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观察中的发现

三年级观察中的发现

三年级观察中的发现
三年级观察中的发现

《观察中的发现》教学设计

菱角示范小学保金波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叙述清楚,能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游戏说话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我们来做两个观察游戏,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所写的字和我们现在所学的字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古人把自然界、动植物、人自身的形象画出来,刻在龟甲兽骨上,铸在金属器物上,这些字的形状和事物本身的形状很相似——这就是象形文字。接下来,就请大家观察一些象形文字,猜一猜它们究竟表示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

1.大屏幕出示(水)是什么字?请说出你的理由。(指2至3名学生回答。)

2.接着观察(燕)指名说说这是什么字?理由是什么?

当学生猜字没有成功时,老师提醒:用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什么?

(二)咱班小朋友的观察力挺强的,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游戏,隐藏的画。

1.(课件展示一幅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着梳子、哑铃还有一支毛笔。

2.老师指出隐藏的梳子的位置。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哑铃和毛笔吗?请开始。

3.找到哑铃的孩子请把手举高。(指名说出哑铃在哪儿。)要求:只能用嘴描述,绝对不能用手指。同学们可以补充。

学生找到后(课件显示哑铃的位置),老师继续引导。

4.有谁找到了毛笔在哪儿?(指多名学生说。)

5.实在找不到毛笔的位置,就请男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看大屏幕上的提示,看清楚它的位置,以及它由什么组成的。

6.(男生睁开眼)请男同学根据女同学的叙述,找出毛笔。

教师归纳: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隐藏在画里面的东西,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听,有三个小孩正在说他们的观察发现。

二、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泡泡”(三个孩子的说话)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有这么多小朋友都想说自己的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小朋友记得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他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说一说。(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三、现场观察说话

以上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那么,现在我要请同学们作一个现场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展示四只小猫图。

1.观察四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2.再观察一次,猫的眼睛的哪个部分在变化?

3.和同桌说说,猫的瞳孔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样的?看谁说得最清楚。

4.全班交流,学生自评。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2015年12月7日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强化练习题-第一单元

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乘法 【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解析: 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哦, 只要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12的两个数,然后 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 12的口诀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加上0, 每句口诀都有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 解答: 20×6=120 60×2=120 30×4=120 40×3=120 【例2】竖式计算。 47×2= 503×3= 340×5= 解析: 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要 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 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一可以按照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方法二一位数和多位数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解答: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3+604+605+606+607=605×□ 解析: 607减去2加到603上,凑成两个605;606减去 1加到604上,凑成两个605;再加上中间的那个 605,总共5个605,列式为605×5,结果是3025解答: 5 3025 【例4】开心玩具店新进了一批玩具,其中玩具机器人有17个,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及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练习 一、看一看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 )个面。 2 从( 。 3、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 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看到的图形 是 。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5、 二、看到了什么?请连线。 ( ) ( ) ( ) ( ) ⑴ ⑵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小华小杰小亮小明 两步计算应用题专练 知识点: 1、除法的应用 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要找准中间量,如果所求的问题是总数,就用乘法计算;如果所求的问题是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就用除法计算。 3、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一、口算。 ()÷3=220÷()=4 12÷6=() ()÷4=112÷()=4 ()÷5=5 16÷()=4 24÷()=6 ()÷1=7 15÷()=5 二、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6? 2、3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三、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8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45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多少人?如果一共有24个小朋友,还有几人没分到巧克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精品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物体 教具准备:照相机;正方形、长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在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哪位同学愿意作一下自我介绍? 面对大家,落落大方,真不错!我们跟人打招呼就应这样正面对着大家。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讲台等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调查好不好?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教室里的物品,并且说一说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在哪?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问:你是怎样确定的? 指出:讲台这面大家是正面,它的左侧或右侧的面都叫侧面,台顶的一面是上面。 学生互相说一说。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老师请大家准备了,拿出正方体像我这样放好! 请生找出三个面分别在哪?自由发言。 说明:生活中有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已经约定俗成了,但是像正方体模型这样,没有明显的标志,就把正对着大家的一面称为正面。 指名说说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 3、认识洗衣机、电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做87页第一题,指明回答。 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活动中质疑。 谈话:请自己来进行一次观察活动,拿出正方体,先选择一个位置说说看到了哪几个面。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观察物体看一看二说课稿北师大版.doc

《看一看(二)》说课稿 教学内容: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学说一说她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 二、探究新知 情境一,出示情境图。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们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奇思和淘气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两个看到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想象和推理进行判断,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讨论淘气和奇思看到的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先说说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根据情境图,想象笑笑的位置和画面的关系,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 再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小组合作模拟观察。小组合作时说说为什么茶杯会把牙膏盒挡住。 情景二: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幅图? 1.引导学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边? 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幅图是从窗外看到的。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一、动脑思考,填一填。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铅笔长16( ) 旗杆高10( ) 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 ) 一头牛重500 ( ) 跑50米大约用8( ) 数学书本长约2( )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只能填( )。 3. 500厘米=( )米 3千克=( )克 6000千克=( )吨 3分=( )秒 180分=( )小时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5.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 )。 6.在□里填上>、 □ □ 48÷8□54÷9 □ □ □ 150分□3时 1千米□999米 450厘米□45分米 7.张老师上午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走了25分钟,吴老师( : )到校。 8. 1里面有( )个,5个( )是 1。 9.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能够装( )台电扇。 二、认真审题,作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 46÷7=6……5 ( ) 2.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 ) 6.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看一场电影用( )。 A、20分钟 B、200秒 C、2小时

