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A、呼兰河B、香港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A、七月十五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A、男人B、女人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B )为多。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A、字画B、挂钟C、匾

11、(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12、(B)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A、后园B、储藏室C、正房

13、我的祖母有(A)个女儿。A、三B、四C、二

14、我一生下来,(B)给了我无限的爱。A、爸爸B、妈妈C、祖父D、祖母

15、祖母喜欢吃(B)的饺子。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

1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A)。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

17、祖母死了,人们都到(B)去报过庙。A、娘娘庙B、龙王庙

18、下面属于萧红的作品是(A).《呼兰河传》B.《生死场》C.《初吻》D.《小城三月》

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A )。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19、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她是(C)。

A、妈妈B、二姑母C、团圆媳妇

20、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B)。A、木耳B、蘑菇C、青草

21、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A)。

A、炖

B、炒

C、煮

22、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A)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

B、馒头

C、粉条

23、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B)。A、拉磨的B、漏粉的C、养猪的

24、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C)。

A、打着梆子

B、看戏

C、跳大神

25、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B)吃。A、草莓B、天星星C、野果

26、小团圆媳妇是一个(C)的姑娘。A、十八岁B、二十岁C、十二岁

27、西院的(A)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

A、杨老太太

B、周三奶奶

C、大孙子媳妇

28、老胡家又来个(B)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A、跳大神

B、抽帖儿

C、胡仙

29、抽帖儿的是一位(A)。A、道人B、郎中C、和尚

30、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他是(C)。A、冯歪嘴子B、磨坊掌柜C、有二伯

三、判断题。

1、二姑母的儿子小名叫“小兰”。(√)

2、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3、人们都是先到娘娘庙去,打过钟,磕过头,才上老爷庙去。(×)

4、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5、县官下令,初一十五,一律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

6、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7、娘娘庙的门口。卖泥人的特别多。(×)

8、庙会一过,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

9、小团圆媳妇不是萧红小说中的人物。(×)

10、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呼兰河写的。(×)

13、《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

14、在呼兰河这个小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15、“我”家后花园的樱桃树年年结樱桃。(×)

16、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全凭口头传诵。(√)

17、萧红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去世了。(×)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两天。(×)

19、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 岁的姑娘。(√)

20、老胡家又来个跳大神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21、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草莓吃。(×)

22、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蘑菇。(√)

23、抽帖儿的是一位云游真人。(√)

24、有二伯有家眷。(×)

25、养猪的人家喜欢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26、赶车的那户人家跳大神是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27、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赶集”。(×)

28、《呼兰河传》主要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和慈爱的父亲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29、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30、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四、简答题。

1、小团圆媳妇最终因用滚烫的热水洗澡而死,你觉得究竟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 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人们的愚昧、麻木、残忍等)

2 、文中“一切都是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3、童年的“我”有什么特点?“我”为什么对大花园这么喜爱?(童年的“我”顽皮、稚气、好动、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因为大花园各种生物都充满了活力,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正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4、“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拟人意在说明花园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都能与童年的“我”进行情感的交流。)

5、你喜欢文中的祖父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喜欢。他是一位性格和蔼、待人非常亲切,勤劳慈爱的人)。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这

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过马.猪。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的。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

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

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街上

有金银首饰店、等。

二、猜人物。(12分)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

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团圆媳妇)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

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有二伯)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冯歪嘴子)

三、读片段,完成练习。

1、小车子装潢得特别漂亮,车轮子都是银色的。车前边的帘子是半掩半卷的,使人得以看

到里边去。……他头上带着黑帽头,红帽顶,把脸扬着,他蔑视着一切,越看他越不像一个车夫,好像一位新郎。(5分)

(1)、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这段话描写的是新郎的外表。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到这位新郎十分不顾一切,十分瞧不起别人,我从“扬”。“蔑视”中看出来的。

2、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

厉害,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说是手呢!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8分)

(1)、他是谁?女人的第五个孩子他伸手想拿什么?想拿麻花

(2)、他的手为什么黑得厉害?你感受到了什么?

