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第一章 色彩原理

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三光相加=白光 白光为复色光

朱红光+翠绿光=黄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光

朱红光+蓝紫光=紫光

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

RGB模式:(加色)

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

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 M洋红色 Y黄色 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

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半透明色。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

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 色彩三要素

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一中明度特征。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二)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彩的概念。

(1) 间色:又称二次色,指任何两种原色配合成的颜色。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2) 复色:又称三次色,指任何包含了三原色的颜色,也就是互为补色的颜色想混即为复色。复色具有含蓄、沉稳的特点,现实中物体的色彩多为复色。

(3) 对比色(互补色):指色环上位置相对在120——180度之间的两类色彩。对比色的构成,是在三原色中某两种原色相混合而与第三种原色相对比。

(三)纯度

纯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彩度或饱和度。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

色调 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

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色彩的对比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色相对比又可分为

1、 原色对比

红、黄、蓝三原色是色相环色上最极端的色,它们不能由别的颜色混合而产生,却可以混合出色环上所有其它的色。红、黄、蓝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氛,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

2、间色对比

橙色、绿色、紫色为原色相混所得的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许多果实都为橙色或黄橙色,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紫色的花朵、像绿与橙、绿与紫这样的对比都是活泼、鲜明又具天然美的配色。

3、 邻近色对比

在色环上顺序相邻的基础色相,如红与橙、黄与绿、橙与黄这样的色并置关系,称为邻近色相对比,属色相弱对比范畴,这是因为在红橙色对比中,橙色已带红味,在黄绿对比中,绿色已带黄味,它们在色相因素上自然有相互渗透之处;但象红、橙这样的色在可见光谱中具有明显的相貌特征,都为单色光,因此仍具有清晰的对比关系,

邻近色对比最大特征是具明显的统一调性,或为暖色调,或为冷暖中调,或为冷色调,同时在统一中仍不失对比的变化。

4、 类似色相对比

在色环上非常邻近的色,如蓝与绿味蓝,蓝与紫味蓝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类似色相对比。”

5、 补色对比

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

在最简单的6色相环中,每一个原色都与一个间色构成补色对,这一间色包含着另外两个原色。因此,一对补色总是包含三原色,同时也就包含了全部色相。

红与绿=红与黄+蓝

蓝与橙=蓝与黄+红

黄与紫=黄与红+蓝

补色相混、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生产中性灰色。

明度对比 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 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明度对比与其它两种要素的对比一样,大体上也划分为三种对比关系。该表从黑至白共有11个等级,凡颜色明度差在三个级数差之内的为明度弱对比,在三至五个级数之内的为明度中间对比,在五度差以上,为明度强对比。

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可以用四种办法降低色彩纯度:

(1)加白:纯色混合白色可以降低其纯度,提高明度,同时色性偏冷。曙红+白=紫青味的粉红;黄+白=冷色浅黄。各色混合白色以后会产生色相偏差。

(2)加黑:纯色混合黑色,降低了纯度,又降低了明度。各色加黑色后,会失去原来的光亮感,而变得沉着、幽暗。

(3)加灰:纯色加入灰色,会使色味变得浑浊;相同明度的纯色与灰色相混,可以得到相同明度而不同纯度的含灰色,具有柔和、软弱的特点。

(4)加互补色:加互补色等于加深灰色(相当于5号灰)

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一、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二、色彩冷暖规划图:

在色相环上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

三、色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

(1) 冷暖极强对比:暖极和冷极色的对比(即橙、蓝色)

(2) 冷暖的强对比:暖极与冷色,冷极与暖色的对比。

(3) 冷暖的中对比: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

(4) 冷暖的弱对比:暖色与暖极色,冷色与冷极色的对比。

四、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

(1)在温度上

(2)在重量感、湿度感上:

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干燥,冷色湿润。

(3)在空间感上:

暖色有前近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朗的冷调。

(4)色彩的冷暖受明度、纯度的影响:

在无彩色系中,把白色称为冷极,把黑色称为暖极。暖色加白变冷;冷色加白变暖。另一方面,纯度越高,冷暖感越强;纯度降低,冷暖感也随之降低。

第三章 色彩的调和原理

(一)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

1、 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强调色彩的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两种形式。

(1) 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当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单性同一调和,有两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双性统一调和。

A、单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 );

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

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

B、双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

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

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2)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化为近似,因为近似调和比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因素。如:

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

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

近似色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

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

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同一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二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关系

2.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这样的色彩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我们称为秩序调和。下面介绍几种秩序调和的形式。

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b、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

c、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d、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少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

e、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它们包括:

