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人群的营养

各类人群的营养

各类人群的营养
各类人群的营养

第四章各类人群的合理膳食

学时分配:6学时

学习重点:

不同生理条件下人群营养需要、母乳喂养的优点、特殊劳动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要。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特殊生活环境、特殊工作环境和特殊职业人群的生理特点,掌握不同人群的膳食要求,了解其膳食安排、饮食禁忌及常见的饮食营养误区,能结合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安排膳食

第一节孕妇营养

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一)代谢改变

孕期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升高,对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

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胃肠胀气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恶心、呕吐,对某些营养素如钙、铁、VB12和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二)肾功能改变

肾脏负担加重。

(三)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红细胞的幅度,使血液相对稀释,可出现生理性贫血。孕早期既有血清总蛋白的降低,孕期除血脂及维生素E以外,几乎血浆中所有营养素均降低,血浆营养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有利于将营养素转运至胎儿有关,其中胎盘起着生化阀而有利于胎儿的作用。

(四)体重增长

健康妇女若不限制饮食,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1~3个月)增重较少,而孕中期(4~6个月)和孕后期(7~9个月)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g。

二、孕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总热能需要量增加。孕期的额外能量需要量包括胎儿体内各区室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的能量需要量,加上母儿增加这些组织需要增加的能量消耗量。我国的RNI为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84MJ。

(二)蛋白质

孕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母体、胎盘和胎儿生长的需要。推荐增加量在第一孕期5g/d,第二孕期15g/d,第三孕期为20g/d。

(三)矿物质

于孕期的生理变化、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孕期膳食中可能缺乏的主要是钙、铁、锌、碘。

1.钙妊娠期间钙的吸收率增加,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求,而不须动员母体的钙。推荐量在第一孕期800mg/d,第二孕期1000mg/d,第三孕期为1200mg/d。

2.铁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5mg/d,第二孕期25mg/d,第三孕期为35mg/d。

3.锌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1.5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6.5mg/d。

4.碘孕妇碘缺乏可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严重智力发育迟缓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症。推荐量整个孕期为200ug/d。

(四)维生素

许多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在孕期是降低的,这与孕期的正常生理调整有关,并不一定反映明显地增加需要量。孕期特别需考虑的维生素为维生素A、D 及B族维生素。

1. 维生素A 摄入足够的V A可维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并可在肝脏中有一定量的贮存。RNI:在第一孕期为800ugRE/d,第二和第三孕期900ugRE/d。

2. 维生素D 孕期缺乏维生素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也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手足搐搦、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母亲骨质软化症。RNI:在第一孕期为5ug/d,第二和第三孕期10ug/d。

3. 维生素B1

由于维生素B1参与体内碳水化物代谢,且不能在体内长期贮存,因此足够的摄入量十分重要。RNI:整个孕期为1.5mg/d。

4. 维生素B2RNI:整个孕期为1.7mg/d。

5. 烟酸RNI:整个孕期为15mg/d。

6. 维生素B6对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RNI:整个孕期为1.9mg/d。

7. 叶酸为满足快速生长胎儿的DNA合成,胎盘、母体组织和红细胞增加等所需的叶酸,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孕早期叶酸缺乏已被证实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原因。孕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盘早剥或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其RNI为:整个孕期600ug/d。

8. 维生素B12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转变成蛋氨酸障碍而在血中蓄积,形成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可致市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而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同时可引起神经损害。其AI为:2.6ug/d。

9. 维生素C 孕期母血维生素C下降50%±,为保证胎儿的需要,会消耗

母体的含量。其RNI为:在第一孕期为100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30mg/d。

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一)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

(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分别指妊娠期小于37周即出生的婴儿和胎儿大小小于妊娠月份即新生儿体重低于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

(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四)脑发育受损

胎儿脑细胞数的快速增殖期是从孕30周至出生后1年,随后脑细胞数量不再增加而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至2岁±。因此,妊娠期间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孕后期母亲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充足,关系到胎儿脑细胞的增殖数量和大脑发育,并影响到以后的智力发育。

(五)先天畸形

第二节乳母喂养

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因素

(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

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正常情况下,产后3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750~850ml。营养较差的乳母产后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700ml,后6个月每日月400~600ml。通常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较好指标。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需要量增加。每天需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2.09MG。

(二)蛋白质

为保证母体的需要及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每日须额外增加蛋白质20g。

(三)脂肪

脂肪占总热能的20~30%,不额外增加。

(四)钙

人乳中钙含量稳定,一般为34mg/100ml。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及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可消耗母体的钙贮存,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其AI为:1200mg/d。

(五)铁

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人乳中铁含量极少。其AI为:25mg/d。

(六)维生素

1.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A推荐的RNI 为1200ugRE/d;维生素D的RNI为10ug/d。

2.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硫胺素、叶酸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其RNI分别为:130mg/d、1.8mg/d和500ug/d。

第三节婴幼儿营养

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12月龄时婴儿体重将增加至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加至出生时的1.5倍。婴儿期的头6个月,脑细胞数目持续增加,至6个月龄时脑重增加至出生的2倍(600~700g),后6个月脑部发育以细胞体积增大及树突增多和延长为主,神经髓鞘形成并进一步发育,至1岁时,脑重达900~1000g,接近成人脑重的2/3。婴儿消化器官幼稚,功能亦不完善,不恰当的喂养易致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