因为她太好玩,不勤洗手,所以手黑的厉害。我感受到他的手实在脏得人都认不出来了,太不讲究卫生了。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啦,一会半

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

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地,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的……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10分)

(1)、在“”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和颜色。

4、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喜欢……(5分)

(1)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狐狸野鬼。

(2)对“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那些以前的人太传统,我觉得这并没什么,或许可以说是野鬼改善了呢!也没什么不好。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课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阅读《呼兰河传,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2、了解作家萧红写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从中感悟 作品的鲜明特点。 3、初步品味感悟文章的情节,学会欣赏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 《呼兰河传》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已经初步读 完,那么对文中的内容能理解吗。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 二、小试身手 1.《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A.冰心B.萧红C.鲁迅D.老舍 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A.黑龙江B.呼兰河 C.西二街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 3.团圆媳妇的惨死的原因是() A.病死B.老弱C.意外死亡D.婆婆折磨而死 4.作者的父祖是一个()的老人。 A.严厉B.和霭可亲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 5.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的。” A.非常热闹的B.异常美丽的 C.很荒凉的D.幽静整洁的

6.七月十五孟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D)。 A、电灯 B、华灯 C、彩灯 D、莲花灯 三、说说体会 你在读《呼兰河传》是是用什么方法读的,小组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 2、大组汇报。 教师小结:阅读要了解作者,要了解书的写作背景。 四、说写作背景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五、总结读书的方法 1、首先,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 2、读课外书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式。默读有三个好处: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二是速度较快,一般默读要比朗读快一倍;三是默读不易疲劳。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随手拿一支笔,把好词句勾划下来,还可以准备一个知识积累本,以便记下有用的段落和妙词佳句。

呼兰河传心得与感悟6篇

呼兰河传心得与感悟1 无聊的假期需要书本的滋润才能充实。这次我看的是《呼兰河传》。 萧红,是与张爱玲并称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呼兰河传》便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讲述萧红儿时回忆的小说,描写了家乡呼兰河的生动画面和风土人情。同时以生动、抒情的文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当地人们平凡、落后的状况以及平庸、愚昧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跳大神、扭秧歌、野戏台子、报庙会、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一件件有趣的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特别是祖父的园子。萧红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祖父,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后院。她到处采黄瓜捉蝴蝶。这是她儿时回忆中最美好的乐章。萧红的童年似灰色,却又似彩色。在充满迷信的灰色封建社会里,萧红用自己的天真描绘出彩色“小时候” 看到祖父的园子,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也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姥姥。我们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那么大,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有那么多水果蔬菜,但它依旧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是一片金黄的麦田,我喜欢趁姥姥忙活时悄悄地躲在麦田中等姥姥找我找得着急时,我会从他身后溜出来吓她一跳。这时候,她总会宠溺地摇了摇头,眼底满是笑意。用不太标准、带着点乡音的普通话嘀咕着:“真淘气!”一到这时候,我便不理她,坐上一旁的藤椅,比上一安静,打起瞌睡。这时姥姥总会拿起蒲扇,在旁边帮我驱赶着蚊虫。就这种事天天都做,我玩不腻,姥姥做不腻。姥姥干活时,我总喜欢跟在她身后看她做,时不时伸手帮一下、摸一下。虽然一直在帮倒忙,但姥姥从来不说,只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应付两句就管自己摘草去了。摘得不耐烦了就在麦田里跑来跑去,嚷嚷着要姥姥来追。一不小心就摔了个狗啃泥。 有一次,烈日当头,大家忙着收割麦子。我忽然大喊一声我们玩捉迷藏吧,姥姥你来抓。说完便躲起来。我悄悄走到一个人身边对他说:“嘿,快躲好,小心被发现啦!”那人只是不耐烦地抖脚叫我走开。我又分别来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身边,却收到一样的回复。我生气不理他们,一个人躲在角落,不发出一点声音。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已经偏西。我暗暗高兴:你们永远找不到我。不知又过了多久,还是没有声音,我一下跑出来,想向大家炫耀,忽然发现天已经黑了。月亮已经和太阳换好班,带着星星们上岗了。地理一个人也没有,只有