三角形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属于三色调和。根据开叉的宽窄,可以在色环上寻找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种位置的三色对比。

四角形调和。通过色环上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位置,可寻找到四色对比的调和。可称为补色双开叉的色彩关系。

五角形及六角形调和。色环上的五角形及六角形的位置,呈多色调和关系。

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越加丰富变化。为了使之统一和谐,应注意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

色彩混合

由两种以上不同的色相混,会产生新的颜色,这两种现象经常发生,并在色彩的实践中发生很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在视觉外混合,而后进入视觉,这样的混合形式包括两种形式: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一)加法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的亮度之总和,因此称为加法混合。

(二)减法混合

减法混合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三)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下列规律:

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

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所混合色的中间明度;

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a、混合之色应是细点或细线,同时要求密集状,点与线愈密,混合的效果愈明显。色点的大小,

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一般为1000倍以外,否则很难达到混合效果。

空间混合有三大特点: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视觉距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效果;

(2)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适于表现光感,印象派画家贯用这种手法;

(3)如果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电子分色印刷就是利用这种原理。

第四章 色彩构图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

构图的一般法则分析如下:

1.色彩的均衡

参见此表

深底色 浅底色 冷底色 灰底色 大片占有 静色底

重 亮色 深色 暖色 艳色 大片重叠 动物

轻 深色 亮色 冷色 灰色 小片空白 静物

构图规则之一

"虚可走马,密不透风"

2.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

色彩的呼应方法有以下两种:

(1)局部呼应

(2)全面呼应

3.色彩的主从

各色配合应根据图案内容分出宾主。主色与宾色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

4.色彩层次

5.点缀色

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在色彩构图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的规律是:

(1)纯度高;

(2)色相对比强;

(3)明度对比强,或暗中透亮,或灰中见鲜;

(4)面积大小适宜;

(5)位置恰当。

6.色彩的衬托

衬托有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的主要形式有:

(1)明暗衬托:大面积的亮色衬托小面积的暗色,大面积的暗色衬托小面积的亮色,使暗中透亮;

(2)冷暖衬托:大面积冷色衬托小面积暖色或大面积暖色衬托小面积冷色;

(3)灰艳衬托:大面积灰色衬托小面积艳色;

(4)繁简对比:满地碎花杂色衬托大块整体色块,或满地整块简单的色彩衬托一簇碎小花朵。

第五章 色彩感觉

(一) 色彩视觉生理与心理的和谐

(二) 色彩的构思和启发

1.来自自然色彩的启示 赤、橙、黄、绿、青、蓝、紫。

2.来自传统艺术的色彩启示

3.来自音乐、文学等姊妹艺术的启示 音乐与色彩是相通的。

(三) 色彩象征

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 热情、活泼、热闹、革*、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 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具有口感的特性发挥出来。

黄色 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黄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告危险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

绿色 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规划即标示医疗用品。

蓝色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等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紫色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

白色 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灰色 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才不会过於 素,沉闷,而有呆板,僵硬的感觉。

黑色 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在商业设计中,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许多科技产品的用色,如电视,跑车,摄影机,音响,仪器的色彩,大多采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严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场合的空间设计,生活用品和服饰设计大多利用黑色来塑造高贵的形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

褐色 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软木等,或用来传达某些引品原料的色泽即味感,如咖啡,茶,麦类等,或强调格调古典优雅的企业或商品形象。

光泽色 除了金、银等贵金属色以外,所有色彩带上光泽后,都有其华美的特色。金色 富丽堂皇,象征荣华富贵,名誉忠诚;银色雅致高贵、象征纯洁、信仰,比金色温和。它们与其他色彩都能配合。几乎达到“万能”的程度。小面积点缀,具有醒目、提神作用,大面积使用则会产生过于眩目 负面影响,显得浮华而失去稳重感。如若巧妙使用、装饰得当、不但能起到画龙点晴作用,还可产生强烈的高科技现代美感。

立体构成——纸地造型(纸雕塑)

课题纸的立体造型—纸雕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纸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与构成立体的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具有三度空间的纸雕塑作品。 2、能力目标:关注现代生活中的设计,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象的艺术概况力,锻炼立体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与制作纸雕塑作品,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体会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纸立体的多种构成方法。组合法、折叠法等。 教学难点:纸雕塑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纸的立体造型》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做的课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是比较结合实际生活的课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地观察城市中的现代雕塑,都可以找到现代雕塑与纸立体造型的切入点,使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发挥,同时结合校园的环境自行设计校园环境雕塑。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自己要学会做纸雕塑,做出的纸雕塑最好能与学生最熟悉的现代雕塑相吻合,可结合环境雕塑,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欣赏书上的示范作品与学生作业,了解纸构成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看看这些雕塑作品可放在什么环境下更有意境。 1.导入课题: 可参照纸浮雕的导入法,出示城市现代雕塑与纸雕塑图片,进行对比讲解现代雕塑的形式美感,对比纸雕塑体会用构成的方法设计制作纸雕塑的情趣。

