃不是我儿时最爱的玩偶吗?还有那条珠子,记得那时为了买这条珠子还摔了一跤,那件小花裙、小毛衣……只见妈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摆放在地上,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讲着那些我成长

的记忆。我僵在了门口,然后从家里跑了出来,幸好妈妈没发现我,否则我该如何解释我脸上那两道泪痕呢?

妈妈:女儿长大了,懂得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的道理,便总以为你做的那些事全是无益的,相反还占用空间,总以为我读的书比您多,对这些有益无益之物判别比您清楚,我全然不知,我是在您的眼中那些珠宝与我眼中那些旧玩具、破衣服中成长的。

?留着,总有用?

那无益的破木箱,染着一层淡淡的金黄,周围的钢板早已是锈迹斑斑,而你们却一个个装着我的成长,像一颗屹立不倒的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妈妈的房间里。

原来这无益的木箱里,装满的却是妈妈?有益?的爱。

例析:

第一段:揭示辩证关系:我认为“毫无益处”的木头箱子,妈妈总说“总有用”。第二、三段:写我是独生女,颇受爸妈宠爱。玩具、衣服“堆积如山”;那些又笨重、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做什么用呢?“这样的疑问一直到那天才破解开,原来在我看来无益又不美观的破木箱却是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最有益的宝藏”,极为巧妙地为下面揭开这个迷埋下伏笔。

第四、五段:写我上了高中,回家少了,但“每一次回家,从妈妈房门经过总看见那几个无益的破木箱显眼地伫立在哪里”,原来是妈妈珍藏着我儿时最爱的玩偶,尤其是“只见妈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摆放在地上,这个看看,那个摸摸,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讲着那些我成长的记忆。我僵在了门口,然后从家里跑了出来,幸好妈妈没发现我,否则我该如何解释我脸上那两道泪痕呢?”这段细节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我洞悉了母亲珍爱这些木箱的秘密,也表达了自己久久没有理解母爱的心情。

接着,引用古人的话,连用二个“总以为”,并以一句“我全然不知,我是在您的眼中那些珍宝与我眼中那些旧玩具、破衣服中成长。”为误解妈妈而内疚,而忏悔。

第五、六、七段:以“淡淡的金黄”“锈迹斑斑”突出木箱的旧和看似无益,照应开头。最后以“原来这无益的木箱里,装满妈妈…有益?的爱”作结,突出妈妈“有益”的爱。整篇文章以旧木箱为线索,落笔点在“无益的木箱”装满“妈妈有益的爱”。全文感情真挚,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例文二:

有益与无益

工具上无实际作用的花纹,看似无益,可它不恰恰是文明的象征?业余棋手下棋,看似无益,可它不正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认为,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

在我看来,所谓无益,只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好,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在数千年前的西方,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坚持双臂向前后分别甩上百次。起初有不少学生可以坚持,但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学生们认为,甩手臂既不能增长自己的学识,又浪费时间,实在无益,但那位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这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使他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最终他成了苏格拉底最出色的门徒,他叫帕拉图。能说甩手无益吗?在短期内,也许它确实没什么好处,但长期坚持,甩手的有益之处就能显现出来。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的事物,只要有努力有付出代价,它都是有益的。格林兄弟想要探索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于是他们兄弟俩费尽心思,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终于整理出几十个民间传说与故事。可是,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出其中所蕴藏的所谓历史的规律。也许,你会认为他们哥俩的辛苦是徒劳的,他们所整理的故事是无益的。从研究历史的角度讲,格林兄弟所做的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这些故事经过发表出版,成为享誉世界的《格林童话》时,它还是无益的吗?显然不是,《格林童话》给世界的孩童无数的启迪与欢乐,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它的价值吗?毕竟,这些故事花费了格林兄弟太多精力与汗水,这注定它是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的体现方式与途径不同罢了。有益与无益,关键在于事物是否有积累价值的过程。

著名学者于丹说过:?要超乎功利,去做内心认定的事情?。超乎功利,看似没有实在利益,可只要是内心认定的事,无益也是有益的。就像学习书法,也许你并不能在书法上取得多么高的造诣,这看似无益;但只要你真正融入书法,你会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一颗恒心。这难道不是有益吗?

所以,看似无益,未必毫无意义。

例析:

第一段:从材料入题,用二个反问句引出自己的见解:“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

第二段:解说“所谓无益”,并以苏格拉底对学生的要求,帕拉图坚持要求的事例为证,阐明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却能使人磨炼意志,学会坚持,成为最出色的人。据此得出结论:“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第三段:揭示“有益”的条件:“大部分的事物,只要有努力有付出代价,都是有益的。”并从格林兄弟的付出着眼,阐述《格林童话》之所以有益,是他们付出太多的精力与汗水。从而得出第二个结论:“有益与无益,关键在于事物是否有积累价值的过程”。

第四段:引用于丹的话,阐明只要超乎功利、去做内心认定的事情,看似无益实则有益;进而以学习书法为例,阐明只要真正融入书法,就会有一颗“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恒心。

最后回应论点,突出中心“看似无益,未必毫无意义”。

上面材料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9618127632.html,/170805509.html

2011届省质检作文讲评资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

请以“有益与无益”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

请以“有益与无益”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意解读】

该作文题为AB关系型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材料没有明确观点。但材料中已经蕴含某种信息在里面。“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是普遍规律;但“无

实际作用”的人类活动有时(注意不是全部)可以成为“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闲暇”看似无益的活动,但有时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有时“无益”的活动,却可以出现有益的结果;刻意追求,

有时可能变成无益或无聊的的结果。有益无益在一定的条件下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立意角度】

1.“有益”与“无益”可以互相转化:如:小孩玩游戏,大人看来无益,但孩子从中得到愉悦,从中学会探索自然、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读些与自己职业无关的的书籍,可以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懂得做人的道理、开阔了视野。……

2.不要刻意追求所谓“有益”,过多探求“有益”的东西,可能会适得其反;要掌握好“度”;贪多求全,往往会不堪重负,甚至适得其反。如沉湎游戏中,会玩物丧志。体育锻炼可以强健身体,但超过人体极限,可能会损伤身体。小孩上兴趣班……

3.不带功利色彩的人类活动(无益),可能会孕育出人类文明(有益),鼓励人们勇于探索未知的的领域。

4. 无益向有益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呼吁不要扼杀孩子探索未知领域的的欲望,可以谈环境的重要性。

5. 有益也会演化无益,如“开卷未必有益”,可以谈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6.有些事有时有益,有时无益;有时此时有益、彼时无益。如只看眼前利益,可能伤害长久的利益。

7.人应当多做有益之事,不做无益之事;

8.自认为做的是有益之事,但在实践与效果的检验中,却往往成了无益之事;

9.人有时难免会做一些无益之事,只要善于总结无益之事的反面经验,引以为鉴,也可以变无益为有益;

10.有益与无益是相对的,必须客观看待。眼前看起来是无益之事,将来或成了有益之事。

可能出现其它立意,能自圆其说的,视为符合题意。

说明:凡是能谈到“有益与无益”的辩证关系的属于符合题意。只谈其中一个方面属于偏题。

【文体选择】

本道题目适宜写成议论文、随笔、杂感或记叙文。应注意是否能够扣紧“有益与无益”展开。

【评分细则】

议论文:

一类文:61-70(包括发展等级)

议论文:符合议论文文体特征,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有中心论点、论据充分、结构完整。基准分:65分

二类文:51-60(包括发展等级)

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基准分:55分

三类文:41-50(包括发展等级)

基本符合题意,有观点,有一定论据,但有些偏题的在40到45分之间打分。文体特征清晰的

.......,往上一等次评分。基准分45分。

四类文:31-40

文体不清晰,结构混乱,观点不清晰、语病较多或堆砌材料。

其中少于600字的,评分不超过35分。错别字不必刻意扣分。

五类文:0-30

视情况而定

记叙文:

一类文:61-70(包括发展等级)

切合题意,叙述表达过关、主题突出、情节完整的文章。有细节描写、人物形象比较鲜明的的,适当打高分。基准分:65分

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63分向上赋分。

二类文:51-60(包括发展等级)

符合文体特征,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过关、情节基本完整,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基准分:55分

三类文:41-50(包括发展等级)

基本符合文体特征,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的文章。

文体特征清晰的

.......,可以往上一等次评分。基准分45分。

四类文:31-40

文体不清晰,结构混乱,观点不清晰、语病较多或堆砌材料。

其中少于600字的,评分不超过35分。错别字不必刻意扣分。

五类文:0-30

视情况而定

【作文要求补充说明】

1.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内容、语言、文体或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项全面考虑,但最后提交的是一个总体分值,要敢于打高分。

2.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3.凡写成其它文体的,只要不是诗歌,正常评分。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20分。

4.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5.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6.低幼化的语言、过于寒碜的语言、缺少品位的语言应该在切入分以下。语言形象生动,富有韵味,很有文化底蕴的文章赋分应当上浮。

7.福建高考作文平均分为47分,我校应在全省平均线偏上一点。

8.四类文以下的不给发展等级分。

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深远的意境;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

议论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

有较高的立意;能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议论语言有逻辑性和文化底蕴。

例文:

有益与无益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人生在世,人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普天下之人,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追名逐利,无有倦怠。为了活着并活得的更好,就得向自然和社会索取,怎样索取才是有效的?人们总喜欢用“有益”和“无益”来作标准,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这话不无道

理,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样的事,才是无益之事,什么样的事,才是有益之事呢?

古代有位国君,派人去买千里马,买马的人竟用千金买回了一具千里马的骨头,国君勃然大怒。一堆枯骨哪值千金,死马骨头又有何“益”,这岂不是胡闹。可他哪里知道,千里马凤毛麟角,买马人此举才显示了他非买不可的诚意,果然不到一年就有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了。细细品味这故事,我们不得不佩服买马人的远见,同时慨叹该国君的短视。可现实生活中,大家盯的全是眼前的利益,直接的利益,认为只有它们才是有益之事。“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他们只知道“漂亮的脸蛋长不出大米”,却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甚至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择手段,干出损人害己的事情。

这世上有远见的人没几个,短视的人则比比皆是。就拿邻国来说吧,日本“3.11”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东电公司因担心海水冷却可能会使核反应堆永久停运,从而对公司的长期投资造成损害,直到13日,才开始用海水冷却反应堆,因而错失抢修良机酿成严重的核污染事故。东电就像是在努力捡一个10日元的硬币,却丢了一个100日元硬币。《华尔街日报》指称此次核泄漏事件是“人祸大于天灾”不无道理。再如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三鹿集团,瘦肉精事件中的双汇集团,不也是双眼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结果是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不过,更令人可气的则是那些明知是毒药,为了眼前利益却硬要饮鸩解渴的人。

战国六雄割地求和日趋于亡,他们的领导者并非不明白“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但为了短暂的和平,却不断地用贿赂来讨好秦国,虽说是“为秦积威所劫”,却不能不说是在饮鸩解渴。君不见当前有很多社会问题已成了痼疾。诸如塑料制品给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造成的白色污染;高房价把人三代的血都吸干了,就是调不下来;大兴土木建造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却毫无益处……但他们给某些人带来利益,他们是GDP,他们是政绩,他们是……

当被某些利益劫持时,也就可能分不清什么“有益”,什么“无益”了,是到了该猛醒的时候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但愿我们不要给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笑柄,更不要只留个他们一个无法修补百孔千疮的地球!(1030字)

有益与无益

“有益”与“无益”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比如传统中药砒霜,对正常人无益甚至有害;但对白血病人却有益。“冬吃萝卜夏吃姜”,同样的萝卜同样的姜,不同季节,对人体就存在“有益”与“无益”的区别。中药的配伍,以及药引,把“有益”“无益”之妙体现得幽深无比。

既然“有益”与“无益”有这样的奥妙,那么切不可轻易断言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无益”。有些父母不让孩子看闲书,说这“无益”。真的吗?我记得,鲁迅先生是提倡青年人读闲书的,也就是那些“随便翻翻”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广收博采”。想必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读书体会,可见读所谓“无益”闲书,也是可以读出文豪的。有些父母不让孩子打电子游戏,说这“无益”。真的吗?风靡全国的“三国杀”桌游的开发者就是从玩电子游戏入道的,而后从“玩家”精深到“行家”,这“80后”的小子资产已达上千万了。想当初,要他真被“无益”唬住了,还有今天的创业成功吗?

“有益”与“无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闪耀着哲学的光芒。庄子对此有精到的感悟,他以“无用之用”来洞察人世的微妙。庄子寓言有这么一则,说一棵长在路边的树,枝干弯弯曲曲,木匠连看都不看,因为“无用”;然而这棵树逍遥自在,免遭斧斤,保全了自己。这就是“无用之用“,与“无益之益”亦是相关联的。

庄子之说乃刺俗世的实用主义,即只看到眼前之“用”而不顾长远之“用”。今人之“有益”“无益”的价值判断,急功近利不可忽视。精神的缺失已成社会之病、社会之痛。

那天读到德国诗人歌德在乡下的小木屋里给朋友写信,他写到“……我不接待采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默然无语,只是感动于歌德对自然的热爱。今天我更进一步认识到,“看日出”是一种精神的超越,超越功利心,很多看似“无益”的事物都有“看日出”的意义。(737字) 讲评作文

有益与无益

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然而,我不禁要问,何为无益之事?其实,有益与无益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益与无益往往相生相伴,相依相随。很多事情,看似无益,实则有益。

看似无益的花纹却造就有益的文明,看似无益的下棋却是有益的修身养性。开始于无益之事却造就有益之事,有益之事亦能彰显无益之事。

有益之事始于无益之事。

就像许多发自内心的善意之举,做的时候并未想过会带来什么好处,但正是这样貌似无益的举动,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特雷莎修女走进恶梦之城加尔哥达,她充满爱意地抚摸艾滋病患者,此举虽无益于减少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却给病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无法改变他们艰难的处境,可就是这样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感动了多少人。当全世界都伸出援手之时,有益的便发生了。叔本华曾说:“同情是纯粹的爱。”这是基于无益之事,持平他们内心的创作,才创就了伟大的有益之事。

无益之事彰显于有益之事。

做无益之事的人总是遭人鄙夷,为何要做无用功,仿佛弗朗西斯,明知石头一到山顶就会跌落,但他仍不断将石头推往山顶。其实,真正伟大的成就总是无益的小事之中。1826年,法国化学家小以拉德在海藻母液里发现了一种不明元素。依靠当时的科技水平很难鉴别。于是,波拉德开始了他的“无益实验”。一遍又一遍将母液过滤提纯。多少人劝他弃,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不如投入新的研究。但正是这看追讨无益的研究,波拉德最终发现了新元素——溴。若不是这有益之事,人们永远也不会发现那些无益之事的伟大功劳。

当猿古人将无用的果子籽随意扔在地上时,恰恰孕育了农耕文明;当诗人被贬,无用武之地时,恰恰选就了迁客骚人的文化;当你正在做无益之事时,请别轻易放弃,那或许是一个伟大发现的开端。

有益与无益准考证相关,相辅相成。本着一颗纯粹,善良的心去做那引动无益之事,其实,往往是无益之事的开始。等到有益之事发生,才会看到那些无益之事在远处闪闪发光。

有益与无益

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养心,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德治天下万事,可谓智慧通达。他们所做的事大多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因此,他们的人格光芒也为世人所称赞。