二、母乳喂养

对人类而言,母乳是世界上惟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 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充足的母乳喂养所提供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比例优于任何代乳品,并能满足4~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乳中的营养素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肾脏负担,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1)含优质蛋白质虽蛋白质总量低于牛乳,但其中的白蛋白比例高,酪蛋白比例低,在胃内形成较稀软之凝乳,易于消化吸收。另外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利于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2)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母乳中所含脂肪高于牛乳,且含有脂酶而易于婴儿消化吸收。母乳含有大量的亚油酸(LA)及α-亚麻酸(ALA),可防止婴儿湿疹的发生。母乳中还含有花生四烯酸(AA)和DHA,可满足婴儿脑部及视网膜发育的需要。

(3)含丰富的乳糖乳糖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4)无机盐母乳中钙含量低于牛乳,但利于婴儿吸收并能满足其需要。母乳及牛乳铁均较低,但母乳中铁可有75%的吸收。母乳中钠、钾、磷、氯均低于牛乳,但足够婴儿的需要。

(5)维生素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头6个月内所需的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等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VD在母乳中含量较少,但若能经常

晒太阳亦很少发生佝偻病。每100ml母乳中含VC4mg,可满足婴儿的需要,而牛乳中的VC因加热常被破坏。

2. 母乳中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母乳喂养儿的抗感染能力

(1)母乳中特异性免疫物质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多种免疫物质其中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细胞与抗体。

(2)母乳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吞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补体因子C3及双歧杆菌因子等。

3. 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哺乳是一个有益于母子双方身心健康的活动。哺乳有利于婴儿智力及正常情感的发育和形成,同时有利于母亲子宫的收缩和恢复。

(二)有关母乳喂养的几个具体问题

1.早期开奶。

2.按需哺乳。

3.断奶过渡期营养及断奶食物及添加。

三、婴儿配方奶粉

(一)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

婴儿配方奶粉依据母乳的营养素含量及其组成模式进行调整生产。

1. 增加脱盐乳清粉。

2. 添加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增加适量α-亚麻酸。

3. α-乳糖与β-乳糖按4:6比例添加。

4. 脱去牛奶中部分Ca、P、Na盐。

5. 强化VD、A及适量其它维生素。

6. 强化牛磺酸、肉碱、核酸。

7. 对牛乳过敏的婴儿,用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

(二)婴儿配方奶使用

1. 混合喂养对母乳不足者可作为部分替代物每日喂1-2次,最好在每次哺乳后加喂一定量。6月前可选用蛋白质12~18%、6个月后可选用大于18%的配方奶粉。

2. 人工喂养对不能用母乳喂养者可完全用配方奶粉替代。6月前选用蛋白质12~18%、6个月后选用大于18%的配方奶粉。

四、幼儿营养与膳食

(一)幼儿期生长发育与营养需要

1~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生长旺盛。体重每年增加约2kg,身长第二年增长11~13cm,第三年增长8~9cm。蛋白质需要40g/d,能量需要5.02~5.43MJ/d,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且易患缺乏症。

(二)幼儿膳食

幼儿膳食是从婴儿期以乳类为主,过渡到以奶、蛋、鱼、禽、肉及蔬菜、水果为辅的混合膳食,最后为一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其烹调方法应与成人有别,以与幼儿的消化、代谢能力相适应,故幼儿膳食以软饭、碎食为主。根据营养需要,膳食中需要增加富含钙、铁的食物及增加维生素A、D、C等的摄入,必要时补充强化铁食物、水果汁、鱼肝油及维生素片。2岁后,如身体健康且能得到包括蔬菜、水果在内的较好膳食,则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膳食安排可采用三餐两点制。

第四节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

学龄前期为3~6岁,学龄期为7~12岁,青少年期为12~18岁,与成人相比,各期的营养需要有各自的特点,其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

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及营养特点

1. 身高、体重稳步增长,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应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

2. 咀嚼及消化能力有限,注意烹调方法。

3. 尚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注意营养教育。

4. 改期主要的营养问题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锌的缺乏及农村地区的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二)学龄前儿童膳食

注意平衡膳食。每日200~300ml牛奶,一个鸡蛋,100g无骨鱼或禽、或肉及适量豆制品,150g蔬菜和适量水果,谷类主食150~200g。每周进食一次猪肝或猪血,每周进食一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农村地区可每日供给大豆25~50g,膳食可采用三餐两点制。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卫生习惯。

二、学龄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一)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

其营养问题与学龄前相似,但特别注意学生的早餐营养问题。

(二)学龄儿童的膳食

安排好一日三餐,早餐和中餐的营养素供给应占全天的30%与40%。每日供给300ml牛奶,1~2个鸡蛋,及鱼、禽、肉等100~150g,谷类和豆类30~500g。注意饮食习惯培养,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三、青少年营养

该期包括青春发育期和少年期。相当于初中和高中学龄期。

(一)性格及性的发育特点

此期儿童体格发育速度加快,尤其是青春期,身高、体重的突发性增长是其

主要特征。青春发育期被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此期生殖系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充足的营养是生长发育、增强体魄、获得知识的物质基础。当营养不良时可推迟青春期1~2年。

(二)营养需要

1.能量其能量需要与生长速度成正比。推荐的能量供给为:男10.04~13MJ/d,女9.2~10.04MJ/d。

2. 蛋白质此期一般增重30kg,16%为蛋白质。蛋白质功能应占总热能的1 3~15%,每天75~85g。

3. 矿物质及维生素为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钙的AI为:100mg/d,铁的AI为:男20mg/d、女25mg/d,锌的RNI:男19mg/d、女15.5mg/d。