2.在□÷8=9……□中,余数是( )。 A、>8 B、 3.量一个人的体重,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吨 B、千克 C、克 4.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 )秒。 A、10秒 B、20秒 C、25秒 5.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3= 500×2= 400×5= 75÷8= 200-178= 210×4= 789×0= 389+470= 302×3= 25×4= 16×2= 27÷9= 65-7= 760+0= 103×5≈ 299×4≈ 6×7+8= 39 +29 = 27 +57 = 1- 23 =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168×4 76÷8 102×9 350×6 645+387 864-328 五、你能画出几种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格边长1厘米) 六、解决问题 1.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头熊的体重是375千克,大象的体重是熊体重的8倍。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 优课教案_0

看一看(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二小节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的想象力,形成初步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组合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教学难点:模拟验证帮助学生理解从某些角度观察物体会发生遮挡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牙膏盒、水杯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导入 1.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早上,冒险小虎队找到4个罪犯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投影出示小药箱)每个人说了一句话: A: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一个红十字。

B:我看到的那一面上写着“小药箱”。 C: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有其他标记。 D:药箱相对的面的颜色是一样的。 他们有一人说了谎,你认为是谁?为什么? 2.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师小结: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3个面,那么观察两个物体。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又是怎么样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一 1.观察说图意 课件出示:这两幅图都是谁看到的? 生:想象,大胆推测,说明理由。 2.师:刚才是大家的想象推测,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和水杯摆好)请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两个物体,把你观察到的形状简单的画一画,并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 3.学生活动开始,师巡视。 4.学生汇报。 5.师: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 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 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 二、教师提出要求 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 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 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 23×3= 2×41= 32×3= 43×2=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 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和厘米 1米=()厘米2米=()厘米(共11道小题)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 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 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 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 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从北京到天津120千米图标 3.推算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1000米字母1KM=1000M 4.学生举例。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从学校出发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1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能够通过对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的观察,正确选择或描绘出相应的视图;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拼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学准备: 1、大正方体若干。 2、多媒体课件,一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会观察由3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的?(正面,侧面,上面) 今天我们这节课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思考1:小明从侧面看到2个物体,看到的都是(),他就说这2个物体的形状肯定一样。 思考2:小红说,如果是不同形状的物体,不管从哪个面看,看到的图形都一定不同。你是怎么想这2个问题的? 二、【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由4个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 1、能够正确辨认和描绘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2、能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培养自己的推理能力。 三、【精讲示例】:

1、例题教学(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三幅图。) 先数一数,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 ⑴、要求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每幅图摆时分开一点) 摆之前,问学生应注意些什么?遵守哪些纪律? 校对:三个学生依次上台用教具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叙述要清楚)⑵、同桌摆好后,出示问题: 提出观察要求:同桌合作观察,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然后把看到的形状画在表格里。(练习纸①) ① 正面 侧面 上面 ②观察思考:,从正面看这三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看呢?再前后四人交流你的发现。 ⑶、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实物投影出示),然后交流发现: 生:从正面看形状相同。 从侧面看,形状也相同。 从上面看,形状不相同。 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的发现。 思考1:小明从侧面看到2个物体,看到的都是(),他就说这2个物体的形状肯定一样,你认为对吗? 应怎样观察呢?(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 思考2:小红说,如果是不同形状的物体,不管从哪个面看,看到的图形都一定不同。学生试着总结发现。 ⑷、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乐乐,乐乐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

趣的新闻。(播放多视角艺术品视频。) 师: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多个角度看这件艺术品,看到的面就不一样。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有趣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球)是这样吗?(兔子抱着蘑菇)到底是什么呢?(储存罐) 师:看来想要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他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板书课题) 二、探讨新知 1、出示长方体教具 (1)观察这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分别是上、下、前、后、左、右。 小组活动:4人为一小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在不移动长方体的情况下,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完成学习卡上第1题。 生1:我看到了长方体1个面,是x号面。 生2:我通过观察,看到了长方体的2个面,分别是x号x号面。 生3:我看到了长方体的3个面,分别是x号x号面。 师:这个小组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看到的面不一样? 教师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就不一样。(板书)技术:随观察随投屏用了手机拍照学生观察到的面的照片投屏。(2)有没有人看到了4个面?5个面?6个面?谁想上来挑战一下,找到一个位置可以看到长方体的4个面。 学生活动,30秒时间上台观察长方体。