2019呼兰河传主要内容语文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相信每个读过它的人都会对其主要内容概要有自己不同的概括,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关于呼兰河传主要内容的粗略见解,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呼兰河传》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天才而短命的女作家萧红。 这部小说描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小说的语言洗炼,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语言、很短的句子,而且还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更是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了小说的境界,而且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开篇这几句“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人的手被冻裂了。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几乎都是口语。再看这一句:“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独特的比喻和意象,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小说的结构是比较松散的,大概是按照作者对呼兰河的各个

层面的描写来结构全文的。但我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大散文标准来衡量,《呼兰河传》也可以称作散文,是一篇标准的大散文。如,作者分别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不同风俗习惯、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了描写和叙述,读完小说,使人对呼兰河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我记忆中的街坊邻居,我成长的经历、当地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等等,仿佛都历历在目。 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粉房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当地人愚昧和迷信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在后花园里拔草等等情节都写得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呼兰河传主要内容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_呼兰河传心得体会5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_呼兰河传心得体会5篇 描绘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和人物,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告诉我们,应该 用一种宽广的胸怀来召唤真情与温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供大 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 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 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 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 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呼兰河畔的生活, 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 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 大好时光吧。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知道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 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知道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 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内容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但是,作品各部分、各章节、各人物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典型的“三无小说”,即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萧红自己也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 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有二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古怪的性格形象,绝不亚于鲁迅笔下的阿Q。 《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形象分析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自然、真挚、朴素的语言中的童真童趣。 2.通过质疑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3.学习作者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旧学导入板书课题 在每个人记忆的小匣子里,定有一处存放了自己金色的童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沈复的《幼时记趣》将自己童年时的物外之趣诉诸笔端。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女作家在30岁时写下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看看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画卷。(板书:呼兰河传萧红)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速读课文,归纳内容:并说一说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彼此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

(板书“我”、祖父、园子。) (许多“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趣事:想溜平却常踢翻下了种的白菜窝;帮祖父铲草却留下满地的狗尾草;和祖父一起浇菜;追蜻蜓、绑蚂蚌;用瓢向天空洒水) 2.自拟文题,加深理解:这五彩斑斓的童年画卷是原小说的节选部分,但亦可独立成篇,遗憾的是编者偷了懒,没给它命名。我们来帮编者给课文加个题目,如何? (“祖父和我”,因为文中主要就是讲述我俩之间的趣事——从人物的角度为文章命名;祖父、园子和我——突出了快乐天地;幼时记趣——记叙的主题) 三、再读课文,感受童年 1.作者笔下的童年是怎样的童年呢?作家迟子建说:“好文章仿佛只有读出声才觉得过瘾。文章被朗读,如同食物被咀嚼,你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请选择你喜欢的片断,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8段——自由——要…就…,愿意…就;——生机——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代表读,男生读,女生读)(第3段——“蜻蜓是金的,蚂蚌是绿的”,这儿写的是昆虫的颜色,却不说蜻蜓是“金色的”,蚂蚌是“绿色的”,语言更口语化,更符合孩子的口吻,更能表现孩子发现这些并讲述这些时的新奇和兴奋。) (第7段——轻松的生活氛围,“我”的调皮、天真。这段开头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最新范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最新范文 《呼兰河传》写出了萧红对家乡的热情,还介绍了家乡的主要地方和风俗,萧红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描绘出了一个平凡、普通的小镇。那么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呼兰河传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范文一 童年,在我们的眼中,它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幸福,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可是,本书的作者萧红的童年,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快乐。 她的童年是寂寞的,年年都要种小黄瓜、大倭瓜,可是,每逢春秋时节,蝴蝶、蚂蚁和蜻蜓都会争先恐后来光顾。她家的后花园堆满了破旧的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又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和朋友。她每天听着老祖父念唐诗,每天緾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邻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她的童年是不幸的,

当时社会重男轻女,而萧红却是女孩子,所以她的爸爸对她十分冷淡,妈妈又经常打骂她,祖母更是对她不好,在她五六岁时,就拿针刺她……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童年,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打电脑,不是吃零食,就是看漫画,我们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爷爷奶奶的宠儿,有一大群好伙伴,比起书中的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得多。可是,我们并不懂得珍惜这一美好的时光,反而动不动就对家人发脾气,甚至对家人动粗,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快乐、幸福的童年和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范文二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爱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星期一早上,当我拿到这本书,我异常兴奋,因为我爱读书,书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也可以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遨游。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四大才女之一,她的命运最为悲惨,但她坚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来抵抗,在香港创作了这本书,但他年仅32岁就去世了。生活的悲惨并没有让她屈服,而是努力奋斗。在萧红的家里,父母都不疼她,因