(三)青少年期的食物选择及膳食

1. 谷类是青少年膳食中的主食,每天400~500g。

2.保证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及豆类食物的供给,鱼、禽、肉、蛋每日供给200~250g,奶300ml/d。

3. 保证蔬菜水果的供给,每天蔬菜供给500g,其中绿叶蔬菜不低于300g。

4. 注意平衡膳食。

第五节老年营养

一、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一)代谢功能降低。

(二)体成分改变。

主要表现为:细胞量下降、体水分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三)器官功能改变

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的减少;心脏功能的降低及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膳食营养因素与衰老

有关衰老的研究学说有多种,其中的自由基学说较受重视。学说认为,人体组织的氧化反应可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不稳定,可与体内生物大分子作用,生成过氧化物而对细胞膜产生损害进而影响细胞功能。

自由基损害主要表现为脂质过氧化,人体内正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抗氧化系统,即非酶防御系统如VC、VE等抗氧化营养剂等和酶防御系统如:SOD、GSH-PX 等。

三、老年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由于基础代谢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和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老年人的热能需要量相对减少。60岁以后,应较青年时期减少20%,70岁后减少30%,RNI:

60岁~组轻体力劳动,男7.94MJ/d,女7.53 MJ/d。

(二)蛋白质

老年人由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故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量足质优。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2~14%为宜,RNI:70岁~组,男75g/d,女65g/d。

(三)脂肪

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故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一般脂肪供热占总热能的20%为宜,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四)碳水化物

由于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且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低,易发生血糖升高。因此老年人不宜食用含蔗糖高的食品,以防止血糖升高进而血脂升高。也不宜多食用水果、蜂蜜等含果糖高的食品。应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利于增强肠蠕动,防止便秘。

(五)矿物质

1. 钙钙的充足对老年人十分重要。因为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又降低了骨骼钙的沉积,故老年人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骨质疏松较多见。钙的AI:50岁以上为1000mg/d;

2. 铁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HB含量减少,因此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我国AI;50岁以上组15mg/d。注意选择含血红素铁高的食物。

3. 硒硒为抗氧化剂,老年人应注意膳食补充。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也同样重要。

(六)维生素

为调节体内代谢和增强抗病能力,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都应达到我国的推荐摄入量。

VE为抗氧化的重要维生素,当缺乏VE时,体内细胞可出现一种棕色的色素颗粒,成为褐色素,是细胞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后的沉积物,随着衰老过程在体内堆积,成为老年斑。补充VE可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形成。老年人的AI为14mg/d。

充足的VC可防止老年血管硬化,使胆固醇代谢易于排出体外,增强抵抗力,因此应充分保证供应。老年人每日RNI为100mg。

此外,V A、VB1、VB2等也同样重要。

第六节高温、低温环境人群营养

一、高温环境人群营养

高温环境一般是指32℃以上的工作环境和35℃以上的生活环境而言。在这

种高温条件下,人体的代谢和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于营养也有其特殊要求。

(一)高温环境下机体生理上的适应性改变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和生活时,主要通过出汗和汗液蒸发使散热增加,以调节和维持正常体温。高温下出汗量大,每小时超过 1.5L,最多一天可达10L 以上。

1.水及无机盐的丢失丢失的汗液中99%以上为水分,0.3%为无机盐,而汗中无机盐以钠盐最多,约为无机盐总排出量的54~68%。除钠外,汗中无机盐的损失还包括钾、钙、镁、铁等。

2.水溶性维生素丢失特别是维生素C丢失较多,其次是硫胺素和核黄素,补充这些维生素有利于增强耐热能力和体力。

3.可溶性含氮物丢失汗中含氮量约为20~70mg%,大量出汗时因机体失水和体温升高引起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尿氮排出量增多。

4.消化液分泌减少。

5.能量代谢增加。

(二)高温环境下的营养需要

1.水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以能补偿出汗的失水量、保持体内水的平衡为原则,过多饮水会增加心、肾的负担。补充水分要少量多次,以防影响食欲,并可减少水分蒸发量和排尿量。食盐需适当补充。含盐饮料的氯化钠浓度以0.1%为宜。钾的补充可通过食用富含钾的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注意补充富含钙、铁的食品,补充一种含钠、钾、钙、镁、氯的混合盐片较好。

2.维生素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高,一般认为每日膳食供给量应为150~200mg。硫胺素应为2.5~3mg,核黄素2.5~

3.5mg。

3.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要适量增加,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每日摄入量占总热能的12~15,优质蛋白应占50%。热能供给以推荐量标准为基础,在环境温度30℃时,没增加1℃,应增加膳食热能供给量的0.5%。

(三)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

1.合理搭配、精心烹制谷类、豆类及动物性食物,以扑冲优质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

2.补充含无机盐尤其是钾盐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豆类,其中水果中的有机酸可刺激食欲并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3.以汤作为补充水及无机盐的重要措施。

二、低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

低温环境一般是指气温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此时人体的代谢及对营养的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宏量营养素的需要

低温环境下人体热能消耗量增加,系由于寒冷使基础代谢升高10~15%,且低温下的寒战、笨重防寒服是身体活动受限,使能量消耗增加。此外低温下体内一些酶的活力增高,使集体的氧化产热能力增强。因此,膳食供给应比较常温下增加10~15%,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可适当增加,可占总热能的35~40%,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3~15%,动物蛋白最好在50~65%,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