2.技法讲解:(1)组合法: 教师演示—学生认真观察。(采用多媒体)教师演示了折、弯曲、切、挖、剪,等手法。

教师演示组合的顺序。 教师总结:造型特点:造型富有扩张力。点线面的组合相得益彰。整体效果强烈,比较适合作为环境雕塑。 (2)折叠法: 教师演示——鹰的制作(用课件),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设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学生答:采用了切、挖、卷曲、折叠法。 教师总结 造型特点:用简练的手法表现了鹰的气势。运用了折纸的方法,造型在具象的表现中体现出抽象的意味。 技法的运用:用一张开数纸对折,按图纸剪折。按此方法还可以创造很多动物造型。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037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试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没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只见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扶优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它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性观念,训练学生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我本身也是做这个的找到点小常识来分享下(专利完全不属于本人) ---------------------------------------------------------------------------------------------------------------------------------------- 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虽然很多人认为可能,多看多做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认为学习平面设计,在学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是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怠慢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就如同小学,中学是大学的基础,要跑步一定要先会走,虽然说法是土了一点,但是多看多做是累积经验的一种方法,经验是从其他万家的作品于一身的一个总结,如此一来自己所做的作品就会,多多少少受其他风格影响. 其实所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语言.其中含义就是将点线面色等各种单元组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厚度造型,平面构成是以轮廓造型,是将 不同的基本形态按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造型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骼以及空间空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骼,是可 见的,其他如空间,则是以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态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骼可以分为: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骼,以及有规律性骨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密集对比等骨骼)。基本形与骨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互相 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 上面是平面构成的简单概念和介绍但是平面设计中除了平面构成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就是色彩构成,色彩构成也是平面设计的必须基本知识之一,其实配色方面也是很多人的问题,有人会认为色彩的话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了,我个人觉得舒服其实只是感觉中的一种,而色彩可以传达的不单单是让人舒服而已,简单来说色彩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信息是一种可以通过眼睛传达到人脑中直接刺激人的 大脑而对作品产生的一种对作品的共鸣。 色彩有冷暖有远近有大小甚至是可以直接传达信号给观看者。 就象是埃及的图腾中红色就是太阳,生活中紫色的花朵看了就有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土黄色一看就很古 典等等等~~ 但同时在色彩构成中不同的行业对色彩运用也有不同的感受,还有就是不同的行业对色彩使用的要求也有不同想网页设计和书报设计是不同的,网页设计在网页上的色彩除了符合自己风格以外还有就是不用考虑印刷方面的问题。因为在书报设计中要考虑印刷方法,和印刷出来的效果。 色彩是很微妙的东西,它们本身的独特表现力可以用来产生出一种刺激人们大脑中对某种形式存在的物体

立体构成教案 详案

《立体构成》教案(2017年-2018年第一学年度)系部:应用技术系 编制人:姜静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与视频赏析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3.了解构成的含义 4.熟悉构成的源流 5.形态构成的基础 6.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 纲要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1)从时代发展分析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 2) 3)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行业——现代设计行业 4) 5)构成教育所需的科学领域 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形态与形式的不同 问: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形态和形状是否都具有立体感? 答:形状是平面的,形态是立体的。 它们都具有立体感,形状的立体感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矛盾空间。形态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或观者的位置变化所形成的空间体验。

了解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只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熟悉构成的源流 1)20世纪初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3)包豪斯的创造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艺术与技术结合 (2)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3)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开始双轨制教学模式(形象大师、作坊大师)(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校到德绍) (4)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5)创造基础构成教学模式(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最大的贡献之一) 形态构成的基础 1)首先是分解的过程,即将复杂的视觉表象彻底分解还原成为单纯的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空间等造型元素) 2)整合的过程(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将造型元素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 目的的形态。) 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1)拓展思维空间,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三维空间的造型能力 3)提高构思创意能力 4)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和思考 5)增强造型审美形式的感受能力 欣赏:《工业设计》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形态与形式的区别;难点:形态构成的基础。