然而,有益的一定都是积极的吗?无益的又都是消极的吗?我看未必。

黄巢少年时才华横溢,志向远大:“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然而黑暗的晚唐朝廷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怒了,带领不堪忍受重负的百姓反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的,他成功建立了大齐政权,这

对他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此句改为“此时的黄巢功成名就,将人生利益发展到了巅峰”),(然而)有益的(时机就)一定是好(改为“积极”,与第二段照应)的吗?不,他的屠刀还没有放下,他的野心又开始膨胀,开疆拓土,任人唯亲,最终搞得众叛亲离,被唐军攻破长安,身死人手。(建议加上“黄巢从才能无从施展到登上成功顶峰,最终又跌进失败的谷底,不正说明有益与无益、积极与消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吗?事物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为转化的,这之间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叙例是为了论证,因此,引例之后的议论非常重要。)这就是黄巢,一个悲剧的英雄。悲剧的背后,留给了人们无限的启迪有益和无益应该是相对的,如果场合、时机不对,有益就变成有害。

相反的,无益有时候也能成为事物发展的一大助力。

他是一只凤凰,因为曹操孙女婿的身份而名声大振,又因为哲学家、音乐家的全才而备受关注。本想凤舞九天一展宏图之志,可那个时代却无情地粉碎了他的梦,嵇康当面拒绝司马氏承诺的高官厚禄,而躲进竹林打铁。也许这在许多人看来,是相当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但嵇康却带领了竹林七贤开辟了另一个精神世界。

他不作践自己,也不忍气吞声,而是在黑暗中仰望光明,而我们在光明中仰望嵇康的背影。他的一曲《广陵散》至今存留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散之不绝。嵇康所做的无益的事,却对后世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可见,在特定的环境下,无益有时也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岁岁年年;关山冷月,敦煌清梦,年年岁岁。“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智慧和经验。究竟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无益,我看这没有一个定论,正如朱熹所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788字)

【简评】本文基本符合议论文文体特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思路清晰。黄巢在不利的环境创造奇迹,却在有益时机跌进人生谷底的示例,形象说明有益无益是相对的,积极与消极是可以互为转化的。作文时,能用分论点形式,从正方角度进行论证,选例较好。且能叙议结合,以议为主,辩证分析,在突出一个方面的同时能兼顾另一方面。本文另一亮点是有文采,文章写得比较大气。

升格提示:本文个别地方有些语言略显稚嫩,比如“这对他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什么“有益”,“益”的内涵不清,是时机,还是利益,这里要交代清楚。

再有,文章联系现实不够,这点应适当注意。联系现实,不一定是大段举例论证,而是适当结合我们应从古人身上学点什么入手,点到为止即可。引用古诗文可以为文章增色,但点到为止,大量引用(整首引用)会有“掉书袋”之嫌。

有益与无益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时,不曾想过有益或无益,但就他那一份悠然已不知羡煞了晋朝以来多少文人。王维“林深人不知,弹琴(原文下面写成“令”)复长啸”,又能够得到多少实质性的东西,但只他在如此幽深的环境依然旷达的心境即令我折服。那些把酒临风,推窗邀明月并不是因为有多大的好处令人羡慕,而是那一份豪迈和沉醉那么令人陶醉。

如果,我们执着于有益,抛弃一切看似无益的东西,那么我们怎么能发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原来共长天一色,怎么能够注意“青海长云暗雪山”的壮美,“作别西天的云彩”的惆怅,怎么有时间体会“白云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的感叹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炮火稍停的站场(战)上,一个士兵疲惫地将视线移向天空,看到一朵白云在空中漂浮,这个士兵被这朵白云吸引了,他陷入了一个充满遐想的世界,他放松了所以(所有)战斗的戒备,松懈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突然,一阵炮声传来,那士兵倒下了,他死在自己的遐想中。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真的是一个无益的举动,甚至是愚蠢的(举动)。但是我从不曾这么认为。就因为这一个看似无益的举动,他死得并不像战士,却像一个诗人;他死得并不悲壮,却很美丽。

我们都会在生活的道路中前进,必然会经历左手夹着家庭,右手夹着事业,头上还压着厚厚的梦想,我们是如此匆忙,如此疲惫,不得不一次次遮住心的嘴巴,于是,我们学会以有益或者无益来划分事物,然后继续投入认定的宿命。我们变得卑微,卑微到不感(敢)拥有“多余”的兴趣,卑微到忘记梦想曾经是如此闪亮。有益成为生活的主宰,自己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它)。把兴趣、梦想等已(原句不清,照录)在无益的范围,把他们深藏在童年的古井(“”)里。只有在偶然回想起时才在我们的古井(“”)荡起一圈圈涟漪,荡得我们痛彻心扉。

压抑的生活很累。唯一的解脱是将有益与无益的缰绳解下,让心能够自由地寻找方向,纵然牵绊仍会萦绕左右,但心若有了追求,一切都将会有另一番美丽的风景,灵魂才能够独唱,演绎生命的美丽与芬芳。

有益与无益不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尺,有益不应主宰生命的方向,无益决不能成为放弃兴趣与梦想的理由。让自己的心追寻生命的方向。即使生命不能够绚目(炫目、绚丽)辉煌,但也应当使生命拥有自己独特的芬芳,拥有属于自己的感动。

放下“有益与无益”的标准吧,就因为那看似无益的行为----观看苹果坠地,才有那革命性的理论出现(。)不是吗?(960字)

【简评】本文写的有一定的文采,恰当运用古诗文名句,为文章增色不少。那战士的例子很凄美,能形象说明诗意的生活、心灵的自由无羁绊才能“使生命拥有自己独特的芬芳,拥有属于自己的感动”的道理,现实生活利来利往,是该让浮躁的心静下来。开头结尾互为呼应,结尾干脆有力也为本文增色不少。

本文字迹清楚,但改动痕迹比较明显,标点符号位置不规范。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东西,会影响老师的评分,以后作文时应特别注意。最后三段有重复之嫌。

以下作文来自网络:

有益与无益

也许有人说,世上的许多事物,说不准它是有益还是无益,关键是你怎么来认识它、使用它、处臵它,用得好就是宝;用不好,再好的东西也是草!就好比棋下得好,也不见得人家对你有多好;字写得好,也不见得你的收入多多少;人长得好,也不见得混得有多好;知识能力肚量小,也不见得钱就很少!如果只把有益无益和金钱挂钩,很多人做的许多事,确实不见得有多少益处!如果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比泰山还重,很多人做的许多事,确实不见得有多少益处!如果把个人的利益放臵在集体利益之上,很多人做的许多事,让人看起来还有点傻!因此,要说一个东西,一件事情做得有益与无益,还得从它的标准是什么,对象是谁,缺的是什么,发展的趋势如何等全方位来看问题,只有把它放在这些特定的条件下去考察论证,有益无益这个问题才能搞得清楚,弄个明白!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里的那个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他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正是得到了这把?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回来?尚方宝剑,冯谖到了封地后?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自作主张替孟尝君烧了债券,以孟尝君的名义大胆免除了当地老百姓的所有债务,替孟尝君把?义?买下。表面上来看,这个做法对孟尝君一点益处都没有,完全把事主当傻瓜来耍弄!怪不得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但因为

自己先前说过?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不便发火,只好作罢。可是一年后,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作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当孟尝君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时,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正是看到孟尝君身居高位却寡幸于民,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与拥护,冯谖站在他的立场看到问题所在,果断替孟尝君把?义?买下,积善于民,才避免了这场人道主义危机,眼前利益的暂时丧失却换来了长期稳定的政治投资,使孟尝君能够?狡兔三窟?,高枕无忧,在复杂政治斗争漩涡里站稳了脚跟,事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你能说,有益无益说不清楚么?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许多今天看起来无益的事你持之以恒去做,明日你才明白它才是真正对你有益的,才是你立足社会的根本啊!