(二)低温下微量营养素的需要

低温环境下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维生素C,除日常饮食充足外,可每日额外补充70~120mg,以提高耐寒能力。低温下体内氧化产能过程加强,故膳食中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的供给量要充足,维生素A有利于增强机体耐寒能力,每日供给为1000ug视黄醇当量。

寒冷地区易缺乏钙和钠,应注意补充。

第七节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

一、概述

职业接触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有害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或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或干扰、破坏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或损害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危害人体健康。

职业接触涉及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大多数进入机体后在肝脏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其中绝大多数经代谢减毒后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部分有毒物质直接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通过对酶活性的调节增加机体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1.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调节肝脏微粒体酶活性至最佳状态、增强机体解毒能力。

2.维生素C 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作用,被认为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对所有接触的毒物均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3.维生素E及其它抗氧化剂如β-胡萝卜素等,可参与清除自由基的反应,保护细胞膜。

4.脂肪膳食中脂肪高热比>30%时,可使脂溶性毒物在肠道吸收及在体内蓄积增加。但磷脂可加速生物转化和毒物的排出。应注意选择。

二、铅作业人群的营养和膳食

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

(一)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在肠道与铅形成溶解度低的抗坏血酸铅盐,减少在肠道的吸收;由于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铅可促进维生素C氧化,长期接触铅者可引起体内维生素C缺乏。此时不会丛大量维生素C,可延缓或减轻中毒症状,可能是

VC补充了体内的缺乏,同时可直接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每日应供给VC150-100mg。

(二)补充富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不足可降低机体排铅能力,增加铅在体内的贮存和机体铅中毒的敏感性。而充足的蛋白质,特别是富含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对降低体内的铅浓度有利,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14~15%,并需增加优质蛋白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供给。

(三)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

适当补充维生素B1、B6

、B12、叶酸,后两者可可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成,V B1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豆类、谷类、瘦肉;叶酸来源于绿叶蔬菜;V B12的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及发酵食品。

(四)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摄入脂肪的供热比不宜超过25%,以避免高脂肪膳食所导致的铅在小肠吸收的增加。

(五)成酸食品与成碱食品的交替使用

谷类、豆类和含蛋白质较多的成酸性食品的摄入,有利于骨骼内沉积的Pb3(PO4)2在血液中形成可溶性PbHPO4,经尿中排出,常用于慢性铅中毒的排铅治疗。而含钙、镁、钾等较多的蔬菜、水果和奶类等成碱性食物的供给有利于血中PbHPO4在较高浓度时,形成Pb3(PO4)2进入骨骼组织,以暂时缓解铅的急性毒性。

三、苯接触作业人群的营养

苯是一种神经细胞毒,可损害骨髓、破坏造血功能,毒性很大。

(一)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建议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50%。

(二)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供给

脂肪供热比不超过25%,因苯对脂肪亲和力强,高脂膳食可增加苯在体内的蓄积。

(三)补充维生素C

苯作业工人体内VC含量偏低,同时VC提供羟基发挥使苯在体内羟化解毒的重要作用。VC摄入量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日补充VC150mg/d。

(四)补充促进造血的有关营养素

适当补充铁、VB12及叶酸,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成,对苯中毒引起的出血倾向者除补充VC外,也应补充VK。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修订版

营 养 学 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 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 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 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 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 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 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 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RNI 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 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 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DOI:10.13325/https://www.doczj.com/doc/9118674062.html,ki.acta.nutr.sin.2014.04.002

减肥人群的膳食营养

教学课题:第三章减肥人群的营养与运动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不同健身人群的基本膳食营养状况 熟悉增强肌肉力量、增加体重和减少脂肪、以及亚健康人群的物质代谢特 征 掌握增强肌肉力量、增加体重和减少脂肪、以及亚健康人群的膳食营养安 排 教学重点:运动减肥的方法与膳食营养要求 教学难点:减肥的膳食营养要求和误区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讲解、释例 教学课时:2 第9周第9次 课型:讲授 教学过程: 问题: 前言;中国人十大营养问题肥胖问题居于榜首 十大营养问题:肥胖、营养与心脑血管病、营养与糖尿病、营养与高脂血症、热量过剩、缺铁、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缺钙、营养与肿瘤、膳食纤维不 足。 十大营养问题,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是重要原因,而肥胖被则被列在十大营养问题之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在增多,中国人群维生素和矿 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 几个有趣的问题:容易增肥是坏事还是好事? 体重超标是否就是肥胖? 是否运动哪里就减哪里? 少吃脂肪是否就能减肥? 运动量越大、出汗越多是否就减肥效果越好? 西方女性为什么年轻时修长瘦高? 1、肥胖定义: 人体脂肪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过多和过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过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2、肥胖判定方法和标准 2.1 身高体重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2.2体质指数法(BMI): =体重(kg)/身高m2 由于肥胖度、BMI没有考虑肌肉,所以肥胖度、BMI指数超重的人,实际上可能并非肥胖。 正常标准为:18.5-23.9; 24-27.9为轻度肥胖. 2.3腰围(肥胖对健康的影响角度) 男:<100 测量腰带部位 女:<90 测量腰最窄部位 2.4皮褶厚度法: 2.5生物电导法:测定体脂% 3、肥胖类型 3.1按发生原因 1)单纯性肥胖:排除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单纯基因原因或营养过剩所引起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A体质性肥胖:肥胖从婴儿开始并一直持续,属于体质性的,是由于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脂肪细胞增大和数量增加。 ——饮食控制方法减肥难以见效。 B获得性肥胖:在成年后才发生的肥胖。主要是热量摄入过量引起。这种肥胖是由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引起,数量不变。 ——用饮食控制方法减肥较易见效。 2)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指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病变,内分泌微乱或其 它疾病、外伤引起的内分泌障碍而导致的肥胖。 3.2按体型分类 梨形肥胖:脂肪一般堆积在大腿和臀部,多表现于女性。——健康型体 型,且有人类繁衍的意义 苹果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于腹部,不分男女。——不健康体型,有长期 的健康危害。 3.3按增加类型 分细胞数增加型和细胞增大型 4、肥胖的原因 4.1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决定的肥胖症 遗传因素决定的——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