呼兰河传资料

《呼兰河传》复习资料 一、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二、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年),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中国作家,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1942年因病逝世于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场》、《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马伯乐》、《呼兰河传》。 三、创作背景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四、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

(完整版)呼兰河传导读课详案.docx

《呼兰河传》导读课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自然、真挚、朴素的语言中的童真童趣。 2.初步解读《呼》,引领学生初步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初步领会作者在困苦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营造读书氛围。 一、课文引入,初涉主题 1、还记得课文《祖父的园子》吗?那是一座怎样的园子?我们一起来回 忆一下。 (作者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顽皮天性的体现。总而言之,作者在园中的生活是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 作家用儿童的视角,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让我们 再来读一读那些诗意的、快乐的文字。(出示PPT1、 2) 2、从这些些灵动的文字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小女孩?(天真活泼、顽皮 可爱、喜好模仿)她就是--- 3、老师小结:对了,写下这样热烈抒情、潇洒干净的文字的就是生活在这座小 城里的,后来成为了作家的——萧红。(出示PPT3,简介萧红: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 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寄居香港,在艰苦的生 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1942 年 12 月 20 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颠峰之作。) 4、《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她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5、评作品:那么《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茅盾 大作家的评价: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篇

《呼兰河传》300字读书心得5篇 《呼兰河传》300字读书心得1 我在暑假里看了一本小说,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是明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与其说是一部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她自己生活内容的自传。下面,我慢慢的告诉你们其中的内容。 首先是呼兰河的样子,东二街,西二街,寺庙,十字口,大泥坑。大泥坑比较深,下雨时候,雨水落在大泥坑里,慢慢的水就会溢出来,一直流到墙跟。路人们都是抓着墙走。然后是呼兰河跳大神跳秧歌等。跳秧歌是在丰收前上下。 接着是我和老祖父一起生活的时光。我和祖父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夏天。我跟祖父在后园,祖父种田,我跟着祖父帮忙。冬天,去不了后园,就在家里乱翻东西玩。还有祖父让我天天背古诗。我最喜欢背的古诗是春晓。还有就是小团圆的故事,小团圆是封建社会礼教的受害者,在家里因为不听话,她的婆婆就打她,最后生病了,又用迷信的方法,没有科学治疗,最后她病死了,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这本小说,我看了很久,虽然我有些事情无法理解,但

是作者生活描写了她小时候的快乐生活,让我向往。 《呼兰河传》300字读书心得2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的特别,跟别的小说明显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无知,对生活一点都不积极!我非常的不喜欢他们。 此文围绕着呼兰河边的小村庄来写,开始写了村庄里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里面,可是周围的人们只是在想怎么躲开它,而不是怎么解决它,哎,真是替那时候的人们悲哀啊!思想简直是太落后了,一点都不积极向上,好像天天就是为了活着才活着的! 还有一个跟我一样大的小姑娘,本来是同样的十一二岁,我还在上学,她却早早的给人当了媳妇,而且被她的婆婆又打又骂,还被用热水烫了三次,最后一次被活活的烫死了。好好的童年就这样失去了,我真的开始痛恨那个社会了,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不疯了才怪呢! 糊糊涂涂的年代,简简单单的岁月,一点色彩都没有的日子,让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为我们的现在庆幸、自豪吧,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摆脱那种年代的愚昧,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加油努力!