还有,世上不是所有事情一定得和经济沾边,与金钱挂钩才有益,有些事情在物质上看起来无益,但在精神领域却是大有益处的,我们也不要去小瞧它,而要为它鸣锣开道,大声叫好!最近《不老骑士》在网上十分火热,点击率超过千万,它以影像记录了台湾一群平均81岁的老人摩托车骑行环岛的事迹,证明老人家不是社会的负担,不是社会的包袱,不是年轻人唾弃的对象,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激情,也有自己的童心,也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的世界,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在中国日益进入老年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不服输,不服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种?八十一岁年轻人?的心态,理应让我们身边不少?一十八岁的老年人?感到汗颜才对!老而弥坚,愈挫愈勇,我们没有理由去呵责?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们理应为这帮乐观勇敢、充满激情、互助友爱的老人家热烈鼓掌,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追求的明天!他们带给我们的冲击与震撼,正是我们年轻人最缺少也是最急需的精神!他们的激情与友爱,给予了我们年轻人最有益的启示——梦想,不因岁月流逝而随风飘散;人的一生,就为梦想而生活!

有益无益,换个地方,转个角度,就会倒臵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电站核危机,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却给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有益的警示:核电的开发与利用,利益至上,安全第一!对于我国正在?又好又快谋发展?的中国地方官员来说,福岛电站核危机不啻于给他们上了一堂最直接、最深刻、最富教育意义的核

能开发警示课!?前车之鉴,警钟长鸣?,在激进冒险的?核电??高铁??狂飚突进?中,地质构造等环境因素理应成为重点考量的问题,尊重自然循序渐进理应成为重点关注的话题,质量第一严格把关理应成为?执政为民?的庄严誓诺,清廉工程严格审计理应成为?立党为公?的百年之计!从这点来说,日本最不幸的?无益?遭遇,恰恰是我们中国最?有益?的范例!

这样的例子,还会少吗?

用前瞻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用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改变,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来建设,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工作,世上许多看起来无益的事与物,才会变废为宝为我所用,造福自己,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有益与无益

文/王欣

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认为有益与无益是两个对立面,例如,读名著是有益的,看漫画书则是无益的;小孩子弹钢琴是有益的,唱流行歌是无益的;一个东西有实用性是有益的,仅有观赏性是无益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我靠在窗台上看着蝴蝶怎样在花上翩翩起舞时,妈妈就走到我身旁,温和地说:?你在这儿看蝴蝶没多大用处,你得去做做数奥、弹弹钢琴、看看书,这对你才有益!?

可是两百年前,6岁的法布尔对昆虫和草类产生兴趣,他会去寻找黑喉鸲的巢,取回巢中青蓝色的蛋;放养小鸭时,他发现沼泽中的生物和水晶、云母等矿石;15岁时,他常趁在学校的自习时间观察胡蜂的螫针、植物的果实;晚年时,他常常观察昆虫或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把昆虫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记录下来,最终写成《昆虫记》。

法布尔的所作所为不正是现在家长常说的?无益?之事吗?但正是这种?无益?之事成就了一个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他甚至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人们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判定某种行为是?有益?还是?无益?,却没有注意到它本身的意义、真正的价值,这种直观性的判断,未免会造成误解。且不说观察动物一定会成为什么动物学家,但从动物的身上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别样的乐趣,在枯燥的学习、工作之余得到一些放松。这不正是?无益?之举带给我们?有益?之实吗?

又如《庄子》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个木匠去齐国,看到一棵被奉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能供几千头牛遮荫,树身周长百尺,七八丈以上才开始分枝,可以用来造船的树枝就有十几枝。可木匠连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他的徒弟好奇地问:?自从我跟您学艺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老师您连看也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一棵废树,无益、没用。用它造船要沉,用它做棺材会腐烂,用它做用具会损伤,用它做门会流树脂,用它做梁柱要生虫。?当天夜里,木匠就梦到栎树对他说:?你是拿我和那些‘有益’的树木相比吗?那些‘有益’的果木,果实成熟了就要被摘落,摘的时候就要受辱,大枝被折断,小枝被拉弯,这都是因为‘有益’才危害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它中年夭折。假如我也是那种‘有益’的树,怎么能长到现在这么大呢?你才是接近死亡的无益之人,哪知道什么无益木头的有益之处??

是啊!如果那棵栎树因为有益而被人所利用,那它还能保全自身吗,还能长寿吗,还能被人们当作社神供奉吗?庄子就是要借助这样一个寓言告诉世人一个道理:有益与无益是相对的,生活中很多事或物看似无益,或是有益,看似有益,或是无益,甚至有害。眼下,我最想对所有抱着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育孩子的人们说一句: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言行断定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

有益与无益不一定是对立的,无益之中往往隐藏着有益。

有益与无益

?有益?与?无益?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比如传统中药砒霜,对正常人无益甚至有害;但对白血病人却有益。?冬吃萝卜夏吃姜?,同样的萝卜同样的姜,不同季节,对人体就存在?有益?与?无益?的区别。中药的配伍,以及药引,把?有益??无益?之妙体现得幽深无比。

既然?有益?与?无益?有这样的奥妙,那么切不可轻易断言什么是?有益?什么是?无益?。有些父母不让孩子看闲书,说这?无益?。真的吗?我记得,鲁迅先生是提倡青年人读闲书的,也就是那些?随便翻翻?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广收博采?。想必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读书体会,可见读所谓?无益?闲书,也是可以读出文豪的。有些父母不让孩子打电子游戏,说这?无益?。真的吗?风靡全国的?三国杀?桌游的开发者就是从玩电子游戏入道的,而后从?玩家?精深到?行家?,这?80后?的小子资产已达上千万了。想当初,要他真被?无益?唬住了,还有今天的创业成功吗?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 在人的一生中有痛苦也有快乐,下面一起随第一欣赏一下关于痛苦与快乐的范文吧! 人的生活中不是一帆风顺的,食物有甜酸苦辣各种味道,生活中也一样,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 在我们的学校里,每次听到下课铃声响,同学们就开开心心地跑出来。他们集中在一起玩游戏,在操场走来走去,多么的快乐啊!在学习方面,当我们取得好成绩,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称赞时,心情感到无限快乐的,我们每天都刻苦耐劳地学习,努力用心地学习,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这时就感到很痛苦。上课时,集中精神来听老师讲解,有时候,因偷懒而不把课文的内容掌握,测验时,不会做,我们就感到很痛苦的。 古语常言:“苦尽甘来”。意思是说尝过痛苦之味道才会感觉到从痛苦中得来的甘甜。故此,上课时,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研究难题,用心读书,一旦下课了,就是我们的快乐,可以轻松一下心情,此刻是多么快乐啊! 比如我们天天都不做功课,整天都坐在课室里,那么成绩就一天比一天退步了,这就是先乐后苦,那又何必呢?