营养素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适宜人群为成人的,其维生素、矿物质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应当符合《维生素、矿物质种类和用量》的规定。如表1. 适宜人群为孕妇、乳母以及18岁以下人群的,其维生素、矿物质每日推荐摄入量应控制在我国该人群该种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或AIs)的1/3~2/3水平。 表1 维生素、矿物质的种类和用量 名称最低量最高量 钙,Ca 250mg/天1000mg/天 镁,Mg 100mg/天300mg/天 钾,K 600mg/天1200mg/天 铁,Fe 5mg/天20mg/天 锌,Zn 5mg/天20mg/天 硒,Se 15μg/天100μg/天 铬,Cr3+15μg/天150μg/天 铜,Cu 0.5mg/天 1.5mg/天 锰,Mn 1.0 mg /天 3.0 mg /天 钼,Mo 20μg/天60μg/天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加b—胡萝卜 素) 250μgRE/天800μgRE/天 b—胡萝卜素 1.5mg/天5.0mg/天(合成)7.5mg/天(天然) 维生素D,VitD 1.5μg/天10μg/天 维生素E,VitE(以α—生育酚当量计) 5mg a—TE/天150mg a—TE/天维生素K,VitK 20μg/天100μg/天 维生素B1,VitB10.5mg/天20mg/天 维生素B2,VitB20.5mg/天20mg/天 维生素PP 烟酸5mg/天15mg/天烟酰胺5mg/天50mg/天 维生素B6,VitB60.5mg/天10mg/天叶酸100μg/天400μg/天维生素B12,VitB121μg/天10μg/天泛酸2mg/天20mg/天胆碱150mg/天1500mg/天生物素10μg/天100μg/天维生素C,VitC 30mg/天500mg/天

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特定人群营养 第一节孕妇营养 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一)代谢改变 孕期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升高,对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二)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胃肠胀气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恶心、呕吐,对某些营养素如钙、铁、VB12和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三)肾功能改变 肾脏负担加重。 (四)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红细胞的幅度,使血液相对稀释,可出现生理性贫血。孕早期既有血清总蛋白的降低,孕期除血脂及维生素E以外,几乎血浆中所有营养素均降低,血浆营养素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营养素在胎盘的转运机制有关。 (五)体重增长 健康妇女若不限制饮食,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1~3个月)增重较少,而孕中期(4~6个月)和孕后期(7~9个月)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g。 二、孕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总热能需要量增加。孕期的额外能量需要量包括胎儿体内各区室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的 能量需要量,加上胎儿增加这些组织需要增加的能量消耗量。 ?我国的RNI为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84MJ。(+200kcal) (二)蛋白质 ?孕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母体、胎盘和胎儿生长的需要。推荐增加量: 第一孕期5g/d, 第二孕期15g/d, 第三孕期20g/d。 (三)矿物质 由于孕期的生理变化、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孕期膳食中可能缺乏的主要是钙、铁、锌、碘。 1 钙: 妊娠贮存增加30g,几乎在孕后3个月积存于胎儿。 胎儿骨骼牙齿的钙化于孕8月后加速--注意钙补充。 胎儿脐带血钙浓度较母体血钙水平高。 不足:母体钙动用—导致母体骨质软化。 钙需要量增加,孕妇从肠道吸收钙能力增加 推荐量:中期 1,000 mg/日 后期 1,200 mg/日 来源:奶制品、海产品、豆类、豆制品、绿叶蔬菜。 2、铁 含量:健康成人 3500mg;妊娠期间增加1000mg。

中国居民膳食(部分)营养摄入量指标

附件2: 中国居民膳食(部分)营养摄入量指标1.部分微量元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

表2.部分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或适宜摄入量(AIs) 注: μgRE表示"微克视黄醇当量",是一种药剂单位。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VA)=3.3IU(国际单位)视黄醇(VA)=6μgβ-胡萝卜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WHO建议维生素A供给量1~15岁时为300~725μg/d,青春期、成人、孕妇750μg/d,乳母1200μg/d; 我国供给量标准与其相近.怀孕动物使用大剂量维生素A,胎儿可发生多种畸形;故临床使用较大剂量维生素A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μgDFE表示“膳食叶酸当量”。由于食物叶酸与合成的叶酸补充剂生物利用程度不同,美国FNB提出叶酸的摄入量应以膳食叶酸当量(DFE)表示。由于食物叶酸的生物利用度仅为50%,而叶酸补充剂与膳食混合时生物利用度为85%,比单纯来源于食物的叶酸利用度1.7倍,因此DFE的计算公式为:DFE(μg)=膳食叶酸μg+(1.7x叶酸补充剂μg) 例如:来源于水果、蔬菜、肉类、豆类及奶制品食物的叶酸共250μg;来源于叶酸补充剂和强化食品的叶酸共200μg,则总叶酸摄入量为250+1.7x200=590μgDFE。 mgNE表示尼克酸(烟酸)当量,烟酸当量(mgNE)=烟酸(mg)+1/60色氨酸(mg)