中考名著阅读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级人物形象分析

《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

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 “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课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阅读《呼兰河传》,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2、了解作家萧红写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从中感悟作品的鲜明特点。 3、初步品味感悟文章的情节,学会欣赏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呼兰河传》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已经初步读完,那么对文中的内容能理解吗。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 二、小试身手 1.《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A.冰心B.萧红C.鲁迅D.老舍 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A.黑龙江B.呼兰河C.西二街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3.团圆媳妇的惨死的原因是() A.病死B.老弱C.意外死亡D.婆婆折磨而死 4.作者的父祖是一个()的老人。 A.严厉B.和霭可亲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 5.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的。”A.非常热闹的B.异常美丽的C.很荒凉的D.幽静整洁的6.七月十五孟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

灯,还有(D)。 A、电灯 B、华灯 C、彩灯 D、莲花灯 三、说说体会 你在读《呼兰河传》是用什么方法读的,小组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 2、大组汇报。 教师小结:阅读要了解作者,要了解书的写作背景。 四、说写作背景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五、总结读书的方法 1、首先,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 2、读课外书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式。默读有三个好处: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二是速度较快,一般默读要比朗读快一倍;三是默读不易疲劳。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随手拿一支笔,把好词句勾划下来,还可以准备一个知识积累本,以便记下有用的段落和妙词佳句。

呼兰河传心得左右5篇

呼兰河传心得300字左右5篇 呼兰河传心得300字左右(1) 在一个周末,我看了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窗外细雨绵绵,我的心情由天气变得很沉重。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那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中! 呼兰河传心得300字左右(2) 在这本书中萧红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将小城

的种种,如涓涓小溪娓娓道来。 初一提笔,萧红就写呼兰河的荒凉。通过对年老的人、赶车的车夫、卖豆腐的,卖馒头的等人物的描写,突出天气的冷。萧红在介绍呼兰河时,先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一点一点地详细介绍。描写,是萧红的强项。 小城里的人们,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当有小石子击破沉寂的水面,都会引起注意。人们为着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兴奋着,不管那些事情是好的,还是坏的。透过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萧红在悲悯,在哭泣,为了那些呼兰河人生存状态的无奈与可悲。一切的残忍,在小城里都被看作最极其平淡的事。 人的人生,就这样被萧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了,生与死的意义,在这里,都没有颜色。人,如同树上的一片叶子,似乎自己的出现,就是为着有一天能无声无息地重归尘土。 呼兰河传心得300字左右(3)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在家里读了《呼兰河传》第四章的第五段。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作者的家,他家里显得很荒凉冷清。每天天还未明的时候,祖父和作者就在家里念诗,念的第一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简介(一)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说。 呼兰河传简介(二)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禽兽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

《呼兰河传》读书推进课

《呼兰河传》读书推进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呼兰河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以及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3.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曹植的《洛神赋》)同学们,都说文字能够传情达意,大家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写的是一位女子)是呀,这的确写的是一位女子,她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知道这个女子是谁吗?告诉大家这段文字出自晋朝著名诗人曹植,这个女子被人们称为“洛神”。一日,曹植回朝拜见天子,路经洛河,见到一女子,清纯得就像是早晨刚初升的朝阳,婀娜得宛如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简直就是一个仙子,于是就做了名篇《洛神赋》。 有这样一位女作家,被鲁迅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洛神。她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萧红,走近她弥留之际的心灵写真——《呼兰河传》。 二、亲近文字 (一)闪亮在《呼兰河传》上的光环 1、萧红的好友,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小组间相互讨论一下。 (2)汇报。 一部叙事诗:记叙的是萧红童年时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文中的语言像诗一样美;没有贯穿全文的情节,作者的文笔自由,像是在作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A、有这样一座灰色的城市——呼兰河城 读文后,说说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是什么样的?学生描述呼兰河城的样子。