快乐和痛苦是连带关系,如果是先甜后苦的,就会得到更苦的味道,如果先苦后甜的,就会得到更甜的味道!若是你,你选哪个呢? 痛苦并快乐着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孝坪白云小学六年级三班张雅妮在深蓝的天空下,看着一眨一眨眼睛的星星的时候,是快乐的。在受到沉重的打击的时候,是痛苦的。但在痛苦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对是痛苦并快乐着。我其实在班里的人缘挺好的,可是我却感到孤单,没有知心的朋友在我最伤心的时候安慰我,没有“开心果”在我快乐的时候再逗上我一把,爸爸妈妈喜欢我,可他们又了解我几分?也许很少、很少。也许是缘份,让我与作文交臂。在作文里,我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当然,作文的唱诉不及一个知心朋友。可我总算找到了乐趣,找到我一个可 ___唱诉的“朋友”。 我会拉二胡、会画画,不会象一般小孩那样问爸爸妈妈要零花钱。所以有许多妈妈的熟人看见我都会夸几句“这孩子乖,什么都学得好。”可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这背后我又付出了多少辛血!一开始学二胡我是最差的,我坚持着,许多人到中途都不学了,我也动了这个念头,可是我又打消了。 我一定持之以恒的学下去,不怕我学不好。到了现在,我已经快结业了,也拉得不错。是呀,挥洒着痛苦的泪珠,得来了满意的笑

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篇一: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作文、 作文速成法之类的指导书,当然是针对如今学生急于写好作文的心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在生活中 有了阅历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一朝一夕就掌握写作文、 写好作文的本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写好作文是靠真功夫的,真 功夫怎么来?这就要在平时打好基础了。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 书本中来。 阅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 促进思维、品质的成长。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分为两大类: 我们上语文课,学习别人的文章这是课内阅读。当然,这种阅读是 有限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课外还应花一定的时间看些有益的书。古 人云:“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内”说的是就是这个理。 那么,阅读读什么?怎么读?首先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了解知识、 了解他人的手段,那么阅读就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书就是他自 己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这可能引 起你的共鸣,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对,但不论是哪一种,对于阅读而言,这种情感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次思维的锻炼,别人的书也可能是 介绍某种或某些知识,那么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别人的写法,不是于无形中长了见识么?写起作文自然是得心 应手。其次还要博群书。要知道,写文章并不仅仅需要语文知识, 同学们应该清楚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而且文与理工科都是有关联的,知识多了不压人。别人的文字也可能写得很美,你从中会受到启发: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如何构思,如何开头、结尾,这些积累 起来不都是经验吗?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你怎样做人,怎样面对 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也有可能引发你的感悟,由此而生出写 作的念头,不更是一举多得吗?所以有人说“读书是自我拯救、自我 提升、自我超越的途径。”阅读的好处同学们容易明白,但是坚持就 不容易了,有必要提醒同学们,读书是要持之以恒的,同时要分门 别类,有的精读,有的略读。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 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这位美国诗人的话说得太好了,

痛苦与快乐作文讲评

“痛苦与快乐”作文立意指导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臵,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最为显著的位臵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他说:“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一、构思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

有关教学的读书笔记(共6篇)

篇一: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读书笔记 ·书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谈》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高三语文“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就像向日葵追寻着太阳,人的天性是追求快乐和舒适的,可偏偏人生却是一个在荆棘中摸爬滚打,在痛苦中不断磨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正是追求快乐与舒适的必经之途。 从咿呀学语的婴儿时期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耳边的唠叨个不停。他们教我们认这,让我们认那,给我们叙说许多令我们痴迷的故事,给我们讲述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我们眨巴着眼睛,歪斜脑袋,听得是那样有滋有味,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装进了我们的小脑袋中。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听过了,也就渐渐淡忘了。 上学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老师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向导,指引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仿佛是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走到了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这对我们那感受惯了小溪的虽单调却充满温情的心灵,乃是一种强大的冲击。我们的目光变得睿智,闪烁着灼灼的智慧的光芒。 然而,心智在不断地接受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之后,也在悄悄地起着多棱的变化,渐渐,地我们觉得有时候自己看到的与大人和老师讲的有着微妙的不同,甚至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时,我们的心中就不由得打上了一个问号: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我们自己错了呢? 于是,我们就不再满足于听,满足于看,而是想到了要自己去做,去亲自闯一闯大海。这时,我们会用冷静而坚定的语调告诉焦虑不安的父母和老师:放开您的手,让我们自己来做!准备好了足够的淡水、食物和资料,人生的航程也就开始了。尽管经验丰富的水手们已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诲,但我们还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寻大海深处的奥秘,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如果他不是经过了千百次失败的考验,又怎么能发明出给世人带光明的电灯呢?物理学大师牛顿,如果他不是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又怎能写出不朽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呢?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如果他不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反复试验甚至不惜以身冒险,又怎么能发明让世界发生巨变的炸药呢?大名鼎鼎的李时珍,如果他没有神农尝百草的决心和勇气,又怎么会有《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的问世呢?这些先贤们的成功,难道不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个艰苦卓越的实践过程吗?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对我们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我们此行将义无反顾! 为科学和真理奋斗是痛苦的,但在奋斗中也有无比的快乐,因为它让人们在痛苦的磨练中超常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体现了自身的最大价值。“我做了的就理解了”,在做的过程中,理解的不仅仅是奋斗的艰辛,科学的真理,还有生命的充实,人生的快乐,

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精选

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精选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是,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

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2?~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而告一段落。 而在“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这一章,叙述尼摩船长,啊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在细节可以看出尼摩船长他,作为逃到海底的人类种族代表之一,而对人类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他平时嘴上怎么说,但这个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还未完全泯灭。 这本书还写到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这些故事情节都是非常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___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集锦6篇

有关读书笔记作文集锦6篇 读书笔记作文篇1 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凶恶、残忍、坚决、严厉、厉害”,而“狼”字,仅在“狠”字上多了一点。在我看来,这一点真是太妙了,因为它使得狼狠,狼的有智慧,狼的有原则。 翻开《狼图腾》,我所看到的是游牧民族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我所感受到的是草原人民的淳朴、智慧,而真正触及我灵魂的是狼性。这是一顿狼的精神盛宴。 我们可以这样说,是狼造就草原人民的性格,是狼塑造了草原民族的灵魂,是狼书写了游牧民族的历史。在草原上,想要生存下去,就得和狼战斗,而狼是强大的。在书中讲述了几次狼与人之间的大战,曾对狼群的进攻有着这样描述:“在草原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几十枚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这最锋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羊群冲去”。狼是战神,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顽强和尊严,狼的视死如归、不屈不挠。令人倍受震撼。为了生存,草原人民与狼战斗,在不断的战斗过程中,草原人民进化了。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用区区几十万就能横扫欧亚?消灭西夏几十万铁骑,大金国百万大军,南宋百多万水师和步骑,俄罗斯钦察联军,罗马条顿骑士团,攻占中亚匈牙利、波兰、整个俄罗斯,并打垮波斯、伊朗、中国、印度等文明大国?还迫使东罗皇帝采取和亲政策,将玛丽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的曾孙。蒙古人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这个一开始连自己的文字和铁箭头都还没有,用兽骨做箭头的原始落后的游牧小民族,怎么会有那么强大的军事能量和军事智慧?我想成吉思汗的军事奇迹就在狼的 身上。战争是群体与群体的武力行为,战争与打猎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打猎不是战争,人人从打猎中并不能学到真正的实战技能。教科书上说,游牧民族的实战技能来源于打猎,现在看来,结论并非如此,更准确的结论应该是游牧民族卓越的军事才能来源与草原民族与草原狼长期的残酷的不间断的生存斗争。蒙古的草原民族绝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农业民族或其他游牧民族更善战、更懂战、更具有先天的军事优势。

天边与身边

天边与身边 胡良芳 天边曾经很遥远,现在忽然近了,正所谓天涯咫尺;天边曾经很近,现在忽然远了,正所谓咫尺天涯。 天边发生的事情,诸如哪里又发生战争了,哪里又罢工了,哪里又骚乱了,哪里又发生政变了,哪里又地震了,甚至哪个明星闹出了绯闻,哪个政要出了个丑,哪个幸运儿又中了大奖,只要上了网,转眼之间,我们就能够了如指掌。而身边发生的事情,诸如邻居家昨夜被盗了,同事家的孩子升学了,朋友开车出了点事故,甚至哪天是母亲的生日,亲戚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妻子的发型什么时候变换了,我们一概浑然不知。“真的吗,这是啥时候发生的事?”常常听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惊呼。 今天,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了,离人们越远的事,人们越关心。一推男人聊天,一定满口都是世界大事,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唾沫横飞。谁还在意眼前那些芝麻粒大的小事情,婆婆妈妈,又琐碎,又恼人,又无奈。天边的人罢工了,交通瘫痪了,人们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忧心如焚,比自己吃的苍蝇还窝心,恨不得插上翅膀,去帮忙开飞机、驾轮船、踩三轮车。身边的老人在路边倒地不起,从他身边走过的人匆匆瞥一眼,就加快脚步赶紧逃离,没有一个人愿意或敢于将跌倒的老人搀扶起来。人们的视野变得宽广了,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心胸却越来越狭隘了,连伸手扶一把的力气和勇气都失却了。