3.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最高摄入量(ULs) 注:(1)表中空格处表示没有限定值。 (2)由于尚无VB2 毒性的报道,因此现无VB2的UL值,曾有人提出参考最高摄入量为200mg/d。 说明: 为了保持健康及活跃的生活,人类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可能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况而异。成年人需要营养素来维持体重及保障机体功能。儿童青少年除了维持外还需要更多营养素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妊娠和哺乳的妇女需要额外的营养素,以保证胎儿及母体相关组织增长和泌乳的需要。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的安排每日膳食以提供数量及质量适宜的营养素。如果某种营养素长期供给不足或过多就可能产生相应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的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的危害,营养学家根据有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推荐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议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应当及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认识水平和应用需求。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各自的特点和需要使用了一些不同的概念或术语,丰富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什么是DRIs? 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从饮食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的安排每日膳食以提供数量及质量适宜的营养素。如果某种营养素长期供给不足或过多就可能产生相应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的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前言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葛可佑 2001年1月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前言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各类人群的营养

孕期的生理特点 一、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a)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 (b)孕期甲状腺素和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二、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孕期易出现饱胀感、便秘及消化不良,还会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 三、孕期血液容积和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浆容积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 四、孕期肾功能改变: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高,故常有妊娠糖尿 五、孕期体重变化: 孕期营养需要量及参考摄入量 一、能量:孕中期后在非孕基础上增加200Kcal/d。 二、蛋白质:早、中、晚三期蛋白质增加值分别为5d/g、15d/g、20d/g。 三、脂类:孕期需积累3-4kg脂肪,以备产后泌乳所需。建议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0% - 30% 四、微量营养素: (a)钙: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mg/d,孕晚期为1200mg/d,UL值为2000mg /d。

(b)铁:推荐孕妇铁摄入量为25mg/d,UL值为60mg/d ?碘:推荐孕期碘为摄入量200ug/d, UL值为1000ug/d (d)锌:孕中期后为16.5 mg/d, UL值为35mg/d。但建议妊娠者应额外补锌15mg/d,还建议妊娠期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孕妇补充锌15mg/d。 (二)维生素 (a)VA:推荐孕早期维生素A参考摄人量为800ug/d(较非孕期增加100ug),孕中、晚期900ug/d。UL值为2400ug/d。 (b)VD:推荐孕中、晚期VD参考摄入量为10ug/d,UL值为20ug/d。 ?VE: 推荐孕期VE的参考摄人量为14mg/d。 (d)VK:产前补充VK,或新生儿补充VK均可以有效地预防VK缺乏性出血症 (e)VB1:孕期VB1的RNI为1.5mg/d。 (f)VB2 :建议孕期VB2的RNI为1.7mg/d。 (g)VB6:建议孕期VB6的RNI为1.9mg/d 。 (h)叶酸:建议围孕期叶酸RNI为600 ug/d。 孕妇合理膳食基本原则 一、满足胎儿生长发育与母体自身营养需要。 二、减少妊娠反应、妊高征、难产、产伤及感染的发生。 三、为产后泌乳并保证乳汁质量提供物质基础。