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观察物体》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观察物体”时,主要是从简单生活用品(玩具、汽车、茶壶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并选择合适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形状。这部分内容则是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能力目标: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本课难点是: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观察手机不同的面,让学生猜猜物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接着通过观察福娃玩具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图形,通过电脑动态演示物体不同面的组成,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物体的不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第五册教案 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学,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探讨,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从而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学期目标: 全班学生的上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1.5分,达标率100%,优秀率41.67%。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本学期争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达标率保持在100%,优秀率争取达到60%以上。 教学内容: 1、乘法 2、除法 3、吨的认识 4、实际问题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6、空间与图形 7、实践活动(一) 8、24时计时法 9、统计和可能性 10、实践活动(二) 11、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及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练习 一、看一看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 )个面。 2、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 3、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 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看到的图形 是 。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5、 二、看到了什么?请连线。 ( ) ( ) ( ) ( ) ⑴ ⑵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小华小杰小亮小明 两步计算应用题专练 知识点: 1、除法的应用 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要找准中间量,如果所求的问题是总数,就用乘法计算;如果所求的问题是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就用除法计算。 3、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一、口算。 ()÷3=2 20÷()=4 12÷6=() ()÷4=1 12÷()=4 ()÷5=5 16÷()=4 24÷()=6 ()÷1=7 15÷()=5 二、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6? 2、3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三、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8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45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多少人?如果一共有24个小朋友,还有几人没分到巧克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优质课教案_0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主要以“活动教学”的理念编排了这个内容,力求让学生在情景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 学情分析: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小熊玩偶、长方体、助学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doc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H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吋,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牛的空间观念。让学牛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屮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牛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JL有了真止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而。 2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起來做个游戏好吗? 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节奏越来越快。)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看出同学们反应得真快。下面我们再做个小游戏“猜一猜”,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教师先后出示一张大象和学生的背面照,学生情绪高涨,进行判断,教师再出示两幅侧而照,一部分学生已猜岀,此吋教师又岀示两幅正而照,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从后面看不好辨认。 师:是同一个物体,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生: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节奏越来越快.)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看出同学们反应得真快.下面我们再做个小游戏“猜一猜”;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教师先后出示一张大象和学生的背面照;学生情绪高涨;进行判断;教师再出示两幅侧面照;一部分学生已猜出;此时教师又出示两幅正面照;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从后面看不好辨认. 师:是同一个物体;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三年级上册《看一看》教学设计

《看一看》教学设计 新集镇中心小学陈绫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节奏越来越快。)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看出同学们反应得真快。 下面我们看一段动画视频。 师提问:为什么是同一个物体,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生: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得位置不同,看到的每幅图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一)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二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赛课教案_1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准备:长方体纸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节奏越来越快。)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看出同学们反应得真快。下面我们再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课件出示几个动物图片。 师:这些图片美吗?说一说这些图片从哪个位置拍摄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样子,那么其他物体呢?我们这节课也来体验一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乐趣。板书:看一看(一)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学习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出示课本上笑笑,淘气和妙想观察长方体的场景,与此场景相似的,教师展示给同学们一个长方体的百宝箱。 师:谁能说说百宝箱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生:百宝箱是长方体的。请三名学生站在不同位置观察这个百宝箱仔细观察,说说在你的角度观察到的箱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预设生:我观察到的是两个长方形的面,一个面上写着“百”字,另一个面上写着“箱”字。 生2:我观察到的是一个长方形的面,一个面上写着“百”字。 生3:我观察到的是两个长方形的面,一个面上写着“宝”字,另一个面上写着“百”字。 (师转换纸箱角度)现在你看到的和刚刚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为什么同一个箱子,这边的同学和那边的同学见到的形状不同,刚才你见到的和现在见到的形状也不同呢? 生: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1页,共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 第2页,共4页 北京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1.□59÷8,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2.728÷8的商是( )位数,50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6千米-500米=( )千米( )米 90厘米=( )分米 6千米=( )米 5厘米+5毫米=( )毫米 40分米=( )米 4.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00 下午3:00 晚上9:00 ( ) ( ) ( ) 5.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9:00 13:00 20:00 ( ) ( ) ( ) 6.要使243×□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243×□的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7.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8.科技小组15:1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40分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 9.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与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10.在里填上“>”“<”或“=”。 120×2102×2 201×3210×5 302×3453×2 754÷8862÷9 78÷3 84÷3 0÷8 128×0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5分) 1.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2.250+0<250×0 ( ) 3.300毫米比2分米长。 ( ) 4.12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 ) 5.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一定也相等。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绕操场跑一圈是400米,跑2圈后,还差( )米是1千米。 A.200 B.600 C.800 2.红星幼儿园从下午3:30到4:20开展游戏活动,活动时间是( )。 A.50分 B.10分 C.1小时 3.上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学校游泳池的泳道长50( )。 A.千米 B.米 C.分米 5.从早上7:00到晚上10时共经过了( )小时。 A.15 B.14 C.13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200÷7= 30×6= 597×4≈ 400÷8= 200×5= 7200÷8= 123×2= 3000÷5= 98×0= 280÷7 0÷8= 330÷3=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2分) ※525÷5= ※957÷3= 98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