人们的朋友也似乎越来越多了,却大都是网上的朋友,天边的朋友。人们更愿意与虚拟世界的人、遥不可及的人,相识、结交、倾诉、打情骂俏、海阔天空,而不愿意敲开对门人家的门,去楼上楼下串串门、聊聊天、叙叙旧。心里话,真心话,大实话,宁愿跟天边的人说,也不愿意让身边的人知道。当朋友遍天下的时候,人们却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相互遮遮掩掩不敢相信了。如今,朋友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廉价的名词,只要轻点鼠标,你就可以将天边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变成好友。而要让一个身边交往多年的朋友与你绝交,你只要向他伸手借点钱,就可能会被他立即毫不留情地拉入黑名单。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能够坐在电脑前,与天边的人整夜整夜地闲聊胡侃,却与身边的亲人连半句问候的话都懒得说;他会触动地花巨资,乘飞机坐海轮赶赴天边,与网友见面,而不愿意花几十元买张火车票,回老家去探望年迈的父母一眼;他听说天边有人虐待一只小狗,就会心如刀绞声泪俱下,甚至捐钱捐物以拯救生灵,而楼下地下室的拾荒老人又冻又饿又病,频临死亡,他却无动于衷,反而充满鄙视,甚至恨不得将之驱逐出小区而后快。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神往,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漠然;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 天边很神秘,有一点神往,予一点关注,寄一点梦想,这都没有错。可我们不应该忽视,更不应该忘记我们的身边生活着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邻居、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以及所有与我们有幸擦肩而

写读书笔记的意义

写读书笔记的意义 【篇一: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作文、 作文速成法之类的指导书,当然是针对如今学生急于写好作文的心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在生活中 有了阅历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一朝一夕就掌握写作文、 写好作文的本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写好作文是靠真功夫的,真 功夫怎么来?这就要在平时打好基础了。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 书本中来。 阅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 促进思维、品质的成长。写作是从阅读开始的,阅读分为两大类: 我们上语文课,学习别人的文章这是课内阅读。当然,这种阅读是 有限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课外还应花一定的时间看些有益的书。古 人云:“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内”说的是就是这个理。 那么,阅读读什么?怎么读?首先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了解知识、 了解他人的手段,那么阅读就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的书就是他自 己的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人生或某事物的看法,这可能引 起你的共鸣,也可能遭到你的反对,但不论是哪一种,对于阅读而言,这种情感的参与本身就是一次思维的锻炼,别人的书也可能是 介绍某种或某些知识,那么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学习别人的写法,不是于无形中长了见识么?写起作文自然是得心 应手。其次还要博群书。要知道,写文章并不仅仅需要语文知识, 同学们应该清楚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而且文与理工科都是有关联的,知识多了不压人。别人的文字也可能写得很美,你从中会受到启发: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如何构思,如何开头、结尾,这些积累 起来不都是经验吗?别人的经历也许会教育你怎样做人,怎样面对 困难,怎样与人相处,这些也有可能引发你的感悟,由此而生出写 作的念头,不更是一举多得吗?所以有人说“读书是自我拯救、自我 提升、自我超越的途径。”阅读的好处同学们容易明白,但是坚持就 不容易了,有必要提醒同学们,读书是要持之以恒的,同时要分门 别类,有的精读,有的略读。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鼓励他的学生:“要么成为 作家,要么成为一个优秀的读者。”这位美国诗人的话说得太好了,

以痛苦为话题的作文

以痛苦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范文(3篇) “痛苦与快乐”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就像向日葵追寻着太阳,人的天性是追求快乐和舒适的,可偏偏人生却是一个在荆棘中摸爬滚打,在痛苦中不断磨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正是追求快乐与舒适的必经之途。 从咿呀学语的婴儿时期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耳边的唠叨个不停。他们教我们认这,让我们认那,给我们叙说许多令我们痴迷的故事,给我们讲述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我们眨巴着眼睛,歪斜脑袋,听得是那样有滋有味,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装进了我们的小脑袋中。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听过了,也就渐渐淡忘了。 上学是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老师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向导,指引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仿佛是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走到了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这对我们那感受惯了小溪的虽单调却充满温情的心灵,乃是一种强大的冲击。我们的目光变得睿智,闪烁着灼灼的智慧的光芒。 然而,心智在不断地接受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之后,也在悄悄地起着多棱的变化,渐渐,地我们觉得有时候自己看到的与大人和老师讲的有着微妙的不同,甚至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时,我们的心中就不由得打上了一个问号:究竟是他们错了,还是我们自己错了呢? 于是,我们就不再满足于听,满足于看,而是想到了要自己去做,去亲自闯一闯大海。这时,我们会用冷静而坚定的语调告诉焦虑不安的父母和老师:放开您的手,让我们自己来做!准备好了足够的淡水、食物和资料,人生的航程也就开始了。尽管经验丰富的水手们已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诲,但我们还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寻大海深处的奥秘,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如果他不是经过了千百次失败的考验,又怎么能发明出给世人带光明的电灯呢?物理学大师

材料作文“天边与身边”及范文(2) 胡高清

材料作文“天边与身边”及范文(2)胡高清胡高清">材料作文“天边与身边”及范文(2)胡高清 (好友徐立业近作:秋月荷塘) 材料作文“天边与身边”及范文(2) ——高三(2)班作文展台(185) 胡高清 作文材料——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其实,你的天边,也是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人的天边。 回眸,凝视眼前 谢雨欣 我们总是习惯于眺望天边,望十里浮岚山远近,观烟敛云收水风清——天边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轻描淡写间便引出了我们心中最缥缈无依的渴望。于是,我们一日复一日的踮脚张望,在不经意间遗忘了身边绊惹春风的杨柳千丝,忽视了侧畔盈盈芙蕖的半开偏妍。 泰戈尔在《错觉》曾经写到:“河的此岸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近在对岸。’”我们总是这样,在河的一边踮脚张望着对岸,坐在地上凝望着天边,仿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只存在于渴望不可及的远方,而身边的一切只是弃之如敝屣的糟粕。 于是,我们渴望;于是,我们追逐。我们穿梭于灯红酒绿的街道为天边奋斗,我们置身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为天边疯狂,殊不知,我们早已在这追寻的过程中,失去了对幸福的感觉。就像圣经·旧约所说的那样:“幸福不在上帝的手中,它在智者的心中。”我们苦苦追寻的,其实从不在遥远的天边,而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改变。 在三毛的撒哈拉中读到过,幸福是一种满足。而真正催促我们对可望不可即的天边追逐渴望的,是我们不满足的内心。其实现在的身边都曾经是我们的天边,都包含着曾经的我们一切的渴望和满足,只是我们早已失去了对身边的感知,审美疲劳的双眼早已吝啬于对身边的种种美好分出一丝一毫的关注。我们执着于得不到的天边,在欲望和不满足编织出的梦里为它添加着种种幻象,把他塑造成心中的最美,成了掌心上的白月光,心口的朱砂痣,而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你没有得到罢了,一旦得到,就会变成衣服上的米饭粒,墙上的蚊子血,再次弃之如敝屣,再次去追逐你最美的天边。 “最深最和平的快乐,就是静观土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三毛如是说。最美的云彩也许并不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它是狄奥哲尼斯享受阳光时安卧的木桶,是李清照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赌书消得泼茶香”,是幾米落入深井却偶然低头发现的水面上的璀璨星光。是啊,身边自有风景,不要等失去了才知道身边的美好。 所以,与其追逐天边,不如回眸凝望眼前,天边固然美妙,可这边,风景亦可独好。 天边与身边 张玉 你看,身边的花儿开得多好。 ——题记 或许,是天性所致吧,我们往往追求天边的五彩的霞光,连绵的山丘;我们往往眺望天边相接之天水,沧海之孤舟;我们往往渴望伊人在水一方,枯叶扁舟从流飘荡.....殊不知,身边的花儿要比天边的更为娇艳,陌上花香远比天边更为芬芳——我们所不屑的“身边”,