色彩与平面构成

一:直线和曲线的分类和由哪些情感来表现? 由于线的形状不同,所以线的性格、表情也不同。不同的线会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直线具有简朴、平静、力量感,有男性美的特征。其中,水平线具有开阔、延伸、平和、安定、寂静的感觉;垂直线具有上升、稳定、挺拔、崇高的感觉;斜线具有方向、运动、速度、不安的感觉;曲线具有动感、弹力、柔和感、有女性美的特征;几何曲线较规范,显得典雅、柔美、节律、有秩序感;而自由曲线则显得自由流畅、轻快随意、富有表现力。 二、明度对比 色彩自身混入黑,白后所产生的明暗关系;色相之间的明暗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和三个对比 三个层次:低明度色调——低调;中明度色调——中调;高明度色调——高调。 三个对比:明度弱对比——短调对比;中调对比;长调对比。 组合: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 纯度对比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能够产生色彩的鲜艳或浑浊的对比感受。同样有三个层次和三个对比。 三个层次:浊调;中调;鲜调。 三个对比:纯度弱对比;纯度中对比;纯度强对比。即高,中,低纯度。 冷暖对比 橙色是最暖色,红,黄是较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暖色。 蓝色是最冷色,蓝紫,蓝绿是冷色,紫,绿是中性微冷色。 灰色是中性色。 补色对比

在伊顿色相环上两色相之间的距离角度为180度左右的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一对补色并置在一起,可以是对方的色彩更加鲜明。 最典型的补色对是:黄和蓝紫,蓝与橙,红和绿。前者由于明度对比强烈,色相个性悬殊,是补色中最冲突的一对。中者的明度对比居中,冷暖对比最强,是最活跃生动的色彩对比,后者明度对比近似,冷暖对比居中,在三队补色中显得十分优美。在互补色对比中,两种补色并置在一块,为了突出对比效果,往往要把其中一方强调出来起支配作用,而另一方则使其弱化出于从属地位。 面积对比 当面积大小不同的颜色排列在一起时,大面积的颜色易形成调子,小面积的颜色以突出,形成点缀。 三、问:某个色光投射到不同材料上为什么表现不同? 答:这是有色光和材料本身质地决定的。材料表本身表面的光滑度不同会造成反射光的强弱明暗的不同。色光本身也有他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 问:某一种色光投射到??上会透成??样? 答:1在红色光的照射下,一个黄色物体显现什么颜色? 黑色,应为黄色物体之反射黄光,红光会被吸收。 2某一种颜色的玻璃只能透射这种颜色的色光,例如透过蓝的玻璃看红色光只能看到黑色。 3有色玻璃反射玻璃本身颜色的光,吸收其他所有色光,无色玻璃吸收所以光,不反射光 4色光照射到其互补光时候,就变成了白色光。 四、牛顿光谱中就有红,橙,黄,绿,青,蓝,七个基本色相,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属于色相差别。

三大构成____教案

三大构成教案 第一章三大构成应用概述 课程概述 三大构成包括平面、色彩及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立体构成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认识与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形式法则。 2.掌握平面构成的主要构成形及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对孟塞尔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懂得色彩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 4.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5.通过学习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6.能理解与把握对色彩的对比构成、色彩的调和构成、色彩的调性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的每一种构成理论特点,以及在实际的设计中的运用。 7.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懂得立体构成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及不同材质的使用。 【教学难点】 课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能用视觉艺术的专业眼光去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 难点在于学生摆脱常规的视觉束缚,培养学生有构成的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 【主要内容】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第三节形式美的法则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第一节重复构成 第二节近似构成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一、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以“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使原有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同时也增强了形体对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对比是形式美感重要的生动语言,它可改变形怂的呆板,造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在对比中原有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要素间的差异性。可以说,形态构成缺乏对比就没有活力,失去运动感。对比在立体构成中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求获得统一。形态构成一味强调对比,势必走向认识上的绝对化,不可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现,构成的作品从整体上看是杂乱无章、矛盾重重、支离破碎、毫无整体性的,不可能把人的视觉和触觉带到引人入胜的境地。这就是说,艺术作品的表现不仅需要量,也需要质才能实现形态构成的价值,需要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 事实上,方体形态的构成往往包含着不同的要素。根据一个立体形态的实际有目的性地去创造,其多元化的要素必须体现形式上的统一,既要设计新颖的外观,又要将形态的外观与内部结构、空间、形状、体积统一。如同建筑一样,要体现平面与立面的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