5 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

《不同人群食品的生理特点及营养要求》 一、孕妇营养: 妇女从妊娠开始到哺乳终止期间,由于孕育胎儿、分娩及分泌乳汁的需要,母体要经受一系列的生理调整过程,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较正常时增加。孕妇及乳母的营养不仅与本身健康有关,还直接影响到胎儿、婴儿、青少年直至成人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是与整个社会、民族兴衰有着密切关系的重大问题。 1、母体营养的重要性: 1)智力影响:孕妇营养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神经系统首先在胎体内发育,大脑皮层发育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一年。胎龄10-38 周至出生后1 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关键是在妊娠后3 个月至出生后半年,是胎儿、婴儿体格生长迅速、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刻,出生后12-15 个月脑细胞分化增殖基本停止。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时可能影响到神经母细胞的形成,新生儿脑细胞的数目可能降低到正常的80%,这种婴儿到学龄 期有30%出现智力低下如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等。 2)孕妇维生素不足影响胚胎发育:动物实验表明,缺VE、VB1、VPP 能引起鼠先天性异常。缺VD,婴儿患先天性佝偻症及低钙血症,缺VK 会发生新生儿低钙血症。缺VB6新生儿出现缺VB6 性抽搐。 3)孕妇营养不良可引起自身及新生儿贫血:妊娠期中孕妇自身血容量增加,常出现生理性贫血。WHO 认为Hb<10g/100ml 者诊断为贫血(正常成年女>12g%),妊娠贫血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轻者引起自身及婴儿抵抗力下降,严重时则出现早产并使新生儿死亡率增加。根据报道,我国妇女妊娠期贫血者较多。此外,孕期的营养合理才能适应孕妇因妊娠引起的各器官、系统发生的重大生理变化。若此期热能摄入不足,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普遍缺乏,孕妇自身不能适应孕期的重大生理变化,孕妇容易出现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时可引起妊娠毒血症、子癫症等。 2、孕妇的营养需要: 1)妊娠期的营养生理特点: 消化功能的改变:早期常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12 周后逐渐消失。孕期胃酸分泌下降,胃肠蠕动减缓,常有胃肠胀气、便秘。但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加强,后半期对铁、钙、VB12 吸收较孕前增加。 肾脏负担加重:孕妇需排出自身及胎儿的排泄物,使肾脏负担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血容量增加:由于胎儿血液循环的需要,孕妇血容量随妊娠月份增加而逐渐增加,从10 周开始到32-34 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产后4-6 周恢复至孕前状态。 热能代谢改变:此期甲状腺功能旺盛,母体基础代谢率增加,孕妇体重在足月时平均增加约10-12kg,前半期3-4kg,后半期6-8kg。 水贮留增加:正常妊娠母体内逐渐贮留较多钠,除供胎儿需要外,其余分布在母体细胞外液中,随Na+贮留体内水分贮留增加。整个妊娠过程中母体含水量约增加6.5-7kg。 2)孕妇的合理营养:即是适合孕期的平衡膳食,指每餐或每份膳食中,各营养素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既要使摄入的热量适宜,又要使各热源质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当,同时供给富含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物。 热能需要:妊娠4 个月起可增加200kcalQ/d,一般认为体重增加0.3-0.5kg/周为宜。此期膳食中碳水物仍应占55%-60%Q 为宜,膳食中应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以促进排便。不宜过分摄取油腻食品,一般占20%-25%为宜,但要注意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蛋白质是构造、修补机体组织与调节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摄入应占15%±。 蛋白质:足月胎儿体内含蛋白质400-500g,加上胎盘及孕妇其它有关组织增加的需要,共需Pro 约900g,这些Pro 均需孕妇在妊娠期间不断从食物中获得。WHO 建议妊娠后半期每日应摄入优质蛋白质9g(相当于牛奶300ml 或鸡蛋2 个或瘦肉50g)。我国因摄入植物性食品较多,RNI 推荐在中期应每日增加蛋白质15g,相当于干黄豆40g或豆腐200g 或豆干75g,后期以增加20g 为宜。 无机盐:钙,铁,锌,碘。 维生素:V A,VD,VB1、B2、PP,叶酸,Vc,VB6 和VB12。 3、孕妇的合理膳食: 1)早期膳食(1-3 月):此期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平均增加1g/d,孕妇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可与孕前基本相同。宜清淡易消化少吃多餐。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少年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时期,代谢合成大于分解——蛋白质、钙、锌、铁、维生素A、B、C。中青年:压力大,消耗多,往往饮食又没有规律,亚健康症状明显——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均需要。 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骨质疏松居多,衰老迹象明显——蛋白质、维生素B、钙、镁、铁和抗氧化、防衰老的营养素均需要。 不同顾客的营养需求 妇女:因生理特征而容易出现缺钙、缺铁、长斑,情绪不稳定——蛋白质、钙、镁、铁、维生素B、C、E和类胡萝卜素。 孕妇:营养需求量逐步增加——蛋白质、铁、钙镁、叶酸、维生素B、C、E和类胡萝卜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均为所需。哺乳妇:营养需求应多于正常量的20﹪。 营养素分组 第1组—基础组:A组(大补):蛋白质.倍立健。B组(温补):蛋白质.Vb.钙镁。 ◆第2组—抗氧化组:Vc.Ve.类胡萝卜素。◆第3组—血液组:鱼油.茶族.纤维素.铁片。 ◆第4组—功能组:银杏.松果菊.越橘.香蒜片。◆第5组—儿童组:儿童产品系列。 常见病症及营养素 亚健康——第1组,再结合症状加其他产品。 ◆免疫力低下——第1组+Vc,视情加松果菊。◆高血压——第1组+第2组。 ◆高血脂——第1组+第3组,视情况加减。◆肿瘤——第1组+第2组+香蒜片。 ◆肥胖病——第1组+第3组。◆糖尿病——第1组+第2组+纤维素。 ◆骨质疏松症——第1组+Vc 。◆痛风症——第1组+第2组。大量饮水。 常见病症及营养素 ◆消化道疾病——第1组+Va,视情加香蒜片。◆便秘——第1组+纤维素。 ◆呼吸系统疾病——第1组+第2组。◆疼痛酸胀——第1组+Vc、Ve。 ◆手术病人——第1组+Vc、Ve。◆青少年——第1组+银杏。 ◆孕妇——第1组+第2组+铁片+鱼油。◆男性ED——第1组+Vc、Va+银杏+鱼油。 ◆更年期——第1组+第2组+银杏+鱼油。 营养素补充量的相关因素—钙 1、成年人每日需要摄入钙800mg。 2、压力大者和某些特殊人群,每日摄入量应达1000mg~1200mg。 3、中国人日常饮食平均只能摄入约450mg。 4、纽崔莱钙镁片每片提供钙216.7mg,每日食用三片,摄入量为650.1mg。 5、计算:450mg+650mg=1100mg。 6、假设每日补充六片:450mg+1300mg=1750mg 7、钙的可耐受最高量为2000mg,1750mg绝对安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