写读书笔记作文8篇

写读书笔记作文8篇 “轰隆”,又一个散发着淡蓝色荧光的镭在烈火焚烧的提炼缸中诞生。荧光照在她那美丽的脸上,是那么的安详。她就是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是科学史上第一位女博士,曾与自己的丈夫一起发现了稀少罕见的镭,为科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丈夫死后,只有她一个人孤独的钻研,才取得现在的好成绩。不管别人怎么看她;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她始终都是默默奉献着社会。 “她坚定刚定,有远大执着的追求……”她就是这样一个玛丽·居里:当人们鼓掌的时候;当人们欢呼的时候;当人们拥抱的时候,她还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她只想再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镭是世界的重大发现,也是玛丽·居里的伟大发现,为了镭,为了人类,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容貌和肌体,渐渐变得浑身乏力。 当最后的一束灿烂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当脸上的汗珠滴进了提炼缸;当提炼缸中发出让人感到的荧光,人们应该学习她那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 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太了不起了!日本人太让人敬佩了,最近我时不时这么想。从日本大地震中的国民到夺冠的日本女足,还有创造出精益生产的两代丰田人,都传递出了日本人的让人钦佩的一面:那种卧薪尝胆,隐忍,每个人无论能力高低都对自己的工作追求精益求精,永远都抱有信念,永远都不放弃,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努力去追求。最终得到竞争中的胜利。

但这本书不仅仅是表现了大野耐一和丰田人的这种志气,它是所有有志于制造业的人们的教科书:如何管理工厂。希望所有中国企业家,特别是从事制造业的人能向日本人学习,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中国的崛起,绝不是靠房地产,而应该是制造业,强大的,有含金量的制造业。我从来没有在工厂工作过,但是特别佩服能在工厂里脚踏实地的工作的人们。祝愿你们能使中国企业转型成功,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可以成功转型。 大家都读过很多书吧,但那本书会让你至今还历历在目呢?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会飞的教室》,书名很熟悉吧,是的,这是德国的艾里克?卡斯特纳写的,本来是德文,后来据陈书芳改写,才变成中文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到底是怎么写的,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别急,这就开始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马提斯、邬里、戴马亭、姚尼。 一群群职校生为了救被绑架的葛洛迪同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搏斗,《会飞的教室》最后一次排练了,邬里却受伤了?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受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多么重要啊!是的,如果平常的你不帮助同学,那么就算是关键时刻,同学也不会来帮你。 正如妈妈说:“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独一无二而重要的一份子,而这一份子便如同茫茫黑夜中墙角的一根蜡烛,独自闪耀,只能照亮一方墙角,而与同学、朋友、亲人间的关心、照顾、团结便似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1 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现场直播着自己的剧目。人的一生,也是喜怒哀乐相伴的一生,痛苦和快乐当然也包含在其中。 痛苦和悲哀我想每个人都体验过吧,记得有句经典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跟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虽然我无法感受到这种“伟大”的痛苦,但是生活中的痛苦比比皆是。上厕所没带手纸,下雨了没带雨伞,上公交车了没带钱,等等。但是,令我最痛苦的事还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要吵架,每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我真希望这种痛苦早点结

束。 现在就来说说生活中的.快乐吧。对于盲人来说,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能闻到花香都是快乐的事。对于病症绝境的人来说,能呼吸到下一秒的空气就是快乐和幸福。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太多了。每天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上学就是快乐的事情。上个星期生日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生日礼物就是我最最快乐的事了。多希望就这样一直快乐下去呀! 痛苦和快乐是人之常情。既然痛苦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要尽量让痛苦的事情早点过去,快乐的事情多多来临。愿所有的人快乐多与痛苦,痛并快乐着。 关于痛苦与快乐的作文2 人的生活中不是一帆风顺的,食物有甜酸苦辣各种味道,生活中也一样,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 在我们的学校里,每次听到下课铃声响,同学们就开开心心地跑出来。他们集中在一起玩游戏,在操场走来走去,多么的快乐啊!在学习方面,当我们取得好成绩,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称赞时,心情感到无限快乐的,我们每天都刻苦耐劳地学习,努力用心地学习,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这时就感到很痛苦。上课时,集中精神来听老师讲解,有时候,因偷懒而不把课文的内容掌握,测验时,不会做,我们就感到很痛苦的。 古语常言:“苦尽甘来”。意思是说尝过痛苦之味道才会

高考作文倒计时:“羡慕天边的人”等作文两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倒计时:“羡慕天边的人”等作文两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一、原题呈现 21.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生活中,我们或许沉溺于这样的“人之常情”:往往会羡慕天边的人,总是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 二、审题及评分细则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引出话题,后一句则是对人之常情具体表现的概括性陈述。“生活中“表明材料指向生活现象:“沉溺“表明命题人对这一生活现象反思批判的态度,考生应据此基于反思批判立场对作文材料所呈现的生活现象表达感受与思考。 “羡慕天边的人”,却”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家长常常责备子女“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常常埋怨“我怎么没有别人家那样的父母”,还有人们每每羡慕“别人家的食堂”“别人家的单位”等等,学生要对此进行思辨式思考和表述。本题审题强调整体理解引语内涵,切忌割裂性的解读,要明确”往往会羡慕天边的人,总是把不满推给最靠近我们的人”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两个分句构成对比关系,人们羡慕”天边的人“与不满“最靠近我们的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本题的核心立意在于探讨人们情感、认知的差异取决于与其距离远近的原因,写作中要凸显距离“在认识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重点可以落在前半句,也可落在后半句,但立意都要着眼于对某一对象的认识评价与位置的关系并深入分析,譬如:因在“天边”,距离的拉远淡化了对象的缺陷,主体可以凭借想象虚构美好,最终催成一种“光环效应”;另一方面,对象位置“最靠近”,因熟知,缺点可能被放大,因亲近,怨气易迁于其身。材料中隐含的这层关系,要能提炼并整体感悟,离开了相对的距离只谈某一种情感态度如”羡慕”不满”等就偏离了文题要旨。 要注意的是本题引语只是阐述“人之常情”的某一种具体表现,学生可以据此联