立体构成从许多方面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无不折射出这种最主要和简单的对比与调和。设计师的成功就在于巧妙地将各种形状从属于基本形,使基本形这一特征得到强调。 万神庙(罗马) 大角斗场(罗马)形体的对比与调和要突出主体,强调其他部位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同时通过控制主从关系,尽量用形体中细部的形状来取得对比与调和的效果(如古罗马大角斗场每一个细小的形体都从属于椭圆形状)。强调高度,加强高低对比是突出主体的一种方法,因为当形体高低反差大,且有―定的体量结合时,就会产生力量感。另一种突出主体的方法是次要部位的形状与主体相同而体量较小,尺寸也较小。如同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中央门道的尺寸明显大于两边步行门道的尺寸。一方面,在视觉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重点难点 自考题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重点难点自考题色彩构成 名词解释: 1、色调:是指整体色彩外观的重要特征与基本倾向。色调是通过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间的变化关系 形成的,其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称为某种色调 2、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等。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则越弱 3、全色光:在物理学中,含红、橙、黄、绿、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光 4、无彩色系:无彩色系包括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5、错觉性:是指有生理、心理因素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即非正确的感知,错觉性是一种视 觉现象,并非客观存在,它是因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发生困难而形成的 6、视界:人眼睛在固定条件下能够观察到的视野角度的范围,称为视界 7、日本色立体:日本色彩研究所于1951年研制了标准色彩体系。它以红、橙、黄、绿、蓝、紫6个色相 为基础色,并制作了24色的色相环 8、视觉整体性:是指在视知觉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映像的各个部分,而是反映其整体的全部 9、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相.通过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化,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 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 10、色相对比: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色相差别,构成了以色相为主的对比 11、纯度对比:指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纯度差别,构成了以纯度为主的对比

12、明度对比:指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明度差别,构成了以明度为主的对比 13、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特 14、视域中心:以视觉为中心,在有效的范围内中心点偏上一些,是视觉的中心 15、色彩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满足人们对色彩审美要求的色彩搭 配 16、同一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间差异,造成不调和的刺激感时,增加色彩的同一因素,缓和各 色间的刺激因素的方法 17、秩序调和:指色彩按一定秩序等差排列,通过渐变构成的具有节奏、韵律感的调和关系 18、对比调和:指建立在色彩变化基础上的一种调和,其色彩效果强烈\活泼、生动富于变化 19、统色传: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都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色彩 20、民间色彩:指民间艺术作品上呈现出的色彩和色彩感觉 21、水墨画:是以无彩色的黑、白、灰为基色,加上适量彩色的绘画 22、自然色彩: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事物所具有的色彩 23、关联:是指色彩间相互搭配的呼应关系 24、间隔:色彩中的间隔是形成色彩变化的主要手段 25、强调:是为了弥补配色中的贫乏与单调,用某种方法刺激视觉,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26、色光的表现:光在传播中有着极强的特点,以直线性和无形性表现得最显著,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

构成平面色彩立体自学考试大纲

基础构成自学考试大纲 (01594) 自学用书:《平面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汪芳著 《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主编:李莉婷 《立体构成》安徽美术出版社,主编:刘明来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构成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以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为主要的“设计基础”准则。将三大构成灵活适用、穿插,最终将造型规律和手法切实地在将来的设计中灵活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自由表现的目的为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考核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通过实践检查学生对构成的基础这门动手能力课程的规范和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用构成的形式这样运用到专业设计的构思里所起到的作用。第一章、关于构成基础的概念 1、掌握构成的意义以及分类 2、掌握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构成基础 3、理解构成中的核心要求 第二章、平面构成 1、平面构成的概念 2、平面构成的点线面的关系 3、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4、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5、综合构成 第三章、色彩构成 1、色彩与色彩构成 2、色彩的本质与色的属性 3、色彩混合与色彩对比 4、色彩对比与面积形态、位置、肌理与色彩心理 第四章、立体构成 1、立体构成的基本理论 2、立体形态设计的创造性生成 3、线材、面材、块材的构成 4、材料与加工工艺 5、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 三、题型举例 完成一组用点、线、面、块通过色彩表达设计创意,组合一组构成形式的作品。 要求:用不同的材料来组合,整体大约在30cm×30cm之间的方体内来完成。时间三小时。 色彩明快20分 整体创意40分 点线面块的运用20分 制作精细20分 注:全部材料自己负责。

纸立体构成

纸立体构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构成,了解立体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折叠、弯曲、切割等方法制作纸立体构成作品。 2、欣赏立体构成作品,通过讲解、演示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纸立体构成作品。 3、在再用纸进行立体构成的过程中感受立体构成的艺术美,体验动手创造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纸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 2、难点:在纸立体构成实践中体现创新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1)多媒体;(2)纸立体造型 2、学具准备:剪刀、单面刀片、直尺、圆规、铅笔、彩纸、双面胶。 四、教学步骤: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能否将一平面纸如何变成立体状?(请同学上来演示) 归纳:卷曲、折叠、切刻 师:这个制作演示的过程叫构成(在黑板上的中上部板书“构成”二字。) 构成-------是一种造型或造物的活动和形式。 2、揭示课题: 师:构成是三项构成的总称,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即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容。(在黑板上部“构成”两字前加“立体”二字。) 二、欣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物理书籍封面”——平面构成 各种纸立体构成作品(实物)——立体构成 设问: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有什么区别? 归纳: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里进行的造型活动,它所产生的效果只是平面的图案。