出示背景资料:呼兰河县是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小村镇,周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大平原。二十世纪初,这里是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当南方已经掀起了辛亥革命的浪潮,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受到了猛烈震撼的时候,呼兰县的居民们却仍旧是因袭着封建主义的思想与习惯,过着愚昧而麻木的生活。 B、小城盛举 小城人都干些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看火烧云、吃瘟猪肉、救马、逛庙会、当看客) 小结:小城是狭窄的,小城里的生活可也算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是呼兰河这座小城,它虽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 这就是呼兰河卑琐的生活,它虽不热闹,但在愚昧中却蕴含着质朴! 一串凄婉的歌谣 (1)《呼兰河传》如果用音乐来诠释,那音符是凄婉的。知道为什么吗? (2)根据你读文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3)学生谈自己的看法。(麻木的人们、愚昧无知的生活、对待人的冷漠、萧红的寂寞童年等等) 2、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1)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2)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仍然美丽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3)《呼兰河传》语言运用上别具一格。读着它,会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时而溅起几朵机智幽默的浪花,就像作者那聪颖的双眸闪耀的智慧光芒。 (二)掀开《呼兰河传》的面纱 A、人物素描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 篇一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时代,单纯的人们,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 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这里有东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有被当地愚昧和无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团圆媳妇,有胡同里卖麻花、粉房里挂粉条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有洁癖的祖母,更有”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 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童真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不自觉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笔下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在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呼兰河传心得体会篇二 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

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在那个年代里,她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在知识中变得更加的睿智,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 用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在童年里,我们可以自由地玩耍,没有烦恼,没有纷争。春天,我们可以在三月春风的吹拂下去放风筝;夏天,我们可以在游泳池里去享受水的清凉;秋天,丰收的季节来到了,我们可以品尝美味的水果;冬天,我们可以和雪人去亲近,享受那晶莹的世界。相比较,我们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们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呼兰河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以及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3、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曹植的《洛神赋》)同学们,都说文字能够传情达意,大家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写的是一位女子)是呀,这的确写的是一位女子,她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知道这个女子是谁吗?告诉大家这段文字出自晋朝著名诗人曹植,这个女子被人们称为“洛神”。一日,曹植回朝拜见天子,路经洛河,见到一女子,清纯得就像是早晨刚初升的朝阳,婀娜得宛如池中亭亭玉立的荷花,简直就是一个仙子,于是就做了名篇《洛神赋》。 有这样一位女作家,被鲁迅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洛神。她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萧红,走近她弥留之际的心灵写真——《呼兰河传》。 二、亲近文字 (一)闪亮在《呼兰河传》上的光环 1、萧红的好友,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这是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小组间相互讨论一下。 (2)汇报。 一部叙事诗: 记叙的是萧红童年时事; 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文中的语言像诗一样美; 没有贯穿全文的情节,作者的文笔自由,像是在作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A、有这样一座灰色的城市——呼兰河城 读文后,说说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城是什么样的? 学生描述呼兰河城的样子。 出示背景资料:呼兰河县是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是一座典型的东北小村镇,周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大平原。二十世纪初,这里是一个相当闭塞、相当落后的地方。当南方已经掀起了辛亥革命的浪潮,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受到了猛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5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一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知道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知道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起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有趣和令人发笑的故事。特别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特别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

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二 处于这样的温暖中,而作者却偏偏不断强调“我家是荒凉的”。 这种“荒凉”的温暖恰恰和邻居家们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喂猪的、开粉坊的、拉磨的、赶车的,单调的事业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无聊寂寞却自认为快乐。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赶大车的胡家。胡家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便是悲剧的化身。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但胡家婆婆为立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再加上领居们的怂恿,结果她便成了婆婆心情不顺的发泄对象,最终被折磨地生了病。于是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当众用滚烫的水洗了三次澡,几天后,她终于死去了。而胡家的人最终的下场也是死的死、疯的疯、跑的跑。 后来作者又将笔触转向性情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的有二伯,还有那受尽人们冷嘲热讽、命运不济的冯歪嘴子和王大姐......悲剧接二连三,只有“我家”依旧是荒凉的,这样倒也好。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体会范例三 《呼兰河传》这本书用朴素清丽、真挚感人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呼兰河这个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我的祖父,家院的荒凉等几个方面。《呼兰河传》这本书对于人们的封建传统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此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归纳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找出并品味有关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的语言,小组讨论交流主要人物形象。(重点) 3、在赏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小说主题,体会作者在温暖和悲凉两极叙述中所体现的悲悯情怀与国民批判。(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提纲: 1、阅读《赢在课堂》的“文学常识”和“背景链接”,了解作者萧红、《呼兰河传》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2、认真阅读课文,能大致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笔在作业本上记录下来。 导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揭题 (1)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2)评述: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美国学者葛浩文) 二、检测预习 1、请生简要介绍作者。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