关于读书笔记作文300字锦集十篇

关于读书笔记作文300字锦集十篇 关于读书笔记作文300字锦集十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读书笔记作文3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篇1 可能是因为他们是一个沉重的感情的人,所以会读一些作品会很容易的感情,但每次我读一个工作,当我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我不能告诉,非常复杂和非常简单,但是这个心情对我的影响不小。有时它会让我忧郁,感伤,有时似乎给我一个无名的力量,使我有勇气面对前面的所有困难,甚至让我自信面对未来。 这种感觉我经常有,第一次似乎是我读了泰坦尼克电影后,然后红色和黑色的汤,歌德少年维特的麻烦,亲和,夏洛特米德; Bronte 的Jane Eyre,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红楼梦。我不想炫耀我读了多少书。说这些都不值得一提,只是想说他们也给了我类似的感觉和复杂的心情。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乎哭了好几次。但我不哭,毕竟,但我的心比哭泣更困难,仿佛他正在遭受阿曼德已经遭受了所有的阿曼。我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是一年前或我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一个人,我想我一定会眼泪,虽然不是哭泣,但也是眼泪。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篇2 一个小女孩家里很穷,连一本书都买不起,有一天,她放学回家,看见一家书店,里面有好多她慕名很久但又无力购买书的欲望推动着她,不由的走了进去。也许是她太矮小,没有人注意到她,不久她就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从此,她得到一条不费一分钱读书的门径。有一天,她照旧去读书,当她伸手去拿书的时候,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压住了那本书:你只看不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们不欢迎你,小女孩只好狼狈的走了… … 我觉得那个老板做得不对,别人家里穷买不起书你应该同情人家不应该动粗,如果实在不行也应该说:”小姑娘,我们这里是卖书的,不可以看书的,如果你想看,可以去图书馆,那儿不但可以去看书,还可以免费借书呢!”如果这样说她一定会接受的。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篇3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微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微笑不仅仅代表愉快的心情,更体现了一种坦然、平和的心态。文中的小作者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很少和同学发脾气,每天都以微笑示人。但是是有些同学好像觉得她没脾气,总往她身上发泄不满。尽管在这些同学面前很不高兴,却还是强颜欢笑,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涩。我觉得她应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让这些同学了解自己的做事原则,不是只会微笑的“老好人”。再说,微笑不是只能“示人”的,它也可以绽放自己的心中。想要以微笑面对生活,就先在心中给自己一个微笑吧。我相信,当她坦然、自信地面对这些同学时,同学们也

“不一样的精彩”作文讲评

“不一样的精彩”作文讲评 题目 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不一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评改情况 这个题目属于偏正式的命题作文,主体是“精彩”,重点在“不一样”,由于之前写了“精彩”的作文,很多同学有意无意地丢掉了“不一样”,只能在40分以下给分。 总体来看,基本能完成800字以上,语句通顺,能把一件事写清楚,中心很明确,但从优秀记叙文的角度来看寥寥无几。 突出问题 一、审题不准确。 1.对“精彩”的理解不准确。“不一样”大部分同学并不重视它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如何突出“不一样”。 “精彩”有两个含义,一是形容词,是指(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出色、绝妙,二是名词,指精神、神采。很显然,作文命题者是希望大家写第一层含义,形容词的“精彩”。“精彩”是指出色、绝妙,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写的内容算不上精彩。例如“无痕的母爱是一种精彩”“考得高分是一种精彩;有关爱自己的父母是一种精彩;有激励我前进的好友也是一种精彩”“我与我的自行车相伴就是一种精彩,现在我要重拾那份已经远离的精彩”“这让我感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感动”不等于“精彩”),以上学生所写的内容看不出“精彩”。 2.没有体现“不一样”。“不一样”应是在对比之后体现出来的,很多学生只写了“精彩”在何处,没有点出这份精彩与什么相比“不一样”在哪里。绝大多数同学没有体现文中的“精彩”是怎样的“不一样。”对“不一样”的理解如下三种比较恰当:①有特别意义的;②人物的身份(处境、遭遇)与其所为有一定的差距(农民工做的种种善举)③与时髦的、社会的主流思潮、生活方式不相同的。 3. 标签化,前面写的内容根本不是什么精彩,“不一样的精彩”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成了文中偶尔出现的点缀的形容词:精彩的美景、精彩的人生感悟、精彩的音乐、精彩的表演。结束时大发议论:这就是我见过的(听说的)最精彩的一幕;从全文看,根本没有写“不一样的”,是如何不一样的,很多同学为了“扣题”,于是在文章结尾这样写“这件事是人生的精彩,也是不一样的精彩。” 较多的作文属于既不见“精彩”,也不见“不一样”,属于我写我的,管它题目是什么。 二、选材方面,没有挖掘材料的深意。 记叙文多要写事,但这次作文有学生好像是为了叙事而写事,只在文末加上一句“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那到底精彩在哪里,为什么认为它精彩,这些重点内容都没交代。例如,有一学生写一次象棋比赛很精彩,把开局、交战、结局像流水账一样全叙述了,最后点上一句“这次象棋比赛这是不一样的精彩啊”就画上句号了。这次象棋比赛精彩在哪里呢?是交战过程吗?为什么精彩?是因为“我”在遇到强劲的对手步步逼近时能冷静应对、不轻易放弃。那么久可以重点写“我”面对劲敌时积极的态度,而“我”的这种态度也恰恰是这次

“天边与身边”的写作指导

“天边与身边”的写作指导 题目: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天边很熟悉,对身边很陌生;对天边很关注,对身边很厌烦;对天边很热情,对身边很冷漠……其实,你的天边,也是在他人的身边,而你的身边,正是他人的天边。 一、内涵理解:“天边”通常理解为超出一定范围的地方,或遥远的外界,或抽象的或难以实现的东西。“身边”指眼前的或周围的人、事、景等量。 二、这是关系型的命题作文,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并列关系、承接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目的关系、递进关系、取舍关系等方面思考。例如:1、并列关系:既要关注天边,又要关注身边;2、承接关系:先关注天边,再关注身边;3、条件关系:没有关注身边,就无法到达天边;4、假设关系:如果没有关注身边,就无法到达天边。5、目的关系:关注身边是为了更好地到达天边。6、递进关系:要关注天边,更要关注身边。7、取舍关系:不要过多关注天边,要多关注身边。但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是后三点即5、6、7点。 三、中心论点示例: 1、让我们的心先回到身边安顿下来吧,把身边做好了,再让心飞到天边,天边才有可能像身边一样曼妙而神往。 2、我们总是在遥望天边,去追逐那些美好,然而却总是一无所得,因为我们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 四、精彩文段 1、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当她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导致父亲在香港跳海自杀,她父亲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 追星的女孩因迷恋刘德华而害死自己父亲,她收集了她能收集到的所有刘德华的照片,她甚至跑去专程与刘照了一张合影,却未曾想过她从未和她的父亲合过影。她对天边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却对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的父母却是那样的冷漠。她不仅没有将“天边”变成“身边”,反而将自己身边的亲情推到了真正的“天边”。身边比天边重要,人要热爱身边。 2、数学家华罗庚,他没有被当时美国开出的丰厚的“糖衣炮弹”所俘虏,也没有因祖国一穷二白的现状而犹豫,毅然回到了祖国,因为仰望天边,更要热爱身边。可如今,中国的青年呢?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他们陶醉于外国多姿多彩的文化,却鄙夷祖国的传统文化,试问他们的根在那?当他们沉湎于天边的情人节,圣诞节的浪漫温馨时,却对身边的“清明佳节雨,龙舟艾香飘”显得冷漠无情。其实当他们醉心于天边的美景时,他们已经将身边的美好抛弃了。仰慕天边,鄙夷身边,其实是忘了自己的根。 天边与身边(12年《读者》第6期)孙道荣 天边曾经很遥远,现在忽然近了,所谓天涯咫尺;身边曾经很贴近,现在忽然远了,所谓咫尺天涯。 天边发生的事情,诸如哪里又发生战争了,哪里又罢工了,哪里又骚乱了,哪里又发生政变了,哪里又地震了,甚至哪个明星闹出了绯闻,哪个政要出了个丑,哪个幸运儿中了个大奖,只要上了网,转眼之间,我们就能够了如指掌。而身边发生的事情,诸如邻居家昨夜被盗了,同事家的孩子升学了,朋友开车出了点事故,甚至哪天是母亲的生日,亲戚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妻子的发型什么时候变换了,我们一概浑然不知。真的吗,这是啥时候发生的事?常常听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惊呼。

关于读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读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读书的读书笔记 【篇一:关于教育的读书笔记】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 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 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