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平面构成经过深度的延伸成为立体构成。 2、师:生活中立体构成应用在哪些方面?(看投影) 归纳: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等(欣赏立体构成的图片)。 3、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和混合构成(学生欣赏投影出示图片) 四、讲解立体的构成方法: 1、平面感的面材(如纸)转变为具有立体感,是源自深度空间的增加。而折叠、弯曲及切割拉引都可以使深度空间增加,所以,立体的主要构成方法是折叠(直线折叠、曲线折叠)、弯曲(扭曲、卷曲、螺旋曲)、切割(挖切、直线切割、曲线切割)。 2分别出示折叠、弯曲、切割的方法的纸立体构成图示(投影)3、学生制作: 作业要求:请你以个人或者伙伴合作的方式为学校或者门头沟新城区设计一件用现代构成方法的雕塑。用折叠、弯曲、切割等方法制作一件纸立体构成体现效果。

三大构成试卷及答案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三大构成》函授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四类。 2、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性。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5、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中心点发射、螺旋式发射和同心式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和肌理。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以及光波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C )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 B、造型美 C、形式美 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D ) A、生动活泼 B、富于变化 C、有动的感觉 D、ABC 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 A )的理念。 A、和平 B、活泼 C、生动 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 B ) A、卢浮宫 B、国立包豪斯学院 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 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 D ) A、积垒构成法 B、线织面构成法 C、框架构成法 D、变形创新构成法

第四讲 形态构成 (2)立体构成

湖 南 城 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学 指 导 书 教学课题 (章节) 第四讲形态构成⑵/形态构成设计课内学时30 课外学时30 课型理论教学(6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⑴《立体构成》卢少夫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⑵《立体构成》余昌冰湖北美术出版社 ⑶《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 ⑷《三维设计基础》王雪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⑸《建筑形态构成基础》朱建民科学出版社 ⑹《形态构成解析》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 ⑴ 训练学生建立空间形态概念,熟知各种形态要素; ⑵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形态要素组织具有形式美感的各种建筑或建筑小品形态; ⑶ 较好的运用各种材料通过模型表达设计意图; ⑷ 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制作建筑形态模型的能力。 知识目标⑴ 了解建筑形态构成设计的各种概念; ⑵ 了解点线面、体块、色彩、空间、肌理等各种构成要素; ⑶ 了解各种形态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 ⑷ 了解四大形式美法则; ⑸ 了解各种形式美感构成方式; ⑹ 掌握制作建筑形态模型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材料的加工方法。 能力目标 ⑴ 举一反三,通过了解形态构成的概念、分析构成建筑的各种要素、分析建筑的各种形式美感、进而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较好的运用形式美法则。 ⑵ 通过实践,对材料性能有较好的认识,可以较好的加工制作建筑形态和建筑模型。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⑴ 建筑形态构成设计的各种概念; ⑵ 建筑形态构成要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⑶ 如何分析建筑构成的形式美感; ⑷ 材料性能与建筑形态模型制作的方式和方法。 难点 ⑴ 新形态如何产生; ⑵ 点线面、体块、色彩、空间、肌理等各种形态要素在建筑中的体现形式; ⑶ 形式美法则在建筑形态构成以及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⑷ 建筑模型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思想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学方法 “ ⑴问题牵引教学法“:对于较难理解的基本概念,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寻找就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 ⑵设计师需求为动力”的教学方法,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自发的探索。 “ ⑶讲、学、练”相结合:对于复杂的细节思考和想象,大量采用演示、讲解加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在连续性的思考和实践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课后作业 布置内容:完成形态构成作业(详见本讲任务书、指导书)要求:个人完成,1份/1人,全体按时上交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挂图教师课件小节及学生 存在的问题 (教师课后 填写)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时间:2020年08月02日编稿:作者四 第一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平面构成设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题实验,培养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制造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来解决其在重复、渐变、近似、与发射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力图能较好的认识图形的规律并树立空间造型观念、理解空间的表现语言。将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进而研究给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2.材料和工具卡纸、小刀、针管笔、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圆规等 3.试验时光和分配 12课时,共有八个不同方面的平面构成,每个约1.5个课时。另外课外的时光。 4.实验步骤 1) 预备材料和工具阶段。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纸、针管笔等工具预备齐全。用小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纸。 2) 开始阶段。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纸里,用铅笔平均分出四个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间隔及与卡纸边沿的距离均为2cm,明确各个方框要做的重复、渐变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构成。 3) 深入阶段。在明确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规等工具举行平均分割(如重复等方面十六等分,)用针管笔绘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