姥姥姥爷膳食营养指南 一、一般人群:(每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1、水1500~1700ml(包括食物中的水) 2、谷薯类250~400g(其中,杂粮+杂豆50~150g薯类50~100g精米精面100g) 3、蔬菜类300~500g(深色蔬菜占1/2) 4、水果类200~350g 5、奶及奶制品300g 6、畜禽肉40~75g 7、水产品40~75g 8、蛋类40~50g 9、大豆及坚果25~35g(单手一捧) 10、油25~30g 11、盐<6g 12、糖<50g(最好<25g) 13、每天活动6000步 二、老年人(65岁以上):在一般人群基础上做调整。 1、食物细软。(如菜切成小块,肉做成肉丸,坚果做成粉) 2、少量多餐。(对于高龄老人(80岁以上)和身体虚弱以及体重出现明显下降的老人,应特别要注意增加餐次,除三餐外可增加两到三次加餐。) 3、主动饮水,少量多次,首选温开水。 4、延缓肌肉衰减:吃足量的瘦肉、海鱼、蛋、奶、大豆+出门晒太阳散步 5、体重应稳定在正常稳定水平,不应过度苛求减重,体重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健康。 6、老年人的BMI不低于20kg/㎡为好。 7、预防贫血:动物性食品中的铁吸收利用率高。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摄入。 8、预防骨质疏松:奶(酸奶、牛奶)、豆制品(豆腐、豆干)、高钙低草酸蔬菜(芹菜、油菜、紫皮洋葱)、黑木耳、芝麻。+出门晒太阳散步 三、手掌测量食物: 1、主食(谷薯类):做熟后一拳头大小是75~100克,一天共吃3~4个拳头。 2、蔬菜:生的绿叶菜:拇指食指围成圈那么大一把或切碎后双手一捧100g,一天吃3~5捧。(不能只吃绿叶菜,把其中2~3捧替换成别的菜) 3、肉类:50g肉大概没手指头的巴掌大小,每天吃一个巴掌的肉和鱼。 4、水果:一拳头200g,每天吃一拳头或者小粒水果每天单手一手心。

各人群营养配餐

制定一名男性职工中餐食谱 例:某男性为教师,年龄32岁,身高175㎝,体重80kg. 1、判断体型; 标准体重:身高(㎝)-105=175-105=70(kg) BMI: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80÷=26 (kg/m2) 26>24,体型超重。 职业为教师,劳动分级查表得知为轻体力劳动,其标准体重能量供给为30kcal/kg. 2、计算能量: 全日能量供给量=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 70×30=2100(kcal) 3、计算中餐能量需要量 中餐能量需要量=全天能量供给量×40%=2100×40%=840(kcal) 4、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重分别为15%、25%、60%,主食的品种主要根据用餐者的饮食习惯来确定。 主食和菜肴名称原料重量 米饭大米(粳,标一) 卷心菜炒肉 红烧黄花鱼 凉拌黄瓜 4、主食: 中餐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中餐提供能量(kcal)×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比重÷碳水化合物的能量系数(kcal/ɡ)=840×60%÷4=126(ɡ) 所需大米量=126÷%(大米中碳水化合物的百分含量)=164(ɡ) 大米蛋白质含量=164÷%=12(ɡ) 5、计算副食数量和品种 中餐蛋白质供给量=中餐能量×蛋白质占能量比重÷蛋白质的能量系数=840×15%÷4=32(ɡ) 中餐脂肪供给量=中餐能量×脂肪占能量比重÷脂肪能量系数=840×25%÷9=23(ɡ)副食包括瘦肉、鱼(各占50%) 瘦肉量=(32-12)×50%÷%(瘦肉中蛋白质的百分数)=50(ɡ) 黄花鱼量=(32-12)×50%÷%(黄花鱼中蛋白质的百分数)=54(ɡ) 食物名称原料重量(ɡ) 米饭大米(粳,标一)164 卷心菜炒肉瘦猪肉50 红烧黄花鱼黄花鱼54 凉拌黄瓜 6、配备蔬菜平衡食谱 蔬菜配量以营养素供应需要和菜肴配量需要相结合。 食物名称原料重量 米饭大米(粳,标一)164 卷心菜炒肉卷心菜250 瘦猪肉50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资料,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成人为100mg/天。4~岁700 mg/天; 7~岁800 mg/天;11~岁900 mg/天;14岁以上,均为1000 mg/天。这都是每天最低的VC需求量,当然还要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酌情处理,一般成年人,每天至少服果维康这类的VC含片2片,才能满足每天的VC需求,儿童至少1-2片。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推广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数为(本地区不缺的不例): 蛋白质1.2克/体重Kg;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合理比例为: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4%/16%/60%; 一日三餐进食的比例为: 早餐/中餐/晚餐=30%/40%/30%; 维生素A 男性800µg、女性700µg; 维生素B1 男性1.4mg、女性1.3mg; 维生素B2 男性1.4mg、女性1.2mg; 烟酸(B3)男性25-50mg、女性20-25mg; 胆碱(B4)男性、女性最低500mg; 维生素B6 男性2mg、女性2mg; 叶酸(B11)男性、女性400µg; 维生素B12 男性、女性最低2.4µg; 维生素C 男性、女性100mg; 维生素E 男性、女性14mg; 钙800mg-1200mg;

铁男性10mg 女性18mg; 镁300mg-350mg; 锌15mg; 碘100 ug -140ug; 硒50 ug。 "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表说明: ◆表中的"RNI"是新标准"推荐摄入量"的代号,后面的"/(g/d)" 表示每日摄入多少 克。 ◆在"孕妇(mg)"一项里的"第一孕期+5"表示孕妇要根据不同的体力劳动状况将蛋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实用文案 前言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葛可佑 2001年1月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标准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