面构成用同样的办法举行。 4) 修整收尾阶段。在已完成的各个方面的平面构成中,对其边沿线和内部图形的完整性举行修整,以达到应有的整个平面构成完整性和和谐程度。 5.实验成果 通过24个课时的制作和绘制,最终做出了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照、肌理、特异和密集完整的八个方面的平面构成(如附图),达到平面构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 色彩构成设计5月20日 1.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办法、配色办法和表现办法,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办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制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设计做好预备。 2.材料和工具 水粉颜料、毛笔、勾线笔、卡纸、小刀等 3.试验时光和分配 6课时,共两个色彩构成,每个约3课时 4.实验步骤 1) 预备材料和工具阶段。 5.实验成果 立体构成设计6月20日 1.实验目的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 一、平面构成 (1)什么是平面构成 构成的根本含义是指将多个相同和不同形态的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形态。平面构成则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2)平面构成的内容 平面构成是一种区别于绘画和图案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的图形。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元素形态、行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 ①元素——点 1.什么是点:在自然界中,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在文学作品中,点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在几何学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在设计领域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2.点的表情:点的表情就是人们看到点的形态时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点的状态是各种各样的,它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点的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会越强。相反,相 对面积越大,点的感觉越弱。 ●点的形状:点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的,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 认为它是点。 ●点的数量:不同数量的点,给人形成不同的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的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 1

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的时候。由于张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的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的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的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点的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的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 位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抬升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下的时候,会产生沉着的感觉。当点的位置位于画面四个角落的时候,会产生逃逸的感觉。 ●点的构成 I.将点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由于点和点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就会产生一种线的感觉。 II.把数量众多的点进行密集排列,就会产生面的感觉,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 III.把点按照一定的大小、方向和轨迹进行规律化排列,可以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②元素——线 1.什么是线:线是由一个动点运动时产生的图形,也就是说线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线也是形体的轮廓和面与面的交界。 2.线的表情:线元素在造型中是最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形你。态,人们在看到不同的线的造型时,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感受。从形态角度来分类的话,线主要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型。 ●直线:直线简洁明了,具有一种力量感。直线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I.水平线——具有平静、安详、舒展的感觉。 II.垂直线——具有挺拔、坚强、严肃的感觉。 III.斜线具有向上、跳跃,积极的感觉,有一种动感。 IV.折线——具有波动、迂回的感觉。 2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分析报告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2

平面构成设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题实验,培养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和创造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来解决其在重复、渐变、近似、与发射等不同方面的关系问题,力图能较好的认识图形的规律并树立空间造型观念、理解空间的表现语言。将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进而研究赋予图形以生命与寓意的各种可能性。 2.材料和工具 卡纸、小刀、针管笔、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圆规等 3.试验时间和分配 12课时,共有八个不同方面的平面构成,每个约1.5个课时。另外课外的时间。 4.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和工具阶段。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纸、针管笔等工具准备齐全。用小 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纸。 2)开始阶段。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纸里,用铅笔平均分出四 个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间隔及与卡纸边沿的距离均为2cm,明确各个方框要做的重复、渐变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构成。 3)深入阶段。在明确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规等工具进行平均分割(如重复等方 面十六等分,)用针管笔绘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面构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4)修整收尾阶段。在已完成的各个方面的平面构成中,对其边沿线和内部图形 的完整性进行修整,以达到应有的整个平面构成完整性和和谐程度。 5.实验成果 通过24个课时的制作和绘制,最终做出了重复、渐变、近似、发射、对比、肌理、特异和密集完整的八个方面的平面构成(如附图),达到平面构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

立体构成教案—详案

《立体构成》教案(2017年-2018年第一学年度) 系部:应用技术系 编制人:姜静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与视频赏析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3.了解构成的含义 4.熟悉构成的源流 5.形态构成的基础 6.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 纲要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1)从时代发展分析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行业——现代设计行业

3)构成教育所需的科学领域 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形态与形式的不同 问: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形态和形状是否都具有立体感? 答:形状是平面的,形态是立体的。 它们都具有立体感,形状的立体感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矛盾空间。形态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或观者的位置变化所形成的空间体验。 了解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只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

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熟悉构成的源流 1)20世纪初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3)包豪斯的创造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艺术与技术结合 (2)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3)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开始双轨制教学模式(形象大师、作坊大师)(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校到德绍) (4)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5)创造基础构成教学模式(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最大的贡献之一) 形态构成的基础 1)首先是分解的过程,即将复杂的视觉表象彻底分解还原成为单纯的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空间等造型元素) 2)整合的过程(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将造型元素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三大构成--色彩、平面、立体构成| 第一章 色彩原理 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这七光混合为白光。 光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三光相加=白光 白光为复色光 朱红光+翠绿光=黄光 翠绿光+蓝紫光=蓝光 朱红光+蓝紫光=紫光 三原色:红,黄,蓝。 电脑设计中的常用颜色模式: RGB模式:(加色) 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蓝(RGB)三色按不同的比例和强度来表示。 CMYK模式:(减色) 此模式是以打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光线吸收的特性为基础的。 C 纯青色 M洋红色 Y黄色 K 黑色。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物体色(固有色):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射到人们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环境色:各种物体由于所投射的光源色不同,也因其本身特性不同,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则形成的物体色也各不相同。 1平行反射:又称镜面反射。将投射来的光线原样,规则的平行的反射出去。(静止的水面,油面,平滑的金属面等) 2扩散反射:当投射来的光线被物体部分的选择吸收,并不规则的反射出去,为扩散反射。它所形成的色彩为,不透明色,即物体的表色。半透明色。透明物体的色彩。 3光的干涉:任何物体对于投射的全光色都有充分的选择、吸收、反射的机会,呈现出它们各自的色彩来。(雨后路上的浮油面,肥皂泡,孔雀羽毛,贝类里表层) 绘画的"色彩的透视",即:近暖、远冷,近实、远虚,近纯、远灰。 第二章 色彩三要素 我们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一)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立体构成_试卷D

《立体构成》试卷D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一、判断正误,正确打√,不正确打×。共5题,每题2分,计10分; 1、立体构成是运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2、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树立空间意识,培养造型感觉,启发设计思维,培养对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立体构成是集视觉、触觉、听觉于一体的一门造型艺术。() 4、立体构成形态在光线照射下会产生明暗变化,会产生体量感,对立体形态的造型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5、立体构成形态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平衡,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不是凝固在空中绝对静止的形态。() 二、填空题:共十空,每空2分,计20分; 1、立体构成中,形态是指立体物的,形状是指物体的,也就是说,物体的某种形状只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之中的一个面向之外廓,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2、自然形态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可视或可触摸的物质形态,也就是自然生成的形态。包括形态和形态。 3、抽象形态指用造型要素点、线、面、体、色等经过高度与而形成的非具象立体形态。 4、立体构成中的点,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它相对小而集中,视觉效果活泼多变,主要起到、、的作用,并有较强的视觉导向作用。三、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没小题5分,计20分; 1、立体构成中的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能决定形的(),其不同组合方式,可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A、大小;B方向;C、造型 2、线相对于面和体块更具()与延伸感,更显轻巧。 A、速度;B、轻快感;C、表现力 3、加法指()群化组合构成的加工方法。 A、基本形;B、单体;C、点线面 4、滑节点是三种节点中最不牢固的一种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设置结构(如在接触面刻上小槽、增加凸凹结构)来增大(摩擦力),以增加造型稳定。 A、接触面积;B、摩擦力;C、连接强度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计30分; 1、简要回答立体构成的范围?

色彩构成设计欣赏,29张

色彩构成设计欣赏,29张 篇一: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一、关于色彩 视觉艺术语言的元素包括造型要素、色彩要素、肌理要素三个方面: 平面——二维:点、线、面 造型要素实空间:点、线、面色彩要素明度纯度 肌理要素———视觉产生的触觉、幻觉 视觉艺术的三大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色彩是视觉 艺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色彩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但色 彩又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单独存在,所以研 究色彩问题必然牵扯以上诸方面的关系。 1、色彩构成 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 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 2、绘画色彩与 设计 色彩

绘画色彩、设计色彩其原理是一致的。绘画色彩包含着写实色彩和 装饰色彩,设计色彩同样也包括装饰色彩和写实色彩,只是各自的 侧重不同而已。现代绘画中,装饰的配色方法被广泛的使用,使绘 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然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存 在着区别,如写实绘画的色彩侧重于科学再现,设计性的色彩侧重 于抽象的装饰但它们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色发生变化。 1 篇二: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 平面构成 1.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 2. 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 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 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 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 3. 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 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 到你正在读的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